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整理

政治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整理
政治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整理

《经济生活》考试说明解析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

考点一:[A]商品的基本属性

1.商品的基本属性:价值和使用价值。

①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②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

③商品是价值与使用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考点二:[A]货币的本质

1.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考点三: [B]货币的基本职能

货币的职能是指货币在经济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它是货币本质的体现。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1)价值尺度

①含义:货币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②原因:货币本身是商品,有价值。

③要求:执行这个职能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不需要现实的货币。

价格: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

(2)流通手段

①含义: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的职能。

②表现形式:商品—货币—商品。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做商品流通。

③要求:货币执行这个职能必须用现实的货币,不能用观念的货币。

④流通货币量的计算公式:商品价格总额(待售商品数量×价格水平)/货币流通次数。

考点四:[A]信用卡的功能

1.含义:信用卡是具有消费、转账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部分或全部功能的电子支付卡。其中,银行信用卡是商业银行对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

2.功能及优点:集存款、取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能减少现金的使用,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增强消费安全,给持卡人带来诸多便利。

考点五:[A]外汇和汇率的含义:

1.外汇的含义: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2.汇率的含义: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3.如果用100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币的汇率升高,则外币升值,人民币贬值;反之,则说明外币汇率跌落,外币贬值,人民币升值。

考点六:[C]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1)货币被崇拜的原因:货币产生后,就成了社会财富的象征。

(2)货币并不神秘:不应盲目崇拜,从货币的起源看,,它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从本质上看,它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从职能上看,它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等基本职能。

(3)对待货币的正确态度(三句话):取之有道,用之有度,用之有益。

从获取金钱的手段上看:要取之有道。用正当手段赚钱,靠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致富。

从用途上看:要用之有益、用之有度。

人还应该有更高的精神追求。

反对金钱无用论与金钱万能论。

考点七:[B]供求关系对价格的影响

1.供不应求,价格升高。----形成卖方市场(由卖方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

2.供过于求,价格降低。----形成买方市场(由买方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

考点八:[B]价格与价值的关系

1.区别:

(1)含义不同: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

(2)决定因素不同:价值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格是由价值决定的。

2.联系:价值决定价格,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一般来说,二者成正比关系。

考点九:[B]价值规律的内容及表现形式

1.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重点理解“等价交换”。)

2.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考点十:[B]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和生产经营的影响

1.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1)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一般来说,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当这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

(2)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3)相关商品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互为替代品价格的变动,与对其自身的需求量成反比,与替代品的需求量成正比;互补商品价格的变动与其自身商品及其互补商品的需求量均成反比。

替代品:两种商品的功用相同或相近,可以满足消费者的同一需要。

(变化规律:以家庭消费中牛肉、羊肉为例记忆)

互补品:两种商品必须组合在一起才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

(变化规律:以汽油、汽车为例记忆)

2.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1)调节生产规模。

(2)提高劳动生产率。

(3)促使企业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考点十一:[A]收入水平、物价水平等因素对消费水平的影响

消费水平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是居民的收入和物价总体水平。

1.居民的收入影响

(1)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①可支配收入越多,消费量就越大;反之,就越小。

②收入增长较快的时期,消费增长也较快;反之,反是。

(2)居民消费水平还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未来收入预期乐观,消费量就会加大;反之,反是。

(3)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的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联系:人们的收入差距过大,总体消费水平会降低,反之,收入差距缩小,会使总体消费水平提高。

2.物价的变动会影响人们的购买能力。

一般来说,物价上涨,人们的购买力普遍降低,会减少对商品的消费量;物价下跌,则购买力普遍提高,会增加对商品的消费量。

考点十二:[C]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①量入为出,适度消费。(把消费控制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之内。既不超前也不一直抑制消费)

②避免盲从,理性消费。(避免跟风随大流,避免情绪化消费、避免重物质轻精神消费。)

③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绿色消费是以保护消费者健康和节约资源为主旨。绿色消费的核心是可持续性消费。表现为“5R”。)

④勤俭节约,艰苦奋斗。(辨析: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已经过时了。)

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

考点一:[B]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1.生产决定消费

(1)人们的消费不是由主观愿望决定的,而是由客观的物质生产状况决定的。

(2)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3)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从一定意义上说人类的历史就是生产发展的历史。

