血清降钙素原在细菌感染性疾病的临床应用

合集下载

《血清内毒素联合降钙素原检测在细菌感染性疾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范文

《血清内毒素联合降钙素原检测在细菌感染性疾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范文

《血清内毒素联合降钙素原检测在细菌感染性疾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篇一一、引言随着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早期诊断和有效治疗细菌感染性疾病已成为临床医学的重要课题。

在众多诊断方法中,血清内毒素和降钙素原检测因其对细菌感染的敏感性及特异性,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

本文将探讨血清内毒素联合降钙素原检测在细菌感染性疾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二、血清内毒素检测血清内毒素是细菌细胞壁中的一种成分,当细菌死亡或裂解时释放出来。

因此,血清内毒素的检测可以作为细菌感染的标志。

在临床上,血清内毒素的检测通常采用免疫学方法,如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等。

血清内毒素检测的优点在于其能较早地反映出细菌感染的情况,对于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其缺点也较为明显,如假阳性率较高,易受其他因素如炎症、肿瘤等影响。

因此,需要结合其他指标进行综合判断。

三、降钙素原检测降钙素原是一种由甲状腺C细胞分泌的多肽激素,当机体出现细菌感染时,降钙素原的水平会显著升高。

因此,降钙素原的检测可以作为细菌感染的另一重要标志。

降钙素原检测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且不易受其他非感染因素的影响。

然而,其缺点在于对于某些特殊类型的细菌感染可能不敏感。

因此,在临床应用中,需要结合其他指标进行综合分析。

四、血清内毒素联合降钙素原检测在早期诊断中的应用血清内毒素和降钙素原检测在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二者联合检测可以互相补充,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敏感性。

当血清内毒素和降钙素原同时升高时,提示可能存在细菌感染,需进一步进行病原学检查和临床评估。

此外,血清内毒素和降钙素原的动态监测对于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和治疗效果也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观察二者水平的变化,可以判断病情是否好转或恶化,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五、结论血清内毒素联合降钙素原检测在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二者联合检测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敏感性,为临床治疗提供有力支持。

同时,二者动态监测对于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和治疗效果也具有重要意义。

血清降钙素原对感染性疾病诊疗及预后的指导意义

血清降钙素原对感染性疾病诊疗及预后的指导意义

血清降钙素原对感染性疾病诊疗及预后的指导意义
张志海
【期刊名称】《现代诊断与治疗》
【年(卷),期】2013(024)003
【摘要】探讨血清降钙素原在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治疗、病情评价作用.应用免疫发光测量法,对164例住院感染患者和160例健康人进行血清降钙素原(Proalcitonin,PCT)的测定,观察细菌及病毒感染患者血中PCT的情况.全身严重细菌感染(包括败血症、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多器官衰竭)患者血浆降钙素原水平显著升高,而病毒感染(包括严重感染)患者血中PCT不升高或仅轻微升高.血清降钙素原可快捷有效地用于严重细菌感染的鉴别诊断,同时还可作为评价病情、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
【总页数】1页(P646)
【作者】张志海
【作者单位】佛山南海区第二人民医院,广东佛山52825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11
【相关文献】
1.血清降钙素原联合序贯器官衰竭评分对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 [J], 林华;郑瑞强;陈齐红;於江泉;施斌斌
2.血清降钙素原对重症患者细菌感染性疾病预后评估和病情严重程度判断的价值
[J], 谢艳红;陈家惠
3.血清降钙素原对感染性休克的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意义 [J], 张鹏;闫波;高素珍
4.血清降钙素原联合红细胞分布宽度检测在老年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中的应用价值[J], 张娜;王迎春;张碧莹;任亚文;贺蕾;和建武
5.血浆闭锁小带蛋白联合血清降钙素原检测对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J], 桑珍珍;高杰;贾春梅;王淑娟;李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血清降钙素原在儿科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血清降钙素原在儿科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血清降钙素原在儿科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分析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是一种与感染相关的炎症标志物,广泛应用于儿科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血清降钙素原在儿科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一、血清降钙素原的生理作用和产生机制血清降钙素原是一种前体蛋白,由甲状腺C细胞分泌,主要通过甲状腺切除术前后产生和释放。

