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感染性疾病的直接核酸诊断试验

合集下载

检验科常见感染性疾病检测方法

检验科常见感染性疾病检测方法

检验科常见感染性疾病检测方法随着人类对疾病认识的不断深入和医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感染性疾病的准确检测变得越来越重要。

检验科作为医学领域中的重要环节,承担着感染性疾病的检测任务。

本文将介绍检验科常见的感染性疾病检测方法,包括培养法、特异抗原检测法、核酸扩增技术等。

一、培养法培养法是最传统也是最常用的感染性疾病检测方法之一。

它通过将患者样本(如血液、尿液、呼吸道分泌物等)接种到适宜的培养基中,利用细菌或病毒的生长繁殖来进行检测。

根据不同的疾病,可采用不同的培养基,如血液琼脂、麦康奈尔琼脂、肉汤等。

二、特异抗原检测法特异抗原检测法是一种基于免疫学原理的感染性疾病检测方法。

其通过检测血清或体液中的特异抗原来确认感染的病原体。

常见的特异抗原检测方法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放射免疫测定法(RIA)等。

这些方法具有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出感染性疾病的病原体。

三、核酸扩增技术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核酸扩增技术在感染性疾病的检测中得到广泛应用。

其中最常用的技术是聚合酶链反应(PCR)。

PCR能够通过扩增病原体的核酸片段来快速检测感染性疾病。

此外,还有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等技术,能够提高检测的敏感性和准确性。

四、免疫荧光技术免疫荧光技术是一种通过荧光标记的抗体来检测感染性疾病的方法。

它可用于直接检测病原体抗原或抗体,具有高度特异性和灵敏度。

免疫荧光技术可以应用于细胞或组织的检测,常见的方法有间接免疫荧光法和直接免疫荧光法。

五、质谱技术质谱技术是指利用质谱仪对样本中的分子进行分析和检测的方法。

在感染性疾病的检测中,质谱技术可以通过分析样本中的代谢产物或微生物群落来判断感染情况。

其中质谱仪分为质子化飞行时间质谱仪(TOF-MS)和气相色谱质谱仪(GC-MS)等。

质谱技术具有高分辨率、高敏感度和高特异性的优点,能够提供详细的代谢和微生物信息。

综上所述,感染性疾病的准确检测对于临床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完整版)感染性疾病实验室诊断

(完整版)感染性疾病实验室诊断
1.尽快送检
对环境敏感的细菌应保温立即送检,其他所有采集后最好在2小时内送 检,不能及时送检,应注意保存
2. 必须注意安全防护,切勿污染环境 3.厌氧性标本应放在专门的运送瓶或试管内运送,有时可直接
用抽取标本的注射器运送
二、 检验方法
查病原体:形态与结构检查 分离培养和鉴定
检测病原体成分(抗原和核酸) 检测患者血清中特异性抗体 代谢产物 (生化试验) 毒素:外毒素、内毒素
SARS冠状病毒 新甲型H1N1流感病毒 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
(二)按疾病特征分类 1. 病原体被清除 2. 隐性感染(covert infection),亦称亚临床感染
一般占人群的90%或以上 3. 显性感染(overt infection)又称为临床感染
发病快慢和病程长短:急性感染和慢性感染 感染部位及性质:局部感染和全身感染 全身感染: ①菌血症 ②败血症 ③毒血症 ④脓毒血症
革兰阳性
革兰阴性
抗酸染色
培养在McCoy细胞的沙眼衣原体 吉姆萨染 色的McCoy细胞,含大衣原体包涵体,使 部分细胞核不清楚。(吉姆萨染色,放大
1000倍)
狂犬病毒可于细胞浆中 可形成嗜酸性包涵体
新生隐球菌 墨汁负染
假丝酵母菌(白色念珠菌)
革兰染色
2.不染色标本
1) 检查生活状态下细菌的动力及运动状况 2) 螺旋体由于不易着色并有形态特征
对某些病原菌作出初步鉴定,如霍乱弧菌
常用方法 压片法(压滴法)或悬滴法 暗视野显微镜或相差显微镜检查
体癣皮屑可见关节孢子
3. 直接电镜检测EM 免疫电镜技术IEM
HAV形态电镜图 粪便标本负染 X200000
HAV particles found in fecal extracts by immunoelectron microscopy

