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 中学时代第二课时 少年有梦

第一单元成长的节拍

第一课中学时代

课程标准依据:

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主动锻炼个性心理品质;形成良好的学习、劳动习惯和生活态度;养成自信自立的生活态度。

第2课时少年有梦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梦想的力量,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能力目标

1.初步培养运用已有经验分析新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2.学会把握人生机遇,促进自我发展。

三、知识目标

1.懂得努力就有改变的道理。

2.知道编织人生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生命主题,掌握追逐梦想、实现梦想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努力就有改变。

难点:努力就有改变。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情景创设,引发共鸣,欣赏:2019央视春晚歌舞《我们都是追

梦人》:

“……不怕万万里路遥,再高远的梦呀也追得到,我们都是追梦人……”

活动一:让学生畅谈自己的梦想是怎样的。

过渡: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过:“梦,是人类正常生活的继续;梦,是创造的源泉。”如果没有梦想,我们的世界将会失去很多色彩,正是因为这些梦想,我们才会不断地进步和成长。人类需要梦想,我们青少年更需要梦想,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少年有梦。

一、有梦就有希望

1.梦想的意义

教师讲述:我们每个人都有梦想,在不同的阶段我们的梦想也是不一样的。青少年是人生最重要的阶段。

归纳:编织人生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生命主题,能不断激发我们生命的热情和勇气,让生活更有色彩。有梦想,就有希望。

2.少年的梦想

活动二:全班齐读教材P9“阅读感悟”——《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

通过阅读,你感受到了什么?

提示:感受到了人生需要梦想。有了梦想,就有了希望,就有了前进的动力等。

归纳:少年的梦想,是人类天真无邪、美丽可爱的愿望,有了这样的梦想,才能不断地进步和发展。

活动三:视频播放与材料相关的非洲人民的生活片段,阅读教材P10“探究与分享”,了解瑞恩的梦想产生的现实条件,以及实现梦想过程的艰辛与不易。

回答:(1)瑞恩的梦想是什么?他的梦想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了什么?

(2)你从他的故事中获得怎样的启发?

提示:(1)略。(2)少年的梦想,与个人目标紧密相连,能够帮助我们找到前进的方向。我们要从小树立梦想,并为自己的梦想不懈努力。

活动四:名人事例: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集体朗诵《少年中国说》第一部分。

交流:结合周恩来事例及《少年中国说》,思考“少年梦与中国梦”之间的关系。

归纳:少年的梦想,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与中国梦密不可分。生活在这个时代的我们,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无论你的梦想是做一名医生、一名警察、一名教师,还是你想当发明家、科学家,这些都是了不起的梦想,因为这些梦想都表现出了你想做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我们祖国正需要各行各业的人来共同努力建设,你的点点滴滴付出都饱含了你对祖国无限的热爱,因此你的梦就是——中国梦!

拓展: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基本内涵: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二、努力就有改变

1.少年有梦,重在行动

活动五:欣赏电影《疯狂动物城》主题曲《尝试一切》。

歌词节选:旅途回头望重拾多少信仰/相信自己已经做得很好/不必去悲伤/也不自我欣赏/竭尽全力就能够做到更好/我不放弃/我坚持到底/哪怕是绝境/也能站起/我不会胆怯/我要尝试一切/去尝试这一切/新的世界……

思考:(1)最让你感动的一句歌词是什么?

(2)这句歌词对于我们实现自己的梦想,有什么启示?

提示:(1)引导学生积极发言,言之有理即可。例如:最让我感动的一句歌词是“竭尽全力就能够做到更好”。(2)示例:确定了心中的梦想就要付出行动,全力以赴。

小结:少年有梦,不应止于心动,更要付诸行动。努力,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

2.努力的意义

活动六:阅读教材P11-12“探究与分享”——中国的飞天梦,理解什么是努力。

思考:(1)从中国人航天圆梦的历程中,你得到怎样的启示?

(2)实现梦想需要努力,但付出努力就一定能实现梦想吗?

归纳:努力,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努力,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不服输的坚忍和失败后从头再来的勇气,是对自我的坚定信念

和对美好的不懈追求。

3.如何努力

讲述:努力,需要立志。我们要从小学习立志,早立志,立大志,立长志,并且把自己最重要的人生志向同祖国和人民联系在一起。努力,需要坚持。只要坚持努力,即使过程再艰难,也有机会离梦想更近一步等。

活动七:阅读教材P13“方法与技能”和“拓展空间”。

回答:(1)为了梦想而努力,你有哪些好方法?

(2)在生活中,你会为实现梦想付出怎样的努力?制订出你的努力计划。

提示:(1)每个人方法不一,如:合理规划和管理时间、科学用脑、努力坚持、团结合作等。(2)结合教材提示,让学生自己制订实现梦想的努力计划,要求行动要具体,有可操作性等。

【课堂小结】

少年有梦,不应止于心动,更在于行动。不懈地追梦、圆梦才能改变生活,改变自己。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梦想的作用,以及如何实现梦想,希望同学们能够大胆地去追梦,去努力实现它!

板书设计:

本课和学生一起讨论梦想的意义,共同编织梦想,鼓励学生勇于追梦;随后,引导学生探寻梦想与现实之间的关系,激励学生用努力架起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建立起努力就有改变的生活信念。

对于刚升入中学七年级的学生来说,处于适应期,对生活充满期待,但他们的新期待是模糊的。因此,首先切入点要找准。选择的材料要贴近学生的生活,通过一些学生熟悉的事迹,让学生感受梦想的力量,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目标。歌曲《我们都是追梦人》刚好烘托了课堂气氛。其次,多媒体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基于以上两点,我把本节课的切入点放在让学生感受梦想的力量,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目标上。

本节课紧紧围绕感受梦想的力量,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目标,体会个人梦想与时代脉搏及中国梦之间的关系,增强社会责任感。设计问题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和学生的思考能力。寓教育于探索和思考中,较好地实现了本课时的教学目标,贯彻了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畅谈理想、歌曲欣赏情景创设、诵读经典感悟力量等都为教学的推进创造了有利条件,学生参与热情高涨,课堂气氛活跃。不足之处是在处理“探