正常情况下,血清中的降钙素原水平较低。

当机体遭遇细菌感染或其他炎症刺激时,细菌内毒素刺激免疫细胞分泌炎症因子,如细胞因子、白介素等,进而刺激甲状腺C细胞分泌降钙素原前体。

随着炎症反应的进展,降钙素原前体经转化为活化前降钙素原,最终转化为降钙素原。

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可反映机体炎症反应的严重程度。

1. 提高感染诊断的准确性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在感染性疾病的早期阶段就会升高,因此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在病情恶化前提供早期感染的诊断和判断。

与传统的炎症指标(如C反应蛋白等)相比,血清降钙素原更具准确性和敏感性,可以帮助医生更早地发现和诊断儿童感染病例。

2. 指导感染治疗的决策研究表明,血清降钙素原水平与感染病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相关。

通过监测血清降钙素原的变化,可以及时评估感染的治疗效果和预测感染的预后。

根据血清降钙素原水平的变化,医生可以调整抗生素的种类和剂量,更好地指导感染治疗的决策,减少滥用抗生素的风险。

3. 评估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的鉴别诊断血清降钙素原在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的鉴别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价值。

研究表明,血清降钙素原在细菌感染中的升高显著高于病毒感染,因此可以作为细菌感染的特异性指标。

血清降钙素原的变化趋势也可用于监测感染的病程和预后。

1. 影响因素的干扰血清降钙素原的水平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年龄、炎症部位和感染类型等,这些因素可能导致测量结果的误差。

在应用血清降钙素原进行儿童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时,需要综合考虑其他临床指标和疾病病程。

2. 标准化的需求目前,血清降钙素原的临床应用仍缺乏统一的标准和参考范围。

降钙素原对感染性疾病诊断的临床意义

降钙素原对感染性疾病诊断的临床意义

降钙素原对感染性疾病诊断的临床意义
汪国庆
【期刊名称】《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年(卷),期】2015(000)013
【摘要】目的:探讨在感染性疾病中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该院收治的初诊感染患者198例,根据血培
养和真菌感染组织培养结果将其分为病毒感染组(67例)、细菌感染组(111例)及真菌感染组(20例),检测其血清 PCT 水平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以PCT ≥0.5 ng/mL 为阳性阈值,细菌感染组阳性率为69.37%,病毒感染组阳性率为8.96%,真菌感染组阳性率为5.00%,3组 PCT 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病毒感染组和真菌感染组 PCT 浓度分布与细菌感染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血清 PCT 检测可用于细菌性感染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简便、可靠,且对预后具有临床指导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总页数】2页(P1908-1909)
【作者】汪国庆
【作者单位】上海市嘉定区中心医院检验科,上海 2018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计数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诊断应用 [J], 张瑞
2.降钙素原在感染性疾病诊断和监测中的应用 [J], ZHANG Hong-xia
3.白细胞计数、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应用于感染性疾病诊断的价值分析
[J], 刘光美
4.降钙素原在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J], 吕亚兰
5.血清降钙素原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J], 周国亮;黄晓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血清降钙素原检测在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血清降钙素原检测在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测 血清 中的 P C T 。 严 格按 照说 明书操作 。 分 为< O . 5
n g / m] 、 0 . 5 n g / ml≤ P C T< 2 n g / ml 、 2 n g / ml ̄ <P C T <1 0
n g / m l 及 ≥l O n g / m l 4个 等 级 . < 0 . 5 n g / r r d为 正 常 值, P C T >0  ̄ . 5 n g / ml 为 阳性 阈值 。
( 4 4 . 4 %) ; 血清 P C T在细菌感染组 中的m ̄
( 8 6 . 8 %) 高于病毒感染组( 5 . 9 3 %) , 二 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0 . O 1 ) 。 P C T对细菌感
染 的灵敏度为 8 6 . 8 %, 特异度为 9 3 . 6 %, 阳性预测值 为 9 5 . 5 %, 阴性预测值 为 8 1 . 8 %, 诊断符合率为 8 9 . 4 %。结论 血清 P C T可
定 的时 间和设 备 在 明确 病 因学 诊 断 之前 临床
上常 盲 目地 使 用抗 生 素 。从 而 造成 了抗 生 素 的滥
1 . 3 分 析 方 法 将 所 有 患 者 按 细 菌 感 染 和 病 毒 感
用和细菌耐药率的提高 ,同时也使患者的经济负 担加 重 。故 寻求 一种 快速 、 可靠 的实 验 室诊断 方法
P C T的研 究 . 以探讨 其在感 染 性疾 病 中的 临床应 用
价值。
1 5例 f 4 . 7 %) 。详见 表 1 。
2 . 2 病 毒 和 细菌 感 染组 血 清 P C T分布 及 阳性 情 况
1 材料 与方 法
1 . 1 研 究 对象 选 择 2 0 l 3年 3月一 2 0 1 4年 3月 在

