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和圆、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课件(共4课时)

合集下载

点和圆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课件

点和圆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课件
答案:C
拓展点一
拓展点二
拓展点三
解答这类问题抓住点到圆心的距离与圆半径的大小关系,
数形结合,根据已知得出r与各边长的关系是解题关键.
拓展点一
拓展点二
拓展点三
拓展点三与外接圆有关的综合题
例3 在等腰△ABC中,AB=AC=13 cm,BC=10 cm,求等腰△ABC外
接圆的半径.
分析:设O为△ABC外接圆的圆心,连接AO,并延长AO交BC于D,连
交于B点,已知∠P=28°,C为☉O上一点,连接CA,CB,则∠C的度数为
(
)
A.28° B.62° C.31° D.56°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三
知识点四
知识点五
解析:由于∠C 是圆周角,而图中没有所对的圆心角,又 A 为切
点,故想到连接 AO.
∵PA 是☉O 的切线,A 为切点,∴∠OAP=90°.
个数来判定它们的位置关系,也可以用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与半径的
大小关系来判定它们的位置关系.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三
知识点四
知识点五
例1 如图,△ABC中,∠C=90°,∠B=60°,AO=x,O在AB上,且☉O的
半径为1.问当x在什么范围内取值时AC与☉O相离、相切、相交?
分析:由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求出∠A的大小,根据含30°角的直
接OB,OC,得出AD⊥BC,BD=DC,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D,设出等腰
△ABC外接圆的半径,在Rt△OBD中,由勾股定理得出
OB2=OD2+BD2,代入求出即可.
拓展点一
拓展点二
拓展点三
解:如图所示,设 O 为△ABC 外接圆的圆心,连接 AO,并延长 AO

人教版数学《点和圆、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_优质课件

人教版数学《点和圆、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_优质课件
△PDE的周长为___6___,∠DOE的度数为__6_0_°__.
【获奖课件ppt】人教版数学《点和圆 、直线 和圆的 位置关 系》_ 优质课 件1-课 件分析 下载
知1-讲
导引:如图,连接PO,CO,AO,BO,DO,EO,由切 线长定理知PA=PB,DC=DA,EC=EB,因而 △PDE的周长可转化为PA+PB,即2PA.又由切线 长∴定∠D理O易E得=∠12 D(∠OCA=OC12 +∠∠ABOOCC,)∠=EO12 C∠=AO12 B∠.B由OC, ∠APB=60°得∠APO=30°,又∵AO= 3 , 由切线的性质得∠PAO=90°,∠PBO=90°,
∴PO=2 3 ,∠AOB=180°-∠APB=120°. ∴PA= PO1 2 AO2 =3,
∠DOE= ∠AOB=60°. 2
【获奖课件ppt】人教版数学《点和圆 、直线 和圆的 位置关 系》_ 优质课 件1-课 件分析 下载
【获奖课件ppt】人教版数学《点和圆 、直线 和圆的 位置关 系》_ 优质课 件1-课 件分析 下载
总结
知1-讲
利用切线长定理进行几何计算时,要注意构成切线 长定理的基本图形,作过切点的半径、连接圆外一点与 圆心是常用的作辅助线的方法.由于切线长定理涉及的 线段、角较多,因此熟记基本图形的相关结论是解题的 关键,而三角形的有关性质在解决有关切线问题时,也 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
【获奖课件ppt】人教版数学《点和圆 、直线 和圆的 位置关 系》_ 优质课 件1-课 件分析 下载
【获奖课件ppt】人教版数学《点和圆 、直线 和圆的 位置关 系》_ 优质课 件1-课 件分析 下载
知2-练
1 在△ABC中,已知∠C=90°,BC=3,AC=4,则
它的内切圆半径是( )

人教版点和圆、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优质课件下载

人教版点和圆、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优质课件下载
A.点Q在⊙P外 B.点Q在⊙P上 C.点Q在⊙P内 D.不能确定
3.在同一平面内,⊙O外一点P到⊙O上一点的距离最长为6 cm,最短为 2 cm,则⊙O的半径为_____2_cm.
4.如图,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相交于点O,以点A为圆心,以 1为半径画圆,则点_____O_在圆内,点_____B_,__D_在圆上,点____C_在圆 外.

