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中表达壮志未酬愤懑的句子

古诗中表达壮志未酬愤懑的句子

1. 求一些诗句,表达壮志未酬踌躇满志的那种

曹操《步出夏门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苏轼

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秋浦歌李白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书愤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二十自叙李鸿章

其一

蹉跎往事付东流,弹指光阴二十秋。青眼时邀名士赏,赤心聊为故人酬。

胸中自命真千古,世外浮沉只一沤。久愧蓬莱仙导客,簪花多在少年头。

其二

丈夫事业最当时,一误流光悔后迟。壮志不消三尺剑,奇才欲试万言诗。

闻鸡不觉身先舞,对镜方知颊有髭。昔日儿童今弱冠,浮生碌碌竟何为?

入都十首

其一丈夫只手把吴钩,意气高于百尺楼;一万年来谁著史?八千里外觅封侯。

定将捷足随途骥,那有闲情逐水鸥!笑指泸沟桥畔月,几人从此到瀛洲?

2. 表现诗人壮志未酬情感的诗

壮志未酬古诗词名句登高(登楼,登台)怀远怀才不遇、壮志未酬之悲似大概有“泪”“涕”“发白”“失望”等字词的均可归为此类.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晏殊《蝶恋花》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杜甫的《蜀相》一诗中有两个哀叹诸葛亮壮志未酬的悲愤心情的诗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陆游《书愤》中“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候,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辛弃疾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把吴钩看

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卜算子月色染尘埃,雾气镶银铠.笑对三千铁骑寒,剑指英气概.军歌喝十排,战鼓擂胜败.溅血七步铮骨傲,枪挑完颜帅.虞美人孤坟小墓湖边伫,漫夜何其苦繁星点点惹人怜,空有一腔热血叹无缘无声哀泣英魂在,傲视三千载豪歌万里问苍穹,能否金枪戎马再称雄。

3. 【表现诗人壮志未酬情感的诗】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离骚》屈原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之迟暮.《龟虽寿》曹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诉衷肠》陆游当年万里觅封候,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宣州谢眺楼饯别校叔书云》唐·李白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满江红宋.岳飞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4. 书愤中抒发岁月蹉跎壮志未酬的句子是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陆游书愤有三首,有三句: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

镜里流年两鬓残,寸心自许尚如丹。

书愤

其一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其二

白发萧萧卧泽中,秪凭天地鉴孤忠。厄穷苏武餐毡久,忧愤张巡嚼齿空。细雨春芜上林苑,颓垣夜月洛阳宫。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其三

镜里流年两鬓残,寸心自许尚如丹。衰迟罢试戎衣窄,悲愤犹争宝剑寒。远戍十年临的博,壮图万里战皋兰。关河自古无穷事,谁料如今袖手看!

