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养殖小区污染治理现状及对策
青海省奶牛养殖业污染防治现状问题及建议

青海省奶牛养殖业污染防治现状问题及建议【摘要】青海省奶牛养殖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污染问题,主要表现在养殖废弃物处理不当、养殖场环境污染严重等方面。
为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建设规范化养殖场,要求养殖户合理处理废弃物,保障环境卫生。
推动产业升级,提高养殖技术和管理水平,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加强监管措施也是关键,加大执法力度,严格监督养殖场的运营情况,确保符合环保标准。
青海省奶牛养殖业污染防治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青海省、奶牛养殖业、污染防治、现状、问题分析、规范化养殖场、产业升级、监管措施、建议、环保、可持续发展1. 引言1.1 背景介绍青海省位于中国西部,是一个以畜牧业为主要产业的省份之一。
奶牛养殖业是青海省重要的农业产业之一,在当地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
随着奶牛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污染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青海省奶牛养殖业面临着严重的污染问题。
养殖场面积不断扩大,粪便和尿液的堆积量也在不断增加,导致废水和废气的排放量越来越大,严重影响了周边的环境质量。
部分养殖场存在规模不足、管理不规范、技术落后等问题,导致污染治理的效果不佳,环境问题得不到有效控制。
急需采取有效措施来防治奶牛养殖业的污染问题,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和人民的健康。
2. 正文2.1 青海省奶牛养殖业污染现状1. 畜禽粪便污染:随着奶牛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大量的畜禽粪便排放导致土壤和地下水污染。
这些有机废物中含有大量氨氮、磷、钾等营养物质,一旦流入水体,容易引发水质污染,加剧藻类滋生和水体富营养化。
2. 养殖废水排放:奶牛养殖场常常存在废水排放不达标的情况。
养殖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氨氮、磷等污染物,如果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环境中,将对周边水域和土壤造成污染,影响生态环境。
3. 垫料和饲料包装废弃物处理不规范:随着奶牛养殖场生产规模的扩大,垫料和饲料包装废弃物也在增加。
青海省奶牛养殖业污染防治现状问题及建议

青海省奶牛养殖业污染防治现状问题及建议青海省位于中国西北,拥有丰富的草原资源,是奶牛养殖的重要区域。
随着奶牛养殖业的发展,环境污染问题逐渐凸显,成为制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本文将就青海省奶牛养殖业污染防治现状问题及建议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污染现状1. 前期污染青海省奶牛养殖业以草原饲养为主,奶牛粪便的排放和草原过度放牧导致土地沙漠化和草原退化。
奶牛粪便中的氮、磷等营养元素,长期积累会对土壤造成负面影响,导致土壤肥力下降。
2. 中期污染奶牛的饲养过程需要大量的饲料和水资源,而饲料的生产和粪便的排放会导致空气和水资源的污染。
一些奶牛养殖场的污水处理设施简陋,直接排放污水会导致水体污染,对周边的水环境产生严重影响。
3. 后期污染奶牛养殖业的末端产品是牛粪和尿液,其中包含大量的氨气等有害气体,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
牛粪和尿液的堆积也会导致二次污染,产生臭气和细菌,对周边居民的生活造成困扰。
二、建议1. 加强政策监管政府部门应当出台相关政策,规范奶牛养殖业的发展,加强对养殖场规模、环境保护和污染排放等方面的监管力度。
制定奶牛养殖业的环保标准,对不符合标准的养殖场进行整顿和处罚,督促养殖业健康发展。
2. 推进科技创新加大对奶牛养殖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推广先进的饲养技术和设备,提高养殖效率的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研发高效的污水处理设备和技术,减少污水的排放,保护周边水体的安全。
3. 指导合理养殖通过政府部门、科研机构和专业人士的指导,推动奶牛养殖场合理化规划,减少过度放牧对草原的影响。
