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林业科技森林病虫害防治策略
林业病虫害防治措施

林业病虫害防治措施林业病虫害对林木生长有着极大的影响,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对于保护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推进林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介绍林业病虫害防治的措施。
一、林业病虫害概述林业病虫害是指林木生长过程中受到有害生物的侵袭,导致林木生长受阻、产量下降、品质变差,甚至死亡。
这些有害生物包括各种病原菌、害虫、鼠类等。
林业病虫害具有传播快、危害大、防治难等特点,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防治。
二、林业病虫害防治措施1、加强植物检疫植物检疫是防止有害生物入侵的重要手段。
通过加强对林木种苗、木材等林业产品的检疫,可以有效地防止有害生物的传播。
同时,对于已经发现的有害生物,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封锁和消灭,防止其扩散和蔓延。
2、营林技术措施营林技术措施是预防林业病虫害的重要措施之一。
通过选择适宜的树种、改善林木生长环境、加强抚育管理等措施,可以提高林木的抗病能力,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同时,合理密植、修枝整形等营林技术措施也可以改善林木通风透光条件,减少病原菌的滋生。
3、生物防治措施生物防治措施是利用天敌、微生物等生物手段来控制林业病虫害的方法。
通过保护和利用天敌,可以有效地控制害虫的数量,减少其对林木的危害。
同时,利用微生物等生物制剂也可以对病原菌进行防治,减少其对林木的危害。
4、化学防治措施化学防治措施是一种快捷、有效的防治方法。
通过使用化学药剂可以对病虫害进行迅速的控制和消灭。
但是,化学药剂的使用也存在着一定的副作用,因此在使用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药剂、使用方法、使用量等。
5、加强监测预警监测预警是预防林业病虫害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加强对林业病虫害的监测和预警,可以及时发现病虫害的发生和发展趋势,为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建立健全监测网络体系,加强对监测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可以为预防和控制林业病虫害提供更加精准的服务。
三、结论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是保障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加强植物检疫、营林技术措施、生物防治措施、化学防治措施以及加强监测预警等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林业病虫害的发生和发展,保护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推进林业可持续发展。
林业科技的森林病虫害防治对策

林业科技的森林病虫害防治对策森林病虫害是世界范围内的一个普遍问题,在林业生产中给生产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和经济损失。
因此,研究和掌握森林病虫害防治技术,是林业发展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从技术手段、生态控制、化学控制、生物控制、新型治理方法等几方面来介绍森林病虫害防治对策。
一、技术手段的应用1、联合治理技术:这是一种多种治理方法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技术。
首先是通过众多病虫害信息的获取和分析,确定各种治理技术的作用及其优缺点,然后逐一地进行审查,最终选定一种或多种技术,进行联合治理。
2、定位喷雾:即根据病虫害的监测、预报及其活动规律的分析,精确地确定其活动场所,因此,定位喷雾具有节约药品和有效调控等优点,是一种有效的防治方法。
3、胶体微粒经口毒杀:通过使对昆虫有毒作用的化学物质(如磷、硫)制成胶体微粒,使虫害通过口器摄入或吸入,达到毒杀目的。
4、电子捕杀:通过虫害的化学反应和机械反应达到电击水平,捕杀病虫害的方法。
二、生态控制方法1、增加蚂蚁的密度:在有机养殖区域周围种植寄主树种,以利于病虫害蚂蚁大量繁殖,达到控制病虫害的目的。
2、建立生态均衡:即通过对森林病虫害及其天敌、寄主、天气等的分析研究,掌握其生态关系,达到防治森林病虫害的目的。
3、灰壤菌的生态控制:通过培养、引种和加强灰壤菌群落,达到生态控制森林病虫害的目的。