究与分享”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所花费的时间略少,学生的参与热情还应该进一步调动和唤起。

1.2+少年有梦(教案)-2022-2023学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配套课件+导学案+教案(部编版)

第一单元成长的节拍 第一课中学时代1.2少年有梦 笔记区: 1.为什么少年要有梦想? (1)编织人生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梦想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愿望,它能不断激发我们生命的热情和勇气,让生活更有色彩。有,就要希望。 (2)少年的梦想,是人类、的愿望。它虽然总是和现实有一定距离,有时甚至不切实际,但是人类需要这样的梦想,才能。 2.少年怎样确立梦想? (1)少年的梦想,与紧密相连。明确的人生目标,能够帮助我们在茫茫大海中找到。 (2)少年的梦想,与紧密相连,与密不可分。 3.中国梦的基本内涵 中国梦基本内涵是实现、、。 4.少年怎样实现梦想? 少年有梦,不应止于心动,更要。不懈地追梦、圆梦才能改变生活,改变自己。,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 5.正确认识努力? 是什么:努力,是一种,是一种的坚忍和的勇气,是对自我的坚定信念和对美好的不懈追求。 怎么做:(1)努力,需要。青少年要从小学习立志,早立志,立大志,立长志,并且把自己最重要的同联系在一起。 (2)努力,需要。 (3)努力也有。①分清轻重缓急,合理规划和管理时间。②劳逸切合,学会科学用脑。③“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每天进步一点点。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 学则殆”,学思并进。⑤珍视团队合作。 练题区:(常出选择题与辨析题)

1.“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好!”这句话启示我们在选择成才之路时,要() A.找准自己的兴趣和爱好 B.听从父母和老师的安排 C.考虑祖国和人民的需要 D.关注现实和社会的环境 2.有人认为:少年梦想天真无邪,有时甚至不切实际,所以少年梦想没有意义,永远无法实现。请你评析以上观点。 解题技巧:“一辨二析三总结”:是什么(判断观点)+为什么(分析说明)+怎么做(总结评价)。 (1)是什么(判断观点):正确/片面/错误。 (2)为什么(分析说明):联系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正确或错误;观点片面,既要肯定正确部分并分析原因,又要指出错误部分并分析原因。 分析时要先给出理论依据,再结合材料对具体言行进行分析,做到条理清晰、全面透彻。(3)怎么做(总结评价):点明正确做法等。 综合素质提升:我的努力计划: 1.初中三年中,我最大的梦想是: 2.为了实现梦想,我需要培养的品质: 3.目前我与梦想的差距: 4.我目前可以开始的具体行动: 答案: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 第一课 中学时代 第2课时 少年有梦 自学提纲及练习

第2课时少年有梦 一、学习目标 1.从小树立梦想,并能把“个人梦”和“中国梦”联系在一起,以实际行动为实现梦想而努力。 2.学会树立正确的梦想,掌握“努力”的方法,会合理安排自己的努力计划。 3.知道树立梦想应注意的问题,以及如何实现自己的梦想。 二、自主预习 1.梦想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它能不断激发我们生命的热情和,让生活更有色彩。 2.少年的梦想总是和现实有一定,有时甚至不切实际,但是人类需要这样的梦想。 3.少年的梦想,与个人的紧密相连;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与密不可分。 4.努力,是一种,是一种不服输的坚忍和失败后从头再来的勇气,是对自我的坚定信念和对美好的。 三、合作探究 关于“梦想与现实”有几种观点,你认为对吗?请你辨析与澄清。 1.从小努力,经过长时间的奋斗,梦想才能实现。 2.梦想与现实是平行线,永远无法相交。 3.梦想即使实现不了,也能引领方向。 4.现实常常会把梦想打败。 5.总有一个梦想会在现实中开花。 四、随堂演练 1.“辛亥百年,《少年》百年。如今,《少年》杂志已经湮没,而少年精神常在。”对于少年的梦想,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少年的梦想,是人类天真无邪、美丽可爱的愿望②少年的梦想,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连③少年的梦想,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与中国梦密不可分④少年的梦想,应该是成为一名作

家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2.“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一句网络流行语说出了无数人的内心追求。要实现梦想,必须( ) ①坚持自己的梦想,即使梦想不可能实现也要为之奋斗 ②脚踏实地,全力以赴,为实现梦想努力奋斗 ③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为实现梦想打下坚实的基础 ④根据实际情况对自己的梦想进行适当的调整,以缩短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3.分析材料: 少年于敏有一个执着的信念:在那个内乱外侮的国土上,尽管自己不能像古代英雄人物那样驰骋沙场,但他相信,总会有诸葛亮、岳飞式的盖世英雄出现,能够荡寇平虏,重振河山。于敏怎么也想不到,半个世纪后,自己会成为这样的“盖世英雄”。感动中国人物组委会给于敏的颁奖词是:“离乱中寻觅一张安静的书桌,未曾向洋已经砺就了锋锷。受命之日,寝不安席,当年吴钩,申城淬火,十月出塞,大器初成。一句嘱托,许下了一生;一声巨响,惊诧了世界;一个名字,荡涤了人心。他是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他是89岁高龄的于敏。” (1)于敏少年时代的梦想说明了什么问题? (2)于敏怎么也想不到,半个世纪后,自己会成为这样的“盖世英雄”。这启示我们梦想要怎样实现? 【答案】 二、自主预习 1.愿望勇气 2.距离 3.人生目标中国梦 4.生活态度不懈追求

第一课 中学时代第二课时 少年有梦

第一单元成长的节拍 第一课中学时代 课程标准依据: 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主动锻炼个性心理品质;形成良好的学习、劳动习惯和生活态度;养成自信自立的生活态度。 第2课时少年有梦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梦想的力量,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能力目标 1.初步培养运用已有经验分析新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2.学会把握人生机遇,促进自我发展。 三、知识目标 1.懂得努力就有改变的道理。 2.知道编织人生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生命主题,掌握追逐梦想、实现梦想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努力就有改变。 难点:努力就有改变。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情景创设,引发共鸣,欣赏:2019央视春晚歌舞《我们都是追

