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MSDS

合集下载

过乙酸叔丁酯(过氧化乙酸叔丁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过乙酸叔丁酯(过氧化乙酸叔丁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熔点(℃)
无资料
相对密度(水=1)
0.923
沸点(℃)
无资料
相对蒸汽密度(空气=1)
无资料
闪点(℃)
26~64
饱和蒸汽压(k Pa)
6.65/26℃
引燃温度(℃)
无资料
爆炸上限/下限[%(V/V)]
无资料
临界压力(MPa)
无资料
临界温度(℃)
无资料
主要用途
用作不饱和聚酯的交联剂和聚合用催化剂。
溶解性
过乙酸叔丁酯(过氧化乙酸叔丁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标识
别名:过氧化乙酸叔丁酯
UN编peroxyacetate
危险货物编号:52059
分子式:C6H12O3
分子量:132.18
CAS号:107-71-1
理化性质
外观与性状
无色透明苯或矿油溶液,含量52%至≤77%。
建规火险分级: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
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
急救
措施
皮肤接触:
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冲洗。就医。
眼睛接触:
拉开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15分钟。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误服者,口服牛奶、豆浆或蛋清,就医。
不溶于水,溶于多数有机溶剂。
毒性
LD50:675mg/kg(大鼠经口);632mg/kg(小鼠经口)
健康危害
本品有毒。对眼睛、皮肤、粘膜有强烈刺激作用,可引起皮炎。受热分解释出有腐蚀性的烟雾。
燃爆危险
无资料
燃烧爆炸危险性
危险特性:

过苯甲酸叔丁酯-职业病危害告知牌

过苯甲酸叔丁酯-职业病危害告知牌

职业病危害告知牌对人体有损害,请注意防护!
过苯甲酸叔丁酯tert-Butyl
perbenzoate
健康危害理化特性
本品对皮肤有刺激作用,蒸气或烟雾对眼睛、粘
膜和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吸入、摄入或经皮吸
收后对身体可能有害。

无色至微黄色液体,略有芳香味。

不溶于水,
溶于多数有机溶剂。

熔点8℃,沸点112℃
(分解);闪点93℃。

职业接触限值:MAC:无资料
PC-TWA:无资料
PC-STEL:无资料
应急处理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冲洗。

眼睛接触:立即翻开上下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15分钟。

就医。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呼吸困难时给输氧。

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误服者用水漱口,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注意防护
密闭操作,全面通风。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直接式防毒面具,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腐工作服,戴橡胶手套。

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避免与酸类接触。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急救电话:120 消防电话:119 职业卫生咨询电话:1031。

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MSDS

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MSDS

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M S D S-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MSDS1. 别名:叔丁基过苯甲酸酯;过苯甲酸叔丁酯;过氧化叔丁基苯甲酸酯2. 英文名:tert-buty1 perbenzoate; tert-buty1 peroxybenzoate3. CAS No: 614-45-94. 物理性质:无色至微黄色液体,略有芳香味。

不溶于水,溶于多数有机溶沸点(℃)8 熔点(℃)112相对密度(水=1) 1.02 闪点(℃)93稳定性:不稳定,遇水分解,室温下稳定,对撞击不敏感,对钢和铝无腐蚀开始分解温度约60℃,建议贮存温度低于25℃,贮存期(低于25℃)6个月禁配物:还原剂、易燃和可燃物避免接触的条件:震动、撞击、受热聚合危害:不聚合6. 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第5.2类有机过氧化物燃爆危险:易燃。

受撞击、摩擦,遇明火或其他点火源极易爆炸。

健康危害:无毒,对皮肤有刺激作用。

蒸气或雾对眼睛、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

吸入、摄入或经皮吸收后对身体有害。

7. 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物,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如有不适,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脸,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如有不适,就医。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就医。

食入:饮水,禁止催吐。

就医。

8. 消防措施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混合物。

干燥时经震动、撞击会引起爆炸。

与还原剂、促进剂、有机物、易燃物、酸类或胺类物品接触会发生剧烈反应,有燃烧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灭火方法:用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灭火。

