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隔膜涂布检验规范
锂电池隔膜涂布检验规范

锂电池隔膜涂布检验规范引言:锂电池隔膜是锂电池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具有优良的隔离性能和稳定性,可以阻止正负两极之间直接接触,有效防止电池短路事故的发生。
隔膜的涂布质量直接影响着电池的性能和寿命。
因此,为了保证锂电池的质量,制定一套科学的涂布检验规范是必要的。
一、检验设备及工艺参数1.隔膜涂布机:涂布机的型号、品牌、规格应满足生产工艺要求,设备应完好无损,操作方便。
2. 涂布速度:根据隔膜涂布机的性能和要求,设置涂布速度,通常为20-100 m/min。
3.涂布压力:根据隔膜材料和涂布机的性能要求,设置合适的涂布压力,通常为0.2-1MPa。
4. 涂布宽度:根据锂电池的尺寸要求,设置合适的涂布宽度,通常为200-500 mm。
二、涂布前的准备工作1.隔膜质量检查:在涂布之前,必须对隔膜进行质量检查,包括隔膜的外观、尺寸是否符合要求,有无破损、污染等。
2.设备调试:调试涂布机,确保涂布速度、压力和宽度等参数正确设定,并检查涂布机的清洁程度。
3.涂布材料准备:准备好涂布材料,包括隔膜涂布浆料和溶剂,确保涂料的质量和含量符合要求。
三、涂布操作规范1.上机准备:将隔膜卷装在涂布机上,并根据需要设置合适的张力,确保隔膜能够平稳地进入涂布区。
2.涂布调试:根据设备参数,控制涂布速度、压力和宽度等参数,确保涂布均匀且符合要求。
3.涂布过程:通过喷雾或滚筒等方式将涂布浆料均匀涂布在隔膜上,确保涂布厚度均匀、无刷痕、无露白、无气泡等缺陷。
4.干燥工艺:涂布完成后,根据涂布材料的要求进行干燥处理,通常为烘箱干燥,确保隔膜能够迅速干燥、固化,并达到指定的涂布厚度。
四、涂布质量检验1.外观检验:将涂布完成的隔膜进行外观检查,包括涂布均匀性、无划痕、无鳞片、无结块等。
2.厚度检验:使用合适的厚度测试仪对隔膜的涂布厚度进行测量,确保涂布厚度符合要求。
3.黏度检验:对涂布浆料的黏度进行测试,确保黏度值符合要求,以保证涂布均匀性和稳定性。
锂电池隔膜技术标准

锂电池隔膜技术标准锂电池隔膜作为锂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影响着锂电池的性能和安全性。
随着电动汽车、储能设备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对锂电池隔膜技术标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本文将围绕锂电池隔膜技术标准展开讨论,从材料选择、物理性能、安全性能等方面进行分析和阐述。
首先,材料选择是锂电池隔膜技术标准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隔膜材料应具有一定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能够在高温下保持结构稳定,不产生分解或变化。
同时,隔膜材料还应具有一定的拉伸强度和穿刺强度,以保证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发生破损或穿孔,导致电池短路或热失控。
此外,对于电解液的渗透性也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过高的渗透性会导致电解液的损失,从而影响电池的循环寿命和安全性能。
其次,隔膜的物理性能是制定技术标准时需要考虑的重点之一。
隔膜应具有一定的导电性,以便于电池内部的电荷传输,同时也要保证一定的电解液隔离性,防止正负极之间发生短路。
此外,隔膜的厚度、孔隙率等参数也需要进行严格的控制,以保证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安全性能。
对于不同类型的锂电池,其隔膜的物理性能指标也会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进行调整和优化。
最后,安全性能是制定锂电池隔膜技术标准时必不可少的考量因素。
隔膜应具有一定的耐热性和阻燃性,以防止在极端情况下发生火灾或爆炸。
同时,隔膜的化学稳定性也是保证电池安全性的重要因素,需要能够在不同的化学环境下保持稳定,不会发生分解或变化。
此外,隔膜还应具有一定的耐化学腐蚀性能,以适应不同类型的电解液和电极材料。
综上所述,锂电池隔膜技术标准涉及到材料选择、物理性能和安全性能等多个方面,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以确保锂电池的性能和安全性能。
