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标准穴位挂图
人体各部位穴位图(果断收藏!)

⼈体各部位⽳位图(果断收藏!)⼀、⼈体头部⽳位图及作⽤功效头维⽳的作⽤:治疗⽬痛、眼跳、头痛上关⽳的作⽤:治疗⽿聋、⽿鸣、偏头痛、上⽛痛、⾯神经⿇⽊下关⽳的作⽤:治疗⾯神经⿇痹及痉挛、⽛痛翳风⽳的作⽤:治疗⽿聋、⽿鸣、下颌肿痛、⾯神经⿇痹及痉挛颊车⽳的作⽤:治疗⾯神经⿇痹及痉挛、⽛痛、下颌关节紧闭颧髎⽳的作⽤:治疗⾯部神经⿇痹及痉挛、三叉神经痛、⽛痛⼤迎⽳的作⽤:治疗⾯神经⿇痹及痉挛、⽛痛、下颌肿痛、⾯部浮肿神庭⽳的作⽤:治疗头痛、⿐病阳⽩⽳的作⽤:治疗头痛、⽬眩、眼跳、夜盲丝⽵空⽳的作⽤:治疗偏正头痛、⽬眩、⽬⾚、眼跳睛明⽳的作⽤:治疗眼部诸疾患四⽩⽳的作⽤:治疗⾯神经⿇痹、⽬部疾患、⾯神经痛巨髎⽳的作⽤:治疗⾯神经⿇痹、⽬部疾患、⽛痛、⿐炎、泪囊炎⽔沟⽳的作⽤:治疗昏迷、中暑、休克兑端⽳的作⽤:治疗⿐窦炎、⿐息⾁、⽛龈肿痛上星⽳的作⽤:治疗头痛、⽬痛、⿐痛攒⽵⽳的作⽤:治疗眼部疾患、头痛、眉棱⾻痛、⿐塞、⾯肿瞳⼦髎⽳的作⽤:治疗眼部疾患、头痛承泣⽳的作⽤:治疗⾯神经⿇痹、眼跳、⽬部疾患迎⾹⽳的作⽤:治疗⿐病、⾯神经⿇痹、⾯肿⽲髎⽳的作⽤:治疗⿐衄、⿐息⾁、⿐炎地仓⽳的作⽤:治疗⾯神经⿇痹及痉挛、⼝⾓炎、⼝腔炎承浆⽳的作⽤:治疗糖尿病、颜⾯病、⽛痛、不语⼆、胸部腹部⽳位图及作⽤功效天突⽳的作⽤:治疗咳喘、咽喉肿痛、咯⾎、失⾳、噎嗝璇玑⽳的作⽤:治疗咳喘、咽喉肿痛神藏⽳的作⽤:治疗咳嗽、胸肋胀痛、呕吐、⾷欲不振华盖⽳的作⽤:治疗咳喘、胸满膻中⽳的作⽤:治疗⽓短、哮喘、噎嗝鸠尾⽳的作⽤:治疗胃痛、呕吐、⽓喘、胸满上脘⽳的作⽤:治疗胃肠疾患梁门⽳的作⽤:治疗胃肠胀痛、腹泄、不思饮⾷中脘⽳的作⽤:治疗胃肠疾患、⽓喘下脘⽳的作⽤:治疗胃肠疾患⽔分⽳的作⽤:治疗⽔肿、肠鸣、腹痛、腹胀神阙⽳的作⽤:治疗肠鸣、腹痛、腹泄、虚脱⽓海⽳的作⽤:治疗泌尿、⽣殖系统诸症、便秘、虚脱、⽔肿关元⽳的作⽤:治疗泌尿、⽣殖系统诸症、虚脱、体质虚弱中极⽳的作⽤:治疗泌尿、⽣殖系统诸症、下腹痛、⽔肿曲⾻⽳的作⽤:治疗遗精、⾚⽩带、尿闭横⾻⽳的作⽤:治疗精索及睾丸痛、淋病、遗精、尿闭⼈迎⽳的作⽤:治疗咽喉肿痛、⾼⾎压缺盆⽳的作⽤:治疗咳喘、胸满、项强⽔突⽳的作⽤:治疗咽喉肿痛、咳喘、颈肿云门⽳的作⽤:治疗咳嗽、喘息、胸闷⽓舍⽳的作⽤:治疗咽喉肿痛、咽⾷不利、颈项强痛⽓户⽳的作⽤:治疗咳喘、胸肋胀痛中府⽳的作⽤:治疗咳嗽、喘息、胸痛灵墟⽳的作⽤:治疗咳嗽、胸肋胀痛、呕吐、⾷欲不振神封⽳的作⽤:治疗咳嗽、胸肋胀痛、呕吐、⾷欲不振期门⽳的作⽤:治疗胸肋痛、呕吐、消化不良不容⽳的作⽤:治疗腹满、呕吐、胸痛、吐⾎、咳嗽章门⽳的作⽤:治疗呕吐、腹胀、腰冷背痛太⼄⽳的作⽤:治疗胃肠疾患天枢⽳的作⽤:治疗胃肠疾患、⽔肿、⽉经不调⼤横⽳的作⽤:治疗腹泄、便秘、⼩腹痛、胃下垂外陵⽳的作⽤:治疗脐周痛带脉⽳的作⽤:治疗妇⼥经带病、腰肋痛⽔道⽳的作⽤:治疗⼩腹胀满、尿闭、腹⽔、精索及睾丸痛府舍⽳的作⽤:治疗腹痛⽓冲⽳的作⽤:治疗阴茎肿痛、睾丸痛、妇⼥经漏胎产诸症冲门⽳的作⽤:治疗腹胀痛、尿闭三、⼈体背部⽳位图及作⽤功效定喘⽳的作⽤:治疗哮喘肩中俞⽳的作⽤:治疗肩背痛、咳嗽、视物不清肩外俞⽳的作⽤:治疗肩胛痛、上背部痛、颈项强痛、上臂痛肩井⽳的作⽤:治疗头项痛、肩背痛、乳腺炎、肩凝秉风⽳的作⽤:治疗肩胛痛、肩凝天宗⽳的作⽤:治疗肩胛痛、⼿⿇、⽿鸣、⽿聋、上肢痛臑俞⽳的作⽤:治疗肩臂酸痛膈俞⽳的作⽤:治疗咳嗽、吐⾎、盗汗、肋痛、呕吐、膈肌痉挛魂门⽳的作⽤:治疗肠鸣、呕吐、胸背痛脾俞⽳的作⽤:治疗腹胀痛、胸背痛、腹泄、消化不良京门⽳的作⽤:治疗腰肋痛、肠鸣、腹泄三焦俞⽳的作⽤:治疗腹胀、呕吐、腹泄、腰脊强痛⽓海俞⽳的作⽤:治疗腰痛、痔疮关元俞⽳的作⽤:治疗腰痛、便秘、腹泄、腹胀膀胱俞⽳的作⽤:治疗膀胱诸症、腹痛、腹泄、便秘、腰脊强痛秩边⽳的作⽤:治疗腰痛、坐⾻神经痛、前