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用效益分析法

合集下载

费用—效益分析课件

费用—效益分析课件

03
总结词
04
费用—效益分析可以帮助公共项 目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提高项 目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
详细描述
通过费用—效益分析,公共项目 可以更好地了解社会的需求和期 望,从而优化项目的设计和实施 方案。这有助于提高项目的可行 性和可持续性,更好地服务于社 会。
个人财务规划案例
总结词
详细描述
总结词
详细描述
详细描述
通过费用—效益分析,企业可以了解投资项目的 潜在风险和机会,从而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 和机会把握措施。这有助于企业做出更加科学、 合理的投资决策。
公共项目案例
01
总结词
公共项目在进行规划和实施过 程中,需要进行费用—效益分 析,以评估项目的经济合理性 和社会效益。
02
详细描述
公共项目往往涉及大量的资金 投入和社会影响,因此需要进 行费用—效益分析。通过分析 ,可以评估项目的经济效益和 社会效益,从而为政府和相关 机构提供决策依据。
05
费用—效益分析实践应用
企业投资决策的费用—效益分析
费用—效益分析在企业投资决策中的应用
帮助企业评估投资项目的经济效益,确定最佳的投资方案。
费用识别
识别投资项目相关的所有费用,包括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
效益评估
评估投资项目可能带来的经济效益,如预期的收入、市场份额增加等 。
风险分析
分析投资项目的风险因素,为决策提供依据。
个人在进行财务规划时,需 要进行费用—效益分析,以 评估不同财务方案的优劣和 可行性。
个人在进行财务规划时,需 要考虑多个因素,如收入、 支出、储蓄和投资等。通过 费用—效益分析,个人可以 评估不同财务方案的优劣和 可行性,从而制定更加科学 、合理的财务规划。

环境影响评价中的效益—费用分析方法

环境影响评价中的效益—费用分析方法

环境影响评价中的效益—费用分析
方法
效益-费用分析方法是环境影响评价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它是通过将受环境影响的各项成本和各项收益进行系统地对比、分析,以得出影响的经济性收益情况和投资回报期的具体数据。

效益-费用分析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确定评价对象:明确评价的项目,并采取必要的措施,充分把握项目环境影响的所有参数,如空气质量、水质、生物多样性、社会影响等;
2.分析收益和成本:定量分析项目本身和环境影响之间的收益和成本,如经济收益、社会收益、环境收益和环境成本等;
3.计算经济性收益:将收益和成本分别作为基数,通过计算算术平均值,计算出项目的经济性收益;
4.确定投资回报期:通过综合考虑收益和成本,确定具体的投资回报期,确定出项目的可行性,也就是说是否应该投资建设该项目。

效益-费用分析方法是环境影响评价中一种重要的方法,它能够充分反映出项目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以及环
境价值,从而为投资者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使投资者能够做出正确的决策。

第八章 费用效益分析

第八章 费用效益分析
第八章 环境效益费用分析
第一节 概述
一、效益费用分析 (一)概念 效益费用分析是指在进行一项活动时,对所 投入的资金(费用)与其所产生的效益进行 对比分析的方法。
(二)产生和发展

效益费用分析方法的思想产生于19世纪。1844年,法国 工程师迪皮发表了《公共工程效用的评价》,其中一些 主要思想后来发展成为效益费用分析的基础。 在20世纪中期,效益费用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形成。 1950年,在美国联邦河流流域委员会发表的《内河流域 项目经济分析的实用方法》中,第一次把实用项目分析 与福利经济学联系起来,更鲜明地显示了效益费用分析 服务于公共福利评价的特点。
i 1
n
L1:环境质量变化引起的经济效益或经济损失的价值;
Pi:某种产品的市场价格;
Δ Ri:某种产品因环境质量变化而增加或减少的产量 适用于:水土流失、耕地破坏、森林生产能力降低、污水灌 溉引起的农田污染以及空气污染等的经济损失。
实例分析

