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隔膜的性能要求

合集下载

锂电池隔膜技术标准

锂电池隔膜技术标准

锂电池隔膜技术标准锂电池隔膜作为锂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影响着锂电池的性能和安全性。

随着电动汽车、储能设备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对锂电池隔膜技术标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本文将围绕锂电池隔膜技术标准展开讨论,从材料选择、物理性能、安全性能等方面进行分析和阐述。

首先,材料选择是锂电池隔膜技术标准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隔膜材料应具有一定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能够在高温下保持结构稳定,不产生分解或变化。

同时,隔膜材料还应具有一定的拉伸强度和穿刺强度,以保证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发生破损或穿孔,导致电池短路或热失控。

此外,对于电解液的渗透性也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过高的渗透性会导致电解液的损失,从而影响电池的循环寿命和安全性能。

其次,隔膜的物理性能是制定技术标准时需要考虑的重点之一。

隔膜应具有一定的导电性,以便于电池内部的电荷传输,同时也要保证一定的电解液隔离性,防止正负极之间发生短路。

此外,隔膜的厚度、孔隙率等参数也需要进行严格的控制,以保证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安全性能。

对于不同类型的锂电池,其隔膜的物理性能指标也会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进行调整和优化。

最后,安全性能是制定锂电池隔膜技术标准时必不可少的考量因素。

隔膜应具有一定的耐热性和阻燃性,以防止在极端情况下发生火灾或爆炸。

同时,隔膜的化学稳定性也是保证电池安全性的重要因素,需要能够在不同的化学环境下保持稳定,不会发生分解或变化。

此外,隔膜还应具有一定的耐化学腐蚀性能,以适应不同类型的电解液和电极材料。

综上所述,锂电池隔膜技术标准涉及到材料选择、物理性能和安全性能等多个方面,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以确保锂电池的性能和安全性能。

未来随着锂电池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对于锂电池隔膜技术标准的要求也将不断提高,需要不断进行研究和优化,以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锂离子电池隔膜》课件

《锂离子电池隔膜》课件

到关注。企业需要采取有效措施,降低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
03
市场波动
锂离子电池隔膜市场的需求受电动汽车和储能市场的影响较大,市场波
动较大。企业需要加强市场分析和预测,以应对市场波动带来的风险。
06
锂离子电池隔膜的未来展望
新材料与新技术的研发
总结词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材料和新技术 在锂离子电池隔膜领域的应用将更加广 泛。
机械性能
隔膜的机械稳定性对电池 的寿命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
•·
拉伸强度:隔膜应具有足 够的拉伸强度,以承受电 池充放电过程中的应力。
厚度与均匀性:隔膜的厚 度应均匀,以确保电池的 一致性和稳定性。
穿刺强度:隔膜应具有一 定的抗穿刺能力,防止因 针刺等意外因素导致的电 池短路。
热性能
•·
热收缩率:隔膜的热收缩率应尽 可能低,以确保电池在充放电过 程中的结构稳定性。
03
锂离子电池隔膜的性能要求
电化学性能
隔膜在电化学反应中的表现,直接影响 电池的充放电性能。
离子选择性:隔膜应具有适当的离子选 择性,使锂离子能够顺利通过,而其他 离子或分子则受到阻碍。
电子绝缘性:隔膜应具有良好的电子绝 缘性,防止正负极直接接触而发生短路 。
•·
离子电导率:隔膜应具有较高的离子电 导率,以降低内阻,提高电池的充放电 效率。
VS
详细描述
随着对锂离子电池隔膜性能要求的提高, 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发展将为隔膜的研发提 供更多可能性。例如,新型纳米材料、高 分子材料等具有优异性能的新材料,以及 先进的制备技术、改性技术等,都可能为 锂离子电池隔膜的改进和优化提供支持。
提高生产效率与降低成本
总结词
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是锂离子电池隔膜 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

锂离子电池隔膜astm标准

锂离子电池隔膜astm标准

锂离子电池隔膜astm标准
锂离子电池隔膜是电池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件,用于隔离电解质和正负极,以防止短路和安全事故的发生。

ASTM国际标准委员会为锂离子电池隔膜的生产和测试制定了一些标准,以确保其质量和可靠性。

ASTM标准涵盖了锂离子电池隔膜的尺寸、物理特性、化学特性和电学性能等方面。

其中,ASTM D6388-13是隔膜的厚度测量标准,ASTM D7268-07是对隔膜的抗拉强度和断裂伸长率进行测试的标准,ASTM D5729-13是用于评估隔膜孔隙度和气体渗透性的标准。