三、化学控制方法1、化学防治:在病虫害的危害期,选用合适的药品和剂量,对病虫害进行化学防治,达到防治目的。
2、热烟熏烫:即将烟熏注入树干,或进行炙烤,通过热力杀死或驱赶病虫害。
四、生物控制方法1、天敌引入:通过引进森林天敌,利用天敌依靠其本身特征对病虫害进行控制,达到防治目的。
2、病原菌的生物防治:通过培育病原菌菌种,对病虫害进行生物防治,达到防治目的。
五、新型治理方法1、基于生物学特性的控制:根据病虫害生物学特性,如生长特性、群体结构、行为习惯等因素,选用合适的控制方法,进行防治。
2、综合应用治理:通过对不同防治方法的综合应用,最终达到防治森林病虫害的目的。
林业病虫害的防治技术与方法

林业病虫害的防治技术与方法
林业病虫害是指对森林生长和发展造成危害的病菌和虫害,严重影响了林木的生存和木材的质量。
为了保护森林资源和维护生态平衡,林业病虫害的防治非常重要。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林业病虫害的防治技术与方法。
1. 预防措施:做好森林的草灌木和垃圾的清理工作,保持林间的通风和日照条件,及时修剪和修整林木,提高林木的抗病虫能力。
2. 良种育苗:通过选育优质的树种和培育抗病虫品种,提高林木的抵抗力。
加强育苗管理,提供良好的育苗环境,注意病虫害的检查和防治,并加强对育苗过程中的传染病和传染虫害的监控。
3. 森林消毒:采用高温蒸汽、红外线、臭氧、辐射等物理方法对苗床、苗圃、育苗箱具等消毒设备进行消毒,杀死病菌和虫卵,防止病虫的传播和扩散。
4. 生物防治:利用好的天敌或天然对抗病菌和虫害的微生物,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扩散。
使用寄生性昆虫来控制害虫数量,使用无毒的微生物来降低病菌的致病能力等。
5. 化学防治:使用化学药剂来控制病虫害的种群数量。
化学药剂防治存在着环境污染和对非靶标生物的危害等问题,因此需要严格控制药剂的使用量和使用方式,并遵守药剂的安全用药规范。
7. 综合防治:采用多种方法的组合,综合应用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生态防治等手段,结合具体的病虫害情况和环境条件,制定综合防治措施,提高防治效果。
林业病虫害的防治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需要综合运用多种防治技术与方法,结合科学管理和监测措施,不断优化调整,才能最大程度地降低病虫害的危害,保护森林资源,维护生态平衡。
林业科技的森林病虫害防治对策

林业科技的森林病虫害防治对策
林业科技的森林病虫害防治对策是为了保护森林健康,提高森林生产力和经济效益,
减少病虫害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破坏。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森林病虫害防治对策:
1. 强化监测:建立病虫害的长期监测体系,及时掌握病害虫的发生、变化和扩散趋势,并提前预警,方便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2. 混交种植:合理调整森林结构,增加树种的多样性,降低森林的单一性,以减少
病虫害的传播和侵袭。
3. 种植抗病虫害树种:选育和引进抗病虫害的树种,提高森林抗病虫害的能力。
4. 发展生物防治:推广和利用天敌、天赋抗病性树种、术防病虫害的菌剂等生物防
治方法,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降低环境污染。
5. 机械除虫:利用人工或机械手段对病害或虫害进行控制,如人工剪枝、摇树、振枝、飞锯等方法,以减少虫害数量。
6. 化学防治:在必要时采用化学农药进行防治,但要注意合理使用,选用低毒、高
效的农药,遵守农药使用标准和安全防护措施,减少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
7. 建立规范的树种补充制度:定期进行林木更新和更新栽培,选择健康的苗木和高
质量的种子,提高森林的抗病虫害能力。
8. 增加森林健康教育:加强对林农的技术培训和森林健康知识普及,提高对病虫害
防治工作的认识和能力,培养专业人才。
9. 国际合作与交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借鉴国外的森林病虫害防治经验和技术,提高我国森林病虫害防治水平。
森林病虫害防治是林业科技的重要内容,通过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可以降低病虫害
对森林的危害,保护森林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浅谈森林病虫害防治的措施

浅谈森林病虫害防治的措施随着人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森林资源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森林作为地球的肺,不仅能够稳定气候,保护水土,还能够为人类提供珍贵的木材资源和生态系统服务。