列腺炎⽩环俞⽳的作⽤:治疗遗精、⽩带、⼆便不利、腰胯痛、下肢瘫痪会阳⽳的作⽤:治疗痛经、性机能减退、便⾎、腹泄、痔疮四、胳膊⼿部⽳位图及作⽤功效商阳⽳的作⽤:治疗⼿痛⿇、脑充⾎少商⽳的作⽤:治疗喉哑、⿇痹、呕吐、呃逆合⾕⽳的作⽤:治疗中风、感冒、头痛、⽛痛、⽉经闭阳溪⽳的作⽤:治疗⼿痛⿇、⽿⽬齿痛阳池⽳的作⽤:治疗感冒、上肢、⼿腕关节炎⽀沟⽳的作⽤:治疗⼤便秘结、⼿⾜倦怠四渎⽳的作⽤:治疗齿痛、肘臂痛⼿三⾥⽳的作⽤:治疗齿痛、半⾝不遂曲池⽳的作⽤:治疗肘中痛、⽉经不调、上臂痛、半⾝不遂肩髃⽳的作⽤:治疗肩臂不举、肩痛、中风、齿痛、半⾝不遂曲垣⽳的作⽤:治疗神经痛、肩部⿇痹肩髎⽳的作⽤:治疗风湿性肩周炎、肩部⿇痹肩贞⽳的作⽤:治疗肩关节炎、上肢⿇痹消泺⽳的作⽤:治疗颈痛、⿇痹、头痛清冷渊⽳的作⽤:治疗肩痛、头痛天井⽳的作⽤:治疗喘息中魁⽳的作⽤:治疗⼿指不伸少泽⽳的作⽤:治疗⼝⼲、前臂痛、⼩指痛、头痛液门⽳的作⽤:治疗⼿臂痛、头痛、齿痛前⾕⽳的作⽤:治疗吐⾎、⽿鸣、⼿痛后溪⽳的作⽤:治疗肘臂痛⿇、⽿聋中渚⽳的作⽤:治疗头痛、⽿聋、⼿臂痛不得屈伸阳⾕⽳的作⽤:治疗臂痛、腕痛、晕眩、⽿聋、⽿鸣养⽼⽳的作⽤:治疗肩臂痛⿇、弱视外关⽳的作⽤:治疗上肢⿇痹、半⾝不遂⽀正⽳的作⽤:治疗肘臂痛、头痛、感冒尺泽⽳的作⽤:治疗咳嗽、哮喘、中风、吐⾎⼩海⽳的作⽤:治疗上臂痛⿇、⼼肺痛青灵⽳的作⽤:治疗肘关节伤痛尺泽⽳的作⽤:治疗咳嗽、哮喘、中风、吐⾎曲泽⽳的作⽤:治疗肘痛、热病少海⽳的作⽤:治疗头⽬眩晕、颈椎病、肘挛⼿颤、⼼痛间使⽳的作⽤:治疗调经、⼼脏病、中风、液肿列缺⽳的作⽤:治疗头痛内关⽳的作⽤:治疗半⾝不遂、臂痛、⼼脏病⼤陵⽳的作⽤:治疗⼼脏病、热病神门⽳的作⽤:治疗失眠、头晕痛、⼼脏病鱼际⽳的作⽤:治疗齿痛、头痛少府⽳的作⽤:治疗⼼脏病劳宫⽳的作⽤:治疗中风、齿痛少商⽳的作⽤:治疗喉哑、⿇痹、呕吐、呃逆五、⼈体腿部⽳位图及作⽤功效伏兔⽳的作⽤:治疗下肢⿇痹、腰痛、胸痛阴市⽳的作⽤:治疗腿痛、⽔肿、糖尿病梁丘⽳的作⽤:治疗膝部⿇痹犊⿐⽳的作⽤:治疗脚⽓、膝关节痛⿇、⽔肿⾜三⾥⽳的作⽤:治疗脚⽓、⿇痹、各种慢性病、胃病、便秘、全⾝病上巨虚⽳的作⽤:治疗四肢痛⿇、腰痛、肠胃病条⼝⽳的作⽤:治疗肩臂不举、不肢痛⿇、胃肠病丰隆⽳的作⽤:治疗下肢痉挛、痛⿇下巨虚⽳的作⽤:治疗坐⾻神经痛、脑贫⾎解溪⽳的作⽤:治疗脚痛、头晕痛、便秘冲阳⽳的作⽤:治疗胃胀、⾜⿇痹陷⾕⽳的作⽤:治疗胸胀痛、盗汗内庭⽳的作⽤:治疗腿肿、头痛、转筋箕门⽳的作⽤:治疗腿痛、⽣殖器病环跳⽳的作⽤:治疗腰腿痛、半⾝不遂、舒筋活⾎⾎海⽳的作⽤:治疗⼀切⾎病、妇科病阴⾕⽳的作⽤:治疗膝痛、阳痿、带下风市⽳的作⽤:治疗下肢⿇⽊阴陵泉⽳的作⽤:治疗糖尿病、腰病中渎⽳的作⽤:治疗半⾝不遂、⿇痹、下肢病膝阳关⽳的作⽤:治疗膝关节炎、下肢⿇痹、脚⽓地机⽳的作⽤:治疗⼩腿痛⿇、胃肠病阳陵泉⽳的作⽤:治疗半⾝不遂、关节炎⾜三⾥⽳的作⽤:治疗脚⽓、⿇痹漏⾕⽳的作⽤:治疗⼩腿痛、神衰、脊髓病三阴交⽳的作⽤:治疗前列腺炎、消化不良、性病三阳交⽳的作⽤:治疗⼩腿痛、颈椎痛阳辅⽳的作⽤:治疗腰腿痛悬钟⽳的作⽤:治疗⼿⾜不遂、⼀切⾻病复溜⽳的作⽤:治疗下肢⿇痹、浮肿、虚脱、盗汗、腹泻、腰痛太溪⽳的作⽤:治疗四肢⿇痹照海⽳的作⽤:治疗下肢病、肾病公孙⽳的作⽤:治疗⼀切⽓病环跳⽳的作⽤:治疗腰胯腿疼、挫闪腰疼、半⾝不遂、舒筋活⾎、下肢痿痹、遍⾝风疹、膝踝肿痛不能转侧承扶⽳的作⽤:治疗坐⾻神经痛、下肢瘫痪、臀部下垂、痔疾、⼩便不利股门⽳的作⽤:治疗腰腿疼、坐⾻神经痛委中⽳的作⽤:治疗腰腿痛、风寒、半⾝不遂、腹痛、吐泻浮郄⽳的作⽤:治疗便秘、膝关节痛、吐泻、急慢性肠炎、⿇⽊、坐⾻神经痛、清热降温、舒筋通络委阳⽳的作⽤:治疗膝关节痛、腰脊强痛、⼩便不利、此⽳解热合阳⽳的作⽤:治疗⾻髓病、抽筋、⽉经不调、前列腺炎、睾丸炎、⼦宫内膜炎、腓肠肌痉挛承筋⽳的作⽤:治疗⼀切筋痛、便秘、急性腰扭伤、⼩腿痛筑宾⽳的作⽤:治疗腹痛、痛经、肾炎、腿痛、膝盖发软、没劲、睾