除此之外,ASTM标准还规定了一些其他测试方法,如电化学稳定性、热压缩性能、热收缩率等等。

这些测试方法的实施可以帮助生产商检验隔膜的质量,以及确保其符合电池的设计要求和安全性能。

总的来说,ASTM标准为锂离子电池隔膜的生产和测试提供了一些实用的指南,有助于提升电池的质量和可靠性。

- 1 -。

锂离子电池隔膜简介

锂离子电池隔膜简介

锂离子全固态电池的普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今年拐点已到的半固态电池还需要传统的隔膜来隔离正负极,导离子绝缘电子,随着市场需求的越来越高:高比能、长寿命、快充、高安全、低成本、产品一致性,对隔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今天我们就来聊一下锂离子电池的隔膜。

功能性电池的隔膜一般由:基膜+涂覆层组成,对隔膜的要求有:a.有一定的机械强度,保证在电池变形条件下不破裂;b.具有良好的离子透过能力,以降低电池内阻;c.优良的电子绝缘性,以保证电极间有效的隔离;d.具备抗化学及电化学腐蚀的能力,在电解液中稳定性好;e.吸收电解液的能力强;f.成本低,适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g.杂质含量少,性能稳定。

隔膜的分类如下:大类分为干法与湿法工艺(干法隔膜的孔直,倍率性能好,但湿法隔膜的其他综合方面的电性能明显优于干法隔膜):干法单向拉伸:制造工艺:类似于硬弹性纤维方法-晶片分离,原料选择方面有PP(聚丙烯),PE(聚乙烯)分子高的原材料拉伸/穿刺强度高但加工流动性差,分子量低的反之。

干法双向拉伸:制造工艺:在聚丙烯中加入具有成核作用的β晶型成核剂,形成特定的β晶型,然后在双向拉伸的过程中发生β晶型向α晶型的转变,晶体体积收缩产生微孔,孔的形成原理为晶型转变。

原料选择方面有PP(聚丙烯),β晶型成核剂。

湿法隔膜:制造工艺为热致相分离法,工艺如下:关键工序如下:投料配比(PP:oil)影响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孔隙率大小及厚度的均匀性;熔融挤出:选择塑化及混合效果好的挤出机,影响生产稳定性及性能均匀性;冷却铸片:将熔体冷却形成厚片,影响聚合物的结晶及相分离;MD/TD拉伸:产生相分离,使分子链取向,影响孔径大小分布,机械强度,热收缩等;萃取工艺:将小分子从油膜中萃取出来;热定型:影响隔膜热收缩,孔隙率,厚度;电镜图如下:隔膜涂覆介绍:一:油性涂覆:(1)油性浸涂(效率低<5m/min,透气值增加约40-60%)(2)油性辊涂二:水性涂覆:(1)水性辊涂(2)水性喷涂(3)水性点涂其中辊涂对比喷涂容易堵孔,造成透气值变大。

锂电池隔膜的性能要求

锂电池隔膜的性能要求

锂电池隔膜的性能要求锂电池隔膜(Lithium-ion Battery Separator)是一种重要的功能材料,用于分隔正负极,防止直接接触和短路。

它具有很高的物理和化学性能要求,对锂电池的性能和安全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从物理性能、电化学性能、安全性能三个方面介绍锂电池隔膜的性能要求。

一、物理性能要求1.厚度:锂电池隔膜的厚度应适中,既要保证足够的机械强度,又要能减少电阻和增加电导率。

一般要求在10-30微米之间。

2.孔隙率:隔膜应具有适当的孔隙率,以便正负极材料之间的离子和电荷传递。

较高的孔隙率可以提高离子导电性和电解液浸透性,使得充放电更加高效。

3.热收缩性:隔膜应具有较低的热收缩性,以避免在高温下缩小孔径,导致锂离子传输的阻碍。

4.机械强度:隔膜应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以保证其在电池生命周期内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同时,隔膜应具有较高的拉伸强度和撕裂强度,以避免在装配和使用过程中出现断裂或破损。