2.消费对生产起着重要的反作用

(1)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

(2)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

(3)消费是生产的动力。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4)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并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3.社会再生产过程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这样相互联系的四个环节。其中,直接生产过程是起决定作用的环节;分配和交换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和纽带,对生产和消费有着重要的影响;消费是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的最终目的和动力。

考点二:[A]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体现

1.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这是就全国而言,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

2.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考点三:[A]我国现阶段非公有制经济的种类

1、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

考点四:[B]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实行这一制度的原因和意义。

1.内容: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原因: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3.意义: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考点五:[A]我国法定的公司形式

1.法定的公司形式: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考点六:[B]企业经营成功的主要因素

1、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2、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科技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3、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4、根据市场需求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

5、注重产品质量,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

6、自觉适应市场规则。

考点七:[B]就业是民生之本

就业是民生之本,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就业使得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相结合,生产出社会所需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2、劳动者通过就业取得报酬,从而获得生活来源,使社会劳动力能够不断再生产。

3、劳动者的就业有利于实现其自身的社会价值,丰富精神生活,提高精神境界,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必要性:

1、我国的人口总量和劳动力总量都比较大;

2、劳动力素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不完全适应;

3、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就业信息不畅通。

4、我们必须把就业放在经济发展的突出位置。

考点八:[C]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1.树立自主择业观。根据个人的兴趣、专长和条件,自主选择职业。

2.树立竞争就业观。要通过劳动力市场竞争,实现自主就业。提高技能和素质3.树立职业平等观。各种正当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4.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现代市场经济和信息技术导致就业形式多样化,可灵活选择。

考点九:[A]劳动者依法享有的主要权利

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

考点十:[A]我国的商业银行及主要业务

1、含义:是指经营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等业务,并以利润为主要经营目标的金融机构。

2、地位:是我国金融体系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3、主要业务:

(1)存款业务:这是商业银行的基础业务。

(2)贷款业务:它是我国商业银行的主体业务,也是商业银行营利的主要来源。

(3)结算业务:银行对此收取一定的服务费用。

考点十一:[B]储蓄、债券、股票、商业保险等投资理财方式

1.共同点:储蓄、债券、股票、商业保险是目前我国居民的主要投资方式。2.区别:

(1)活期储蓄灵活方便,定期储蓄存期长、比较固定、积累性强,但收益率比股票、债券低,与商业保险比,存款储蓄对意外事故等风险不具有赔偿责任。

(2)购买债券可分为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公司债券。与储蓄比,政府债券由国家承担还本付息的责任,风险小、安全性好,可以转让、抵押,利率也比储

蓄要高;金融债券与公司债券比储蓄收益高,但有一定风险;与股票相比,

受益权、偿还方法各不相同,风险也没有股票大;与购买保险比,债务方对

债权方不具有意外事故赔偿义务。

(3)购买股票风险最大,但收益也往往最高。

(4)购买商业保险与其他投资方式相比,在风险发生时可以用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补偿。

3.投资时应注意的问题(或投资应遵循的原则):

(1)要注意投资的回报率,也要注意投资的风险性。

(2)要注意投资的多元化、分散性。

(3)投资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量力而行。

(4)投资既要考虑个人利益,也要考虑国家利益,不得违反国家的法律法规。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

考点一:[A]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含义: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在所有的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

基本内容和要求: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的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考点二:[A]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制度的意义

1.我国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意义

(1)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

(2)有利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考点三:[B]收入分配公平的主要要求、意义及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措施

1.表现: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2.意义: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它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

3.措施:(1)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

(2)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3)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

(4)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考点四: [B]我国财政的作用

(1)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民生问题)

(2)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作用。

(3)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经济平稳运行要求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保持基本平衡,避免出现大起大落。

(区分扩张性财政政策与紧缩性财政政策)

在经济增长滞缓,经济运行主要受需求不足制约时,政府可以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通过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和减少税收,刺激总需求增长,降低失业率,拉动经济增长。

在经济过热、物价上涨、经济运行受供给能力制约时,政府可以采取紧缩性财

考点五:[A]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

1.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很多,其中最主要是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

2.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二者是根与叶、源与流的关系。只有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社会财富不断增加,才能保证国家财政收入持续增长。

