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句经典谚语解释(三)

500句经典谚语解释(三)
500句经典谚语解释(三)

500句经典谚语解释(三)

民间谚语体现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言简意赅,通俗易懂,口语性强,作为词句,用在文章、论文、作文中,可以增加语言的鲜明性和生动性,是绝佳的写作素材。多看、多记,可以提高知识积累量,增强表达能力。

然而,许多谚语只有词条,没有词义解释,而全面、系统的解释却很难找到。编写《500句经典谚语解释》,意图填补这一空缺。

《500句经典谚语解释》力求语言简练,解释准确到位,分五辑上传,为学生、考生以及语音研究工作者提供参考。值得分享,值得收藏。

(三)

201.【走路怕暴雨,说话怕输理】字面意思是说人走路的时候最害怕暴雨,说话的时候害怕输了理。其实这句话是心底里知道自己是错的,所以才没有底气。人在没有底气的话说起话来自然怕了,怕输了理狼狈、难堪。

202.【坛口封得住,人口封不住】坛子口好封闭,人的嘴难以封闭起来。比喻不能不让人讲话,不让人讲话是做不到的,事情发生,总会有人议论。强调群众的舆论是无法压制的。类似的有“挡得住千人手,捂不住百人口”“坛口好封,人嘴难捂”“瓶口扎得住,人口扎不住”等。

203.【理不短,嘴不软】比喻有真理在手心里就亮堂,说话就硬气。

204.【菜没盐无味,话没理无力】说话如果不讲道理就会显得苍白无力。

205.【脚跑不过雨,嘴强不过理】态度强硬,强词夺理,巧言善辩,嘴巴再能说,也不能驳倒真实的道理。指人做错了事或者有过错要敢于承认,不要过于狡辩。

206.【是蛇一身冷,是狼一身腥】蛇是冷血动物,注定是一身冷血;狼是食肉动物,就藏不住一身的腥味。比喻有些人本性难改。

207.【香花不一定好看,会说不一定能干】外表好的不一定好,巧言善辩的不一定有真才实学。

208.【经一番挫折,长一番见识】遭受一次挫折,就得到一次教训,才会在中间学到知识,避免以后犯同样的错误。

209.【经得广,知得多】意同成语“见多识广”。人经历得多,由经历得来的知识或经验就丰富。

210.【要知山中事,乡间问老农】是说要想了解农村的事情得问农民,一件事的确切情况只有当事人最清楚,因此最有发言权。喻指做事要向内行和知情的人学习。

211.【要知父母恩,怀里抱儿孙】意思是自己有了儿孙,才能体会到父母的养育之恩。也说“养儿才知报娘恩”。

212.【要吃辣子栽辣秧,要吃鲤鱼走长江】如果我们想吃辣椒的话,自己去种辣椒,如果想吃鲤鱼的话,就自己去水里边捕捞,不要等着别人,只有自己动手了,才可以丰衣足食。指要享受成果,自己就付出劳动去获得,不能坐享其成。

213.【树老半空心,人老百事通】树老了,树心会变空,人却越老懂的东西越多。比喻老年人阅历丰富,懂得事情多。也说“树老半心空,人老事事通”。

214.【一日练,一日功,十日不练十日空】练功不能间断,一日练,有一日功夫的长进;一日停,十天功夫白费。说明做事要有恒心。

215.【一脉不和,周身不适】脉:中医对动脉和静脉的统称。周身:浑身,全身。比喻一个地方出了障碍,必会牵连到全局;关键地方有了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体。

216.【一饱为足,十饱伤人】吃饭一旦吃饱了就应该满足,吃得太多就会伤害身体。比喻什么事都要不能过分。

217.【一顿吃伤,十顿吃汤】也说“一顿吃伤,十顿喝汤”。指一顿饭吃伤了胃或没有胃口了,之后好长时间都只能喝汤喝稀粥来调养。劝人要有节制,不要暴饮暴食。

218.【一颗牙齿痛,满嘴不安宁】也说“一颗牙齿坏,满口牙受害”。牙齿的神经分左右两个系统,每个系统之中互相联系;一个牙齿的神经痛,使满口牙齿都不舒服。比喻局部影响了全部,个别影响了整体。

