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热法制备氢氧化镍薄膜电极实验指导书

水热法制备氢氧化镍薄膜电极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水热法(Hydrothermal method)的原理和特点;

2.掌握水热法制备氢氧化镍薄膜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1. 水热法概述

水热法是在特制的密闭反应容器(高压釜)里,采用水溶液为反应介质,通过对反应容器加热,创造一个高温、高压的反应环境,使得通常难溶或不溶的物质溶解并且重结晶。水热法是在百余年前由地质学家模拟地层下的水热条件研究某些矿物和岩石形成原因,在实验室内进行仿地质水热合成时产生。水热法可分为水热晶体生长、水热合成、水热反应、水热处理、水热烧结、水热制备薄膜等,分别用来生长各种单晶、制备团聚度低的陶瓷粉体、完成某些反应或对废弃物进行无害处理、在较低温度下完成某些陶瓷材料的烧结、制备薄膜等。

2.水热法的原理

水热法制备薄膜的化学反应是在高压容器内的高温高压流体中进行的。一般以无机盐或氢氧化物水溶液作为前驱物,以单晶硅、金属片、α-Al2O3、载玻片、塑料等为衬底,在低温(常低于300%)下对浸有衬底的前驱物溶液进行适当的水热处理,最终在衬底上形成稳定结晶相薄膜。其反应过程的驱动力认为是可溶前驱物或中间产物与最后稳定氧化物之间的溶解度。水热法制备薄膜分为普通水热法和特殊水热法,其中特殊水热法是指在普通水热反应体系上再外加其它作用场,如直流电场、磁场、微波场等。

本实验采用水热法制备氢氧化镍薄膜电极,为后续测试赝电容型超级电容器的性能测试作铺垫。由于泡沫镍网一种3D网络结构,这种结构使最后获得的电极呈一种3D网络结构,有利于电解液离子进入到电极的表面。从电极制备过程可以看出,这种Ni(OH)2/镍泡沫结构的材料可以直接作为超级电容器的工作电极,无需另外加入粘结剂,从而降低了活性材料无效体积,同时也无需压膜处理,减少了活性材料与电极之间的接触电阻。另外,采用大面积的镍泡沫即可简单地获得大面积的电极,水热法生长Ni(OH)2操作起来也较简单。三、仪器和试剂

药品:六水合硝酸镍(Ni(NO3)2·6H2O)、六次甲基四胺(HMTA)、盐酸(HCl)、氢氧化钠(NaOH)、去离子水、无水乙醇。

玻璃器皿与仪器等: 100 mL烧杯一个、 50 mL量筒各一个、泡沫镍网(2cm×4cm)一片、超声清洗仪、50mL水热反应釜一套。

四、实验步骤

1.依次使用酸、碱、无水乙醇将泡沫镍网清洗干净并烘干。

2.将1mmol Ni(NO3)2·6H2O和5.14mmol HMTA同时加入50 mL去离子水中,在超声作用

下使其完全溶解后转入50 mL反应釜内胆。

3.将清洗干净后的泡沫镍放入溶液中,将反应釜密封好。

4.将反应釜放入80°C 的恒温干燥箱保持10 h。反应完成后将样片取出,并用去离子水冲

洗干净,然后烘干。

五、注意事项

1.泡沫镍在空气中表面易形成氧化层,使用之前需将其清洗干净。

2.将泡沫镍放入反应釜内胆时,需将其全部浸入反应溶液中,以使其表面均匀生长氢氧化

镍薄膜。

六、结果处理

1.观察氢氧化镍薄膜的均匀性,留下照片。

2.收集并标记样品便于下次用电化学工作站测试其性能。

七、思考题

1.实验中哪些参数可能会影响氢氧化镍薄膜的微观形貌?

氢氧化镍电极材料研究进展

氢氧化镍电极材料研究进展

氢氧化镍电极材料研究进展 氢氧化镍由于具有出色的电化学性能,广泛应用于多种二次电池的正极材料,如MHNi、H2-Ni、Cd-Ni 电池。作为Ni-MH 二次电池的主要正极活性材料,氢氧化镍的品质对电池的容量和寿命起着关键作用。本文综述了氢氧化镍的传统生产方法以及纳米氢氧化镍的研究进展。氢氧化镍电极的传统制备方法 1. 电沉积方法 电沉积方法即在外加电流作用下,在电极上产生的OH- 和溶液中的Ni2+反应生成Ni(OH)2,并沉积在电极上。通过控制试验条件和添加剂可以得到β-Ni(OH)2 或者α-Ni(OH)2。通过添加适当的添加剂也有可能用于生产纳米氢氧化镍。关于电极上0H- 产生的机理目前还存在争论,以硝酸盐为例主要包括3 种, 即NO3- +H2O+2e→NO2- +2OH- (1) 或NO3- +9H++8e →NH4OH+2H2O (2) 或NO3- +7H2O+8e→NH4+ +10OH- (3) 从电化学反应动力学的角度考虑,反应(1) 更合理一些,后两者都是同时转移了8 个电子,这

点从反应动力学角度考虑几率很小。 2. 化学沉淀法 化学沉淀法是直接将碱溶液与镍盐溶液混合,Ni2+ 与OH- 反应生成氢氧化镍沉淀。如果使用纯镍盐作原料,则得到β-Ni(OH)2,如果含有适当的添加剂,可以得到α-Ni(OH)2。该方法可以使用水溶液,也可以使用有机溶液,用硫酸镍溶液与含有一定量氨水的氢氧化钠溶液在反应温度50℃、氨水浓度0.40 摩尔/ 升、PH=10 条件下反应,得到充放电性能优良的β-Ni(OH)2 相。在无水乙醇体系中,将Ni(NO3)2 和氨水反应,得到α-Ni(OH)2,在一定温度下,在碱中陈化转化为β-Ni(OH)2。使用该方法制备的材料的形貌与制备条件、混合方式密切相关,花朵形状的β-Ni(OH)2和NiO 混合产物。 3. 高压水解法 高压釜中,在催化剂存在情况下,镍粉、氧气和水反应生成Ni(OH)2。一般可选用的催化剂包括硫酸、甲酸、硝酸镍、硫酸镍、氯化铵、硝酸铵和乙酸铵等,反应机理为: Ni+O2+H2O→ Ni(OH)2 (4) 反应中没有固态形式的副产物产生,用粉末金属

