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氧化三铁的制备
可以生成四氧化三铁的化学方程式-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可以生成四氧化三铁的化学方程式-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四氧化三铁是一种重要的金属氧化物,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意义。
它是由三个铁原子和四个氧原子组成的化合物。
四氧化三铁具有很高的磁性和导电性,是磁性材料和电子器件中常用的材料之一。
此外,四氧化三铁还具有优异的光学性质,可以应用于光电子器件和纳米材料等领域。
生成四氧化三铁的反应条件涉及多种因素。
在化学反应中,常用的方法是通过铁离子与氧气或氧化剂反应来生成四氧化三铁。
反应条件包括温度、压力和反应时间等。
高温和适当的压力可以促使反应的进行,而控制反应时间可以调节产物的纯度和晶体结构。
根据文献报道,生成四氧化三铁的化学方程式如下:3Fe + 2O2 -> Fe3O4以上是四氧化三铁生成的简化方程式,实际反应中可能还涉及其他中间产物和反应步骤。
此方程式描述了铁原子与氧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的过程,通过施加适当的反应条件和控制反应过程,可以获得高纯度和良好结晶性的四氧化三铁。
总之,通过深入研究四氧化三铁的性质和反应条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它的生成过程和应用前景。
未来的研究可以探索更高效、低成本的合成方法,以及进一步优化四氧化三铁的性能,为其在磁性材料、光电子器件等领域的应用提供更广阔的可能性。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如下编写:文章结构部分的目的是为读者提供文章的大致框架,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和组织结构。
本文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大部分。
引言部分主要介绍了文章的背景和重要性,以及本文的目标和意义。
在引言的概述部分,将简要介绍四氧化三铁的一般性质和应用领域。
文章结构部分旨在为读者找到阅读所需信息提供方向。
正文部分包括了四氧化三铁的性质和生成的反应条件。
在2.1节中,将详细描述四氧化三铁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如颜色、稳定性、热稳定性等。
在2.2节中,将介绍生成四氧化三铁所需的反应条件,包括反应温度、反应压力、反应物质的摩尔比例等。
四氧化三铁胶体的制备

四氧化三铁胶体的制备
四氧化三铁胶体的制备是利用金属醇盐的水解和聚合反应制备金属氧化物或金属氢氧化物的均匀溶胶,再浓缩成透明凝胶,凝胶经干燥热处理后制得氧化物超微粉的。
Sol-gel方法的缺点是采用金属醇盐作为原料致使成本偏高,且凝胶化过程合成周期长。
同时,应用sol-gel 法制备粒径100nm以下的纳米颗粒。
此外,其它制备方法如微波法、热解羰基前躯体法、超声法、空气氧化法、热解-还原法、多元醇还原法等相继有报道。
海岩冰等用FeSO4溶液加入氨水溶液在微波炉中8s即得到黑色的Fe3O4纳米颗粒。
Alivasatos等用热解羰基前躯体法制备出了单分散的γ-Fe3O4纳米粒子,此后该法在制备单分散的磁性氧化物纳米粒子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Liu等采用多元醇还原法,利用乙酰丙酮亚铁和乙酰丙酮合铂在高温液相中的还原反应制取了直径为3nm的FePt磁性纳米粒子,该粒子在表面活性剂的保护下呈现单分散状态。
孟哲等人在室温下pH=10左右的环境中采用氧化诱导、空气氧化Fe(OH)2悬浮液成功制备出高纯度、磁性强、球形分布的Fe3O4超细粉体。
四氧化三铁的合成方法

四氧化三铁的合成方法嘿,咱今儿就来讲讲这四氧化三铁的合成方法。
你可别小瞧这四氧化三铁,它用处可大着呢!先来说说一种常见的方法,化学沉淀法。
就好像我们做饭一样,把各种“食材”按照一定的比例放进去,让它们在合适的条件下反应,就能得到我们想要的四氧化三铁啦。
就像你要做一道美味的菜肴,盐放多了太咸,放少了没味道,这比例可得拿捏好呀!把那些化学物质放进去,让它们好好地“交流融合”一下,嘿,四氧化三铁就出来啦!还有水热法,这就好比是给这些物质创造一个特别的“小温室”,让它们在里面舒舒服服地反应。
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下,它们就像一群小伙伴在开派对一样,玩着玩着就变成四氧化三铁啦!你说神奇不神奇?溶胶-凝胶法也挺有意思,就好像是在做一种特别的胶水,让那些物质慢慢地变成胶体,然后再经过一些处理,四氧化三铁就现身啦!这过程就像是变魔术一样,让人惊叹不已。