未来随着锂电池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对于锂电池隔膜技术标准的要求也将不断提高,需要不断进行研究和优化,以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锂电池隔膜涂布工艺流程

锂电池隔膜涂布工艺流程锂电池隔膜涂布工艺流程随着电动车、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等电子产品的普及,锂电池作为一种高性能、高能量密度的电池技术,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锂电池的性能和安全性取决于很多因素,其中隔膜是关键的组件之一。
隔膜的涂布工艺对锂电池的性能和生命周期有着重要影响。
本文将深入探讨锂电池隔膜涂布工艺流程的各个方面,帮助读者深入理解这一重要工艺。
一、介绍锂电池隔膜涂布工艺1. 隔膜的作用锂电池隔膜主要用于防止正负极之间的直接接触,以避免短路事故的发生。
隔膜还需要具备良好的电导性和离子传输性能,以提高电池的能量输出效率。
2. 涂布工艺的作用涂布工艺是将隔膜材料均匀地涂布在电池极片上的过程。
通过涂布工艺可以控制隔膜的厚度和均匀性,以及涂布速度和温度等参数的调节,从而影响锂电池的性能。
二、锂电池隔膜涂布工艺流程详解1. 准备工作在进行隔膜涂布之前需要进行准备工作。
首先是检查涂布设备的状态,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并清洁设备以保证工艺的稳定性。
需要准备好隔膜材料和溶液以及相应的工艺参数设定。
2. 材料处理隔膜材料通常以卷状供应,需要在涂布前进行切割、矫正和烘干等处理,以保证隔膜的尺寸和质量满足要求。
这一步骤对保证涂布质量和均匀性非常重要。
3. 涂布工艺参数设置涂布工艺参数的设置包括涂布速度、涂布温度和压力等。
这些参数的选择和调节需要考虑隔膜材料的性质和要求,并通过实验和试验确定最佳参数。
4. 涂布过程涂布过程是将隔膜材料均匀地涂布在电池极片上的过程。
通常使用滚轮或刮板等涂布装置,将隔膜材料从涂布槽中提取,并均匀地覆盖在电池极片上。
涂布过程需要控制涂布厚度和均匀性,以避免涂布过多或不足造成的问题。
5. 烘干和固化涂布完成后,需要对隔膜进行烘干和固化,以确保涂布层的稳定性和质量。
烘干过程需要控制温度和时间,避免过热或过干导致的问题。
三、锂电池隔膜涂布工艺中的关键问题和改进方向1. 涂布均匀性涂布均匀性是影响涂布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电池隔膜质检合理化建议

电池隔膜质检合理化建议一、电池隔膜透气性能电池隔膜是指在锂离子电池正极与负极中间的聚合物隔膜,其主要作用有:隔离正、负极并使电池内的电子不能自由穿过;让电解质液中的离子在正负极间自由通过。
隔膜的存在首先要满足它不能恶化电池的电化学性能,主要表现在内阻上。
通常内阻的大小通过其透气率来表征,或者称之为Gurley数,即一定体积的气体,在一定压力条件下通过一定面积的隔膜所需要的时间。
对于相同的电池隔膜,这个数值从一定意义上来讲,和用此隔膜装配的电池的内阻成正比,即该数值越大,则内阻越大。
Labthink 兰光的BTY-B1P透气性测试仪,采用计算机控制,三测试腔设计,压力差可调,人机交互友好,测试效率高,可满足各种客户对于电池隔膜透气性测试的要求。
二、电池隔膜耐穿刺性能及拉伸强度锂电池在使用过程中电池内部会逐渐形成枝状晶体,有可能刺破隔膜,造成内部微短路。
在制造过程中由于电极表面涂覆不够平整、电极边缘有毛刺等情况,以及装配过程中工艺水平有限等因素,都要求电池隔膜具有相当的穿刺强度。
另外,电池隔膜的拉伸强度也是影响其应用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隔膜在使用过程中破裂,就会发生短路,降低成品率。
Labthink兰光的XLW(PC)智能电子拉力试验机,该机具备拉伸强度与变形率、剥离强度,热合强度,撕裂等7项测试功能,并且这些功能均采用菜单式界面,选择相应检测功能,即可执行标准规定的检测。
配合专用的测试夹具,还可以对电池隔膜进行刺破性能测试,是目前行业中最为专业的仪器。
三、电池隔膜厚度电池隔膜的厚度是否均匀是检测其各项性能的基础。
厚度不均匀,会影响到透气率、拉伸强度等性能,对厚度实施高精度控制也是确保质量与控制成本的重要手段。
Labthink兰光的CHY-CA测厚仪,采用目前世界测量领域最先进的技术成果,确保测量结果的高精确性,多次测量结果的高度一致性;并且操作调试极其方便,几近于自动化操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人为因素对测量结果带来的影响。
锂电池隔膜纸性能要求

PE膜熔点低,闭 孔温度低.