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消防人员须戴好防毒面具,在安全距离以外,在上风向灭火。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经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禁禁止用砂土压盖。

过氧苯甲酸叔丁酯分解方程式

过氧苯甲酸叔丁酯分解方程式

过氧苯甲酸叔丁酯分解方程式
过氧苯甲酸叔丁酯(t-Butyl peroxybenzoate)在分解时可能经历自由基链反应。

其分解方程式如下:
C6H5COOC(CH3)3

→自由基产物
在上述反应中,Δ表示热量或其他能量来源,它可能导致过氧苯甲酸叔丁酯分解为自由基产物。

具体的分解产物和反应途径可能取决于反应条件和环境。

此类过氧化物通常用作引发剂,参与聚合和其他化学反应。

请注意,由于反应条件的变化,上述方程式仅为一种可能的简化表示。

在实际应用中,可能存在多种可能的反应产物。

过氧化邻苯二甲酸叔丁酯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过氧化邻苯二甲酸叔丁酯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过氧化邻苯二甲酸叔丁酯化学品英文名:tert-butyl monoperoxy phthalate;tert-butyl perphthalate化学品别名:过氧化叔丁基邻苯二甲酸酯CASNo.:15042-77-0ECNo.:239-116-3分子式:C12H14O5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紧急情况概述液体。

遇热有火灾或爆炸危险。

GHS危险性类别根据GB30000-2013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系列标准(参阅第十六部分),该产品分类如下:有机过氧化物,B型。