森林病虫害对森林资源的危害也越来越严重,给森林的健康和生产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森林病虫害的防治成为了森林保护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加强监测预警,及时发现病虫害要有效防治森林病虫害,首先就要加强对森林病虫害的监测预警工作。
只有及时发现病虫害的存在,才能采取有力的防治措施。
监测预警主要包括对森林病虫害的发生情况、种类、分布范围等进行调查研究,根据监测结果,制定针对性的防治方案。
二、加强森林病虫害的科学研究科学研究是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基础。
只有深入了解病虫害的生物学特性、生长繁殖规律、传播途径等,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防治措施。
加强对森林病虫害的科学研究,对于有效防治森林病虫害至关重要。
三、优化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增强森林自然抵抗力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对森林病虫害的发生起着重要的影响。
优化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增加森林的多样性,提高森林的稳定性,增强森林自然抵抗力,降低病虫害的发生几率。
综合防治是指多种手段、多种方法综合使用,对森林病虫害实行多管齐下的防治措施。
结合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物理防治等手段,对森林病虫害进行综合防治。
还可以采用围堵、割除、疏伐、灭根、深翻、晒曝等方法,加大对有害生物的防治力度。
生物防治是指通过利用有益生物来控制有害生物的繁殖和扩散,达到一种自然平衡的目的。
生物防治的方法包括引入天敌,释放寄生、捕食或病原微生物等方法,利用天敌和寄生或捕食生物来控制有害生物的数量。
六、加强森林防火工作森林防火工作是森林病虫害防治的重要内容之一。
因为火灾会对森林病虫害的传播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如果森林发生大面积火灾,不仅会破坏森林生态环境,还会给森林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提供条件。
加强森林防火工作,对于减少森林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至关重要。
林业科技的森林病虫害防治对策

林业科技的森林病虫害防治对策【摘要】林业科技在森林病虫害防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森林病虫害给森林生长发育带来了严重危害,影响了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目前,病虫害防治技术已经取得了显著进展。
综合防治技术在森林病虫害防治中得到广泛应用,生物防治技术、化学防治技术以及物理防治技术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森林病虫害防治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问题,更是需要不断提升人们的防治意识和能力。
正确认识和应对森林病虫害的威胁是林业科技持续发展和应用的重要动力。
随着林业科技的不断进步,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关键词】关键词:林业科技、森林病虫害、防治对策、现状、综合防治技术、生物防治技术、化学防治技术、物理防治技术、重要性、发展和应用。
1. 引言1.1 林业科技的重要性林业科技的重要性在森林病虫害防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活动的增加,森林病虫害成为威胁森林健康和生态平衡的重要因素。
而林业科技的应用则可以有效地提高森林病虫害的防治效果,保护森林资源的健康和安全。
林业科技可以提供有效的预警监测手段,及时发现病虫害的情况,做到早发现、早报备,有利于采取及时的防治措施。
通过遥感技术、传感器技术等现代科技手段,可以实现对森林病虫害的全面监测,提高监测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林业科技还可以引入先进的防治技术,如综合防治技术、生物防治技术、化学防治技术和物理防治技术等。
这些技术的应用可以在保护森林生态系统的有效地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降低病虫害对森林资源的危害。