考点六:财政收入的来源

来源:可分为税收收入、利润收入、债务收入以及其他收入。其中,税收收入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最普遍的形式,是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

考点七:[A]税收的含义和基本特征

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1.内容: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这些特征是税收区别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的主要标志。

2.关系:税收的三个基本特征是紧密相联、不可分割的。税收的无偿性要求它具有强制性,强制性是无偿性的保障。税收的强制性和无偿性又决定了它必须具有固定性。

考点八:[A]征收个人所得税的意义

个人所得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考点九:[B]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1.公民依法纳税的必要性:

(1)在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2)国家的兴旺发达、繁荣富强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

(3)国家各项职能的实现必须以社会各界缴纳的各种税收作为物质基础。

(4)每个公民在享受国家提供的各种服务的同时,必须承担义务,自觉诚信纳税。

2.违反税法的行为:偷税、欠税、骗税、抗税。

3.怎样对待税收:

(1)公民要依法纳税、自觉纳税、诚信纳税。

(2)公民要增强对国家公职人员及公共权力的监督意识,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关注国家对税收的征管和使用,对贪污和浪费国家资财的行为进行批评和检举,以维护人民和国家的利益。

第四单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考点一:[B]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积极作用

1.市场是配置资源的基础,市场配置资源的重要作用

(1)市场是配置资源的基础

计划和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手段。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就是市场经济。

在市场经济中,主要由市场通过价格的涨落以及供求行情的变化,来安排和调整生产。市场中就好像有一只“看不见的手”(指价值规律或者市场的调节作用)在引导着商品生产者、经营者、调节人、财、物在全社会的配置。

(2)市场配置资源的重要作用

①市场能够通过价格涨落反映供求变化,传递市场供求信息,实现资源合理配置。②面对市场

竞争,商品生产者、经营者在利益杠杆的作用下,积极调整生产经营活动,从而推动科学技术和经

营管理的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资源的有效利用。

考点二:[B]规范市场秩序的必要性和措施

1.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同意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

2.措施:

①良好的市场秩序依赖市场规则来维护。

②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

(重要性——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措施——切实加强社会信用建设,大力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尤其要加快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

③每个经济活动参与者都必须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既保证自己的经济活动

符合法律规范,又能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

④每个经济活动参与者都应树立诚信观念,遵守市场道德,逐步在全社会形成诚

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风尚。

考点三:[A]市场调节的局限性

1.局限性:

⑴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有些领域不能让市场来调节,有些领域市场也调节不了。

⑵市场调节存在固有的弊端: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

①自发性:价值规律自发调节→市场主体自发追逐利益→为了眼前利益(排污、制假

售假)、为了不正当利益(盗版),可能导致盲目竞争,不当行为。

②盲目性:生产经营者无法完全掌握市场信息和控制经济变化趋势,导致“一哄而下”。

③滞后性:市场调节是一种事后调节,从价格形成、价格信号传递到商品生产的调整有时间差。

2.市场调节弊端的后果:

(1)会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资源浪费;

(2)社会经济不稳定,发生经济波动和混乱;

(3)收入分配不公平,收入差距拉大,甚至导致严重的两极分化。

考点四:[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1.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

2.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

3.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考点五:[A]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

1. 主要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考点六:[B]我国宏观调控的手段

(1)经济手段

①含义:指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通过经济利益的调整来影响和调节经济活动的措施。

②表现:

A.经济政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家在宏观调控中最常用的经济手段;

B.经济计划:有经济发展规划、计划等。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五年规划、年度计划等。

③意义:有利于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2)法律手段:

①含义:是指国家通过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

②表现:通过经济立法、经济司法来实现。

(3)行政手段:是国家通过行政机构,采取带强制性的行政命令、指示、规定等措施,来调节和管理经济的手段。

国家宏观调控,应该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充分发挥宏观调控手段的总体功能。

考点七:[B]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1)、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要性: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设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2)、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A、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B、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C、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

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

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D、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营造良好国际环境。

3)树立科学发展观的意义:

(1)树立并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的全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就能够更加卓有成效地推向前进。

(2)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考点八:[C]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

具体“一道路”: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一方针”: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

“三个转变”:A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

协调拉动转变

B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C由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