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危险危险信息:加热可能起火或爆炸。

预防措施:远离热源、热表面、火花、明火以及其它点火源。

禁止吸烟。

只能在原包装中存放。

保持低温。

容器和接收设备接地和等势联接。

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罩/戴防护面具。

事故响应:不适用。

安全储存:存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

防日晒。

分开存放。

废弃处置:按照地方/区域/国家/国际规章处置内装物/容器。

物理化学危险:在包装件中可发生热爆炸。

健康危害:吸入该物质可能会引起对健康有害的影响或呼吸道不适。

意外食入本品可能对个体健康有害。

通过割伤、擦伤或病变处进入血液,可能产生全身损伤的有害作用。

眼睛直接接触本品可导致暂时不适。

环境危害:请参阅SDS第十二部分。

第三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物。

用大量肥皂水和清水冲洗皮肤。

如有不适,就医。

眼睛接触:用大量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如有不适,就医。

吸入:立即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保持呼吸畅通。

如果呼吸困难,给于吸氧。

如患者食入或吸入本物质,不得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

如果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立即就医。

食入:禁止催吐,切勿给失去知觉者从嘴里喂食任何东西。

立即呼叫医生或中毒控制中心。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加热时,容器可能爆炸。

暴露于火中的容器可能会通过压力安全阀泄漏出内容物。

受热或接触火焰可能会产生膨胀或爆炸性分解。

叔酊脂msds

叔酊脂msds

修订日期 2016-1-11皮肤腐蚀/刺激,类别2皮肤致敏物,类别1对水环境的急性危害,类别1GHS标签要素:象形图:信号词:危险危险性说明:加热可能起火。

吸入有害。

引起皮肤刺激。

可能引起皮肤过敏性。

对水生生物毒性非常大。

防范说明:预防措施:远离热源/火花/明火/热表面。

禁止吸烟。

避开/贮存处远离服装/还原剂(如胺类)、酸类、碱类/可燃材料。

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罩/戴防护面具。

只能在原容器中存放。

操作后彻底清洗接触部位。

避免释放到环境中。

事故响应:如皮肤接触:用大量肥皂水和水清洗。

如发生皮肤刺激,就医。

脱去被污染的衣服,洗净后方可重新使用。

收集泄漏物。

安全储存:贮存温度10~30℃。

保持阴凉。

避免阳光直射。

远离其他材料存放。

废弃处置:按照地方/区域/国家/国际规章处置内装物/容器。

物理和化学危险:产品属于有机过氧化物,加热可能起火。

修订日期 2016-1-11健康危害吸入有害。

引起皮肤刺激和过敏。

环境危害:对水生生物毒性非常大。

其他危害:无资料。

第3部分成分/组成信息产品形式:物质(其余未提及的成分为杂质,且无危害分类)第4部分急救措施急救措施的描述:吸入:立即转移到空气新鲜处。

如果呼吸困难,供给氧气,或进行人工呼吸。

如果症状持续存在,应立即就医。

皮肤接触:脱下受沾染的衣服。

用大量清水清洗皮肤。

如果出现症状,应立即就医。

受污染的衣服清洗后才可使用。

彻底洗净或销毁受污染的衣物。

眼睛接触:首先用大量水冲洗几分钟,如果方便取下隐形眼镜。

分开眼睑,在冲洗的过程中保证冲洗到眼睛表面及眼睑。

如果症状持续存在,应立即就医。

食入:呼叫中毒控制中心或医生,立即就医。

如果吞咽,应立即在医务人员指导下诱导呕吐。

切勿向失去意识的伤者口中塞任何东西。

最重要的症状和健康影响:详细资料可参考第11部分。

对保护施救者的忠告:修订日期 2016-1-11根据要求使用个人防护设备。

对医生的特别提示:皮肤、眼睛或呼吸道有疾病的患者会因该物质产生的刺激性及变态反应而使病情加剧。

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

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

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TBPB)简称:CP-02代号:引发剂C分子式:C11H14O3,分子量194.22有效氧量≥8.07%,含量≥98.5%,比重1.035—1.048,折射率1.4955物化性质:无色液体,凝固点8.5度,沸点112度,相对密度1.021闪点93度,温室下稳定,溶于醇、醚、酯和酮,不溶于水,略有芳香味,自催化分解温度60度理论有效氧含量8.24%。

主要用途:1、在丙烯酸类的聚合工艺中代替偶氮引发剂,降低树脂中的毒性,也是醋酸乙烯酯的聚合引发剂;2、是不饱和聚酯的高温固化剂,该产品广泛使用于玻璃钢、涂料、胶粘剂等不饱和聚酯的固化过程中。

如SMC、BMC、DMC的成型工业中,还是不饱和聚脂高温固化首选固化剂,对膜压成型和拉挤成型都有十分理想固化效果,还能和BPO、TBPEH、CH 等引发剂组成配引发剂体系效果更佳;拉挤所用的固化剂历经早期从美国引进设备带来的配方TBPB(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MEKP(过氧化甲乙酮),台商带进来、目前使用较多的TBPB+BPO(过氧化甲酰),后者比前者拉挤速度提高40%~60%;现在TBPB+TBPO(过氧化异辛酸叔丁酯)正推广中,其拉挤速度可较第二种快50%,且型材表面质量有所提高。

BPPD(过氧化二碳酸二苯氧乙基酯)被称为新型拉挤高效固化剂,可单独或与TBPB和(或)BPO 同时使用。

在模温T1=85~140℃、T2=130~170℃拉挤速度可达2m/min。

试样5月15日放入,5月21检查无明显变化,5月28日深红色的氧化铁红底漆稍稍褪色下表为6月26日现象:10%硫酸深红色的(氧化铁红底漆)稍稍膨胀,用纸擦拭不掉色浅红色的(防锈底漆)试样表面膨胀,用纸擦拭稍稍掉色灰色的(云铁中间漆):表面无明显变化,用纸擦拭稍稍掉色白色(底漆、中间漆、面漆三种漆的混合漆)表面无明显变化,没有褪色现象20%硫酸白色的(底漆、中间漆、面漆三种漆的混合漆)加入1号粉的表面无明显变化,用纸擦拭稍稍掉色白色的(底漆、中间漆、面漆三种漆的混合漆)表面有大量小泡;深红色的氧化铁红底漆加入1号粉的无腐蚀,表面稍稍膨胀;其余的试样全部严重腐蚀10%盐酸深红色的氧化铁红底漆掉色严重,加入1号粉的稍微掉色,白色的(底漆、中间漆、面漆三种漆的混合漆)试样无变化3.5%氯化钠试样稍稍褪色汽油试样用纸擦拭掉色水无现象氢氧化钠加入1号粉白色的(底漆、中间漆、面漆三种漆的混合漆)褪色,表面无明显变化。

