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题库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题库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题库

试题1:我国要建立的宏观调控模式应该是:()。

A: 直接的调控模式 B: 直接与间接调控平行结合的模式

C: 以间接调控为主的调控模式 D: 以直接调控为主的调控模式

答案: C

试题2:公司是()。

A: 法人企业 B: 个人业主企业

C: 合伙企业 D: 独资企业

答案: A

试题3: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A: 实行价格体制改革 B: 国有企业改革

C: 进一步完善市场体系 D: 加强宏观经济调控

答案: B

试题4: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手段是()。

A: 计划手段 B: 行政手段

C: 法律手段 D: 经济手段

答案: D

试题5:当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时,一般不宜采取()。

A: 均衡的货币政策 B: 紧的货币政策

C: 松的货币政策 D: 松紧搭配的货币政策

答案: C

试题6:社会主义社会保持总需求与总供给之间的大体平衡是指()。

A: 消费资料的总供给与劳动者对消费资料的总需求之间的平衡 B: 生产资料的总供给与生产单位对生产资料的总需求之间的平衡

C: 社会总产品的价值量和实物量之间的平衡 D: 社会可供购买的商品总量与社会有支付能力购买的商品总量之间的平衡

答案: D

试题7: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

A: 建立能够综合协调宏观经济政策和正确运用经济杠杆的机制 B: 保持经济总量的基本平衡,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引导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C: 保障劳动者的充分就业,实现劳动力资源的合理利用 D: 组织公共部门和基础设施的建设,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条件

答案: B

试题8:市场体系的三大支柱是()。

A: 商品市场、技术和信息市场、房地产市场 B: 商品市场、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

C: 资本市场、技术和信息市场、劳动力市场 D: 生产资料市场、期货市场、技术和信息市场

答案: B

试题9: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

A: 对生产资料的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B: 对消费资料的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C: 对社会资源的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D: 对生产力的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答案: D

试题10:市场机制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的前提是()。

A: 政府放弃宏观控制 B: 政府加强宏观调控

C: 完备、统一的市场体系 D: 计划与市场相结合

答案: C

试题1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价格形成机制应是()。

A: 国家有计划制定价格 B: 计划定价为主,市场自由价格为辅

C: 以市场形成价格为主 D: 以企业自由定价为主

答案: C

试题1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最基本的主体是()。

A: 国家 B: 管理者

C: 企业 D: 生产者

答案: C

试题13:经济体制改革确定什么样的目标,其核心是正确选择()。

A: 资源的配置方式 B: 所有制形式

C: 经济决策体系 D: 利益和动力调节体系

答案: A

试题14:保持经济总量的基本平衡是指()。

A: 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基本平衡 B: 社会生产两大部类的基本平衡

C: 积累基金与消费基金的基本平衡 D: 进出口贸易额基本平衡

答案: A

试题15:社会主义国家对国民经济实行直接调控和间接调控的主要区别在于()。A: 是否通过市场中介进行调控 B: 是否通过企业进行调控

C: 是否实行政企分开 D: 企业是否有自主经营权

答案: A

试题16:实现调控的主体是()。

A: 企业 B: 市场

C: 行业组织 D: 政府

答案: D

试题17: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调控的基本目标是()。

A: 保持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平衡 B: 保持物价稳定,抑制通货膨胀

C: 实现充分就业 D: 实现公正的收入分配

答案: A

试题18:我国原有的经济体制是属于()。

A: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B: 有市场调节的计划经济体制

C: 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 D: 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经济体制

答案: A

试题19: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主要是使市场()。

A: 在流通领域中发挥自发的调节作用 B: 自发调节生产,达到生产与需求的平衡C: 对资源配置起重要作用 D: 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答案: D

试题20: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是指()。

A: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总和 B: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本规定性

C: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所采取的具体形式 D: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总和答案: C 来源:考试大-公务员考试

试题21:社会主义商品价格的基础是()。

A: 供求关系 B: 购置者的承受能力

C: 商品价值 D: 企业的盈利目标

答案: C

试题22:市场信号主要是指()。

A: 竞争信号 B: 价格信号

C: 供给信号 D: 需求信号

答案: B

试题23:计划和市场是()。

A: 划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标志 B: 存在于不同的社会制度中

C: 属于基本制度的范畴 D: 都是经济调节的手段

答案: D

试题24: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

A: 计划与市场内在结合的经济体制 B: 计划调节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体制

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 完全由市场调节的市场经济体制

答案: C

试题25:有限责任公司是()。

A: 发行股票的公司 B: 不发行股票的公司

C: 发行少量股票的公司 D: 股票不可以上市的公司

答案: B

试题26:市场上商品与货币的交换体现着()。

A: 生产资料与货币的交换关系 B: 生活资料与货币的交换关系

C: 物与物的交换关系 D: 交换双方当事人的经济利益关系

答案: D

试题27: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应以()为中心环节。

A: 现代企业制度 B: 收入分配制度

C: 宏观调控体系 D: 市场体系

答案: A

试题28:根据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企业拥有包括国家在内的出资者投资形成资产的()。

