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子仁丸加减治疗产后便秘50例

合集下载

麻子仁丸方歌方解,麻子仁丸医案

麻子仁丸方歌方解,麻子仁丸医案

麻子仁丸方歌方解,麻子仁丸医案
【方剂组成】麻子仁30克,芍药24克,枳实24克,大黄18克,厚朴24克,杏仁18克。

【用法】以上六味蜜和丸,如梧桐子大,饮服十丸,日三服,渐加,以知为度(大便日行一次)。

【方歌】麻子仁丸小承气,杏仁芍药和蜂蜜,安中缓下不伤正,老年虚人常便秘。

【方解】本方是小承气加润下的麻仁、杏仁、芍药,和蜜为丸,安中缓下,使正不伤。

【仲景原文解析】
《伤寒论》第247条: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硬,其脾为约,麻子仁丸主之。

解析:趺阳为足阳明胃经之脉,古人用以候胃。

脉浮主热,胃有热则气盛,故谓浮则胃气强。

涩主津液虚,小便数则耗伤津液,故谓涩则小便数。

浮涩相搏,亦必使阳绝于里,大便则硬。

古人谓脾为胃运输津液,今胃中干已无津液可运,则脾的功能受到制约,故谓其脾为约,宜麻子仁丸主之。

【临证思考】习惯性或老人便秘、虚人里有积滞而属里实热者可适证服用。

【辨证要点】经常便秘而无所苦者。

【验案】李某,男性,59岁,病历号61448,初诊日期1965年2月18日。

感冒2周经服药治愈,惟胸胁闷满,纳差,大便干燥,三四日一行,苔白,脉弦细。

肝下缘肋下lcm轻微压痛。

此属津虚阳明内结,与麻仁丸,早晚各一丸。

结果:服一日大便即通,继服无所苦。

相关文章:
•麻子仁丸的临床应用
•《伤寒论》之脾约证与麻子仁丸证探析
•麻子仁丸组成,方歌方解,服用禁忌,功效与作用
•麻子仁丸(脾约丸)加减用法,功效与作用。

大便干燥

大便干燥
2.按揉肾xx
坐于床上,两手叉腰,两拇指按于两侧肾俞穴上,适当用力按揉1分钟。
三、按摩四肢
1.按揉合谷穴
以一侧拇指指腹按住合谷穴,轻轻揉动,以酸胀感为宜,每侧1分钟,共2分钟。合谷穴是全身四大保健穴之一,也是清热止痛的良穴,可以有效缓解因便秘造成的头晕、饮食不振、情绪烦躁、黄褐斑、痤疮和腹痛等症。
2.按揉支沟穴
3.单方验方:
双术汤(xx验方)
处方:
白术、苍术各30克,枳壳10克,肉苁蓉20克。水煎服。
血虚秘【证见】大便干结,面色萎黄无华,头晕,心悸。舌淡,脉细。
【治法】养血润燥。【方药】
1.主方润肠丸(xx《xx尊生书》)
处方:
当归12克,生地黄20克,火麻仁30克,肉苁蓉18克,何首乌20克,桃仁、枳壳各10克。水煎服。
便秘治疗的辨证论治
热秘【证见】大便干结,腹部胀满,面红身热,心烦口干或口舌生疮,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或燥,脉滑实。
【治法】清热润肠。
【方药】
1.主方麻子仁丸(张仲景《伤寒论》)加减
处方:
枳实12克,大黄10克(后下),火麻仁20克,北杏仁12克,郁李仁20克,瓜蒌12克,玄参15克。水煎服。
2.中成药
30、白芯番薯200克(切细),煎水,加适量片糖服用。
(5)黄芪笋鱼汤:
黄芪10~20xx、党参15~
30、黑芝麻12~24克(布裹)、玉竹15~30克、陈皮
5、笋壳鱼100~150克,煲汤。适用鱼气虚便燥,津液不足之便秘。
(7)将橘皮洗净:
切细丝,加白糖、蜂蜜适量,煮沸,冷却,每次1汤匙,每日服3次,可治便秘,经常喝点蜂蜜水,也可解除便秘之苦。
食疗方法
1.桂花糖10克,荸荠500克,枣泥馅150克,加面粉、淀粉、白糖各适量,制成饼状,入花生油中炸成金黄色食用。适用于轻度便秘。