有机过氧化物(危化品名录)

有机过氧化物(危化品名录)

第2项有机过氧化物52001 2,2-过氧化二氢丙烷[含量≤27,带有惰性固体]217852002 2,5-二甲基-2,5-过氧化二氢己烷[含量≤82%,含水]217452003 2,2-双-(过氧化叔丁基)丙烷[在溶液中,含量≤52%]288352003 2,2-双-(过氧化叔丁基)丙烷[含量≤42%,带有惰性固体,带有A型稀释剂≥13%]288452004 2,2-双-(过氧化叔丁基)丁烷[在溶液中,含量≤52%]211152005 2,5-二甲基-2,5-双-(过氧化叔丁基)己烷[工业纯]215552005 2,5-二甲基-2,5-双-(过氧化叔丁基)己烷[含量≤52%,带有惰性固体]215652006 2,2-双-(4,4-二叔丁基过氧化环己基)丙烷[含量≤42%,带有惰性固体]216852007 2,5-二甲基-2,5-双-(过氧化-2-乙基己酰)己烷[工业纯]215752008 2,5-二甲基-2,5-双-(过氧化-3,5,5-三甲基己酰)己烷[在溶液中,含量≤77%]2,5-二甲基-2,5-双-(过氧化异壬酰)己烷306052009 2,5-二甲基-2,5-双-(过氧化苯甲酰)己烷[工业纯]217252009 2,5-二甲基-2,5-双-(过氧化苯甲酰)己烷[含量≤82%,带有惰性固体];217352009 2,5-二甲基-2,5-双-(过氧化苯甲酰)己烷[含量≤82%,含水]295952010 1,1-双-(过氧化叔丁基)环己烷[工业纯]217952010 1,1-双-(过氧化叔丁基)环己烷[在溶液中,含量≤52%]289752010 1,1-双-(过氧化叔丁基)环己烷[在溶液中,52%<含量≤77%]218052010 1,1-双-(过氧化叔丁基)环己烷[含量≤42%,带有惰性固体,带有A型稀释剂≥13%]288552010 1,1-双-(过氧化叔丁基)环己烷[在溶液中,含量≤27%,带有A型稀释剂≥36%和乙基苯≥36%] 306952011 1,1-双-(过氧化叔丁基)-3,3,5-三甲基环己烷[工业纯]214552011 1,1-双-(过氧化叔丁基)-3,3,5-三甲基环己烷[在溶液中,含量≤57%]214652011 1,1-双-(过氧化叔丁基)-3,3,5-三甲基环己烷[含量≤57%,带有惰性固体]214752012 过氧化乙酰磺酰环己烷[含量≤82%,含水≥12%]乙酰过氧化磺酰环己烷208252012 过氧化乙酰磺酰环己烷[在溶液中,含量≤32%]208352013 过氧化双-(1-羟基环己烷)[工业纯]214852014 3,3,6,6,9,9-六甲基-1,2,4,5-四氧环壬烷[工业纯]216552014 3,3,6,6,9,9-六甲基-1,2,4,5-四氧环壬烷[在溶液中,含量≤52%]216752014 3,3,6,6,9,9-六甲基-1,2,4,5-四氧环壬烷[含量≤52%,带有惰性固体]216652015 2,5-二甲基-2,5-双-(过氧化叔丁基)-3-己炔[工业纯]215852015 2,5-二甲基-2,5-双-(过氧化叔丁基)-3-己炔[含量≤52%,带有惰性固体]215952016 过氧化氢异丙基52017 过氧化氢叔丁基[含量≤80%,带有氢过氧化二叔丁基和/或A型稀释剂]过氧化氢第三丁基;过氧化叔丁醇209252017 过氧化氢叔丁基[含量≤72%,含水]209352017 过氧化氢叔丁基[72%<含量≤90%,含水]209452017 过氧化氢叔丁基[含量≤82%,含水≥7%,含氢过氧化二叔丁基≥9%]]307552018 过氧化氢叔戊基[在溶液中,含量≤88%,含水≥6%]306752019 1,1,3,3-四甲基丁基过氧化氢[工业纯]过氧化氢叔辛基216052020 过氧化氢异丙苯[工业纯]过氧化羟基茴香素;枯基过氧化氢211652021 过氧化氢二异丙(基)苯[在溶液中,含量≤72%]217152022 