A: 出资者所有权 B: 全部法人财产权

C: 国有资产所有权 D: 部分法人财产权

答案: B

试题29:()被称为社会经济活动的“内在稳定器”。

A: 货币政策 B: 财政政策

C: 产业政策 D: 投资政策

答案: B

试题30:()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A: 集体经济 B: 私营经济

C: 劳动者个体经济 D: 三资企业经济

答案: A

试题31:一般说来,在总需求过度膨胀并导致通货膨胀时,为了保持物价和经济的稳定,应当实行()。

A: 平衡性财政政策 B: 盈余性财政政策

C: 赤字财政政策 D: 平衡为主、略有赤字的财政政策

答案: B

试题3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区别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主要之点在于()。

A: 竞争方法不同 B: 政府控制手段不同

C: 所有制基础不同 D: 政治体制不同

答案: C

试题3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种()的市场经济。

A: 自由放任 B: 政策微观调控

C: 国家宏观调控的现代 D: 同西方市场经济有根本区别

答案: C

试题34:社会主义经济在资源的配置方面,最为有效的体制是()。

A: 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 B: 完全自由的市场经济体制

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 计划为主市场为辅的经济体制

答案: C

试题35:在市场经济发展中,既有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又有国家的宏观调控,这是由()决定的。

A: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固有的特性 B: 所有市场经济本身的特点

C: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固有的特点 D: 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产生的特点

答案: A

试题36:中共十五大报告指出,要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这是为了()。A: 把国有经济组织成大公司和大企业集团,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 B: 大公司和大企业集团归中央掌握,小企业归地方管理,有利于加强国家对国有经济的领导

C: 提高国有资产的整体质量,增强国有经济对经济发展的控制力和市场竞争力 D: 推行国家行政机构改革,实现政企分开,搞好国有企业

答案: C

试题3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是()。

A: 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宏观调控体系 B: 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C: 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 D: 合理的个人收入分配调度和社会保障制度

答案: C

试题38: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公有制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国有经济处于主导地位,绝不是人为的,而是由()决定的。

A: 社会主义制度 B: 经济规模和经济结构

C: 国有经济本身的性质 D: 共产党的领导

答案: C

试题39: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正确理解是()。

A: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区别在于是否有国家的宏观调控 B: 市场调节完全受价值规律的支配,国家宏观调控则主要是行政手段

C: 在资源配置中市场的基础性作用与国家的宏观调控是内在统一的 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说明市场经济本身就有一个姓“资”姓“社”的问题

答案: C

试题40:政府运用货币政策的目的,在于通过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息率,以保障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和()。

A: 稳定的物价 B: 充分的就业

C: 经济的稳定增长 D: 平衡国际收支

答案: C 来源:考试大-

试题41:政府宏观调控的保障职能的根本作用是()。

A: 运用市场机制 B: 间接的资源配置

C: 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经济与社会环境 D: 参数调节

答案: C

试题42:信贷监督、结算监督和现金管理监督都属于()。

A: 财政监督 B: 银行监督

C: 审计监督 D: 社会监督

答案: B

试题43:竞争会导致垄断,垄断又阻碍竞争,这是指市场功能的()缺陷。

A: 市场功能的缺陷 B: 市场在公正的收入分配方面的缺陷

C: 市场竞争机制的缺陷 D: 市场调节的缺陷

答案: C

试题44: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通常是()。

A: 通货膨胀率较高的时期 B: 通货膨胀率超过15%的时期

C: 总需求不足的经济衰退时期 D: 经济高涨时期

答案: C

试题45:()是国家为实现产业结构合理化、高度化而制定的调整产业之间资源配置的一种政策。

A: 产业结构政策 B: 产业组织政策

C: 产业结构政策的目标选择 D: 产业组织政策的政策目标

答案: A

试题46:我国的金融机构体系是以()为核心。

A: 国有商业银行 B: 中国人民银行

C: 政策性银行 D: 股份制商业银行

答案: B

试题47: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金的最低限额为()。

A: 10万元 B: 50万元

C: 100万元 D: 2000万元

答案: D

试题48:当股份有限公司破产时,公司债权人()。

A: 不能对公司的资产提出还债要求 B: 只能向股东讨债

C: 只能对公司的资产提出还债要求 D: 既可以对公司的资产提出还债要求,又可以向股东讨债

答案: C

试题49:我国商业银行的基本业务活动,除了吸收存款和发放贷款之外,还有()。A: 转账结算 B: 买卖股票

C: 管理企业 D: 发行货币

答案: A

试题50:在我国的银行体制中,中央银行是指()。

A: 中国银行 B: 中国人民银行

C: 中国工商银行 D: 中国农业银行

答案: B

试题51:货币市场是交易期限在()以内的金融交易市场。

A: 半年 B: 1年

C: 2年 D: 3年

答案: B

试题52:按金融市场的组织方式分类的是()。

A: 现货市场 B: 期货市场

C: 拍卖市场 D: 股票市场

答案: C

试题53:仅采用无限责任原则的企业形式有()。

A: 两合公司 B: 股份两合公司

C: 股份有限公司 D: 个人业主制企业

答案: D

试题54:现代企业制度的主体是()。

A: 个人业主制 B: 合伙制

C: 公司制 D: 股份制

答案: C

试题5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是()。

A: 企业 B: 政府

C: 个人 D: 集体

答案: A

试题56: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的关键条件是市场的主体企业的()。

A: 竞争性 B: 独立性

C: 垄断性 D: 控制性

答案: B

试题57: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是()。

A: 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 B: 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