创新转变。

考点九:[A]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及其影响

1.经济全球化的表现: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是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资本全球化。

2. (机遇与挑战并存)

(1)积极影响: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它促进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以及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从而推动了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各国生产力的发展,为各国经济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2)消极影响:

A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加剧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两极分化更加严重。

B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在一起,这在促进各国经济合作的同时,也使得一个国家的经济波动可能殃及他国,甚至影响全世界,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尤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考点十:[B]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1.必须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宽度,提高开放性经济水平

2.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是我国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基本战略。

坚持“引进来”战略:

(1)“引进来”的原因: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2)“引进来”的对象:主要是引进技术和外资。

(3)怎样引进外资:创新利用外资方式,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发挥利用外资在推动自主创新、产业升级、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实施“走出去”战略:

(1)地位:是我国对外开放新阶段的重大举措。从“引进来”到“走出去”,意味着我国对外开放发展到了一个新层次。

(2)“走出去”的含义:是指通过到境外投资办厂、对外承包工程与劳务输出等各种形式,与其他国家进行经济技术合作。

(3)“走出去”的措施:要创新对外投资和合作方式,支持企业在研发、生产、销售等方面开展国际化经营,加快培育我国的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

3.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必须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

《政治生活》考试说明解析

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

考点一:[B]我国的国家性质及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1.领导阶级:工人阶级;

2.阶级基础:工农联盟;

3.本质:人民当家作主。最大特点:在于它与剥削阶级掌握的国家政权不同,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子实行专政。

考点二:[B]我国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

1.广泛性:

(1)主体的广泛性: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解放军指战员和其他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在内的全体人民。

(2)权利的广泛性:公民享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领域等方面的权利。

2.真实性:

(1)有制度、法律和物质的保障。

(2)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实现。

(3)我国在尊重和保障人权方面取得的成就。

考点三:[B]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

1.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1)含义:公民依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表达意愿的

权利和自由。

(2)内容:

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A.含义:公民依法享有的选举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是公民的选举权;公民被选为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是公民的被选举权。

B.地位: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

②政治自由:

A.内容: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B.地位: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方式,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体现。

③监督权:

A.含义:指公民有监督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权利。

B.内容:批评权、建议权、检举权、申诉权、控告权。

2.公民的政治义务:

(1)含义:公民对国家、社会应承担的责任。

(2)内容:

①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原因: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也是实现公民政治权利和其他权利的重要保证。每个公民的命运与国家盛衰、民族兴亡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②遵守宪法和法律。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是公民根本的行为准则。

③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保证,是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表现,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职责。

④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公民的光荣义务。

考点四:[B]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必须遵循的基本的原则

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1)平等地享有权利。(2)平等地履行义务。(3)平等地适用法律。

①合法权利平等地受保护。

②违法犯罪行为平等地受制裁。

2.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1)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①在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二者不可分离。

②权利与义务在法律关系上是相对应而存在的,权利与义务都是实现人民利益的手段和途径。

③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

④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利的实现。

(2)如何贯彻:

①要树立权利意识,珍惜公民权利。我们既要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又要尊重他人的权利。

②我们也要树立义务意识,自觉履行公民义务。

3.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1)三者关系:在我国,国家与公民的个人利益根本上是一致的。

(2)如何贯彻:

①国家尊重和保障公民个人的合法权益。

②在行使公民权利与履行公民义务时,必须把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结合起来。

③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必须服从国家利益,这是公民爱国的表现。

考点五:[B]公民应依法有序地参与政治生活的要求

1.原因:

(1)依法有序扩大公民的政治参与,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

(2)能否有序的政治参与,决定着我们能否真正地享受民主生活,这也是对我们政治素养的检验。

(3)有序参与,公民可以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愿,切实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素养和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

(4)国家可以不断改善公共管理,创建文明祥和的新社区,有力地促进政府机关的廉政建设,有利于政府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2.依法有序地参与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要求

要求:(有序与无序区别)

(1)遵循法律、规则、程序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2)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

(3)正确处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4)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遵循宪法和法律的规定;

(5)提高政治素养。

考点六:[A]我国的民主选举方式

1.选举方式:

(1)直接选举:

①优越性:使每一个选民都有表达自己意愿的机会,选择自己最信赖的当家人。

②局限性:组织难度大、成本高,受经济水平与选民文化水平、民主意识制约。

(2)间接选举:

①优越性:适合选民较多、分布较广的情况。

②局限性:不利于选民直接表达自己的愿意。

(3)等额选举:

①优越性:可以比较充分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

②局限性:限制了选民的自由选择,积极性受到影响。

(4)差额选举:

①优越性:提供选择的余地,使被选举人形成相应的竞争,有助选民了解候选人。

②局限性:不能充分考虑到当选者的结构,如果不加以有效规范,容易导致虚假宣传、贿赂选民等情况发生。

2.主要依据:

(1)采取什么样的选举方式,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要根据社会经济制度、物质生活条件、选民的文化水平等具体条件来确定。

(2)选举方式的选择,必须体现国家性质,并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状况相适应。

考点七:[B]我国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与方式

意义

1.①有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

②有利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

③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

④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

2.方式:

(1)社情民意反映制度;(拓宽民意反映渠道,是决策机关进行科学决策的重要前提)

(2)专家咨询制度;(有利于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3)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公民享有对涉及公众利益的决策的知情权,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前提和基础,有利于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民参与度)(4)社会听证会制度。(听证于民是为了决策利民)

2.意义:公民参与民主决策是推进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的重要环节。

(1)从决策者看:

①有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

②有助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

(2)从公民来看:

①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

②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

考点八:[A]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的性质

1.村民自治:

(1)机构及性质:

①机构:村民委员会(村委会)。

②性质: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是村民民主管理的机构。(不等于村支部,不是政府机构)

(2)自治内容:

①直选村干部:是自己选举当家人,是村民自治的基础,也是村民参与民主管理的主要途径。

②村民可以通过村民会议等形式,参与本村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决策和管理。

③村民制定自治章程或村规民约等,规范自己和村干部行为,管理村里的日常事务。

④村民通过多种形式,监督村干部行为和村委会工作。

2.城市居民自治:

(1)机构及性质:

①机构:居民委员会(居委会)。

②性质:是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是居民民主管理的机构。

考点九:发展基层民主、参与民主管理的意义

1.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实行村民自治和居民自治,以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的途径。

2.实行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以扩大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我国正把它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重点推进。

考点十:[A]公民依法行使民主监督权的合法渠道

1.渠道和方式:

(1)信访举报制度。

(2)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

(3)舆论监督制度。

(4)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等活动。

考点十一:B] 我国公民正确行使监督权的要求

要求

1.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要敢于同邪恶势力进行斗争,勇于使用宪法和法律赋予自己的监督权。(态度)

2.必须采取合法方式,坚持实事求实的原则,不能干扰公务活动。

意义①有利于改进国家机关和工作人员的工作。

②有利于激发广大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的主人翁精神。

③有利于维护国家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益。

第二单元:为人民服务的政府考点一:[B]我国政府的基本职能

1.我国政府的性质:

我国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国家行政机关,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

2.我国政府的基本职能:

(1)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

①政府担负保卫国家的独立与主权。

②保护公民的生命安全及各种合法权益。

③保护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合法财产不受侵犯。

④保障人民民主,协调人民内部矛盾,惩治犯罪分子,维护社会治安和社会秩序等职能

(2)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主要进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提高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

(3)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

①政府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引导人民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提

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②政府组织和发展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

(4)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①包括公共基础设施、文化设施、公共卫生设施等方面的建设;

②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

③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④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促进收入分配的公平;

⑤控制人口增长,促进优生优育;保护公共环境,防治污染等

考点二:[B]我国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

1.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的原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我国政府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为人民服务是政府的宗旨。

2.基本原则及要求:对人民负责。

(1)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

(2)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3)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考点三: [A]我国政府依法行政的要求

依法行政的具体要求是合法行政、程序正当、权责统一等。

考点四:[B]我国政府要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和依法决策

政府必须审慎行使权力,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和依法决策。

1.在科学决策方面,不断完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2.在民主决策方面,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使决策能够更好地反映民意、集中民智;

3.在依法决策方面,坚持决策内容符合法律的规定和要求,决策过程法和法定程序。

考点五:[A]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

1.行政系统外部的监督:包括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中国共产党的监督,人民政协的监督,社会与公民的监督,司法机关的监督。