某地大气环境中SO2浓度超过对农作物影响的阈值 0.06mg/m3,会引起农作物减产。设某种农作物受污染程 度为中度污染,亩产g为350kg,该中度污染农作物减产
n 1 i 1 i i
L2 S iWi
i 1
n
L2:环境损益机会成本值; Si:i资源的单位机会成本 Wi:因环境质量变化(或用途变化),i资源变化的数量
实例分析

资源R有A,B,C,D四种使用方案,获得的效 益分别为1000,2000,3000和4000元, 如果R按方案D实施,那它的机会成本是多 少?
实例分析

某污染区覆盖人口10000人,环境未污染前,该区域人口 中得某种疾病得比例为10%,环境污染后比例为40%, 若得此病,人均失去劳动时间为100工日,非医务人员护 理折算到病人人均失去劳动时间为80工日,污染区的人 均国民收入为6000元,求第一种经济损失L31。

经济费用效益分析

经济费用效益分析
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加强国际合作
04
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 和技术,推动经济费用效益分析的发展和应用。
THANKS
4. 生命周期成本法
通过比较项目实施前后的成本和效益变化 来评估项目的经济可行性。
将项目的生命周期成本作为评估项目经济 可行性的重要因素。
费用效益分析的指标
01
1. 净现值(NPV):项目未来现金流的净现值。
03
3. 收益-成本比率(BCR):项目的收益与成本的比 率。
02
2. 内部收益率(IRR):项目投资回报率的内部 收益率。
改善等。
02
经济费用效益分析的原理
费用效益分析的步骤
1. 确定分析范围和目标
明确分析的对象和目标,确定分析的范围和边界条件。
费用效益分析的方法
1. 会计成本法
2. 收益-成本比率法
通过比较项目的会计成本和效益来评估项 目的经济可行性。
通过比较项目的收益和成本的比率来评估 项目的经济可行性。
3. 增量成本-效益分析法
风险评估
分析项目可能面临的市场风险、技术风险和财 务风险,并提出应对措施。
案例二:某基础设施项目的经济费用效益分析
项目背景
某地区计划建设一座桥梁,连接两岸 交通。
社会效益分析
综合评估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费用效益分析
评估项目的建设成本、运营成本和收 益,包括车流量增加、周边土地增值 等。
05 结论
经济费用效益分析的意义
评估投资项目的经济效益
通过经济费用效益分析,可以评估投 资项目的经济效益,为投资者提供决 策依据。
促进资源合理配置
分析结果可以为政府和企业提供资源 分配的依据,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 济效益。

第五章费用效益分析PPT课件

第五章费用效益分析PPT课件

ENPVR ENPV IP
I p 总投资的净现值
▪ ENPVR:反映单位投资对国民经济的
净贡献程度的指标。一般情况下,应
选择净现值率高的项目。
15
三、费用效益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析案例
洛阳市汝阳磷肥厂生产工艺技 术改造费用效益分析
16
项目背景
汝阳磷肥厂在建厂初期没有安装回收二氧 化硫的工艺设备,造成了环境污染及资源浪费 等方面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数年后, 该实施了《利用硫酸尾气生产亚硫酸铵技术改 造项目》
3
(二)CBA的主要对象:公共工程项目
CBA是为了评价公共工程项目提出来的;
公共工程项目不同于一般生产性项目,它不以项 目的自身盈利为主要目的,而是通过为社会服务 而增加社会效益;
公共工程项目包括:
❖经济服务方面:铁路、公路、水利工程、港口、机场 等
❖文教方面:学校、博物馆、图书馆、公园、运动场 ❖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方面:水源保护、污染控制、湿
国民经济全局:社会贴现率反映的是资金 的社会机会成本,而非某个厂商的机会成本
8
二、费用效益分析的步骤
(一)识别项目的费用和效益 (二)对费用效益进行贴现 (三)计算评价指标、对项目进行评价
9
(一)识别项目的费用和效益
原则:
❖ 从社会福利的角度出发 ❖ 不但要考虑直接费用、效益,还要考虑间接
费用和效益
26
影响类别
环境影响因子
非金属无机 物
金属
人类健康 死亡率 发病率
人类经济活动
生态系统
材料
美学
资源 利用
社会 海岸海洋 地下 文化 生态系统 水
淡水 生物多样性 陆地生 资源 /濒危物种 态系统

