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企业经营模式分析
养猪产业模式介绍-广东温氏集团养猪产业案例

温氏农户近10年增收情况
近10年来,温氏的合作农户累计获利达到44.15亿元,户均19.16万元。
截止到今年上半年,集团公司已带动养户39000户。
1997年至2007年温氏合作专业户增长情况
从1992年起,先后与华南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中科院广州分院等全国10多所国内知名院校进行产学研合作,取得很好的成果。
温氏长期与行业内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并迅速将最新成果运用于农业产业化大生产的实践。
四、管 理 模 式 特 色
1,全员股份合作制
自创业开始,就实行全员股份合作制。员工既是资产的 拥有者,又是企业的劳动者,是企业真正的主人,全体员工 彼此之间只有分工的不同,没有等级的高低,员工既能通过 自己的劳动获得劳动收入,又能通过购买公司股权获得投资 收益,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员工们的积极性。
养 猪 产 业 模 式 介 绍 -广东温氏集团养猪产业案例
吴珍芳 博士 华 南 农 业 大 学 教 授 广东省温氏集团研究院 院 长
01
温氏集团基本情况介绍
03
产业模式特色
02
温氏养猪产业基本情况
04
管理模式特色
温氏集团基本情况介绍
1,地理位置 总部位于粤西山区的云浮市新兴县(六祖惠能的故乡)勒竹镇榄根,距离广州大约两个小时车程。
2,温氏的历史
广东温氏食品集团有限公司
1983年,由7户农民集资8股共8000元创办簕竹鸡场起家, 1986年开始“公司+农户”模式合作养鸡。 于1993年组建集团公司。
3,当前主要产业和规模
温氏集团拥有10大业务体系。
01
2007年销售收入117亿,预计2008年将达160亿。
集约与分散协同的农畜结合猪业循环经营模式

一
、
生猪产 业分散 与 来约 经营优 势 与劣 势分 析
业规模较大 ,在生猪疫病 防治 、饲养 管理 、养殖技术 等方 面
1 . 生猪产业 分散经 营与集 约经营 的界定 。我国是世 界上 比较严谨 ,生 产效率高 ,有 利于疫病 的防 、控 、治 ,综合养 养猪最早的 国家 ,也是出栏数量最 多的国家 ,20 年出栏生 殖效益相对较 好且稳定 ,有 利于工业 饲料 产品的推广 ,带动 08 猪 约 占世界 总 出栏 量 的一半 。但是 ,受我 国养猪 业 门槛 低 , 相关产业 的发展 。但相 对于分散型养殖 农户庭院型农 畜结合 从业者 多为没有 技术的农 民等客观条件影 响 ,占我 国养猪业 模式 来说 ,其劣势也十 分明显 。其一 是受地域空 间制约 。经 半壁江 山的是干家 万户的分 散养殖户 。经 营条件好 的发 展成 营规模化 、标 准化所带 来的 巨大用地 需求 ,形成严峻 的扩容
专业化 、单业经营特性 ,导致了。散户养 殖 的优 势是 能充分利 度集 约化养殖使得猪粪 尿更加集 中 ,没有足够 土地能够及 时 . 用农 作物副 产品等 非常 规饲料 ,减 少饲料 用粮 ,节约 资源 , 消纳 ,随意堆放 、丢弃 ,大量有机废 水排放到 附近 水沟或 田
为 了专 业养猪户 ,经济基础好 的个人 、企 业以及生猪加 工龙 困难与 障碍 ,成为制 约其进一步发展 的 巨大障碍 。从 各地实