半夏泻心汤合麻子仁丸治疗便秘验案1则

半夏泻心汤合麻子仁丸治疗便秘验案1则

㊀㊀㊀㊀㊀㊀㊀方药应用中国民间疗法㊀㊀C H I N A S N A T U R O P A T H Y ,F e b .2017,V o l 25N o 2甘麦大枣汤加味治疗失眠医案1则任晓琳(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广州501405)㊀㊀患者,女,37岁,2015年4月10日来诊.自述产后2年来,睡眠不佳,时觉胃胀㊁纳差.身体较为虚弱,面色暗黄,口唇淡白,二便常,舌淡苔白,脉沉.中医诊为:不寐;辨为肝血不足,脾肾虚弱之证,治宜补肾养肝,益气健脾.处方:浮小麦30g ,茯神20g ,五味子10g,黑枣15g ,熟党参15g ,白术20g ,山药20g ,白芍10g ,熟地黄10g ,山萸肉10g ,枸杞10g ,炙甘草10g .14剂,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服上药后,患者自觉精神体力良好,睡眠质量也得到很大的改善.按:本案患者为产后身体调理不当,肝血未复,加之脾胃虚弱,未能正常运化化生水谷精微营养全身,故治宜补肾养肝㊁益气健脾.方中熟党参㊁白术㊁山药健运中气,白芍㊁熟地㊁山萸肉㊁杞子补养肝血,同时又能滋养肾水以养肝.而甘麦大枣汤,出自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书中记载此方适用于妇人脏躁,以精神恍惚㊁常悲伤欲哭不能自主㊁睡眠不实㊁言行失常㊁哈欠频作等为主症.方中由甘草㊁浮小麦,大枣组成,有养心安神㊁和中缓急㊁补脾益气之效.(收稿日期2016G03G25)半夏泻心汤合麻子仁丸治疗便秘验案1则房铁生(北京市怀柔区杨宋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北京101400)㊀㊀患者,女,47岁.2015年10月23日初诊.主诉:大便不畅1个月.现病史:近1个月大便不畅,2~4d 一行,大便头干,便黏,纳食尚可,腹胀不适,眠可,舌质淡红,苔薄黄,脉弦滑.中医诊断:便秘.西医诊断:功能性便秘.治则:清热消胀,润肠通便.处方:法半夏6g ,黄芩10g ,黄连6g ,干姜10g ,生甘草6g ,大枣10g ,熟大黄10g ,生地黄15g ,枳实10g ,厚朴10g ,炒苦杏仁10g,白芍10g ,火麻仁10g ,郁李仁10g ,桃仁10g,红曲6g ,党参30g.7剂,水煎服,每日1剂,每日2次.另嘱患者忌辛辣厚味,忌酒.2015年10月30日二诊:上方服用7剂后,腹胀好转,便秘明显改善,每日大便1次,睡眠正常,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滑.上方加瓜蒌仁20g.7剂,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用.经上方加减治疗1个月,诸症好转,临床痊愈.按语:便秘是临床常见疾病,其基本病机是大肠传导功能失常,病位在大肠,与脾㊁胃㊁肝㊁肾㊁肺等脏腑功能失调有关.半夏泻心汤是治疗寒热错杂痞证的特效方剂,麻子仁丸是治疗脾约证的有效方剂,脾约证的辨证要点是以大便硬结不通为主症之一,常见 不更衣十余日无所苦也 ;脾约证为胃强脾弱,功能失和,责之胃燥津亏.笔者应用此二方合方用于胃脘不适㊁大便不畅㊁黏腻不爽的患者,每获良效,值得临床应用研究.(收稿日期2016G03G25)单方验法治疗脚气验方张柳青(山东省荣成市人民医院,山东荣成264300)㊀㊀1 用白糖搓脚.首先需要把脚洗干净,然后取适量的白糖在脚上来回搓.可以隔3~5d 搓一次,一般几次之后可以见效.2 用黄豆水泡脚.用水煮适量黄豆,用煮过黄豆的水来泡脚.剩余黄豆可以服用.3 用韭菜水泡脚.取适量韭菜切碎,平时在泡脚的时候把切碎的韭菜放入洗脚盆中,同时用手就着韭菜搓脚.4 用花椒盐水泡脚.取适量花椒加上少许盐,用水煮15m i n ,待温度适当时泡脚,每次20~30m i n.注意:以上方法适用于没有溃疡及感染的轻度脚气患者.(收稿日期2016G04G20)34中国民间疗法2017年2月第25卷第2期㊀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便秘的一首“经典名方”麻子仁丸又名脾约麻仁丸