微乳液法呢,就像是把物质放进一个个小小的“泡泡”里,让它们在里面悄悄地发生变化,最后形成四氧化三铁。
是不是感觉很奇妙呀?你想想看,通过这些不同的方法,我们就能把那些普通的物质变成有着独特性质的四氧化三铁,这难道不是很厉害吗?就像一个小小的魔法,能把普通的东西变得不普通。
每种方法都有它的特点和优势呀,就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一样。
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和条件,选择最合适的方法来合成四氧化三铁。
这就好比你去买衣服,得挑适合自己的款式和尺码,对吧?而且呀,合成四氧化三铁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成功的哦,得细心、耐心,就像照顾一个小婴儿一样。
稍微有一点差错,可能就得不到我们想要的结果啦。
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呀!总之呢,合成四氧化三铁的方法有很多,每一种都值得我们去好好研究和探索。
这就像是一个充满奥秘的世界,等着我们去发现和挖掘呢!所以呀,大家可别小看了这小小的四氧化三铁,它背后的故事可多着呢!。
共沉淀法制备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原理

共沉淀法制备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原理好啦,今天咱们来聊聊怎么用共沉淀法制备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
说实话,这个话题听起来有点复杂,但要是你跟我一块儿探讨,保证你能轻松get到重点!先别急,慢慢来,咱们一步一步地走,不慌不忙。
共沉淀法,说白了,就是让化学反应在溶液里发生,把一些物质从液体中“沉”出来,变成固体。
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像做菜的时候,水分蒸发,最后剩下的就是固体食材?这就是共沉淀法的精髓!为了让咱们要制备的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沉”下来,通常需要一对好搭档——铁盐和氢氧化物。
简单说,就是铁盐溶解在水里,然后通过加入氢氧化物让它们反应,最后在温度和pH值的控制下,铁就“变身”成了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
听着是不是有点像魔法?但其实背后是有一套复杂的化学反应的。
这其中的关键就是氢氧化物,通常用的是氢氧化钠或者氢氧化铵,它们能帮助铁盐转化成铁氢氧化物。
而铁氢氧化物一旦生成,咱们可就离目标越来越近了。
经过一段时间的反应,温度适宜、pH合适,四氧化三铁的纳米颗粒就会慢慢“现身”,像变魔术一样,在溶液中逐渐显现出来。
你可能会想,咱们为什么非得做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呢?这个问题问得好!四氧化三铁(Fe₃O₄),咱们通常叫它“磁铁矿”,它有着超级棒的磁性,广泛应用于药物输送、磁共振成像、废水处理等等。
想想看,咱们要是能制备出这种纳米级别的小颗粒,不但能提高反应的效率,还能让这些颗粒更好地分散,避免它们像大块铁一样“自作主张”堆成一堆,影响效果。
不过呢,这个过程可不简单!就像做菜一样,调料用得不对,火候不合适,做出来的味道肯定差强人意。
要是你在制备过程中不控制好温度、pH值,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可能就会变得不均匀,甚至形态不符合咱们的预期。
所以啊,控制这些细节可是关键中的关键,毕竟谁也不希望一锅好菜弄成了“灾难”。
好啦,咱们说说过程。
一般来说,先得把铁盐溶解在水里,通常是硫酸铁或者氯化铁,这两种铁盐最常见。
然后呢,往溶液里缓缓加入氢氧化钠或者氢氧化铵,一边加一边搅拌。
氢氧化钠制备四氧化三铁的方程式

氢氧化钠制备四氧化三铁的方程式氢氧化钠制备四氧化三铁
氢氧化钠(NaOH)是一种强碱性物质,可以与四氧化三铁(Fe3O4)反应,制备出四氧化三铁。
在此过程中,氢氧化钠作为反应物,在氧
化铁(Fe)和三氧化二铁(Fe2O3)之间起到催化作用,促使它们反应
为Fe3O4。
制备四氧化三铁的反应式为:Fe + Fe2O3 + 4NaOH → 2Na2FeO4
+ 2H2O
在此反应中,氢氧化钠的作用是将氢离子(H+)释放出来,使其
中的氧化铁(Fe)和三氧化二铁(Fe2O3)变成了高价态的氧化物
(Na2FeO4)。
而剩余的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OH-)结合,形成了水