梦人》: “……不怕万万里路遥,再高远的梦呀也追得到,我们都是追梦人……” 活动一:让学生畅谈自己的梦想是怎样的。 过渡: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过:“梦,是人类正常生活的继续;梦,是创造的源泉。”如果没有梦想,我们的世界将会失去很多色彩,正是因为这些梦想,我们才会不断地进步和成长。人类需要梦想,我们青少年更需要梦想,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少年有梦。 一、有梦就有希望 1.梦想的意义 教师讲述:我们每个人都有梦想,在不同的阶段我们的梦想也是不一样的。青少年是人生最重要的阶段。 归纳:编织人生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生命主题,能不断激发我们生命的热情和勇气,让生活更有色彩。有梦想,就有希望。 2.少年的梦想 活动二:全班齐读教材P9“阅读感悟”——《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 通过阅读,你感受到了什么? 提示:感受到了人生需要梦想。有了梦想,就有了希望,就有了前进的动力等。 归纳:少年的梦想,是人类天真无邪、美丽可爱的愿望,有了这样的梦想,才能不断地进步和发展。

少年有梦 (教案)

义务教育教科书《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一课中学时代第二框 《少年有梦》教学设计 湖北省襄阳市第三十三中学教育集团古城校区张志玲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认识梦想的重要性,明确少年时期确立梦想应当考虑的问题,知道拉近梦想与现实的距离要付出怎样的努力。 [能力目标] 逐步学会调整梦想,使之更加符合时代需要和自身实际;逐步具备努力付诸行动,把梦想变为现实的能力,并能够培养自己为之坚持不懈奋斗的意志。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认识到梦想对人生的重要意义,寻找并确立远大志向;认识到实现梦想需要付出努力,需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感受个人成长与国家命运之间的联系,提高民族自豪感,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责任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有梦就有希望 [难点]努力就有改变 【教法学法】: 教法:情景创设、设置疑问、素材展示。 学法:活动讨论、启发讲授、合作探究。 【教具与学具】: 1、根据课程标准,设计探究问题,精心制作PPT课件。 2、微课《努力,让梦想变为现实!》 【课时安排】: 一课时 【课型特点】: 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心灵有约 同学们,今天老师将和大家一起共同探讨有关梦想的话题。(板书:少年有梦)少年时代是一个追梦的时代,每个少年都有自己心中的梦想。那,什么是梦想呢?梦想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愿望。少年的梦想是人类天真无邪、美丽可爱的愿望。 现在我想邀请全班同学跟我一起做一组动作,请大家慢慢地将手臂抬起,手掌朝外,十指交叉,(同学们做的很好)慢慢地向下移至自己胸前。最后,请闭上双眼。请思考:我有梦想吗?我的梦想是什么呢?我要怎么样去实现梦想呢?(15秒后)好,请大家睁开双眼,放松手臂。 同学们,老师少年时代也有梦想,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大家愿意吗?小时候,受父母的影响,很希望长大后能像他们一样当一名受人尊敬的老师。同学们,老师可不好当!我经过刻苦地读书,努力地坚持!好不容易才拿到了华中师范大学的毕业证书,实现了我成为一名老师的梦想。同学们,你的梦想是什么呢? (学生谈梦想) 二、心灵触摸 (一)模块一:有梦就有希望 1、探究一:走进梦想 师提问:大家都有十分美好的梦想,那梦想对我们的成长有什么重要作用呢?请同学们讨论:如果梦想不能实现,梦想还有意义吗? (生谈作用:梦想能不断激发我们生命的热情和勇气,让生活更有色彩。编织人生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生命主题。人类需要梦想,有了梦想,才能不断地进步和发展!有梦想,就有希望!) 2、探究二:确立梦想 介绍一位传奇人物:马云。 (1)素材展示,设问:马云说:“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说这句话的马云,他的童年梦想又什么呢?实现了吗?少年时的梦想是什么?实现了吗?梦想要想实现,首先要有明确的什么?(人生目标)通过马云的故事,你认为在确立梦想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总结:1、要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连。 (2)素材展示: 大学毕业后的马云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他又有了新的梦想,那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1.2 少年有梦教学设计-教案(附知识点归纳)

第2课时少年有梦 1教学分析 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目标 感受梦想的力量,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知识目标知道编织人生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生命主题,掌握追逐梦想、实现梦想的方法 能力目标理解为实现梦想而努力的要求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有梦就有希望 教学难点:努力就有改变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播放视频《孩子,你的梦想是什么》。 2.师导入:看了视频中的梦想,大家都开心一笑,那么同学们,你们有梦想吗?你的梦想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一课第2课时《少年有梦》(板书课题) 3.解释少年:指大约十岁到十五岁这个阶段的少年儿童,也就是少男少女。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有梦就有希望 1.梦想的含义 梦想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愿望。 2.梦想的重要性 正如奥斯特洛夫斯基形象地把理想比作一个人心中的“发动机”一样,有了这个发动机,人就有了巨大的前进动力。 (1)这段话中你能得出梦想的重要性吗? (2)你的梦想是怎样的?如果梦想不能实现,梦想还有意义吗? 教师总结:如果梦想不能实现,梦想仍然有意义。编织人生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生命主题。有梦想,就有希望。它能不断激发我们生命的热情和勇气,让生活更有色彩。 3.朗诵《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何其芳的这首诗,让你想到了什么? 提示:少年需要梦想。少年的梦想,是人类天真无邪、美丽可爱的愿望。它虽然总是和现实有一定距离,有时甚至不切实际,但是人类需要这样的梦想,因为有了这样的梦想,才能不断地进步和发展。 4.少年的梦想的特点 材料一:海伦·凯勒有这样一句非常形象而生动的话:“当一个人感觉到有高飞的冲动时,他将再也不会满足于地上爬。”盲聋哑集于一身的她,毕业于哈佛大学,并用生命的全部力量奔走呼告,建起一家家慈善机构为残疾人造福,被评为20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 (1)海伦·凯勒的经历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提示:少年的梦想,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连。 材料二:周恩来在青少年时代,就富有革命理想,立志为兴我中华而读书。1910年,12岁的周恩来,跟随伯父到东北,先在铁岭银冈书院读了半年书,后来,转入东关模范学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1第一单元 成长的节拍 第一课 中学时代 第2课时少年有梦教案含教学反思教案含教学反思

