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精神障碍

合集下载

精神病症状学

精神病症状学

精神病学的专业划分
临床精神病学 成人精神病学 儿童精神病学 老年精神病学 司法精神病学
联络-会诊精神 病学
精神病流行病学 社会精神病学 社区精神病学 职业精神病学
精神病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人体是一个整体。 精神病学的发展有赖
于基础科学的发展 精神病学与心理学
ICD-10 精神与行为障碍
认识活动
感觉(sensation) 记忆(memory) 知觉(perception)思维(thinking) 表象(image) 联想(association) 回忆(recall) 智力活动 再认(recognition()intelligence)
注意(attention)
正常精神活动特点
智能障碍 智能概念 智能包括内容 智能检查
认识过程障碍
自知力(insight):
自知力是指病人对其自身精神 异常状态的认识和判断能力。
情感活动障碍
情感高涨 情感低落 欣快 焦虑 情感脆弱 情感易激惹 情感爆发 情感迟钝
情感淡漠 情感倒错 恐怖症 病理性激情 矛盾情感 病理性心境恶劣
精神病症状学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 侯也之
概念:什么是精神
精神(psyche)是人脑的功能, 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反映。
概念:什么是精神现象
精神现象(psychic phenomena)是 人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 情感、意志、性格、意识倾向等 心理现象的总称。
概念:什么是精神障碍
意志行为障碍
意志增强 意志减退 意志缺乏 意向倒错 矛盾意向 兴奋 木僵
蜡样屈曲 违拗症 模仿动作 持续动作 强迫动作
有关意识障碍
概念 意识障碍种类
意识清晰度 意识范围 意识内容

精神障碍病人的家庭护理和知识

精神障碍病人的家庭护理和知识

精神障碍病人的家庭护理和知识一、什么是精神障碍?精神障碍指的是大脑机能活动发生紊乱,导致认知、情感、行为和意志等精神层面的疾病。

精神障碍患者常见的病症有经常出现幻觉;情绪不受自己的控制经常大哭大笑;情感存在障碍无法感受到亲人的关爱;经常性的自言自语,行为特征较为怪异;亦或是病情特征已经较为明显,患者极其抗拒治疗,不承认自己患有精神障碍疾病等。

另外,患者家属还需注意带领病人马上接受专业医生的诊断与治疗,因为无法判断是否伴随其他并发症。

切勿出现患者在没有医嘱的情况下自己胡乱吃药,亦或是出现不接受治疗的情况。

所以,病患家属需要耐心开导患者,让患者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才可以尽快康复。

二、精神障碍的诱因是什么?患有精神障碍的患者诱因通常为两个方面。

第一,内因。

患者由于遗传因素患有精神障碍相关疾病;亦或是患者脑内中枢神经感染、颅脑受到损伤等。

第二,外因。

首先就是患者人格因素,患者性格较为内向、如果受到外界刺激还会同时伴随敏感多疑、或者性格较为孤僻倔强、暴躁易怒出现应激等情绪特征;其次就是患者所处的环境因素,家庭原生环境不幸福(如:父母性格有明显缺陷,并且父母之间关系不和睦,甚至出现父亲经常家暴母亲等情况)、后续婚姻不和睦、不想与亲人朋友进行交流、与父母关系差等外部因素,都有可能引发精神疾病障碍;最后,可能还会出现因为患者是早产儿营养不良导致的精神障碍、同时还可能因为患者母亲在怀孕时造成了较大的病毒感染等都可能导致患者出现精神障碍疾病。