降钙素原(PCT)的5大临床应用

降钙素原(PCT)的5大临床应用

降钙素原(PCT)的5大临床应用1、PCT的生物学特征降钙素原(PCT)是一种分子量为13 KDa的糖蛋白,正常生理条件下由甲状腺旁C细胞生产,故又被称为甲状腺降钙素。

但在细菌感染时,肝脏的巨噬细胞和单核细胞等也可以合成并分泌PCT,导致PCT 水平显著升高。

与其他感染标志物相比,PCT对细菌感染的特异性更好,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区分细菌和非细菌性感染。

正常情况下,PCT产生后仅有少量进入外周血,因此其在健康成年人外周血中的含量很低<0.05μg/L,以常用的检测手段无法有效地检出。

但人感染后外周血中的PCT水平会快速升高,3 h后即可在外周血中检出,6~12 h后达到峰值(可高达1 000μg/L),且几乎不受肾功能状态的影响。

此外,PCT水平升高的发生早于其他感染标志物水平的变化,可用于感染的早期快速诊断。

2、PCT的检测方法及特点PCT无激素活性,其检测过程几乎不受外界干扰,敏感性和特异性都很高,广泛地用于感染的诊断。

PCT检测手段多种多样,有放射免疫法、酶联免疫荧光法、胶体金比色法、免疫化学发光法、电化学发光法和免疫层析法等(见于表1)。

表1降钙素原检测方法比较3、PCT的临床应用1、导致PCT升高的常见疾病导致PCT升高的常见疾病见于表2。

表2导致PCT异常的常见疾病2、感染性疾病2.1细菌感染2.1.1呼吸系统感染:引起肺炎的病原微生物种类较多,包括病毒、细菌、真菌和不典型病原体。

因此PCT水平在肺炎患者中呈现多样性,主要与病原体的类型、肺炎的严重程度以及全身炎症反应的严重程度有关。

细菌性肺炎患者的PCT水平高于病毒、不典型病原体(军团菌除外)和结核菌导致的肺炎,但PCT正常或轻度增高不能排除细菌性肺炎。

初始PCT水平高并且在治疗过程中持续升高或不降是预后不良的标志。

《降钙素原在成人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分级管理中的应用专家共识(2021)》推荐:依据成人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LRTI)不同感染类型和严重程度,应采用不同PCT阈值进行感染分级管理。