(2015版)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习题

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 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一、填空 1.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 2. 改革开放开始后一个很长时期内,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 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所有制结构、分配制度、宏观调控三个方面。 4.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5.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是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特点之一。 二、选择单选 1. 我们党在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一个伟大创举是提出(A) A.把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 B.股份制是公有制实现形式 C.把公有制与非公经济相结合 D.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 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是(C) A.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 B.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C.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 D.合理的个人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 3.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本质区别,从所有制结构看,在于:(D) A.存在多种所有制经济 B.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必要的补充 C.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 D.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的确立 4.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与以往一切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经济制度的根本区别在于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实现这一点的制度性保障条件是(A) A.必须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 B.必须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C.必须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D.必须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 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是(A) A.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 B.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调节机制 C.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D.完善的宏观经济调控体系 6. 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C) A.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申占有量的优势 B.国有经济能控制垄断性行业 C.国有经济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力 D.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 7. 某员工在外资企业工作,年薪5万元;利用业余时间在民营企业兼职,年薪2万元;购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试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试题-公务员考试 试题1:我国要建立的宏观调控模式应该是:()。 A: 直接的调控模式 B: 直接与间接调控平行结合的模式 C: 以间接调控为主的调控模式 D: 以直接调控为主的调控模式 答案: C 试题2:公司是()。 A: 法人企业 B: 个人业主企业 C: 合伙企业 D: 独资企业 答案: A 试题3: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A: 实行价格体制改革 B: 国有企业改革 C: 进一步完善市场体系 D: 加强宏观经济调控 答案: B 试题4: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手段是()。 A: 计划手段 B: 行政手段 C: 法律手段 D: 经济手段 答案: D 试题5:当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时,一般不宜采取()。 A: 均衡的货币政策 B: 紧的货币政策 C: 松的货币政策 D: 松紧搭配的货币政策 答案: C 试题6:社会主义社会保持总需求与总供给之间的大体平衡是指()。 A: 消费资料的总供给与劳动者对消费资料的总需求之间的平衡 B: 生产资料的总供给与生产单位对生产资料的总需求之间的平衡 C: 社会总产品的价值量和实物量之间的平衡 D: 社会可供购买的商品总量与社会有支付能力购买的商品总量之间的平衡 答案: D 试题7: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 A: 建立能够综合协调宏观经济政策和正确运用经济杠杆的机制 B: 保持经济总量的基本平衡,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引导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C: 保障劳动者的充分就业,实现劳动力资源的合理利用 D: 组织公共部门和基础设施的建设,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条件 答案: B 试题8:市场体系的三大支柱是()。 A: 商品市场、技术和信息市场、房地产市场 B: 商品市场、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 C: 资本市场、技术和信息市场、劳动力市场 D: 生产资料市场、期货市场、技术和信息市场 答案: B 试题9: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 A: 对生产资料的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B: 对消费资料的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C: 对社会资源的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D: 对生产力的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答案: D 试题10:市场机制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的前提是()。 A: 政府放弃宏观控制 B: 政府加强宏观调控 C: 完备、统一的市场体系 D: 计划与市场相结合 答案: C 试题1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价格形成机制应是()。 A: 国家有计划制定价格 B: 计划定价为主,市场自由价格为辅 C: 以市场形成价格为主 D: 以企业自由定价为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题库完整

试题1:我国要建立的宏观调控模式应该是:()。 A: 直接的调控模式B: 直接与间接调控平行结合的模式 C: 以间接调控为主的调控模式D: 以直接调控为主的调控模式 答案: C 试题2:公司是()。 A: 法人企业B: 个人业主企业 C: 合伙企业D: 独资企业 答案: A 试题3: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A: 实行价格体制改革B: 国有企业改革 C: 进一步完善市场体系D: 加强宏观经济调控 答案: B 试题4: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手段是()。 A: 计划手段B: 行政手段 C: 法律手段D: 经济手段 答案: D 试题5:当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时,一般不宜采取()。 A: 均衡的货币政策B: 紧的货币政策 C: 松的货币政策D: 松紧搭配的货币政策 答案: C 试题6:社会主义社会保持总需求与总供给之间的大体平衡是指()。 A: 消费资料的总供给与劳动者对消费资料的总需求之间的平衡B: 生产资料的总供给与生产单位对生产资料的总需求之间的平衡 C: 社会总产品的价值量和实物量之间的平衡D: 社会可供购买的商品总量与社会有支付能力购买的商品总量之间的平衡 答案: D 试题7: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 A: 建立能够综合协调宏观经济政策和正确运用经济杠杆的机制B: 保持经济总量的基本平衡,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引导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C: 保障劳动者的充分就业,实现劳动力资源的合理利用D: 组织公共部门和基础设施的建设,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条件 答案: B

