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息肉

合集下载

直肠息肉

直肠息肉

直肠息肉临床路径一、直肠息肉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直肠息肉(ICD-10:K62.1;D12.8, M8210/0)行息肉切除术(ICD-9CM-3:48.36)(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症状:大便带血,肛门肿物脱出,大便次数增多,粘液便或粘液血便。

2.体征:直肠指检触及质软、有弹性或带蒂的肿物,指套或带血或粘液。

3.肠镜提示。

(如无法作肠镜可考虑CT等检查)(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对于有蒂息肉,直径小于2cm的广基息肉,非息肉病者,可行经肛门的切除术或行内镜下圈套摘除、活检钳钳除、高频电凝凝除。

2.对直径大于2cm的广基息肉,可根据临床实际情况选择手术方案:(1)经肛门手术:适用于位于腹膜反折以下直肠息肉。

(2)经腹手术:适应于腹膜反折以上基底直径大于2cm 的息肉。

(3)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直径大于2cm的广基息肉,病变仅位于粘膜层。

(4)对于距肛缘5-15cm者,有条件可行经肛门内镜下的息肉切除术(TEM术)。

(5)对距肛缘5-10cm,也可行经肛门括约肌途径的切除术(Mason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4-9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K62.1;D12.8, M8210/0直肠息肉疾病编码。

2.门诊纤维内镜不能切除的广基息肉,病理未排除腺瘤癌变、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的患者。

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1 天。

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隐血;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型、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3.胸片、心电图。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预防性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结合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预防性用药时间为1天。

一文科普结直肠息肉

一文科普结直肠息肉

一文科普结直肠息肉发布时间:2023-06-16T11:59:37.682Z 来源:《医师在线》2023年3月5期作者:任刚[导读]一文科普结直肠息肉任刚(简阳市中医医院;四川简阳641400)随着人们对自身健康的重视度,越来越多人注重肠镜检查,但0有些人检查后知晓自己患上了结直肠息肉,却不知晓其是什么疾病,而出现恐慌,认为自己得了不治之症。

因此,下面为您讲讲结直肠息肉相关知识,帮助您深入了解该疾病,避免出现不必要的恐慌。

一、什么是结直肠息肉?结直肠息肉是指结直肠表面出现隆起的肿物,可能是腺瘤,也可能是肠黏膜增生肥厚导致的,但没有确定病理性质前均称为息肉。

一般情况下,结直肠息肉可是多发的,也可能是单发的。

此外,从病理上还可分为错构性瘤、增生性息肉、腺瘤性息肉、炎性息肉,且在某些因素的刺激性,有些结直肠息肉会出现恶变倾向,但不是所有的结直肠息肉都会发生恶变,且不同类型的结直肠息肉,其恶变的风险也不一样。

为了让您正确认识结直肠息肉,下面为您详细讲讲错构性瘤、增生性息肉、腺瘤性息肉、炎性息肉,和小编看下文吧!(1)错构性瘤:该类病人消化道内存在息肉,但众多资料显示,错构性瘤息肉恶变风险很小。

(2)炎性息肉:其又称作假息肉,多是因结肠各类炎症性疾病引起的,例如肠结核、缺血性肠病、溃疡性结肠炎等。

但众多学者认为该类息肉不会出现恶变。

(3)腺瘤性息肉:该类息肉包括绒毛状腺瘤、管状腺瘤,属于癌前病变,尤其是病灶在2cm以上的腺瘤性息肉,其恶变风险比较高。

(4)增生性息肉:其又被称作化生性息肉,在临床上比较常见,一般不会出现恶变。

二、结直肠息肉病因有哪些?(1)胚胎异常:据报道,幼年性息肉大部分是错构瘤。

究其原因,结直肠息肉和胚胎发育异常息息相关。

(2)感染:腺瘤性息肉的出现和病毒感染有关。

(3)生活习惯:日常生活中,多食富含纤维的食物,则患结直肠息肉的风险比较低,反之患结直肠息肉的风险比较高。

与此同时,吸烟也是腺瘤性息肉的病因。

直肠息肉严重吗?有什么影响?

直肠息肉严重吗?有什么影响?