林业科技的重要性在森林病虫害防治中不言而喻。
只有不断推进科技创新,提高技术水平,才能更好地保护和利用森林资源,实现永续经营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林业科技的发展和应用,将不断推动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向前发展,实现森林资源的有效保护和管理。
1.2 森林病虫害对森林的危害森林病虫害对森林的危害是林业生产中的重要问题,其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破坏林木健康:病虫害会侵害树木的叶片、树皮、根系等部位,导致林木生长迟缓,甚至死亡。
林业病虫害防治对策

林业病虫害防治对策林业病虫害是指在林木生长过程中遭受到的疾病和虫害的威胁,它们会影响到林木的健康生长和产量。
为了保护森林资源,保障生态平衡,我们需要采取有效的防治对策来应对林业病虫害的威胁。
一、加强监测预警要想有效防治林业病虫害,首先要加强监测预警工作。
通过建立健全的监测体系和技术手段,及时掌握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和趋势,为科学防治提供有力数据支持。
采用无人机、卫星遥感等现代技术手段,加强对森林病虫害的监测,及时发现并预警病虫害的发生,有针对性地做好防治工作。
二、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保持森林的自然生态平衡,是防治林业病虫害的重要手段。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增加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抗病虫害的能力,减少人为破坏和干扰,保护森林的自然生态环境。
注重森林的生态修复和生态恢复,提高森林的自然抵御能力,降低其受到的病虫害威胁。
三、合理经营管理加强林地经营管理,保持林分的密度适宜,保证森林的适度生长。
采取科学的林木培育、修剪和疏伐措施,保证森林的健康生长,提高森林的自然抗病虫害的能力。
合理进行育种选良,培育出抗病虫害的新品种,提高森林植物的自然抗病虫害的能力。
四、化学防治手段在林业病虫害防治中,化学防治手段也是一种重要的手段。
通过喷洒杀虫剂、杀菌剂等,对病虫害进行防治,控制其数量和发生范围。
但是在使用化学防治手段时,需要注意合理用药,注意药剂对环境的影响,防止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
生物防治手段是一种绿色环保的防治方式,它通过引入天敌、天敌微生物来控制病虫害的数量,达到防治病虫害的目的。
在生物防治过程中,要选择适应性强、伤害小的天敌,进行适当的引种和放飞,协助天敌建立自然平衡,保持森林生态平衡。
林业病虫害的防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和技术,加强监测预警、保护生态环境、合理经营管理、科学施用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等。
只有通过加强管理、科学防治,才能更好地保护林业资源,保障森林生态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
探究林业科学技术推广应用及森林病虫害防治技术

探究林业科学技术推广应用及森林病虫害防治技术摘要:林业科学技术推广可以将新的科学技能和生产经营方式推广给林业人员,以提高植树造林和森林病虫害防治的效果,从而提升林业管理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加强林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力度,是促进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和林业经济可持续增长的重要途径。
基于此,本文讨论了林业科学技术的推广措施,及在此背景下的森林病虫害防治技术。
关键字:林业科学技术;推广应用;森林病虫害;防治技术林业资源的应用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但过度的资源获取也会严重破坏林业资源的健康发展与生态系统的环保功能,只有做好林业经营管理工作,才能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通过林业科技推广工作,可以将先进的科学技术应用于林木种植和病虫害防治工作中,提高病虫害防治效果,加大对森林植被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从而提高林业资源的管理水平。
一、林业科学技术推广措施(一)提高认知和重视程度政府应该发挥好宏观调控作用,以科学发展观和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对林业科学技术推广工作进行统筹规划,在管辖区域内开展覆盖性的推广活动,增强公众对林业科技的认知及对新型林业科学技术的认同感,以提高林业科技的知名度和广泛应用程度。