试题8:市场体系的三大支柱是()。 A: 商品市场、技术和信息市场、房地产市场B: 商品市场、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 C: 资本市场、技术和信息市场、劳动力市场D: 生产资料市场、期货市场、技术和信息市场 答案: B 试题9: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 A: 对生产资料的配置起基础性作用B: 对消费资料的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C: 对社会资源的配置起基础性作用D: 对生产力的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答案: D 试题10:市场机制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的前提是()。 A: 政府放弃宏观控制B: 政府加强宏观调控 C: 完备、统一的市场体系D: 计划与市场相结合 答案: C 试题1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价格形成机制应是()。 A: 国家有计划制定价格B: 计划定价为主,市场自由价格为辅 C: 以市场形成价格为主D: 以企业自由定价为主 答案: C 试题1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最基本的主体是()。 A: 国家B: 管理者 C: 企业D: 生产者 答案: C 试题13:经济体制改革确定什么样的目标,其核心是正确选择()。 A: 资源的配置方式B: 所有制形式 C: 经济决策体系D: 利益和动力调节体系 答案: A 试题14:保持经济总量的基本平衡是指()。 A: 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基本平衡B: 社会生产两大部类的基本平衡 C: 积累基金与消费基金的基本平衡D: 进出口贸易额基本平衡 答案: A 试题15:社会主义国家对国民经济实行直接调控和间接调控的主要区别在于()。A: 是否通过市场中介进行调控B: 是否通过企业进行调控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历程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历程 12通信技术:李壮壮建国之初,百废待兴。我国生产力水平低,人民生活水平低下问题尤其突出。在我国确 立社会主义制度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成为共产党执政后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在党的领导下,我们经过60年的不断摸索,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向着小康社会迈进。 在这60年间,我们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确立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共存的分配制度。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即使在当今的次贷金融危机下也能稳步前进。 虽说现在的结果是十分美满的,但这60年间我们走过的道路却是十分崎岖的。 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改革 建国之前,我国绝大部分生产资料掌握在少部分的军阀手中,广大普通群众生活潦倒,生产水平极其低下。建国后,在党的领导下,我们实行社会主义大改造,废除私有制,实行公有制。在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下,人们吃大锅饭,是情有可原。但与此同时,这种经济制度确实没有调动起人们的积极性。于是,在党的领导下,我们逐步确立起以公有制为基础,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这表明,一是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不可动摇,二是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发展不可或缺,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这两方面内容缺一不可。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是由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第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第二,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第三,根据"三个有利于"的原则,一切符合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应当大胆地为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所用。 这是在我们当今生产力水平下的必然趋势。等我们实现了理想中的共产主义,生产力水平高度发达,实行公有制,生产资料全社会占有,达到对资源的充分利用以及人力物力的合 理分配,社会欣欣向荣,人们和谐相处。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建国之初,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以及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全面展开,我国逐步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当初选择这样的经济体制有它的主客观条件。主观上,当时我们理论上都普遍把计划经济看做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重要特征。客观上,当时我国生产力水平低下,国民经济实力薄弱,现代工业少。在这样的基础上进行工业化建设,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有利于迅速有效的集中全国经济力量,为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创造各种条件。而且当时苏联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主义取得的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对我国经济体制的选择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当时计划经济体制,的确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比较迅速的建立起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初步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运行中暴露出了不少问题。特别是政企职责不分,国家对企业管的过死,权利过于集中,分配中平均主义过重,严重压抑了企业和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主动性。同时它也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以至于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是市场经济。中国特色是指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资本主义是以私有制为基础。市场经济本身没有阶级性但我国把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公有制、中共的领导、共同富裕相联系就成了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体实践的能动反映,必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背景,以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为指导,以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实践为基础,以借鉴、吸取西方经济学合理因素为方法,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相区别,凸显其理论构建的“中国特色”。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 从经济上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在以公有制为主体、包括私人经济在内的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条件下运行的市场经济。现在,资本主义国家实行市场经济,都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一些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原来的社会主义国家,也多是和私有化同时进行的。我国则是在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实行市场经济的。既要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又要实行市场经济,这是一个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因此,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必须坚持和完善多种多样的公有制经济形式,理顺国家与企业的关系和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这样,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混合所有制结

构,特别是国有及由国家控股的大中型骨干企业,将会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保证国民经济的合理布局,节约资源和市场有序运行。 从政治上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由政府有力地进行宏观调控的市场经济。在中国这样一个大国,现代化建设,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社会的安定,民主的发展,都要依靠党的领导。没有共产党的领导,必然四分五裂,一事无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条战线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都是在党的领导下的。在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经途径,是一项艰难的开创性事业,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可能取得成功。同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中,必须有政府的强有力的宏观调控,通过经济社会政策、经济法规、计划指导和必要的行政管理,为市场经济创造一个稳定、安全、有序、公正的社会经济环境。 从奋斗目标上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原则。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以私有制为基础,财产的私人占有必然导致私人资本的无限扩张和社会的两极分化。而我国实行市场经济,虽然允许合理的收入差距,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但最终是要达到共同富裕,不致于导致两极分化,“富的越富,贫的越贫”。这是因为:1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会使私人资本的膨胀受到制度的限制,凭借私人资本参与分配会被限制在一定范围,避免私人资本的扩张。2经济技术的发展,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劳动力的自由流动,有助于贯彻按劳分配原则,减少不同地区、不同企业之间的非劳动因素造成的个人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测试题含答案解析2014年[100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强化训练测试题含答案 试题101 :当社会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经济增长过热时,中央银行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其主要措施有()。 A. 提高法定准备金 B. 提高贴现率 C. 在金融市场上购买政府债券 D. 在金融市场上抛售政府债券 答案: ABD 试题102 :产业资本在其循环过程中, 所采取的三种职能形式是()。 A. 生产资本 C. 货币资本 B. 商业资本 D. 流动资本 答案: ABC 试题103 :价格形成机制本身包含着三个组成要素, 是()。 A. 价格形成主体 C. 价格形成的客体