常用的费用计划编制方法

常用的费用计划编制方法

常用的费用计划编制方法1. 预算法预算法是企业最常用的一种费用计划编制方法。

它通过预测和规划未来一定期间内的收入和支出,制定详细的预算计划。

预算法的主要步骤包括:制定预算编制的时间范围,通常是年度预算或季度预算;收集和分析历史数据,包括上一期的财务报表和实际支出情况;然后,制定各部门的预算目标和限额,确保各项支出在可控范围内;制定预算执行和监控机制,定期评估预算执行情况,及时调整预算计划。

预算法的优点在于能够为企业提供明确的财务目标和支出限制,帮助企业有效管理资源和成本。

预算法也存在着对市场变化反应较慢和实施过程繁琐的缺点。

2. 标准成本法标准成本法是一种以设定标准成本为基础的费用计划编制方法。

企业通过分析和设定标准成本,然后根据实际发生的成本与标准成本进行比较,从而评估生产和经营效率。

标准成本法的主要步骤包括:确定标准成本,包括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制定标准成本控制程序,确保标准成本的有效执行;分析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异,找出产生差异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

标准成本法的优点在于能够帮助企业及时发现和解决成本超支的问题,提高成本控制的精度和效率。

标准成本法也存在着设定标准成本可能过于理想化和忽略非标准因素的缺点。

3. 活动基础成本法活动基础成本法是一种根据活动成本驱动因素来分配成本的费用计划编制方法。

它通过识别和评估企业活动的成本驱动因素,然后将成本分配给不同的活动或成本对象。

活动基础成本法的主要步骤包括:识别和分类企业的各项活动,如生产活动、分销活动等;分析各项活动的成本驱动因素,如产量、工时等;根据成本驱动因素分配和分摊相关成本到各个活动或成本对象上;制定和实施成本管理措施,确保成本分配的公平性和合理性。

活动基础成本法的优点在于能够更精确地评估各项活动的成本和效益,帮助企业优化资源配置和管理决策。

活动基础成本法的实施过程较为复杂,需要较高的数据收集和分析能力。

4. 弹性成本法弹性成本法是一种根据生产或销售量的变化而调整费用计划的编制方法。

费用效益分析

费用效益分析

费用:
投资费用:当年一资性投资53万元;以后略有追加。 运行费用:每年42.8万元

效益:每年96.0万元
经济效益
直接经济效益:回收二氧化硫生产亚硫酸铵的年产值: 间接经济效益:节省购进原材料和节省污染治理费用
环境效益:对空气质量的改善、对农作物和土壤污
染的减轻。
计算评价指标 贴现率 r=15% 经济净现值:
费用效益分析:评价项目对整个社
会福利水平的影响(考虑社会成本 和社会效益)
费用效益分析与企业财务分析的区别
不同之处 企业财务分析 费用效益分析
出发点
价格 成本与效 益的范围 收入支出 项目
厂商利益
预期的实际要发 生的价格 厂商的直接支出 和收入 如,政府的津贴 和税收应予计入
全社会利益
反映整个社会资源供给 与配置的价格 除直接收入支出外,还 考虑间接效益和费用 津贴、税收作为转移支 付,不予计入
总费用 ③
总效 益
净效益 ⑤
净现值 r=15%
⑤/(1+r)i -53 41.65 36.20 32.88 30.42 26.45 23.00 20.00 17.39 15.12 13.15 203.28
①+② 53 48.1 48.1 46 42.8 42.8 42.8 42.8 42.8 42.8 42.8 494.8
n
社会贴现率

BTi
CTi
发生在第i年的总效益和总费用
ENPV:反映项目对国民经济所做净贡献的绝对指标, ENPV大于或等于零的项目认为是可以考虑的项目
评价指标之二:经济内部收益率(EIRR)
使得项目计算期内的经济净现值累计等于零 时的贴现率