水热法制备氢氧化镍薄膜电极实验指导书

水热法制备氢氧化镍薄膜电极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水热法(Hydrothermal method)的原理和特点; 2.掌握水热法制备氢氧化镍薄膜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1. 水热法概述 水热法是在特制的密闭反应容器(高压釜)里,采用水溶液为反应介质,通过对反应容器加热,创造一个高温、高压的反应环境,使得通常难溶或不溶的物质溶解并且重结晶。水热法是在百余年前由地质学家模拟地层下的水热条件研究某些矿物和岩石形成原因,在实验室内进行仿地质水热合成时产生。水热法可分为水热晶体生长、水热合成、水热反应、水热处理、水热烧结、水热制备薄膜等,分别用来生长各种单晶、制备团聚度低的陶瓷粉体、完成某些反应或对废弃物进行无害处理、在较低温度下完成某些陶瓷材料的烧结、制备薄膜等。 2.水热法的原理 水热法制备薄膜的化学反应是在高压容器内的高温高压流体中进行的。一般以无机盐或氢氧化物水溶液作为前驱物,以单晶硅、金属片、α-Al2O3、载玻片、塑料等为衬底,在低温(常低于300%)下对浸有衬底的前驱物溶液进行适当的水热处理,最终在衬底上形成稳定结晶相薄膜。其反应过程的驱动力认为是可溶前驱物或中间产物与最后稳定氧化物之间的溶解度。水热法制备薄膜分为普通水热法和特殊水热法,其中特殊水热法是指在普通水热反应体系上再外加其它作用场,如直流电场、磁场、微波场等。 本实验采用水热法制备氢氧化镍薄膜电极,为后续测试赝电容型超级电容器的性能测试作铺垫。由于泡沫镍网一种3D网络结构,这种结构使最后获得的电极呈一种3D网络结构,有利于电解液离子进入到电极的表面。从电极制备过程可以看出,这种Ni(OH)2/镍泡沫结构的材料可以直接作为超级电容器的工作电极,无需另外加入粘结剂,从而降低了活性材料无效体积,同时也无需压膜处理,减少了活性材料与电极之间的接触电阻。另外,采用大面积的镍泡沫即可简单地获得大面积的电极,水热法生长Ni(OH)2操作起来也较简单。三、仪器和试剂

循环伏安实验报告

探究性化学实验 循环伏安法快速评价碱性二次电池正极活 性材料电化学性能 研 究 报 告 参加学生: 指导教师: 化学实验教学中心 2015年5月 循环伏安法快速评价碱性二次电池正极活性材料电化学性能

摘要:二次电池在生活中应用广泛,其内部当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之后,还能用电能使化学体系修复,然后再次利用化学反应转化为电能,即充放电的循环过程。而应用最多的就是碱性二次电电池,主要包括:锌锰电池、镍铬电池、镍氢电池等。本实验通过较简单的方法进行了对常见碱性电池的正极材料的制备,主要对锌锰电池碱性二次电池、镍氢电池的正极的相关性质及掺杂进行了探究,并运用循环伏安法快速测定其电化学性能,对循环伏安图以及电量进行分析以评价电极性能。 关键词:碱性二次电池,镍氢,锌锰,循环伏安法 引言 在生活中,二次电池特别是碱性二次电池应用广泛,随着电子设备的普及,电池市场迅速扩大,从最初价格便宜、来源丰富的锌锰碱性电池到现在的碱性二次锌锰电池、镍氢电池、镍铬电池等,对电池性能要求也不断地提高。近些年来,我国许多科研人员对该材料的制备进行了探究,已制得纳米氢氧化镍、球形氢氧化镍、β-氢氧化镍等多种结构形态的镍电极,而对其电化学性能研究也常用循环伏安法进行快速的测定。而对二氧化锰作正极材料的电池而言,若二次碱性锌锰电池的开发成功,以每只Zn/MnO2电池充放100次计(放电深度为理论1电子容量的30%)。就可大大提高单位电池的利用率.节约大量的锰矿资源.具有明显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一般锌锰碱性电池在浅度放电时。本身已具有一定的可充性。但放电深度一高,则充放可逆性就会被迅速破坏。为了提高深度放电时碱性溶液中MnO2电极的可逆性,国内外也有不少研究人员已进行了MnO2的掺杂研究。 而制备电极的方法也多种多样,常见的有固相合成、液相合成、热分解、电化学沉积等方法;电极材料掺杂的物质也分很多种,比如在碱锰电池中,常用的添加剂为Bi(III)和Pb,掺杂这些添加剂有利于Mn-O键的离子化,可以改善传质传荷条件,降低化学极化,通过共还原-共氧化过程抑制电化学惰性物质Mn3O4的生成和积累,避免二氧化锰的失活。在镍电池中,常用的添加剂也为Bi(III)。

基于石墨烯基复合材料的超级电容器研究现状

基于石墨烯基复合材料的超级电容器研究现状 超级电容器是一种发展成本低、环境友好、能量密度高的新型绿色能源装置,具有充电时间短、放电速度快、使用寿命长、节约能源和绿色环保等优点,得到了科学界的一致追捧,而影响超级电容器最关键的因素就是电极材料的性能。过渡金属氧化物如Mn02,ZnO,C0304和NiO等虽是较好的电极材料,但导电性能较差,会产生较大的内阻,使得在充放电过程中,容易导致电极材料结构的破坏而影响其充放电容量和循环性能。将过渡金属负载到碳材料例如石墨烯上可以较好的解决这一难题,这方面研究国内外已有很多相关报道。 作为碳材料中重要的一员,石墨烯由于导电性能强、导热性好、质量轻、比表面积大而备受关注,在储能装置、电化学器件、功能性复合材料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应用。将石墨烯应用到超级电容器上,改善了超级电容器的电容量和循环稳定性。但石墨烯层与层之间的分子问作用力导致石墨烯容易团聚,从而降低了石墨烯的比表面积和比容量。将过渡金属氧化物和石墨烯组装成复合材料,既能提高电极材料的导电性和充放电容量,又能增强其循环稳定性。 1过渡金属氧化物与石墨烯复合材料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1.1二氧化锰/石墨烯 在超级电容器的研究中,锰作为过渡元素较先受到关注。虽然它资源比较丰富,且易获取,但电化学性能较弱,尤其是导电性能差阻碍了人们进一步研究的步伐。通过与石墨烯的复合,能在一定程度上