细菌感染的实验室诊断(一)

细菌感染的实验室诊断(一)

细菌感染的实验室诊断(一)实验室诊断主要包括以检测致病菌及其抗原、产物或核酸为目的的细菌学诊断,以及检测患者血清中特异性抗体为目的的血清学诊断。

一、细菌学诊断(一)标本采集细菌感染性疾病的实验室检查结果主要取决于临床标本的质量、采集时间及方法、实验人员的技术熟练程度及经验。

临床医生应该知道何时和怎样采取标本,需作哪些实验室检查,以及如何解释结果。

为提高致病菌检出率,避免诊断错误或漏检,标本采集与送检过程应遵循下列原则: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尽量避免患者正常菌群或外界环境中杂菌污染标本。

采取局部病变标本处,不可用消毒剂,必要时宜以无菌生理盐水冲洗,拭干后再取材。

从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伤口或体表分离可疑致病菌时,应与其特定部位的正常菌群及临床表现一并加以考虑,因为目前内源性感染呈不断上升趋势。

2.根据致病菌在患者不同病期的体内分布和排出部位,采集不同的标本(表7-1)。

例如流行性脑膜炎患者取脑脊液、血液或出血瘀斑;伤寒患者在病程第1~2周内取血液,第2~3周时可取粪便。

尽可能采集病变明显部位的材料。

3.应在疾病早期和使用抗菌药物之前采集标本,否则可能需停药数天后采集,或者在分离培养时加入药物拮抗剂。

4.标本必须新鲜,采集后尽快送检,尤其是检测抵抗力弱的细菌。

若不能立即送检,应将标本置于特殊的转运培养基中,低温保存,以减缓致病菌的死亡,阻止杂菌的过度生长。

送检过程中,除不耐寒冷的脑膜炎奈瑟菌、淋病奈瑟菌等要保温外,多数菌可冷藏送运。

(二)致病菌的检验程序主要有直接涂片染色镜检、分离培养、生化试验、血清学试验等,有的尚需作动物试验等。

细菌学快速诊断新技术主要有核酸杂交(nucleic acid hybridization)和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等。

敏感性、特异性和检测效率是影响临床诊断程序选择的重要因素。

1.直接涂片染色镜检直接涂片染色镜检法可在显微镜下直接观察致病菌的形态、大小、排列方式和染色特点。

【宠物微生物课件】细菌感染的实验室诊断方法

【宠物微生物课件】细菌感染的实验室诊断方法
宠物微生物
细菌感染的实验室诊断方法
细菌感染的实 验室诊断方法
一、检测细菌 二、检测细菌的抗原或抗体 三、检测细菌遗传物质
一、检测细菌
直接涂片显微 镜检查
分离培养动物接种试验Fra bibliotek生化试验
01
02
03
04
一、检测细菌
1、直接涂片显微镜检查
在细菌病的实验室诊断中,形态检查的应用 有两个时机,一是将病料涂片染色镜检;二 是在细菌的分离培养之后,将细菌培养物涂 片染色,观察细菌的形态、排列及染色特 性,这是鉴定分离菌的基本方法之一,也是 进行生化鉴定、血清学鉴定的前提。
一、检测细菌
2、分离培养
细菌的分离培养及移植是细菌学检验中最重 要的环节,细菌病的诊断与防治以及对未知 菌的研究,常需要进行细菌的分离培养。分 离纯化的病原菌,可为生化试验和血清学试 验提供纯的细菌,也可用于细菌的计数、扩 增和动力观察等。
一、检测细菌
3 、动物接种试验
实验动物接种可用于病原体的分离与鉴定, 此外,也可用于确定病原体的致病力,恢复 或增强细菌的毒力,测定某些细菌的外毒 素,制备疫苗或诊断用抗原,制备免疫血 清,检验药物的治疗效果及毒性等。
一、检测细菌
4、生化试验
细菌生化试验的主要用途是鉴别细菌。对革 兰氏染色反应、菌体形态及菌落特征相同或 相似细菌的鉴别具有重要意义。
细菌感染的实 验室诊断方法
一、检测细菌 二、检测细菌的抗原或抗体 三、检测细菌遗传物质
二、检测细菌的抗原或抗体
1、检测抗原
利用已知的特异性抗体测定 有无相应的细菌抗原可以确
感谢各位聆听
细菌感染的实验室诊断方法
定菌种或菌型。
细菌感染的实 验室诊断方法