个 ∞0头的 中小 规模 化养猪 场( 含圈舍 、库 头企 业则走上 了规模化生猪 养殖道路 。从而使得我 国农区养 际经 验看 ,建 1 l 房 、生活用房 、道路 、绿化带 】 需要土地 1hq . n ,折合 2 6 4亩 , 猪 主要呈现为农 户散养 、专业户养猪 和规 模化 生猪 生产企业 三 种经 营形式 ,其 中的 前两类—— 农户散养 和专 业养猪 户 , 在 当前农 区人 口密集及联产 承包导致 的分散经营状 态下 ,难 ( 0头 X O家农 户散养 ,l O户散 多数 以农 户家庭 为单位兼业经 营或专业饲 养 ,鉴于 两者多数 以协调 解决 。若将 I ) 猪分散到 l
中国养猪企业三大经营模式

中国养猪企业三大经营模式第一种模式一般是公司集中加工、农户分散饲养,公司将饲料、仔猪、药品出售给农户,由农户进行养殖,育肥后根据约定价格进行收购,实现规模养殖。
公司对农户提供统一供苗、统一采购饲料、统一防疫、统一销售等服务。
这种模式的优势是易于实现规模扩张,受土地限制程度不大,资金可以渐进投入,但比较容易将疫病风险转嫁给农户。
其抗风险性虽强,但在食品安全性方面不够,因为它无法控制农户怎么用饲料。
此外,在市场行情特别好的时候,这种模式的企业拿不到该部分超额利润,因为农户可能不把生猪卖给企业。
第二种模式即雏鹰模式,由养殖企业与农户紧密合作,公司为农户提供场所、饲料、仔猪、药品等养殖必备物资,农户发挥自身养殖管理经验与公司饲养管理相结合,实现规模养殖,农户根据养殖成果获取收入。
公司通过租赁零星土地建设养殖场,农户在公司养殖场内进行养殖,实现分散养殖,统一管理。
这种模式的优势是易于控制生猪质量,易于实施统一饲养管理、易于统一防疫、易于统一处理污粪;易于实现规模扩张,受土地限制程度较小,资金可以渐进投入;易于保持与农户的良好合作关系;疫病集中暴发风险得到有效分散;易于发挥农户养殖责任心,降低养殖成本,因养殖场建设和维护成本较低。
其劣势是规模扩张受人员限制,养殖企业需要根据区域分散程度配备相应数量的管理和技术指导人员。
雏鹰模式是将农民的积极性与规模养殖结合起来。
农民只需交一两万元保证金,便可到雏鹰公司的养殖场来养猪,其猪仔、饲料、药品疫苗以及最后的售猪,全部由雏鹰解决,而这些中间环节恰恰是农民自己养猪的弱势所在,如果农民在养殖的过程中赔钱了,还会享受雏鹰农牧提供的保底利润。
侯建芳如是介绍该模式的好处。
据侯建芳介绍,雏鹰农牧是国内唯一一家采用这种模式经营的公司,但国内最少有50家企业试图复制其经营模式,不过最终都没有成功,有一半以上是在试行三个月后流产,能坚持半年的估计不到二成,坚持一年的为零。
在他看来,这些企业失败的关键是出了一次事故之后就不坚持了,即还没来得及成功就夭折了,如果有人愿意多坚持尝试几年,未来可能会有企业成功复制其经营模式。
七种养猪经济模式介绍

节地养猪模式 方遵 守均衡全价 的原则 ,根据动物营养学 ,应用 楼房 养猪 模式 可充 分利 用 土地 、l 先进的饲料 配方技术和饲料制备技术 ,根据不 同 气 、水 ,拓展猪的生长空 间。如建一个 0 0 亩用地 ; 生长阶段 、长势进行饲料配制 ,生产全价配合饲 猪场 ,按传统方式需要5 一10
行归 纳分 类 ,特 推介 如下
益影 响。四是加强饲养管理 ,减少疾病 少药物用量 。当需要用药时 ,按规定用 境 。生猪饲料 中不应添加 国家严禁使用
减量 、替代模 式
和 替 代模 式 。一 是 饲 料 原 料 要 求 色 泽 新 鲜一 致 ,
遵 循减 量化 的原 则 ,采用 有 害投 入 品减量 使用 ,并严格执行休药期规定 ,防止药 无发 酵 、霉变 、结块及异味。有害物质及微生 物 伦特罗等违禁药物 ;对微 量元素 和药物 符合 规定标准 。制药工业副产品不宜 于作生猪饲 加物的使用控制在安全量以下。
施 ,达 到 节 能 减 排 的 目的 。 实 践 证 明 , 以 塑 料 料 。德 国 、古 巴 、 日本 等 国早 在2 世 纪 8 年 代 就 0 O