PP膜熔点破裂 温度较高,在PE 闭孔后仍然保持 良好的力学性能.
隔膜材料 的制造技 术
相分离法(湿法) 的制造
高分子聚合物溶剂(添 加剂)
混合加热 薄膜化、 微相分离(结晶化) 脱溶剂延伸(多孔形成)
延伸造孔法(干法)
延伸法的制造流程如右 图:
高分子粘稠液、 聚合物溶剂 (添加剂)
○ t∝d-1 * ξ-1 *h*q2 ○ R ∝ t*d
透气度
透气度:在一定条件下(压力,测定面积) 一定量空气通过隔膜所需要的时间,称 作Gurley值.
Gurley=(10ml/V)*12.56cm2 /in2
电流切断特性(Shutdown)
Shutdown特性: 隔膜在大电流或外部短路 时微孔闭塞,切断电流回路的功能(一种安全 保护性能). 主要参数:隔膜的闭孔温度(SD)和熔融破裂 温度(MD) 隔膜孔结构的影响:高曲折度,小孔径对阻止 和切断异常电流有利;但有对电池离子导电 性和放电性有负面影响.
Match Compound name 83.65 POLY(ETHYLENE), LOW DENSITY 82.59 POLY(ETHYLENE:PROPYLENE:DIENE) TRIACONTANE, 99%
1000
Library Aldrich Condensed Phase Sample Library Hummel Polymer Sample Library Aldrich Condensed Phase Sample Library
闭孔温度:外部短路或非正常大电流通过时 所产生的热量使隔膜微孔闭塞时的温度.
熔融破裂温度:给隔膜进行加热,当温度超过 其熔点发生破裂的温度.
锂电池涂布过程点检表

极片重量/面密度 实测 实测 实测 极片 (从左到右) 间隙 段长 宽度 外观
判定
备注: 1、涂布过程巡检30分钟/次并记录数据。 2:每次换卷必须对极片重量(面密度)进行监控并记录数据。 3、每天生产结束后组长审核上交主管批准/审阅。
制表:
审核:
批准:
XX有限公司
锂电池涂布过程点检表
日期
班次:□白班;□夜班
尺寸单位:mm; 厚度单位:um; 速度单位:m/min;
时间 型号
批次
极 性
极 面
速 度
速 比
左 刀 表
右 涂布设置参数
刀
表 面密 度
段长 间隙
极片厚度 (左边/右边) 1 2 3 45
极片前 端10mm 以内厚
度
极片尾 端10mm 以内厚
度
锂电池隔膜涂覆工艺

锂电池隔膜涂覆工艺1. 引言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和电动车市场的快速发展,锂电池作为一种具有高能量密度和长寿命的重要能源储存装置,受到了广泛关注。