细菌与病毒的病原学检查法

细菌与病毒的病原学检查法
抗原检测:
凝集试验、对流免疫电泳、酶免疫技术、免疫荧光技 术
核酸检测:
1.核酸杂交技术:Southern印迹杂交、Northern印迹 杂交、原位杂交
2.PCR技术 3.基因芯片 4.16rRNA基因序列分析:编码rRNA,保守区、可变 区
三、抗体的检测(血清学诊断)
凝集试验:直接、间接、协同、冷凝集 沉淀试验:环状、絮状、双向、对流电泳 补体结合试验: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取双份血清,抗体效价比早期高4倍以上有意
义。
第二节 病毒感染的微生物学检查法
一、形态学检查
1.电子显微镜检查
直接镜检法:107颗粒/ml,电镜观察病毒
颗粒的形态和结构
免疫电镜法(IEM):
标本+特异性抗体 病毒颗粒聚集 电镜 观察
轮状病毒的粪便、HAV、HBV的血清、疱疹 病毒的疱疹液,可早期诊断。
三、病毒在培养细胞中增殖的鉴定指标
细胞的变化:CPE 红细胞吸附(HAd): 红细胞凝集: 病毒干扰作用:风疹病毒,埃可病毒,Vero细
胞。
中和试验(NT):是病毒在活体内或细胞培
养中被特异性抗体中和而失去感染性的一种试验
空斑形成试验:蚀斑形成单位(PFU),感染
性病毒的滴度用PFU/ml表示。
四、病毒成分的检测
血凝抑制试验
病毒+红细胞 血凝现象
病毒+抗体+红细胞 血凝现象消失
用于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的诊断、流行 病学调查及鉴定病毒的型和亚型。
ELISA法:HSV、CMV、EB病毒等
蛋白印迹技术:用已知病毒蛋白检测未
知病毒
病毒抗原的检测:HIV和HBV抗原
病毒核酸的检测

细菌感染的分子生物学检验

细菌感染的分子生物学检验

第二节 结核分枝杆菌的分子生物学检验
结核分枝杆菌(TB),简称结核杆菌,是引起结核 病的病原体。随着抗结核药物的不断发展和卫生 生活状况的改善,结核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曾一度 大幅下降。近年,由于艾滋病和结核分枝杆菌耐 药菌株的出现、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吸毒、贫困 及人口广泛流动等因素,全球范围内结核病的疫 情死灰复燃。 据WHO统计,全世界约1/3的人感染了结核分枝 杆菌,在某些发展中国家成年人中群中结核分枝 杆菌携带率高达80%,其中的5%~10%携带者可 发展为活动性结核病。
TB是一种革兰氏阳性菌,G+C含量高,其细胞壁 除肽聚糖层外,还含有另外一层由特殊脂质、糖 脂和多糖组成的附加层。TB呈细长略弯曲,常聚 集成团,用抗酸性染色被染成红色。
对养要培求特殊条件,一 般要经4-6周才出现肉眼可 见的菌落。TB通过呼吸道、 消化道和破损的皮肤粘膜 侵入机体,它被吞噬后能 在吞噬细胞内繁殖,导致 巨噬细胞裂解,还可在细 胞外繁殖。
6、扩增结核分枝杆菌直接试验( AMTDT)
AMTDT以结核分枝杆菌的16SrRNA为扩增模板,采 用转录介导的扩增技术对靶核酸进行扩增,采用化 学发光物吖啶酯标记的cDNA探针与扩增的靶基因杂 交,探针与扩增产物杂交后利用杂交保护试验除去 未杂交的标记探针,最后利用化学发光仪检测化学 发光信号。
结核分枝杆菌天然地对很多抗生素有抵抗力,使得 治疗极其困难。该菌的药物抵抗力主要由于其具有 高度疏水的细胞壁充当渗透屏障。同时,在基因组 中还发现有许多药物抗性决定因子的编码序列,包 括水解酶或者药物修饰酶,例如乙酰转移酶和很多 药物外排泵系统。
抵抗力特点:“三耐四敏” ※耐干燥、耐酸碱、耐孔雀绿(1:13000) ※对湿热、70%乙醇、紫外线、常用抗结核药物(但长

