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类脱口秀
新闻脱口秀节目文稿写作之“技”——以湖北电视综合频道《新闻痒痒挠》为例

118专业领航ZhuanYeLingHang教师·TEACHER2018年11月Nov.2018关键词:修辞;熟语与俗语;表达方式;表现手法;角色与个性化语言作者简介:刘 黎(1968—),女,湖南女子学院研究员,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口语表达;张 谅(1985—),男,湖北广播电视台综合频道《新闻痒痒挠》制片人,研究方向:节目策划。
课题项目:本文是2018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新时代教师语言艺术课程研究”;湖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改革研究实践项目“高校教师资格认证背景下新时代教师语言艺术课程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222文献标识码:A收稿日期:2018-09-27文章编号:1674-120X(2018)32-0118-04电视新闻脱口秀节目中主持人的口语表达一直是为人所称赞、所好奇的。
节目中的表达是即兴的还是事先有准备的?若是即兴,这种脱口而出的即兴表达是如何炼成的?若是有准备的,则又该如何准备?本文将以湖北广播电视台综合频道曾倾力打造的一档汉派方言新闻脱口秀节目《新闻痒痒挠》为例,分析电视新闻脱口秀节目中的“脱口而出”之源——文稿的写作技法。
一、新闻脱口秀节目中“即兴”与“非即兴”的辩证关系脱口秀一词是从英文词组Talk Show 音译过来的经典舶来语。
在我国,脱口秀一词在《简明广播电视辞典》中被明确定义为“通过讨论对新闻或社会问题进行评论、表达观点的一种形式”[1]。
因为节目来源,也因为“脱口而出”这个成语,相信很多人都认为主持人在脱口秀节目中的讲述与评论都是即兴的。
“即兴”就着临时发生的兴致(进行创作、表演)。
从理论上讲,即兴表达是指在没有事先准备文稿的前提下进行的表达。
但实践者明白,这看似即兴的脱口而出,实际上有很大一部分是有备而来的“非即兴”——事先有文稿的准备。
“非即兴”是指广播电视节目中主持人为即兴表达所作的储备与准备。
“储备”是指主持人对包括生活素材、专业能力、主持经验等的积累,只有在这些方面有了一定的沉淀之后,主持人在脱口秀节目中才有可能厚积薄发,做到对所准备文稿充分理解、完全消化后用自己的话脱口而出或是对现场的实时情形对应自如。
新闻脱口秀稿子

新闻脱口秀稿子大家好,欢迎收看我们的新闻脱口秀节目!今天我们先来看一则令人大跌眼镜的新闻。
最近,有一位来自加拿大的游客在中国旅行时,竟然将手机掉进了熊猫园的熊猫笼里。
这位游客表示,他正在拍照时不小心失手,导致手机掉落在熊猫笼里,而熊猫们却十分调皮地将手机当作玩具咬弄起来。
最终,工作人员花费了很大的力气才将手机从熊猫们的手中救出。
看来,这次的熊猫们可算是得到了一次别开生面的玩具饭。
不过,也提醒广大游客,在游玩动物园时一定要小心保管好自己的物品,以免惹出不必要的麻烦。
好了,今天的新闻脱口秀就到这里,感谢大家的收看!让我们期待下一期的精彩节目吧!祝大家生活愉快,再见!接下来我们要报道的是一则关于环境保护的新闻。
最近,一家知名咖啡连锁店宣布将停止使用塑料吸管,转而推出环保纸质吸管。
这一举措得到了消费者的一致好评,许多人纷纷表示支持并称赞这家咖啡店的环保举措。
据悉,该咖啡店决定停止使用塑料吸管主要是为了减少对海洋环境的污染,希望能为保护地球母亲出一份力。
这一新闻引发了广泛的讨论,也让更多的企业开始思考如何从自身做起,积极参与环保事业。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自己的生活方式是否对环境造成了影响,是否可以通过改变生活习惯来保护环境。
希望这种环保意识能够持续下去,让我们的地球更加美丽、清洁。