219.【人有四百病,医有八百方】比喻人不论有什么毛病,总有法治。引申为再难办的事,人也总可以想出办法来。

220.【人勤病就懒,人懒病就勤】人越是勤快忙碌,越是充实快乐,就越不会患病;人若是懒惰,一娇百病生,就会常常生病,受病痛折磨。指勤劳才能有健康的身体。

221.【人强人欺病,人弱病欺人】也说“体强人欺病,体弱病欺人”。人体能否战胜疾病主要由自身的体质所决定,如果体质强健,疾病就易被治愈。相反,体质虚弱,小病也会造成大的威胁。指人身体强壮就不会受病痛折磨。

222.【人黄有病,苗黄缺肥】也说“人黄有病,天黄有雨,苗黄缺肥”。人健康的肤色应该是微黄里透着一些红润,如果脸色蜡黄,看着比正常人的脸色黄得多,那就说明这个人的身体出了问题;晴朗的天气,天空的颜色应该是蓝色的,如果天空的颜色变成黄色,就预示着快要下雨了;如果地里面的庄稼发黄,一般都是因为地里面缺肥,这时就必须要给庄稼施肥了,否则就会影响庄稼的生长,造成粮食的减产。比喻事物的发生是有迹象的,须及时防治。

223.【入厨先洗手,上灶莫多言】进入厨房的时候一定要先洗手,因为一个人的卫生会影响一家人的健康;而开始做饭的时候就不要说话了,以免分心放错了东西,味道不好是小事,如果造成家里中毒那就麻烦了。

224.【冬不蒙首,春不露脊】也说“冬不蒙首,春不露背”。冬天哪怕再冷,夜晚睡觉时,都不要蒙着头。蒙着头睡是一种特别不好的习惯,把头蒙在被子里,被子里的氧气很稀薄,影响呼吸,而且可能会有细菌,对我们的身体有害。春天来了,气温也会随之一点点的回升,睡觉也不宜露出肩膀。古时称后背为“阳”,这个地方是最好不要接触寒气的,否则很容易生病。这句俗语是老祖宗告诉我们保养身体的一些忠告。

225.【饥梳头,饱洗澡】指梳头宜在饭前,洗澡宜在饭后,肚子不饿的时候。饭前头部气血处于平稳状态,饭前梳头有助于帮助消化,避免由于消化不良引起的不适。洗澡一定不能空腹,而应该是吃饱了之后,当然也不要吃完饭马上就洗,最好休息一个小时。饭后头部血液循环加速,全身气血充足。饭后洗澡,一是有充足的能量供给;二可避免因饥饿可能引起的无力、眩晕、休克等机体不适。

226.【生瓜梨枣,多吃不好】指生冷的瓜果吃多了对肠胃有害,不宜多吃。告诫人们饮食要有节制。

227.【吃不言,睡不语】吃饭的时候交谈,不小心会被噎住,睡觉的时候说话,容易兴奋,造成失眠。吃饭睡觉时不说话有利于健康。

228.【吸不张口,呼不闭口】嘴没有过滤功能,如果张开嘴巴直接用嘴吸气,有害物质就会毫无阻挡地进入体内,对健康造成危害。而人体鼻腔内的鼻毛具有过滤功能,能够将空气中的有害物质阻挡在体外,所以吸气时应当用鼻子来呼吸。呼气是人体排出二氧化碳的过程,张口呼气会加大二氧化碳的排出量,促进人体将更多的废气排出体外,有助于肺部健康。表达的是正确呼吸法。

229.【十年老不了一个人,一天误掉了一个春】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误了农时,就耽误了一年的收成,强调农时的重要性。也告诫人们光阴似箭,不要虚度光阴,机会要好好把握,否则就等于失去一个春天。

230.【十成收粮,九成靠秧】指培育壮秧对于水稻高产有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壮秧活棵快,分蘖早,抽穗整齐,是争取多穗大穗,获得优质高产的基础。类似的农谚还有“苗好五成收,秧好一半功”“秧好一半禾,苗好七分收”“娶亲看娘,禾好靠秧”“肥田不如肥秧”“想要谷满仓,首先培壮秧”等。

231.【七十二行,庄稼为王】说明农业在各种行业中的重要地位。也说“七十二行,种田上行”。

232.【人怕老来穷,苗怕钻心虫】人老时贫困就像禾苗遭虫咬一样,很不容易摆脱、解决。

233.【人怕伤心,树怕剥皮】:意思是说伤树不能伤了树的皮,伤人不能伤了别人的心,心灵的伤痕是很难修复的。

234.【人补桂圆蜜枣,田补河泥水草】过去人认为桂圆蜜枣最补人,河泥水草等有机肥是庄稼最好的肥料。

235.【人靠五谷养,田靠粪土长】也说“人靠五谷养,苗靠粪土长”。指肥料对农作物生长的重要作用。也形容人的生存、成长离不开充分的必要条件。

236.【人治水,水利人,人不治水水害人】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兴水利、除水害,事关人类生存、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从大禹治水开始,人类从未停止过水利建设。都江堰、郑国渠、灵渠、京杭大运河都是我国古代兴修水利的佳话与瑰宝。俗语强调了兴修水利的重要性。