薄膜 为主 的太 阳能暖棚 育肥舍 最实用 高效 ,该 开始 对 城 市泔 水 进 行 集 中加 工 处 理 应用 ,取 得 了 猪 舍 具 有 结 构 简 单 ,造 价 低 ,有 光 照 ,通 风 良好成 效。如依 1本经验 ,每头 肉猪每 E喂7 3 l 千 好 ,冬暖夏 凉等优 点 ,能够有 效提高 猪 的福 利 克加工后 的泔 水 ,一个 1产泔水5 0 ̄ 3 0 1 的城市每
1 — 7 ,省力 省时 。 5 1头
节水养猪模式 是推行 “ 两分 四改”清洁生产技术。 “ 两 分 ”:严格采用雨污分流 、干湿分离设计工艺 , 净道和污道分 开。 “ 四改” :改水 冲清粪为人工 清粪为主 、高压水 冲为辅的清粪方式 ;改无 限用 水 为控制用水 ;改明沟排污为暗道排污 ;改渗漏 地 面为防渗地面。 “ 四改”措施可使 日排污量 明 显 降低 ,既能节约水源 ,又做到了对环境污染 的
养猪产业模式介绍29页PPT

2019年至2019年温氏合作专业户增长情况
40000 35000 30000 25000 20000 15000 10000
36500
30000 30000 27000
23000 20000
8000
15000
12000 10000 8500
养户户数
5000
0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以养鸡、养猪为主业
二、温氏养猪产业基本情况
1,生产规模与布局
• 预计2019年上市肉猪260万头。
• 公司有包括4个原种猪场, 15个种猪繁殖场,57个商品猪 苗场和450万头肉猪饲养规模。存栏纯种母猪18000头, 杂交母猪155000头。
• 分布在广东、广西、福建、海南、江苏、安徽等,其中广 东占约80%。
• 农户承担肉猪15kg-上市的饲养管理环节。
1,“公司+农户”模 式
• 2)在利润分配机制上
• 按约定计算农户收益
• 设计原则:
根据工作效果计算收益, 农户平均利润有保障, 长期合作收益, 考虑市场的变化
1,“公司+农户”模 式
• 3)公司与农户的风险机制
• 公司承担产品结构、技术保障、主产品生产和市场变化等 重大风险。
温
公司的分配制度形成了“以劳动报酬
氏
体现劳动价值,以年度奖金体现绩效,
股 东
以福利待遇体现平等,以股份分红体现
大
公平”的内部激励体系。
会
投资者与劳动者身份实现双重紧密结合,较好地解决了 企业发展中的资金、劳动力等问题,是企业得以持续高 速发展的原动力。
不同生猪养殖模式的效益评估及比较分析

仔猪费用、饲料费用、人工费用、防疫治疗费用、技术
服务费用、水电费用、燃料动力费用及其他直接费用 8 类。
2017—2019 年各模式总成本整体呈上升趋势,按
照平均值从大到小依次为独立农户、公司 + 家庭农场、
公司 + 农户、合作社 + 农户、公司一体化,除了公司一
体化,其他模式的总成本均在 2 000 元 / 头以上,公司
从粪污处理成本来看,除公司一体化外,其他模式 粪污处理成本整体均呈上升趋势,可能是继 2015 年新 《环境保护法》实施后,这些模式的经营主体为实现环 保达标,不断购置设备或更新粪污处理技术,导致成本 提高;公司一体化由于养殖规模大,为应对环保压力而 购置的设备产生了固定资产折旧,粪污处理成本随着年 限的增加逐渐降低。粪污处理成本按平均值从大到小依 次为公司 + 农户、公司 + 家庭农场、公司一体化、独立
收稿日期:2020-09-15;修回日期:2020-10-28 资 助 项 目: 国 家 重 点 研 发 计 划 课 题(2018YFD0501105); 国 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603025) 作者简介:蔡辛娟(1996-),女,河南驻马店人,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为农业经济政策,E-mail:2256627103@ * 通讯作者:肖红波(1977-),女,河南邓州人,博士,副教 授,研究方向为农业经济政策、畜牧经济、都市农业,E-mail: xiaoxiaoxhb@