这也提醒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环保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或许,我们无法改变整个世界,但可以从细微之处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慢慢地影响周围的人,最终汇聚成一股强大的环保力量。
环保不只是一场口号,更需要每个人的实际行动来支持。
希望更多的企业和个人能够加入到环保事业中,共同为我们的地球营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好了,以上就是我们今天的新闻内容,希望大家能够关注环保问题,一起为环保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感谢大家的收看,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黄西美国记者年会上的脱口秀演讲稿.docx

黄西美国记者年会上的脱口秀演讲稿Goodevening, everyone. My nameis Joe Wong. But to most people, I amknownand the answer as "Who?" "Hu" is actually my mother's maiden name, tomy credit card security question.各位晚上好,我是Joe Wong(黄西)。
但是对很多人来说,听到我的名字,会问“谁” ?Who(同音“ Hu”)恰恰是我妈的娘家姓,也是我信用卡安全问题的答案。
But joking aside, I just want to reassure everybody that I am invited here tonight.但是玩笑归玩笑,我想让大家放心我今晚的确是受到邀请来的。
(这里是隐指Salah 夫妇闯入白宫欢迎晚宴的新闻)I grew up in China. Who wouldn't?我在中国长大。
谁不是呢?(这是用自己的自大讽刺美国人的自大)As my childhood memories are totally ruined by my childhood.WhenI was in elementary school, as part of the curriculum, I have to work at a ricepaddy, right next to a quarry where they use explosives to break rocks. And that iswhere I learned that light travels faster than sound, which is almost as slow as aflying rock.而我童年的所有记忆都被我的童年给毁了。
美国脱口秀的分类与特点分析

第9卷第13期Vol.9 No.13129美国脱口秀的分类与特点分析刘红叶(内蒙古师范大学 新闻传播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2)摘 要:脱口秀是一扇了解西方文化的窗口,它是美国记录社会文化和发展历史的载体。
美国脱口秀已有60年的发展历史,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形成美式脱口秀独特的“用娱乐方式影响严肃政治”的特征。
关键词:美国脱口秀;单口喜剧;日间脱口秀;夜间脱口秀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18)13-0129-01一、美国脱口秀的分类(一)日间脱口秀按照播出时间来分类,美国脱口秀可分为日间脱口秀和夜间脱口秀,日间脱口秀以《奥普拉秀》和《艾伦秀》为代表。
脱口秀节目风格的形成与节目观众群体的构成有很大的关系,日间脱口秀围绕的话题大多是家长里短的琐事,观众主要是家庭妇女和大学生群体,因为他们有大把的时间在白天看电视。
《奥普拉秀》是美国老牌脱口秀,节目已播出20余年,目前节目的播出平台已由电视台转向网络。
(二)夜间脱口秀第一,传统型夜间脱口秀。
传统型夜间脱口秀最典型的节目就是《今夜秀》,节目的首任主持人史蒂夫·艾伦奠定了传统夜间脱口秀“六段式”的脱口秀模板。