B. 价格形成的具体方法 D. 价格形成的决定因素 答案: ABD 试题104 :产业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 A. 产业结构政策 C. 产业布局政策 B. 产业组织政策 D. 产业开发政策 答案: ABC 试题105 :抵押人可以是()。 A. 债权人 B. 债务人 C. 第三人 D. 抵押权人答案: BC 试题106 :社会总产品的构成从价值角度看包括()。 A. 不变资本 C. 固定资本 B. 可变资本 D. 剩余资本 答案: ABD 试题107 :我国要建立的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是()。

A. 产权清晰 C. 政企分开 B. 权责明确 D. 管理科学 答案: ABCD 试题108 :在人类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以下价值形式()。 A. 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B. 扩大的或总和的价值形式 C. 一般价值形式 D. 货币形式 答案: ABCD 试题109 :关于抽象劳动, 论述正确的是()。 A. 抽象劳动是指具有特定具体形式的劳动 B. 抽象劳动是抛开各种劳动的具体形式的无差 C. 它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创造出的商品的价值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 D. 抽象劳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动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创造出商品价值 答案: BCD

如何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关于如何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体现了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与特殊性的统一。具体地说,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为补充,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共同发展,不同经济成分还可以自愿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经营。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和其他企业都进入市场,通过平等竞争发挥国有企业的主导作用。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兼顾效率与公平,运用包括市场在内的各种调节手段,既鼓励先进,促进效率,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防止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在宏观调控上,我们社会主义国家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良种手段的长处。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框架的确立,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思路,体现了市场经济这种双重性的要求。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因而需要先构建其基本的框架,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和完善这一新体制,根据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已有的实践经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基本框架包括一下方面的内容。 1、构建现代企业制度;一是产权清晰,明确界定所有者的有限责任和企业法人的民事责任。二是政企分开,包括国家在内的出资者不再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其作用在于监督资产的运营和变动。三是权责明确,各部门各企业分工要明确。四是管理科学,对企业来说,要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必须建立科学的内部管理体制。

2、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为了避免市场自身的负效应,按照价值规律,健全价格的监控机制也是必需的。发达的技术信息市场,有利于把科技成果通过中介组织,转变为现实力。同时还需要解决好市场交易的规则,管理制度和有关法规的建设,使市场能够有序地运行。 3、建立健全宏观经济调控体系;一是要正确处理计划,财政,金融三个主要宏观调控手段之间的关系。二是相应地进行计划投资,财政税收和金融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利率,税率和汇率杠杆的作用。三是必须加强转变政府管理的职能,积极进行政府机构改革。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就是促进经济稳定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4、建立合理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劳动分配制度,应该体现三个原则:一是效率优先的原则。二是竞争的原则。三是公平原则。 5、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企业间的竞争以至破产,以及职工的养老退休、医疗等等,都需要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以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社会的稳定,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的重点是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障,以及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等。要逐步发展到全社会统一管理、统一支配。 另外市场经济也有盲目性和不足,要克服市场经济的不足,要引导激烈的市场竞争有序和健康的发展,除了政府的有效宏观调空,更重要的要靠完备的法律体系的建立和运用。需要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农村经济体制社会主义统一市场的形成,有赖于农业全部进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试卷及答案汇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试卷一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现代市场经济 2 .所有制结构 3.企业制度 4.市场机制 5.社会保障制度 二、填空(每题1分,共15分) 1.资源配置方式可分为()和()。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建立在()基础上的现代市场经济。 3.德国社会市场经济的特征是()。 4.激进式改革的主要内容是 5.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体现在= 6.划分企业制度的标准是()。 7.企业的效率来自()和()。 8.在现代公司中,对经营者进行外部约束的机制有= 9.从客体上市场可分为()和()。 10.市场失灵包括= 11.政府管制可分为()和()。 12.宏观调控的目标是 ()。 13.我国现阶段的收入分配制度是 ()。 14.社会保障制度包括 ()。 15.对外经济关系的内容有 ()。 三、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 1.激进式改革的实质是资本主义化。 2.国有企业的改革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政治问题。 四、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 1.简述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 2.讲述渐进式改革的特征。 3.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体现在哪些方面。 4.市场经济中政府为何要干预经济活动。 5.分析市场的含义。 五、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 1.谈谈你对目前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看法。 2.结合实际谈谈我国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的创新。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试卷一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现代市场经济——是市场经济的高级发展阶段,是政府调控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一种经济体制。