检验科常见感染性疾病免疫学检测解析

检验科常见感染性疾病免疫学检测解析

检验科常见感染性疾病免疫学检测解析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感染性疾病的检测和诊断越来越重要。

免疫学检测作为一种常见的方法,能够准确快速地判断人体对感染性疾病的免疫状况。

本文将对检验科常见感染性疾病免疫学检测进行解析,包括检测原理、检测方法和临床应用。

一、细菌感染性疾病免疫学检测细菌感染性疾病是检验科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包括肺炎、脑膜炎、尿路感染等。

免疫学检测在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中起到重要作用。

常用的免疫学检测方法包括:1. 免疫荧光法免疫荧光法是一种常见的细菌抗原检测方法。

它利用特异性抗体标记荧光染料,与感染细菌抗原结合后产生荧光信号,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荧光信号的强度和分布来判断细菌感染的程度。

2. 酶联免疫吸附法酶联免疫吸附法是一种常用的细菌抗体检测方法。

它利用特异性抗体标记酶,与感染细菌抗原结合后,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来产生比色反应或者荧光信号,从而检测病原体的存在。

3. 免疫印迹法免疫印迹法是一种高灵敏度的细菌感染检测方法。

它利用电泳将感染细菌蛋白分离后,通过特异性抗体与目标蛋白结合,再用酶标记的二抗结合抗体进行检测,并通过图像分析软件定量分析目标蛋白的表达水平。

二、病毒感染性疾病免疫学检测病毒感染性疾病是检验科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包括流感、艾滋病、乙肝等。

病毒感染性疾病的免疫学检测方法多种多样,下面将介绍其中几种常见的方法:1. 血清学检测血清学检测是一种常用的病毒感染性疾病检测方法。

它通过检测血清中的病毒抗体或抗原来判断感染的情况。

常见的血清学检测方法包括酶联免疫吸附法、中和试验等。

2. 分子生物学方法分子生物学方法在病毒感染性疾病的免疫学检测中具有重要地位。

PCR技术是一种常用的分子生物学方法,它能够通过扩增病毒核酸片段来诊断感染情况。

此外,还有实时荧光定量PCR、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等方法用于感染病毒的检测。

三、寄生虫感染性疾病免疫学检测寄生虫感染性疾病是一类较为复杂的感染性疾病,例如疟疾、血吸虫病等。

检验科常见感染性疾病检测方法与解读

检验科常见感染性疾病检测方法与解读

检验科常见感染性疾病检测方法与解读近年来,感染性疾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给人们的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为了准确诊断和及时治疗这些疾病,检验科常见的感染性疾病检测方法与解读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感染性疾病检测方法,并对检测结果进行解读,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感染性疾病的检测。

一、细菌培养法细菌培养法是一种常用的感染性疾病检测方法。

该方法通过将患者样本(如血液、尿液等)放置在适宜的培养基上,利用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质和适宜的温度、湿度等条件,使细菌在培养基上生长繁殖。

之后,通过观察培养基上的细菌生长情况,可以确定是否存在感染性疾病。

在解读细菌培养结果时,需要注意细菌菌落的形态、颜色、大小等特征,同时结合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测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例如,如果在血液培养中观察到革兰氏阳性球菌的生长,并且患者有发热、寒战等症状,那么这很可能是一种细菌性感染。

二、病毒核酸检测病毒核酸检测是一种高度敏感和特异的感染性疾病检测方法。

该方法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等技术,从患者样本中提取病毒的核酸,然后通过扩增和检测病毒核酸序列来确定病毒的存在与否。