第2课时少年有梦1 教学分析 知识目标知道编织人生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生命主题,掌握追逐梦想、实现梦想的方法 能力目标理解为实现梦想而努力的要求 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目标 感受梦想的力量,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有梦就有希望 教学难点:努力就有改变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播放视频《孩子,你的梦想是什么》。 2.师导入:看了视频中的梦想,大家都开心一笑,那么同学们,你们有梦想吗?你的梦想是什么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一课第2课时《少年有梦》(板书课题) 3.解释少年:指人大约十岁到十五岁这个阶段少年儿童,也就是少男少女。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有梦就有希望 1.梦想的含义 梦想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愿望,它能不断激发我们生命的热情和勇气,让生活更有色彩。 2.梦想的重要性 正如奥斯特洛夫斯基形象地把理想比作一个人心中的“发动机”一样,有了这个发动机,人就有了巨大的前进动力。 (1)这段话中你能得出梦想的重要性吗? (2)你的梦想是怎样的?如果梦想不能实现,梦想还有意义吗? 教师总结:如果梦想不能实现,梦想还有意义。编织人生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生命主题。有梦想,就有希望。它能不断激发生命的热情的勇气,让生活更有色彩。 3.朗诵《我为少男少女们歌曲歌唱》 (1)何其芳的这首诗,让你想到了什么? 提示:少年需要梦想。少年的梦想,是人类天真无邪、美丽可爱的愿望。它虽然总是和现实有一定距离。有时甚至不切实际,但是人类需要这样的梦想,因为有了这样的梦想,才能不断地进步和发展。 4.少年的梦想的特点 材料一海伦·凯勒有这样的一句非常形象而生动的话:“当一个人感觉到有高飞的冲动时,他将再也不会满足于地上爬。”盲聋哑集于一身的她,毕业于哈弗大学,并用生命的全部力量奔走呼告,建起一家家慈善机构为残疾人造福,被评为20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 (1)海伦·凯勒的经历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提示:少年的梦想,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连。

2019新版人教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中学时代第2框少年有梦重点知识汇编

2019新版人教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中学时代第2框少年有梦重点知识汇编 学习目标: 1.知道梦想是什么,能为自己编织一个合适的梦.。 2.知道努力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 3.能够为实现自己的梦想做出正确的努力.。 目标解读与重点知识归纳: 目标一:知道梦想是什么,能为自己编织一个合适的梦.。要求知道梦想的内涵.。认识少年梦想的意义,初步树立自己的理想.。 知识要点: 1.梦想的内涵: 梦想是我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愿望,它能不断激发生命的热情和勇气,让生活更有色彩.。有梦想,就有希望.。 2.正确认识少年的梦想 (1)编织人生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生命主题.。少年的梦想,是人类天真无邪、美丽可爱的愿望.。人类因梦想而进步和发展.。(2)少年的梦想,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连.。能帮助我们找到前进的方向.。 (3)少年的梦想,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与中国梦密不可分.。3.中国梦的内涵和实现途径: 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目标二:知道努力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即要求正确认识努力目标三:能够为实现自己的梦想做出正确的努力.。即要求学生知道怎样努力、怎样实现梦想的问题.。 知识要点: 1.正确认识努力 (1)努力,是梦想和现实之间的桥梁.。 (2)努力,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不服输的坚忍和失败后从头再来的勇气,是对自我的和对美好的不懈追求.。 2. 面对梦想我们应该怎样去努力实现? (1)少年有梦,不应止于心动,更在于行动.。努力,是梦想和现实之间的桥梁.。 (2)努力,需要立志.。志向是人生的航标.。要把自己的人生志向

2020-2021学年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 .少年有梦教案

2020-2021学年春季部编版(统编)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少年有梦教案 第一课中学时代 第2课时少年有梦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懂得拥有梦想的重要性,知道我们应该具有怎样的梦想。掌握实现梦想的方法。 能力目标:正确认识把梦想变成现实需要付出努力,初步具有辩证思维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让学生从小怀抱梦想,树立目标知道有梦就有希望,努力就有改变,并能为实现梦想付出自己的努力。 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梦想 教学难点 努力就有改变 教学流程 课堂导入: 人人有梦想,我们少年也有梦想。出示课题:少年有梦 一、有梦就有希望 名人故事引入师:有梦就有希望,有梦想才能有进步,我们一起来听“莱特兄弟的飞翔之梦”的故事吧。一百多年前,一位穷苦的牧羊人带着两个幼小的儿子替别人放羊为生。有一天,他们赶着羊来到一个山坡上,一群大雁鸣叫着从他们头顶飞过,并很快消失在远方。牧羊人的小儿子问父亲:“大雁要往哪里飞?”牧羊人说:“它们要去一个温暖的地方,在那里安家,度过寒冷的冬天。”大儿子眨着眼睛羡慕地说:“要是我也能像大雁那样飞起来就好了。”小儿子也说:“要是能做一只会飞的大雁该多好啊!”牧羊人沉默了一会儿,然后对两个儿子说:“只要你们想,你们也能飞起来。”两个儿子试了试,都没能飞起来,他们用怀疑的眼神看着父亲,牧羊人说:“让我飞给你们看。”于是他张开双臂,但也没能飞起来。可是,牧羊人肯定地说:“我因为年纪大了才飞不起来,你们还小,只要不断努力,