如今,美国许多传统脱口秀节目依然延续这个模式。
第一段为10分钟左右的开场单人脱口秀,这也是考验脱口秀演员能力的环节,他们用一针见血的幽默段子评论新闻时事、明星丑闻、政客言行;第二段是喜剧环节,这个环节往往播放一些喜剧小品、娱乐恶搞视频;第三、四段是嘉宾访谈环节,这是传统脱口秀的核心内容,每期节目邀请两位嘉宾,嘉宾访谈时间为十几分钟,访谈中间插播一则广告;第五段为音乐嘉宾或单口表演,这一环节也成为提携后辈的环节,节目最后的环节则留给歌手或者乐队宣传新歌专辑,他们在节目中进行现场表演;第六段是观众互动环节,观众互动一般由三种形式组成,竞赛游戏、来信来电、现场抽奖。
第二,新闻型夜间脱口秀。
新闻型夜间脱口秀风格较为直接,主持人没有延续传统脱口秀的六段式形式,主持形式类似新闻播报,节目的大多数时间都在主持人与嘉宾吐槽新闻中度过。
浅析新闻脱口秀

浅析新闻脱口秀作者:何春钢来源:《电影评介》2011年第24期[摘要] 《天下相声会》是黑龙江都市频道《故事天下》栏目中每周五播出的子版块,从开播以来取得了较好的收视率,这个节目采用相声表演的形式,把相声和流行的网络视频进行融合,用相声评说新闻,通过主持人诙谐幽默的评说串连,将最新的网络新闻视频连贯一起,给观众以独特的新闻娱乐享受。
以“善恶美丑错与对、都在天下相声会”作为自己节目的口号,从开播到现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一直深受观众的喜爱。
[关键词] 脱口秀相声新闻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1.24.042“脱口秀”,即电视谈话节目,在《简明广播电视词典》中,脱口秀被定义为“通过讨论对新闻或社会问题进行评论、表达观点的一种形式”。
现在,电视上的新闻谈话节目日益增多,几乎每一个省级电视台都有自己的新闻脱口秀节目,但随着此类节目的增多与泛滥,观众对于日益趋同的新闻播报越来越冷淡,有些栏目在播出一段时间以后不得不因收视率低迷而停播。
在此形势下,新形式的新闻脱口秀应运而生,以相声曲艺为表现形式的《天下相声会》虽不是以相声形式进行新闻脱口秀的始创者,但是它确是创办得比较好的新闻娱乐脱口秀。
《天下相声会》是黑龙江都市频道《故事天下》栏目中每周五播出的子版块,从开播以来取得了较好的收视率,这个节目采用相声表演的形式,把相声和流行的网络视频进行融合,用相声评说新闻,通过主持人诙谐幽默的评说串连,将最新的网络新闻视频连贯一起,给观众以独特的新闻娱乐享受。
以“善恶美丑错与对、都在天下相声会”作为自己节目的口号,从开播到现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一直深受观众的喜爱。
一、节目特色1、新闻形式曲艺化相声是观众非常熟悉的一种娱乐表演形式,存在已有几百年时间,一直深受人们喜爱。
以相声播报新闻的方式无疑是本节目吸引观众的主要因素,两位男主持人穿着长袍大褂,手里拿着纸扇,用相声说着新闻,语言中具有东北人特有的方言和幽默音素。
黄西在美国白宫记者年会上的脱口秀整理稿

各位晚上好,我是Joe Wong(黄西)。但是对很多人来说,听到我的名字,会问“谁”?Who(同音“Hu”)恰恰是我妈的娘家姓,也是我信用卡安全问题的答案。
But joking aside, I just want to reassure everybody that I am invited here tonight.
And I was driving that a used car with a lot of bumper stickers that are impossible to peel off. And one of them said, "If you don't speak English, go home!" And I didn't notice it for two years.
“什么是第二修正案?”我就想:“呃,莫非就是我们便利店遭到抢劫的原因?”(第二修正案保障了人民的持枪权利)
What is Roe vs Wade? We were like, "Ahh& , two ways of coming to the Unite States?"