过氧化氢二叔丁基异丙(基)苯52023 过氧化氢蒎烷[工业纯]过氧化氢-2,6,6-三甲基降蒎基216252024 过氧化氢(对)孟烷[工业纯]212552025 过氧化氢四氢化萘[工业纯]213652026 过氧化二叔丁基[工业纯]210252027 过氧化叔丁基苯[工业纯]52028 过氧化叔丁基异丙(基)苯[工业纯]209152029 1,3-双-(2-叔丁基过氧化异丙基)苯[工业纯]211252029 1,3-双-(2-叔丁基过氧化异丙基)苯[含量>42%,带有惰性固体]52029 1,4-双-(2-叔丁基过氧化异丙基)苯[工业纯]52029 1,4-双-(2-叔丁基过氧化异丙基)苯[含量>42%,带有惰性固体]52030 过氧化二异丙苯[工业纯]过氧化二枯基;硫化剂DCP212152030 过氧化二异丙苯[含量>42%,带有惰性固体]52031 过氧化异丁基甲基甲酮[在溶液中,含量≤62%,带有A型稀释剂]212652031 过氧化异丁基甲基甲酮[含A型稀释剂≥19%和含甲基异丁基酮≥19%]52032 过氧化甲乙酮[在溶液中,含量≤45%,含有效氧≤10%]过氧化丁酮液;催化剂糊M255052032 过氧化甲乙酮[在溶液中,含量≤52%,含有效氧>10%]256352032 过氧化甲乙酮[在尼龙酸二异丁酯中,含量≤40%,含有效氧≤8.2%]306852033 过氧化乙酰丙酮[在溶液中,含量≤42%,含水≥8%,含A型稀释剂≥48%,含有效氧≤4.7%]2080 52033 过氧化乙酰丙酮[糊状物,含量≤32%,含溶剂≥44%,含水≥9%,带有惰性固体≥11%]306152034 过氧化环己酮[在溶液中,含量≤72%,含有效氧≤9%]211852034 过氧化环己酮[含量≤91%,含水]211952034 过氧化环己酮[糊状物,含量≤72%,含有效氧≤9%]289652034 过氧化环己酮浆,如:52034催化剂糊H52034催化剂糊HCH52035 过氧化甲基环己酮[在溶液中,含量≤67%]304652036 过氧化二丙酮醇[在混合物中,含量≤57%,含水≥8%,含二丙酮醇≤26%,含过氧化氢≤9%,含有效氧≤10%]216352037过氧化(二)乙酰[在溶液中,含量≤27%]208452038过氧化(二)丙酰[在溶液中,含量≤27%]213252039过氧化(二)异丁酰[在溶液中,含量≤52%]218252040过氧化(二)正辛酰[工业纯]212952041过氧化(二)正壬酰[工业纯]213052042过氧化(二)异壬酰[工业纯]过氧化二-(3,5,5-三甲基己酰)212852043过氧化(二)癸酰[工业纯]212052044过氧化十二(烷)酰[工业纯]过氧化(二)月桂酰;引发剂B212452044过氧化十二(烷)酰[含量≤42%,在水中均匀分布]289352045过氧化(二)苯甲酰[工业纯]208552045过氧化(二)苯甲酰[含量>52%,带有惰性固体]208552045过氧化(二)苯甲酰[糊状物,含量≤72%]208752045过氧化(二)苯甲酰[77%<含量<95%,含水]208852045过氧化(二)苯甲酰[32%≤含量≤52%,带有惰性固体]208952045过氧化(二)苯甲酰[含量≤77%,含水]209052045过氧化(二)苯甲酰[含量≤62%,带有惰性固体≥28%,含水≥10%]307452045过氧化(二)苯甲酰油膏52046过氧化二-(2-甲基苯甲酰)[含量≤87%,含水]过氧化二-(邻甲基苯甲酰)259352047过氧化二-(2-氯苯甲酰)[含量≤77%,含水]过氧化二-(邻氯苯甲酰)52047过氧化二-(4-氯苯甲酰)[含量≤77%,含水]过氧化二-(对氯苯甲酰)211352047过氧化二-(4-氯苯甲酰)[糊状物,含量≤52%]211452047过氧化二-(4-氯苯甲酰)[在溶液中,含量≤52%]211552048过氧化二-(2,4-二氯苯甲酰)[含量≤77%,含水]2,4,2,4-四氯过氧化二苯甲酰;硫化剂DCBP2137 