1.阅读说明文,首先要整体感知文章 的内容 ,把握 说明对 象,能 区分说 明对象 分为具 体事物 和抽象 事理两 类;其 次是分 析文章 内容, 把握说 明对象 的特征 。事物 性说明 文的特 征多为 外部特 征,事 理性说 明文的 特征多 为内在 特征。

2.该类题目考察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在一定 程度上 是在考 察学生 对这类 题型答 题思路 。因此 一定要 将这些 答题技 巧熟记 于心, 才能自 如运用 。
知识点2:过已知点作圆 5.过一点可以作______无__数_个圆;过两点可以作____无__数_个圆,这些圆 的圆心在两点连线的_______垂__直__平__分__线____上;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 三点可以作_____一___个圆. 6.下列关于确定一个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三个点一定能确定一个圆 B.以已知线段为半径能确定一个圆 C.以已知线段为直径能确定一个圆 D.菱形的四个顶点能确定一个圆
A.点P B.点Q C.点R D.点M
9.直角三角形的外心是____斜__边__的中点,锐角三角形的外心在三角形 的_____内__部__,钝角三角形的外心在三角形的_____外__部___.
10.如图,一只猫观察到一老鼠洞的三个洞口A,B,C,这三个洞口不 在同一条直线上,请问这只猫应该在什么地方才能最省力地同时顾及三 个洞口?作出这个位置. 解:图略.连接AB,BC,分别作线段AB,BC的垂直平分线,其交点O即 为所求

点和圆、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PPT教学课件

点和圆、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PPT教学课件

课件说明
• 学习目标: 1.知道三角形内切圆、内心的概念,理解切线长定 理,并会用其解决有关问题; 2.经历探究切线长定理的过程,体会应用内切圆相 关知识解决问题,渗透转化思想.
• 学习重点: 切线长定理及其应用.
1.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已知⊙O 和⊙O 外一点 P,你能够过点 P 画出⊙O 的切线吗?
九年级 上册
24.2 点和圆、直线和圆的 位置关系(第4课时)
课件说明
• 圆的切线长定理和三角形的内切圆是在学习了切线的 性质和判定的基础之上,继续对切线的性质的研究, 是在垂径定理之后对圆的对称性又一次的认识.在切 线长定理的探究过程中,学生经历实验操作、归纳猜 想、推理论证的过程,体现了图形的认识、图形的变 换、图形的证明的有机结合.
当堂练习
当 S1,S2 断开, S3 闭合时两灯串 联。当 S3 断开, S1,S2 闭合时两灯并 联。当S1,S2, S3都闭合时就会使电路造 成 短路 ,而烧坏电源
当 S1和S3 断开, S2 闭合时两灯串联。当
S2 断开,S1和S3 闭合时两灯并联。当 S1,S2, S3都闭合时就会使电路造成 短路 , 而烧坏电源。
(2)如果取下一个小灯泡后闭合开关,另一个 小灯泡还能发光吗?
实验表明
(1)串联电路中的开关无论安装在什 么位置,总是同时控制着连入电路中 的所有用电器。
(2)电流只有一条通路,只要电路中 有一个地方发生断路,电路中就不会 有电流。
二、并联电路
两个小灯泡的两端分别连在一起,然 后并列接到电路中,我们说这两个灯泡是 并联的。
1.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1.猜想:图中的线段 PA 与 PB 有什么关系? 2.图中还有哪些量?猜想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点与圆、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PPT教学课件