我在男人健康杂志里看到,奥巴马总统每周有两次有氧锻炼,四次举重锻炼。你们看,我根本不需要锻炼,因为我有健康保险。(这里说医保体系给人慵懒意识)
I live inMassachusettsnow, where we had universal healthcare then we elected Scott Brown. Talk about mixed messages! I think there was a movie about him. It's called "Kill Bill"
评论类电视新闻脱口秀节目浅析

评论类电视新闻脱口秀节目浅析1. 引言1.1 电视新闻脱口秀节目的定义电视新闻脱口秀节目是一种结合新闻报道和观点评论的节目形式。
通常由一位或多位主持人带领嘉宾进行即兴发言,对当下热门事件、社会问题或政治议题进行评论和讨论。
这种节目形式融合了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和评论节目的主观性,为观众提供了多元化的观点和看法。
电视新闻脱口秀节目通常以轻松幽默的方式呈现,主持人和嘉宾之间的互动活跃,语言风趣幽默,吸引了大批观众的关注。
节目内容涉及的领域广泛,既可以是政治、经济、社会新闻,也可以是娱乐、文化、体育话题。
电视新闻脱口秀节目是一种结合新闻报道和评论的节目形式,通过幽默风趣的方式呈现热点话题和社会问题,吸引了广泛的观众群体。
1.2 评论类电视新闻脱口秀节目的兴起评论类电视新闻脱口秀节目的兴起是众多电视节目类型中的一种新兴形式,它的出现源于观众对于新闻类节目的需求与对娱乐化的追求。
随着社会信息传播方式的多样化和观众口味的变化,评论类脱口秀节目逐渐在电视荧屏上占据一席之地。
这类节目借助幽默、讽刺等方式,以一种更加轻松的形式来解读和评论新闻事件,受到了年轻观众和知识精英的追捧。
评论类电视新闻脱口秀节目的兴起也受到社交媒体的影响,不少节目主持人通过微博、微信等平台积极传播节目内容,与观众互动,增加了节目的影响力和传播范围。
随着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提高,有不少原创性较强的评论类节目也逐渐崭露头角,为这一类型节目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评论类电视新闻脱口秀节目的兴起是电视节目类型多样化和观众需求的集中体现,为电视传媒带来了新的可能性和机遇。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观众口味的不断变化,评论类节目有望在未来继续取得更大的成功和影响力。
2. 正文2.1 评论类电视新闻脱口秀节目的特点评论类电视新闻脱口秀节目的特点可以从多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该类型节目以轻松幽默的形式对当下热点新闻事件进行评论,主持人常常使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和搞笑的方式来解读新闻,引发观众的共鸣和讨论。
新闻脱口秀节目《观点致胜》的特色分析

新闻脱口秀节目《观点致胜》的特色分析作者:邓曦来源:《声屏世界》 2016年第3期邓曦《观点致胜》是长沙广播电视台播出的一档新闻脱口秀节目,在2006年进行首播,内容包括重大事件、热点话题、资讯等。
栏目覆盖安徽、内蒙古、云南等十多个省区,收视率处处飘红,曾获得2010-2011年度“全国十佳栏目”称号。
2012年11月,在由原国家广电总局和《中国广播影视》主办的TV地标评选中当选“年度城市台电视栏目六强”。
《观点致胜》是中国新闻脱口秀节目中的代表,本文以其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
传播内容:多元中心,观点制胜传统的电视新闻将节目分为诸如“国际新闻”“国内新闻”“民生新闻”等板块,大都以严谨的逻辑播报。
《观点致胜》也将节目分为两个板块:“新闻评论”和“我是微博控”。
尽管形式相同,但《观点致胜》两个板块之中的新闻却不属于同一个类型,各新闻的题材杂乱无章,通过主持人的串连拼接而成为一个整体。
这种拼接的手法打破了原有的前后顺序和因果联系,通过拆分和组合形成一个新的整体,打破了传统的中心文化,将其扩展为多元中心甚至无中心,体现了后现代主义反对中心论和二元论。
《观点致胜》的新闻素材大多取于网络中话题度较高的新闻,特别是《我是微博控》板块,直接选用网络中热门搞笑的图片进行评论。