将来就一定能飞起来,去想去的地方。”从故事给同学们的启示,引出启示:少年要有梦想 有梦想就有希望,有希望就有未来 师:我们每一个人都拥有自已的梦想,今天我们一起进入“少年有梦”的学习。 设问;1、“梦想”是什么?生:畅所欲言 总结:梦想就是人们对于美好事物的一种憧憬和渴望,是少年天真无邪、美丽可爱的一种愿望。 师:接下来就让我们打开自己梦想百宝箱倾听你那美丽的梦想。生:①我长大了想当老师,教别人学知识②“我长大了想飞上太空去看看”;…… 欣赏:P11莱特兄弟的图片探究一----------- “莱特兄弟的飞翔之梦”能实现吗? 梦想为“莱特兄弟”飞翔成功起到什么作用?(可以对照课本9--10页) 2、青少年为什么要有梦想?或少年有梦的作用(意义 (1)有梦想,就能不断激发我们生命的热情和能力,让生活更有色彩,有梦就有希望。 (2)有梦想,才能不断地进步和发展。 (3)有明确的人生目标,能够找到前进的方向。 (4)有梦想,就有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 3、你们如何看待青少年的梦想? 学生根据个人的经历自由回答,也可根据教材上的观点进行回答。 对生活充满梦想;对生活充满渴望;有梦想就有希望;人生梦想是青少年重要生命主题等。提炼得出: (1)少年的梦想,是人类天真、美丽可爱的愿望。 (2)少年的梦想,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连。 (3)少年的梦想,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与中国梦密不可分。 二、努力就有希望 设问:看来,任何事情都不是轻而易举成功的呀。莱特兄弟终于圆梦了,他们的法宝是什么?是什么架起了他梦想和现实之间的桥梁? 是努力架起了他梦想和现实之间的桥梁 设问:4、你知道怎样去实现梦想吗?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学案第一课中学时代第二节 少年有梦

第一课中学时代第二目少年有梦 导学案 教学目标:懂得拥有梦想的重要性,知道我们应该具有怎样的梦想;正确认识把梦想变成现实需要付出努力,知道徐丽带来改变,努力会拉近梦想与现实的距离; 掌握实现梦想的方法。 教学重点:有梦就有希望 教学难点:努力就有梦想 一、预习导航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根据预习案阅读教材相关内容,理解课本基础知识,进行知识梳理,勾画出重点知识。 1.编织___________________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生命主题。梦想是__________________ ,它能不断激发我们生命的热情和勇气,让生活更有色彩。有_________ ,就有希望。 2.少年的梦想,与个人的______________ 紧密相连;与时代的______________紧密相连,与_________ 密不可分。 3.少年有梦,不应止于_________ ,更在于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 二、合作探究 【使用说明】结合课本内容和探究题,与合作伙伴在小组内或跨组讨论、展示交流自学成果、解决自己在预习中存在的疑惑、进行知识的迁移运用和对感悟进行提炼提升。组长帮助有展示、点评任务的同学

高效完成任务。 1.教材第八页,运用你的经验,讨论如果梦想不能实现,梦想还有意义吗? 2.阅读课本第10页有关瑞恩的材料,回答: ⑴瑞恩的梦想是什么?他的梦想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了什么? ⑵你从他的故事中获得了怎样的启发? 3.阅读教材第11页到12页有关莱特兄弟的相关材料, 回答: ⑴实现梦想需要付出努力,但付出努力就一定能实现梦想吗? ⑵从莱特兄弟圆梦的故事中,你得到怎样的启示? 3、随堂练 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青团要在广大青少年中深入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为每个青少年播种梦想、点燃理想,让更多青少年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让每个青少年都为实现中国梦增添强大青春能量。少年要有梦是因为() ~ 1 / 3 ~ ①编织人生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主要生命主题,有梦想,就有希望②少年的梦想,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连,能够帮助我们找到前进的方向③少年的梦想,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与中国梦密不可分④有了梦想就一定能实现人生目标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教案第一课 中学时代 第2课时 少年有梦

第2课时 少年有梦 教学内容 有梦就有希望;努力就有改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梦想的含义,学会用发展的观点看待梦想。 2.理解梦想与现实的关系,从而引导学生正确树立梦想。 3.理解努力是梦想变成现实的条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重点难点 重点:梦想变成现实需要努力。 难点:梦想与幻想的区别。 教学设计一师一优课 一课一名师 (设计者: ) 教学过程设计 创设情境 激情导入 教师播放音乐。人人都有梦想,你的梦想是什么呢? 学生自由回答。(略) 【讨论】给梦想下定义,什么是梦想。 【小结】结合教材第8页。 【教师引导】阅读教材第8页“探究与分享”板块,回答设问问题。 【小结】可见,少年的梦想有什么特点?(教材第9、10页) 【过渡】现在,有些梦想虽然我们很想达到,但是俗话说“梦想很丰满”什么却很“骨感”?对,现实。看教材第9页。 【讨论】辨别教材第11页“探究与分享”中的几种说法,回答,你有过树立了梦想却最终没实现的经历吗?梦想和现实是什么关系? 【小结】梦想和现实之间有通道吗? 【教师引导】要把梦想变成现实,需要付出努力。而有些人却只有梦想并不努力,有什么词可以形容他们?(好高骛远)举几个具体实例。 【活动】阅读教材第11页莱特兄弟的故事,回答设问问题。 【小结】虽然我们有过努力了却没有实现梦想的挫败感,但我们应树立正确的态度,该怎样为实现梦想而努力呢?(教材第12~13页) 【活动】填充教材第13页“拓展空间”的努力计划,全班交流。 总结梳理 整合提高 今天,我们学习了少年有梦这一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板书设计 少年有梦⎩⎪⎨⎪⎧1.有梦就有希望 少年的梦想、特点2.努力就有改变⎩ ⎪⎨⎪⎧(1)梦想努力现实(2)怎样努力 当堂检测 反馈矫正