237.【人生病,不舒服;秧生病,不长谷】指秧苗的病虫害防治特别重要,如不及时,将颗粒无收。

238.【人忙天不忙,迟早一路黄】指求人的火急火燎,被求的不急不忙,事情很难办成。也说“人忙神不忙,迟早一路黄”。

239.【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指农作物节令性很强,耽误一时,就会影响一年的收成。种地要抢抓农时,才能确保丰收。

240.【小燕来.好种田;大雁来,好过年】燕子一般春天飞来,燕子来了,说明春天到了,要春耕生产了。大雁来的时候一般是冬季,大雁来了,说明离过年不远了,马上要过年了。

241.【无灾人养树,有灾树养人】造林即造福,栽树即栽富。人类要有忧患意识,要注意保护环境。

242.【无事田中走,谷米长几斗】说的是不要庄稼种了后就不闻不问了,要经常去田间悉心照料,到成熟的时候就会多一点收成。寓意人生的收获都是来自于生活中点滴的辛苦努力,只要足够的勤奋,自然就会有更多的回报。

243.【天干三年吃饱饭,虫害一时饿死人】说明虫害比旱灾危害更大。类似的还有“人怕年老穷,禾怕秋后虫”“不施肥,收一半;不治虫,光眼看”“杀虫一条,保住百苗”等。

244.【七月蛇拦路,八月蛇上树】进入七八月份,天气异常酷热。是老鼠、青蛙等等小动物活跃的时候。这个时节猎物最充足,蛇自然会频繁出没,四出猎食。所以无论是晚上还是白天,人在野外碰到蛇的机率增大。也是提醒大家要小心,尤其是路上草多的地方。

245.【人老了丑,树老了朽,为人难得十八九】自然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一生大好时光不多,激励年轻人要珍惜大好时光,发奋努力。

246.【人有相像,货有相同】指事物常有相似之处,但遇到相同情况还是要进行不同分析。

247.【衣冷加根带,饭少加碗菜】天冷衣服少,在腰间扎根带子用来保暖御寒;饭不够吃,加碗菜填饱肚子。形容旧时穷苦人的艰辛生活。

248,【好狗不跳,好猫不叫】有能力的人往往不张扬。比喻有真才实学的人默默无闻,埋头苦干,从不吹嘘自己。

249,【好树结好果,好铁铸好锅】树长得好,能结出好的果子;质量好的铁,能铸出好锅。比喻好的基础大都会有好的结果。或喻底子好, 基础好,能出好人材。

250.【直木先伐,甘井先竭】很直的树木,会最先被砍掉。水质最好的井,因为大家都喜欢汲用其水,所以会最先被汲干。比喻有用有才的人反而容易遭受打击。

251.【无巧不成书】没有奇巧的情节就产生不了动人的故事。比喻事情发生的十分凑巧。

252.【一天学会一招,十天学会一套】指学习技艺一天学一点,日积月累,就会由点到面、积少成多。

253.【刀钝石上磨,人笨人前学】刀子不快了,在石上磨就锋利,人如果先天不足,可以通过勤奋学习来弥补。比喻人要在勤奋学习、刻苦实践中锻炼成长。

254.【刀枪越使越亮,知识越积越多】指知识学习日积月累,积少成多。

255.【刀快还要加钢,马壮还要料强】借喻有本领的人,也要不断学习、充实自己,本领才能不断提高。与“响鼓还要用重槌”意思相通。

256.【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劝人要持之以恒地学习。

257.【三分靠教,七分靠学】也说“三分教,七分练”。提示人们要虚心向师长请教,更要注重自己领悟和勤学苦练。

258.【小时不教成浑虫,长大不学成懒龙】如果一个孩子在小时候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那长大了很有可能变成一个浑浑噩噩的废物。如果一个人长大以后不主动学习,那到一定的地步很有可能变成不思进取的懒汉。强调人小时教育和长大后学习的重要性。