同时,与传统主持人严肃客观的语态不同,《观点致胜》的主持人对新闻的评论睿智幽默,又不乏犀利观点。
主持人会运用贴近百姓、轻松幽默的语言对事件当事人进行麻辣点评,风格直接、大胆,笑点多,整个节目不沉重、不刻薄、不教条,给观众耳目一新的感觉。
例如,2015年8月8日关于16岁少女遭亲生父亲多次猥亵的报道后,主持人晏炜接着说“亲情是什么,亲情是人性善良的最后一道关口,如果说连父母都不善待自己的子女,连子女都不孝敬自己的父母,那么人性就被兽性完败,人性就堕落到了谷底”。
新闻脱口秀节目传播语态由教化向沟通的过渡、选材向度由唯上向亲民的转变等等,本身就意味着对传统新闻领域的政治情结与精英情结的一种消解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奥普拉·温芙瑞VS迈克尔·杰克逊
❖ 你在台上狂歌劲舞,得奖无数,为什么伤感? ❖ 生活、父亲,一切都叫人伤感,我实在非常非常伤感。 ❖ 他嘲笑你? ❖嗯 ❖ 他打过你吗? ❖ 有的 ❖ 挨完打还要上台表演? ❖ 是的 ❖ 为什么打你? ❖ 也许因为我最有前途,也许是因为相信棍棒出孝子,他很厉害,很严格,
电视新闻脱口秀
❖ 脱口秀——指的是形式,而不是针对内容的 定义
❖ 脱口秀是电视传递意见性信息的主要形式, 但电视新闻脱口秀与报纸、广播的言论有区 别。
电视新闻脱口秀说的可以是意见性信息,也可以 是客观事实信息。4岁女孩早碾压.mp4
❖ 电视媒体的独特性决定了其言论形态有别于 其他媒体
家居媒体——大众传播人际化、公共领域死人化 视听兼备——希望看到听到自然真切的内容 线性传播——通俗入耳、避免过于复杂艰深 时空媒体——营造话语场,说话过程就是秀
❖ 我一直在想,单纯凭牺牲精神,能不能稳定我们的纪检队伍?(这两个设计 好的问题,目的是在第一个大故事里揭示姜瑞峰的内心想法,从而达到夹叙 夹议的效果)
❖ 您在魏县查处了假药案之后,为什么又离开魏县? ❖ 我们在电视剧的开头看到您在永年县担任纪委书
记的第一个镜头,接手就复查邓底村的案件,邓 底村的案件当时是县委原有的班子定下来的,您 为什么还要复查?(引出故事) ❖ 您觉得腐败分子最怕什么? ❖ 您是反腐败的,有没有想过在您 身上有腐败现象 呢? ❖ 您的警戒线划在哪儿?
❖ 电视新闻言论的形态变迁不仅仅是节目创新的问题,它的前 进脚步受制于时代——传播工具的技术特点、新闻行业的观 念和普通公民的意见表达欲望与可能等等。
新闻类脱口秀的类型
❖ 说评新闻节目
杂志天下 有报天天读
❖ 新闻评论节目
新闻非常道 珠江新闻眼
❖ 新闻谈话节目
面对面 锵锵三人行
❖ 新闻话题论坛节目
央视论坛 一虎一席谈
❖ 意识流型
20130823锵锵三人 行.mp4
电视新闻访谈
❖ 提问遵循采访的基本原则 ❖ 采访成为节目show——如何营造看点
娓娓道来讲好故事 话语机锋揭示真相 步步为营挑起反应
❖ 电视新闻访谈的类型——无论哪一种,“人”是永恒的命 题——揭示人性,触动情感。
事件性访谈:采访当事人、目击者:绘声绘色细节,巧妙设置悬 念,跌宕起伏命运。
❖ 显示记者对对方的重视和真诚
❖ 突出采访的价值
❖ 一般不涉及采访的主要内容。
突兀的尖锐问题的后果 有极短时间限制的采访除外
❖ 用最体现水平的问题留住采访对象 ❖ 直奔主题的关键问题 ❖ 对方无法回避的问题
华来士采访邓小平的热场
❖ 早早在此等候的华莱士迎上前去。邓小平同他握了握手,两人就一起走向座位。一边走,华莱士 一边高兴地对邓小平说:“我把今天同您的交谈看成是一次非常难得的机会。因为像您这样的人物, 我们记者不太容易得到专访的机会。” (表明重视)
❖ 邓小平爽朗地笑着回答说:“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 ❖ 水银灯亮起。华莱士坐在邓小平的对面,他低头整理自己的衣服同时也在酝酿问题。邓小平不慌
不忙地从桌上的一包“熊猫”牌香烟中抽出了一根,和蔼地对华莱士说:“我抽烟可以吧?” ❖ “可以。能给我一支吗?”华莱士一边说,一边欠身向邓小平伸出一只手。 ❖ 邓小平递给他一支,微笑着说:“我这个是他们为了对付我,特殊制造的,过滤嘴这么长。” ❖ “噢,过滤嘴比香烟还长。”华莱士接过烟仔细地看了看,惊奇地说。 ❖ “我希望我们在一起的一个小时对您是有趣的。” (表达诚意) ❖ “我这个人讲话比较随便。因为我讲的都是我愿意说的,也都是真实的。我在我们国内提倡少讲
❖ 注重逻辑
事先确定一个主题,分层次逐个谈。 明确采访目的
❖为什么采访他?要从他那里得到什么信息?