52048过氧化二-(2,4-二氯苯甲酰)[糊状物,含量≤52%]213852048过氧化二-(2,4-二氯苯甲酰)[在溶液中,含量≤52%]213952049过氧化乙酰苯甲酰[在溶液中含量≤45%]乙酰过氧化苯(甲)酰208152050过甲酸过蚁酸52051过乙酸[含量≤43%,含水≥5%,含乙酸≥35%,含过氧化氢≤6%,含有稳定剂]过醋酸;过氧化乙酸;乙酰过氧化氢213152051过乙酸[含量≤16%,含水≥39%,含乙酸≥15%,含过氧化氢≤24%,含有稳定剂]304552052过氧化(二)丁二酸[工业纯]过氧化双丁二酸;过氧化丁二酰;过氧化(二)琥珀酸213552052过氧化(二)丁二酸[含量≤72%,含水]296252053双过氧化壬二酸[含量≤27%,含壬二酸≥13%,含硫酸钠≥53%]295852054双过氧化十二烷二酸[含量≤42%,含硫酸钠≥56%]306352055过氧化氢苯甲酰过苯甲酸52056过氧化-3-氯苯甲酸[57%<含量≤86%,带有3-氯苯甲酸]过氧化间氯苯甲酸275552056过氧化-3-氯苯甲酸[含量≤57%,含水和3-氯苯甲酸]308152057过苯二甲酸52058叔丁基过苯二甲酸52059过氧化乙酸叔丁酯[在溶液中,52%<含量≤77%]过氧化醋酸叔丁酯;过氧化叔丁基乙酸酯2095 52059过氧化乙酸叔丁酯[在溶液中,含量≤52%]209652060过氧化二乙基乙酸叔丁酯过氧化二乙基醋酸叔丁酯;过氧化叔丁基二乙基乙酸酯52060过氧化二乙基乙酸叔丁酯[工业纯]214452060过氧化二乙基乙酸叔丁酯[在溶液中,含量≤33%,带有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33%]255152061 3,3-双-(过氧化叔丁基)丁酸乙酯[工业纯]218452061 3,3-双-(过氧化叔丁基)丁酸乙酯[在溶液中,含量≤77%]218552061 3,3-双-(过氧化叔丁基)丁酸乙酯[含量≤52%,带有惰性固体]259852062过氧化异丁酸叔丁酯[在溶液中,52%<含量≤77%]过氧化叔丁基异丁酸酯214252062过氧化异丁酸叔丁酯[在溶液中,含量≤52%]256252063 4,4-双-(过氧化叔丁基)戊酸正丁酯[工业纯]214052063 4,4-双-(过氧化叔丁基)戊酸正丁酯[含量≤52%,带有惰性固体]214152064过氧化新戊酸叔丁酯[在溶液中,67%<含量≤77%]过氧化叔丁基新戊酸酯211052064过氧化新戊酸叔丁酯[在溶液中,含量≤67%]304752065过氧化新戊酸叔戊酯[在溶液中,含量≤77%]过氧化叔戊基新戊酸酯295752066过氧化新戊酸异丙基苯酯[在溶液中,含量≤77%]过氧化异丙苯基新戊酸酯;过氧化新戊酸枯基酯296452067过氧化-2-乙基己酸叔丁酯[工业纯]过氧化叔丁基-2-乙基己酸酯214352067过氧化-2-乙基己酸叔丁酯[含量≤31%,含2,2-二-(过氧化叔丁基)丁烷≤36%,含钝感剂≥33%] 288652067过氧化-2-乙基己酸叔丁酯[含量≤12%,含2,2-二-(过氧化叔丁基)丁烷≤14%,含A型稀释剂≥14%,带有惰性固体≥60%]288752067过氧化-2-乙基己酸叔丁酯[在溶液中,含量≤52%]288852068过氧化-2-乙基己酸叔戊酯[工业纯]过氧化叔戊基-2-乙基己酸酯239852069过氧化-2-乙基己酸-1,1,3,3-四甲基丁酯[工业纯]过氧化-1,1,3,3-四甲基丁基-2-乙基乙酸酯;过氧化-2-乙基己酸叔辛酯216152070过氧化-3,5,5-三甲基己酸叔丁酯[工业纯]过氧化异壬酸叔丁酯;过氧化叔丁基-3,5,5-三甲基己酸酯210452071过氧化新癸酸叔丁酯[工业纯]过氧化叔丁基新癸酸酯259452071过氧化新癸酸叔丁酯[在溶液中,含量≤77%]217752072过氧化新癸叔戊酯[在溶液中,含量≤77%]过氧化叔戊基新癸酸酯289152073过氧化新癸酸异丙基苯酯[在溶液中,含量≤77%]过氧化异丙苯基新癸酸酯;过氧化新癸酸枯基酯296352074过氧化丁烯酸叔丁酯[在溶液中,含量≤77%]过氧化叔丁基丁烯酸酯;过氧化巴豆酸叔丁酯2183 