点与圆、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PPT教学课件
的切线方程是 x0 x y0 y r 2
4、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O1O2 r1 r2 相离 O1O2 r1 r2 外切
O1O2 r1 r2 内切
O1O2 r1 r2 内含
课前热身
1.直线x-y-1=0被圆x2+y2=4截得的弦长是=___1_4_.
2.已知圆C:(x-a)2+(y-2)2=4(a>0)及直线l:x-y+3=0当直线l 被C截得的弦长为2 3时,则a=( C )
则l的方程为__3_x_-__y+3=0
分析:对称轴是以两对称点为端点的线段的中垂线
对称问题知识点归纳:
1、点关于点成中心对称: 对称中心恰是这两点为端点的线段的中点,因此 中心对称的问题是线段中点坐标公式的应用问题。 设P(x0,y0),对称中心为A(a,b),
则P关于A的对称点为P′(2a-x0,2b-y0)
y y0 k 1 x x0
y y0 2
k
x0
x b 2
从中解出x0、y0,
代入已知曲线f(x,y)=0,应有f(x0,y0)=0,利用坐标代换法 就可求出曲线f(x,y)=0关于直线y=kx+b的对称曲线方程.
4、两点关于点对称、两点关于直线对称的常见结论: (1)点(x,y)关于x轴的对称点为(x,-y); (2)点(x,y)关于y轴的对称点为(-x,y); (3)点(x,y)关于原点的对称点为(-x,-y); (4)点(x,y)关于直线x-y=0的对称点为(y,x); (5)点(x,y)关于直线x+y=0的对称点为(-y,-x)
例、两直线y= 3 x和x=1关于直线l对称,
3
则直线l的方程是_x_+__3_y-2=0或3x- 3 y-2=0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点和圆、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PPT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点和圆、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PPT课件

D,B,C可以分别确定一个圆.故过这4个点中的任意3
个点,能画圆的个数是3.故选C.
感悟新知
总结
知2-讲
确定一个圆的条件: (1)已知圆心、半径,可以确定一个圆. (2)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个点确定一个圆.
“确定”是“有且只有”的意思
感悟新知
总结
知2-讲
方法点拨 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任意四点作圆: 要想过四点作圆,应先作出经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 的三点的圆,若第四个点到圆心的距离等于半径, 则第四个点在圆上,否则,第四个点不在圆上.
感悟新知
知1-练
2 体育课上,小明和小丽的铅球成绩分别是6.4 m和 5.1 m,他们投出的铅球分别落在图中哪个区域内?

感悟新知
知识点 2 确定圆的条件
探 究(一) 1. 过一个已知点A如何作圆? 2. 过点A所作圆的圆心在哪里?半径多大?
可以作几个这样的圆?
知2-讲
A
感悟新知
探 究(二)
1. 过已知两点A、B如何作圆?
第2课时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相交、相切、相离
学习目标
1 课时讲解 2 课时流程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与圆的公共点个 数间的关系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判定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性质
逐点 导讲练
课堂 小结
作业 提升
课时导入
本课是在研究点和圆的位置关系之后,进一步研究由 点组成的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三个也成立:
(1) 过圆心;
(2) 过切点;
(3) 垂直于切线.
2.根据切线的定义,可以知道切线具备的性质还有:
(1)切线和圆只有一个公共点;
(2)切点到圆心的距离等于半径.
感悟新知