在解读病毒核酸检测结果时,需要注意扩增曲线和阴性对照的结果。

如果扩增曲线呈指数增长,并且阴性对照为阴性,则可以认为该患者可能存在病毒感染。

此外,还可以根据特定病毒的核酸序列进行测序比对,以确定病毒的种类和变异情况。

三、抗体检测抗体检测是一种常用的感染性疾病检测方法,特别适用于病毒感染的诊断。

该方法通过检测患者体内产生的抗体,判断是否已经感染了某种病毒或其他病原体。

在解读抗体检测结果时,需要关注抗体的种类和水平。

例如,IgM抗体通常表示近期感染,而IgG抗体则可能表示既往感染或免疫保护。

同时,还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其他检测结果以及流行病学调查等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

四、细菌荧光原位杂交(FISH)细菌荧光原位杂交是一种用于检测细菌感染的方法。

该方法利用特异性的荧光探针与细菌的核酸序列结合,形成荧光信号,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来确定是否存在细菌感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菌感染性疾病的直接核酸诊断试验Florence Paillard, PhD, and Craig S. Hill, PhD准确和快速的诊断是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和防止感染性疾病扩散的关键。

理想的感染性疾病的诊断试剂应该能够给临床医生提供快速、灵敏度高和特异性强的实验结果。

检测试剂如果灵敏度不高则可能导致疾病的漏检,使患者不能得到及时的治疗,还可造成疾病的扩散;同样,试剂如果特异性较差则可能出现假阳性结果,假阳性的出现不仅会导致不必要的治疗,还可能给人们带来心理上的阴影。

不论对个人还是公共卫生部门,因检测方法的不可靠所导致的错误诊断都有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

令人欣慰的是,近年来分子诊断技术的发展已使得人们可以研制出比传统方法更为灵敏、特异和快速的用于感染性疾病的诊断试剂。

一、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方法述评数十年来,检测细菌的的标准方法是培养(液体和/或固体培养基)和染色,如用于结核分枝杆菌的抗酸染色和淋病奈瑟菌的革兰染色。

其它一些方法还包括采用抗体技术检测细菌抗原的酶免疫测定(EIA)和直接荧光抗体技术(DFA)等。

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微生物核酸成分的核酸检测(NATs)技术的发展为临床诊断方法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目前用于微生物鉴定的NA Ts主要有两种类型:培养确认检测试剂和直接检测试剂。

培养确认的NA Ts试剂主要用来对培养基上生长的微生物进行确认;直接NA Ts试剂可以直接检测标本中的微生物,无需培养。

与培养确认探针试剂相比,由于直接NATs试剂完全不需要培养这一步骤,所以可以更快地给出检测结果;直接NATs试剂一般来说其准确性也高于直接免疫检测方法。

美国FDA批准的第一个非放射性直接NA Ts试剂是Gen-Probe PACE试剂,用来检测衣原体和淋球菌感染。

对直接NATs试剂而言,一个至关重要的改进在于加入了目标扩增步骤,即探针检测前将目标序列进行扩增。

第一个用于沙眼衣原体检测的核酸扩增试剂(NAA Ts)于1993年获得了FDA的批准。

此后,随着核酸扩增技术的不断改进,出现了可以将样品成分的抑制作用降为最小的第二代NAA Ts,它的操作流程也得到了相应改进。

本文将就已经商品化并得到FDA批准的用于检测五种细菌感染的直接NATs试剂进行述评。

这五种感染为:链球菌性咽炎、肺结核(TB)、阴道炎、衣原体(CT)和淋球菌(GC)感染。

二、直接NAT方法学非扩增直接NATs(表1):大多数商品化的直接NA Ts试剂都采用特异性针对出现在被测生物体内的一段独有的核酸序列(目标序列)的核酸探针。

这种探针通常采用荧光或化学发光标记。

所测样品需进行处理以使其能够释放出核酸。

检测时,标记的DNA探针可以和靶序列特异性结合,形成一个稳定的探针-目标序列杂交体。

该杂交体被从非杂交探针中分离或区别开后,标记物散发出信号。

在直接检测临床标本中的微生物时,NATs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来提高试剂的灵敏度。