2022版新课标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一课中学时代第二课时少年有梦教案

2022版新课标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一课中学时代 1.2 少年有梦教案 课题 名称 1.2少年有梦 课程标准 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相应部分是“成长中的我”中的“认识自我”“自尊自强”。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主动锻炼个性心理品质”“形成良好的学习、劳动习惯和生活态度”“养成自信自立的生活态度”。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是一个处在由儿童向青少年时期过渡的特殊群体,朝气蓬勃充满朝气,但认知能力,思维方式、社会经验等都有待进一步发展。他们对新的生活充满了好奇,期待在新的集体中展现一个新的自己。少年时期正处于做梦的年龄,梦想会有很多,而且多变。少年的梦天真无邪,充满生长的力量。少年多梦,但缺乏行动与坚持,许多梦想,由于没有去努力,最后变成了空想。基于此学情,本节课的活动教师以学生讲述梦想故事为情境,学生在故事中主人公的人生经历中理解探寻梦想的意义,以“话梦——织梦——逐梦”为主线贯穿课堂活动,学生感悟到努力是架起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从而建立起积极向上、有坚定信念的生活理想。 教材分析 本课在第一课时认识中学阶段是人生的新起点、发展的新阶段基础上,鼓励学生追求自己的人生梦想。本课是上一课时中学序曲的升华,引导学生从改变自己扩展到改变世界。 本课时由两目组成——“有梦就有希望”、“努力就有改变”;和学生一起讨论梦想的作用、少年梦想特点,鼓励学生勇于追梦;引导学生探寻梦想与现实之间的关系,激励学生用努力架起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建立努力就有改变的生活信念。 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将个人的梦想及实现与社会的发展、国家的进步联系起来,增强民族认同感、使命感。 道德修养:践行自强自律的道德要求,体会自强不息的意义。 法治观念:掌握实现梦想的途径和方法,努力成为公平正义的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健全人格:在认识自身梦想,努力实现梦想的过程中培养坚忍不拔、乐观开

部编版2020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一单元 成长的节拍 第一课 中学时代 第2框 少年有梦教案

《少年有梦》教案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识到理想对于人生的重要意义,寻找并确立远大理想,认识到实现理想需要付出努力,需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能力目标:能结合事例说明理想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现实的道理,能归纳努力能将梦想转为现实的现实意义。 知识目标:理解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明确努力的内涵。 ●学情分析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到理想对于人生的重要意义,寻找并确立远大理想,明确理想的实现需要付出努力。 教学难点: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明确努力的内涵。 ●教法与学法导航 教法:活动情境教学法、案例分析法、榜样启迪法 学法:小组合作交流法。 ●教学过程 全过程分为三个部分:“寻梦”——“追梦”——“圆梦” (上课前在教室播放歌曲《梦想缤纷》,渲染气氛) 一、开场白 梦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梦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梦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梦想是路,引你走向黎明;梦想使不幸者绝路逢生。平凡的人因有梦想而伟大,梦想者就是一个“大写的人”,今天,老师将同大家展开一次梦之旅,一同寻梦、追梦、圆梦。 环节一:为梦想插上翅膀——寻梦。 1、《三个泥水匠的故事》 有人问三个泥水匠:“你们在干什么?”甲说:“砌墙。”乙说:“挣钱。”丙说:“造世界上最具特色的建筑。”10年之后,甲手艺上毫无长进,被老板炒了鱿鱼;乙勉强保住了饭碗,但只是个普普通通的泥水匠;丙却成了著名的建筑师。通过这个故事让同学们认识到梦想的重要性。 2、《他们的梦想……》 学生分组讨论课本第8页的情景在线:★你怎么看他们的梦想?★你的梦想又是什么呢?★如果梦想不能实现,梦想还有意义吗? 3、拍卖活动:“拍卖你的梦想” 师:现在,我是一名拍卖师。所拍卖的东西,就是各位的梦想。一个人的梦想,就是你人生的追求和事业的发展,它可以掌握在你稳步发展中。我们每一个同学都想过自己以后想做什么,也想过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什么才是你最值得珍重的。今天我们通过这个活动希望让每一个同学都来思考:拼此一生,你到底想要什么?(在大屏幕上展示拍卖项目:)(1)哈佛大学的博士 (2)成为有钱的商人 (3)家庭幸福美满,拥有美貌贤惠的妻子或英俊博学的丈夫 (4)掌握一门精湛的技艺 (5)一所宏大的图书馆 (6)拥有三五个知心朋友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一单元 成长的节拍 第一课 中学时代 第2框 少年有梦教案 新人教版

少年有梦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梦想是对生活的盼望。少年时代,是一次绽放青春的机遇,是一次放飞梦想的机会,少年的梦想反映了我们对生命的态度。 2.了解少年的梦想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连,少年的梦想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 3.懂得把生活变成梦想的意义,而实现梦想则需要付出努力。 能力目标 1.引导学生把握放飞梦想的机会,绽放自己绚丽均青春。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引领学生正确分析现实与梦想之间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积极关注现实、关注未来的思想情感。 2.引领学生了解影响梦想的因素,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目标。 3.明白努力可以拉近梦想和现实的距离,引导学生通过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 重难点突破 重难点: 突破方法: 勾突破“努力就有改变”这一难点,首先开展小组探究活动,使学生了解“梦想和现实的距离有多远”“梦想怎样才能变成现实”,然后通过对莱特兄弟实现梦想的故事材料阅读,使学生感悟到:“努力,让我们拉近梦想和现实的距离。”最后通过多媒体课件呈现形式进行归纳。这样,既能使学生学得轻松,培养他们乐观开朗的性格,又能使他们很快明白其中的道理,愉悦地掌握相关内容,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并为实现自己的梦想不断进取,成为一名追梦少年。 探究新课堂 教学过程 一、导入设置。启动思维 【设计意图】安排角色表演和多媒体展示学生作品导入的目的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同时也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个性展示提供了较好的机会。 过程:结合教材(P8)通过学生角色表演导人。要求学生将课前准备的材料进行小组交流,然后