三、精神障碍的早期表现通过各种数据分析表明,精神障碍患者的前期症状还是较为明显的,所以患者家属必须重视此类病症,使精神障碍患者能够及时得到治疗。

第一,患者早期容易出现失眠多梦的情况,同时可能伴随无法进入深度睡眠的情况,身边有一点响动就会惊醒等多种睡眠障碍;第二,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还容易出现心慌气短的情况,以及伴随四肢疲累、头痛恶心、没有食欲等;第三,患者此时就到了心理阶段的不良反应,如:情绪特别烦闷、内心经常性的焦躁不安、没有理由的悲伤或者大笑、脾气暴躁、情感上感觉非常压抑、表情容易呆滞等这些心理特征,都是患者已经患有心理疾病的表现,不仅仅是精神障碍,所以患者在出现上述症状时需要立即寻求医生的帮助;第四,此时患者已经有了非常明确的精神障碍倾向,如:患者经常性的把自己关到屋子里不愿意与人交流、路过正在交流的陌生人会认定对方在议论自己、同时出现行为举止较为怪异的表现等。

精神障碍是什么意思

精神障碍是什么意思

精神障碍是什么意思关于《精神障碍是什么意思》,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神疾病就是指人的大脑活动出現混乱,在个人行为层面,感情层面,认知能力层面,及其信念层面都出現不一样的阻碍,较为普遍的情感的精神疾病,头部器质的精神疾病这些造成,病发的原因是比较多的,具有基因遗传的原因,也是有个人的特点,具备社会文化的原因,有器质性疾病的原因,造成病人出現精神疾病的症状表现也十分的多。

发病原因一、分子生物学要素(内部原因)1.基因遗传基因遗传要素是最重要的发病要素之一,但并并不是唯一的要素,也不是毫无疑问的单遗传基因,一般觉得是多遗传基因相互影响提升了精神疾病的"危险因素"或是可能性。

以精神分裂症为例子,即便是单卵双生,同病率也不上50%。

平常人的终身发病率约1%,而精神分裂症病人亲属的终身发病率也仅有10%上下。

2.神经中枢感染与创伤二、心理状态、社会因素(外部原因)1.人格特质人格障碍自身便是一种精神疾病。

人格特质不完善者更非常容易患精神疾病。

并且一些人格障碍与特殊的精神疾病有紧密联系。

2.应激反应应激反应一般仅仅精神疾病的发病原因,仅有在非常少的状况下(如亚急性应激障碍)才可能是立即发病原因。

普遍精神疾病1、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发病原因不清的普遍精神类疾病,具备认知、逻辑思维、感情、信念和个人行为等各个方面的阻碍,以精神活动的不融洽或脱离实际为特点。