2 .所有制结构——一个社会中存在的所有制形式及其每种所有制形式的地位、作用及相互关系。 3.企业制度——企业产权制度、组织制度和管理制度的总称。 4.市场机制——市场中的价格、供求及竞争之间的相互关联机制约。 5.社会保障制度——国家依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在劳动者和全体成员因年老、疾病、丧失劳动能力等时,向其提供基本生活保障而建立的一种社会制度。 二、填空(每题1分,共15分) 1.计划经济市场经济。 2.公有制。 3.自由竞争加社会公平。 4.自由化、私有化、稳定化。 5.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部门,其主导作用。 6.所有者形式。 7.制度的效率和管理的效率。8.市场约束和法律约束。9.商品市场、要素市场。 10.微观上的效率、宏观上的不稳定,分配不公平。11.经济性管制和社会性管制。 12.国民经济稳定增长。13.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14.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15.对外贸易、对外资金往来、技术交流与合作、对外劳务合作等。 三、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 1.激进式改革的实质是资本主义化。 (1)激进式改革的内容。(1分) (2)激进式改革的特点。(2分)(3)激进式改革的实质。(2分) 2.国有企业的改革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政治问题。 (1)国企改革与经济稳定(1分),(2)国企改革与社会稳定。(2分)(3)国企改革与公有制与共产党的领导。(2分) 四、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 1.简述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市场经济的含义,(3分)自主性(1分)、平等性(1分)、竞争性(1分)、开放性(1分)、法制性(1分)。 2.讲述渐进式改革的特征。强制中的一诱致性(2分),双轨过度(2分)、体 制外改革与体制内改革相结合(2分)、局部推进与整体协调相结合(2分)。 3.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体现在哪些方面。公有制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4分)。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部门(4分)。 4.市场经济中政府为何要干预经济活动。主要是存在市场失灵,市场失灵表现为:微观上的效率(3分)、宏观上的不稳定(3分),分配不公平。(2分) 5.分析市场的含义。市场是商品交换的场所和地方(2分),市场是流通领域的总和(2分),市场是有支付能力的需求(2分),市场是人与人关系的总和(2分)。 五、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 1.谈谈你对目前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看法。 (1)目前我国的宏观经济形势(4分)。(2)宏观经济政策选择。(6分) 2.结合实际谈谈我国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的创新。 (2)企业治理结构的内容(4分),(2)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的创新。(6分)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试卷二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考试复习题

社会主义经济学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当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时,一般不宜采取 ( C )。 A. 均衡的货币政策 B. 紧的货币政策 C. 松的货币政策 D. 松紧搭配的货币政策 2.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手段是( D )。 A. 计划手段 B. 行政手段 C. 法律手段 D. 经济手段 3.市场体系的三大支柱是( B )。 A. 商品市场、技术和信息市场、房地产市场 B. 商品市场、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 C. 资本市场、技术和信息市场、劳动力市场 D. 生产资料市场、期货市场、技术和信息市场 4.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 D )。 A. 对生产资料的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B. 对消费资料的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C. 对社会资源的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D. 对生产力的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5.经济体制改革确定什么样的目标,其核心是正确选择( A )。 A. 资源的配置方式 B. 所有制形式 C. 经济决策体系 D. 利益和动力调节体系 6.保持经济总量的基本平衡是指( A )。 A. 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基本平衡 B. 社会生产两大部类的基本平 C. 积累基金与消费基金的基本平衡 D. 进出口贸易额基本平衡 7.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调控的基本目标是( A )。 A. 保持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平衡 B. 保持物价稳定,抑制通货膨胀 C. 实现充分就业 D. 实现公正的收入分配 8.社会主义经济在资源的配置方面,最为有效的体制是( C )。 A. 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 B. 完全自由的市场经济体制 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 计划为主市场为辅的经济体制 9.在市场经济发展中,既有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又有国家的宏观调控,这是由( A )决定的。 A.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固有的特性 B. 所有市场经济本身的特点 C.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固有的特点 D. 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产生的特点 10.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正确理解是( C )。 A.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区别在于是否有国家的宏观调控 B. 市场调节完全受价值规律的支配,国家宏观调控则主要是行政手段 C. 在资源配置中市场的基础性作用与国家的宏观调控是内在统一的 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说明市场经济本身就有一个姓“资”姓“社”的问题 11.我国政府采取多种措施解决民生问题,稳步推进扶贫开发工作。这说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是( C ) A. 解决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B. 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C. 实现共同富裕 D. 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1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是( C )。 A.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宏观调控体系 B.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C.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D.合理的个人收人分配调度和社会保障制度 13.市场经济是( B )。 A.一种基本经济制度B.一种经济运行方式 C.一种资本组织形式D.一种生产经营方式 14.市场经济发展中,既有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又有国家的宏观调控,这是由( A )决定的。A.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固有的特性 B.所有市场经济本身的特点 C.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固有的特点 D.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产生的特点 15.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区别在于( C )。 A.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不同 B.国家对经济运行宏观调控的方式不同 C.社会基本经济制度不同 D.国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不同 16.转变政府职能的根本途径是( C )。 A.加强宏观调控B.完善市场体系 C.实行政企分开D.转换企业经营机制 17.在我国的一些上市公司中,“内部人控制”的现象比较严重,这在很大程度上损害了股东利益,这种情况存在的一般原因是( D )。 A.在公司中不存在企业资产所有者的有限财产责任制 1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历程及经验总结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历程及经验总结 2014-03-21 10:12:00 来源:新华网[打印][关闭] 1.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历程 1978年,国务院研究加快中国四个现代化的问题,包括经济管理体制改革问题。当时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提法是“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相结合”。 中共十二大 1982年9月中共十二大会议上,又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 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 1984年10月,进一步明确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中国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从此,确立了中国经济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观点。 中共十三大 1987年10月,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新体制概括为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新体制,明确提出要运用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两种手段,逐步建立“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机制。 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 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后,提出建立适应有计划商品经济发展的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 1990年底 邓小平明确指出:“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分不是计划、市场这样的内容。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调节,资本主义也有计划控制。不要以为搞点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道路,没那回事。” 1992年初