改善二氧化锰存在的问题,大幅度提高其比电容和循环性能。 Li等制备的石墨烯/Mn02复合纸电极具有无黏结剂、柔韧性好的特性,并发现其具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且在浓度为0.1 mol/L 的Na2SO4水溶液中,当电极的Mn02含量为24%,电流密度为O.5 A /g时,该复合纸电极的比容量为256 F/g。Wei等通过高锰酸钾还原成二氧化锰沉积在石墨烯表面制备出了二氧化锰/石墨烯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在超级电容器性能测试中显示了较好的循环寿命,其电容为114 F/g。Yan和Fan等通过微波辅助法制备出了石墨烯/MnO复合材料,研究发现该复合材料的电容性能是纯石墨烯和纯Mn02的三倍,在2 mV/s扫描下,比电容为310 F/g。并且其循环寿命良好,在1000次循环后比电容仍可为97%。 He等将Mn02覆盖在石墨烯表面制备出了一种三维导电网络复合材料,发现其柔韧性好、质量轻、导电性强、比表面积大。该复合电极比电容可达130F/g,而且由该复合材料制作出的超级电容器具有卓越的电化学性能和优异的机械性能。 1.2氧化镍/石墨烯 氧化镍是一种理想的超级电容材料,但是由于比容量较低而无法得到普遍运用。针对比容量低和导电性的问题,构筑石墨烯与氧化镍的复合材料是很好的解决方法。此外,形貌结构的差异对氧化镍材料性能也有很大影响,通过不同的制备方法,如化学沉淀法、热分解法、模板法、水热法等可以获得不同形貌的复合材料。Yan等由化学沉淀方法将分层多孔的β-Ni(OH)2纳米片负载在石墨烯片层上制备出了

电沉积法制备纳米氢氧化镍粉末

电解法制备纳米氢氧化镍 前言 电化学沉积法制备氧化物超级电容器电极,具有直接一步制成电极的优点,简化了电极制备过程。同时,由电沉积方法制备的氧化物的比容量高,从这个角度来看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用电沉积法制备纳米材料是目前纳米材料制备中最为活跃的一个领域,该方法是通过选用合适的电极材料,对电解液进行电解,调节电极电位、电流来控制反应的方向和速度,在电极上产生所需要的物质。 沉积的方法主要包括直流电沉积、脉冲电沉积、喷射电沉积和复合电沉积等方法。在电沉积过程中,沉积层的形成包括两个过程:一是晶核的生成,二是晶核的成长。如果晶核的生成速度大于晶核的成长速度,则可获得晶粒细小致密的沉积层。 电化学法合成纳米 Ni(OH)2和 NiO 具有成本低,操作简便,环境污染小,所得产物纯度高,分散性好等优点,近年来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在外加电流的作用下,金属镍阳极氧化成 Ni2+,水分子在阴极上还原析氢产生 OH-,两者反应生成 Ni(OH)2沉淀。根据电解液是否含水可分为水溶液法和非水溶液法。水溶液法是利用恒流阴极极化和恒电位阳极电沉积法将 Ni(OH)2沉积到 Ni 32基体上,电化学沉积得到水合 Ni(OH)2,吸附水嵌入到 Ni(OH)2晶格中。非水电解法是以纯金属镍板作阳极,惰性电极(石墨、铂、银)作阴极,醇作电解液,电解液及整个电解过程不能有水的存在,由于醇不导电,所以必须加入支持电解质,支持电解质可选用铵盐和季铵盐,采用直流电或整流交流

电在醇沸点温度下加热电解。纳米氢氧化镍材料的制备方法。subbaiha等报道[25],在电沉积合成Ni(OH)2时,氢氧化镍的粒度随电流密度的增加而增大,但电流效率和堆积密度却随之减小,堆积密度随镍的原始浓度增加而增大。文献报道[26],电流密度和温度对电化学沉积Ni(OH)2的表面形态和电化学活性也有影响。而且用椭圆光度法现场监测氢氧化镍的电化学沉积过程,发现在特定的电流密度下可得到结构紧密和分布均匀的氢氧化镍薄膜[27]。 当纳米 Ni(OH)2作为电极材料时, 它表现出的电化学性能主要包括以下特点: (1) 提高的电化学反应活性和快速活化能力,由于其比表面积大, 有利于活性物质与电解质溶液的接触和质子在晶格间的扩散, 因此纳米 Ni(OH)2有更高的电化学反应活性和快速活化能力,质子扩散行为的研究也证实: 纳米Ni(OH)2的电化学反应极化比球型 Ni(OH)2的要小, 质子扩散系数比粒度为微米级的球型Ni(OH)2的要高近一个数量级。 (2) 提高电极充电效率, 并使活性物质得到充分利用。充放电测试表明, 纳米Ni(OH)2的氧化峰电位比普通球镍要低, 而还原峰电位比普通球镍要高, 因此, 纳米 Ni(OH)2在充放电时, 可提高电极充电效率和放电电位, 使活性物质得到充分利用。 实验方法 电沉积原理 阴极电沉积制备氢氧化镍薄膜电极的工作原理如下:

绒球状β-氢氧化镍微米球的可控合成及其电化学性能

绒球状β-氢氧化镍微米球的可控合成及其电化学性能 刘正 【摘要】The novel self-assembled pompon-like β-Ni ( OH ) 2 microspheres ( P1 ) was synthesized for the first time, by the hydrothermal reaction of Ni(NO3)2 with the assistance of sodium poly(4-styrene-sulfonate)(PSS) and triblock copolymer Pluronic(P123) as the morphological controling surfactants. The structures and morphology were characterized by XRD, SEM and TEM. The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of P1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P1 exhibited excellent capacitance behavior with cou-lombic efficiency of 1 214 F · g-1 at a charge/discharge current density of 1 A · g-1 and an almost 90% coulombic efficiency after 1 000 cycles.%首次报道通过一种聚苯乙烯磺酸钠(PSS)和三嵌段共聚物(P123)辅助的水热法,以Ni(NO3)2为原料,合成了新颖的绒球状β-氢氧化镍微米球(P1),其结构和形貌经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表征。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P1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质,在1 A·g-1电流密度下,电容量达1214 F·g-1,经过1000次循环后其容量可保持90%以上。 【期刊名称】《合成化学》 【年(卷),期】2016(024)010 【总页数】5页(P861-865) 【关键词】聚苯乙烯磺酸钠;三嵌段共聚物;水热法;绒球状β-氢氧化镍微米球;可控合成;电化学性质;超级电容器

氢氧化镍半导体

氢氧化镍半导体 氢氧化镍半导体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它的研究涉及到物理学、化学、材料科学等多个领域,是一项复杂而又有挑战性的研究工作。本文将从氢氧化镍半导体的物理性质、制备方法、应用领域等方面进行介绍和分析。 一、氢氧化镍半导体的物理性质 氢氧化镍半导体是一种具有铁磁性质的半导体材料,具有较高的导电性和磁性。它的电学性质取决于其晶体结构和掺杂方式。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氢氧化镍半导体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变化呈现出负温度系数效应,即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这种性质使得氢氧化镍半导体在高温环境下具有很好的电导性能。 另外,氢氧化镍半导体的磁性质也是其重要的物理性质之一。在低温下,氢氧化镍半导体具有铁磁性,即在外加磁场的作用下,其磁矩会与外磁场方向相同或相反。这种磁性质使得氢氧化镍半导体在磁电阻、磁存储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二、氢氧化镍半导体的制备方法 氢氧化镍半导体的制备方法主要有化学气相沉积法、热分解法、水热法、溶胶-凝胶法等。其中,化学气相沉积法是一种常用的制备 方法,它可以制备出高质量、大面积的氢氧化镍半导体薄膜。具体步骤为:先将镍薄膜沉积在基底上,然后在高温下用氢气和氧气等气体进行反应,生成氢氧化镍半导体薄膜。该方法具有制备简单、成本低、薄膜质量高等优点。

三、氢氧化镍半导体的应用领域 氢氧化镍半导体具有很广泛的应用领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磁存储领域:氢氧化镍半导体具有很好的铁磁性质,可以用 于制备磁存储器件,如硬盘等。 2. 磁电阻领域:氢氧化镍半导体的磁电阻效应很强,可以用于 制备磁电阻元件,如磁阻传感器等。 3. 光电领域:氢氧化镍半导体可以用于制备太阳能电池、LED 等光电器件。 4. 催化领域:氢氧化镍半导体具有很好的催化性能,可以用于 制备催化剂,如水解催化剂等。 5. 生物传感领域:氢氧化镍半导体可以用于制备生物传感器, 如pH传感器、氧气传感器等。 总之,氢氧化镍半导体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需要进一步探索其物理性质、制备方法和应用领域,为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做出更大的贡献。

氢氧化镍的制备与应用研究

氢氧化镍的制备与应用研究 氢氧化镍(Ni(OH)2)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合物,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它可 以作为催化剂、阳极材料、电极材料,甚至可用于制备其他化合物,例如氢氧化钠和聚乙烯醇等。本文将介绍氢氧化镍的制备方法以及其在催化剂、电化学和其他领域中的应用研究。 一、氢氧化镍的制备方法 氢氧化镍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制备,以下是其中两种常见的方法。 1. 化学沉淀法 该方法是一种常见的制备氢氧化镍的方法。一般的制备步骤包括:将镍盐(如 硝酸镍、硫酸镍)溶解在水中形成镍离子;向这个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等碱性物质,这会使得镍离子与氢氧化物离子结合,形成固体氢氧化镍;最后将固体过滤、清洗、干燥即可得到氢氧化镍的粉末。 2. 电化学法 另外一种制备氢氧化镍的方法则是通过电化学法来制备。该方法中,镍片或者 镍箔是阳极,铂片或者铂丝则是阴极。使用一定的电压和电流调控,镍与水反应会产生氢氧化镍。同样,在最后,固体氢氧化镍需要进行过滤、清洗、干燥等步骤。 二、氢氧化镍在催化剂领域中的应用 1. 镍催化剂 氢氧化镍可以作为催化剂的载体,获得很广阔的应用。其在石化、化工、医药 和有机合成等领域都有很多的应用。例如,氢氧化镍上载有较好活性的镍纳米颗粒,可以被用于催化苯和扩链苯的氮化反应,并形成氮杂烷类化合物。这个反应是现在很火热的药物开发领域。

2. 电化学催化剂 氢氧化镍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在电化学催化领域。例如,“水分解技术”中,制造氢气需要电化学反应。此时,氢氧化镍可以作为电化学反应器的阳极材料,将水分解成氧和氢。 另外,氢氧化镍也能被用在燃料电池的阳极材料中。当氢气通过阳极时,电子会被氢气吸收而带走,从而产生电流和水。这时,阳极可以采用氢氧化镍材料来达到更好的电化学效果和长期的稳定性能。 三、氢氧化镍在其他领域的应用研究 1. 杀菌药物制备 氢氧化镍也可以用于制备杀菌药物。例如,氢氧化镍和喹诺酮结合可以形成无机-有机复合材料,具有很好的药物载体性质,同时还可以抑制一定的细菌生长。 2. 玻璃和塑料颜料 氢氧化镍有着广泛的应用在染色领域。以玻璃颜料为例,直接加入氢氧化镍可以产生深蓝色或浅蓝色的颜色效果。这些颜料可以被使用在各种玻璃器具和装饰品上。 同时,氢氧化镍也可以用来制备某些普通的塑料颜料。在制备这些染料时,只需要将氢氧化镍和一些的硫酸盐和含氮物质混合即可。 综上所述,氢氧化镍作为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合物,在催化剂、电化学和其他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研究。这些应用表明氢氧化镍具有很强的化学稳定性、良好的电化学特性和卓越的催化性能。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未来的研究努力,氢氧化镍的应用前景将变得越来越广阔。