此外,林业管理部门应认真研究分析当前林业的生产经营状况,针对不同的区域生态环境和病虫害严重程度制定合理的科技推广内容,以确保新型科技的应用实效性。
还应与政府有关部门、企事业单位加强沟通与合作,以加强林业科技的推广力度,提高社会对林业科技的认知和重视程度。
(二)加强资金投入力度林业部门应加强对林业科技推广工作的资金投入力度,以提供必要的资金和资源支持。
一是要引进先进的设备和科学技术,加大对新型科技的研发力度,为工作人员提供学习森林病虫害防治技术的进修机会,以提高林业科技水平和工作人员的技术能力,做好林业科技推广的前期准备工作。
同时,还应根据实际情况和现有条件建立林业生产示范区,引导生产者学习与应用科技种植的理念和方法,以凸显林业科技的应用优势;并定期组织林木种植者到示范区进行参观学习,以加强对林业科技的推广力度,提高现代化林业科技的利用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林业科技森林病虫害防治策略
摘要:伴随社会快速发展,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建设方面得到
了迅猛发展。
森林资源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自然资源,虽然我国森林资源总量位居
世界前列,但人均森林资源占有量却非常有限。
与此同时,森林资源还面临着很
多威胁,特别是森林病虫害问题和人为乱砍滥伐等,对森林资源的健康发展造成
巨大破坏。
为了有效改变这一不良现状,必须充分重视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
结
合实践探讨分析了林业科技森林病虫害防治策略,旨在有效控制和降低病虫害对
森林资源造成的不利影响,提高森林建设与发展水平。
关键词:林业科技;森林病虫害;防治策略
引言
森林在保持水土、洁净空气、防风固沙、维持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环保生态理念的发展,林业资源越来越受到关注。
森林管理中病虫害是
常见的自然灾害,具有发生初期隐蔽、蔓延速度快、发病面积大的特点,对整个
森林生态系统造成的危害较大。
而病虫害发生后的救治和灾后重建工作又会消耗
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因此,减少病虫害对森林资源的破坏,需要对目前的防
治状况进行分析,针对灾害发生的原因,提出病虫害防治的优化路径。
1森林病虫害的特点
1.1害虫的种类较多,破坏性严重
在我国的森林资源中,生物的多样性特点表现的十分明显,森林害虫的数量
和种类也很多。
特别是在我国的南方地区,雨季的阴雨天气较多,适合动植物、
害虫的生长繁殖以及细菌的滋生,给害虫们提供了更加适宜的生存空间。
而害虫
们的大量繁殖,对于树木的破坏性严重,在社会工程的应用中,较多木材因为虫
洞和腐烂的现象影响了工程的使用,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大面积人工林病虫害的
大面积发生,导致森林大面积死亡。
1.2病虫害的面积不断的扩大
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全球气温升温明显,我国的较多森林地区呈现出了更
加茂盛的生长态势,进而害虫的繁殖速度也在增加。
虽然适宜的温度变化有利于
森林的生长与管理,但是较多的病虫害却降低了森林的利用率。
随着营造林的增多,病虫的虫害面积不断的扩大。
另外,我国的南方地区近几年出现了干旱的态势,进一步增速了病虫的扩散。
尽管相关单位在森林的防治措施中采取了一系列
的手段,但是却没有较好的成效,病虫害的面积没有得到较好的控制。
1.3爆发性频率增加
在森林的防治管理中,工作人员发现了部分昆虫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防治能够,经过一些列的捕杀和防治管理后,还能够大范围的存在,并会不定期的发生
爆发的现象。
如蝗虫、蛾虫等。
出现了较难防治的特点。
另外,由于长期的防治,较多的害虫已经表现出了抗性,对于传统的捕杀形式已经不能够实现高效的管理,在信息化数据的采集和分析中发现,病虫害的发生逐渐的频繁,严重的影响了森
林工程建设。
2森林病虫害发生原因
2.1外来生物入侵因素
随着我国经济逐渐与国际接轨,我国与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也越加频繁,而
国外大部分危险生物会利用贸易渠道入侵到我国。
以松材线虫为例,我国贸易商
在进口设备时,需要使用大量木材制作的包装箱来装载这些设备,而松线虫就是
“藏匿”木材包装箱进入我国。
同时,由于外来入侵物种具有传播能力强、繁殖能
力强、生态适应能力强等特点,在我国多数地区生长繁衍。
典型入侵危害性大的
病害虫有:二斑叶螨、美洲斑潜蝇、小楹白蚁、美国白蛾、葡萄根瘤蚜、油松叶
小卷蛾、松材线虫等。
给我国林业带来了非常严重的危害与经济损失。