元/头
2018 1504.93 1550.54 1598.75 1789.26 1532.75
2019 3158.94 3172.29 3247.25 3150.22 3273.18
平均值 2097.45 2128.25 2174.57 2245.20 2148.29
当前各种养猪模式利弊分析

当前各种养猪模式利弊分析
1、多元化养猪模式
其特点是:多元化产业化经营,以养猪业为主,兼营饲料、动保、屠宰、销售等相关产业;有种猪、商品猪,自繁自养。
如广东温氏、广东长江、江西正邦等大集团养猪公司。
这种模式只适合于有实力的大集团公司运作,要求人、财、物资源雄厚,中小公司或企业不易运作。
其优点是易于扩张,规模效益好;形成产业链,整体创利能力强,抗风险能力强;即使养猪亏损,其它环节也可以赚钱,整个产业链仍会盈利。
2、单元化养猪模式
与多元化养猪模式相对应,其特点是:只从事养猪产业,不经营其它产业。
国内绝大部分猪场都采用这种模式。
优点是:便于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易于养猪专业化。
其缺点是:与多元化模式相比,养猪市场不好时,无以祢补亏损;综合竟争与盈利能力差;受相关产业的制约,抗风险能力差。
3、一条龙养猪模式
目前国内大部分的规模化种猪场都采用这种模式。
其特点是:从种猪育种、种猪扩繁、仔猪繁殖,一直到生长育肥都自己做。
这些种猪场往往是以经营种猪为主,非种用部分育肥用;也有的种猪场有自己的父母代商品场或商品线。
其优点是自繁自养,易于疫病控制;可根据市场情况灵活调整猪群结构,或生产纯种猪、或生产二元母猪、或育肥;专业化较强。
其缺点是种猪育种成本高,要求专业化饲养与管理水平要高,猪场的固定资产投入较高。
生猪养殖经营模式的研究——基于雏鹰模式与传统“公司+农户”模式的比较分析

实行统一管理。雏鹰模式是在传统模式
基础上进行 的深化和创新 ,是一种 与农
户 紧密合作 的独特经营方式 ,实现 了公
司与农户合作共赢 ,得到 了业 内的普遍
认 可 。在 国 内生 猪 养 殖 模 式 的探 索 中产
“ 相互融资”的深度合作旧,为其他农业
企 业的融 资扩张提供了借鉴 ,但没有从 多方面 将雏 鹰模 式 与传 统模 式 进行 比
题。
法 ,分析 雏鹰模式与 传统 模式 的不 同 , 揭示雏鹰模式 的独特优势 ,以期 为其他
生猪 养殖企业在探索经营模式方面提供
借鉴 。
1 . 1 合作建场:农户承建 ,公司租用 公 司要 发展 ,就 需 要 继续 扩 大 规 模 ,继续建造养猪场 ,如 果完全依靠公 司的资金投入 ,公 司将面 临着巨大 的资 金压力。雏鹰模 式采用 “ 农户 承建 、公
雏 鹰模式是河南省雏鹰农牧集 团股
模式。公司为农户提供场所 、饲料 、仔 猪、药品等养殖所 需必备物 资,农户将 自身养殖 管理经验 与公 司饲 养管理相 结
份 有限公 司 ( 以下简称雏鹰农牧)通过
长 期探 索 而开创 的 一套 与 农户 紧 密合
收稿 E t 期:2 0 1 3 - ”一 1 9
场的流程[ 6 ] 见图 1 。
利用农户 的资金建厂——————— ] 农 户通过 自有资 金和贷 款建场 卜 _ —————— _ . 1 合 作建 场农户
农 户办理土 地租 赁协议 ,租赁
期 内负责 日常维 护和相 关费用
养殖场
了企 业的资金投 入 ,起 到了间接融资 的
养殖场 由合作建场 的农户 按公司的要求