采取科学的肥料利用方式,减少奶牛粪便对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避免环境恶化。
4. 强化管理培训加强对奶牛养殖从业人员的环保理念培训,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和技术水平。
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对养殖场实行定期检查和考核,督促其严格遵守环保法规,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5. 落实责任奶牛养殖场要严格落实环保责任,主动采取环保措施,积极配合政府的环保工作。
青海省奶牛养殖业污染防治现状问题及建议

青海省奶牛养殖业污染防治现状问题及建议1. 引言1.1 背景介绍青海省是中国西北地区的一个重要省份,素有“天上青海”的美誉。
青海省地处高原,气候寒冷,适宜发展牧业。
奶牛养殖业作为青海省重要的畜牧业之一,不仅为当地农民提供了稳定的经济收入,也为社会提供了优质的乳制品。
随着奶牛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奶牛养殖业的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奶牛养殖业所产生的污染主要包括粪便、尿液、兽药残留等,这些污染物会直接排放到土壤和水体中,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奶牛养殖过程中使用的大量饲料和水资源也会带来资源浪费和环境压力。
当前,青海省在奶牛养殖业的污染防治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缺乏有效的监管和治理措施,监管力度不足,治理手段单一等。
为了促进青海省奶牛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来预防和治理奶牛养殖业的污染问题,推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2. 正文2.1 青海省奶牛养殖业污染现状青海省位于中国西部,是一个自然资源丰富的省份,也是重要的牧区之一。
奶牛养殖业在青海省具有一定的规模和影响力,但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问题。
青海省奶牛养殖业存在着粪便和尿液处理不当的问题。
大量的奶牛粪便和尿液无法得到有效处理,直接排放到土壤和水源中,严重污染了周围的环境。
奶牛养殖业中常常使用化肥和农药,造成了农药残留和化肥过量的问题。
这些化学物质残留在土壤和水源中,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威胁。
奶牛养殖业的养殖密度过高,导致了养殖场面积狭小、通风不良等问题,增加了粪便处理和污染防治的难度。
青海省奶牛养殖业的污染问题主要体现在粪便和尿液处理不当、化肥和农药使用过量、养殖密度过高等方面。
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推动青海省奶牛养殖业向清洁生产和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变。
2.2 污染原因分析青海省奶牛养殖业的污染问题主要是由以下几个方面原因引起的:奶牛养殖业规模化经营不足。
许多奶牛养殖场规模较小,设施简陋,管理不善,导致污染物排放难以有效控制。
青海省奶牛养殖业污染防治现状问题及建议

青海省奶牛养殖业污染防治现状问题及建议一、现状问题随着我国乳制品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青海省奶牛养殖业逐渐成为当地农民的重要产业。
随着奶牛养殖规模的扩大和生产流程的不断优化,奶牛养殖业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
目前,青海省奶牛养殖业污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污染源废水排放问题: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奶牛养殖场的粪便和尿液等有机废水排放量不断增加,直接排入附近的河流或地下水体,严重影响了附近居民的生活用水和灌溉用水质量。
2. 污染源废弃物处理问题:奶牛养殖场产生的废弃物包括粪便、尿液、副产品等,如果处理不当,容易产生恶臭、传染病菌和气味污染,对居民造成不适甚至危害健康。
3. 污染源气体排放问题:奶牛养殖场产生的大量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对周边环境空气质量和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影响。