丸炎、精神分裂症承⼭⽳的作⽤:治疗内外伤痛、痔疾、脚⽓、便秘、腰腿拘急疼痛飞扬⽳的作⽤:治疗头痛、眩晕、腰膝酸痛、癫痫、脚⽓、⼩腿⽆⼒跗阳⽳的作⽤:治疗头痛、头重、下肢⿇痹、腰骶痛、下肢痿痹、外踝肿痛、脚⽓、脚腿痛、退热散风、舒筋活络昆仑⽳的作⽤:治疗头痛、眩晕、腰痛、⾼⾎压、难产、肠结⽯申脉⽳的作⽤:治疗痉挛、补阳益⽓、疏导⽔湿、此⽳主伸展⼀切⾦门⽳的作⽤:治疗头痛、眩晕、癫痫、腰膝痛、外踝痛、下肢痹痛、筋病京⾻⽳的作⽤:治疗头痛、项强、癫痫、腰痛、脚痛仆申⽳的作⽤:治疗脚⽓、⾜跟⾻痛、膝关节炎、踝关节炎涌泉⽳的作⽤:治疗⾼⾎压、呃逆、此⽳主将⼀切丘墟⽳的作⽤:治疗坐⾻神经痛、腰痛、肺炎、肋膜炎解溪⽳的作⽤:治疗脚痛、头晕痛、便秘中封⽳的作⽤:治疗全⾝⿇痹、腰痛、遗尿冲阳⽳的作⽤:治疗胃胀、⾜⿇痹⾜临泣⽳的作⽤:治疗全⾝⿇痛、眩晕陷⾕⽳的作⽤:治疗胸腹痛胀、炎肿、盗汗太冲⽳的作⽤:治疗腰痛、调经内庭⽳的作⽤:治疗腿肿、头痛、转腹⾏间⽳的作⽤:治疗便秘、腹痛、腰痛侠溪⽳的作⽤:治疗⽿聋、头晕痛、下肢⿇痹厉兑⽳的作⽤:治疗⾜痛、脑贫⾎、⿇痹多梦。
国家标准穴位挂图图片

国家标准穴位挂图图片任脉穴位图片:任脉:经脉循行:起于中极之下,以上毛际,循腹里,上关元,至咽喉,上颐,循面,入目。
循行方向:下→ 上起止穴:会阴→ 承浆脉循行路线示意:起胞中→ 会阴→ 腹里→ 胸腹正中→ 咽喉→上唇↓目← 面联系脏腑器官:女子胞(精室)、咽喉、唇、目。
督脉图解:督脉:经脉循行:起于下极之俞,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入脑,上巅,循额,至鼻柱。
循行方向:下→ 上起止穴:长强→ 龈交督脉循行路线示意:起胞中→ 会阴→ 脊中→ 颈→ 脑→ 巅→ 额→ 鼻柱上齿龈← 上唇联系脏腑器官:女子胞(精室)、脑、鼻、唇。
冲脉图解:冲脉:经脉循行:起于小腹内,下出于会阴部,向上行于脊柱之内,其外行者经气冲与足少阴经交会,沿着腹部两侧,上达咽喉,环绕口唇。
循行方向:下→ 上冲脉循行路线示意:起小腹内(胞中)→ 会阴→ 脊柱内→腹部两侧→ 咽喉→ 环唇联系脏腑器官:女子胞(精室)、咽喉、唇。
交会腧穴:会阴、阴交(任脉)、气冲(足阳明经)、横骨、大赫、气穴、四满、中注、肓俞、商曲、石关、阴都、腹通谷、幽门(足少阴经)。
带脉:经脉循行:起于季肋部的下面,斜向下行到带脉,五枢,维道穴。
横行绕身一周。
[如图]循行方向:环腰一周。
带脉循行路线示意:起于胁下→ 下腹→ 环身一周交会腧穴:带脉、五枢、维道(均属足少阳经)阴维:阴维经脉循行:起于小腿内侧,沿大腿内侧上行到腹部,与足太阴经相合,过胸部,与任脉会于颈部。
循行方向:小腿——项。
交会腧穴:筑宾(足少阴肾经)、府舍、大横、腹哀(足厥阴经)、天突、廉泉(任脉)。
阳维:阳维:经脉循行:起于足跟外侧(金门、阳交),向上经过外踝,沿足少阳经上行髋关节部,经胁肋后侧,从腋后上肩,至前额,再到项后,会合于督脉(风府、哑门)。
阳维脉循行路线示意:起于足外→ 外踝→ 髋关节→ 胁后→ 腋→ 肩项后← 前额交会腧穴:金门(足太阳经)、阳交(足少阳经)、臑俞(手太阳经)、天髎(手少阳经)、肩井(足少阳经)、头维(足阳明经)、本神、阳白、头临泣、目窗、正营、承灵、脑空、风池(足少阳经)、风府、哑门(督脉)阴硗:阳硗:经脉循行:起于足跟外侧,经外踝上行腓骨后缘,沿股部外侧和胁后上肩,过颈部上挟口角,进入目内眦,与阴跷脉会合,再沿足太阳经上额,与足少阳经合于风池。
[资料]针灸穴位挂图全_高清
![[资料]针灸穴位挂图全_高清](https://img.taocdn.com/s3/m/14b8385b79563c1ec5da7150.png)