二、电化学性能要求1.离子传输性能:隔膜应具有高离子导电性,以便锂离子能够快速地在正负极之间传输。

低内电阻能够提高电池充放电效率和功率密度。

2.电化学稳定性:隔膜应具有良好的电化学稳定性,能够在电池工作过程中抵抗电解液和电极材料的腐蚀和溶解。

此外,隔膜还应具有较低的锂离子交换与失活,以保持电池的循环寿命和容量保持率。

3.封闭性:隔膜应具有良好的封闭性,以防止电解液溢漏和外界杂质的进入。

这有助于保持电池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三、安全性能要求1.热稳定性:隔膜应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能够在高温下保持结构稳定,不产生分解或熔融。

这可以避免高温下发生热失控的情况。

2.弹性变形能力:隔膜应具有一定的弹性变形能力,以适应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的体积变化。

这有助于减少电池内部应力和应变,提高电池的循环寿命。

3.阻燃性:隔膜应具有较好的阻燃性,以避免电池在发生故障或异常情况下的加剧燃烧。

综上所述,锂电池隔膜的性能要求包括物理性能、电化学性能和安全性能。

锂电池隔膜的性能要求

锂电池隔膜的性能要求

锂离子电池隔膜的性能要求锂离子电池由正、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以及电池外壳组成。

隔膜作为电池的“第三极”,是锂离子电池中的关键内层组件之一。

隔膜吸收电解液后,可隔离正、负极,以防止短路,同时允许锂离子的传导。

在过度充电或者温度升高时,隔膜通过闭孔来阻隔电流传导,防止爆炸。

隔膜性能的优势决定电池的界面结构和内阻,进而影响电池的容量、循环性能,充放电电流密度等关键特性。

性能优异的隔膜对提高电池的综合性能起着有重要的作用。

锂离子电池隔膜生产材料目前还是以聚烯烃为首选,聚烯烃材料具有强度高、防火、耐化学试剂、耐酸碱腐蚀性好、生物相容性好、无毒等优点,在众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聚烯烃化合物可以提供良好的机械性能和化学稳定性,具有高温自闭性能,确保锂离子二次电池在日常使用上的安全性。

1 、厚度均匀性隔膜的厚度均匀性与所有薄膜生产企业要求是一样的,是一个永远追求的重要的质量指标,它直接影响隔膜卷的外观质量以致内在性能,是生产过程严加控制的质量指标之一。

锂电池用户对隔膜的分切有其特殊的要求,除了有特殊的隔膜分切机、专业培训的专业分切人员外,与隔膜自身的厚度均匀性关系最为密切。

在自动化程度很高的隔膜生产线上,隔膜厚度都是采用精度很高的在线非接触式测厚仪及快速反馈控制系统进行自动检测和控制的。

隔膜的厚度均匀性包括纵向厚度均匀性和横向厚度均匀性。

其中横向厚度均匀性尤为重要。

一般均要求控制在+1微米以内。

“南通天丰”公司厚度现已控制在+0.5微米以内。

2、力学性能隔膜的力学性能是影响其应用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隔膜破裂,就会发生短路,降低成品率,因此要求隔膜在电池组装和充放电结构使用过程中,需要自身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

隔膜的机械强度可用抗穿刺强度和拉伸强度来衡量。

拉伸强度,隔膜的拉伸强度与制膜的工艺相关联。

采用单轴拉伸,膜在拉伸方向上与垂直方向强度不同;而采用双轴拉伸时,隔膜在两个方向上一致性会相近。

一般拉伸强度主要是指纵向强度要达到100MP以上,横向强度不能太大,过大会导致横向收缩率增大,这种收缩会加大锂电池厂家正、负极接触的几率。

锂电池隔膜国家标准

锂电池隔膜国家标准

锂电池隔膜国家标准
锂电池隔膜是锂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影响到锂电池的性能和安全性。

为了规范锂电池隔膜的生产和应用,我国制定了《锂离子电池用隔膜》国家标准,该标准的颁布对于提升我国锂电池产业的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该标准规定了锂电池隔膜的分类和命名、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内容。

其中,对锂电池隔膜的要求包括物理性能、化学性能、热学性能和机械性能等多个方面,确保了锂电池隔膜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具有良好的隔离性能、热稳定性和安全性。