以上问题严重影响了青海省奶牛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也给当地环境和居民的生活带来了严重问题,迫切需要有效的污染防治措施。
二、解决建议针对以上问题,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解决:1. 加强政策法规制定:政府应加强相关环保法律法规的制定和落实,加大对奶牛养殖业的监管力度,规范奶牛养殖场的废水排放标准、废弃物处理标准和气体排放标准,引导奶牛养殖场引入更加环保的生产技术和设备。
2. 推动科技创新:政府和相关部门可以引导资金支持,加强科研力量,推动生态环保技术的创新与应用,提高奶牛养殖场的生产水平和环保意识,引导奶牛养殖场进行生产过程的净化和能源利用的技术改造。
3. 完善监管机制:建立健全的奶牛养殖场日常监管制度,加强对奶牛养殖场的巡查和检测,提高奶牛养殖场自主治理的能力,加强对污染源的监控与处罚力度,确保奶牛养殖场的环保责任落实到位。
4. 推进循环经济理念:鼓励奶牛养殖场积极探索资源综合利用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推广奶牛粪便和尿液的资源化利用,利用粪便生产沼气和有机肥料,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5. 强化宣传教育:政府可以通过开展环保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奶牛养殖场从业者和周边居民的环保意识,引导他们自觉履行环保责任,理性规划和布局奶牛养殖场,做到科学养殖,减少对环境的二次污染。
奶牛养殖对环境污染及防治措施

采用先进的养殖技术和设备,如自动清粪系统、空气过滤器等,减少粪污的产生和排放。
采用生物发酵技术处理粪污
利用生物发酵技术
采用生物发酵技术对粪污进行处理,将其中 的有机物转化为沼气、肥料等有益物质。
建立沼气池
建立沼气池对粪污进行发酵处理,产生沼气 供家庭和农业生产使用,减少对化石燃料的 依赖。
粪污处理不当
奶牛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粪污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直接排放到土壤 中,造成土壤污染。
有害生物繁殖
奶牛养殖过程中可能会携带一些有害生物,如蚊蝇等,这些生物可 能会在土壤中繁殖,并对农作物和土壤造成影响。
生态平衡破坏
生物多样性减少
01
奶牛养殖过程中可能会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如植被破坏、野
生动物栖息地丧失等,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
03
奶牛养殖环境污染的防治 措施
提高环保意识,加强环保管理
增强环保意识
通过教育和培训,提高奶牛养殖者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使其认识到环境保护 的重要性。
建立环保管理制度
制定严格的环保管理制度,规范养殖行为,加强对粪污处理的监管和管理。
科学饲养,减少粪污排放
合理配制饲料
根据奶牛的营养需求,合理配制饲料,减少粪污中有机物的含量。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粪污处理设施
XX地区养殖场均配备粪 污处理设施,如干湿分 离机、沼气发酵罐等, 有效处理粪污,减少对 环境的影响。
粪污资源化利用
XX地区将粪污进行资源 化利用,如将粪污作为 有机肥、生产沼气等, 实现粪污的环保利用。
XX企业奶牛养殖环保实践案例分享
企业概况
XX企业是一家规模化、标准化的奶牛养殖企业,拥有先进的养殖 技术和设备。
奶牛养殖对环境污染及防治措施

污水处理技术
自然处理
利用自然界的生态系统,如湿地 、氧化塘等,通过自然界的生物 和化学作用,将污水中的有害物 质转化为无害物质。
活性污泥法
通过培养和利用活性污泥中的微 生物,将污水中的有机物转化为 稳定的无机物,同时去除污水中 的悬浮物和溶解性物质。
膜分离技术
利用膜的过滤作用,将污水中的 固体颗粒、微生物和溶解性物质 与水分离,实现污水的净化。
03
开展环保教育活动,提高全社会的环保意识和素质 ,推动奶牛养殖业可持续发展。
建立有效的治理机制
建立健全奶牛养殖环 境保护法律法规,明 确养殖户的法律责任 和义务。
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 罚力度,对造成环境 污染的养殖户进行严 厉惩处。
建立奶牛养殖污染物 排放标准和检测体系 ,对污染物排放进行 严格监管。
合理规划养殖区域
养殖区域应远离居民区和生态 环境敏感区,选择地势平坦、 水源充足、交通便利的地方。
养殖区域应进行统一规划,合 理布局,实现规模化、集约化 养殖,提高土地利用率。
养殖区域应建立完善的排水系 统,防止污水横流,对环境造 成污染。
提高养殖技术和管理水平