Gen-Probe采用的一项专利技术是将rRNA作为检测目标,rRNA在大多数微生物体内是以数以千计的拷贝量存在的。

例如,沙眼衣原体中的rRNA可达2000拷贝,而DNA中有用的靶序列在每个细菌体内的量仅有一个或数个拷贝。

因此以rRNA为检测目标可以大大提高试剂的灵敏度。

除此之外,Gen-Probe由于在杂交检测中还采用了杂交保护检测(HPA)方法,使其试剂的灵敏度得以进一步提高。

检测rRNA和HPA技术的结合使得第一个DNA探针检测试剂被临床实验室广泛用于培养的确定和直接检测。

第二个用于提高DNA探针检测灵敏度的方法是对信号分子进行放大,如杂交捕获试剂(Hybrid Capture assay)。

它采用针对RNA:DNA杂交体的抗体来检测杂交形成,每个抗体都带有酶标记物。

每个酶分子都会产生多种着色分子用于与之结合的每个杂交分子。

这种从一个杂交分子产生多重信号分子的方法称为“信号放大”方法。

但与第三种改进试剂性能的“目标扩增”方法相比,信号放大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都要低的多。

目标扩增直接核酸扩增检测(表1):目标扩增是指通过在一个试管内产生数百万个目标序列拷贝的方法来提高试剂的灵敏度,这种方法类似于通过培养使细菌体内产生更多的靶DNA或RNA拷贝以提高检测的灵敏度。

但靶扩增的过程要比培养快的多,它可以用来检测实验室里难以培养或不能培养的细菌。

目标扩增所采用的复制序列(亦称amplicons)为标记的DNA探针。

目前广泛采用的鉴定细菌的几种目标扩增方法分别为PCR、链替代扩增(SDA)和转录介导扩增(TMA)。

1.PCR:指DNA目标序列受热变性,然后加入DNA聚合酶进行扩增的过程。

可与目标序列特异性结合的引物引导DNA聚合酶对该序列进行复制。

DNA合成的每个过程均经历加热变性—退火—延伸这样一个循环,每个循环后拷贝数可增加一倍。

由于反应循环可进行一定次数,所以短时间内即可扩增获得大量目标DNA。

2.SDA:与PCR不同,SDA的扩增过程是在同一温度下进行的。

这种“恒温”方法也需使用引物来保证扩增的DNA序列的特异性。

不同的是,它无需采用加热变性的方法来解链双链DNA,而是采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对新合成的DNA引物进行切割。

DNA聚合酶能识别切割位点并可以在该点重新启动DNA合成,通过对DNA的复制以替代以前的DNA 链。

这一过程可以使DNA的拷贝成倍增长,并循环进行。

和PCR一样,SDA仅扩增DNA。

如果扩增对象是RNA,则需首先将其转录为DNA。

均相检测采用出现在SDA反应中的称之为“分子灯标”的一种特异性荧光探针,这种探针与扩增反应过程产生的复制序列(amplicon)进行杂交并改变其结构时会产生荧光信号。

3.TMA:TMA是在恒温过程中特异性扩增RNA或DNA分子,反应过程需引物和两种酶:逆转录酶(RT)和RNA聚合酶。

逆转录酶用来合成DNA,合成的DNA再被RNA 聚合酶用来复制更多的RNA,这一过程可以循环进行。

采用自动化扩增仪,TMA可以在15到30分钟内使目标序列扩增100亿倍。

检测采用HPA方法。

HPA使用可以和复制序列进行特异性杂交的吖啶酯标记探针。

扩增后,一种“选择试剂”可以破坏掉未杂交探针上的吖啶酯,而已经杂交的探针上的吖啶酯不会受影响,这是因为杂交结构可以保护它。

检测可采用发光仪。

表1.用于细菌检测的商品化直接NAT技术NAT类型技术核酸标记生产商杂交保护(HPA)rRNA 化学发光Gen-Probe Inc非靶扩增固相捕获rRNA 比色BD杂交捕获DNA 化学发光Digene Corp.PCR DNA 比色Roche靶扩增SDA DNA 荧光BDTMA rRNA 化学发光Gen-Probe Inc三、直接NATs与培养/免疫方法的比较(一)、与其它常用微生物检测方法相比,直接NATs的优势主要有:1.检测时间短(1—6小时)。