有充分准备
❖早已考虑好提问的思路和提纲。
提问没有重点 访问对象无法了解采访目的而无所适从 只获得支离破碎的答案 观众无法清晰地获得信息。
提问需要勇气
❖ 法拉奇:有的记者只与打字机在一起时才勇敢,面 对当权者却丧失了勇气。
朝你看一眼就你就魂飞魄散。 ❖ 你怕他吗? ❖ 怕得很。有时他来看我,我就恶心,开始作呕。 ❖ 小时候还是长大以后? ❖ 都是,从小到大。他从没有听我说过这番话,抱歉,别生我气。
❖ 沟通交流
将提问和沟通交流融为一体,设法把问答变为 交谈,会更自然、人情味更浓
杰:小时候别人都这么说,都说我是一个45岁的孩子,我听在耳里,但从 不上心。就好比人们问我知否自己很棒,我都说从未细想,自然流露的。 温:原来冠军唱片无数的杰克逊因为不能像别的孩子一样而伤感哭泣。 杰:我酷爱演艺事业,现在也是。但有时也想去玩。记得有一次要去南美 演出,在准备开车的时候,我躲了起来,一边躲一边哭,我实在不想去, 我想玩,我不想登台。
❖ 国际政治采访之母(《风云人物采访记》、《给一个未出 现的孩子的信》)
华莱士采访法拉奇
华:……权力?你有权吗? 法:我没有权力,你怎么能说我有权力呢? 华:确实没有。 法:我们不是那种把新闻记者说成是有权力的人。 华:是吗?那你是不是一名表演者呢? 法:我是一个历史学家。 华:你不是历史学家,你是一名新闻记者。 法:不,先生,新闻记者就是历史学家。 华:不对。 法:听着。新闻记者是在历史发生时刻写历史的人,这是写历
人。基辛格告诉我,他被她了一顿。” ❖ “是的。我采访过法拉奇,我也问了一些她很难答的问题。” (不要轻视我,不要骗我)
《新闻调查·黑脸姜瑞峰》
❖ 电视剧《黑脸》的播出,使您再一次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很多观众都 想知道,姜峰(剧中主人公)到底有多少是您呢?(从关注现实引入)
❖ 您第一次成为新闻人物是在魏县。因为查处了全国最大的一起假药案,当时 您只是一个工商所所长,这听起来有点传奇色彩。(引出第一段故事,以肯 定句提问往往会增强交流感)
柴静
反思我采访李阳,我恰恰觉得我添加进了我的 情绪。如果我再往后撤可能会更好,李阳不至于在 有防守的心理下再把自己往极端里面退。大部分人 在觉得自己被社会攻击的时候,如果他认为自己对, 他只有两种模式:一个是逃避;一个是进攻、防守。 记者如果能够遇见到这个结果,他可以做出更好地 反应。
❖ 注重倾听
电视新闻言论在我国传统媒 体的新闻类型中成熟最晚
❖ 言论作为意见性信息,抽象且主观,还往往触动敏感地带。 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
从宣读式评论到“电视不宜评论”
❖ 编前编后话 观察与思考
从述多评少地隐性表达到“只管他人瓦上霜”的尝试
❖ 焦点访谈 国际评论
从追求现场真实的声音到意见的公共平台
❖ 央视论坛 一虎一席谈
对话与交锋
❖ 法拉奇:“每一次访问都是对我的智慧的挑战,都是消耗 我灵魂的一次实践”。