直肠息肉严重吗?有什么影响?
疾病的种类很多,严重轻微都有。

直肠息肉作为临床上常见疾病,说严重也不算,但是不治疗很容易恶化。

所以不管疾病是否严重都要及时治疗。

直肠息肉是需要通过手术切除的,痊愈后对身体就没影响。

1.直肠息肉是直肠最常见的良性腺瘤,可见于青壮年。

本病与恶性肿瘤不同,它生长缓慢,细胞的分化良好,不会转移到它处,故虽说是肿瘤,但不直接危及生命。

直肠息肉多为单个,表面光滑,质地很脆,易被大便擦破而出血、溃烂。

少数为多发性息肉,尤其是无蒂、宽基阍的息肉可转变为恶性肿瘤,故及早治疗为好。

本病原因未明,故无从预防。

也暂未找到有效的治疗药物。

最好的方法是在内窥镜下手术切除。

因此,还是听从医生的意见,及早接受手术切除为宜。

2.息肉是指一类从黏膜表面突出的异常生长的组织,在没有
确定病理性质前通称为息肉,一般来说,息肉是由于起源于黏膜的细胞生长聚集形成的。

直肠息肉是临床常见疾病,其发生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男性较女性多见。

直肠息肉虽然没什么大碍,但可能会癌变!因为直肠息肉恶变成直肠癌的病例在临床上一点都不少见,所以直肠息肉的患者需引起重视,及早去医院进行治疗。

3.直肠息肉不是严重的病,但是需要手术治疗才能治愈,从病理上来看,其内容不一,有的是良性肿瘤,有的是炎症增生的后果。

但由于肉眼看来大体相似,因此这一含意笼统不清的病名“息肉”一直被习惯采用。

直肠是息肉常见的所在,更由于易于发现和处理,因而受人重视。

近年来认为结、直肠癌起自息肉,及早切除息肉能降低癌的发生,因此息肉作为癌前病变,更受到重视。

结直肠息肉名词解释

结直肠息肉名词解释

结直肠息肉名词解释结直肠息肉,嘿,这可不是个简单的名词哦!它在医学领域里可是有着重要的地位呢。

那啥是结直肠息肉呢?简单来说,结直肠息肉就是在结肠或者直肠的黏膜表面长出来的一些小突起。

这些小突起的形态、大小和性质都各不相同。

结直肠息肉可以分为很多种类型。

比如说,有炎性息肉。

这种息肉通常是因为肠道的炎症刺激引起的。

就好像咱们身体的某个部位发炎了,就会有一些反应一样。

肠道发炎的时候,黏膜也会做出反应,可能就会长出炎性息肉。

还有增生性息肉,这种息肉一般比较小,通常也不会引起什么大问题。

但是呢,也不能掉以轻心哦!因为谁也不知道它会不会在什么时候发生变化。

另外呢,还有腺瘤性息肉。

这可是个需要特别关注的类型。

腺瘤性息肉有一定的癌变风险。

为啥这么说呢?因为腺瘤性息肉是由腺上皮发生的良性肿瘤。

虽然是良性的,但是如果不及时处理,它有可能会慢慢发展成恶性肿瘤,也就是肠癌。

所以啊,一旦发现腺瘤性息肉,医生通常会建议尽快切除。

那结直肠息肉是怎么被发现的呢?一般来说,有几种方法。

一种是通过结肠镜检查。

结肠镜就像一个小探头,可以伸进肠道里面,清楚地看到肠道的黏膜情况。

如果有息肉,就能马上发现。

还有一种是钡剂灌肠检查。

这种检查方法是把一种特殊的造影剂灌进肠道里,然后通过X 光来观察肠道的情况。

如果有息肉,也能在X 光片上显示出来。

结直肠息肉有啥症状呢?其实啊,很多时候结直肠息肉是没有明显症状的。

有些人可能完全不知道自己长了息肉。

但是,也有一些人可能会出现一些症状。

比如说,便血。

这可不是那种大量的出血哦,通常是少量的便血,可能会和大便混合在一起,或者在大便的表面。

还有的时候,会出现腹痛、腹泻或者便秘等症状。

但是这些症状也不一定就是结直肠息肉引起的,也可能是其他的肠道疾病。

那如果发现了结直肠息肉该怎么办呢?首先呢,不要惊慌。

医生会根据息肉的类型、大小和数量等情况,来决定治疗方法。

如果是比较小的息肉,医生可能会在结肠镜下直接切除。

这种方法创伤小,恢复快。

直肠息肉的几种常见治疗方式

直肠息肉的几种常见治疗方式