推广生态养殖技术,采用环保饲料, 减少奶牛粪便中氮、磷等污染物的排 放。
水生生物影响
污水排放到河流、湖泊等水体中,可 能对水生生物造成影响,破坏生态平 衡。
污水通过土壤渗透,可能对地下水造 成污染,影响饮用水安全。
气体污染
01
02
03
甲烷排放
奶牛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甲 烷是一种温室气体,对气 候变化产生负面影响。
氨气排放
粪便和尿液中的氮元素在 厌氧条件下转化为氨气排 放,对空气质量造成影响 。
建立严格的卫生消毒制度,定期对牛 舍、器具等进行清洗和消毒,保持环 境卫生。
青海省奶牛养殖业污染防治现状问题及建议

青海省奶牛养殖业污染防治现状问题及建议一、污染防治现状问题1、水污染问题由于奶牛养殖业常年进行大量饮水和洗浴等活动,导致养殖场周围的地下水、河流等水源被污染。
而青海省主要河流都是源自三江源的黄河、长江和澜沧江,奶牛养殖企业的水污染会直接影响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和水资源安全。
奶牛养殖过程产生的粪便和尿液会排放大量氨气、硫化氢、甲烷等有害气体,导致空气污染。
青海省气候条件特殊,产生的有害气体不易扩散,直接影响到养殖场周边的空气质量和居民的生活环境。
奶牛养殖行业长期施用大量的有机肥料和饲料,加之排泄物的倾倒,造成养殖场周围土壤中有机物和其他有害物质的累积,导致土壤污染。
这不仅影响到农产品的质量安全,而且还会破坏环境生态平衡。
二、污染防治建议1、加强监测和管理建立奶牛养殖场的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加强对水质、空气质量等环境指标的监测,及时发现环境问题,采取对应的防治措施。
加强对养殖场周围环境的管理,防止污染向周边环境扩散;规范养殖行业管理,加强对开展环卫工作和科学利用动物粪便的引导与监督,合理开发生产;对污染源地实行刚性排放标准和报废淘汰标准。
2、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和规范饲养采用清洁生产技术,节约能源和资源,减少污染物排放。
规范饲养行为,尽量减少动物饲料中的添加剂,规避残留物以及添加物对环境的污染;设立垃圾池、化粪池以及污泥池等处理设施,科学处理有害物质,避免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3、加强行业协调办公加强政府、养殖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协调合作,加强科技创新和技术引进,提高奶牛养殖业的清洁生产水平。
鼓励养殖企业依靠科技创新来改进生产工艺和设备,协调各方努力,制定科学、合理的奶牛养殖行业规划,推动奶牛养殖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总之,青海省的奶牛养殖业污染防治需要政府、企业及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加强监测和管理,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和规范饲养,加强行业协调办公等,共同致力于实现青海省奶牛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奶牛养殖污染防治状况及措施

饲料与排泄物成分
环保意识
部分奶牛养殖户缺乏环保意识,对环境污染的严重性认识不足,导致污染防治措施不到位。
设施不足
由于资金和技术等方面的限制,部分奶牛养殖场缺乏必要的污染防治设施,如沼气池、污水处理设备等,使得养殖废弃物得不到有效处理。
环保意识与设施不足
03
奶牛养殖污染防治措施
在奶牛养殖场建设前,需充分考虑场地的环境承载能力和养殖规模,选择合适的地理位置,避免对周边环境产生影响。
02
加大执法力度,对违反法律法规的企业进行严厉处罚,同时加强对环保设施的监督和管理。
01
加强环保意识教育,通过宣传和教育活动,提高奶牛养殖企业和农户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提高环保意识与培训宣传
02
提供技术培训和指导,帮助企业和农户掌握环保技术和设施的使用和维护方法。
03
鼓励企业开展环保研究和创新,推动环保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高污染防治效果。
污染对环境的影响
空气污染
02
粪污在堆放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若浓度过高,可能对周围环境和居民健康造成影响。
土壤污染
03
长期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可能导致土壤中有害物质积累,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品质。
当前防治措施及效果