初中语文 古诗文赏析 悲歌一曲诉愁肠""鲍照《拟行路难》(其四)赏析

悲歌一曲诉愁肠──鲍照《拟行路难》第四首赏析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这是南朝宋代著名诗人鲍照《拟行路难》中的第四首。诗人寄激情于平淡,以浑朴的笔调,表达了沉郁不舒的情怀。 鲍照生活的时代,正是门阀制度盛行的时期。“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出身寒微的文人往往空怀一腔热忱,却报国无门,不得不在壮志未酬的憾恨中坐视时光流逝。即使跻身仕途,也多是充当幕僚、府掾,备受压抑,在困顿坎坷中徒然挣扎,只落得身心交瘁。鲍照的遭遇就是这样的。他出身寒素,“身地孤贱”,无高贵的门第可资凭借。虽然年轻时即以诗为临川王刘义庆所赏识,但始终不得志,一生中只做过诸如王国侍郎、县令、中书舍人、参军等一类小官。尽管他的诗文在南朝时已和谢灵运一样,成为很有影响的三体之一,尤其是他的乐府诗“如五丁凿山,开人世所未有”(沈德潜《古诗源》卷十一),但是这样一位重要诗人居然史书无传,仅在《宋书》及《南史》的《临川王义庆传》中附带提到几句。由此可见鲍照身前身后寂寞冷清境况之一斑!难怪钟嵘为之叹息:“才秀人微,故取湮当代!”(《诗品》)仕途的艰难,世道的不平,世人的冷眼,像铅似的乌云笼罩着诗人敏感的心灵,而在精神压抑中迸发出来的愤懑之情,也往往在他的笔端化为警世的闪电,直指黑暗的现实。上面提到的《拟行路难》第四首,即是鲍照此类作品中很有代表性的一篇。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这是人们习见的现象,真实而又平常。诗人拈出这一平常无奇的自然现象作为比兴,以引出他对社会人生的百般感慨,这就使他的感慨也来得那么自然。它发自真实的生活感受,并非故作惊人之语:“人生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文理解性默写(含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文理解性默写(含答案) 1.渔家傲·秋思》中表达戍边将士“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卫国志向的句子是: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2.唐代诗人李益诗句“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抒写了戍边将士强烈的思乡之情,《渔家傲·秋思》中表达同样感情的句子是: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3.《渔家傲·秋思》中表现将士们思家与报国矛盾心情的诗句是: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4.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表达自己和征人们想家却又不甘无功而返的矛盾心理的句子是: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5.《渔家傲?秋思》中抒发征夫戍边难归的无奈和对家乡的眷念之情且表达了主旨的诗句是: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6.王维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突出体现了边塞的壮美,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运用相似的景物渲染了边塞的悲凉,这句词是: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7.渔家傲?秋思》中渲染古代西北边地秋景的悲凉奇异的诗句是: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8.《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中借用典故,表达作者愿驰骋疆场、为国立功的句子是: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9.《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运用典故,表达作者渴望得到重用的心情两句: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10.《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抒发主人公杀敌为国、守卫边疆的豪情壮志的诗句是: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11.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以孙权自喻,表明建功立业心志的诗句是: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12.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抒写人到中年的主人公,壮志未酬的感叹的诗句是: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13.《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从形、声两方面写军营生活及战前准备的句子是: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14.《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从视觉听觉两方面表现激烈战斗场面的句子: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15.《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辛弃疾以“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直抒胸臆,表达作者的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16.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描写渴望驰骋沙场、英勇杀敌的战斗场面的词句是: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17.秋瑾的《满江红》中“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运用短句,节奏明快,格调高昂,豪迈雄健,将身不能为男儿,心却不让须眉的苦闷表达得淋漓尽致。18.秋瑾的《满江红》中“ 为篱下黄花开遍”一句是化为陶渊明“采菊东篱下”和李清照的“人比黄花瘦”的诗句,以外在自然景观的清秀明丽反衬青春蹉跎而又无可奈何的沉重失落感和怨幽之情。19.《定风波》中写作者遇到突如其来的风雨,顶风冲雨,从容前行的句子是:“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20.《定风波》中写归途遇雨,同行狼狈,词人却放慢脚步,不在意风雨,吟诗长啸的句子是: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21.《定风波》中描绘了这样一个有趣而又充满哲理的画面:“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一边是料峭春风,丝丝冷意;一边是山头斜照,些些暖意,在写景中传达出人生的哲理:寒冷中有温暖,逆境中有希望,忧患中有喜悦。22.《定风波》中词人认为只要怀着轻松旷达的心情去面对人生的一切风雨,也就无所谓风雨无所谓晴了的句子是: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23.《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中把国家兴亡和人生的感慨都托之于渔唱,表达作者内心寂寞悲凉的心情的句子是: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24.《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中作者以饱蘸着久历艰难和劫后余生的血泪的笔触,概括国家和个人的激剧变化的情况,写下的感慨深沉的句子是: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25.《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中组成一幅富有空间感的恬静、清婉、奇丽的画面,将充满闲情雅兴的生活情景真实地反映了出来的词句是: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26.《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中大大地拓展了感慨的内涵,使之超越了自身的经历和友情的范围,而把目光转向历史和人生,去作哲理性的思考的词句是: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27.《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中侧面显示诗人对现实的极度不满,同时表达自己内心寂寞悲凉的情绪,以景语来代替叙事抒情的词句是: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28.《太常引·建康中秋夜

古诗中表达壮志未酬愤懑的句子

古诗中表达壮志未酬愤懑的句子 1. 求一些诗句,表达壮志未酬踌躇满志的那种 曹操《步出夏门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苏轼 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秋浦歌李白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书愤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二十自叙李鸿章 其一

蹉跎往事付东流,弹指光阴二十秋。青眼时邀名士赏,赤心聊为故人酬。 胸中自命真千古,世外浮沉只一沤。久愧蓬莱仙导客,簪花多在少年头。 其二 丈夫事业最当时,一误流光悔后迟。壮志不消三尺剑,奇才欲试万言诗。 闻鸡不觉身先舞,对镜方知颊有髭。昔日儿童今弱冠,浮生碌碌竟何为? 入都十首 其一丈夫只手把吴钩,意气高于百尺楼;一万年来谁著史?八千里外觅封侯。 定将捷足随途骥,那有闲情逐水鸥!笑指泸沟桥畔月,几人从此到瀛洲? 2. 表现诗人壮志未酬情感的诗 壮志未酬古诗词名句登高(登楼,登台)怀远怀才不遇、壮志未酬之悲似大概有“泪”“涕”“发白”“失望”等字词的均可归为此类.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晏殊《蝶恋花》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杜甫的《蜀相》一诗中有两个哀叹诸葛亮壮志未酬的悲愤心情的诗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陆游《书愤》中“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候,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辛弃疾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把吴钩看

部编版九下12课《词四首》理解性默写及答案

12.《词四首》理解性默写及答案【部编版九下】 12.词四首 一、渔家傲?秋思/范仲淹 二、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三、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 四、满江红(小住京华)/秋瑾 一、《渔家傲?秋思》范仲淹 【原诗】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译文】 秋天到了,西北边塞的风光和江南大不同。大雁又飞回了衡阳,一点也没有停留之意。黄昏时分,号角吹起,边塞特有的风声、马啸声、羌笛声和着号角声从四面八方回响起来。连绵起伏的群山里,夕阳西下,青烟升腾,孤零零的一座城城门紧闭。 饮一杯浊酒,不由得想起万里之外的亲人,眼下战事未平,功名未立,还不能早作归计。远方传来羌笛的悠悠之声,天气寒冷,霜雪满地。夜深了,在外征战的人难以入睡,无论将军还是士兵都白了鬓发,泪满衣襟。 【主题思想】 《渔家傲秋思》通过对边塞秋季肃杀景物的描写,表达了戍边将士塞外生活的艰辛和忧国思乡、孤独愁苦、壮志难酬的心情,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朝廷腐朽、软弱,不修武备、不重边功的愤懑不平。 【习题】 理解性默写 1、唐代诗人李益诗句“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抒写了戍边将士强烈的思乡之情,《渔家傲·秋思》中表达同样感情的句子是:,