直肠息肉的几种常见治疗方式直肠息肉,是直肠黏膜表面突出到肠腔内的一种增生组织,是临床医学中常见的一种肛肠疾病。

这种疾病产生的原因是因为某些细胞异常增生所导致的,而直肠息肉的病因也是多样性的,对于人体所造成的伤害也是很大的。

而对于直肠息肉的症状表现而言,直肠息肉多数的情况下是不会引发任何的临床症状的,虽然它是一种肛肠疾病,但是其表现的直观性不如其他的肛肠疾病那么明显,通过需要通过特殊的医学诊断手段才能判断出人体中是否存在直肠息肉。

正因为直肠息肉难以通过各种各样的临床症状判断出来,这意味着只有在直肠息肉积累到一定的程度的时候,才会表现出来,而此时,直肠息肉的积累已经十分严重,造成了很为严重的病况。

在直肠息肉发展到一定的程度时就会表现出比较严重的症状,比如便中带血、脱出、肠道刺激状态、排便习惯发生改变。

接下来就对于直肠息肉的几种严重症状进行介绍。

首先是便中带血症状,常表现为大便中带血,但带血量少,这会导致被患者所忽视。

而脱出是指有较大、有蒂的直肠息肉从肛门脱出。

其次是肠道刺激状态,其具体表现为腹泻、腹痛、脓血便等等。

最后是排便习惯发生改变,其实就是患者大便的次数和数量变多。

针对这几种直肠息肉症状来说,只是直肠息肉的临床表现而已,患有其中一两项症状的个人,并不代表着患有了直肠息肉,而患有了三项到四项的症状之后,就需要个人注意了,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以防直肠息肉的病情恶化。

直肠息肉的种类也有很多,下面这张图是关于直肠息肉的肠镜图片,便于更容易理解直肠息肉的类型。

直肠息肉分为几种类型分别如下图所示,分为无蒂息肉、扁平息肉、有蒂息肉和多发息肉。

但这些息肉的病因和临床症状都相同,相差无几。

虽然直肠息肉的种类有很多,但其病因和临床表现不会因为其种类而发生特别的改变。

接下来就对于直肠息肉的病因进行讲述。

直肠息肉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是遗传与变异的一种特殊的产物,在人体细胞的增殖与凋亡时,收到了外界多种因素的干扰就会导致细胞发生一定的病变,从而会生成各种各样特殊的细胞组织。

直肠(结肠)息肉

直肠(结肠)息肉

直肠(结肠)息肉直肠(结肠)息肉直肠息肉是指直肠粘膜表面向肠腔突出的隆起性病变、包括有腺瘤(乳头状腺瘤,绒毛状腺瘤等)、儿童型息肉、炎性息肉、息肉病等。

息肉可有蒂(图2-113),也可无蒂。

图2-113 直肠息肉一、分类(一)新生物由肠上皮生长的新生物,容易癌变。

有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家族性腺瘤,息肉病变。

(二)错构瘤正常组织的异常混合,如幼年息肉,黑斑息肉综合征等,极少癌变。

(三)炎性息肉也叫假息肉,肠粘膜慢性炎症和溃疡引起,一般不发生癌变。

(四)无分类有化生息肉、Gardner综合症等。

二、临床表现与诊断(一)便血出鲜血、量不多,常染在粪便表面,当炎症时,有粘液血便,腹泻和里急后重等症状。

(二)直肠肿块位于直肠下端的带蒂息肉,可在排便时脱出肛门外,呈鲜红、园、樱桃状,便后可自行复回。

无蒂息肉需经肛指和肛门镜检查才能发现。

(三)肛指与内镜检查可触及单个或多个带蒂息肉或广基息肉,前者活动度大,后者较固定,息肉园形,柔软,若息肉变硬,表面高低不平,固定肠壁,可能有癌变。

为明确性质,取活体组织。

(四)钡灌肠有助于了解息肉分布情况。

三、治疗(一)息肉摘除术适用于低位直肠息肉,经肛门内缝扎息肉基底部,切除息肉。

(二)电凝切除术适用直肠上段或结肠带蒂小息肉,经直肠镜或纤维结肠镜直视下,用圈套器套住蒂部以电灼切除。

(三)套扎冷冻术经乙状结肠镜下,先用负压套扎器,将胶圈套扎在息肉基底部,取活检定性,根据瘤体大小,选择相应冷冻探头,接触法冷冻2~3分钟,使瘤体发生凝固性坏死脱落,达到“切除”目的。

