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地面供电毕业设计论文

合集下载

煤矿井下供电技术 毕业论文

煤矿井下供电技术  毕业论文
本说明书是根据十矿的实际情况、地理条件而制订的。十矿属于高瓦斯矿井,所以在设计的同时,除了满足对供电的基本要求外,还应当注意电气设备的选择,(采用煤矿专用设备)电气保护装置等等。
总之,所有的供电系统都是以井下安全生产所服务为目的。设计一套完整、完善的井下供电系统,对煤矿安全生产是必不可缺少的。
第一章
单位:万吨
煤层
工业储量
A+B
可采储量
合计
己15-16
1444.7
1444.7
1092.9
己16
601.4
464.3
511.1
己15
1054.6
809.2
843.7
戊11
356.3
356.3
285.1
戊10
2370.3
2070.3
1896.3
戊9
1018.1
1018.1
月台变电站属矿务局供电公司管辖,其6kv系统为单母线分段接线,两段母线分别向北风井工业场地内的提升绞车、空压机、7#扇风机、北风井变电所、院内变电所和井下第一、第二水平中央变电所及化工厂等场地外的用户供电。
1.1.
平顶山煤田属华北地层区豫西分区渑池~确山小区。依据地表出露与钻探揭露,井田内地层层序自上而下为:寒武纪张夏组、固山组;石炭系太原组;二叠系山西组;第三、四系。明显的从海相沉积通过海陆交互相沉积,逐渐变为陆向沉积。其中石炭系太原组、二叠系山西组、石盒子组为含煤地层,含煤地层总厚度近800m。
矿井主提升系统二个:
(1)老主井核定能力210万t/a;
(2)大皮带斜井核定能力120万t/a
矿井辅助提升系统三个:
(1)老副井:核定能力210万t/a
(2)北翼进风井:核定能力180万t/a

矿山供电毕业论文

矿山供电毕业论文

矿山供电毕业论文矿山供电毕业论文题目矿山供电设计与安全专业电气自动化摘要设计一个安全、可靠、经济、实用的井下供电系统,对保证井下安全生产有重大意义。

电力负荷是决定电力系统规划、设计、运行以及发电、送电、变电布局的主要依据。

保证供电系统的运行经济性,在运行中尽量减少损耗、提高效率,使系统尽可以做到低成本,节约建设投资。

在保证安全生产和安全用电的前提下,使用户得到可靠、优质、经济的电能,并且在保证技术。

经济指标符合要求的同时,使系统尽可能达到机构简单,便于安装、维护,易于操作。

包括供电系统的的结线方式,即如何汇集和分配电能。

采区的供电方式为采区变电所-移动变电站-工作面配电点方式。

(1)这种供电方式简化了供电系统,缩短了低压供电距离,减少了电能损耗,保证了供电质量,满足了正常运转和启动需要。

低压供电系统的简化,使电网的安全可靠程度增加,并减少电缆截面面积和低压开关数量。

(2)采用干式自冷变压器,没有火灾和爆炸危险,提高了采区供电的防爆性能,附属部件简单,有利安全,且便于检修。

采区变电所位置的确定原则:1.位于负荷中心,并保证想采区内最远距离、最大容量设备供电。

2.一个采区尽量采用一个采区变电所位置。

3.尽量设在顶板稳定、无淋水的地点。

4.通风运输方便。

采区供电电压的选择为对于一般机械化工作面,用660V电压;对于综合机械化工作面用1140V电压。

对于工作面配电点直接控制的工作面上的各种用电设备,应用经直接接在该配电点母线上的专用磁力启动器控制。

由于工作面配电点距离采区变电所较远,并因采掘工作面电器设备经常移动、负荷重、启动频繁、工作条件差、维护量大,故一般应在每个配电点加设一台电源进线自动馈电开关。

该开关与配电点的其他启动器开关设在一起,以便于停、送电操作和管理、维护。

并且在启动器出现机构失灵或接点粘连时,还可以借其切断电源,同时,此开关的设置还可能增加过流保护系统的可靠性和选择性。

矿用橡胶套软电缆既是井下固定设备、运输设备、采掘设备的供电电缆,又是从采区变电所向采掘工作面配电用的动力电缆;同时还有井下移动变电站用的高压监视型屏蔽橡胶电缆和地面大型采掘机用的高压橡套电缆。