2.2森林病虫害监测预报不准确
森林病虫害监测预报不准确,是造成我国森林病虫害泛滥的主要因素之一。
森林病虫害检测预报是通过固定时间点对森林病虫害的种类与灾情发生传播规律,进行调查与监测。
当管辖的森林区域出现死亡的林木时,防治员可及时发现死亡
的林木并调查出死亡原因,准确的监测预报不仅能有效防止森林病虫害灾情扩散,也能避免森林树木大面积死亡。
但是,现阶段,由于我国森林病虫害检测工作较
为滞后,导致其监测预报存在不准确现象,这种现象让防治人员无法准确掌握森
林病虫害情况。
森林病虫害在发生传播初期未被及时发现,防治员就会错过病虫
害的最佳防治时机,造成森林树木大面积死亡。
3林业科技森林病虫害防治对策
3.1提高防治工作者的认识,加强对他们的领导
森防员是在外界保护森林的重要对象,因为他们是走在第一线的人员。
想要
治理好森林的病虫害,首先要提高森防员的认识,让他们意识到自己所做的工作
是多么的神圣与重要,同时还要领导着他们将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与加速国家建
设和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紧密结合,做到可持续发展,尽自己最大努力降低森林
的经济损失,同时提高森林中树木的生存能力,提高森林木材的质量,改善周围
环境质量,从而推进新世纪森林类产业的飞速发展。
3.1因地制宜,选用良种,合理利用农药
为了有效减少病虫害对森林、树木生长造成的不利影响,在抓好森林病虫害
防治工作的同时,还应当结合当地实际因地制宜地选择一些具有较强抗病虫害能
力的树种进行种植,并搭配其他树种加强混交林营建,不断改善森林生态系统,
进一步提升森林生态系统抵御病虫害的能力。
利用化学农药防治森林病虫害过程
当中,还应当科学、合理选择农药品种,并严格控制施药量,避免病虫害对森林
生长造成更大的影响。
3.2加强对森林的检测
加强森林病虫害检测是防治森林病虫害的重要工作内容,通过加强森林病虫
害检测,能够及时了解和掌握病虫害发生情况,在其尚未暴发流行时,采取科学
有效的措施防治森林病虫害,进而达到良好的防治效果,降低病虫害对森林健康
生长造成的不利影响。
所以,应当充分重视森林病虫害检测工作,充分做好苗木
调运、管理、抚育以及移栽等各个环节,委派专门人员展开病虫害检测工作。
并
对引进的苗木严格管理,加强检测,以免病虫害苗木流入和扩散,对森林病虫害
防治工作造成不利影响。
对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加强监测与预报,采取针对性措施
应对突发病虫害的出现,控制损失。
3.3保护森林,适当退耕还林
我国地域非常辽阔,在森林分布上,各地差异性较大,人均占有率还非常低,而且在长期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当中,由于人们没有充分重视森林资源保护的重
要性,对森林资源过度开发利用,造成严重破坏,森林资源数量不断减少,也严
重威胁到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通过合理的退耕还林,不仅能够进一步扩大森
林面积,增加覆盖率,还能改善森林生态系统,使其抵抗病虫害的能力得到进一
步提升,降低病虫为害,另外对生态环境保护也有非常积极的影响。
结语
对于森林病虫害我们要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实行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要在保护环境前提下,重视天然的自然控制作用,要充分考虑有害生物种群动态及
与之相关的环境,尽可能协调的运用适当的技术措施和多种行政措施,使有害生物
种群控制在经济受害允许水平之下,并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参考文献
[1]陈芬荣,孙芸.森林病虫害防治在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作用探讨[J].农
业与技术,2018(23):79-80.
[2]李俊霞,张德艳,李彦民.试论森林病虫害防治在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作
用[J].农业与技术,2018(2):211.
[3]苏红刚.森林病虫害防治在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作用分析[J].绿色科技,2019(11):165-166.
[4]白雲.森林病虫害防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农业信
息,2019,(13):63.
[5]宋晓惠.绿色农业栽培技术推广存在问题及策略初探[J].种子科技,2019,37(15):121,124.
第一作者简介:陈爱华(1974—)女,农艺师;主要从事林业新技术推广、
果树栽培与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