。 3、《渔家傲?秋思》中抒发征夫戍边难归的无奈和对家乡的眷念之情且表达了主旨的诗句是:,。 4、王维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突出体现了边塞的壮美,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运用相似的景物渲染了边塞的悲凉,这句词是:,,。 5、《渔家傲?秋思》中渲染古代西北边地秋景的悲凉奇异的诗句是 ,。 【参考答案】 1、唐代诗人李益诗句“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抒写了戍边将士强烈的思乡之情,《渔家傲·秋思》中表达同样感情的句子是:人不寐,将军白发 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3、《渔家傲?秋思》中抒发征夫戍边难归的无奈和对家乡的眷念之情且表达了主旨的诗句是: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4、王维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突出体现了边塞的壮美,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运用相似的景物渲染了边塞的悲凉,这句词是: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5、《渔家傲?秋思》中渲染古代西北边地秋景的悲凉奇异的诗句是: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二、《江城子.密州出猎》作者:苏轼 (宋) 【原词】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诗句大全

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诗句大全 (实用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

古诗题墨葡萄诗翻译赏析

古诗题墨葡萄诗翻译赏析 《题墨葡萄诗》作者是明代文学家徐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 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前言】 抒发了自己无人赏识,壮志未酬的无限感慨和年老力衰,孤苦伶仃的凄凉之情,表达了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怅惘与不平。本该一展抱负,却遭“闲抛闲掷”,个中遗憾与愤懑,均借这一“闲”字言出来了。 【翻译】 半生落魄已成翁,我这大半辈子潦倒失意,已然老朽(成了一个老头)独立书斋啸晚风。常常独自站在书房里对着晚风长啸(抒发心中的不平之气)笔底明珠无处卖,我画了很多珍贵的明珠却没地方去卖,闲抛闲掷野藤中。只有无聊的把这些明珠扔到(添加到)野藤蔓之中改成黑葡萄。 【鉴赏】 徐渭是一个我看不懂的艺术家,不是因为他的书画,而是行为。他的狂放让他的画充满了一股直冲霄汉的气势,也许是时代的因素,他并不得志,甚至是失意。但他的诗书曲画却开创了一个新的空间,那是属于他自己的,在那里他是自由的。 第一,二句刻画了诗人晚年苍凉,孤苦伶仃,从“翁”“独立”

“萧”可以看出。 “明珠”就是指葡萄,作者借葡萄画无处卖,抒发了自己无人赏识,壮志未酬的无限感慨和年老力衰,孤苦伶仃的凄凉之情“闲”字。诗人运用反复手法,突出这个“闲”字,旨在表现诗人一生飘零、寂寞孤苦的境遇,表达了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怅惘与不平。本该一展抱负,却遭“闲抛闲掷”,各种遗憾与愤懑,均借这一“闲”字言出来了。 徐渭的这首《题墨葡萄诗》,是他自己的一幅自画像。“独立书斋啸晚风”句,仿佛画出了一个一生怀才不遇、落魄失意的倔强老人,在面对命运的多次捉弄后,仍不失傲骨,不肯向命运低头的形象。尽管已是白发苍苍,却仍要在书斋前,夕阳西下的晚风中,独立啸傲。 这一“啸”,是作者对自己多舛命运的无尽悲叹。这一“啸”,也是作者对自己一生落寞命运的发抒。这一“啸”,还减缓了自己与这个世界的冲突。自古有才气的文人,大多心比天高,可命,却都如纸般薄。李白如此,苏轼如此,徐渭也一样。 遇上“胸中小不平”时,文人大都“可以酒浇之。”以求得心理的平衡。可当遇到“世间大不平”时,酒已无法消了。 对每个个体的人来说,世间的大不平,不是别的,是自己遭遇的不公与无尽坎坷的命运。若是还年青,可以拔剑四顾,指向不平,哪有不平哪有我。心若在,梦就在。与命运抗争的机会还多。可如今,白发萧萧,“一事无成人渐老”,你还能做什么?只能是“独立书斋啸晚风”了。