一般观念清楚,智能化完好无损,可出現一些认知功能危害。

2、狂想阻碍空想:是一种摆脱了实际的生理性逻辑思维。

它的特性是:第一,以凭空捏造的构想为前提条件开展逻辑推理,违反逻辑思维,得出不来切合实际的结果。

第二,对荒诞的结果坚信不移,不可以根据举例论证讲理开展专业知识文化教育及其自身的真实经历来改正这类荒诞结果。

3、恐惧症害怕就是指遭遇不好或风险的境遇时出現的心理现象和躲避个人行为。

常见于恐怖症、焦虑症、身体病症继发性精神疾病及脑器质精神疾病。

严重精神障碍--科普宣讲版本--陈

严重精神障碍--科普宣讲版本--陈
2015年6月联合发布
精神卫生服务需求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 1% 1600万
常见精神障碍 (绝大部分患者在社区) 15岁以上成年人 16.24%
心理行为问题 例如:互联网使用问题(俗称网瘾) 灾后心理援助
促进心理健康人人都需要 13亿
缩影
特殊的评价指标:
知晓率、患病率、治疗率、致残率、疾病负担、 肇事肇祸率等等.
病程
★首次发作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中,75%以上患者可 以达到临床痊愈,但反复发作或不断恶化的比率
较高,是否进行系统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是关键 因 素之一。资料显示,首次发作的精神分裂 症患者,5年内的复发率超过80%,中断药物治 疗者的复发风险是持续药物治疗者的5倍。 ★目前来看,大约60%的患者是可以达到社会 性缓解,具备一定的社会功能。 ★持续性病程者病程迁延呈慢性,其中部分患 者可出现精神衰退。
概述
★CCMD-3
我国现行的临床分类主要根据目前是躁狂还是抑郁 发作,以及有无精神病性症状区分,是状态分类。
★ICD-10和DSM-IV
双相I型障碍:只要目前或病史中有达到诊断标准 的躁狂发作或混合发作即属于双相I型。
双相II型障碍:指有反复的抑郁发作及轻躁狂发作, 但从无躁狂发作。
流行病学
★国外资料 3.0~3.4 % (西方发达国家70~80年代) BP-I、BP-II和环性心境障碍 4% (Goodw in 1990) 5.5~7.8% (Angst, 1999) 5~7% (Akiskal 2002) ★国内资料
什么是精神病
★精神病(Psychosis): 是指在患者在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等方面出
现明显的障碍,导致其歪曲地反映现实,不能适应 正常的生活,具有危害自身和/或社会的可能性。 临床上又称为重性精神病;这类患者一般不能正确 认识自身疾病,缺乏自知力(Insight)。包括器质性 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障碍、偏执性 精神障碍、周期性精神病等。

精神障碍护理学自考重点简答题

精神障碍护理学自考重点简答题

以下是一篇关于精神障碍护理学自考重点简答题的文章:标题:精神障碍护理学自考重点简答题一、什么是精神障碍?精神障碍是指精神功能紊乱,导致个体在情感、思维、行为等方面出现明显异常,影响其正常生活和社交能力。

精神障碍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遗传、环境、心理社会压力等。

二、精神障碍护理学的重要性精神障碍护理学是研究如何照顾和治疗精神障碍患者的学科。

对于精神障碍患者来说,良好的护理是非常重要的。

良好的护理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康复,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复发率。

三、精神障碍护理学的核心概念1. 尊重:尊重患者的权利和尊严,不歧视或排斥患者。

2. 安全:确保患者的生活和治疗环境安全,减少患者对自己或他人的伤害。

3. 康复:通过多种方法帮助患者恢复精神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4. 全面护理:综合考虑患者的身体、心理、社会和文化需求,提供全面的护理服务。

四、精神障碍护理学的基本原则1. 根据患者的症状和需要,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2. 与患者及其家属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共同实施护理计划。

3. 提供安全、舒适、卫生的治疗环境,减少患者的焦虑和不安。

4. 关注患者的情感和心理需求,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辅导。

5. 定期评估患者的病情和护理效果,及时调整护理计划。

五、精神障碍护理学的实践领域1. 医院护理:为住院患者提供诊断、治疗和康复护理服务。

2. 社区护理:为社区内的精神障碍患者提供家庭访视、心理咨询、康复训练等护理服务。

3. 急性危机干预:为突发精神障碍患者提供紧急干预和治疗服务。

4. 长期护理:为需要长期治疗的精神障碍患者提供持续的护理和管理服务。

5. 康复指导:为康复期的精神障碍患者提供生活技能训练、职业康复和社会适应训练等指导服务。

六、总结精神障碍护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涉及到多个领域的知识和实践技能。

对于精神障碍患者来说,良好的护理是非常关键的。

作为未来的精神障碍护理工作者,我们需要全面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精神障碍的科普知识PPT课件