邓小平南巡时更加明确地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从而从理论上冲破多年来市场经济的束缚,为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创造了理论基础。 中共十四大 1992年10月,明确指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1993年,《宪法》第十五条修改为“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一次写进中国的宪法。 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 1993年11月,正式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把中共十四大提出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和原则具体化、系统化,勾画了新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对有关的重大问题,都做出了明确的原则性规定,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和实践大大推进了一步。 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 1995年9月,明确了到2010年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任务,为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出了重大的战略部署:到20世纪末,经过三个阶段,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 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 2003年10月,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全会强调,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任务是: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形成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完善宏观调控体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习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习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强化习题与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在我国的一些上市公司中,“内部人控制”的现象比较严重,这在很大程度上损害了股东利益,这种情况存在的一般原因是( )。 A.在公司中不存在企业资产所有者的有限财产责任制度. B.在公司中未能建立法人财产制度 C.公司内部法人治理结构不科学 D.在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不存在有效的控制机制和约束机制 2.在现代企业制度中,建立和完善企业资产所有者和企业经营者之间委托代理关系的核心是( )。 A.构建企业资产所有者的有限财产制度 B.构建有效的控制机制和约束机制 C.建立法人财产制度 D.建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营管理体制 3.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形式是( )。 A.公司制 B.业主制 C.合伙制 D.股份制 4.法人治理结构是指( )。 A.以企业法人作为企业资产控制主体的一项法律制度 B.企业内部权力机构的设置、运行以及权力机构之间的联系机制 C.明确企业出资者应对企业的经济活动承担有限财产责任的一项法律制度 D.企业的出资者委托经营者从事经济活动的契约关系 5.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国有企业改革,使国有企业最终成为能够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市场竞争主体和独立的法人,要达到这一改革目标,关键是( )。 A.建立科学的企业内部组织结构 B.政企分开,明确企业的权利和责任 C.确立企业的法人财产权 D.在企业内部建立控制机制和约束机制 6.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 )。

A.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B.建立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 C.建立法人财产制度 D.实行股份制改造 7.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并不意味着要对所有的国有企业都必须完全按照市场化标准进行公司制改造,使之成为以营利为目标的市场竞争主体。在市场经济中,( )就属于不必进行公司制改造的企业。 A.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中型国有企业 B.垄断企业 C.导致外部不经济的企业 D.向社会提供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的企业 8.属于法人企业的企业制度是( )。 A.业主制 B.公司制 C.合伙制 D.股份制 9.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是( )。 A.建立和完善企业资产的所有者和企业经营者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 B.建立有限财产责任制度 C.建立法人财产制度 D.建立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 10.在现代企业制度中,出资人对企业的债务承担( )。 A.有限责任 B.无限责任 C.连带责任 D.介于有限责任和无限责任之间的责任 11.在公司制法人治理结构中,担当公司权力机构的是( )。 A.职工代表大会 B.股东会 C.董事会 D.监事会 12.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中,经营决策机构是( )。 A.工会 B.股东会 C.董事会 D.监事会 13.对国防企业、公共交通企业的改革应采用( )。 A.公司制改革 B.国有产权行政代理 C.承包经营、租赁经营 D.改组为股份合作制 14.国有经济必须在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发挥重要作用,这其中不包括( )。 A.涉及国家安全的行业 B.具有战略性的高技术产业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历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历程 李刚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极具创新意义的理论成果。在这一理论建立过程中,党逐步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对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进行了史无前例探索。 建国以后,中国在一个很长的时期内照搬苏联模式,实行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在推动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使中国的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随着外部条件的变化以及中国的经济规模不断扩大,计划经济体制的种种弊端日益暴露出来,最终导致国民经济发展遇阻停滞不前。 一直以来,不论是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学者还是马克思主义者,都认为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与是根本对立的,从而否定市场经济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存在与发展的可能性。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选择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对这一传统观念的突破,使中国的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1978年到1984年,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阶段。第二个阶段从1984年到1988年,确立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合法地位。第三个阶段从1989年到1992年,正式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面将这三个阶段分别进行论述。 第一个阶段,突破了完全排斥市场调节的大一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市场崭露头角。在改革开放30年前后,中国取得的巨大成就,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国内外的专家对我国的经济发展给予了高度评价。有国外专家说,中国走出“文革”非常轻松,好象是一场愉快的郊游。相比之下,东欧国家为摆脱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就像经历了一场漫长而暴力的长征。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在20世纪50年代的时候,我国采取了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逐渐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从客观上说,这种体制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但是其弊端也一目了然。 第一,以单一公有制为主体,片面追求“一大二公”。公有制的纯度越高越好,当年,人民群众多养几只鸡或者几只鸭都不行,片面追求纯而又纯的公有制,影响了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积极性。第二,经济决策权集中于政府,企业自主权非常有限。有文章提出,我国大部分企业买个桌椅板凳,安装个电话都需要层层上报,经由行政机关审批才能落实。企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也要由行政部门来决定。第三个弊端就是资源配置无视市场的作用。对这些弊端,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就逐渐显露,这个时候,党中央领导人就已经意识到市场的重要性。在中共八大上,陈云同志也提出了“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主要的意思是说,不要搞纯而又纯的计划经济,给市场、给个人一点自由度。 在“文革”结束之后,大家对这种计划经济体制进行了深刻反思。邓小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主题报告当中,谈经济方面问题时说到,要靠供求法则来解决问题,要扩大企业的自主权,显然已认识到市场的作用。1980年初,国务院成立了一个体制改革办公室形成了一份关于经济体制改革如何改的意见,即《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初步意见》,里面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之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当时提商品经济的比较活跃。 第二个阶段,明确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个阶段已经明确承认了市场经济的合法地位,时间大致是从1984年到1988年。1984年中国共产党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若干决定》,这个文件能过顺利通过,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生产方式转变后的发展必然。第一是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的生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题库