项目的经济费用效益分析

项目的经济费用效益分析
• 直接费用包括项目本身的直接投资和生产物料投入,以及其 他直接支出。
• 项目产生的负效益亦统一划为费用,不能用货币量化的负效 益可用文字作定性分析。
• 直接效益
• 由项目本身产生和提供的产出物或劳务,用影子价格计算其 经济价值。
• 项目直接增加销售量和劳动量所获得的收益; • 为社会节约的开支、减少的损失和节省的资源。
目的是分析计算投资项目为国民经济带来 的贡献,从而评价投资项目在经济上的合理性, 为投资决策提供宏观上的决策依据。
经济费用效益评价与财务评价的区别

• 经济目标不同

财务评价——企业利润最大化

经济费用效益评价——国民经济效益最大化
• 价值尺度不同

财务评价——现行价格

经济费用效益评价——合理价格(影子价格)
1、费用和效益的鉴别与计量
• 内部费用
• 为满足项目所需投入物而加大社会供应量所带来的 费用
• 减少对其他相同或类似企业的供给所带来的费用 • 增加进口或减少出口所带来的费用
• 外部费用
• 主要是指工业项目废物产生的环境污染给社会所造 成的损失
• 环境污染包括:空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物的堆 积和噪音造成的污染等
• 与机会成本在含义上是一致的
• 投入物——资源没有用于其他项目所放弃的边际收益; • 产出物——用户的支付意愿。
• 获得影子价格的途径
• 以交换价格为起点,将其调整成影子价格。
2、影子价格
• 什么样的投入物和产出物需要调价?
• 价格严重不合理; • 费用或效益中占的比重较大。
• 货物的划分
• 外贸货物
• 影子价格=离岸价格×影子汇率- 国内运费-贸易费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费用-效益分析法也称为边际分析法,它是以福利经济理论为基础的,其基本原理为:社会通过生
产和消费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当消费者的总利益大于生产所消耗的总费用时,社会福利才能得到
提高,不然的话,表面上需求满足了,而实际上社会福利反而降低。

当总收益大于总费用,且两
者的差额最大时,社会福利的提高也最大,费用-效益分析法就是把每一经济行为与社会福利设施
的全部效果和影响折算成货币单位,按其净利润进行方案比较,择优舍取的方法。

目前费用-效益
分析法被引入环境经济学中,已成为评价防治污染方案、评价环境影响、制定环境标准等经济效
果的重要工具。

在污染防治规划中,要花多少治理费用,是根据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来确定的。

在环保设备应用技术经济分析过程中,用边际分析法的基本思想来研究分析问题是具有技术经济
价值的。

(1)边际效用及其递减规律效用是一个人通过消费商品或劳动所得到的需求上的满足它说明了
商品或劳动对个人的使用价值,也代表着个人本身的收益。

(2)边际费用边际费用指的是由于增加产量而增加的费用。

在环境经济学中,排放消减量的增
加所需增加的费用,即为边际费用。

(3)社会最大净收益社会通过生产和消费商品来满足人们的需要,只有当消费者得到的总收益
大于生产所消耗的总量费用时,社会福利才能得到提高。

当总收益和总费用之间差额最大时,社
会福利的提高也最大。

总费用都大于总收益,这时社会得不到收益,经济效益降低。

在环境经济学的范畴内,污染被看做一种单纯的外部影响。

从理论上说,最好的解决方法是按市
场价格把它内部化,从而使环境质量成为一种商品,以恢复价格机制的作用。

例如可通过污染税、污染权、补贴、赔偿等环境经济政策,使污染的外部性做到内部化。

从环境经济学把环境质量看
做是一种商品的观点,为了获得这种商品,社会需要投入一定数量的资源,如同生产其他任何产
品一样。

如何在现有的技术经济条件下,以最少的费用,获得最大的社会效益,即经济上最佳的
污染水平,这就是人们在环境经济研究中所应用的费用-效益分析法。

对环保设备投资决策来说,
投多大污染防治费最合适,既不是以达到最低要求的环境质量标准的投资为最佳,也不是以达到
最高要求的环境质量标准的投资为最佳,而是应当把该环保设备投资活动引起的边际效益去和它
的边际费用相比较,如果前者大于后者,就是有利的;否则,就是不利的,且以净收益最大为最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