介绍一个物理化学综合实验——氢氧化镍的制备与表征

介绍一个物理化学综合实验——氢氧化镍的制备与表征 汤宏伟;常照荣;魏献军 【摘要】介绍一个物理化学综合实验,通过该实验可了解二次电池及其相关材料的发展现状,掌握氢氧化镍的基本性质和制备方法,了解X-粉末衍射仪测定物质晶体结构的原理及从X-粉末衍射图获取物质结构信息的方法,掌握粉末微电极循环伏安测试方法. 【期刊名称】《大学化学》 【年(卷),期】2007(022)005 【总页数】3页(P30-32) 【关键词】化学综合实验;氢氧化镍;制备方法;物理;粉末衍射仪;表征;粉末微电极;二次电池 【作者】汤宏伟;常照荣;魏献军 【作者单位】河南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新乡,453007;河南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新乡,453007;河南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新乡,453007【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9 ① 了解二次电池及其相关材料的发展现状,② 掌握氢氧化镍的基本性质和制备方法,③ 了解X-粉末衍射仪测定物质晶体结构的原理及X-粉末衍射图获取物质结构信息的方法,④ 掌握粉末微电极循环伏安测试的方法。 2.1 氢氧化镍的基本性质与制备方法

2.1.1 基本性质 在常用的二次电池中,氢氧化镍是镍镉、镍氢电池的主要正极活性材料[1]。电池 充电时,Ni(OH)2失电子转变成NiOOH,放电时,NiOOH得电子变回Ni(OH)2,电极的充放电反应式为: Ni(OH)2有α、β两种晶型,NiOOH有β、γ两种晶型,目前用于碱性二次电池 的氢氧化镍均为β型,由层状结构的六方单元晶胞组成[2~4]。 不同晶型氢氧化镍的氧化态、晶胞参数和密度均有差异,见表1。 不同晶型的氢氧化镍在充放电循环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相互转化如图1所示。 研究表明,在制备Ni(OH)2时,加入适量Co、Zn、Cd、Ba等金属离子,可以抑制Ni(OH)2在过量充电时向γ型转变,提高活性物质的利用率。 2.1.2 制备方法 用于电池材料Ni(OH)2的制备方法有多种,如化学沉淀晶体生长法、镍粉催化氧 化法和金属镍电解沉淀法等。其中化学沉淀晶体生长法制备的Ni(OH)2综合性能 较好,已得到广泛应用。化学沉淀晶体生长法分为传统的间歇法和控制结晶度的连续工艺法。后者可生产出密度较高的球形Ni(OH)2。本实验采用间歇法,制备流 程见图2。 2.2 X-粉末衍射图获取物质结构信息的原理 根据晶体的面间距和各晶体对X射线的衍射能力来鉴定晶体物相的方法,称为晶 体X射线物相分析。 各种晶体都具有自身特有的化学组成和晶体结构,对X射线的衍射都产生各自特 有的衍射花样,其特征可用衍射面间距d和衍射线相对强度I/I1表示。d与晶胞 大小及形状有关,I/I1则与晶胞中所含质点的种类、数目以及在晶胞中的位置有关。晶体物质的衍射数据d和I/I1是晶体结构的特征反映。可以根据衍射数据鉴别晶 体物质的物相。

纳米Ni(OH)2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质测试的综合性实验设计

纳米Ni(OH)2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质测试的综合性实验设计王耀先;赵晓军;贺国旭;王香 【摘要】该文采用均相沉淀法制备了Ni(OH)2纳米颗粒,运用X射线衍射技术和场发射扫描电镜对其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将其制作成电极,利用循环伏安和恒电流充放电技术对其电化学性质进行了研究.实践表明,因该实验涵盖的知识面广,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综合运用知识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可以作为材料科学专业的综合性实验项目. 【期刊名称】《实验科学与技术》 【年(卷),期】2017(015)004 【总页数】4页(P31-33,53) 【关键词】氢氧化镍;电化学性质;均相沉淀法;综合性实验 【作者】王耀先;赵晓军;贺国旭;王香 【作者单位】平顶山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河南平顶山467000;平顶山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河南平顶山467000;平顶山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河南平顶山467000;平顶山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河南平顶山467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O646 近年来,随着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的推进,各高校在实验室建设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财力,实验室的条件得到了根本改善,同时,实验教学作为高校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作用也日益受到重视[1-3]。平

顶山学院化学环境工程学院自2012年8月搬到新校区以来,教学实验室的条件大为改善,并陆续购置了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核磁共振波谱仪等多台大型精密仪器,组建了分析测试中心,但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实验项目还是以验证性实验较多,设计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较少,并且由于受自身科研实力的限制,实验室和一些大型仪器设备的利用率也不高。自2014年学校提出转型发展以来,化学环境工程院深化实验教学改革,将教师科研与实验教学相结合,实施开设化学综合性实验教学项目,以此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他们今后走上工作岗位从事独立的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Ni(OH)2是一种常见的过渡金属氢氧化物,常用于MH-Ni电池、电化学电容器的电极材料。按照传统的晶体学理论,Ni(OH)2有α、β两种晶型,充电后生成NiOOH,Ni(OH)2作为电极材料的充放电过程正是通过Ni在这两种物质之间氧化态的转换实现的。纳米Ni(OH)2作为电极材料具有比表面大、质子扩散快、扩散路径短及电化学活性大等诸多优点[4-5]。纳米Ni(OH)2的合成方法主要有均相沉淀法[6]、水热法[7]、低温固相法[8]和模板法[9]等,合成得到的形貌从一维的线状、二维的薄膜和纳米片到三维的花瓣状都有报道[10-12],其作为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也有较为详尽的研究。笔者利用已有研究成果设计了纳米Ni(OH)2从制备到电化学性能研究的一个综合性实验,使学生初步了解材料制备的方法和研究的技术手段,提高学生的科学研究素养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试剂包含Ni(NO3)2·6H2O、KOH、聚乙二醇、氨水、去离子水、导电石墨和泡沫镍,其中泡沫镍需裁切成1 cm×1.5 cm大小。 纳米Ni(OH)2的制备采用均相沉淀法,具体操作如下:将2.9 g Ni(NO3)2·6H2O 和2 g聚乙二醇分别溶解于50 mL去离子水中搅拌30 min;然后在搅拌状态下向该溶液中逐滴滴加26的氨水,将溶液的pH值调整到9;再把该溶液再陈化12 h 后过滤,先后分别用蒸馏水和乙醇反复冲洗数次;最后将所得产物置于60 ℃真空