自行建设 ,建成后租 赁给公司使用 ,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养猪企业经营模式的分析摘要:目前中国正处于养猪生产方式的重要转型时期——大型企业逐渐成为主导力量,但其具体的经营模式各有不同。
文中选择了广东温氏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江苏立华牧业有限公司和河南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三家国内具有代表性的且有不同经营模式的生猪养殖企业,从其生产管理、经营模式、组织架构、赢利途径等作了比较,以厘清在不同资源(资金、土地、管理和技术等)配置条件下养猪企业的合适经营模式,为养猪企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中国是一个养猪大国,但不是一个养猪强国,现代养猪生产中的主要环节如种源、饲料技术、疫病防控技术等与养猪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的差距。
近20年来,通过引进、合资等方式,中国的养猪生产水平有了迅速的提高,饲养的品种、饲喂的饲料、疫病的防控等基本与国外同步,但在养猪生产方式上因国情不同,导致与国外生产方式有较大差别。
如目前美国多以大型企业为主,大企业养猪占生产的主要份额,少部分为小散户以联合体的方式提供存在。
欧洲多以小企业生产联合体的方式进行养猪生产。
我国目前正处于养猪生产方式重要的转型期,以小规模农户养殖的方式不断减少,大型企业如温氏等成为养猪生产的中坚力量。
温氏 2014年上市肉猪数达1280万头,名列世界第二。
但大多数中国养猪企业还是以小而散为主,近几年来牧原、雏鹰等养猪企业先后上市,在资本的推动下中国养猪企业发展迅速。
目前温氏、立华、牧原等企业在养猪生产模式上各有不同,有必要对其生产模式、经营方式、组织结构、赢利途径等作一比较,以厘清在不同资源(资金、土地、管理等)配置条件下养猪生产经营的合适模式,为养猪业的发展提出一个参考。
1公司简介1.1广东温氏食品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温氏集团”或“温氏”)温氏集团采用“公司+农户”的经营生产模式。
由公司供应农户商品仔猪、饲料、兽药等物化生产资料,对产品实现统一回收。
公司还提供统一技术与管理标准;其中技术标准包括免疫程序、保健程序等,管理标准指的是各类猪种各阶段的饲养方案。
农户按统一标准,自行搭建猪舍进行商品猪养殖,待商品猪达到一定的规格(上市体重或上市日龄)后,公司保价回收和销售,最后统一核算金额。
此模式下农户成为公司的契约养殖户,不承担市场风险。
目前普遍认为“公司+农户”可以带动农民养猪致富;公司占用土地少,固定资产投资小,企业扩张速度快;饲养管理和疫病风险大;存在较大食品安全隐患;公司和农户在利益分配方面有所冲突,合作农户违约问题严重,农民弃养等导致企业回收肥猪、收回赊款风险较大。
1.2 江苏立华牧业有限公司(下称“立华公司”或“立华” )立华公司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生产模式。
虽说本质上也是“公司+农户”,但存在着差别:企业按统一标准投资建造猪舍,并且提供农民猪苗、饲料、兽药、技术指导和技术人员服务以及防疫和技术管理,农户交纳适当保证金后在基地内进行封闭式养殖,成为公司的契约农户,最终由公司负责回收和销售商品猪。
此模式的优势为:减少了育肥阶段饲养管理和疾病的风险;降低了回收育肥猪和资金回笼的风险。
可是公司固版权和免责声明资产投资增大、占地面积多、扩张速度变慢;环保集中处理压力增大。