259.【玉不琢,不成器;木不雕,不成材;人不学,不知理】玉石、木料只有经过雕琢,才能成为精美的器物;人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明白道理,成为有用之材。比喻人不受教育、不学习就不能有成就。

260.【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有心人:有志气,有毅力,肯动脑子的人。指只要肯下决心去做,肯下苦功去做,任何困难都能克服。鼓励人们树立信心,克服困难。也说“世间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世上无难事,贵在有心人”“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261.【东西越用越少,学问越学越多】许多东西都是消耗品,会越用越少,但学问是不断学习不断增加。指人要加强学习,丰富提高自己。

262.【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杵(chǔ):舂米或捶衣用的铁棒。只要肯花工夫,铁棒也能磨成细针。比喻只要能持久地下功夫,再难的事都能做成。意在教人不怕困难,坚持努力。也说“生铁磨出针,功到自然成”。

263.【鸟贵有翼,人贵有智】鸟最珍贵的是有翅膀,人可贵是有智慧。鸟有翅膀才能展翅高飞,人有了智慧有助于能力的发展,才能有所作为。也说“鸟贵有翼,人贵有志”。

264.【边学边问,才有学问】学习不善于请教别人,就无法进步。要长学问就得勤学好问。

265.【有子不教,不如不要】意思是说生育生育,既生就要育,光生不育,不如不生。有了儿女却不加强教育,就会导致他们连做人的起码道理都不懂。指教育孩子比生养孩子更重要。俗语强调了教育子女的重要性。也说“养子不教,不如不要”“养女不教如养猪,养子不教如养驴”。

266.【不下百粒籽,难打千斤粮】指不付出辛勤劳动,就难以有丰厚的收获。

267.【牛要满饱,马要夜草】指牛要靠喂饱才有力,马要靠夜里吃草才能长膘,正所谓“马无夜草不肥”。

268.【牛怕晨霜,马怕夜雨】牛有圈而无棚,早上霜露打湿牛背,牛容易生病;马有圈而无棚,晚上下雨打湿马背,马也容易生病。比喻事物本身在某方面有致命弱点,事情要防止不利的一面。

269.【牛要脚圆,猪要脚粗】牛脚圆说明强壮有力,猪脚粗说明能长得体大肥壮。农村老农看家畜优劣的经验之谈。

270.【六月不热,五谷不结】是说农历六月宜晴不宜雨,晴热高温天气对五谷成熟结籽有利,到秋收时才能丰收。温度达不到作物生长的需求,会造成不结籽或籽实不饱满。指农作物与气温关系很大。

271.【水是田的娘,无水苗不长】水是农作物生长,丰收的根本,有水,作物才能获得好收成。说明水利与农业生产的密切关系。

272.【生口的要吃,长根的要肥】指肥料是农作物的粮食。讲肥料重要性的农谚有“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种地不上粪,等于瞎胡混”“千斤肥下地,万斤粮归仓”。

273.【一粒米度三关,三粒米爬过山】“度三关”,指走过三道关口。吃了一粒米就能走过三道关口,吃了三粒米就能爬过高山。夸张地说有粮食就能度过难关,强调粮食对人至关重要。

274.【劳动钱,万万年,贪污钱,在眼前】也说“偷来钱,两三天;血汗钱,万万年”。指以不正当手段获取的钱财,很短时间就挥霍一空;而对靠辛勤劳动赚来的钱就会倍加珍惜,用得时间很长。

275.【求人不如求己,使人不如使腿】。意是恳求别人帮助不如依靠自己努力。依靠他人,不如自己解决。强调自己动手最靠得住。

276.【弄花—年,看花一日】有的花种植照料时间很长,但开花供人观赏时间很短。意谓看花的人不知种花人的艰难。

277.【囤尖省,日子长;囤底省,打饥荒】囤:用竹篾、荆条等编织成的或用席箔等围成的存放粮食等农产品的器物。语指有的时候一开始就要节约,否则到没有了的时候才节约就来不及了,要挨饿了。

278.【囤尖浪费看不见,到了囤底后悔迟】家底厚实的时候浪费一点还没有感觉,到眼看消耗将尽的时候再后悔就迟了。

279.【男也懒,女也懒,下雨落雪翻白眼】翻白眼:黑眼珠偏斜,露出较多的眼白,同干瞪眼。是心中为难、失望或不满的表情。描绘懒人之家遇到意外,缺柴断米,生活无着落时的窘困状态。劝诫人要勤劳节俭。