同时,标准中还规定了对锂电池隔膜进行的各项试验方法,如厚度测定、孔隙率测定、拉伸强度测定等,以及相应的检验规则,保证了锂电池隔膜的质量可控性和可靠性。

其次,该标准还对锂电池隔膜的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环节进行了规范。

在锂电池隔膜的生产、销售和使用过程中,标志的统一规范能够方便用户对产品进行识别和追溯,包装、运输和贮存的规范则能够保证产品在整个供应链中的安全和质量稳定。

总的来说,锂电池隔膜国家标准的颁布对于我国锂电池产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
推动作用。

一方面,该标准的实施将促进我国锂电池隔膜的生产企业提升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对锂电池隔膜的规范化要求将有利于提升锂电池产品的整体质量和安全性,促进锂电池在新能源汽车、储能等领域的应用推广。

综上所述,锂电池隔膜国家标准的颁布是我国锂电池产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将有力地推动我国锂电池产业向高质量、高标准发展,为我国新能源产业的繁荣做出重要贡献。

希望各相关企业和机构能够严格遵守该标准,共同推动我国锂电池产业的健康发展。

锂电池隔膜国标

锂电池隔膜国标

锂电池隔膜国标
锂电池隔膜是锂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作用是隔离正负极,防止短路,同时也能促进离子传输。

为了保障锂电池的安全性能和质量,国家制定了一系列锂电池隔膜的标准。

1. GB/T 18287-2013 锂离子电池通用规范
该标准是锂离子电池的通用规范,其中包括了锂电池隔膜的相关要求。

其中规定了锂电池隔膜的厚度、孔隙率、拉伸强度、热收缩率、热稳定性、耐化学性等指标。

此外,该标准还规定了锂电池隔膜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能要求。

2. GB/T 242
3.17-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Fh:温度循环试验
该标准是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的一部分,其中包括了锂电池隔膜的温度循环试验方法。

该试验方法主要是为了评估锂电池隔膜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耐久性能,以及其对锂电池整体性能的影响。

3. GB/T 31467.3-2015 锂离子电池第1部分:安全性要求和试验方法第3节:过充保护试验
该标准是锂离子电池安全性要求和试验方法的一部分,其中包括了锂电池隔膜的过充保护试验要求。

该试验主要是为了评估锂电池隔膜在过充条件下的安全性能,以及其对锂电池整体性能的影响。

4. GB/T 31485-2015 锂离子电池组件和系统的环境试验
该标准是锂离子电池组件和系统的环境试验标准,其中包括了锂电池隔膜的相关要求。

该标准规定了锂电池隔膜的耐热性、耐湿性、耐冷性、耐腐蚀性等指标,以及锂电池隔膜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试验方法。

总之,以上标准都是为了保障锂电池隔膜的安全性能和质量而制定的,锂电池隔膜生产企业和使用企业应当按照这些标准要求进行生产和使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锂离子电池由正、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以及电池外壳组成。

隔膜作为电池的“第三极”,是锂离子电池中的关键内层组件之一。

隔膜吸收电解液后,可隔离正、负极,以防止短路,同时允许锂离子的传导。

在过度充电或者温度升高时,隔膜通过闭孔来阻隔电流传导,防止爆炸。

隔膜性能的优势决定电池的界面结构和内阻,进而影响电池的容量、循环性能,充放电电流密度等关键特性。

性能优异的隔膜对提高电池的综合性能起着有重要的作用。

锂离子电池隔膜生产材料目前还是以聚烯烃为首选,聚烯烃材料具有强度高、防火、耐化学试剂、耐酸碱腐蚀性好、生物相容性好、无毒等优点,在众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聚烯烃化合物可以提供良好的机械性能和化学稳定性,具有高温自闭性能,确保锂离子二次电池在日常使用上的安全性。

1 、厚度均匀性
隔膜的厚度均匀性与所有薄膜生产企业要求是一样的,是一个永远追求的重要的质量指标,它直接影响隔膜卷的外观质量以致内在性能,是生产过程严加控制的质量指标之一。

锂电池用户对隔膜的分切有其特殊的要求,除了有特殊的隔膜分切机、专业培训的专业分切人员外,与隔膜自身的厚度均匀性关系最为密切。

在自动化程度很高的隔膜生产线上,隔膜厚度都是采用精度很高的在线非接触式测厚仪及快速反馈控制系统进行自动检测和控制的。

隔膜的厚度均匀性包括纵向厚度均匀性和横向厚度均匀性。

其中横向厚度均匀性尤为重要。

一般均要求控制在+1微米以内。

“南通天丰”公司厚度现已控制在+0.5微米以内。

2、力学性能
隔膜的力学性能是影响其应用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隔膜破裂,就会发生短路,降低成品率,因此要求隔膜在电池组装和充放电结构使用过程中,需要自身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