壮志未酬古诗词

壮志未酬古诗词 壮志未酬,是每个有梦想的人都会有的心态。无论在古代还是现代,这种心态都曾经 在许多诗人的笔下得到了表达。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些有关“壮志未酬”的古诗词吧。 唐代杜甫的《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作为唐代大诗人,杜甫的《登高》一诗更是脍炙人口。诗中,他写下了自己的苦恼和 无奈,但也表达了他永不气馁的精神。 宋代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作为文学大家辛弃疾的代表之一,《青玉案·元夕》以其优美的语言和精深的思想深 受文艺青年喜爱。其中“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一句,恰如人生中的壮志未酬,表达了寻找梦想之艰难,同时也寄托了一份坚定与不弃。 唐代刘禹锡的《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托六尺,终不始教英。 作为唐代著名文学家和政治家,刘禹锡一生充满了几多血泪和惊叹。《陋室铭》这首诗,虽写自己之陋室,却是表达了“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的思想。它表达了一个人内心 的追求,不以物质条件划分高低,而以仁德为根本的人生哲学。 近代林语堂的《壮志未酬》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散入珠帘湿罗幕,独守空房四五更。 近代文学家林语堂用诗文的形式表达了壮志未酬的悲凉。诗中的“十年一觉扬州梦, 赢得青楼薄幸名。”很好的表达了当一个人的壮志和梦想没有被实现时,往往会感到孤独、失落与无助。 壮志未酬,是人生道路上的一种常见心态。在古诗词中,我们可以找到非常多表达这 种心态的优美诗篇。它们正是因为准确表达了人生中的痛苦和悲哀,而被广泛的传承和赞美。

登楼的经典古诗词,感受乡愁与壮志未酬!

登楼的经典古诗词,感受乡愁与壮志未酬! 唐代,楼,作为一种登楼者借以抒怀的重要场所,真正地进入了人们的视野。蒲州的鹳雀楼,鄂州的黄鹤楼,洪州的滕王阁,湖州的销暑楼,润州的多景楼,岳州的岳阳楼等气象恢弘、皆“名与天壤齐”的名楼更是诗人们流连忘返、倾吐感怀之处,在临楼眺望中抒发自己的人生感悟。 后世诗人,大多一写登楼几乎意味着自身的情思有所抑塞、郁闷,或思乡、或怀人、或叹功业未成、或悲贬谪他乡、或感怀古…… 〔唐代〕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鹳雀楼,又名鹳鹊楼,位于山西省永济市蒲州古城西面的黄河东岸。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出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唐代〕崔颢《登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这首诗是吊古怀乡之佳作。诗人登临古迹黄鹤楼,泛览眼前景物,即景而生情,诗兴大作,脱口而出,一泻千里。既自然宏丽,又饶有风骨。诗虽不协律,但音节嘹亮而不拗口。真是信手而就,一气呵成,成为历代所推崇的珍品。 〔唐代〕李白的《秋登宣城谢脁北楼》: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谢朓楼坐落于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是南齐诗人谢朓任宣城太守时所建。全诗语言清新优美,格调淡雅脱俗,意境苍凉旷远。从登临到怀古,抒发了对先贤的追慕之情,以及壮志未酬之悲。 〔唐代〕杜甫《登楼》: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描写壮志未酬的古诗词

描写壮志未酬的古诗词 描写壮志未酬的古诗词 陆游是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也是流传作品最多的诗人。他生于两宋之交,幼年为躲避战乱而颠沛流离。年少的生活使他对侵略者充满痛恨。陆游一生都志在恢复中原,一直到死前也是如此,《示儿》就是最好的明证。接下来小编为你带来描写壮志未酬的古诗词,希望对你有帮助。 《卜算子·咏梅》 【宋】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这首咏梅词上片集中写了梅花的困难处境,下片写梅花的灵魂及生死观。词人以物喻人,托物言志,以清新的情调写出了傲然不屈的梅花,暗喻了自己虽终生坎坷却坚贞不屈,达到了物我融一的境界,笔致细腻,意味深隽,是咏梅词中的绝唱。 《游山西村》 【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这是一首纪游抒情诗,全诗首写诗人出游到农家,次写村外之景物,复写村中之情事,末写频来夜游。作者以游村贯穿,把秀丽的山村自然风光与淳朴的村民习俗和谐地统一在完整的画面上,构成了优美的意境和恬淡、隽永的`格调。此诗题材比较普通,但立意新巧,手法白描,不用辞藻涂抹,而自然成趣。 《示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这是陆游的绝笔之作。当生命走到尽头,陆游在精神残存之际,还不忘嘱咐儿子:如果北方收复,一定要到我的坟前告诉我。陆游的忠贞的爱国之心,至死不疑,令人感动。 更多壮志未酬的诗句: 1、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xx数百年。 2、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3、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4、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5、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6、喜怒哀乐千般情,诗如人生皆由心。 7、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8、纤云四卷天无河,清风吹空月舒波。 9、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10、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1、今成一丈夫,坎坷愁风尘。 12、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13、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14、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 15、寒夜读书忘却眠,锦衾香烬炉无烟。 16、慨当以慷,怃思难忘。 17、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18、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19、年去年来白发新,匆匆马上又逢春。 20、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21、假金只用真金镀,若是真金不镀金。 22、君亦晚坎坷,有句怨弃遗。 23、前半身未经思量,后半生就已经来到。