280.【坐吃山空,立吃地陷】比喻光吃不劳动,即使有山一样高,地一样厚的财产也会吃光。

281.【每日省一钱,三年并一千】省吃俭用,积少成多,指人要节俭,财富要靠一点一滴积累。类似的有“一天吃餐粥,一年省石谷”“一天省下个葫芦头,一年省下只大黄牛”“一天省一口,一年省几斗”“一日一钱,千日一千”“一天

省下一两粮,十年要用仓来装”“一天省一口,一年省几斗”“一天省一把,十年买匹马”。

282.【近河莫枉费水,近山莫枉烧柴】靠水虽然水多,靠山虽然柴多,但不可糟踏。比喻不管条件多么优越,也应该注意节约,不能浪费。也说“近水不可枉用水,靠山不可枉烧柴”。

283.【冷天不冻下力汉,黄土不亏勤劳人】比喻勤苦劳动的人,靠自己的双手就可以维持自己的基本生活,遇到困难也不至于受冻挨饿。

284.【没有乡下泥腿,饿死城里油嘴】泥腿:指在田里劳动的农民。油嘴:指城里吃香喝辣的人。意思是没有农民辛辛苦苦种出的粮食,城里人恐怕连饭都吃不上。

285.【没有大粪臭,哪来五谷香】早些年“肥”指的农家肥,是人畜粪便为主加工而成的肥料,在那没有化肥的年代,庄稼施肥全靠农家肥。喻指怕脏怕累,不艰苦劳动,就没有甜美的生活。

286.【平时肯帮人,急时有人帮】指平时乐于助人,别人有困难你帮助别人,等你遇到急事,也会有人乐意帮助你。提倡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类似的句子有“予人玫瑰手有余香”“要有人爱,必先爱人”“晴天留人情,雨天好借伞”等。

287.【兄弟同心金不换,妯娌齐心家不散】指兄弟、妯娌(兄弟的妻子)间同心协力,相处和睦,家庭必定美满幸福。类似的还有“兄弟同心家必兴,妯娌和睦孝双亲”。

289.【兄弟协力山成玉,父子同心土变金】兄弟和睦,父子同心,这个家庭就能生活富裕。指同心协力,能产生巨大力量。

290.【鸟多不怕鹰,人多把山平】比喻人多力量大。

291.【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意思是有好处大家共享,有灾难大家承担。指受益的同时也必须尽责。也说“有福同享,有祸同当”。

292.【团结一条心,黄土变成金】团结一致,齐心协力,能使黄土变成金子。指大家团结做事、和谐处事,就能创造奇迹。也说“万众一条心,黄土变成金”“众人齐了心,黄土变成金;一人一条心,穷断骨头筋”。

293.【独柴难引火,蓬柴火焰高】比喻一个人力量单薄难以成事;众人团结起来,就能产生巨大的能量。

294.【独木不成林,单弦不成音】一棵树不能成为树林,一根弦演奏不出音乐。比喻个人力量单薄,难把事情办成。阐明了形成合力的重要性。也说“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

295.【家不和,外人欺】家庭成员之间要是不和睦,就会招来外人的欺辱。指家庭和睦,是自立自强、不受外辱的基础。也泛指一个团体、一个邦国,要不受外侮,内部必须团结。也说“家不和,被人欺”。

296.【家和日子旺,国和万事兴】家庭和睦,生活就会美满幸福。国家和睦,各项事业就会兴旺发达。

297.【失事容易,得事艰难】指一切事情都是破坏容易,创建艰难。

298.【打怕的人是假的,敬怕的人是真的】想依靠暴力使别人害怕,即使屈服了,心中也会有怨言,不会真的信服。而依靠品德使别人信服,得到别人的敬重,那才会让别人真的信服。

299.【打人不打脸,吃饭不夺碗】人的脸面代表人的尊严,吃饭的饭碗意味着人的生计。打人脸损伤了人的尊严,使人颜面扫地,是最大的羞辱;而吃饭夺人碗不让人吃饭,等于想夺去人的生计,也是最不能容忍的。都会引起对方强烈的反应。比喻待人要留有余地,不能使人无地自容。类似的有“打人不打脸,骂人不骂娘”“打人不打脸,揭人不揭短”。

300.【叫人不蚀本,舌头打个滚】蚀本:赔本。称呼人是很容易的事,损失不了什么,只不过动动舌头而已。指见面向人打招呼,既不受损失,又能有益于人际交往。也说“喊人不费本,舌头打个滚”。喊人:称呼人。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