人教版-点和圆、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PPT优秀课件1

人教版-点和圆、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PPT优秀课件1

人教版-点和圆、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PPT优 秀课件1
知识点 2:三角形的内切圆 6.等边三角形的内切圆半径为 r,外接圆半径为 R,高为 h, 则 r∶R∶h 的值为( A ) A.1∶2∶3 B.1∶ 3∶2 C.1∶ 2∶2 D.1∶ 2∶ 3 7.(练习 1 变式)如图,在△ABC 中,点 P 是△ABC 的内心, 则∠PBC+∠PCA+∠PAB=__ 90__度.
3.(2015·南充)如图,PA和PB是⊙O的切线,点A和B是切点, AC是⊙O的直径,已知∠P=40°,则∠ACB的大小是( C )
A.40° B.60° C.70° D.80°
4.如图,AD,AE,CB均为⊙O的切线,D,E,F分别是切 点,AD=8,则△ABC的周长为__1_6___.
人教版-点和圆、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PPT优 秀课件1
人教版-点和圆、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PPT优 秀课件1
人教版-点和圆、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PPT优 秀课件1
10.为了测量一个圆形铁环的半径,某同学采用如下方法: 将铁环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用一个锐角为 30°的三角板和一把刻 度尺,按照如图所示的方法得到相关数据,进而可求得铁环的半 径,若测得 PA=5 cm,则铁环的半径是__5__3___ cm.
人教版-点和圆、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PPT优 秀课件1
5.如图,PA,PB 是⊙O 的两切线,A,B 为切点,∠OAB =30°.
(1)求∠APB 的度数; (2)当 OA=2 时,求 AP 的长. 解:(1)∠APB=60° (2)AP=2 3
人教版-点和圆、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PPT优 秀课件1
+1=3,BC=x+3=5
人教版-点和圆、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PPT优 秀课件1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圆PPT精品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圆PPT精品课件
出去的?
情景2:用砂轮磨刀时擦出的火花,:是沿着什么方向飞出的?
知识回顾
推进新课
回顾直线与圆相切:
切线
切点
判断直线和圆相切
有哪两种办法?
.
.O
直线与圆
相切
新知探究
切线具有的性质
1. 定义法:
和圆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
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2. 数量关系法(d=r ):
圆心到直线的距离等于
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一不可: (1)直线经过半径的外端; (2)直线与这半径垂直.
归纳
切线的判定方法
判断一条直线是圆的切线的 三种方法
O
1.定义法:与圆有唯一公共点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l
A
2.数量关系法:圆心到这条直线的距离等于半径,
即d=r;
3.判定定理:经过半径的外端且垂直于这条半径
O r
d
l
A
O
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又AP=AC,所以∠P=∠ACP=30°,
所以∠OAP=∠AOC-∠P=90°.
所以OA⊥PA,所以PA是⊙O的切线.
人教版 数学 九年级上册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第3课时
学习目标
1.掌握切线长的定义及切线长定理.
2. 运用切线长定理进行计算与证明.
复习引入
问题1
在同一个平面内,有一点 和⊙,过点 能否作
1
• ∴MN= 2 OM=2.5cm.
• 所以(1)⊙M与直线OA相离,因为r<MN.
• (2)⊙M与直线OA相交,因为r>MN.
• (3)⊙M与直线OA相切,因为r=MN.
综合应用
• 6.已知⊙O的半径为 2 ,直线l与点O的距离为d,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练习
练习3 已知⊙O 到直线 l 的距离为 d,⊙O 的半径 为 r,若 d、r 是方程 x2 -7x+12=0 的两个根,则直线 l 和⊙O 的位置关系是__相__交__或__相__离____.
5.课堂小结