九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译文赏析及练习

九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译文赏析及练习 01 渔家傲·秋思(宋·范仲淹) 【原文】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译文】 秋天到了,西北边塞的风光和江南大不同。大雁又飞回了衡阳,一点也没有停留之意。黄昏时分,号角吹起,边塞特有的风声、马啸声、羌笛声和着号角声从四面八方回响起来。连绵起伏的群山里,夕阳西下,青烟升腾,孤零零的一座城城门紧闭。 饮一杯浊酒,不由得想起万里之外的亲人,眼下战事未平,功名未立,还不能早作归计。远方传来羌笛的悠悠之声,天气寒冷霜满地。夜深了,在外征战的人难以入睡,将军已是头发花白,士兵抹着思乡的泪水。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边塞将士生活的艰苦,表达了词人破敌立功的决心和思念故乡的矛盾心情。 上阕重在写景,描写塞下秋景。词人用一个“异”字,统领全部景物的特点,突出塞下秋景与中原的不同。“雁去”句写出了天气的寒冷;“边声”句,风吼、马嘶,同不断起伏的号角声混杂在一起,构成了塞下特有的声音。“孤城”句点明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下阕集中抒发了身处边塞的征人之情。词人化用“勒石燕然”的典故,正面揭示了自己和征人们的一种矛盾心理:他们思念相距万里的家乡,却没有办法回去,因为还没有建立军功、勒石燕然,表达了词人爱国、卫国的精神。 全词意境开阔苍凉,形象生动鲜明,反映出作者亲身经历的场景,表达了作者自己和戍边将士的内心感情,读起来真切感人。 【主题】 这首边塞词既表现将军的英雄气概及征夫的艰苦生活,也暗寓对宋王朝重内轻外政策的不满,爱国激情,浓重乡思,兼而有之,构成了将军与征夫思乡却渴望建功立业的复杂而又矛盾的情绪。 【写法】

九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知识点

九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知识点 一切知识都源于无知,一切无知都源于对知识的认知。最根深蒂固的无知,不是对知识的无知,而是对自己无知的无知。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九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九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知识1 诗词名句 1.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2.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3.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4.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5.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6.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7.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8.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9.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10.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11.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12.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秋瑾《满江红》) 13.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秋瑾《满江红》) 14.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秋瑾《满江红》) 15.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秋瑾《满江红》) 16.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苏轼《定风波》) 17.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定风波》)

18.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陈与义《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19.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陈与义《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20.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九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知识2 《满江红》 主题思想:这首词反映了她在封建婚姻家庭和旧礼教的束缚中,走向革命道路前夕的苦闷彷徨和投身革命的雄心壮志。 (1)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 “又”字体现了作者对时光飞逝、年华虚度的感慨。 (2)自选角度赏析“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 “拭”字,写秋色澄明,十分传神。然而明丽的秋景都不能抹去国难心愁,乐景反增悲哀。 (3)赏析“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 运用“四面楚歌”的典故,写出国家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困境,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4)任选角度赏析“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 三字短句,短促有力,通过身心对比和反衬,写出了词人不是男儿胜似男儿的豪迈气概,抒发了作者渴望投身革命、报效国家的思想感情。 (5)赏析“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直抒胸臆,引用白居易《琵琶行》“江州司马青衫湿”的典故,抒发了词人走向革命前夕的苦闷,知音难觅的悲伤,对自己前途的担忧。 九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知识3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内容介绍: 上阕写军营中的生活,写了看剑、吹角、分肉、奏乐、点兵五件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真题练习及答案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真题练习及答案 诗歌鉴赏是高中语文学科考试的重要内容,学生平时也需要加强练习。下面店铺给大家带来高中语文诗歌鉴赏真题练习,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真题练习(一) 一.新课标I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鹊桥仙 陆游 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①?酒徒一半取封候,独去作江边渔父。 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断苹洲烟雨②。镜湖③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君恩赐与! 【注】①这三句是追忆当年军中的生活。博,古代的一种棋戏。 ②占断:占尽。苹洲烟雨:指长满苹草、烟雨空濛的风光。③镜湖:即鉴湖,在今浙江绍兴。唐天宝初,贺知章请求回家乡会稽当道士,玄宗诏赐他镜湖一角。 8.上阕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它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5分) 答:那些整天酣饮的酒徒一个个封侯拜将,而自己只能做一个闲散的江边渔翁。表达了对自己壮志未酬而只能隐居的无奈和牢骚。 9.词的结尾借用了贺知章的故事,这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6分) 答:用来含蓄地表达对统治者的不屑和愤慨之情。皇帝既置我于闲散,镜湖风月原本就属于闲散之人,又何必让皇帝来恩赐呢?再说,天地之大,何处容不下我一个闲散之人,谁有稀罕你皇帝的恩赐! 二.天津卷 14.阅读下面这首词,按要求作答。(8分) 鹧鸪天•送廓之秋试① [宋]辛弃疾