2.行政系统内部的监督:包括上级政府、法制部门、审计部门、监察部门的监督。

考点六:[A]政府有无威信的标志

政府的权威,是指政府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过程中形成的得到人民认同的威望和影响力。

1、有权威的政府必定是依法行政的政府,它会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从而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2、有权威的政府必定是廉洁、高效、团结合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它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有较高的信誉

3、有权威的政府必定是富有威望和影响力的政府,它得到人民群众的自觉认可和拥护,有令必行,有禁则止

4、有权威的政府对社会经济发展、政治文明、文化繁荣都会有促进作用。

第三单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考点一:[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和职权

1.性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大常委员会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人大的常设机关)2.职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最高立法权、最高决定权、最高任免权、最高监督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行使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考点二:[A]人大代表的职权

1.产生:我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县乡两级人大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县级以上由下一级人大选举产生)

2.职责:

义务:人大代表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职权,参加行使国家权力。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 并履行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的义务。

权利: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

考点三:[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的最重要特点,就是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

民主集中制原则: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表现:

A、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上;

B、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上;

C、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上。

考点四:[A]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必要性:

(1)是由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的;

(2)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好制度,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是中国人民奋斗的成果和历史选择,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共同愿望;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

①国家的一切权力归人民;②人民在普选的基础上选举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

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③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其他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④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活动原则。

3.重要性(优越性):

(1)它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

(2)它动员了全体人民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

(3)它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

(4)它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考点五:[A]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是由它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

1.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2.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考点六:[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从根本上说,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党的性质与宗旨决定的。

1.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维护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3.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考点七: [B中国共产党依法治国、依法执政

1.含义:

(1)科学执政,就是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科学的思想、制度和方法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2)民主执政,就是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以发展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3)依法执政,就是坚持依法治国,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不断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

2.基本方式: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

考点八:[A]我国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

考点九:[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基本内容

1.基本内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1)通力合作的友党关系: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是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这是我国政党制度的根本前提。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实质,是代表广大人民掌握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2)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的领导是政治领导,即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重大方针政策的领导)。

(3)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4)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准则:遵守宪法和法律。(各民主党派与共产党都享有宪法规定的政治自由、组织独立和法律地位平等。同时,都必须以宪法和有关法律为准绳,进行民主协商,互相监督)

(5)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人民政协)。

考点十:[A]人民政协的性质和职能

①人民政协的性质:是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组织形式,是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不是国家机关,不履行国家职能)。

②人民政协的主题:团结、民主。

③人民政协的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不等于国家职能)。

考点十一: [B]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1.内容及原因:

(1)坚持民族平等原则的原因:各民族无优劣之分;各民族都作出过贡献,都是国家的主人;民族平等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民族观点;这是我国宪法明确规定的。

(2)坚持民族团结原则的原因:各民族相互离不开;民族的团结、民族的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

(3)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的原因:是由社会主义本质决定的,是国家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4)我国处理民族关系坚持民族平等(首要原则),民族团结(重要原则)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根本原则)的基本原则。

考点十二:[C]珍惜、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1.是什么

我国已经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2.为什么

生活在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里,处理好民族关系问题,既是国家的重大问题,又是人们生活中必须面对的具体问题。

3.怎么样

(1)自觉履行宪法规定的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族团结的义务。

(2)坚持和完善处理民族关系的三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3)制定和完善有关法律,为我国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提供法律保障

(4)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为巩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提供制度保障。

考点十三:[B]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坚实基础和优越性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及地位:

(1)含义: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2)地位: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2.民族自治机关: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3.自治权:

(1)内容:①立法自治权;②经济自治权;③文化管理自治权;④变通执行权;

⑤其它自治权。

(2)地位: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

4.坚实基础(必要性):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是由我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的。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具有坚实的社会和政治基础。

(1)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

(2)“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

(3)各民族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

5.优越性:是适合我国国情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1)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

(2)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得以实现;

(3)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4)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

考点十四:[A]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内容

1.内涵:(四个方面八个自由)

(1)信不信的自由;(2)信何教的自由;

(3)信何派的自由;(4)何时信的自由。

2.基本内容:

(1)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2)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3)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4)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不等于社会主义)相适应。