氢氧化镍 化学式

氢氧化镍 一、概述 氢氧化镍(化学式:Ni(OH)2)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合物,由镍离子(Ni2+)和氢氧根离子(OH-)组成。它是一种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化合物,广泛用于电池、催化剂和材料科学等领域。本文将详细介绍氢氧化镍的性质、制备方法、应用以及相关研究进展。 二、性质 1. 外观与结构 氢氧化镍通常呈现出淡绿色粉末状或结晶状。其晶体结构为层状结构,属于正交晶系。每个镍离子被六个氢氧根离子包围,并与两个相邻层中的两个镍离子形成配位键。 2. 物理性质 •分子量:92.71 g/mol •密度:4.1 g/cm³ •熔点:230 °C •溶解度:难溶于水,但能与酸反应生成可溶性盐类。 3. 化学性质 在常温下,氢氧化镍对空气稳定,但在高温下会分解生成氧化镍(NiO)。它具有一定的碱性,在水中能够与酸反应生成相应的盐类。此外,氢氧化镍还具有良好的催化性能,可用作催化剂。 三、制备方法 常见的制备氢氧化镍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水热法 将适量的镍盐(如硝酸镍)溶解于水中,加入稀碱溶液(如氢氧化钠),并保持反应温度在80-100 °C下进行水热反应。最终得到沉淀后,用蒸馏水洗涤并干燥即可得到氢氧化镍。 2. 沉淀法 将适量的镍盐与碱溶液混合,通常使用氨水作为碱源。反应产生的沉淀经过过滤、洗涤和干燥处理后即可得到氢氧化镍。

3. 水解法 将适量的硝酸镍溶液加入大量蒸馏水中,并加入稀碱溶液搅拌反应。随着pH值升高,镍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氢氧化镍沉淀。最终通过过滤、洗涤和干燥处理得到纯净的氢氧化镍。 四、应用 1. 电池材料 氢氧化镍在电池领域中应用广泛,特别是在镍-镉电池和镍-金属氢电池中。在镍- 金属氢电池中,它作为负极催化剂,能够促进水的分解反应,从而提高电池的效率和储能密度。 2. 催化剂 由于其良好的催化性能,氢氧化镍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催化反应中。例如,在有机合成中,它可以作为加成反应和加氢反应的催化剂。此外,它还可用于某些重要工业过程中的催化转化。 3. 材料科学 由于其特殊的晶体结构和物理性质,氢氧化镍也是材料科学研究中的重要对象。研究人员通过改变制备条件和添加其他元素,成功制备出多种具有特殊功能和性能的氢氧化镍材料。这些材料在能源存储、传感器和光电器件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五、研究进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对氢氧化镍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近年来,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些新的制备方法和应用领域。例如,通过溶剂热法、水热法和电化学沉积法等制备方法,成功合成了多孔氢氧化镍材料,并在电池储能、超级电容器和催化剂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此外,还有一些研究专注于改善氢氧化镍的性能和稳定性。例如,通过纳米颗粒控制、表面修饰和结构调控等手段,提高了其催化活性和循环寿命。这些研究为进一步拓展氢氧化镍的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 六、结论 综上所述,氢氧化镍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合物,在电池、催化剂和材料科学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本文对其性质、制备方法、应用以及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全面详细的介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氢氧化镍将在更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并为解决能源和环境问题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NiO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合成方法和应用领域

NiO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合成方法和应用领域 Abstract:Based on the fact that nanometer Nickel oxide is a good semiconductor material with good photocatalytic properties,electrical properties and gas adsorption properties,the application of nanometer Nickel oxide in photocatalytic field,capacitor electrode and sensor is described. The preparation methods of nanometer Nickel oxide were reviewed. Finally,the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is prospected. Keywords:nanometer nickel oxide; photocatalytic; capacitor electrode; sensor. 1 纳米NiO概述 随着纳米材料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半导体材料被应用在各个领域上。 由于半導体氧化镍纳米纤维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和光催化性能,因此在光催化和电化学领域有很广泛的应用。 2 NiO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合成方法 2.1 静电纺丝法 静电纺丝法制备纳米无机氧化物纳米材料已经在很多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了,静电纺丝就是前驱体溶液经过高压电场发生静电雾化的一种形式,此时雾化分裂出聚合物微小射流,经过一段距离,最终固化成纤维。这是一种特殊的纤维制造工艺,聚合物溶液或熔体在强电场中进行喷射纺丝。电场作用下,针头处的液滴会由球形变为圆锥形形成泰勒锥,得到纳米级尺寸的固体纤维。Li,Si Yu等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了PAN和P(AN-co-MA)纳米纤维。质量浓度为6%-12%,电压为15-25kV,端到集电极距离为25cm。结论得出,当纺丝溶液浓度较低时,PAN纤维骨架上分布有较大的珠粒;随着纺丝液浓度的增加,珠粒结构逐渐减小。纤维直径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对于合成