白苎②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③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 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注】 ① 试:科举时代秋秀举行的考试,又叫秋闱。 ②白苎(zhù):用白色苎麻织成的布。 ③禹门:即龙六,古时以“鱼跃龙门”喻指考试得中。 (1)“白苎新袍入嫩凉”句中的“嫩”字带给你怎样的感觉?(2分) 答:轻微、新鲜、清爽等。 (2)“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怎样体现了辛词的豪放特点?(3分) 答:大鹏、丹凤、意象豪迈;北海、太阳、路茫茫、意境开阔;携书佩剑,显示出既儒雅又刚健的气概。 (3)请举一例分析本词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3分) 答:例:“白苎新袍入凉”“春蚕食叶响回廊”是实写,点明时令和环境;“明年此日青云去,去笑人间举子忙”是虚写,想象金榜题名后轻松愉悦的心情。虚实相生,表达对应考者的良好祝愿。 三.福建卷 6.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题目。(6分) 送何遁山人归蜀 [宋」梅尧臣 春风入树绿,童稚望柴扉。 远壑杜鹃①响,前山蜀客归。 到家逢社燕,下马浣征衣。 终日自临水,应知已息机② (——选自《宋诗精华录》)

古诗南歌子贺铸阅读答案

古诗南歌子贺铸阅读答案 古诗南歌子贺铸阅读答案 南歌子这一首诗这是北宋诗人贺铸所创作的一首词作,这首词描写了作者自己超凡脱俗的心境,字里行间中也略微飘溢出一种淡淡的孤寂和无奈。古诗南歌子贺铸阅读答案,我们来看看。 原文: 南歌子·疏雨池塘见 贺铸 疏雨池塘见,微风襟袖知。阴阴夏木啭黄鹂,何处飞来白鹭立移时。 易醉扶头酒,难逢敌手棋。日长偏与睡相宜,睡起芭蕉叶上自题诗。 南歌子·疏雨池塘见字词解释: ①此阕原缺调名,据词律补。 ②“疏雨”二句:杜牧《秋思》诗:“微雨池塘见,好风襟袖知。” ③“阴阴”句:王维《积雨辋川庄作》诗:“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④“何处”句:苏轼《江城子·湖上与张先同赋》词:“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 ⑤扶头酒:一种使人易醉的烈酒。谓饮此酒后,头亦须扶。姚合《答友人招游》诗:“赌棋招敌手,沽酒自扶头。” ⑥“日长”句:苏轼《和子由送将官梁左藏仲通》诗“日长惟有睡相宜。” ⑦“睡起”句:韦应物《闲居寄诸弟》诗“尽日高斋无一事,芭蕉叶上坐题诗。” 南歌子·疏雨池塘见翻译: 稀疏的雨点落在池塘里,水面上泛起了涟漪。轻风拂来,吹动了衣袖。夏天的树长满了浓密的叶子,树荫中响起黄鹂婉转的啼叫声。

一只白鹭不知道从什么地方飞来,独立池塘,已经很久很久。 喝扶头酒很容易让人醉,可下棋时却难逢对手。这长长的白日,用来睡觉是最合适的了。我睡醒后,一个人在芭蕉叶子上百无聊赖地写着诗。 南歌子·疏雨池塘见阅读答案: 试题: 1.词的上片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5分) 2.词的下片写了作者日常生活中的.哪四件琐事?请用四组二字词语加以概括。结合诗句简要分析这些生活琐事隐含着作者怎样的情感。(6分) 答案: 1.上片描绘出一幅闲适恬谈、生机勃勃的夏日风景图。(2分)词人独立庭院,点点疏雨在池塘中留下了微微的涟漪,轻风拂面而来。周围树木成阴,枝头上黄鹂婉转啼鸣,一只不知从何处飞来的白鹭,落在池畔,迟迟不愿离去。词人观疏雨、沐轻风、听黄鹂、友白鹭,怡然自得,其乐陶陶。(3分) 2.写了饮酒、下棋、睡觉、题诗四件生活琐事。(2分,两个1分,四个2分)饮酒而“易醉”,下棋而敌手“难逢”,字里行间蕴含着的仍然是一种百无聊赖的心绪;夏日长长,无所事事,最适合于睡觉,作者自我解嘲;睡起题诗,则只能“自题”自赏,自取其乐。(2分)透露着作者孤寂落寞、知音难求的情怀和无所事事、壮志难酬的痛苦。(2分,大意对即可) 南歌子·疏雨池塘见创作背景: 贺铸出身于没落贵族家庭,是孝惠后的族孙,且娶宗室之女。但他秉性刚直,不阿权贵,因而一生屈居下僚,郁郁不得志。这种秉性,这种身世际遇,使他像许多古代文人一样,建功立业的胸襟之中,常常流走着痛苦、孤寂、无奈的波澜。这种心绪时时反映在他的词作中,这首《南歌子》便是一例。 南歌子·疏雨池塘见赏析: 这是一首夏日即景之作。