[资料]针灸穴位挂图全_高清针灸穴位图百会 1 玉枕络却2 天柱后顶承灵 3 风池耳尖 4 脑空四神聪 5 穷阴四神聪强门四神聪天冲耳后静脉三条 6 完骨 7 安眠脑户浮白 8 医明百会颅息四神聪脉风府医风天牖医风哑门新识肩井崇骨天定喘定喘肩中俞大椎结核穴巨骨秉风肩风门陶道大杼肩外俞肩后肺俞曲垣身柱附分魄户厥阴俞上膏肓天宗肩贞神道神堂臂心俞会议灵台督俞至阳筋缩中枢脊中膈俞膈关消泺胰俞五里悬枢肝俞魂门小海胆俞阳纲肘上廉下廉脾俞意仓清冷渊命门胃俞胃仓曲池温溜痞根天井三焦俞肓门京门肾俞志室气海俞三里大肠俞腰眼阳关扭伤穴十七椎下上关元俞小肠俞四渎尺桡次膀胱俞胞肓支正三阳络腰奇中臀中偏压中膂俞支沟秩边会宗下白环俞外关腰俞华佗夹脊共三十四穴环中环跳养老会阳阳池阳溪腰痛长强合谷八邪阳谷腰痛落枕三间督脉腕骨后溪中渚承扶八邪八邪八邪二间前谷液门手太阳小阳经中魁少泽少冲商阳手阳明大肠经关冲手少阴心经手少阳三焦经殷门手针穴位图常用耳穴图耳尖趾指跟腕子宫浮郄腰腿点腰腿点踝眼点肩点委中委扬神门膝肝炎点盆腔坐骨神经肘外生殖器交感臀腰痛点脊柱点腹坐骨神经点颈项点咽喉点腰骶樵尿道合阳前头点肩后头点腹水会阴点膈胸椎偏头点头顶点直肠下段胸肩关节口屏尖颈椎肺承筋脑干锁骨脑点心肺咽喉外鼻内鼻肾上腺枕颈平喘大陵太阳高血压点睾丸(卵巢) 下颌足跟点承山目上耳背降压沟外丘踝点额胸点内分泌耳迷跟中耳背舌上颌胃肠点牙痛点眼飞扬牙痛点内耳劳宫咳喘点扁桃体下耳背夜尿点跗阳 1 前列腺11 食道 12 十二指肠 13 小肠昆仑 14 阑尾外踝尖图5 足少阳胆经 15 大肠 2 膀胱足临泣 3 输尿管申脉地五会 4 肾侠溪5 胰仆参6 胆 16 气管通骨至阴 17 三焦金门京骨束骨足太阳膀胱经 7 肝18 皮质下 19 目 28 脾20 面颊 9 胃 10贲门针灸穴位图21 曲鬓手厥阴心包经中冲 1 眉冲前顶 2 曲差22 率谷手太阳小肠经囟会百会 23 天冲上星 3 五处24 浮白神庭后顶 25 窍阴 4 承光26 完骨 27 安眠少泽 5 通天28 医明 29 医风 6 络却30 脉手太阴肺经劳宫强间 31 颅息印堂 7 玉枕32 角孙 33 耳门 8 天柱34 和鱼际 35 太阳 9 风池前谷 10 脑空脑户 11 承灵 12 正营玉枕后溪少府 13 目窗 14 临泣 15 阳白腕骨阳谷神门素 16 本神36 丝竹空大陵 37 上关风府 17 头维38 听宫 39 听会内关 18 颔厌 40 下关人中 41 瞳子通里 19 悬颅阴郄42 鱼腰哑门二白43 上明 20 悬厘 44 球后上廉泉人迎扶突天窗 45 承泣廉泉 46 四白足太阳膀胱经臂中督脉兑端47 鼻通新识间使任脉承浆灵道手太阳小肠经郄门水突天鼎肩井48 迎香气舍49 和 50 巨肩51 地仓气户云门肩52 颧中府 53 牵正抬肩库房 54 颊车 55 大迎曲泽会天泉56 扁桃屋翳上57 天容 58 天牖少海库房周容肩前 59 耳尖膺窗臂消泺小海青灵渊腋手少阴心经天府辄筋胸乡天溪不容天池乳中五里侠白大包食窦肘乳根曲池尺泽期门承满日月三里上图例扭伤穴廉下廉腹哀四渎手太阴肺经梁门手少阴心经京门手厥阴心包经章门尺桡关门太乙孔最手阳明大肠经滑肉门温溜手太阳小肠经带脉手少阳三焦经三阳络天枢大横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偏历支沟外陵足厥阴肝经列缺腹结足阳明胃经外关足太阳膀胱经阳溪足少阳胆经阳池督脉大巨任脉五枢奇穴经渠水道大渊提托维道合谷手少阳三焦经足阳明胃经居臀中子宫少商环跳府舍三间手太阴肺经二间商阳手阳明大肠经髀关箕门风市百虫窝阴包伏兔血海中渎阴市曲泉阴谷膝眼梁丘阴陵泉膝关膝阳关犊鼻地机阳陵泉胆囊点中都漏谷足三里蠡沟三阴尖阑尾筑宾交信条口复溜外丘飞扬上巨虚丰隆阳交下巨虚内踝尖太溪里内庭中封大钟光明商丘照海水泉泉太冲足厥阴肝经阳辅悬钟跗阳行间然谷足太阴脾经隐白公孙大都太白足少阴肾经解溪失眠点外踝尖冲阳昆仑陷谷图6 内庭丘墟申脉侠溪足临泣仆参京门足阳明胃经地五会厉兑足窍阴至阴通谷束骨京骨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针灸穴位图督脉 1 五处囟会足太阳膀胱经2 曲差上星3 眉冲 4 攒竹 5 睛明头临泣头维颔厌神庭6 鼻通 7 迎香 8 