降钙素原监测在危重症患者细菌性感染中的临床应用

降钙素原监测在危重症患者细菌性感染中的临床应用

患者 入院后 , 在应 用抗 生素 前采集 静脉 血 , 测定 P T、 C P及 C R
血常规检查 。抽静脉血 5 mL,0 n内进行离心, 3 mi 留取血清 一 0 2℃
保存 , 于 P T和 C P的测 定。血 清 P T 和 C 用 C R c RP测 定采用 采用
等相反下降【。说明在细菌感染时血清 PC 3 】 T会升高 , 特别是全身
水 平 则会 明显 升 高 , 染 严重 时甚 至 会超 过 l  ̄ / 本 实验 检 测 感 g L, 0 显 示 有 8 . 6 细 菌性 感 染患 者 PCT 的血 清 水 平呈 阳性 , 过 4% 8 超 1p / O g L的 占 7 6 %, 常对 照组 比较有显 著性 差异 ( <0 o ) .9 正 尸 .5 。这
激 下也 产生 PC 的缘 故【。 T
尽管非细菌性炎症反应患者血浆 中 CRP也升高 , 但当感染继
续 存 在 或 发 生 脓 毒 症 时 反 而 下 降 。 细 胞 因 子 水 平 的 变 化 与 感 染
严重程度并不一致 局部感染时 P T,C P都可以升高 , C C R P T升
高幅 度 较低 , 当继 发全 身感 染时 , C 明 显增 高 , RP、细 胞 因子 P T C
【 要 l危 重症 患者 细 茵赢 染时 的症状 和体 征常 常是 非特 异性 的 , 摘 而且进展 快 、危 害 严重 ,死亡 率 高 , 因为缺 乏早期 诊 断危重 症 细 茸感染 的可靠临床指 标 , 以至丧失抢救 的最佳时 机 。 讨危重症 细 茵感染 早期诊 断的方 法, 为探 作者对2 例危重症 患者进行血 清降 舒素原 6 (C ) 测,c 反应蛋 0(R ) 白细胞记 数(B P T旦 一 C P和 W O测 定并进行 比较 , 讨P T 以探 C 在危 重症患 者细 茸感染性疾 病 中的诊断价 值 。 【 关键 词 l降 钙素 原 感 染 危重 症 患者 【 中图分类号 lR51 3 5. 【 献标 识 码 】A 文 【 文章编号 l1 7 -0 4 ( 0 8 1 () 1 1 1 6 4 7 29 0 ) 1b-o 4 -0 -

血清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在细菌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血清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在细菌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梁 晓峰 , 陈园生 , 王晓军 , 等. 中 国三 岁 以 上 人 群 乙 型 肝 炎 血 清 流
行病学研究[ J ] .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 2 0 0 5 , 2 6 ( 9 ) ; 6 5 5 — 6 5 8 .
Ki m WR. E p i d e mi o l o g y o f h e p a t i t i s B i n t h e Un i t e d S t a t e s [ J ] .
对 该 院住 院 的 8 5例 细 菌 感 染 患 者 血 清 P C T、 C R P浓度 进行检 测, 并与 4 6例 病 毒 感 染 患 者 进 行 分 析 比 较 。 结 果 如 以 血 清
P C T≥ O . 5 n g / ml 为 阳性 标 准 , 则细茵感染组的血清 P C T检 测 阳 性 率 为 9 4 . 1 2 %, 病毒 感 染组为 1 O . 8 7 , 对 细 茵 性 感 染诊 断 的
・4 9 0・
国 际检 验 医学 杂志 2 0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4年 2月第 3 5卷第 4期
I n t J L a bMe d , F e b r u a r y 2 0 1 4 , V o 1 . 3 5 , N o . 4
危人群 的预防保健 工作及健康教育工作不容忽视 , 此外还要加
[ 2 ] 梅玉 峰, 黄敏 , 陈丽娟. HB V — DNA阳性 乙型肝炎感染 者血清学标
志物 临 床 分 析 [ J ] . 国际 检 验 医 学 杂 志 , 2 O 1 0 , 3 1 ( 9 ) : 1 0 0 4 ~ 1 0 0 5 .
[ 3 ] 陈园生 , 梁 晓峰 , 陈丽 娟, 等. 中国儿 童乙型肝 炎疫苗 预防接 种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清降钙素原在细菌感染性疾病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索血清降钙素原在细菌感染性疾病临床应用中的价值。

方法通过选取一定比例的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和病毒感染性患者进行抗生素治疗,其后观察并记录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以及白细胞计数检测结果。

结果在细菌感染性疾病病例中,患者的血清降钙素浓度升高,与病毒感染性疾病患者及健康人群的比较差异较大,P<0.01,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血清降钙素原在细菌感染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有着指标性的作用。

标签:降钙素原;细菌感染性疾病;临床价值
血清降钙素原,简称PCT,是一种可以鉴别和诊断细菌性感染和非细菌性感染的新型参数,因其具有特异性高、敏感度强,检验效果准确等特征而逐渐被应用到实验室鉴别中来,而对于血清降钙素原的临床应用价值的高低医学界众说纷纭[1]。