精神障碍的科普知识PPT课件

3. 精神障碍的原因
遗传因素:某些精神障碍具有遗传倾向 ,家族中有患者的风险更高。 社会因素:文化、教育、经济等环境因 素对精神障碍的发生有影响。
3. 精神障碍的原因
脑部结构和功能异常:脑部的 生物化学和神经传递物质异常 可能导致精神障碍的发生。
4. 精神障碍 的治疗方法
4. 精神障碍的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通过合适的药物调节患者的 精神症状。 心理治疗:通过心理咨询、认知行为疗 法等方式帮助患者调整心理状态。
4. 精神障碍的治疗方法
社会支持:提供社会支持、促 进社交联系,帮助患者更好地 适应生活。
5. 如何预防 精神障碍
5. 如何预防精神障碍
健康生活方式:保持合理的作息时间、 健康饮食和适量的运动等可以有利于精 神健康。 建立良好社交关系:与亲友保持密切联 系,参加社交活动,提高情感交流和支 持。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 精神障碍 的症状和表现
2. 精神障碍的症状和表现
焦虑症:担心、紧张、恐怖等情绪过多 地出现,常伴有心悸、出汗等生理反应 。 抑郁症:情绪低落、失去兴趣与快乐感 、睡眠和食欲改变等。
2. 精神障碍的症状和表现
精神分裂症:幻觉、妄想、思 维紊乱等症状,患者对现实世 界的理解存在问题。
3. 精神障碍 的原因
5. 如何预防精神障碍
学会应对压力:学习适当的应 对压力的方法,调整心理状态 ,保持心情愉悦。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精神障碍的科 普知识PPT课件
目录 1. 什么是精神障碍 2. 精神障碍的症状和表现 3. 精神障碍的原因 4. 精神障碍的治疗方法 5. 如何预防精神障碍
1. 什么是精 神障碍
1. 什么是精神障碍

精神障碍的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法

精神障碍的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法

精神障碍的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法概述精神障碍是指个体心理功能和行为出现异常的一组疾病。

精神障碍涵盖了多种疾病,如抑郁症、焦虑症、躁郁症等。

正确的鉴别诊断和科学有效的治疗对于患者康复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常见精神障碍的鉴别诊断及其治疗方法。

一、精神障碍的鉴别诊断1. 抑郁症的鉴别诊断抑郁症是一种以持续或间歇性低落情绪、兴趣减退及其他心理和生理方面的临床表现为特征的精神障碍。

其与其他抑郁性障碍(如双相情感障碍、调整障碍)以及某些内分泌或药物因素引起的抑郁状态有所不同。

鉴别诊断包括详细了解患者既往史、家族史,以及查体与化验检查。

2. 焦虑症的鉴别诊断焦虑症是一种以焦虑为核心情绪的、持续存在的疾病。

与其他焦虑障碍如恐慌障碍、社交焦虑症的鉴别需通过详细询问患者主诉、既往史以及体格检查,排除可能引发焦虑的其他器质性疾病。

3. 躁郁症的鉴别诊断躁郁症是一种情感变化较大、周期性发作的精神障碍。

鉴别该疾病需要了解患者躁狂和抑郁两个极端情绪状态出现的频率和持续时间,同时进行全面评估,排除其他躁动性障碍或抑郁性障碍。

二、精神障碍的治疗方法1.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精神障碍常用且有效的治疗手段之一。

根据不同精神障碍类型,选择适当药物进行治疗。

例如,在抑郁症中使用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可以提高心境;镇静剂和抗惊厥药物在焦虑症治疗中常常发挥重要作用;对于躁郁症,通常使用抗躁药和抗抑郁药的联合治疗等。

2. 心理治疗心理治疗是一种使用谈话、聆听和观察等方式,帮助患者理解和应对精神障碍的方法。

常见的心理治疗方法包括认知行为疗法、精神动力学疗法、家庭治疗等。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患者建立积极健康的心态,并提高应对压力的能力。

3. 社会支持社会支持在精神障碍患者康复中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和家人、朋友及社区组织的联系,患者可以获得情感上的支持,获取经济、培训或就业方面的援助。

此外,参加支持小组或社交团体活动也可以促进患者与他人沟通和互动。

患精神障碍的原因是什么

患精神障碍的原因是什么

患精神障碍的原因是什么
精神障碍的病因是什么,精神障碍是指大脑功能紊乱,引起不同程度的认知、情绪、行为和意志等精神活动,精神障碍患者一般有妄想、幻觉、妄想、情绪障碍、哭泣、自言自语、行为异常、会衰退等症状,精神障碍患者由于缺乏自知力而不能像正常人一样工作和生活。