虽然这一检测时间与EIA相似,但较之培养所需的24—72小时甚至8周(如结核杆菌)而言,还是有很显著的改进。

快速检测不仅可以使病人得到及时治疗,在某些情况下,还能提高公共卫生的安全性(如避免疾病的扩散)。

2.高通量检测。

一些直接NA Ts可以在同一个时间里进行几百个标本的检测,不仅省时、也降低了成本。

自动化的直接NA Ts也大大减轻了工作负担。

3.高灵敏度NAATs。

NAA Ts理论上可以从每份标本中检出一个生物体,而其它方法如EIA的最低检测水平为每份标本1000个以上的生物体。

NAATs的临床灵敏度一般在95%以上,与标准培养方法相等或更敏感,在某些标本中更是明显(如尿标本CT检测)。

4.因为无须要求被检测标本中的微生物一定是存活的,所以直接NATs对标本的要求不高。

与培养相比,直接NA Ts所用的标本可以放置更长时间。

(二)、直接NA Ts的潜在局限性主要有:1.一些第一代NAA Ts在某种情况下会因为扩增抑制作用而导致试剂灵敏度的降低(如采用尿标本检测CT)。

这种抑制作用通常是标本-特异的,会引起假阴性结果。

通过内在监控或扩增控制等方法可以控制这种抑制作用,也可以采用目标捕获等技术处理标本从而消除抑制作用。

尽管有时会出现抑制作用,但大多数NAA Ts临床检测灵敏度仍然高于非扩增的直接NA Ts或EIA。

2.标本之间复制序列的残留物污染对NAA Ts可能是一个问题,但不影响非扩增直接NATs。

严格执行操作程序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残留物污染所带来的影响。

3.目前FDA批准的NAA Ts不能用于检测耐药性。

对于需要了解耐药情况的一些病例如结核诊断,需同时进行NAAT和培养。

NAATs可以快速检定结核杆菌,使患者得到及时治疗;而培养可以确定诊断及细菌耐药情况。

4.NAATs的成本通常高于传统微生物和EIA检测方法。

一个例外是CT培养,它一般很难进行,而且成本要高于NAA Ts。

四、用于细菌感染性疾病的直接NATs(表2)表2. FDA批准的用于细菌感染性疾病的直接NATs病名病原体生产商/试剂检测技术所用标本(FDA认可)A群链球A群链球菌Gen-Probe/ HPA 咽拭子标本菌性咽炎GASDirectRoche/ 呼吸道标本AMPLICOR MTB PCR (涂片阳性)肺结核结核杆菌Gen-Probe/ 呼吸道标本AMPLIFIED(MTD)TMA (涂片阳性、阴性)宫颈内拭子标本Gen-Probe, PACE 2 CT HPA 男性尿道拭子标本眼结膜拭子标本衣原体感染沙眼衣原体Digene,Hybrid HybridCapture II CT Capture 宫颈内拭子标本宫颈内拭子标本Roche,AMPLICOR CT PCR 男性尿道拭子标本男性和女性尿标本宫颈内拭子标本男性尿道拭子标本Gen-Probe,APTIMA Combo 2 TMA 男性和女性尿标本阴道拭子Gen-Probe, PACE 2 GC HPA 宫颈内拭子标本男性尿道拭子标本Digene,Hybrid HybridCapture II GC Capture 宫颈内拭子标本宫颈内拭子标本Roche,AMPLICOR GC PCR 男性尿道拭子标本淋球菌感染淋病奈瑟菌男性尿液宫颈内拭子标本BDProbe Tec ET CT/GC SDA 男性尿道拭子标本男性和女性尿标本宫颈内拭子标本Gen-Probe,APTIMA Combo 2 TMA 男性尿道拭子标本男性和女性尿标本阴道拭子阴道加特纳菌、阴道炎阴道毛滴虫、BD Affirm VPIII 固相阴道拭子念珠菌属捕获A群链球菌性咽炎:检测咽炎病人A群链球菌(GAS)的金标准是采用咽拭子标本进行培养,但培养需要24—48小时。

目前所开发的快速抗原检测试剂(RADT)虽然可以进行快速检测,而且使用也较方便,但其灵敏度一般比培养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