分子(H2O)。
制备Fe3O4的实验步骤如下:
1.取一定量的氢氧化钠,称量并溶于适量的热水中,制备出一定
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
2.称取一定量的氧化铁和三氧化二铁,并放置在石棉网上,将其
置于干燥的马弗炉中,进行加热处理。
在加热过程中,铁(Fe)和三
氧化二铁(Fe2O3)逐渐转化为Fe3O4。
3.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使其与加热处理后的铁粉混合均匀。
在反应过程中,需要不断搅拌,使反应均匀进行。
4.在反应结束后,将产生的Fe3O4进行过滤、洗涤、干燥等后续处理,即可得到制备完成的四氧化三铁。
总之,氢氧化钠制备四氧化三铁,是一种简单、高效、可控的化学反应过程。
通过增加氢氧化钠的浓度和加热温度,可以调节反应过程的速率和产物的品质。
该反应的机理也为我们理解化学反应提供了一定的示范和启迪。
四氧化三铁的制备实验报告

四氧化三铁的制备实验报告篇一:四氧化三铁纳米材料的制备四氧化三铁纳米材料的制备一、原理化学共沉淀法制备超微粒子的过程是溶液中形成胶体粒子的凝聚过程,可分为2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形成晶核,第二个阶段是晶体(晶核)的成长。
而晶核的生成速度vl和晶体(晶核)的成长速度v2可用下列两式表示:为过饱和浓度,s为其溶解度,故(C-S)为过饱和度,k1,k2分别为二式的比例常数,D为溶质分子的扩散系数。
当V1>V2时,溶液中生成大量的晶核,晶粒粒度小;当vl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纳米磁性四氧化三铁是将二价铁盐和三价铁盐溶液按一定比例混合,将碱性沉淀剂快速加入至上述铁盐混合溶液中,搅拌、反应一段时间即得纳米磁性Fe304粒子,其反应式如下:Fe2++Fe3++oh- —Fe(oh)2/Fe(oh)3(形成共沉淀)Fe(oh)2+Fe(oh)3 —Feooh+Fe304(ph < 7.5)Feooh+Fe2+—Fe3o4+h+(ph > 9.2)Fe2++2Fe3++8oh-f Fe3o4+4h2o由反应式可知,该反应的理论摩尔比为Fe2+:Fe3+:oh-=l:2:8, 但由于二价铁离子易氧化成三价铁离子,所以实际反应中二价铁离了应适当过量。
该法的原理虽然简单,但实际制备中还有许多复杂的中间反应和副产物:Fe3o4+0.25o2+4.5h2o f 3Fe(oh)3(4)2Fe3o4+0.5o2 f 3Fe2o3(5)此外,溶液的浓度、nFe2+/nFe3+的比值、反应和熟化温度、溶液的ph值、洗涤方式等,均对磁性微粒的粒径、形态、结构及性能有很大影响。
目前,纳米二氧化硅主要制备方法有:以硅烷卤化物为原料的气相法;以硅酸钠和无机酸为原料的化学沉淀法;以及以硅酸酯等为原料的溶胶凝胶法和微乳液法。
在这些方法中,气相法原料昂贵,设备要求高,生产流程长,能耗大;溶胶凝胶法原料昂贵,制备时间长;而微乳液法成本高、有机物难以去除易对环境造成污染。
四氧化三铁制备化学实验

四氧化三铁制备化学实验实验一:共沉淀法制备具有超顺磁性的纳米四氧化三铁粒子一、实验背景有关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及其性能研究备受多学者的重视,这不仅因为纳米粒子在基础研究方面意义重大,而且在实际应用中前景广阔。
在磁记录材料方面,磁性纳米粒子可望取代传统的微米级磁粉,Fe3O4超细粉体由于化学稳定性好,原料易得,价格低廉,已成为无机颜料中较重要的一种,被广泛应用于涂料,油墨等领域;而在电子工业中超细Fe3O4是磁记录材料,用于高密度磁记录材料的制备;它也是气、湿敏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
超细Fe3O4粉体还可作为微波吸收材料及催化剂。
另外使用超细Fe3O4粉体可制成磁流体。
Fe3O4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有很多,大体分为两类:一是物理方法,如高能机械球磨法,二是化学方法,如化学共沉淀法、溶胶-凝胶法、水热合成法、热分解法及微乳液法等。
但各种方法各有利弊;物理方法无法进一步获得超细而且粒径分布窄的磁粉,并且还会带来研磨介质的污染问题;溶胶-凝胶法、热分解法多采用有机物为原料,成本较高,且有毒害作用;水热合成法虽容易获得纯相的纳米粉体,但是反应过程中温度的高低,升温速度,搅拌速度以及反应时间的长短等因素均会对粒径大小和粉末的磁性能产生影响。
本实验是采用共沉淀法(将沉淀剂加入Fe2+和Fe3+混合溶液中)制备纳米Fe3O4颗粒。
该制备方法不仅原料易得且价格低廉,设备要求简单,反应条件温和(在常温常压下以水为溶剂)等优点。
二、实验目的1、了解用共沉淀法制备纳米四氧化三铁粒子的原理和方法。