在治疗精神障碍方面有经验丰富的医师队伍,能为患者针对性提供解决方案,还为病人提供温馨便捷的服务,推出各项便民措施,如在线预约,减少了挂号排长队现象,保障严重患者就医更便捷等优质服务。

精神失常的原因是什么?
1.遗传因素:精神障碍患者罹患并症的风险是普通公民的数倍。

目前的研究分析结果表明,精神障碍具有遗传性。

换言之,精神障碍是由多种携带疾病的基因和环境因素引起的。

2.内分泌环境因素: 精神障碍常发生在青春期教育和性成熟期。

妇女分娩发病率很高,更年期也是一类疾病的高峰期。

因此,人体神经内分泌和性激素转化对精神障碍的发病有相应的影响。

3.社会环境和心理因素: 精神障碍患者从童年到成年,在生活中遭遇了巨大的困难和创伤,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心理阴影。

这种疾病的发生可能与生活条件、物理环境、经济能力等有关。

此外,生活的心理压力和社会心理对疾病的发生
也有很大的影响。

4.脑器质性疾病: 大多数患者有脑结构异常而发生。

一般而言,脑肿瘤、脑膜炎、脑外伤、创伤性脑损伤等。

会导致精神失常。

5. 生理生理因素:通常,母亲在怀孕期间患有严重的精神障碍,或者在怀孕期间没有受到很大的精神刺激、威胁、恐吓或感染等,在婴儿发育阶段造成不良环境危害,随着婴儿长大,这种精神障碍的几率会增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什么是精神障碍
精神障碍是精神活动(认知、情感、意志行为和意识)异常的一组疾病。

精神障碍包括精神分裂症(疯子)、精神病(如偏执性精神病、感应性精神病、分裂情感性精神病等)、心理障碍(如人格障碍、进食障碍、睡眠障碍、性功能障碍、性变态等)和神经症(如恐怖症、焦虑症、强迫症、癔病、神经衰弱等)。

精神障碍久治不愈,或没有及时治疗,最终导致精神分裂症,此时患者往往处于不知冷热、温饱、羞耻、法理道德,不能控制自已行为的状态,有的终身疯疯癫癫,衣不遮体,流落街头,有的被迫终身住院,给患者和家庭带来极大痛苦和不幸,同时给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和不安。

1、精神障碍临床辨证要点:精神障碍症状表现多端、病情变化复杂,而且病人往往言不达意,答非所问,有些病人掩饰自已的内心体验,给予临床辨证带来困难。

为此,首先要辨清疾病属阳性病症或阴性病症,临床上将表现为兴奋躁动、幻听妄想、行为特异,思维奔逸等症状属阳性病症。

将情感平淡、反应迟钝、意志缺乏、思维贫乏等表现者归属阴性病症。

尽管精神障碍临床表现错综复杂,但抓住阳性病证与阴性病症两个重点,有利于临床辨证治疗。

2、中医学对精神疾病如何认识:祖国医学对本病早有认识,以精神障碍之阴性症状与阳性症状分类,大致可归属于中医学的“癫症”、
“狂症”等病症的范畴。

中医学认为,癫狂发生的原因,与五志过极、七情所伤有密切关系,或因恼怒惊恐,或因思虑不遂,或因悲喜交加,皆能导致脏腑功能紊乱和阴阳平衡失调,产生气郁、痰凝、火邪、血瘀等病理变化,进而蒙蔽心窃、扰乱神明,从而引起精神失常。

3、精神障碍的发病率和危害性:本病的患病率是精神疾病中患病率最高的一种。

在我国城市患病率为7.11‰,农村为4.26‰,城市明显高于农村。

两性患病率大致相等。

本病遍及全世界,并逐年增多。

我中心协同全国14个单位有关复发问题的研究资料表明,一般医院出院两年以上的病人复发率为29.9%―51.3%,随访时间愈长,复发率愈高,给社会及家庭带来严重的危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