以多媒体呈现出较典型的同学的感受,进入对本课内容的学习。 活动:“运用你的经验” 问题1:你怎么看待他们的梦想? 学生A:每个人在自己不同的人生阶段,都有着不同的梦想。而追梦的过程则是一个收获的过程、一个成长的过程。 问题2:你的梦想又是什么呢? 学生B:教师、医生、律师、公务员、宇航员、科学家…… 问题3:如果梦想不能实现,梦想还有意义吗? 学生C:即使人生梦想不能成为现实,梦想依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梦想是对自己未来人生的一种期望,是人生前进的动力,是对未来生活的一种向往和追求,一个人有了梦想,也就有了奋斗目标。 教师小结:通过刚才同学们的讨论,使我们每个人对梦想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那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有关梦想的内容。 教师板书,导人新课。 二、自主探究,信息搜索 活动1:通过朗读《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交流体会 【设计意图】通过诵读体会诗人蕴含的感情,体会到青春的美好正是因为它有无限的可能,从而懂得珍惜现在,追求梦想。 过程: 学生自主学习,朗读诗歌《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 教师:大家从这首诗歌中体会到了什么? 学生:可以看出作者很渴望回到年轻时代,重新拥有年轻时代的梦想和激情。 教师:作者由衷地为少男少女们歌唱,正是因为年轻人可以无拘无束地做梦,无拘无束地追梦。正是梦想和激情,让年轻成为我们最宝贵的财富。 教师板书:(一)有梦就有希望 活动2:“探究与分享 多媒体展示美文,由学生代表朗读,提出问题,分组探究,由学生代表交流。 【设计意图】小组讨论式教学,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讨论交流,在讨论中同学们可以各抒己见,通过不同观点的冲突、碰撞、补充、修正,加深每一名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从而获得新知识。七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推理能力,通过理性思考和小组学生的合作,使课堂内容渐进式推

1.2少年有梦 教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上 第一单元:成长的节拍 第一课:中学时代 第二课时:少年有梦 一、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感受梦想的力量,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能力目标: 1、学会把握人生机遇,促进自我发展。 (三)、知识目标: 1、知道中学生活面临着诸多机遇与挑战,懂得努力就有改变的道理。 2、知道编织人生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生命主题,掌握追逐梦想、实现梦想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为什么人在少年时期一定要有梦想 2、怎样实现梦想 教学难点: 1、怎样实现梦想 2、懂得努力就有改变的道理 三、教学方法:活动探究法、情景教学法、分析归纳法、精讲点拨 四、教学过程 (一)引出新知 学生参与P8页运用你的经验:“梦想”热气球 学生交流分享: 1、谈谈自己在不同年龄限段有过怎样的梦想,哪些实现了,哪些没有实现。参考:针对新冠病毒,三岁的弟弟要当科学家,发明打败病毒的药。十岁的姐姐要造很大的一艘飞船,把人类运到别的星球。不同时期,梦想不同,反映我们在那段时间对美好生活的愿望。 2、小组讨论:如果梦想不能实现,梦想还有意义吗? 参考:有意义。编织人生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生命主题。梦想能不断激发我们生命的热情和勇气,让生活更有色彩。有梦想就有希望。 教师小结:人人都有梦想,梦想可大可小,梦想是会变的。那梦想是什么?为什么人在少年时期一定要有梦想?如何实现梦想?如果梦想不能实现,梦想还

有意义吗?带着这样的思考。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少年有梦”这个话题。 (二)探究新知 环节一:学生结合自己梦想和P9页第一段正文思考:梦想是什么收获平台:梦想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愿望。 师过渡:编织人生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生命主题。为什么人在少年时期一定要有梦想呢? 环节二:学生朗读P9页阅读感悟: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 学生思考交流:为什么作者要为少男少女们歌唱? 师生归纳提升: 赞美少男少女正值青春年少,最好的年华,充满了生长的力量,处于做梦的年龄,未来无限美好,激发少男少女追梦的情怀。 收获平台:人在少年时期一定要有梦想的原因(1) (1)编织人生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生命主题。梦想能不断激发我们生命的热情和勇气,让生活更有色彩。有梦想就有希望。 环节三:学生参与P10页探究与分享:瑞恩的井 学生交流:故事给你带来的启示是什么? 参考:有梦想就有希望。少年的梦想,是人类天真无邪、美丽可爱的愿望。它与人类的命运紧密相连。虽然总是和现实有一定距离,有时甚至不切实际,但是人类需要这样的梦想,也因为有了这样的梦想,才能不断地进步和发展。从小立志,落实行动。 师生归纳总结:人在少年时期一定要有梦想的原因(2)(3) (2)少年的梦想,是人类天真无邪、美丽可爱的愿望。它与人类的命运紧密相连。虽然总是和现实有一定距离,有时甚至不切实际,但是人类需要这样的梦想,也因为有了这样的梦想,才能不断地进步和发展。 (3)少年的梦想,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连。明确的人生目标,能帮助我们找到前进的方向。 师过渡: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青少年的责任是时代赋予的,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责任。今天我们正处于实现中国梦的新时代,实现中国梦,需要一代又一代的有志青年接续奋斗。 环节四:学生阅读P10正文第二段及相关链接 学生思考交流: 1、中国梦的内涵、实现途径。(见相关链接) 2、个人梦想与时代脉搏、中国梦之间的必然联系是什么? 参考:少年的梦想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与中国梦密不可分。少年的梦想同时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少年有梦教案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少年有梦教案 第一课中学时代 第2课时少年有梦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懂得拥有梦想的重要性,知道我们应该具有怎样的梦想。掌握实现梦想的方法。 能力目标:正确认识把梦想变成现实需要付出努力,初步具有辩证思维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让学生从小怀抱梦想,树立目标知道有梦就有希望,努力就有改变,并能为实现梦想付出自己的努力。 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梦想 教学难点 努力就有改变 教学流程 课堂导入: 人人有梦想,我们少年也有梦想。出示课题:少年有梦 一、有梦就有希望 名人故事引入师:有梦就有希望,有梦想才能有进步,我们一起来听莱特兄弟 的飞翔之梦”勺故事吧。一百多年前,一位穷苦的牧羊人带着两个幼小的儿子替别人放羊为生。有一天,他们赶着羊来到一个山坡上,一群大雁鸣叫着从他们头顶飞过,并很快消失在远方。牧羊人的小儿子问父亲:大雁要往哪里飞?”牧羊 人说:它们要去一个温暖的地方,在那里安家,度过寒冷的冬天。”大儿子眨着眼睛羡慕地说:要是我也能像大雁那样飞起来就好了。”小儿子也说:要是能做一只会飞的大雁该多好啊!牧羊人沉默了一会儿,然后对两个儿子说:只要你们想,你们也能飞起来。”两个儿子试了试,都没能飞起来,他们用怀疑的眼神看着父亲,牧羊人说:让我飞给你们看。”于是他张开双臂,但也没能飞起来。可是,牧羊人肯定地说:我因为年纪大了才飞不起来,你们还小,只要不断努力,将来就一定能飞起来,去想去的地方。”从故事给同学们的启示,引出 启示:少年要有梦想