《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李白唐诗鉴赏

《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李白唐诗鉴赏 《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李白唐诗鉴赏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肯定对古诗词鉴赏非常熟悉吧?古诗词鉴赏,就是对古诗词进行分析,从单纯的字、词到句子的翻译解释,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了解其中内涵。古诗词鉴赏怎么做会更好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李白唐诗鉴赏,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李白唐诗鉴赏 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其三) 李白 刬却君山好, 平铺湘水流。 巴陵无限酒, 醉杀洞庭秋。 鉴赏 《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是李白的`一组纪游诗,由三首五言绝句组成。三首均可独立成章,其中第三首,更是具有独特构思的抒情绝唱。 此诗作于乾元二年(759)秋。这年春,李白在流放夜郎途中,行至巫山,遇大赦放还。九死一生,喜出望外,赶忙返至江夏。希望朝廷还能用他。但是他在江夏滞留了一个时期,毫无结果,幻想又落空了,只好离开江夏,出游湘中。在岳州遇到族叔李晔,时由刑部侍郎贬官岭南。两人同游洞庭,其心情是可以想见的。李白才华横溢,素有远大抱负,而朝政昏暗,使他一生蹭蹬不遇,到了晚年,九死一生之余,又遭幻想破灭,数十年愤懑,一齐涌上心头。因此当两人碧波泛舟,开怀畅饮之际,举眼望去,兀立在洞庭湖中的君山,阻挡湘水不能泻千里直奔长江大海,就仿佛人生道路上的坎坷障碍。于是,发出了“刬却君山好,平铺湘水流”的奇想。他要铲去君山,实际上是抒发他心中的愤懑不平之情。希望铲除世间的不平,让能有一条平坦

的大道可走啊!然而,君山是铲不平的,世路仍然是崎岖难行。“何以解忧,惟有杜康”,还是尽情地喝酒吧!诗人醉了,从醉眼里看洞庭湖中的碧波,似乎洞庭湖水都变成了酒,而那君山上的红叶不就是洞庭之秋的绯红的醉颜吗?于是又生出了浪漫主义的奇想:“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这两句诗,既是实写自然景色,又是诗人思想感情的曲折的流露,表达他实写象洞庭湖的秋天一样,用洞庭湖水似的无穷尽的酒来尽情一醉,借以解忧的愿望。这首诗,前后两种奇想,表面上似乎各自独立,实际上却有着内在联系,联系它们的纽带就是诗人壮志未酬的悲愤。酒和诗都是诗人借以抒愤懑、豁胸襟的手段。 拓展 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其二) 李白 船上齐桡乐, 湖心泛月归。 白鸥闲不去, 争拂酒筵飞。 译文: 船上齐唱行船之歌,我们乘着月色自湖心泛舟而归。 湖面上白鸥悠闲不远飞,倒是争相在我们酒筵的上方盘旋飞翔。 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其一) 李白 今日竹林宴, 我家贤侍郎。 三杯容小阮, 醉后发清狂。 译文: 今日与我家贤侍郎共为竹林之宴饮,就像阮咸与叔父阮籍一样。 酒过三杯,请容许我酒醉之后高迈不羁之态。 鉴赏 名家点评

【高中古诗词阅读】《舟中二首(其一) 恶风横江江卷浪》阅读答案

【高中古诗词阅读】《舟中二首(其一) 恶风横江江卷浪》阅读 答案 舟中二首 ( 其一 ) 陈师道① 恶风横江江卷浪,黄流湍猛风用壮。② 疾如万骑千里来,气压三江五湖上。岸上空荒火夜明,舟中坐起待残更。少行路今头白,不尽还家去国情。注:舟中二首 ( 其一 ) 陈师道① 恶风横江江卷浪,黄流湍猛风用壮。② 疾如万骑千里来,气压三江五湖上。 岸上空荒火夜明,舟中坐起待残更。 少行路今头白,不尽还家去国情。 注:①宋哲宗绍圣元(1094) ,作者因党争之祸受牵连被罢职。这首诗作于离任途中。 ②风用壮:表示风力壮猛。 8 、颔联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作简要赏析。(4 分) 9 、这首诗表现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4 分)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

网整理 8 、比喻和夸张。将迅猛的风浪夸张地比作瞬息千里的万马,将风浪的气势夸张地说成 能横压三江五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风浪的威势。 9 、“恶风””“黄流”寓示作者生活环境的险恶,借此表达作者被罢职后的愤懑之情;“空荒”待残更“则表达归家途中的孤寂落寞之感;借“今白头”、情“不尽”表达韶光 已逝、壮志未酬的悲辛之情。 (1 ).第三、四句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请作简要赏析。(4 分) (2 ).这首诗表现出作者怎样的复杂情感?请简要分析。(6 分)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 10 (1 )① 比喻和夸张。将迅猛的风浪夸张的比作瞬息千里的万马,将风浪的气势夸张地形容为 能横压三江五湖;生动形象地写出风浪的威势。 (2 )①“ 恶风”“

寓示作者生活环境的险恶,借此表达出作者被罢职后的愤懑之情;②“空荒”“ 待残更” 则表达出归家途中的孤寂落寞之感;③ 借“ 今头白” 、情“ 不尽” 表达出韶光已逝、壮志未酬的悲辛。(答对1 点2 分,答对3 点得满分,言之成理即可)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关山月和戎诏下十五年》翻译赏析