(四)结肠直肠切除术对结肠息肉病,由于癌变可能性大,应广泛切除受累的结肠,作回肠直肠吻合术,对遗留在直肠的多发息肉,可分期作电凝或冷冻切除。

若癌变者,应按癌肿处理。

直肠息肉健康教育课件

直肠息肉健康教育课件

随访检查
对于曾经有息肉病史的患者,应定期随访检查以 监测复发风险。
医生会根据息肉的类型和数量制定个体化的随访 计划。
如何预防直肠息肉?
如何预防直肠息肉?
饮食调整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减少红肉和加工肉制品 的摄入。
多食用水果、蔬菜和全谷物有助于降低风险 。
如何预防直肠息肉? 保持健康体重
维持健康的体重与体态,降低肥胖相关息肉 风险。
直肠息肉? 2. 为什么要关注直肠息肉? 3. 何时进行检查? 4. 如何预防直肠息肉? 5. 如何治疗直肠息肉?
什么是直肠息肉?
什么是直肠息肉?
概念
直肠息肉是指在直肠内壁上生长的小肿块,可能 为良性或恶性。
直肠息肉的类型主要包括腺瘤性息肉、增生性息 肉等。
根据息肉的性质,医生会建议适当的随访时间。
如何治疗直肠息肉? 其他治疗
对于恶性息肉或多发性息肉,可能需要更为复杂 的手术或治疗方案。
这种情况下应咨询专业的肠胃科医生。
谢谢观看
规律的锻炼也有助于维持健康的体重。
如何预防直肠息肉? 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潜在健康问题。
与医生讨论适合自己的筛查计划。
如何治疗直肠息肉?
如何治疗直肠息肉? 内镜切除
大多数息肉可通过结肠镜进行内镜切除,手术风 险较低。
切除后需进行病理检查以确认类型。
如何治疗直肠息肉? 随访与监测
治疗后应定期随访,监测息肉复发情况。
良好的沟通与支持能够缓解患者的心理负担 。
何时进行检查?
何时进行检查?
筛查建议
建议45岁以上成年人定期进行结肠镜检查,特别 是有家族史的人群。
高风险人群应提前筛查,甚至在40岁时开始检查 。

直肠息肉的健康教育

直肠息肉的健康教育

直肠息肉的健康教育
直肠息肉是一种常见的结肠肿瘤,它通常是良性的,但有时也可能变为恶性肿瘤。

了解直肠息肉的相关知识对于预防和早期诊断非常重要。

1. 患有直肠息肉的人群:直肠息肉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段,但多见于40岁以上的人群。

同时,家族史也是直肠息肉的危险
因素之一。

2. 症状和体征:大部分直肠息肉没有症状,特别是小型的息肉。

但有些人可能会出现便血、便秘或腹痛等症状。

体检时医生可能会通过直肠指检或结肠镜检查来确定是否存在息肉。

3. 饮食与生活习惯:良好的饮食与生活习惯对预防直肠息肉至关重要。

摄入高纤维食物(如全谷物、蔬菜和水果)可以增加肠蠕动,促进排便,减少便秘和便秘带来的风险。

此外,少量多餐,避免过量摄入红肉、烟熏食品和饱和脂肪酸等也是必要的。

4. 定期筛查:直肠息肉一般生长缓慢,预防检查的意义非常重要。

40岁以上的人群应每2年进行一次大便潜血试验,以及
每10年进行一次结肠镜检查。

5. 医疗干预:如果检查发现直肠息肉,医生会根据息肉的类型、数量和大小来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一般情况下,小型息肉可以通过内窥镜手术或微创手术进行切除,大型息肉可能需要进行开腹手术。