便秘的一首“经典名方”麻子仁丸又名脾约麻仁丸

便秘的一首“经典名方”麻子仁丸又名脾约麻仁丸医圣张仲景主攻便秘的一首“经典名方”,历经千年,轻松搞定你我的“难言之隐”医圣张仲景在著作《伤寒论》中创制了治疗实证便秘的三首经方大承气汤、调胃承气汤和小承气汤,而对于更普遍病程更长的虚证便秘,医圣同样在《伤寒论》中提出一味药方,便是针对阴虚型便秘的:麻子仁丸。

#便秘大作战#麻子仁丸又名脾约麻仁丸、脾约丸出处《伤寒论》用量(折算量)如下:麻子仁500g 、芍药 250g、枳实 250g、大黄 500g、厚朴 250g、杏仁 250g以上六味,加蜂蜜制成蜜和丸。

麻子仁丸由小承气汤加麻仁、杏仁、芍药加味化裁而来,具有润肠通便、“泻阳明有余之燥热,滋太阴不足之阴液”功能,为润下剂中的代表方,主治肠胃燥热、脾津不足之便秘。

【功效分析】脾主为胃行其津液,今胃中燥热,脾受约束,津液不得四布,但输膀胱,而致小便频数,肠失濡润,故见大便干结。

此时治法亦应以润肠通便为主,兼以泻热行气。

方中麻子仁质润多脂,润肠通便,为君药;辅以杏仁降气润肠,芍药养阴和里;佐以小承气汤之枳实破结、厚朴除满,下气破结,加强降泄通便之力,大黄通上;使以蜂蜜为丸,意在缓下,本方泻下药与润肠药同用,炼蜜为丸,取其泻而不峻,润而不腻,具有润肠泄热、行气通便的作用。

【同属润下剂中的代表中成药:首荟通便胶囊】调理虚秘核心是促进脾胃之气的恢复,脾气健运,正气充足,脏腑胃肠的功能增强,自然能够促进排便功能的恢复。

而中成药#首荟通便胶囊#,与麻子仁丸同属润下缓泻剂的代表方药,可使脾胃功能强健,大便自然得润,排便自然顺畅。

适用于气血津液亏虚引起的虚证便秘。

【组方】:何首乌、芦荟、决明子、枸杞、阿胶、人参、白术、枳实【功效分析】:人参+白术健脾生津益气,何首乌+阿胶+枸杞子滋阴润肠,芦荟、决明子、枳实泻热通便,符合中医便秘“塞因塞用”治法,以扶正之法治疗胀满痞塞的病证。