禾耳尖龈交印堂 9 地仓 10 大迎上关 11 牵正玉液金津 12 颧颊内素13 下关 14 瞳子颊车人中15 丝竹空手太阳小肠经 16 本神兑端17 阳白 18 鱼腰扶突承浆19 上明 20 球后天鼎21 承泣 22 四白缺盆 23 巨廉泉人迎云门水突天突气舍肩俞府气户中府抬肩璇玑手阳明大肠经库房中周荣屋医华盖神藏紫宫胸乡肩前膺窗灵墟天溪玉堂天池膻中神封乳中食窦天泉天府中庭步郎乳根侠白鸠尾期门巨阙幽门不容上脘中脘下脘建里通谷承满青灵日月阴都梁门尺泽曲泽石关关门腹哀水分商曲太乙少海章门滑肉门神阙肓俞天枢大横带脉阴交孔最中注外陵腹结气海石门四满大巨臂中维胞止泻五枢二白关元郄门气穴水道提托二白子宫维道大赫间使中极归来府舍内关列缺曲骨横骨气冲冲门灵道通里经渠太渊任脉急脉阴郄鱼际神门大陵手太阴肺经阴廉髀关少商十宣少府劳宫五里四缝四缝四缝四缝箕门十宣中冲手少阴心经十宣十宣(十宣) 伏兔手厥阴心包经阴包鱼腰阴市百虫窝攒竹丝竹空梁丘上明青灵瞳子睛明血海四强犊鼻膝眼球后承泣阴陵泉极泉足三里地机阑尾上巨虚中都条口丰隆漏谷下巨虚蠡沟会阴上廉泉廉泉三阴交人迎交信内踝尖中封照海解溪商丘冲阳图4 然谷太冲陷谷八风公孙八风足少阴肾经太白行间内庭足阳明胃经(八风) 大敦厉兑大都隐白(八风) 足厥阴肝经足太阴脾经手穴图(3)耳(生殖器) 小脑鼻脾脏头、喉肾上腺食道(甲状腺) 横结肠脊椎十二指肠仙骨右手手掌反射区左手手掌反射区 (大肠经) (心包经) (心包经) (大肠经) (三焦经) 小肠经) (心经) (三焦经)小肠经)(心经)左手手背反射区(肺经)(肺经) 太阳神经丛右手手背反射区。
医学常识普及:人体穴位图(高清免费完整版)

高清人体穴位图人体常用穴位背面图人体的五IK 六Ia 般百棘、五官九皮肉尬错筹器宜和组经•之所以施保砖相对的平 衝与统一•完成正舞的生理活动・宦依竄经络系农的談络沟通而实玫的西总穴斥人<*≡ffr 经 络气血犠注干怵表的部位•经络.能穴在人体中纵横交倨・沟週内外.荻尿上下.与人体滋膈.紈体.五百的 息相关•能使人体气血运行輛%•圮別治疔和保址作用*a 01 K«MIT ・關赁・X⅝CΠifttk⅝*Aft. ■■・½φtt 上• ■18«ΛRfc03 βi*t*±04. ∙nΦtt 丄M S4Sf∙ 9.2^49•M βffΦttt MJBIΦΛ 上W ≡∙w* »* M≡Φtt 上 OrlM ⅛≡*t*x 09.2IB上 !・•” #■ 11 βiLΦtLt I2.∙tt C2Φtt 上 DMfl SfΦa±14龙權 JBiTEIt 上 15 ∙∏ «11M IroW «•«« Srlra X<*MVSMWI X>MM務IftiB ・ 6⅛MIΦ*1» U MattZΦB 上Bb ΛW∙⅞7ΓRZMKI6 TyJ SΦ τamΦ τam* JrFeaift 申 »O1¥. 1∣3≡M ■都.CXKfΦA 上4寸 •户上I Sk 1« βm ≡TMIfiΦ FM⅛Φ TMWΦ Ta»* Tfillf ∣Φ TMΛΦ. TSrI ♦.xιa½ft丹• *⅛. B¾CIΦMΛS W∕i Γ3't)・ M M*头⅛J∙ ΛtBIΦW±5∙J. Λ*S⅛⅛ttcΦASfc ••更潑穴 ±«a⅜Λ ・,*∙n∙绘• 豪・1・・• Bβi ⅜M ・• s* Bn «« ・r **Λ≡I9 9«<Λ≡. ■:B MR M ∙n ≠∙黄!•穴 IjltlW,・ ^ec>v •• «A9M4 ”" • ft. WM Stt 侵・WKI *«« β v.β^ ββα∙ a≡^t ≡⅛JM∙卒・H∙. ■・■ ∏ Iwl穴 1*■w 力■ ⅛nIn ・ *0 卒・• A⅛V*H ・*• Ih *«*•A*ΛH emit ・ Wtt ■會♦*食*20R ・Da •自”»♦ ■・• ・•・T»>*<tff*・“代丰良・Hlrn«・・•■才ww< H.停片■气、■■・«« ft*A≡・■冷■ «*■ Uait ■・;•・∙∙∙u. ・・e ・龙冃MnX ・R 气•B*. a««s.