考点十五:[B]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旅行职权的程序和内容,展示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第四单元:当代国际社会

考点一:[A]主权国家的构成要素及基本权利和义务

1.构成要素:人口、领土、政权、主权,其中主权是最重要的要素。

2.基本权利: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管辖权。

3.义务: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考点二: [A]联合国的宗旨

宗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发展国际间以尊重人民平等权利及自决原则为基础的友好关系;促进国际合作,以解决国际间属于经济、社会、文化及人类福利性质的国际问题;作为协调各国活动的中心。

简单的说,就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考点三:[A]我国在联合国中的地位和作用

(1)地位:中国作为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

(2)作用:中国一贯遵循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支持按照联合国宪章精神所进行的各项工作,支持联合国的改革。积极参加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活动。在世界裁军、环境保护,保障人权、解决地区冲突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对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中国在联合国的活动表明中国是负责任的国家

考点四:[B]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

国家利益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权益,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国际关系中,国家利益在国际关系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由于国家具有阶级性,一个国家的利益首先体现了占统治地位阶级的利益。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间合作的基础,利益的对立则可能引起摩擦和冲突。

考点五:[C]在国际关系中坚定地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

1.我国国家利益的内容:安全利益(国家的统一、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政治利益(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制度的巩固)、经济利益(我国资源利用的效益、经济活动的利益和国家物质基础的增强)等。

2.维护我国国家利益的原因: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利益与人民的根本利益相一致。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就是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具有正当性和正义性。

3.维护我国国家利益的措施:

(1)坚定的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

(2)我国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尊重其他国家正当的国家利益,并维护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

(3)必须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4)从公民角度来说,我们要树立国家观念、民族意识,增强民族自豪感、自尊心、自信心;努力学好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努力维护国家安定、社会稳定的政治局面;必须同一切损害国家利益的现象作斗争。

考点六:[A]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

1.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2.原因:

(1)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在世界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

(2)增强综合国力是我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

3.要求:

(1)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跨越式发展,尤其要着力于发展科学技术和提高国民素质,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

(2)抓住和利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3)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考点七:[B]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

(1)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2)基本目标: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就是维护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最高利益。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符合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是时代的要求,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3)基本立场:独立自主。

①含义:是在国际事务中坚决捍卫国家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对国际问题自主地决定自己的态度和对策。

②主要表现:(七个不)不屈服、不允许、不依附、不结盟、不联合、不歪曲、不干涉。

(4)基本准则:和平共处的五项基本原则。

①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②联系:五项原则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考点八:[A]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

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是由各种条件决定的。

1.中华民族是热爱和平的民族。中国始终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

2.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3.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中国人民掌握了自己的命运。

4.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5.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开辟了正确道路。

6.建立了独立的和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7.锻造了一支在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建立起巩固的国防。

《生活与哲学》考试说明解析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考点一:[A]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考点二:[A]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1)区别: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方法论是人们以一定的世界观为指导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和根本原则。

(2)联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考点三:[A]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1.区别: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和奥秘;哲学是对个别规律和特性进行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哲学不是“科学之科学”)。

2.联系:

(1)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2)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考点四:[A]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1.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2.两个方面内容:

(1)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2)思维和存在是否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考点五:[A]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物质与意识谁决定谁(思维和存在谁决定谁)。

凡认为物质决定意识的,就是唯物主义;凡认为意识决定物质的,就是唯心主义。

考点六:[B]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1.承认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2.唯物主义在其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三种基本形态,即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

........、近代形而

上学唯物主义

.............。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唯物主义从本质上讲是正确的,但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才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主要观点有:

考点七:[A]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

认为世界的本质是意识,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唯心主义在其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两种基本形态:主观唯心主义

......

......和客观唯心主义主要观点有:

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考点一:[A]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

物质概念: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1)它概括了宇宙间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而不是指某一种具体的物质形态。

(2)“不依赖于人的意识”指明了物质的客观性。

(3)“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指明了物质的可知性。

(4)“客观实在”指明了物质的惟一特性。

考点二:[A]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原理: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也具有客观的物质性。人的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因此,世界是物质的

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认识和客观实际相符合。

(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生产方式三者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考点三:[A]物质与运动的关系

1.运动概念: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