硬币状氧化镍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硬币状氧化镍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卜芃;梁伟龙 【摘要】通过均匀沉淀法,以氨水作为络合剂,制备了β-氢氧化镍,经450℃煅烧处理得到纳米氧化镍,通过充放电测试和循环伏安测试研究了该产物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XRD、IR表明,反应产物为纯相,SEM和TEM表明,产物形貌为硬币状的特殊形貌.在放电电位区间0.01~3.0 V vs Li/Li+,0.2C倍率下充放电,初始容量1 050 mAh/g,第2次容量损失35.8%,50次循环后,质量比容量为355 mAh/g,硬币状纳米氧化镍其特殊的形貌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增加了电化学活性点,降低了界面反应的极化,从而提高了NiO电极的电化学性能. 【期刊名称】《应用化工》 【年(卷),期】2014(043)002 【总页数】5页(P296-299,303) 【关键词】均匀沉淀法;氢氧化镍;氧化镍;锂离子电池 【作者】卜芃;梁伟龙 【作者单位】湖南省警察学院刑事科学技术系,湖南长沙410138;中石油管道联合有限公司西部分公司,新疆乌鲁木齐83001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Q138;TQ150 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中,过渡金属氧化物由于其较高的能量密度和较好的循环性

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NiO 作为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时具有较高的充放 电理论容量700 mAh/g。其容量相当于碳材料的3 倍。近几年,氧化镍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潜能在不断的挖掘,有较多的研究者。Li 等[1]制备了 Ni/NiO 复合物,作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具有较好的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Zhong 等[2]制备出氧化镍空心球并制备成锂离子电池电极,首次放电容量高达1 400 mAh/g。Pan 等[3]制备了氧化镍薄膜,应用于锂离子负极中充放电循环100 次后容量仍有560 mAh/g ,保持率为97%。本文采用均匀沉淀法制备氧化镍纳 米材料,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中表现出良好的电化学性能。 1 实验部分 1.1 试剂与仪器 Ni(NO3)2、NH3·H2O 均为分析纯;二次蒸馏水。 DF-101S 磁力搅拌器;AMPLE 离心机;方形ZDF-5 真空干燥箱;XD-98 型X 射线仪;A JEOL-1230 型透射电镜;JSM-6360LV 型扫描电镜;Chi660d电化学综合测试仪;CT2001A 型LAND 电池测试系统;ZKX-2 型真空手套箱。 1.2 氢氧化镍的制备 将11.65 g 硝酸镍溶解于10 mL 去离子水中,反应容器置于磁力搅拌器中,并将烧杯口用带孔薄膜遮住,这有利于降低溶液中水分以及氨气的损失速度从而使得铵根离子与镍离子的络合和解离速度得到控制。在搅拌转速为300 r/min,温度为343 K时缓慢滴加20 mL 氨水(28%)反应12 h 后将烧杯取出静置12 h,使产物 在母液中陈化。多次离心和洗涤净化,在373 K 下真空干燥12 h,得到氢氧化镍。 1.3 氧化镍的制备及电极的制备 氢氧化镍在氩气流中于450 ℃下煅烧5 h,在氩气流中自然冷却,得到纳米氧化镍。将氧化镍、乙炔黑、PTFE 以质量比85∶10∶5 混合研磨制成浆料,涂在铜箔上,真空干燥,得氧化镍电极。

氢氧化镍材料制备的研究进展

氢氧化镍材料制备的研究进展 吕祥;和晓才;俞小花;谢刚 【摘要】The preparation methods of nickel hydroxide [Ni (OH)2],such as liquid phase precipitation,homogeneous precipitation,hydrothermal,oxidation,high pressure hydrolysis,ion exchange resin,microemulsion,electrolysis and mechanochemical synthesis were described.The effects of preparation process on the structure,morphology,size and capacity of products were discussed.The preparation method of doped Ni (OH)2 was reviewed and the influence of the added elements on the structure,capacity and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of Ni(OH) 2 was analyzed.The influence of pH and CO32-on the size and morphology of Ni (OH)2 particles during the hydroxide was discussed,preparation of modified nickel was discussed.The application foreground of nano-size Ni(OH) 2 and doped Ni(OH) 2 was prospected.%对氢氧化镍[Ni(OH)2]的制备方法,如液相沉淀法、均相沉淀法、水热法、氧化法、高压水解法、离子交换树脂法、微乳液法、电解法和机械化学合成法等进行叙述;阐述制备工艺对产物结构、形貌、尺寸和容量等方面的影响.进一步综述掺杂 Ni(OH)2制备工艺方法并分析添加元素对Ni(OH)2结构、容量、电化学性能的影响;讨论制备改性Ni(OH)2过程中pH值、CO32-对Ni(OH)2颗粒尺寸与形貌的影响.展望纳米Ni(OH)2和掺杂Ni(OH)2的应用前景. 【期刊名称】《电池》 【年(卷),期】2017(047)001

氢氧化镍、氢氧化钴、氢氧化锰介绍

氢氧化镍、氢氧化钴、氢氧化锰介绍 氢氧化镍 氢氧化镍〔ni(oh)2〕为强碱,微溶于水,易溶于酸结构式: ni(oh)2 计量式: h2ni1o2 相对分子量:熔点:230 °c 密度:4150 kg/m3 (°c). 基本介绍编辑 IUPAC名称:nickel hydroxide 结构式: Ni(OH)2 计量式: H2Ni1O2 相对分子量: 熔点:230 °C 密度: 4150 kg/m3 (°C) 形态(常温):晶或无 颜色(常温):蓝绿色 溶解度(水): g/100g水 溶解度 (其它溶剂): + CAS 号:12054-48-7 PubChem CID: 25500 相关性状:氢氧化镍为还原性氢氧化物,能和某些强氧化剂反应生成NiO(OH),有较强的碱性,为中强碱,在饱和水溶液(质量比浓度5%)中能电离出大量OH-和少量[Ni(OH)6]4-阴离子,也能溶于NaOH、KOH等强碱中形成Na4[Ni(OH)6]或K4[Ni(OH)6],蒸干后得到Na4NiO3等易水解盐。 产品用途编辑 制镍盐原料,碱性蓄电池,电镀,催化剂。用于制碱蓄电池、镀镍等;用于制取镍盐、碱性蓄电池、镀镍等。