夕弭・ It ■ *»/31: •册Mlt∙∏. NKX ZA∙ Ila βw∙ α∙ wn.AiaAfl ・・■・ s.n**⅜・*殳力 n>≡IIII 力∙∣ XeM «««. «A «:t■ft - ««- MjUl ΦBt. ■■・oκa. ■ ・∙α穴 ±*- ”3 <√≡^∙⅛ U TβΛ≡Λ ∙H 4冷*、 «»Steι⅛∙方•・ A*÷lt. ∙tr Cm HSBJt ∣t∙ 申算・下・・*Wn"・nuΛB nw≠Λ.Ka a*÷a≠H«tt mv>・ CMΛ≡ S nuΓB*1HX M<ιtt≡x “栉 CItKXβM>⅜i>Λ∙・与绘M T«K *MftCM •« ∙r £»reκ∙力■• JCEla IMHr ■a合IB 穴XMhΛ∙n≠β⅛a.Λ⅛T ・• fJW≡⅛M «0J■泊At>Λ∙ ttβ<K1λ ・ mx∙・«te MIo .5S4hAmAa 1« ・■. ■ ⅜∣∙Si∙ J人体穴位是根据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穴位的分布科学合理的分布,这可以使我们更清楚更好的看到每个穴位在自己身体上的精确分布和其作用可以给我们更多的认识人体穴位分布图是我国古代每个良医总结的结果是我们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体穴位图能更好的解决我们身体上的一些病痛让我们更好的认识到自己身体上穴位分布的有什么作用。
针灸穴位挂图

昆仑仆参金门京骨束骨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至阴通骨侠溪地五会足临泣申脉 外踝尖跗阳飞扬外丘承山承筋合阳委扬委中浮郄偏头点头顶点前头点后头点脊柱点会阴点咽喉点颈项点坐骨神经点肩点眼点腰腿点腰腿点足跟点大陵胃肠点劳宫咳喘点踝点胸点夜尿点下耳背中耳背耳迷跟 上耳背降压沟扁桃体内耳眼牙痛点牙痛点 内分泌 舌 上颌下颌 额睾丸(卵巢) 太阳枕 颈 脑点脑干锁骨颈椎胸肩关节胸椎肩目 高血压点肾上腺 内鼻 外鼻 咽喉屏尖口平喘肺肺 心 膈直肠下段尿道外生殖器交感坐骨神经臀腰痛点 腰骶樵腹肘肝炎点子宫盆腔 膝 腕神门踝跟趾 指耳尖殷门督脉长强会阳环中环跳秩边白环俞下腰俞中膂俞中腰奇次膀胱俞臀中胞肓小肠俞关元俞上下十七椎大肠俞阳关命门悬枢腰眼气海俞志室肾俞三焦俞肓门京门痞根胃仓胃俞脾俞脊中中枢意仓阳纲魂门胆俞肝俞筋缩胰俞至阳灵台膈俞膈关督俞心俞神道议厥阴俞肺俞风门神堂膏肓天宗魄户附分身柱曲垣肩外俞华佗夹脊共三十四穴大杼陶道大椎定喘定喘肩中俞崇骨结核穴肩井天巨骨肩秉风新识天牖哑门风府医风脉颅息脑户强门浮白后顶百会络却承灵天冲肩后肩贞会上臂消泺五里清冷渊天井曲池肘小海三里扭伤穴上廉下廉四渎尺桡支正温溜三阳络会宗偏压支沟外关阳池阳溪腰痛阳谷腕骨养老腰痛合谷 八邪 三间 二间八邪 八邪 八邪 落枕中渚后溪液门 前谷手太阳小阳经少泽少冲关冲中魁 商阳 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少阴心经1 玉枕2 天柱3 风池4 脑空5 穷阴6 完骨7 安眠8 医明耳后静脉三条医风耳尖四神聪四神聪四神聪四神聪百会手针穴位图常用耳穴图1 前列腺2 膀胱3 输尿管4 肾5 胰6 胆7 肝8 脾9 胃11 食道12 十二指肠13 小肠14 阑尾15 大肠16 气管17 三焦18 皮质下19 目220 面颊承扶图5腹水10贲门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哑门风府玉枕脑户强间后顶百会前顶囟会上星神庭印堂素人中督脉兑端任脉承浆上廉泉廉泉人迎水突扶突天窗肩井新识天鼎气舍气户云门肩肩抬肩周容肩前中府库房库房胸乡屋翳膺窗天池天溪渊腋辄筋食窦大包期门乳根乳中手少阴心经天泉青灵曲泽少海小海臂中郄门二白间使内关灵道通里阳谷腕骨神门阴郄大陵手太阴肺经鱼际少府后溪前谷手太阳小肠经劳宫少泽手厥阴心包经中冲日月不容承满梁门关门太乙滑肉门腹哀章门带脉京门天枢大横外陵腹结大巨提托五枢水道足阳明胃经子宫维道居臀中少商手太阴肺经二间三间合谷商阳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阳池阳溪外关 