隔膜的机械强度可用抗穿刺强度和拉伸强度来衡量。

拉伸强度,隔膜的拉伸强度与制膜的工艺相关联。

采用单轴拉伸,膜在拉伸方向上与垂直方向强度不同;而采用双轴拉伸时,隔膜在两个方向上一致性会相近。

一般拉伸强度主要是指纵向强度要达到100MP以上,横向强度不能太大,过大会导致横向收缩率增大,这种收缩会加大锂电池厂家正、负极接触的几率。

抗穿刺强度,抗穿刺强度是指施加在给定针形物上用来戳穿隔膜样本的质量,用它来表示隔膜在装配过程中发生短路的趋势。

因隔膜是被夹在凹凸不平的正、负极片间,需要承受很大的压力。

为了防止短路,所以隔膜必须具备一定的抗穿刺强度。

抗穿刺强度值一般在300-500g。

3、透过性能
透过性能可用在一定时间和压力下,通过隔膜气体的量的多少来表征,主要反映了锂离子透过隔膜的通畅性。

隔膜透过性的大小是隔膜孔隙率、孔径、孔的形状及孔曲折度等隔膜内部孔结构综合因素影响的结果。

作为锂电池隔膜材料,本身具有微孔结构,微孔在整个隔膜材料中的分布应当均匀。

孔径一般在0.03-0.12um。

孔径太小增加电阻,孔径太大易使正负极接触或被枝晶刺穿短路。

隔膜厂家现在基本以透气度、孔隙度指标来衡量透气性。

透气率是指特定的空气在特定的压力下通过特定面积隔膜所需要的时间,用Gurley值来表示。

根据隔膜厚度,一般在300-700s/100ml。

孔隙率是单体膜的体积中孔的体积百分率,它与原料树脂及膜的密度有关。

现有锂离子电池隔膜的孔隙率在40%-50%之间。

4、理化性能
润湿性和润湿速度:较好的润湿性有利于提高隔膜与电解液的亲和性,扩大隔膜与电解液的接触面,从而增加离子导电性,提高电池的充放电性能和容量。

隔膜对电解液的润湿
性可通过测定其吸液率和持液率来衡量。

化学稳定性:隔膜在电解液中应当保持长久的稳定性,不与电解液和电极物质反应。

其化学稳定性是通过测定耐电解液腐蚀能力和胀缩率来评价的。

热稳定性: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会释放热量,尤其在短路或过充电的时候,会有大量热量放出。

因此,当温度升高的时候,隔膜应当保持原有的完整性和一定的力学性能,发挥隔离正、负极、防止短路的作用。

安全保护性能:随着锂电池应用范围的逐渐扩大,尤其是动力电池领域,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成为锂电池厂家的最为重视的环节。

作为锂电池最为关键的核心材料,对隔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锂电池用隔膜一般都能够提供一个附加的功能,就是热关闭。

这一特性可以为锂离子电池提供一个额外的安全保护。

该功能主要参数为闭孔温度和破膜温度。

闭孔温度是微孔闭合时的温度,即为闭合温度。

指电池内部发生放热反应自热、过充或者电池外部短路时,这些情况都会产生大量的热量。

由于聚烯烃材料的热塑性,当温度接近聚合物熔点时,微孔闭合形成热关闭,从而阻断离子的继续传输而形成断路,起到保护电池的作用。

一般PE为130-140℃,PP为150℃。

破膜温度是指电池内部自热,外部短路使电池内部温度升高,超过闭合温度后微孔闭塞阻断电流通过,热熔性能温度进一步上升,造成隔膜破裂、电池短路。

破裂时的温度即为破膜温度。

因此,锂电池厂家都希望隔膜有较低的闭孔温度和较高的破裂温度。

闭孔温度和破膜温度均与隔膜材料的种类有很大关系。

任何单层的隔膜将难以满足锂离子电池对隔膜的安全性的要求。

为了满足锂电池厂家的这种要求,南通天丰开发出了PE、PP多层隔膜。

融合了PE的低温闭合和PP的高温破膜温度两种特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