6. 注意复发风险:即使成功切除了直肠息肉,仍有可能复发。

因此,定期复查和注意饮食习惯非常重要。

请记住,上述信息是供参考之用,如果您怀疑自己有直肠息肉,请及时咨询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住院号:399142
入院记录:
主诉:阵发性腹痛3个月。

现病史:患者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阵发性腹痛。

无里急后重,无潮热、盗汗,无腹痛、腹胀,无恶心、呕吐,无发热、黄疸。

在当地医院,静滴抗炎药物3天具体不详,治疗过后有好转,行结肠镜检查提示:直肠息肉,为求进一步诊治收入院。

自发病以来,饮食、睡眠可,小便正常。

既往史:一年前因脑外伤行钻孔引流术,无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及其密切接触史,无输血史,无食物及药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个人史:出生生长于原籍,无外地久居史,生活规律,无烟酒等不良嗜好,无毒物接触史,适龄结婚,子女体健。

家族史:家族中无类似病人,无结核及肝炎患者,无家族性及遗传性疾病史。

体格检查
T 36.8 ℃ P 76 次/分 R 19 次/分BP 112/90 mmHg 老年男性,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志清,精神可,自主体位,查体合作。

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无肝掌、蜘蛛痣、瘀点、瘀斑,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头颅无畸形,巩膜无黄染,双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

听力可,外耳道无异常分泌物,乳突区无压痛,鼻无异常分泌物,通气良好,口唇无紫绀,咽无充血,扁桃体无肿大,颈软,颈静脉无怒张,甲状腺不大,胸廓对称无畸形,肋间隙无增宽,语颤无增强,双肺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及胸膜摩擦音。

心率75次/分,律齐,心脏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腹部低平,无胃肠型及蠕动波,未见腹壁静脉曲张,腹软,全腹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肝肾区无叩击痛,Murphy征阴性,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5次/分。

双下肢无水肿。

腹部反射、肱二头肌、三头肌以及跟、膝腱反射正常存在,Babinski征阴性,脑膜刺激征阴性。

专科检查:腹部低平,无胃肠型及蠕动波,未见腹壁静脉曲张,腹软,全腹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肝肾区无叩击痛,Murphy征阴性,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5次/分。

辅助检查
时间项目结果医院
2009-06-18 肠镜
直肠:粘膜充血水肿,血管纹理模糊不清。

进镜10cm,粘膜可见一0.8*1.0cm大小的结
节,软,光滑。

乙状结肠:粘膜充血,血管
纹理清晰。

慢性直肠、乙状结肠炎;直肠息肉
滨州中心医

初步诊断:
直肠息肉
首程:
病例特点:
1.阵发性腹痛3个月。

2.患者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阵发性腹痛。

无里急后重,无潮热、盗汗,无腹痛、腹胀,无恶心、呕吐,无发热、黄疸。

在当地医院,静滴抗炎药物3天具体不详,治疗过后有好转,行结肠镜检查提示:直肠息肉,为求进一步诊治收入院。

自发病以来,饮食、睡眠可,
3.中年男性,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志清,精神可,自主体位,查体合作。

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无肝掌、蜘蛛痣、瘀点、瘀斑,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头颅无畸形,巩膜无黄染,双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

听力可,外耳道无异常分泌物,乳突区无压痛,鼻无异常分泌物,通气良好,口唇无紫绀,咽无充血,扁桃体无肿大,颈软,颈静脉无怒张,甲状腺不大,胸廓对称无畸形,肋间隙无增宽,语颤无增强,双肺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及胸膜摩擦音。

心率75次/分,律齐,心脏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腹部低平,无胃肠型及蠕动波,未见腹壁静脉曲张,腹软,全腹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肝肾区无叩击痛,Murphy征阴性,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5次/分。

双下肢无水肿。

腹部反射、肱二头肌、三头肌以及跟、膝腱反射存在,Babinski征阴性,脑膜刺激征阴性。

腹部低平,无胃肠型及蠕动波,未见腹壁静脉曲张,腹软,全腹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肝肾区无叩击痛,Murphy征阴性,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5次/分。

4.辅助检查:肠镜直肠息肉
初步诊断:直肠息肉
诊断依据:1、阵发性腹痛3个月。

2、中年男性,神志清,精神可,无贫血貌,自主体位,查体合作。

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无肝掌、蜘蛛痣、瘀点、瘀斑,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头颅无畸形,巩膜无黄染,双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