大渊经渠 列缺 支沟三阳络 偏历温溜孔最下廉四渎尺桡扭伤穴三里上廉尺泽五里肘曲池侠白天府消泺臂会上风市中渎伏兔阴市梁丘膝阳关犊鼻足三里阳陵泉胆囊点阑尾上巨虚丰隆外丘条口 下巨虚阳交飞扬光明阳辅跗阳悬钟昆仑外踝尖丘墟解溪冲阳申脉陷谷内庭侠溪地五会足临泣 厉兑 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足窍阴 至阴 通谷 束骨 京骨京门仆参里内庭泉太白大都足少阴肾经公孙然谷太冲行间隐白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商丘中封照海水泉大钟太溪内踝尖 复溜 交信三阴尖中都漏谷蠡沟筑宾地机阴陵泉膝关曲泉 阴谷膝眼血海百虫窝 阴包箕门髀关府舍1 眉冲2 曲差3 五处4 承光5 通天6 络却7 玉枕8 天柱9 风池 10 脑空 11 承灵 12 正营 13 目窗 14 临泣 15 阳白 16 本神 17 头维 18 颔厌 19 悬颅 20悬厘21 曲鬓22 率谷23 天冲24 浮白25 窍阴26 完骨27 安眠28 医明29 医风30 脉 31 颅息32 角孙33 耳门34 和35 太阳36 丝竹空37 上关38 听宫39 听会40 下关41 瞳子42 鱼腰43 上明44 球后45 承泣46 四白47 鼻通48 迎香49 和50 巨51 地仓52 颧53 牵正54 颊车55 大迎56 扁桃57 天容58 天牖59 耳尖图 例手太阴肺经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督脉任脉奇穴环跳失眠点图6图41 五处2 曲差3 眉冲4 攒竹5 睛明6 鼻通7 迎香8 禾9 地仓10 大迎11 牵正12 颧13 下关14 瞳子15 丝竹空16 本神17 阳白18 鱼腰 19 上明20 球后21 承泣22 四白23巨玉液 金津龈交督脉囟会足太阳膀胱经上星神庭头维颔厌耳尖印堂上关素人中兑端承浆颊车手太阳小肠经颊内人迎扶突水突廉泉天鼎缺盆云门中府气户俞府气舍天突璇玑中神藏屋医周荣抬肩胸乡肩前天溪膺窗灵墟紫宫华盖玉堂神封乳中天池食窦步郎乳根中庭膻中鸠尾天泉天府侠白肩手阳明大肠经期门不容承满通谷幽门上脘巨阙青灵尺泽少海带脉大横章门 腹哀关门 梁门 日月 阴都 石关 商曲中脘下脘建里太乙 滑肉门水分神阙肓俞 阴交 中注天枢 外陵 腹结大巨 水道 气海 石门四满 气穴 维胞 五枢止泻 关元提托维道子宫 大赫气冲 冲门府舍归来 中极曲骨横骨急脉 阴廉 五里任脉髀关臂中 孔最郄门 二白二白 间使 内关 列缺 灵道 通里经渠太渊大陵 神门阴郄 鱼际劳宫少府四缝 四缝 四缝四缝手太阴肺经 少商十宣 手少阴心经十宣十宣中冲(十宣) 手厥阴心包经曲泽十宣箕门伏兔 四强阴包百虫窝 血海阴市 梁丘犊鼻 膝眼阴陵泉足三里地机上巨虚阑尾 中都 条口 丰隆漏谷下巨虚 蠡沟极泉会阴三阴交交信内踝尖 照海 商丘中封 解溪 然谷冲阳公孙太冲 陷谷八风八风 内庭行间(八风) 太白 足少阴肾经 大敦大都 (八风)厉兑足阳明胃经 隐白足厥阴肝经 足太阴脾经上明鱼腰球后承泣睛明攒竹丝竹空上廉泉廉泉人迎瞳子头临泣库房青灵手穴图(3) 耳(生殖器)肾上腺鼻仙骨十二指肠脊椎脾脏小脑头、喉横结肠食道(甲状腺)小肠经)(心经)(三焦经)(心包经)(大肠经)(肺经)(肺经)(大肠经)(心包经)(三焦经)小肠经)(心经)太阳神经丛右手手掌反射区左手手掌反射区左手手背反射区右手手背反射区。
人体穴位(含图)

人体耳穴图左脚掌右脚掌头部1,百会穴:在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联线的交点处,即後发际正中上七寸。