1.3 河南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牧原股份”或“牧原”)牧原股份采用的是“自繁自养自加工”的一体化模式,形成一条生猪育种、种猪扩繁、商品猪饲养为一体的完整封闭式生猪产业链。
猪场的建设、饲养、固定设备等均由企业投资,农户与公司签订合同形成雇佣关系后,统一养殖、统一供料、统一防疫、统一销售、分阶段饲养。
牧原式养殖的管理及疫病风险最低,食品安全性得到保障;但公司固定资产投资大,环保压力大。
2 三种模式的比较2.1生产和管理模式2.1.1温氏“公司+农户”公司设有种猪场,由公司统一管理,能够较好地控制其生产环节,因此种猪具有较高生产水平。
但保育场(舍)没有单独设立,由农户在商品猪场中划出一小片区域适当增加投资进行保育猪的饲养。
农户饲养25日龄(断奶后2 ~3d)苗猪至175日龄(共饲养150d)由企业收购,此举对农户饲养质量要求较高,但农户养猪都较为细心,倘若技术人员辅导到位,还是可以获得较高的生产成绩。
但对于农户来说,因为需要建设保育舍和饲养保育猪,投入增加、管理要求也较高,而且由于现阶段生猪养殖环保压力增大,农户发展较为困难。
同时,农户在各自养殖场内进行养殖,企业对农户的控制力弱,农户出于利益最大化,难免会使用通过其他渠道得到的饲料和药品等,甚至还有可能使用违禁药品,这些均会造成产品的质量下降;还有部分农户会外购掺入猪苗补栏,行情好时偷卖肥猪,行情差时谎报死淘率。
2.1.2立华“公司+基地+农户”种猪由公司统一饲养,仔猪21日龄断奶后转至公司保育舍。
育肥舍由农户进场契约代养,公司提供给农户70日龄的育肥猪,在饲养105d后,公司回收175日龄的商品猪。
此模式可大大缩减农户饲养周期、增加年饲养批次,并且农户无需增加保育的投入,即便是饲养量相同的情况下,农民也可增加收入。
而且,农户进场饲养还可有效控制“公司+农户”模式下产生的“偷买偷卖”。
以前立华保育舍由公司员工饲养,但近期发现员工在管理上责任心不如农户饲养,现正逐步过渡到保育猪也承包给农户代养。
2.1.3 牧原“一体化”牧原采用的是“分阶段、流程化”的生产工艺,将生猪养殖分为“配种-妊娠- 娩-保育-育成”5个阶段并配置不同的猪舍。
一体化模式可对生产过程进行严格控制,并且采用一些更科学的、先进的饲养方式,如早期隔离断奶(12~14d 断奶)、分胎次饲养、多点式饲养、一对一专栏与不混群、自动化饲喂等饲养组织方式。
2.2 经营模式2.2.1公司与农户的关系温氏模式下,农户利用自有的土地、猪舍、生产工具各自进行养殖,农户和公司之间只是单纯的供销合作关系。
立华模式中农户直接在立华公司建造的基地内饲养商品猪,使用相同规格的猪舍和生产工具等,所以此农户和公司合作更为紧密,这样公司既可以按照产品质量要求对农户养殖过程进行指导,还可以避免农户偷偷把猪卖给其他收购商,对企业谎称死亡率高,导致企业收购困难的情况。
牧原股份是直接雇佣员工进行养殖生产,此模式下的生猪所有权归公司所有。
2.2.2农户承担的风险在温氏和立华模式下,农户不承担市场风险,即不管市场如何变化,公司按事先约定好的价格(猪苗、饲料、兽药、肥猪等)提供给农户物化生产资料和回收商品猪,保证农户平均每头肥猪所得毛利。
但在市场行情出现巨大变化时,公司可能会对农户的毛利稍作调整,如市场行情低迷、公司严重亏损时,会向下调整10 ~ 20元/头的毛利;当市场行情良好时,可通过适当的“二次分配”方式返补农户,如每出栏一头商品猪多补贴 10元,具体按市场行情决定。
虽然农户不需承担市场风险,但要承担一定的养殖风险,即在平均盈利条件下,某些责任心强的农户因管理良好,可获得较高毛利,如温氏中最高可达250元/头;某部分农户则有可能亏本,公司会对亏损户提供更多的技术与管理支持,来帮助农户提高生产成绩。