2、了解纳米四氧化三铁粒子的超顺磁性性质。
3、掌握无机制备中的部分操作。
三、实验原理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纳米磁性四氧化三铁是将二价铁盐和三价铁盐溶液按一定比例混合,将碱性沉淀剂加入至上述铁盐混合溶液中,搅拌、反应一段时间即可得纳米磁性Fe3O4粒子,其反应式如下:Fe2++2Fe3++8OH-_________Fe3O4+4H2O四、仪器与试剂烧杯、FeCl2·4H2O、FeCl3、氢氧化钠、柠檬酸三钠。
《四氧化三铁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与应用研究》

《四氧化三铁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与应用研究》一、引言四氧化三铁(Fe3O4)作为一种重要的磁性材料,因其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在许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四氧化三铁及其复合材料的研究也日益深入。
本文将主要探讨四氧化三铁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性质及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研究。
二、四氧化三铁的制备方法四氧化三铁的制备方法主要有化学法、物理法和生物法等。
其中,化学法是最常用的制备方法。
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如温度、压力、反应物浓度等,可以得到不同形貌和粒径的四氧化三铁。
此外,还可以通过共沉淀法、溶胶凝胶法、水热法等方法制备四氧化三铁。
三、四氧化三铁复合材料的制备四氧化三铁复合材料是指将四氧化三铁与其他材料(如聚合物、碳纳米管、金属氧化物等)进行复合,以改善其性能或拓展其应用领域。
制备方法包括溶液共混法、原位生长法、化学气相沉积法等。
这些方法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以获得具有特定性能的四氧化三铁复合材料。
四、四氧化三铁及其复合材料的性质四氧化三铁具有较高的饱和磁化强度和良好的化学稳定性,使其在磁性材料、催化剂、电池材料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而四氧化三铁复合材料则具有更好的机械性能、电性能、磁性能等,可以满足更多领域的需求。
此外,四氧化三铁及其复合材料还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安全性,因此在生物医学领域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五、四氧化三铁及其复合材料的应用研究1. 磁性材料:四氧化三铁及其复合材料可制备成磁性粉末、磁性液体等,广泛应用于电子、通信、生物医学等领域。
2. 催化剂:四氧化三铁具有良好的催化性能,可以用于催化有机反应、光催化反应等。
同时,与其他材料复合后,可以进一步提高其催化性能。
3. 电池材料:四氧化三铁及其复合材料可制备成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等电池的正极材料,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和良好的循环性能。
4. 生物医学:四氧化三铁及其复合材料可用于制备生物磁性微球、药物载体等,在生物分离、细胞标记、药物输送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氧化三铁纳米片的制备及其对液体石蜡摩擦学的改性张锡凤1)刘晓光1)程晓农2)殷恒波1)曹智娟1)郝伟1)严冲2)1) 江苏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江苏镇江2120132) 江苏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镇江212013摘要:采用液相化学氧化法,在水体系中,以硫酸亚铁为母体,水合肼为氧化剂,加入吐温-80(Tween-80)为修饰剂,合成了厚约20nm、长约152nm的四氧化三铁纳米片。
通过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高浓度激光粒度仪对四氧化三铁纳米片进行了表征。
将四氧化三铁纳米片加到基础油液体石蜡(LP)中,在UNT-Ⅱ摩擦磨损实验机上考察其作为LP添加剂后的摩擦磨损性能,采用SEM分析了磨损表面形貌和表面膜元素组成及含量。
结果表明:与不加四氧化三铁纳米片的LP相比,添加后较大程度的降低了摩擦系数,并获得较小的磨痕直径,显著改善了LP的摩擦性能。