本文选取64例细菌感染患者,25例病毒感染病例以及2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采用先进的化学发光免疫法对其进行PCT检测,并整理记录资料,现将检测过程及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文共选取病例119例,在64例细菌性感染患者中细菌性肺炎27例、淋菌性阴道炎16例、腹腔细菌性感染19例;35例病毒性感染病例中流行性角膜结膜炎21例、单纯疱疹病毒感染6例、丙型病毒性肝炎8例;以及健康对照者20例。

以上病例均被医生诊断确诊,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

在客观上说男性病例50例,女性病例54例,平均年龄43岁。

1.2方法实验开始第1d对其进行血样采集,利用PCT-Q检测试剂卡(试剂盒由德国Thermo Fisher公司提供)对细菌感染组和病毒感染组的全部病例进行PCT检测以及C反应蛋白的检查,比较两组检查结果,操作严格规范。

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进行配对分析[2]。

1.3疗效标准该标准是用来反应血清降钙素原在细菌感染性疾病临床应用中的作用效果,其中,如果在運用血清降钙素原的细菌感染患者中的相应参数满足医学要求,则表明血清降钙素原在细菌感染性疾病临床应用中的实际效果是有效的,相反,则表明血清降钙素原在细菌感染性疾病临床应用中的作用不佳,不宜作为相应的医学指标。

2结果
结果显示,在细菌性感染组患者血清中PCT 浓度明显高于病毒性感染组及健康组(细菌感染患者有94.28%为阳性,病毒感染患者4.73%为阳性,如果以PCT>0.5 ng/ml为标准,则血清PCT检测对细菌感染诊断的敏感度为94、67%,特异性为95.00%),且细菌感染越严重,PCT浓度越高,另外,细菌感染组患者
的C反应蛋白浓度和白细胞计数也高于病毒性感染组和健康组,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比较差异P<0.01,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血清降钙素原PCT是人类近年以来刚刚发现的一种可以检测细菌感染的蛋白质,它的存在不受体内激素水平的影响,在正常情况下很难被检测到,但是当人类出现细菌性感染时,PCT的水平会上升,其中上升的幅度又和人体细菌感染程度成正比相关。

一般而言,当血清中PCT的浓度小于0. 5 μg/L时,一般为病毒感染或者轻微的细菌感染,不需要采用抗生素治疗;当血清PCT介于0.5μg/L 和10.0μg/L之间时,多为细菌感染(有时候也存在个别病毒感染的情况),应根据病情需要采用抗生素;如果PCT大于10.0μg/L,这种情况一般为比较严重的细菌感染,必须采用抗生素治疗且应联合用药。

通俗来说,医学临床上的感染性疾病主要分为细菌性感染和病毒性感染两种,因为其外在病症的表现极为相似,很难清楚的判断,因此给细菌性感染的鉴别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

以前经常采用的C反应蛋白的鉴别方式,但是如果病例存在着病毒感染、手术后排异反应以及心血管系统的疾病时C反应蛋白浓度也会升高,缺陷较为明显,对于感染性疾病的诊断缺乏特异性和针对性。

因此寻找一种快速有效的实验室方法进行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或其它感染的鉴别诊断,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近年以来降钙素原(PCT)以其检验速度快、检测效果明显、特异性强等特点逐渐被临床医学所采用,用于感染性疾病的诊断。

在本组的研究中,我们针对119例病例开展系统的检测方法以及统计学调查,其中60例细菌性感染患者的PCT 水平明显高于病毒感染组和健康人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CT 对细菌性感染诊断的敏感度为94.67%,特异度为95.00%,这些数据都充分证明了血清降钙素原PCT在感染性疾病尤其是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检测中的巨大价值[4]。

总而言之,血清降钙素原PCT的检测方法具有比C反应蛋白等以往的检测方法更有优势的高效性、科学性、特异性和针对性,为我们合理的区分病毒性感染和细菌性感染提供了重要的借鉴,我们应该更加完善PCT的检测方法,使其在临床医学和实践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康梅.降钙素原在细菌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及治疗[J].现代预防医学,2010,22(6):104.
[2]李秀,陈孝谦.降钙素原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应用[J].实用医学杂志,2011,27(23):4331-4332.编辑/孙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