试题1:我国要建立得宏观调控模式应该就是:( )。?A: 直接得调控模式B: 直接与间接调控平行结合得模式?C: 以间接调控为主得调控模式D: 以直接调控为主得调控模式 答案: C 试题2:公司就是( )。?A: 法人企业B: 个人业主企业 C:合伙企业D: 独资企业?答案: A 试题3: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得中心环节就是( )。?A: 实行价格体制改革B: 国有企业改革 C: 进一步完善市场体系D: 加强宏观经济调控 答案: B 试题4: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宏观经济调控得主要手段就是()。 A: 计划手段B: 行政手段?C: 法律手段D: 经济手段?答案: D 试题5:当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时,一般不宜采取( )。?A: 均衡得货币政策B: 紧得货币政策?C: 松得货币政策D: 松紧搭配得货币政策 答案: C 试题6:社会主义社会保持总需求与总供给之间得大体平衡就是指( )。?A: 消费资料得总供给与劳动者对消费资料得总需求之间得平衡B:生产资料得总供给与生产单位对生产资料得总需求之间得平衡?C: 社会总产品得价值量与实物量之间得平衡D: 社会可供购买得商品总量与社会有支付能力购买得商品总量之间得平衡 答案:D 试题7: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宏观调控得主要任务就是( )。?A: 建立能够综合协调宏观经济政策与正确运用经济杠杆得机制B:保持经济总量得基本平衡,促进经济结构得优化,引导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C:保障劳动者得充分就业,实现劳动力资源得合理利用D: 组织公共部门与基础设施得建设,为经济与社会发展创造条件?答案: B 试题8:市场体系得三大支柱就是( )。 A: 商品市场、技术与信息市场、房地产市场B: 商品市场、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C: 资本市场、技术与信息市场、劳动力市场D:生产资料市场、期货市场、技术与信息市场?答案: B 试题9: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 )。 A: 对生产资料得配置起基础性作用B: 对消费资料得配置起基础性作用?C: 对社会资源得配置起基础性作用D: 对生产力得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答案: D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点整理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点整理 一、市场配置资源 、合理配置资源的必要性: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需求的无限性。计划和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手段。 2、市场经济的含义: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3、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主要通过价格、供求、竞争等来进行。其实质是价值规律在发生作用。 4、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 ①在经济生活中,市场能够及时、灵活的反映市场供求的变化,传递市场供求的信息,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②市场利用利益杠杆、市场竞争,调动商品生产者、经营者的积极性,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的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因此说市场是调节资源配置的有效形式。 5、市场调节的局限性: ①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市场不能调节的领域:市场解决不了国防、治安、消防等公共物品的供给问题;市场能够调节,但不让它调节的领域:枪支弹药及危险品、麻醉品等不能让市场来调节。 ②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的弊端。 6、单纯市场调节的危害:——因此,需要国家的宏观

调控。 ①严重危害公民的身心健康,败坏社会风气,影响社会安定; ②会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资源浪费; ③社会经济不稳定,发生经济波动和混乱; ④收入分配不公平,收入差距拉大,甚至导致严重的两极分化。 7、规范市场秩序: 市场合理配置资源的条件: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良好的市场秩序依赖市场规则来维护。 表现形式:法律法规、行业规定、市场道德规范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是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①基本标志——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 ②根本目标——共同富裕 ③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3、宏观调控 ①必要性: 第一、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历程及经验总结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历程及经验总结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历程及经验总结 2014-03-21 10:12:00 来源:新华网[打印][关闭] 1.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历程 1978年,国务院研究加快中国四个现代化的问题,包括经济管理体制改革问题。当时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提法是“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相结合”。 中共十二大 1982年9月中共十二大会议上,又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 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 1984年10月,进一步明确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中国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从此,确立了中国经济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观点。 中共十三大 1987年10月,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新体制概括为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新体制,明确提出要运用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两种手段,逐步建立“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机制。 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 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后,提出建立适应有计划商品经济发展的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 1990年底 邓小平明确指出:“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分不是计划、市场这样的内容。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调节,资本主义也有计划控制。不要以为搞点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道路,没那回事。” 1992年初

邓小平南巡时更加明确地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从而从理论上冲破多年来市场经济的束缚,为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创造了理论基础。 中共十四大 1992年10月,明确指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1993年,《宪法》第十五条修改为“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一次写进中国的宪法。 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 1993年11月,正式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把中共十四大提出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和原则具体化、系统化,勾画了新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对有关的重大问题,都做出了明确的原则性规定,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和实践大大推进了一步。 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 1995年9月,明确了到2010年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任务,为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出了重大的战略部署:到20世纪末,经过三个阶段,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 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 2003年10月,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全会强调,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任务是: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形成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