《关山月和戎诏下十五年》翻译赏析 《关山月和戎诏下十五年》翻译赏析 《关山月·和戎诏下十五年》作者为唐朝文学家陆游。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 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 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 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前言】 《关山月》这首诗是以乐府旧题写时事,作于陆游罢官闲居成都时。诗中痛斥了南宋朝廷文恬武嬉、不恤国难的态度,表现了爱国将士报国无门的苦闷以及中原百姓切望恢复的愿望,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渴望统一的爱国情怀。全诗十二句,每四句一转韵,表达一层意思,分别写将军权贵、戍边战士和中原百姓。诗人构思非常巧妙,以月夜统摄全篇,将三个场景融成一个整体,构成一幅关山月夜的全景图。诗人还选取了一些典型事物,如朱门、厩马、断弓、白发、征人骨、遗民泪等,表现了诗人鲜明的爱憎感情。 【注释】 关山月:乐府旧题,《乐府解题》云“《关山月》,伤离别也”。 和戎:原意是与少数民族和睦相处,实指宋朝向金人屈膝求安。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年)下诏与金人第二次议和,至作者作此诗时,历时为十五年。 边:边防,边境。 “朱门”句:红漆大门,借指豪门贵族。沉沉:形容门房庭院深邃。按:击节拍。 “厩”句:马棚。肥死:马棚里的马不用,渐渐死去。弓断弦:弓很久不用,绷的弦都断了。

“戍楼”句:边界上用以守望的岗楼。刁斗:军用铜锅,可以做饭,也可用来打更。 笛里:指以笛吹奏的曲调声。 沙头:边塞沙漠之地。征人:出征戍守边塞的战士。 逆胡传子孙:指金人长期占领中原。金自太宗完颜晟进占中原,至此时已有四世,故云传子孙。又可理解为南宋当今君臣不思恢复。将它留给后代去处理。 “遗民”句:指金国占领下的中原百姓。恢复:恢复中原故土。 【翻译】 与金人议和的诏书已经下了十五年,将军不作战白白地来到边疆。深广、壮丽的贵族府里按着节拍演歌舞,马棚里的肥马默默死去、弓弦朽断。守望岗楼上报更的刁斗催月落,三十岁参军到如今已经白了发。从笛声里谁人知道壮士的心思。月亮白白地照射着出征将士的骨头。中原一带的战争古代也听说有,但哪有异族统治者能在中原传子传孙?沦陷的人民忍痛生存盼复国,今天晚上有多少地方的民众在流泪。 【鉴赏】 《关山月》这首诗较好地体现了陆游爱国主义诗歌的基本内容和精神实质,是思想性和艺术性结合比较完美的作品。这是一篇用乐府古题写时事的作品,作于宋孝宗淳熙四年(1 1 7 7),陆游5 3岁。这时陆游因力主抗金而遭到投降派的打击。刚刚在淳熙三年被加上宴饮颓放的莫须有的罪名,免去职务,他满怀报国热忱,却没有用武之地,眼看着统治阶级醉生梦死,置国家与民族的利益于不顾,一味的妥协投降,苟且偷安,内心十分愤慨。于是他在《关山月》这首诗中如实地描写了由南宋朝廷长期执行投降政策造成的恶果,表达了对外族侵略者的无比仇视,对统治集团的愤怒谴责和对要求抗战的爱国战士、遗民的同情。这是一首七言古诗,全诗十二句,共分三段,四句一段,一段一层意思: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第一段从南宋统治集团写起。戎——是古代对外族的称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古诗词赏析与默写02江城子密州出猎(宋苏轼)-解析版

九年级下册古诗词赏析与理解性默写考点实训 02 江城子·密州出猎(宋·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译文】 我姑且抒发一下少年的豪情壮志,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托起苍鹰,头戴华美鲜艳的帽子,身穿貂鼠皮衣,带着浩浩荡荡的大部队像疾风一样,席卷平坦的山冈。为了报答全城的人跟随我出猎的盛意,我要像孙权一样,亲自射杀猛虎。 我痛饮美酒,心胸开阔,胆气更为豪壮,两鬓微微发白,这又有何妨?什么时候皇帝会派人下来,就像汉文帝派遣冯唐去云中赦免魏尚一样信任我呢?那时我将使尽力气将雕弓拉得像满月一样,瞄准西北,射向西夏军队。 【赏析】 这首词通过对出猎场面的描写,表现了词人渴望身临战场为国杀敌、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上阕写出猎的场面。起句用一个“狂”字笼罩全篇,借以抒写胸中雄健豪放的磊落之气。“卷”字表现太守率领众多随从,纵马飞奔,像狂风一样越过小山冈的情景。“看孙郎”,用孙权的典故,突出了词人犹如少年的豪情。下阕写酒酣后的豪情,以“鬓微霜”的“何妨”衬“少年狂”,表现出词人壮志未已的英雄本色和豪放开阔的心胸;用“冯唐出使”的典故,以魏尚自比,含蓄典雅地表达出希望朝廷把边事委托给自己的愿望。“射天狼”表达了词人要竭尽全力抵御入侵者、为国立功的决心。最后两句抒发了词人报效祖国、抵御入侵者、建功立业的爱国思想和豪情壮志。 【主题】 这首词通过描写一次出猎的壮观场面,借历史典故抒发了作者杀敌为国的雄心壮志,并委婉地表达了期盼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 【写法】 善于用典,含蓄精练地表情达意,风格粗犷、豪放。 【考点】 一、理解型默写 1.《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中借用典故,表达作者愿驰骋疆场、为国立功的句子是: ,。 2.词中运用典故,表达作者渴望得到重用的心情两句: ,。 3.词中抒发主人公杀敌为国、守卫边疆的豪情壮志的诗句是: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