推广清洁生产技术,改善饲养管理,合理使用饲料添加剂,减少粪污的产生和排放。
加强科研与技术创新
建立多层次循环经济体系
在区域内构建循环经济体系,将奶牛养殖与种植、林果、渔业等产业相结合,形成资源共享、相互依存的产业共生关系,实现废弃物的循环利用。
加强产业协同与废弃物资源化
加强奶牛养殖与其他相关产业之间的协同合作,推动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如将奶牛养殖废弃物转化为有机肥料、生物燃气等,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奶牛养殖小区污染治理及对策
一、前言
西安市临潼区是一个奶牛养殖大区,区内依托银桥、伊利二大国内知名乳品企业的优势,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业,收到了较为可观的经济效益,已成为近年来农村经济中最活跃的增长点和主要的支柱产业。
截至2004年底,区内奶牛存栏已达万头,奶类总产达万吨,直接经济收益亿元。
但在提倡发展奶牛养殖的同时,因畜牧养殖引起的农村生态环境恶化趋势日渐严重,畜牧业已成为农村生态环境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污染源,引起了人们的诸多关注。
为了提高乳业质量,解决奶牛疾病防疫和因奶牛散户饲养造成的农村环境污染等问题,政府提出了建设奶牛养殖小区的发展思路,其目的是实现统一规划,集中饲养、统一污染处理。
目前,临潼区已建成百头奶牛养殖小区30个,特别是在奶牛养殖较为集中的任留、雨金、相桥等乡镇,以村为单位,都建有这种集中管理、分户饲养的养殖小区。
从临潼区近几年的实践来看,奶牛养殖小区的建成确实解决了奶质差次不齐,疾病防疫不规范等问题,但由于其在建设和营运过程中,对集中治污、资源化再生等环节考虑不周,造成目前的养殖小区粪便不能综合利用,污染依然十分严重的状况。
我们对区内较大的10家养殖小区进行了调查,经过统计汇总,污染源剖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较切实可行的对策,形成了此片调研文章。
二、养殖小区污染治理现状
1、养殖小区的经营模式及发展方向
养殖小区以大场带动农户入住养殖小区集中饲养的办法,集中管理,分户饲养,集中挤奶、售奶,统一治污为模式,引导和扶持奶农向经营与居住分离、生
产与环境相统一的生产方式转移,形成奶牛生产环境生态化。
2、养殖小区的污染现状
①水污染
由于规模化养殖小区往往建在村组附近,这些养殖小区在建场初期由于土地紧张没有设置配套的吸纳相应数量的粪便污水的土地,加之由于建设方环境保护意识不强和资金短缺,绝大多数养殖场也没有考虑畜禽粪便的处理问题。
目前我区98%以上的养殖小区都没有对其排出的粪便污水进行任何处理而直接排放,通过周围水渠引入河道造成地表水及地下水的污染。
严重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环境和身体健康,因此引起的环境纠纷时有发生。
环境的恶化也直接影响着养殖小区本身的卫生防疫,降低了畜产品的质量,已经成为限制畜牧业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我区规模化养殖小区目前主要清粪工艺是水冲式和水泡粪(自流式)两种,在调查的10家规模较大的养殖场中只有1家采用的是干清粪工艺。
②大气污染
养殖小区对空气的污染包括恶臭、尘埃与微生物。
养殖小区恶臭除畜禽的皮肤分泌物、粘附于皮肤的污物、外激素、呼出气等产生的养殖场特有难闻气味外,还有来自粪污在堆放过程中有机物的腐败分解产物,包括甲烷、有机酸、氨、硫化氢、醇类等二百多种恶臭物质。
这些污染物除引起不快、产生厌恶感外,恶臭的大部分成分对人和动物有刺激性和毒性。
恶臭的气体会让人感到极不愉快,甚至难以忍受,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同时,也影响到畜禽的健康生长。
据日本和英国的调查,畜牧场的恶臭污染占各种空气污染的首位。
由养殖小区排出的大量粉尘携带数量和种类众多的微生物,并为微生物提供营养和庇护,大大增强了微生物的活力和延长了其生存时间,这些尘埃和微生物可随风传
播30km以上,从而扩大了其污染和危害范围。
尘埃污染使大气可吸入颗粒物增加,恶化了养殖小区周围大气和环境的卫生状况,使人和动物眼和呼吸道疾病发病率提高;微生物污染则可引起口蹄疫、猪肺疫、大肠埃希氏菌、炭疽、布氏杆菌、真菌孢子等疫病的传播,危害人和动物的健康。
③噪声污染
噪声主要来自牲畜的嘶鸣和运动场牲畜活动的响动。
在调查中,我们对奶牛养殖小区的厂界噪声进行了监测,在牛舍附近的墙外1米处监测到的噪声连续等效声级为92-98之间。
由于养殖小区多建在村组附近的人口密集处,噪声往往会让人感到不愉快,甚至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
据有关资料显示,噪声超过110-115db(A)时,会使奶牛产奶量下降10%。
3、治理现状
①大气污染防治