因此我说可以服用1-2个月,直到症状和体质得到彻底改善。

便秘外用方

便秘外用方

便秘外用方
大黄5-10克,研为粉末,用醋调成稀糊状,放伤湿止痛膏中心,贴双足心涌泉穴,10-15小时后取下,一般用药一次即见效。

可清热消积,导滞通便。

博主附方:
1、气虚便秘内服药一方: 生白术30克,当归10克,肉苁蓉10克,升麻3克
2、老人气虚食滞便秘:白术30 莱菔子15 车前子15。

白术用到三十克才能起通便的作用,莱菔子有消食导滞的作用,车前子滑肠利水。

无论遇到痰热便秘还是气虚便秘,屡用屡验.
3、余浩医生------麻子仁丸,又名脾约丸,是治疗各种习惯性便秘的,特别是老年人或产后、月经后肠燥有积滞的便秘最为适合。

4、便秘速效法:青菜萝卜糙米饭,除此三样之外,不再吃其他东西,一个星期内,可以把肠道洗得干干净净。

5、济川煎【出处】《景岳全书》:当归(9~15克)牛膝(6克)肉苁蓉(酒洗去咸)(6~9克)泽泻(4.5克)升麻(1.5~3克)枳壳(3克)。

【A.如果病人气虚,可加人参10 黄芪18 B.如果肾虚,则去枳壳加熟地18 C.如果肠燥便秘日久,去泽泻,加锁阳10 火麻仁8】适合老年肾虚老年便秘、产后便秘等属于肾虚精亏肠燥者。

肾阳虚弱,精津不足证。

大便秘结,小便清长,腰膝酸软,头目眩晕,舌淡苔白,脉沉迟。

6、生白术、生当归各等量磨粉,开水冲服,加点糖口味很好喝,对各种便秘都有效果,可以经常服用,不会引起腹泻,非常安全。

方剂每日一学——麻子仁丸

方剂每日一学——麻子仁丸

方剂每日一学——麻子仁丸《伤寒论》麻子仁丸,中医方剂名。

泻下剂,润下,具有润肠泻热,行气通便之功效。

主治肠胃燥热,脾约便秘证。

大便干结,小便频数,苔微黄少津。

本方临床常用于治疗虚人及老人肠燥便秘、习惯性便秘、产后便秘、痔疮术后便秘等胃肠燥热者。

【组成】麻子二20g 芍药9g 枳实9g大黄12g 厚朴9g 杏仁10g【用法】上六味,蜜和丸,如梧桐子大,饮服十丸,日三服,渐加,以知为度(现代用法:药研为末,炼蜜为丸,每次9g,每日1~2次,温开水送服;亦可作汤剂,水煎服)。

【功用】润肠泄热,行气通便。

【主治】脾约证。

大便干结,小便频数,脘腹胀痛,舌红苔黄,脉数。

【证治机理】本方所治乃《伤寒论》之脾约证,脾津不足,肠道失于儒润所致。

《伤寒明理论》云:“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

今胃强脾弱,约束津液,不得四布,但输膀胱,致小便数而大便硬,故曰其脾为约。

”即由于胃肠燥热,使脾受约束而失其布津之职,津液但输膀胱则致肠失儒润,故大便干结、小便频数、脘腹胀痛、舌红苔黄、脉数。

治宜润肠通便,邪热行气。

【方解】方中麻子仁性味甘平,质润多脂,润肠通便,为君药。

大黄泻热通便以通腑;杏仁肃降肺气而润肠;白芍养阴和里以缓急,共为臣药。

枳实、厚朴行气破结消滞,以助腑气下行而通便,为佐药。

蜜蜂润燥滑肠,调和诸药,是为使药。

诸药合用,使燥热去,腑气通,阴液复,脾津布,而大便自调。

【配伍特点】泻下与润下相伍,泻而不峻,下不伤正。

【运用】本方为治疗胃热肠燥便秘之常用方。

以大便秘结,小便频数,或脘腹胀痛,舌质红,苔薄黄,脉数为辨证要点。

用法中要求“饮服十丸”,强调“渐加,以知为度“,即应从小剂量逐渐加量,以取效为度。

【方歌一】麻子仁丸小承气,杏芍麻仁治便秘,胃热津亏解便难,润肠通便脾约济。

【方歌二】一升杏子二升麻,枳芍半斤效可夸,黄朴一斤丸饮下,缓通脾约是专家。

——《长沙方歌括》。

刘含堂经方治验——????麻子仁丸治疗便秘(习惯性便秘)