锂电池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就是隔膜,它能够有效地隔离正负极,防止短路和电解液浸渍,从而保证了锂电池的安全性和性能稳定性。
因此,锂电池隔膜涂覆工艺对于锂电池的性能和使用寿命至关重要。
2. 锂电池隔膜涂覆的意义锂电池隔膜涂覆是将电解液涂布到隔膜表面的过程,具有以下重要意义:2.1 隔离正负极隔膜的主要功能是有效地隔离锂离子在正负极之间的迁移,防止短路和电解液浸渍。
涂覆电解液能够在隔膜表面形成均匀的液膜,增强了隔膜的隔离效果,提升了电池的安全性。
2.2 优化电池性能涂覆过程中,可以根据不同的要求调整电解液的成分和浓度,从而优化锂电池的性能。
例如,通过合适的电解液配方,可以提高锂离子的传导性能,增强电池的功率密度和循环寿命。
2.3 提高工艺稳定性隔膜涂覆工艺的稳定性对于锂电池的制造效率和成本控制至关重要。
通过优化涂覆工艺和控制涂布参数,可以提高涂覆过程的稳定性和一致性,降低产品缺陷率,提高制造效率。
3. 锂电池隔膜涂覆工艺常见方法3.1 滚涂法滚涂法是最常用的隔膜涂覆方法之一。
它使用滚筒将电解液均匀地滚涂在隔膜表面,形成一层薄膜。
该方法具有涂覆速度快、成本低廉等优点,但对涂布成膜质量的要求较高。
3.2 喷涂法喷涂法是一种将电解液通过喷嘴均匀地喷洒在隔膜表面的涂覆方法。
该方法操作简单,适用于大面积涂覆,但需要注意涂布厚度的控制和喷涂工艺的优化,以避免产生不均匀的涂膜。
3.3 刮涂法刮涂法是一种使用刮刀将电解液均匀地刮涂在隔膜表面的涂覆方法。
该方法适用于一般要求不太高的涂布场合,但需要控制好刮涂速度和刮刀压力,以获得均匀的涂膜。
3.4 旋涂法旋涂法是一种利用旋转台将电解液均匀地涂布在隔膜上的涂覆方法。
该方法具有涂布均匀、成膜质量好的优点,但需要控制旋转速度和涂布厚度,以获得理想的涂膜效果。
锂电池隔膜涂布检验规范

宽度标准:标准规格宽度正负2um
褶皱:凹痕不超过2调宽度不超过1mm。
途痕标准:无明显白点、气泡、无明显不均匀情况
掉粉标准:拉扯至极限用手擦拭无掉粉情况。
4.3检验条件
4.3.1检验方式:
4.3.1.1厚度:分别截取一截基材与成品隔膜用千分尺测量10个点。
4.3.1.2透气度:旋转手柄松开底座,慢慢提起液压筒固定。把隔膜放入底座扭紧松开液压筒,当液压桶降到刻度0时用秒表开始计时,注意观察当液压筒刻度下降到50时停止计时(测试时严禁晃动工作台以免测试误差过大)。
编制人/日期审核人/日期批准人/日期
3.2制造部:负责按作业指导书标准进行生产;不合格批次处理,不良品的原因分析,对策制定并指导生产线按相关标准作业.