52075过氧化顺式丁烯二酸叔丁酯[工业纯]过氧化叔丁基顺式丁烯二酸酯;过氧化马来酸叔丁酯2099 52075过氧化顺式丁烯二酸叔丁酯[在溶液中,含量≤52%]210052075过氧化顺式丁烯二酸叔丁酯[糊状物,含量≤52%]210152076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过氧化叔丁基苯甲酸酯52076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工业纯]209752076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在溶液中,含量>77%]209752076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在溶液中,含量≤77%]209852076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含量≤52%,带有惰性固体]289052077过氧化苯甲酸叔戊酯[在溶液中,含量≤92%]304452078过氧化邻苯二甲酸叔丁酯[工业纯]过氧化叔丁基邻苯二甲酸酯210552079双-(过氧化叔丁基)邻苯二甲酸酯[工业纯]210652079双-(过氧化叔丁基)邻苯二甲酸酯[在溶液中,含量≤52%]210752079双-(过氧化叔丁基)邻苯二甲酸酯[糊状物,含量≤52%]210852080过氧化异丙基碳酸叔丁酯[在溶液中,含量≤77%]叔丁基过氧化异丙基碳酸酯210352081过氧化十八烷酰碳酸叔丁酯[工业纯]叔丁基过氧化硬脂酰碳酸酯306252082 2,4,4-三甲基戊基-2-过氧化苯氧基乙酸酯[在溶液中,含量≤37%]2,4,4-三甲基戊基-2-过氧化苯氧基醋酸酯296152083 3-过氧化叔丁基-3-邻羟甲基苯甲酸内酯[工业纯]3-过氧化叔丁基-3-苯基酞内酯259652084过氧化二碳酸二乙酯[在溶液中,含量≤27%]过氧化二乙基二碳酸酯217552085过氧化二碳酸二正丙酯[工业纯]过氧化二正丙基二碳酸酯217652086过氧化二碳酸二异丙酯[工业纯]过氧化二异丙基二碳酸酯213352086过氧化二碳酸二异丙酯[在溶液中,含量≤52%]213452087过氧化二碳酸二正丁酯[在溶液中,含量≤52%]过氧化二正丁基二碳酸酯216952087过氧化二碳酸二正丁酯[在溶液中,含量≤27%]217052088过氧化二碳酸二仲丁酯[工业纯]过氧化二仲丁基二碳酸酯215052088过氧化二碳酸二仲丁酯[在溶液中,含量≤52%]215152089过氧化二碳酸二-(2-乙基己基)酯[工业纯]过氧化二-(2-乙基己基)二碳酸酯212252089过氧化二碳酸二-(2-乙基己基)酯[在溶液中,含量≤77%]212352089过氧化二碳酸二-(2-乙基己基)酯[含量≤42%,在水中均匀分布]206052090过氧化二碳酸二(异十三烷基)酯[工业纯]过氧化二(异十三烷基)二碳酸酯288952091过氧化二碳酸二(十四烷基)酯[工业纯]过氧化二(十四烷基)二碳酸酯259552091过氧化二碳酸二(十四烷基)酯[含量≤42%,在水中均匀分布]289252092过氧化二碳酸二-(十六烷基)酯[工业纯]过氧化二(十六烷基)二碳酸酯216452092过氧化二碳酸二-(十六烷基)酯[含量≤42%,在水中均匀分布]289552093过氧化二碳酸二(十八烷基)酯[含量≤87%,含有十八烷醇]过氧化二(十八烷基)二碳酸酯;过氧化二碳酸二硬脂酰酯259252094过氧化二碳酸二环己酯[工业纯]过氧化二环己基二碳酸酯215252094过氧化二碳酸二环己酯[含量≤91%,含水]215352095过氧化二碳酸-二-(4-叔丁基环己基)酯[工业纯]过氧化-二-(4-叔丁基环己基)二碳酸酯215452095过氧化二碳酸-二-(4-叔丁基环己基)酯[含量≤42%,在水中均匀分布]289452096过氧化二碳酸二苯甲酯[含量≤87%,含水]过氧化苄基二碳酸酯214952097过氧化二碳酸-二-(2-苯氧基乙基)酯[工业纯]过氧化-二-(2-苯氧基乙基)二碳酸酯305852097过氧化二碳酸-二-(2-苯氧基乙基)酯[含量≤85%,含水]3059 