刘含堂经方治验——????麻子仁丸治疗便秘(习惯性便秘)

刘含堂经方治验——麻子仁丸治疗便秘(习惯性便秘)麻子仁丸麻子仁二升(36克);芍药半斤(24克);枳实半斤(24克).炙;大黄一斤(48克),去皮厚朴一尺(24克),炙;去皮杏仁一升(18克).去皮尖,熬别作脂【用法】上六味,蜜为丸,如梧桐子大,饮服十丸,日三服,渐加,以知为度。

便秘(习惯性便秘)龚某某,男,47岁,银行职员。

2003.年5月11日初诊。

有5年之久的习惯性便秘,平均4~6天大便1次,干如羊屎,秘结不通。

曾不断服中药泻下剂及西药润肠剂,仅能解一时之苦。

现症:5天未大便,腹有轻度胀满,面色赤红,唇舌干燥,口渴喜凉饮,纳食减少,尿黄。

舌红,苔薄黄而干,脉弦滑。

诊为便秘,证属肠道结热,津液不足。

治宜通腑泻热,滋养津液。

拟麻子仁丸(为汤剂)合增液汤,处方:大麻仁15克,杏仁10克,厚朴15克,枳实12克,生白芍15克,大黄12克,生地30克,玄参30克,麦冬20克。

水煎服。

服1剂,大便得下,尚不通畅,继以上药又服3,大便通畅。

之后,如遇大便秘结,即以上药服3~5剂,如此坚持治疗2月余,大便始恢复正常。

按:本例为习惯性便秘,症如面色赤红,腹部轻度胀痛,舌红,脉弦滑,大便干结如羊屎,为肠道结热;唇舌干燥,口渴喜凉饮,舌干,属津液不足。

投麻子仁丸合增液汤,麻子仁丸寓小承气汤,能通腑泻热,余如芍药、杏仁、麻子仁可助润肠通便,增液汤中生地、玄参、麦冬善于滋养津液,增水行舟。

麻子仁丸用于消化系统疾病,现代主要用于多种原因(热病后,产后、手术后、素体阴虚有热者、老人、小儿、抗精神病药物等)所致的便秘、慢性浅表性胃炎、胆石症、胆道蛔虫、蛔虫性肠梗阻、噎膈(贲门痉挛、幽门梗阻、慢性咽炎、食道癌等)等。

辨证要点为脾阴不足、大便干燥,症见面色晦黯,口舌干燥,便秘,尿频数,食少胸胁痞闷,微烦,舌质红绛,舌苔黄燥等。

肺气肿:朱氏报道,麻子仁丸治疗肺气肿,证属阴虚津亏、腑气不通,治以本方养阴化痰,润肠通便。

药用:当归5克,生地10克,半夏6克,川贝10克,栝楼仁10克,麦冬6克,麻子仁丸12克,共煎。

麻子仁丸对50例肠燥便秘的治疗效果

麻子仁丸对50例肠燥便秘的治疗效果

麻子仁丸对50例肠燥便秘的治疗效果发表时间:2018-02-06T11:24:52.640Z 来源:《心理医生》2017年36期作者:何金燕[导读] 肠燥便秘是一种病症,主要症状大便干结,努挣难下,心悸气短,头晕目眩,口唇色淡,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无力[1]。