四、定义
4.1不合格定义
4.1.1 CR类(致命缺陷)不合格:
产品不符合法律法规要求;造成产品不能使用的或存在安全隐患的缺陷;
4.1.2 MAJ(重缺陷)类不合格:
影响产品性能使用的缺陷;严重影响外观的缺陷(如:褶皱、掉粉、漏途等)。
页码第一次
2/3生效日期2014-11-01
a:粒度标准:D90; 1.55~1.68μm。
b:涂层2um透气度标准增加值6%-10%
涂层3um透气度标准增加值6%-10%
涂层4um透气度标准增加值8%-12%
c:涂层2um克重标准3.5g---4.2g
涂层3um克重标准5.2g—5.8g
涂层4um克重标准5.6g—6.2g
文件名称
文件编号
一、目的涂布检验规范有限公司——质量体系文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件编号涂布检验规范有限公司——质量体系文件
版本号第二版修改状态
页码第一次
3/3生效日期2014-11-01
计算公式:透气度值=0-50刻度秒数*2。
透气度增加值=成品测试值-基材测试值*100\基材测试值。
4.3.1.3克重:截取同一规格基材与成品隔膜各一截长0.3m对折好后用天平秤称重,输入电脑自动得出克重。
4.3.1.1厚度:分别截取一截基材与成品隔膜用千分尺测量10个点。
4.3.1.2透气度:旋转手柄松开底座,慢慢提起液压筒固定。把隔膜放入底座扭紧松开液压筒,当液压桶降到刻度0时用秒表开始计时,注意观察当液压筒刻度下降到50时停止计时(测试时严禁晃动工作台以免测试误差过大)。
编制人/日期审核人/日期批准人/日期
计算方式:热收缩=(成品高温前-成品高温后)\高温前*100
4.3.1.5宽度方法:取涂布好的隔膜截一小节用平整放置在桌面上用直尺测量。
4.3.1.6褶皱方法:目测收卷整卷的表面面平整度有无凹痕。
4.3.1.7途痕方法:取一截涂好隔膜对着灯目测表面。
4.3.1.8掉粉方法:取一截涂好隔膜用力拉扯至极限用手擦拭。
4.1.3 MIN(轻缺陷)类不合格:
不影响产品的性能使用的轻微外观缺陷。不会引起投诉的缺陷。
4.2规定合格品质水平
产品合格质量水平由品质部与技术部确定。除非另有规定,一般情况用下列标准值做判定:
编制人/日期审核人/日期批准人/日期
收文部门制造部文件名称
文件编号涂布检验规范有限公司——质量体系文件
版本号第二版修改状态
计算方式:成品面密度-基材面密度=克重
4.3.1.4热收缩:开启烘箱设置温度,截取同一规格基材与成品隔膜各一截长160mm、宽80mm整齐放置在A4纸中,成品与基材之间也放置一张。温度达到设定值后打开烘箱用隔热手套把隔膜放入烘箱。烘烤一小时,取出隔膜用直尺测量基材与隔膜长度、宽度方向按实际测量值得出热收缩值。
页码第一次
2/3生效日期2014-11-01
a:粒度标准:D90; 1.55~1.68μm。
b:涂层2um透气度标准增加值6%-10%
涂层3um透气度标准增加值6%-10%
涂层4um透气度标准增加值8%-12%
c:涂层2um克重标准3.5g---4.2g
涂层3um克重标准5.2g—5.8g
涂层4um克重标准5.6g—6.2g
d:热收缩标准:90℃横向2%纵向2%105℃横向4%纵向4%e、厚度标准:隔膜标准规格所要求涂布厚度正0负2um
宽度标准:标准规格宽度正负2um
褶皱:凹痕不超过2调宽度不超过1mm。
途痕标准:无明显白点、气泡、无明显不均匀情况
掉粉标准:拉扯至极限用手擦拭无掉粉情况。
4.3检验条件
4.3.1检验方式:
4.3OQC根据《成品检验包装工艺单》进行全检,并填写《成品检验包装工艺单》。
4.3.1检验合格。由包装人员包装好后放置成品区做好标识。
4.3.2检验不合格时,ipqc把不良品拿至“不良待处理区”标识,由MO人员按进行处理。
6、相关记录表格
《涂布工艺单》《涂布隔膜涂层检查表》
编制人/日期审核人/涂布检验规范有限公司——质量体系文件
版本号第一版发文部门
页码事务部
1/3生效日期2014-11-01
1.1指导Mo执行、ipqc、oqc检验,以确保做出产品满足涂客户需求.
二、适用范围
2.1适用于本公司的涂布工艺。
三、职责
3.1品管部:ipqc、oqc负责按涂布隔膜涂层检查表进行检验,判定;不合格品的隔离跟踪.
3.2制造部:负责按作业指导书标准进行生产;不合格批次处理,不良品的原因分析,对策制定并指导生产线按相关标准作业.
四、定义
4.1不合格定义
4.1.1 CR类(致命缺陷)不合格:
产品不符合法律法规要求;造成产品不能使用的或存在安全隐患的缺陷;
4.1.2 MAJ(重缺陷)类不合格:
影响产品性能使用的缺陷;严重影响外观的缺陷(如:褶皱、掉粉、漏途等)。
收文部门制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