52098过氧化二-(3,5,5-三甲基-1,2-二氧戊环)[糊状物,含量≤52%]2597 52099过氧化蒎烯52100土荆芥油藜油;除蛔素;除蛔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
M S D S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MSDS
1. 别名:叔丁基过苯甲酸酯;过苯甲酸叔丁酯;过氧化叔丁基苯甲酸酯
2. 英文名:tert-buty1 perbenzoate; tert-buty1 peroxybenzoate
3. CAS No: 614-45-9
4. 物理性质:无色至微黄色液体,略有芳香味。

不溶于水,溶于多数有机溶剂。

5. 稳定性和反应性
稳定性:不稳定,遇水分解,室温下稳定,对撞击不敏感,对钢和铝无腐蚀
开始分解温度约60℃,建议贮存温度低于25℃,贮存期(低于25℃)6个月
禁配物:还原剂、易燃和可燃物
避免接触的条件:震动、撞击、受热
聚合危害:不聚合
6. 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第5.2类有机过氧化物
燃爆危险:易燃。

受撞击、摩擦,遇明火或其他点火源极易爆炸。

健康危害:无毒,对皮肤有刺激作用。

蒸气或雾对眼睛、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

吸入、摄入或经皮吸收后对身体有害。

7.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物,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如有不适,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脸,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如有不适,就医。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就医。

食入:饮水,禁止催吐。

就医。

8. 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混合物。

干燥时经震动、撞击会引起爆炸。

与还原剂、促进剂、有机物、易燃物、酸类或胺类物品接触会发生剧烈反应,有燃烧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
灭火方法:用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灭火。

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消防人员须戴好防毒面具,在安全距离以外,在上风向灭火。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经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禁禁止用砂土压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