听力可,外耳道无异常分泌物,乳突区无压痛,鼻无异常分泌物,通气良好,口唇无紫绀,咽无充血,扁桃体无肿大,颈软,颈静脉无怒张,甲状腺不大,胸廓对称无畸形,肋间隙无增宽,语颤无增强,双肺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及胸膜摩擦音。

心率75次/分,律齐,心脏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

腹部低平,无胃肠型及蠕动波,未见腹壁静脉曲张,腹软,全腹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肝肾区无叩击痛,Murphy征阴性,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5次/分。

双下肢无水肿。

膝腱反射存在,Babinski 征阴性,脑膜刺激征阴性。

腹部低平,无胃肠型及蠕动波,未见腹壁静脉曲张,腹软,全腹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肝肾区无叩击痛,Murphy征阴性,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5次/分。

3、肠镜直肠息肉
鉴别诊断:
1.痔:内痔主要表现为大便后出血和肛门肿块脱出,直肠指诊多不易触及肿块;外痔主要表现为肛门不适、潮湿不洁,肛周可见痔核。

2.结肠癌:常见症状为便频、腹泻、便秘、大便带血、粘液或脓,腹痛,多可扪及腹部肿物,全身症状可有发热、贫血,晚期可出现肠梗阻症状。

诊疗计划:诊疗计划:1.完善相关辅助检查。

2.积极给予联系数字结肠镜手术治疗。

一般护理记录:
患者因阵发性腹痛3个月以“直肠息肉”于7:53入院。

患者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阵发性腹痛。

在当地医院,静滴抗炎药物3天具体不详,治疗过后有好转,行结肠镜检查提示:直肠息肉。

入院血压为130/80mmHg。

查体:中年男性,神志清,精神可,腹部低平,腹软,无压痛,肠鸣音5次/分。

入院后即刻通知医师,完善辅助检查,有关住院环境及住院制度已宣教。

术前小结:
阵发性腹痛3个月。

中年男性,神志清,精神可,无贫血貌,自主体位,查体合作。

全身
皮肤粘膜无黄染,无肝掌、蜘蛛痣、瘀点、瘀斑,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头颅无畸形,巩膜无黄染,双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

听力可,外耳道无异常分泌物,乳突区无压痛,鼻无异常分泌物,通气良好,口唇无紫绀,咽无充血,扁桃体无肿大,颈软,颈静脉无怒张,甲状腺不大,胸廓对称无畸形,肋间隙无增宽,语颤无增强,双肺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及胸膜摩擦音。

心率75次/分,律齐,心脏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

腹部低平,无胃肠型及蠕动波,未见腹壁静脉曲张,腹软,全腹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肝肾区无叩击痛,Murphy征阴性,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5次/分。

双下肢无水肿。

膝腱反射存在,Babinski征阴性,脑膜刺激征阴性。

腹部低平,无胃肠型及蠕动波,未见腹壁静脉曲张,腹软,全腹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肝肾区无叩击痛,Murphy征阴性,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5次/分。

术前诊断:直肠息肉
手术指征:直肠无蒂息肉,0.8-1.0cm大小,不排除恶变。

拟施手术名称和方式:直肠息肉切除术
拟施麻醉方式:局部浸润麻醉
注意事项:减少损伤。

手术日期:2009-08-18,16:36
手术记录:
姓名:成如生性别:男年龄:40岁手术日期:2009年08月18日,15:25
临床诊断:术前诊断
直肠息肉
术后诊断
直肠息肉
病理诊断:

切下标本送病理:是
手术名称:直肠息肉高频电切术
手术者:吴广利
助手:
护理:
手术时间:共用15分钟术中输血:无
麻醉方法:局部浸润麻醉
麻醉者:吴广利
手术经过:病人取左侧卧位,进镜70cm至回盲部,依次退镜观察,升结肠、横结肠、乙状结肠未见异常。

在直肠距肛缘10cm见一直径约0.8cm的无蒂息肉,用圈套器套住息肉的基底部提起,形成天幕妆假蒂,用50w的电凝电切混合电流,每次通电3秒,反复通电2次,顺利将息肉切除,整个手术过程顺利,安返病房,标本送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