2,太阳穴:在眉梢与外眼角中间,向後约一寸凹陷处。
3,印堂:在面部,两眉内侧端联线的中间.4,听宫:在耳屏的前方,下颌关节後方的凹陷处。
5,鱼腰:在眉毛正中,眼平视时下对瞳孔处.6,率谷:在耳尖上方,入发际一寸五分处.7,晴明:在内眼角上方0.1寸处.8,耳门:在听宫穴上方,耳屏上切迹的前方,张口时呈凹陷处.9,素口:在鼻尖端正中处.10,颊车:在下颌角前上方一横指,当用力咬牙时,咬肌隆起处.11,人中:在鼻柱下,人中沟的上三分之一与下三分之二的交界处.12,承泣:眼平视时,在瞳孔的直下方,眼眶下缘上.13,下关:在顴弓与下颌切迹所形成的凹陷处。
14,风府:在後发际正中直上一寸枕外隆凸直下凹陷处,即两筋之间陷中。
15,风池:平风府穴,斜方肌和胸锁乳突肌之间凹陷处,16,脑户:在後发际正中上量二寸五分,当枕骨粗隆之上缘陷中.17,上廉泉:在颌下正中一寸,舌骨与下颌缘之间凹陷处。
18,颈臂:在锁骨上方,胸锁乳突肌的后缘处.19,哑门:在向後发际上五分,第一颈椎与第二颈椎棘突之间处.20,缺盆:在颈外侧处部,锁骨上窝之中点处。
21,天容:在下颌角后下方,胸锁乳突肌前缘。
22,廉泉:在颈前部正中线,喉头结节上方陷处.23,扁桃:在下颌角下缘,颈总动脉搏动处。
24,天牖:在乳突後下方,胸锁乳突肌後缘近发际处.25,天柱:在哑门穴旁开三寸处。
26,人迎:在结喉旁开一寸五分,胸锁乳突肌前缘,颈总动脉搏动处。
27,翳风:在耳垂後,乳突和下颌骨之间的凹陷处。
28,扶突:在胸锁乳突肌後缘与结喉相平处.29,天窗:在颈外侧部,下颌角下,扶突穴後,胸锁乳突肌後缘处.30,天鼎:在胸锁乳突肌後缘,扶突穴下一寸处.躯干部31,天突:在胸骨切迹上缘凹陷处。
32,膻中:在两乳头连线的中点处。
33,气海:在腹部正中线,脐下一寸五分处.34,大包:在极泉穴与第十一浮肋端之中点处。
人体穴位挂图

降压沟
眼 牙痛点
内耳 耳迷跟 中耳背
扁桃体
下耳背
1 前列腺 2 膀胱 3 输尿管 4肾 5胰 6胆 7肝 8脾 9胃 10贲门
11 食道 12 十二指肠 13 小肠 14 阑尾 15 大肠 16 气管 17 三焦 18 皮质下 19 目2 20 面颊
百会
后顶 强门 脑户 风府 哑门
络却 承灵
天冲 浮白 颅息 脉 医风 天牖
1 玉枕 2 天柱 3 风池 4 脑空 5 穷阴 6 完骨 7 安眠 8 医明
四神聪
百会
四神聪
四神聪
四神聪
新识
崇骨 定喘 定喘
大椎
陶道 大杼
肩井
肩中俞 天 结核穴 秉风
肩外俞
身柱 神道
风门 肺俞
曲垣 附分
魄户
厥阴俞 膏肓
天宗
心俞 神堂
灵台
督俞 议
至阳
膈俞 膈关 胰俞
巨骨 肩
肩后 上
肩贞 会 臂
消泺
筋缩 中枢 脊中
胃肠点
踝点
劳宫
咳喘点
胸点
夜尿点
外踝尖
昆仑 申脉
足临泣 地五会
侠溪 足少阳胆经
仆参
通骨 至阴
金门 京骨 束骨 足太阳膀胱经
图5
针灸穴位图
手太阳小肠经 少泽
手厥阴心包经 中冲
前谷 后溪
劳宫 少府
手太阴肺经 鱼际
腕骨 阳谷
神门
阴郄 通里
灵道
大陵 内关
间使
二白
郄门 臂中
囟会 上星 神庭
前顶
百会
后顶
强间
印堂
龈交 玉液 金津
水突 天鼎
人体穴位按摩针灸图谱(彩色图片系列)

八、手的第五掌骨全息穴位图
九、手的人体全息示意图(1)
十、手的人体全息示意图(2)
十一、手掌反射区图
十二、双足全息图
பைடு நூலகம்三、针灸穴位图(1)
十四、针灸穴位图(2)
十五、针灸穴位图(3)
十六、足背侧反射区
十七、足底反射图区
十八、足内侧反射区图
十.........
人体穴位按摩针灸图谱彩色图片系列
人体穴位按摩针灸图谱(彩色图片系列)
一、耳朵人体全息示意图
二、脊椎全息图
三、手背反射区图
四、手部病理反应点适应症对照表
五、手部病理反应点--掌背图
六、手部病理反应点--掌心图
七、手的第二掌骨全息穴位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