在调查的10家养殖小区中,牛舍多采用石棉瓦“人”字型屋顶,只有简单的自然通风系统。
场区的布局多是生产、生活区分离,生产区在生活区的下风向,场区的绿化树种多以冬青、杨树为主,绿化面积仅在5-10%之间,均没有较完备的通风供暖设备和空气净化措施,绿化不到位。
不能从根本上改善牛舍内和场区的空气质量,有效防治奶牛养殖场对大气的污染。
②水污染的防治
受清粪工艺的局限,水冲式清粪工艺、水泡粪清粪工艺耗水量大,并且排出的污水和粪尿混合在一起,给后处理带来很大困难,而且固液分离后的干物质肥料价值大大降低,粪中的大部分可溶性有机物进入液体,使得液体部分的浓度很高,增加了处理难度。
在调查中,奶牛养殖小区多建有粪水池用来收集奶牛粪便。
粪水池的作用,主要是沉淀、浓缩粪便,没有安装相应的污水处理设备,粪水池中的浓缩物定期清掏,就近晾干,外卖,液体部分通过排水道排入就近农田。
基本上属于没有经过处理,直接外排。
③废渣的处置
由于奶牛的粪便中含有大量的寄生虫卵、传染性病菌和部分有害微生物,同时粪便在粪水池中长时间停留,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如硫化氢、甲烷等,造成周围大气污染。
在调查中,养殖小区的废渣多未采取杀菌、消毒处理,直接外卖。
三、污染控制对策
从立足生态建场,实现奶牛养殖污染减量化、生态化、资源化目标出发,奶牛规模养殖小区污染控制应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
1.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加大治理力度。
政府和有关部门应针对养殖小区的污染现状提出可行的《奶牛养殖业污染综合整治工作方案》,方案应重点对现有养殖小区污染进行综合整治,削减敏感区域的饲养总量,推行清洁生产和生态化养殖。
要求各乡镇切实做好农业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工作,对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提出明确目标与任务,划定时限,要求奶牛养殖小区必须在规定时限内采用无害化方式处理,使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并落实了行政、法律、技术及资金贴补等有效措施。
通过各方协同努力,使奶牛粪便污染管理进入有序状态。
2、增加投入,开展综合治理。
各级政府应为治理畜禽养殖污染多方筹集资金,增加投入进行污染综合治理。
可采取养殖污染治理试点,有效地改善了当地生态环境。
对于奶牛养殖小区建设无害化治理的,市、区级应给予相应的资金扶持。
3、研究和推广养殖小区污染防治和畜禽养殖清洁生产技术。
近几年,不少
生产科研单位对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技术进行了不少研究,已取得了不少实用技术,在防治环境污染上起到了积极作用。
清洁生产是将畜禽养殖污染预防战略持续应用于畜牧生产全过程。
首先采用科学合理的饲料配方,通过生物制剂、饲料颗粒化、饲料膨化或热喷等技术处理,提高畜禽的饲料利用率,尤其是提高饲料中氮的利用率,并抑制、分解、转化排泄物中的有毒有害成分。
其次应用科学的房舍结构、生产工艺,实现固体和液体、粪与尿、雨水和污水三分离,降低污水产生量和降低污水氨、氮浓度。
4、合理规划,统筹安排畜牧用地。
畜牧产业区域布局要按生态农业发展的要求,进行统一规划,把畜牧场与农田、鱼塘、园地一并规划。
养殖小区建设提倡与农田、果园、统一布局,实行农牧结合的生态经营模式,力争粪尿全部就近消化。
原则上按1亩(耕地、园地)1头牛的标准配套规划建设现代化奶牛养殖小区,努力实现从传统农业“资源-畜产品-废物排放”的生产过程向“资源-畜产品-再资源化”生产过程转变。
5、加大宣传、培训等教育力度。
为把清洁生产的思想贯穿到畜牧业产业化过程中去,强化清洁生产的宣传、培训十分必要,这样才能使全社会都认识到控制畜禽养殖污染的重要性,为实施畜牧业清洁生产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同时,提高广大饲养场(户)生产经营者的科技水平,掌握畜牧业清洁生产技术、真正按照畜禽清洁生产的要求组织生产。
6、加大对畜禽养殖场污染的管理。
为加快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实现畜牧清洁生产,促进畜禽养殖业健康持续健康发展。
要按《关于加强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的要求,进一步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严格实行建场的有关制度,促进环境治理工作上一台阶。
(2006年市环保系统调研论文二等奖)
单位:西安市环境保护局临潼分局
作者:温燕
职务:环境监督科助理工程师
联系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