1.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有三种:相离、相切和相 交.
2.识别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方法: (1)一种是根据定义进行识别: 直线 l 和⊙O 没有公共点 直线 l 和⊙O 相离; 直线 l 和⊙O 只有一个公共点 直线 l 和⊙O 相切; 直线 l 和⊙O 有两个公共点 直线 l 和⊙O 相交. (2)另一种是根据圆心到直线的距离 d 与圆半径 r 的大小关系来进行识别:
点 P 在圆外 d>r; 点 P 在圆上 d=r; 点 P 在圆内 d<r. (2)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个点确定一个圆. (3)理解三角形外接圆和三角形外心的概念.
5.布置作业
教科书第 95 页 练习第 2,3 题.
九年级 上册
24.2 点和圆、直线和圆的 位置关系(第2课时)
• 本课是在研究点和圆的位置关系之后,进一步研究由 点组成的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求作的圆.
E
A F
O
D
B
C
G
2.探究新知
经过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可以作一个圆,这个圆叫做 三角形的外接圆.
外接圆的圆心是三角形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叫做这个三角形的外心.
A
O
B
C
3.应用举例
例1 已知⊙O 的半径为 5,圆心 O 的坐标为 (0,0),若点 P 的坐标为(4,2),点 P 与⊙O 的位 置关系是( ).
1.复习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1.直线和圆有哪些位置关系? 2.如何判断直线和圆相切?
2.探究切线的判定定理
如图,在⊙O中,经过半径 OA 的外端点 A 作直线 l⊥OA,则圆心 O 到直线 l 的距离是多少?直线 l 和⊙O 有什么位置关系?
O l
A 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 切线.
d >r 直线 l 和⊙O 相离; d =r 直线 l 和⊙O 相切; d <r 直线 l 和⊙O 相交.
3.谈谈这节课你学习的收获.
九年级 上册
24.2 点和圆、直线和圆的 位置关系(第3课时)
• 直线和圆相切是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中特殊并且重 要的一种,圆的切线是连接直线型与曲线型的重要 桥梁,是研究三角形内切圆、切线长定理和正多边 形与圆的关系的基础.
(2)要证明切线需要什么条件?如何添加辅助线? (只要证明由点O向 AC 所作的垂线段OE是⊙O的半径 就可以了.所以过圆心 O 作 OE⊥AC ,垂足为E ,连接 OD ,OA .)
在运用切线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时,应如何添加 辅助线?
4.运用切线的性质和判定定理解决简单问题
教科书第 98 页 练习第 1,2 题.
O l
A
圆的切线垂直于过切点的半径.
4.运用切线的性质和判定定理解决简单问题
例 已知:△ABC 为等腰三角形,O 是底边 BC 的 中点,腰 AB 与⊙O 相切于点 D.
求证: AC 是⊙O 的切线.
A
D
B
O
C
4.运用切线的性质和判定定理解决简单问题
(1)切线的判定方法有几种?结合已知,你选择 哪种判定方法?(切线的判定定理.)
2.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数量特征)
O dr
l 相离
Ordl源自A相切d Or l AB
相交
当直线和圆相离、相切、相交时,d 与 r 有何关系? 1.直线和圆相离 d>r; 2.直线和圆相切 d=r; 3.直线和圆相交 d<r.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识别与特征:
小结:利用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与半径的大小关系来
• 学习目标: 1.理解直线和圆相交、相切、相离等概念; 2.理解直线和圆相交、相切、相离的判定方法和性 质.
• 学习重点: 利用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与半径的关系判别直线和圆的 位置关系.
1.情境引入
1.情境引入
1.情境引入
2.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O l
2.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图形特征)
O l
B
C
3.应用新知,迁移拓展
与三条边相切的圆的圆心必须满足什么条件? 满足这样条件的点怎样作?要不要三条角平分线都 作出来?
三角形的内心 三角形的内切圆.
4.解决问题,加深理解
例 △ABC 的内切圆 ⊙O 与 BC,CA,AB 分别相 切于点 D,E,F,且 AB=9,BC=14,CA=13.
求 AF,BD,CE 的长.