❖ 法拉奇认为公众有权利知道答案,但评论家认为她“拥有 营造亲密关系的天赋”。采访邓小平前,看了几公斤的资 料
❖ 法拉奇:“明天是您的生日,祝您生日快乐!” 邓小平:“我的生日?我的生日是明天吗?” 于是一种融洽的访问气氛就这样形成了。
❖ 口语化、通俗化——讲究层次分明、逻辑顺畅、简 洁有力,往往包含情感
❖ 针对性强——集中火力、线索明了。 ❖ 7.23事故点评.flv
新闻谈话节目
❖ 话题立足新闻事实或现象 ❖ 主持人 ❖ 两人或以上 ❖ 所说内容有理有据,不虚构 ❖ 有或者没有现场观众 ❖ 时间限制
❖ 新闻事件大家评
❖ 访谈型
军情观察室
电视新闻言论的形式
❖ 消息前后的即兴点评
新闻立场13.flv
❖ 评论员或嘉宾专门评论小栏目 ❖ 设置特定栏目,主持人分析评论 《军情观察室》 ❖ 夹叙夹议的独立新闻栏目 “我爸是市长”,谁在说?
电视新闻评论的特点
❖ 眼见为实——立足事实、紧扣事实、夹叙夹议
东方卫视 南周新年献辞事件.flv
❖ 如何拉近双方距离
❖ 如何剥掉镜头前的伪
装
华来士VS霍尔德曼
❖ 自我心态调整
尊重对方 不卑不亢 真诚倾听 控制方向
❖ 预测对方心理 应对各 种可能
可能有难以逾越的障碍 失败的可能性 璩美凤.DAT
遇到采访对象厌倦采访,甚至谢绝访 问时,应该善于采用心理沟通的方法开 通采访的渠道。寻找共同感兴趣的生活 中的话题,以便吸引采访对象的注意 。
空话。”邓小平的回答十分坦率质朴,又平易近人。 ❖ “您有没有接受过一对一的电视采访?”华莱士又问。 (重申价值) ❖ 邓小平说:“电视记者还没有,与外国记者谈得比较长的是意大利的法拉奇。” ❖ 华莱士马上说:“我读了那篇谈话,感到非常有趣。法拉奇问了您不少很难答的问题。” ❖ 邓小平稍稍停顿了一下说:“她考了我。我不知道她给我打了多少分。她是一个很不容易对付的
❖ 您怎么过妻子这关呢?
❖ 从您个人的经历来看,您觉得牺牲精神应该包括哪几个主要内容?
❖ 有委屈的时候吗?(根据对方话头即兴提问,能展示出固执的细节和主人公 的内心想法。)
❖ 您说政治前途的牺牲,我们看到您现在当的是厅级干部。(继续追问,肯定 中包含强烈质疑)
❖ 您所说的牺牲精神,是不是您成功的重要原因?
话题性访谈:焦点问题,权威人物:层层剥笋,引出对方观点 调查性访谈:寻找真相之旅:抽丝剥茧,环环相扣。 人物访谈:揭示人物内心,展示人物个性魅力
❖ 准备阶段
话题准备 资料收集与分析 嘉宾的选择 心理准备 谈话提纲
心理准备——采访实际上是一场心理战
❖ 主持人、嘉宾应在节 目开始前进入演播室 进行最后的准备,商 讨细节,酝酿情绪, 调整心态。
闭合与开放问题交替、长短问交替(长问承上启下, 舒缓节奏)
❖ 整体顺畅
不要跳跃太大,注意节目整体起承转合
问题与问题之间的有机关联,合乎逻辑
❖ 营造看点
故事悬念
抓住矛盾 机辩交锋
情感高潮
❖ 倾听、沟通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