关键词:四氧化三铁,纳米片,化学还原法,摩擦学Preparation of Fe3O4 Nanopiece and ModificationTribological Property of Liquid Paraffin as Its Additive ZHANG Xifeng1, LIU Xiaoguang1, CHENG Xiaonong2, YIN Hengbo1, Cao zhijuan1, HAO Wei1,YAN Chong2(1. School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Jiangsu University, Zhenjiang, 212013;2. School of Materi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Jiangsu University, Zhenjiang, 212013. ) Abstract: 20nm thick and 152nm length Fe3O4Nanopieces were synthesized using ferrous sulfate as precursor in water systems, hydrazine hydrate as reductant, polyethylene sorbitan monooleate (Tween-80)as modifier. The as-prepared Fe3O4Nanopiec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graphs (TEM), powder X-ray diffraction (XR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 high concentration laser granularity scatter analyzer. The anti-wear and friction reducing performance of Fe3O4nanopieces as liquid paraffin additive was investigated on UNT-Ⅱball-on-plate friction and wear testers. The worn surface morphology and composition of surface film were analyzed by means of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 Compared with pure liquid paraffin,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tribological property of liquid paraffin with Fe3O4 nanopieces is improved, the friction coefficients are decreased, and the worn diameter is lesser.key words: ferroso-ferric oxide; nanowires; synthesis (chemical); tribological propertygranularity scatter纳米金属材料的晶粒尺寸与形貌、表面状态和微结构直接影响到纳米金属的物化性质与用途。
目前纳米金属的形貌控制合成与应用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通过形貌控制可选择性地合成出四面体、立方体、棒以及三棱柱等形貌、尺寸和结构可控的纳米金属,以及进行纳米分子结构的重组装是人们的研究热点,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及应用价值。
纳米Fe3O4具有与生物组织的相容性以及与尺寸和形貌有关的电学和磁学性能,使它在磁性墨水、电子与生物敏感材料、磁流体和磁记录材料、高密度磁记录介质和生物医药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人们采用各种物理、化学方法已制备了单分散性的Fe3O4纳米颗粒、八面体、纳米棒、纳米线、纳米链、纳米管、纳米锥阵列、空心微球、三维超晶格和纳米花等纳米结构。
由于Fe3O4的反尖晶石结构和固有的磁性,二维结构纳米片的制备被认为是非常困难的。
最近Zou、Zhong等人分别在Nanotechnology (16(2005): 1584)和Adv Mater (18(2006): 2426) 上报道了团聚在一起的Fe3O4纳米片或纳米片组装的纳米花,但反应要求较苛刻,工艺较复杂。