3性质及稳定性编辑 在一定的温度下可被溴水、氯水、次氯酸钠等氧化,生成黑色羟基氧化镍NiO(OH)。不燃,具强刺激性。230℃时分解成NiO和H2O。溶于氨水、乙二胺和酸。可用于制取镍盐、碱性蓄电池和镀镍等。制镍盐原料,碱性蓄电池,电镀,催化剂。 4储运条件编辑 贮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包装密封。应与氧化剂、酸类分开存放。[1] 5生产方法编辑 络合沉淀法制备球形氢氧化镍实验 一、试验目的 形核与长大是无机材料制备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是无机材料化学的重要内容。由于络合沉淀制备球形氢氧化镍是形核与长大控制的典型案例,且该技术具有重要的实践应用背景,因此,本课程选用络合沉淀法制备球形氢氧化镍作为学能试验技能与知识技能提高的重要试验。通过试验,希望学生能够在以下几个环节获得提高: (1)掌握基本的液相合成试验技能; (2)理解形核与长大之间的关系; (3)在材料制备过程中熟悉相关材料分析方法,能够综合运用于产品表征。 二、试验内容与方案 1 本试验包括试验方案确定、试验操作、材料表征、结果分析与讨论和试验报告等环 节; 2 本试验首先提供一篇参考文献,请同学根据该文献自行确定试验参数,主要是浓度、 温度、pH、加料速度、搅拌速度等,相互讨论,并与指导教师交流; 3 试验装置准备、组装; 4 试验溶液的配制,球型氢氧化镍的制备; 5 试验材料的表征,包括XRD、扫描电镜; 6 为使学生对制备过程了解更加深入,要求学生进行化学沉淀对比试验。 试验方案是,试验每四人为一组,但每人操作的参数条件不同,最终结果放在一起,讨论该参数的影响规律。 三、试验仪器与材料 1 主要试验设备包括: 磁力搅拌器,温控继电器与温度计,铁架台,三口瓶,恒温水浴槽,酸碱滴定管,烧杯,玻璃棒,量桶,循环水式过滤泵,滤纸、pH试纸等; 2 化学试剂

复合掺杂Nd(Ⅲ)和Zn(Ⅱ)非晶态Ni(OH)_2电极活性材料的制备及其表征

复合掺杂Nd(Ⅲ)和Zn(Ⅱ)非晶态Ni(OH)_2电极活性材料的 制备及其表征 邢春晓;刘长久;吴华斌;孙丹;毛得来 【摘要】以NiSO_4、ZnSO_4和Nd(NO_3)_3为原料, 采用共沉淀快速冷冻法制备出了复合掺杂稀土Nd(Ⅲ)和Zn(Ⅱ)的非晶态氢氧化镍粉体材料.测试发现:样品材料微结构无序性强,结晶水含量较高.将样品材料制备成镍电极并组装成MH-Ni 电池,在80 mA/g恒电流充电5.5 h、40 mA/g恒电流放电、终止电压为1.0 V的充放电制度下,复合掺杂6%Nd(Ⅲ)和6%Zn(Ⅱ)样品材料电池的放电平台为1.262 4 V,放电比容量为343.12 mAh/g,远高于目前应用的β-Ni(OH)_2电极活性材料的放电比容量. 【期刊名称】《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年(卷),期】2009(029)004 【总页数】5页(P502-506) 【关键词】电极材料;共沉淀快速冷冻法;Nd(Ⅲ);Zn(Ⅱ);复合掺杂;非晶态氢氧化镍【作者】邢春晓;刘长久;吴华斌;孙丹;毛得来 【作者单位】桂林理工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广西,桂林,541004;桂林理工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广西,桂林,541004;桂林理工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广西,桂林,541004;桂林理工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广西,桂林,541004;桂林理工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广西,桂林,54100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M912.2 MH-Ni电池以其比容量高、无记忆效应,耐过充、过放电性能强以及对环境友好等优异性能受到人们的青睐,被誉为21世纪绿色环保电池,成为世界各国二次电池竞相开发的热点[1]。要改善和提高MH-Ni电池性能,研究开发镍正极活性材料 是其基础和关键。目前镍电极活性材料所使用活性物质主要为β-Ni(OH)2,然而,由于β-Ni(OH)2自身的结构特性,其电极过程容易发生膨胀而导致电池失效[2],且β-Ni(OH)2的理论容量较低(仅为289 mAh/g),提高其比容量性能很难有大的突破。而α-Ni(OH)2虽具有高的比容量性能,但在碱性环境中极不稳定,很容易转 化成β-Ni(OH)2。为此,人们进行了很多研究[3-6],但α-Ni(OH)2电极材料在强碱性电极过程中的稳定性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故至今仍未能推广应用。 非晶态材料是一种热力学亚稳态材料,在原子排列上呈现长程无序而短程有序的结构,含有很多配位不饱和原子,富于反应活性,表现出不同于晶态材料的许多特殊物理、化学性质[7-10]。基于上述情况,笔者进行了稀土Nd(Ⅲ)和Zn(Ⅱ)复合掺 杂非晶态氢氧化镍电极活性物质的制备及其结构与性能的表征测试,获得了具有实际应用意义的结果。 1 实验 将一定量的表面活性剂吐温-80加入到常温下按 m(Ni)∶m(Zn)∶m(Nd)=88∶6∶6的比例配制的NiSO4、 ZnSO4、Nd(NO3)3 混合溶液中,充分搅拌,形成稳定体系。在55 ℃温度下的恒温水浴中加热,同时向体系中慢慢滴加1 mol/L的NaOH,调节pH=11,搅拌反应2 h后迅速在0 ℃低温恒温槽中冷却30 min并不断搅拌,然后过滤,同时用丙酮和蒸馏水多次洗涤,在80 ℃下干燥10 h,研磨分散样品,即可得到复合掺杂Nd(Ⅲ)和Zn(Ⅱ)的非晶态氢氧化镍粉体材料。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