(南通市中医院药剂科江苏南通 226001)【摘要】目的:探讨麻子仁丸对肠燥便秘的临床疗效。

方法:以益气养血,滋阴润肠通便为治疗原则,采用麻子仁丸对50例肠燥便秘进行治疗,在1~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结果:50例肠燥便秘患者接受治疗后,36例(72%)治愈,总有效率96%。

治疗结束后对治愈和好转的48例患者进行回访,每3月一次,随访半年共有3例复发(6%)。

结论:采用养血润肠,和中通便的麻子仁丸治疗肠燥便秘具有良好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

【中图分类号】R2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36-0153-02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Mazujin pill on intestinal dry constipation. Methods To nourish the nourishing qi and nourishing yin and purge as the treatment principle, 50 cases of intestinal dry constipation were treated with pockelon pills, and the curative effect was observed after 1 ~ 3 courses. Results Fifty patients (72%) were cured after treatment with 50 cases of intestinal constipation.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6%. After treatment, 48 patients were cured and improved, once every 3 months, followed up for six months a total of 4 patients relapsed (8.3%). Conclusion The use of Yangxue Runchang, and the laxative pockelon pills in the treatment of intestinal dry constipation has a good effect, it is worth further promotion.1.肠燥便秘的辩证与治疗1.1 诊断标准肠燥便秘是一种病症,主要症状大便干结,努挣难下,心悸气短,头晕目眩,口唇色淡,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无力[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短1 O天 , 长 2 。 最 年 2 治 疗 方 法
本 方 由 小承 气 汤 加 麻 仁 、 仁 、 药 组 成 , 子 质 润 多 脂 。 杏 芍 麻
润 肠 通 便 为 主 药 , 以 杏 仁 降 气 润 肠 ; 药 养 阴 和 里 , 以 小 辅 芍 佐 承 气 汤 之 枳实 破 结 , 朴 除 满 , 黄 通 下 , 蜂 蜜 为 丸 意 在 缓 厚 大 以
全 部 病 例 用麻 子 仁 丸 加 减 治 疗 , 子 仁 丸 药 物 组 成 , 子 麻 麻
仁 6g 芍药 1 g 大黄 3g 杏仁 3 g 厚朴 3 g 枳实 1g研为 0, 5, 0, 0, 0, 5
细末 , 炼蜜 为 丸 , 梧 桐 子 大 , 服 1 , 1 2次 , 减 : 如 每 O丸 日 ~ 加 燥 热伤 津 加 柏 子 仁 1g 麦冬 1 g 元 参 1g 体 质虚 弱 者 去 大 黄 5, 2, 5,
下 , 蜜 为 丸 , 其 泻 而 不 峻 , 而 不 腻 。 由 于 产 后 便 秘 以 虚 炼 取 润 者为多 , 固本 方 宜 小剂 量 开 始 逐 渐 加 大 , 用 量 不 宜 太 过 及 长 且 期 服 用 , 也 不 可 拘 泥于 产 后 多 虚 , 用 攻 下 药 , ” 拘 于 产 但 畏 即 勿 后 , 忘 于 产 后 也 “ 胃 中 无 燥 热 及 由 血 少 津 亏 引 起 的 产 后 便 勿 ,
7 2
盐 、 酸 盐 、 酸 盐 的 混 合成 分 . 磷 碳 质地 较 为 疏 松 , 石 汤 的 治 疗 排
内蒙 古中医药
过 程 中 , 患 者解 除痛 苦 , 得 到 满 意 的 治 疗 效果 , 使 并 值得 推 广 。
麻子仁 丸加减治疗产后便秘 5 0例
田志 明
关键 词 : 子 仁 九 ; 后 便 秘 麻 产
诊 2 治 疗 方 法
12例 中 , 7 0 男 9例 3 女 2例 , 龄 最 小 者 1 年 5岁 , 大 者 最 7 。1 ~2 2岁 5岁 O岁 5例 ,O岁 ~ 3 2 0岁 l O例 ,O岁 ~ 4 3 O岁
药 物组 成 : 良姜 1g 荜 菝 1g 元 胡 1g 木 香 6 、 香 0、 0; 表性 胃炎 ; 慢 浅 慢性 肥 厚 性 胃 炎 ; 缩 性 胃炎 ; 萎 胃十 二 指 肠 溃 疡 ; 胃神 经 官 能 症 ; 医 药 治疗 ; 荜 汤 ; 中 良 临床 应 用
中 圈分 类 号 : 2 9 5 R 8 . 文献 标 识 码 : B 文 章 编 号 :06 0 7 (0 0 1 07 —0 10 - 9 9 2 1 ) — 0 2 2