一定形貌纳米Fe3O4作为润滑油添加剂对润滑油摩擦学性能的影响尚未开展研究。
本文采用设备简单、反应条件温和、利于形貌控制、易于工业化等优点的液相化学法,在水体系中,以硫酸亚铁为母体,引入吐温-80(Tween-80)作为修饰剂,在一定温度下,利用水合肼作氧化剂,获得四氧化三铁纳米片,并研究所制备的样品作为基础油液体石蜡添加剂的摩擦磨损性能。
1 实验部分1.1 原材料实验中所使用的硫酸亚铁、无水乙醇、Tween-80均为分析纯试剂,水合肼(85%)均为化学纯试剂,水为二次蒸馏水。
1.2 纳米四氧化三铁的制备配制2%(体积百分比)的Tween-80水溶液50ml。
在该水溶液中加入6.9892g硫酸亚铁固体,充分溶解成溶液。
过滤,取其滤液转移至圆底烧瓶。
水浴加热至80±2℃。
将5.8890g 85%(质量百分比)的水合肼一次性加入烧瓶。
恒温反应4h。
反应终了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黑色纳米四氧化三铁。
离心分离,蒸馏水、乙醇洗涤,再离心分离,在50℃下真空干燥4小时,即得Fe3O4纳米片。
1.3 纳米四氧化三铁的表征将产物均匀涂布于玻璃片上,用Rigaku, D-max 2200型X射线粉末衍射仪进行相组成、晶型分析,Cu-Kα射线,石墨单色器,管电压50 kV,管电流100 mA,扫描速度为5︒/min。
将产物以乙醇分散,并经超声波超声振荡10 min,滴在喷有无定型石墨的铜网上,晾干后,用Phillips TECNAI-12型透射电子显微镜(加速电压为100-120kV)观察产物形貌、大小及团聚状况。
将产物均匀覆盖在载台上,并经喷金处理,用S-4800Ⅱ场发射扫描电镜(SEM)检测,从SEM图像中观测产物的形貌、大小及团聚状态。
将产物以蒸馏水分散,并经超声波超声振荡10 min,用BIC9010高浓度激光粒度仪检测产物的分散状况及粒径大小。
1.4 纳米四氧化三铁作为基础油添加剂的摩擦学试验取基础油液体石蜡(LP)、添加有5%(质量比)Fe3O4纳米片的LP分别为S0和S1样品,分别在UNT-Ⅱ摩擦磨损实验机上考察所制备纳米Fe3O4样品作为LP添加剂对LP抗磨减摩性能的影响。
实验时摩擦副上试样为直径4mm的GCr15轴承钢球,硬度61-63 HRC,下试样为普通45#碳钢,尺寸Φ20mm.×6.0mm,硬度210HB。
实验前下试样用丙酮超声清洗10min。
实验条件:载荷15 N,转速382 r/min,摩擦方式旋转,时间60 min,旋转半径5mm,摩擦线速度0.2m/s。
试验过程中直接从UNT-Ⅱ摩擦磨损实验机联机电脑上获得摩擦系数随时间变化曲线图。
实验结束后,用丙酮超声清洗下试样,用S-4800Ⅱ场发射扫描电镜(SEM)观察上试样磨痕形貌。
2 实验结果与讨论2.1 纳米四氧化三铁的化学结构图1为产物的XRD 图。
分析显示:在衍射角为18.32º、30.12º、35.44º、37.12º、43.12º、53.4º、57º、和62.56º等处显示出衍射强峰,分别归属于四氧化三铁(fcc )的111、220、200、311、222、400、422、511和440等晶面的衍射,与四氧化三铁的粉末衍射卡片(PDF )标准卡片所指示XRD 数据一致;可确认合成产物为反相尖晶石四氧化三铁。
图1中未出现其它衍射峰,说明Tween-80的修饰作用确保产物未出现铁的单质或其它化合物。
0102030405060708090020040060080010001200(222)(511)(422)(440)(400)(111)(220)(311)I n t e n s i t y (c o u n t ) 2 (degree)图1 四氧化三铁产物的XRD 图像Fig.1 XRD patterns of Fe 3O 4 sample2.2 纳米四氧化三铁的形貌分析图2分别为产物的TEM 和SEM 图。
由图可见:虽然在TEM 中产物看似针状,但经SEM 验证,产物为大量Fe 3O 4纳米片,且分散良好,未见明显团聚现象。
这是由于TEM 检测的为产物的垂直投影,SEM 较真实地反映了产物的立体形貌。
由图2c 为图2b 的局部放大图,从中可获得产物Fe 3O 4纳米片的厚度约为20nm 。
图2 四氧化三铁产物的TEM 和SEM 图 Fig. 2 TEM and SEM images of Fe 3O 4 sample (a: TEM image; b: SEM image; c: SEM image) 图3为产物的激光粒度检测结果图。
从图中显示产物分散状态良好,粒径满足正态分布,粒径分布比较均匀且分布带较窄,纳米片的平均长度为152.8nm 。
θ 100nm图3 四氧化三铁产物的激光粒度图Fig. 3 Laser granularity scatter image of Fe 3O 4 sample2.3 纳米四氧化三铁的的摩擦学性能图4、图5分别为S0和S1样品在UNT-Ⅱ摩擦磨损实验机上进行摩擦试验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