设⊙O 的半径为 r,点 P 到圆心的距离为 d,则有: 点 P 在圆外 d>r ; 点 P 在圆上 d=r ; 点 P 在圆内 d<r .
2.探究新知
我们知道,已知圆心和半径,可以作一个圆.经过 几个已知点,可以作一个圆呢?
2.探究新知
圆经过已知点 A.
A
2.探究新知
圆经过已知点 A、B.
1.猜想:图中的线段 PA 与 PB 有什么关系? 2.图中还有哪些量?猜想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A
O
P
B
2.探究新知,挖掘内涵
如何验证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呢? 只用猜想或测量的方法不能说明结论是否正确,同 学们能不能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证明结论?
2.探究新知,挖掘内涵
切线与切线长有什么区别?表示切线长的线段的两 个端点分别是什么?
• 学习目标: 1.知道三角形内切圆、内心的概念,理解切线长定 理,并会用其解决有关问题;
2.经历探究切线长定理的过程,体会应用内切圆相 关知识解决问题,渗透转化思想.
• 学习重点: 切线长定理及其应用.
1.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已知⊙O 和⊙O 外一点 P,你能够过点 P 画出⊙O 的切线吗?
1.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识别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3.归纳小结
直线和圆的 位置关系
相交
图形
公共点个数 公共点名称
直线名称 距离 d 与半 径 r 的关系
d Or l AB
2个 交点 割线
d<r
相切
d Or A
l
1个
切点
切线
d=r
相离
O dr
l 没有 - - d>r
4.练习
练习1 圆的直径是 13 cm,如果直线和圆心的距离 分别是 ① 4.5 cm;② 6.5 cm;③ 8 cm,那么直线和圆分 别是什么位置关系?有几个公共点?
过圆外一点能作几条圆的切线?它们的切线长有什 么关系?
∠APO 和∠BPO有什么关系? 定理有几个条件?分别是什么?定理有几个结论? 分别是什么? 切线长定理的直接作用是什么?
3.应用新知,迁移拓展
下面是一块三角形的铁皮,如何在它上面截下一块 圆形的用料,并且使截下来的圆与三角形的三边都相 切?
A
为什么?
(1)r=2 cm;(2)r=2.4 cm;(3)r=3 cm.
分析:
根据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的数量特征,应该用圆心到直 线的距离 d 与半径 r 的大小进 行比较;
B d=2.4 cm
dD
关键是确定圆心 C 到直线
C
A
AB 的距离 d,这个距离是多少
呢?怎么求这个距离?
4.练习
解:过 C 作 CD⊥AB,垂足为 D. 在 Rt△ABC 中, AB= AC 2 BC 2 32 42 5(cm) 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有
九年级 上册
24.2 点和圆、直线和圆的 位置关系(第1课时)
• 点和圆、直线和圆、圆和圆的位置关系是学习圆的重 要内容之一,它们都是在学习了圆的有关概念和性质 后,进一步研究两个图形之间的位置关系.在研究点 和圆的位置关系时,是从其几何特征(交点个数)和 代数特性(点到圆心的距离与半径的关系)两个角度 刻画的.因此,在与圆有关的位置中,点和圆的位置 关系是基础.
A.点 P 在⊙O 内 B.点 P 在⊙O上 C.点 P 在⊙O 外 D.点 P 在⊙O 上或⊙O 外
例2 直角三角形的外心是______的中点, 锐角三 角形的外心在三角形______,钝角三角形的外心在三角 形_________.
4.课堂小结
(1)点和圆的位置关系: 设⊙O 的半径为 r,点 P 到圆心的距离为 d,则
3.结合本节内容的学习,体会数形结合、分类讨论 的数学思想.
• 学习重点: 点和圆的位置关系.
1.导入新知
我国射击运动员在奥运会上屡获金牌,为祖国赢得 荣誉.你知道运动员的成绩是如何计算的吗?
2.探究新知
结合上面的问题,你能试着说出点和圆有哪些位置 关系吗?
对于点和圆的位置关系,能从数量关系的角度进行 刻画吗?
A E
F
B
D
C
5.课堂小结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2)圆的切线和切线长相同吗? (3)什么是三角形的内切圆和内心?
2.探究切线的判定定理
下面图中直线 l 与圆相切吗?
Ol A ×
O
A
l
×
2.探究切线的判定定理
下雨天当你快速转动雨伞时飞出的水珠,在砂轮上 打磨工件时飞出的火星中,存在与圆相切的现象吗?
2.探究切线的判定定理
已知一个圆和圆上的一点,如何过这个点画出圆的 切线?
O A
3.探究切线的性质定理
将本课件第 5 页中的问题反过来,如图,在⊙O 中,如果直线 l 是⊙O 的切线,切点为 A,那么半径 OA 与直线 l 是不是一定垂直呢?
4.练习
练习2 已知⊙A 的直径为 6,点 A 的坐标为(-3, -4),则⊙A 与 x 轴的位置关系是_相__离__,⊙A 与 y 轴的 位置关系是_相__切___.
-3 y O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