有梦想就有希望,有希望就有未来 师:我们每一个人都拥有自已的梦想,今天我们一起进入少年有梦”的学习。 设问;1、梦想”是什么?生:畅所欲言 总结:梦想就是人们对于美好事物的一种憧憬和渴望,是少年天真无邪、美丽可爱的一种愿望。 师:接下来就让我们打开自己梦想百宝箱倾听你那美丽的梦想。生:① 我长大了想当老师,教别人学知识②我长大了想飞上太空去看看” ;••… 欣赏:P11莱特兄弟的图片探究一--------- 莱特兄弟的飞翔之梦”能实 现吗?梦想为莱特兄弟'飞翔成功起到什么作用?(可以对照课本9--10页) 2、青少年为什么要有梦想?或少年有梦的作用(意义 (1)有梦想,就能不断激发我们生命的热情和能力,让生活更有色彩,有梦就有希望。 (2)有梦想,才能不断地进步和发展。 (3)有明确的人生目标,能够找到前进的方向。 (4)有梦想,就有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 3、你们如何看待青少年的梦想? 学生根据个人的经历自由回答,也可根据教材上的观点进行回答。 对生活充满梦想;对生活充满渴望;有梦想就有希望;人生梦想是青少年重要生命主题等。提炼得出: (1)少年的梦想,是人类天真、美丽可爱的愿望。 (2)少年的梦想,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连。 (3)少年的梦想,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与中国梦密不可分。 二、努力就有希望 设问:看来,任何事情都不是轻而易举成功的呀。莱特兄弟终于圆梦了,他们的法宝是什么?是什么架起了他梦想和现实之间的桥梁? 是努力架起了他梦想和现实之间的桥梁 设问:4、你知道怎样去实现梦想吗? 对于努力,你怎么看?那我们应该如何做好努力呢?学生根据个人的 经历自由回答,也可根据教材上的观点进行回答。

第一单元成长的节拍第一课中学时期第二课时少年有梦

第一单元成长的节拍第一课中学时期第二课时少年有梦 七年级人教版《道德与法治》知识解读 第一单元成长的节拍 第一课中学时期 【思维导图】 新的起点——初中生活新体验 中学序曲 成长的礼物中学生活提供了发展自我的多种机缘 中学时期咱们做好准备的方式 有梦就有希望——少年要有梦想的原因少年有梦 尽力就有改变——少年实现梦想的方式 【知识整合】 一、中学序曲 一、新的起点(初中生活有什么新体验?) (1)中学生活把咱们带进一个别样的天地:富有挑战的课程,新奇的实验器材,丰硕多彩的社

团,新校园、新老师、新同窗……咱们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 (2)成长中的每一个阶段都有独特的价值与意义,中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一个新阶段,这段时间并非是很长,却可以为咱们的一生奠定重要基础。 (3)中学时期见证着一个人从少年到青年的生命进阶。随着身心的不断发展,咱们开始深切探访生命的奥秘,满怀好奇地撩开精神世界的面纱;随着自我意识的慢慢觉醒,咱们开始主动发现和熟悉自己;随着思维水平和理解能力的不断提高,咱们对世界的熟悉越发具体而深切;随着生活体验的日渐丰硕,咱们开始自觉磨砺意志和品格,思考生活的意义……这将为咱们的人生长卷打上加倍丰硕而厚实的底色。 二、成长的礼物 (1)生命给了咱们哪些成长的礼物? 中学生活,对咱们来讲意味着新的机缘和可能,也意味着新的目标和挑战。这些都是生命馈赠给咱们的成长礼物。 ‚中学生活提供了发展自我的多种机缘。集体生活,修养咱们的品格,丰硕咱们的个性;新的课程,引领咱们探索新的知识领域;丰硕多彩的社团

活动,给咱们提供发展兴趣的平台;各类各样的社会实践,为咱们打开熟悉社会之门…… ƒ进入中学,新的目标和要求激发着咱们的潜能,鼓励着咱们不断实现自我超越。“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咱们似乎天天都有做“最好的我”的生命冲动。 ④在新的环境中,咱们有机缘改变在父母、老师和同窗心目中那些不够完美的形象,从头塑造一个“我”。 (2)咱们如何对待成长的礼物?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中学生活的序幕方才拉开,面对各类可能与挑战,咱们要珍视当下,把握机缘,从点滴做起,为美好明天付出不懈的尽力。 (3)理想的“我”是如何的? 愈来愈有活力,能坚持,有韧劲;愈来愈顽强,会合作,能包容;愈来愈有主见,勇于表达自我。 二、少年有梦 1.有梦就有希望(为何少年要有梦想?) (1)编织人生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生命主题。梦想是咱们对未来美好生活图景的愿望,它能不断激发生命的激情和勇气,让生活更有色彩。有梦想,就有希望。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