除了管理因素会造成养殖风险以外,还与猪苗批次、种猪场、疫病情况等有关。
牧原股份的员工则基本不需承担市场风险和饲养风险,其收入由工资和奖金组成。
2.2.3农户的饲养态度有研究表明不同经营模式会导致农户产生不同的养殖心态。
当生猪所有权归农户所有时,农户需承担一定的养殖风险,在生产过程中会表现出更强的责任感,例如在使用饲料或兽药时“精打细算”,与猪群互动更为密切,以及更频繁地进行猪舍清洁和卫生保持。
相比之下,公司拥有生猪所有权时,农户的表现则更偏向于完成任务式的敷衍,易发饲料浪费、卫生保洁不到位等行为。
2.3公司的投入和成本生猪养殖企业的运行费用分为生产成本和期间费用,生产成本指的是与生产活动直接相关产生的费用;期间费用指的是与产品生产活动没有直接联系的费用,主要包括公司管理和后勤人员的工资和奖金、融资的费用、办公楼租赁费等等。
不同经营模式主要导致生产成本出现差异,所以本文暂不具体比较期间费用。
猪场的生产费用分为投入和成本,投入包括猪舍等建筑和生产过程所需的设备的费用,成本指的是饲料、兽药、设备和建筑的折旧、水、电、交通等和工资的费用。
3农户年收入温氏模式的农户一批猪苗饲养150d,每批之间空舍消毒30d,一年365d 约可饲养2批,每批饲养350头,年饲养量为700头,每头猪毛利约为145元,每年毛收入10.15万元。
立华模式下农户一批肥猪饲养105d,每批间空舍消毒30 d,一年可饲养约2.7批,每批1200头,年饲养量3240头,毛利约55元/头,毛收入可达17.82万元。
在农户毛收入中没有考虑水电费、燃料费、运费、财务费用等,若考虑成本,温氏每头商品猪净利润约为 90元,立华则为35元/头。
虽然立华育肥场投入较大,标准较高,但因采用自动喂料、自动清粪等工艺,农户每批饲养规模进一步增大,在单头猪毛利方面有进一步降低的可能。
另外,立华农户每批商品猪饲养天数短,年饲养批次增加,提高了肥育舍利用率,均降低了每头商品猪的饲养成本。
温氏因单个农户面积小,配套设施如装猪台、环保设施等分摊比重大,单位投入其实并不小;目前温氏也通过“倍增计划”提高户均饲养面积,一方面可以提高农户家庭收入,另一方面农户投入和成本可进一步降低。
温氏农户养殖商品猪需投入约13万元建造500㎡猪舍及辅助设施,并且每头猪苗需提交200元押金,共投入 20 万元;成本包括燃料、水电、运输、财务费用、建筑和设备的折旧等等约55/头,共3.85万元;净收入等于毛收入减去成本即6.3万元。
立华农户通过公司担保贷款20万元,进场养殖前需提交5万元押金,即合计直接投入5万元;成本包括水电费、燃料费、运费、财务费用等,合计20元/头,共6.48万元;净收入为11.34万元。
牧原农户的年收入由工资和奖金构成,约为4万元。
4讨论与分析4.1从农户角度由表3和表4可知,假设农户饲养水平类似且不考虑其他可能导致生产差异的因素,单纯从农户年收入的经济角度来看,立华模式下的农户可获得较高年收入,不仅仅让农民成为农业养殖的主人公、增加就业机会,还可大大提高农户收入、改善农村家庭生活水平。
但是养殖户也需注意到收入与许多主观和客观因素相关联,必须提升自身责任心、素质和管理水平才是增加收入的关键。
4.2从公司角度通过以上管理、经营和投入等各方面的比较,三大生猪养殖企业的总特点见表5。
温氏因在土地、资金方面可充分利用农户资源,所以发展速度较快;相比之下,立华和牧原受到土地和资金的约束,发展速度有所迟缓。
但立华和牧原的管理水平得到提高,可伴随而来的是投入的增加。
因此,各模式下鱼与熊掌难以同时兼得。
4.3经营模式分析3家企业采用3种不同经营模式均成功地在生猪养殖市场中占据了相当比重,说明三者的差异之处都有其存在发展的合理内核,符合中国客观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