效 果 , 不 良反应 。 无
4 病 案 例 举
20 0 9年笔 者 用 麻 子 仁 丸 加 减治 疗 5 产 后 便秘 患 者 , 取 0例 均
叶某 女 2 7岁 产 后 3 O天 , 便 3 4日一 行 , 大 ~ 大便 干 结 , 胸腹胀满 ; 见 : 证 口干 , 质 红 , 薄 黄 , 细 数 , 宜 养 血 润 舌 苔 脉 治
中圈 分 类 号 : 7 .3 R2 14 文 献 标识 码 : B
文苹 编 号 :0 6 0 7 (0 0 1 0 2 O 1 0 — 9 92 1 ) —0 7 一 1
产后 便 秘 主 要 是 由 于 气 血津 亏 , 道 失 润 所 致 , 证 亦 有 肠 临 气 虚 失 润 和 阴虚 火 燥 所 致 者 , 活疗 多 以 养 血 润 肠 为 主 。 20 05
燥 , 以泻 热 。处 方 : 子 仁 丸 加 麦 冬 1 g 生 地 1 g 炼 蜜 为 佐 麻 2. 5, 丸 , 桐子大 , 梧 1日 2次 , 次 l 每 O丸 , 服 5日后 , 便秘 之苦 。 连 无
5 体 会
得 满 意效 果 , 报 道 如 下 : 现
l 赣 床 资料
5 例均为门诊患者, 龄 最小 2 岁 , 大 2 O 年 3 最 9岁 , 程 最 病
* 呼 和浩 特 市 教 育科 学 研 究 所 ( 1 08 001)
21 00年 1月 2 0目收 桷
1 一 般 资料
6 2例 ,O岁 ~5 岁 l ,O岁 以 上 8例 ; 程 1 月 以下 4 4 O 7例 5 病 个 O 例 1年 ~2年 2 7例 。 以 6上 3 2年 5例 ; 性 胃炎 1 , 慢 8例 浅表 性 胃炎 1 例 , 性 肥 厚 性 胃炎 例 , 缩 性 胃 炎 3例 , 2 慢 萎 胃神 经 官 能 症 2例 , 二 指 肠 溃 疡 1 十 8例 。 溃 疡 7例 , 余 未 经 西 医 确 胃 其
秘 则 非 本方 所 宜 。
加郁李仁 1 g 血虚 加当归 1g 肉苁蓉 1 g 5. 5, 2。
3 治 疗 效果
5 O例患者根据 辨证使 用麻 子仁 丸加减 治疗均 取得满 意
内蒙古临河区人 民医院( 1 00 0 50 )
21 元月 2 00年 0日收 稿
自拟 良荜汤治疗 胃脘痛 12 0 例
胃痛 以 胃脘 部 经 常发 生 疼 痛 为 主 证 。笔 者 认 为 本 病 临 床 以寒 邪客 胃 。 滞 血 瘀 者 为 本病 临床 以寒 邪 客 胃 , 滞 血 瘀 者 气 气 为 多 。从 2 0  ̄2 0 0 1 0 8年 采 取 自拟 良荜 汤 加 减 门 诊 治 疗 胃脘 痛 患 者 12例 , 得 了 较好 的效 果 , 简介 如 下 。 0 取 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