毕业设计煤矿连采工作面供电设计

毕业设计煤矿连采工作面供电设计

目录摘要-------------------------------------------------------------------------------------------------------------- - 1 -绪论-------------------------------------------------------------------------------------------------------------- - 2 -一、课题的提出 ---------------------------------------------------------------------------------------- - 2 -二、本设计研究的目标 -------------------------------------------------------------------------------- - 2 -三、本设计研究的方向------------------------------------------------------------------------------- - 2 -第一章井田概述 ---------------------------------------------------------------------------------------------- - 3 -矿井简介 --------------------------------------------------------------------------------------------------- - 3 -气象 --------------------------------------------------------------------------------------------------- - 4 -地震 --------------------------------------------------------------------------------------------------- - 4 -地质 --------------------------------------------------------------------------------------------------- - 4 -工作面状况------------------------------------------------------------------------------------------------ - 4 -工作面设备------------------------------------------------------------------------------------------------ - 5 -设备配置--------------------------------------------------------------------------------------------- - 5 -顺槽设备--------------------------------------------------------------------------------------------- - 5 -其他设备--------------------------------------------------------------------------------------------- - 5 -第二章工作面供电系统------------------------------------------------------------------------------------- - 6 -煤矿供电系统接线的要求 ----------------------------------------------------------------------------- - 7 -配电网络的接线方式 ----------------------------------------------------------------------------- - 7 -变电所的主接线 --------------------------------------------------------------------------------- - 10 -工作面配电点------------------------------------------------------------------------------------------- - 13 -配电点的位置 ------------------------------------------------------------------------------------ - 13 -工作面供电系统---------------------------------------------------------------------------------------- - 13 -高压 ------------------------------------------------------------------------------------------------- - 13 -低压 ------------------------------------------------------------------------------------------------- - 14 -第三章电力负荷计算及变压器容量选择 ------------------------------------------------------------- - 15 -电力负荷计算------------------------------------------------------------------------------------------- - 15 -供电负荷计算的概述 --------------------------------------------------------------------------- - 15 -供电负荷的计算 --------------------------------------------------------------------------------- - 15 -供电负荷统计 ------------------------------------------------------------------------------------ - 16 -变压器的选择------------------------------------------------------------------------------------------- - 18 -连采机等设备(第一路)--------------------------------------------------------------------- - 18 -皮带机专用(第二路) ------------------------------------------------------------------------ - 19 -风机等设备(第三路) ------------------------------------------------------------------------ - 19 -第四章矿用电缆的选择----------------------------------------------------------------------------------- - 20 -电缆的结构---------------------------------------------------------------------------------------------- - 20 -铠装电缆------------------------------------------------------------------------------------------- - 20 -橡套电缆------------------------------------------------------------------------------------------- - 20 -塑料电缆------------------------------------------------------------------------------------------- - 20 -电缆的敷设---------------------------------------------------------------------------------------------- - 20 -电缆敷设的要求 --------------------------------------------------------------------------------- - 21 -电缆长度的确信 --------------------------------------------------------------------------------- - 22 -电缆心数的确信 --------------------------------------------------------------------------------- - 22 -电缆的选择---------------------------------------------------------------------------------------------- - 22 -1000KVA高压电缆的选择---------------------------------------------------------------------- - 23 -500KVA高压电缆的选择 ----------------------------------------------------------------------- - 23 -低压电缆的选择 --------------------------------------------------------------------------------- - 24 -第五章短路电流的计算----------------------------------------------------------------------------------- - 27 -短路电流及其危害 ------------------------------------------------------------------------------------ - 27 -短路电流的危害 --------------------------------------------------------------------------------- - 28 -短路电流计算的目的 --------------------------------------------------------------------------- - 28 -短路电流的计算---------------------------------------------------------------------------------------- - 28 -1#移变二次出口端的短路电流Id1计算 -------------------------------------------------- - 29 -2#移变二次出口端的短路电流Id6计算 -------------------------------------------------- - 31 -3#移变二次出口端的短路电流Id10计算 ------------------------------------------------ - 34 -第六章井下三大爱惜方法及机电治理 ---------------------------------------------------------------- - 35 -井下三大爱惜方法 ------------------------------------------------------------------------------------ - 35 -漏电爱惜方法 ------------------------------------------------------------------------------------ - 36 -过流爱惜方法 ------------------------------------------------------------------------------------ - 36 -接地爱惜方法 ------------------------------------------------------------------------------------ - 37 -机电治理说明------------------------------------------------------------------------------------------- - 38 -第七章总结--------------------------------------------------------------------------------------------------- - 39 -致谢------------------------------------------------------------------------------------------------------------ - 40 -参考文献 ------------------------------------------------------------------------------------------------------- - 41 -摘要本设计为神木县苏家壕煤矿连采工作面供电设计说明书。

矿井采区供电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管理资料]

矿井采区供电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管理资料]

摘要矿井采区供电是否安全可靠和经济合理,将直接关系到每一位井下工人的人身安全和矿井的可持续发展,特别是在现代化的矿井生产中,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新煤层的不断勘探,为了满足生产发展的需要,本次设计根据新采区的实际情况,对其所需设备及供电线路等进行了设计,本设计是以东源公司羊场煤矿井下采区供电为对象,在遵照《煤矿安全规程》、《矿山供电》、《矿井供电》等矿井相关书籍的前提下进行设计的,根据新采区的实际情况,在相关技术员的指导下,深入生产现场,并查阅了有关设计资料、规程、规定,听取和收录了现场相关技术员的意见及经验,对采区所需设备的型号及供电线路等进行了设计计算。

设计时充分考虑到技术经济的合理,安全的可靠。

采用新技术、新产品,积极采取相应措施减少电能损耗,提高生产效率,并阐述了采区供电系统中各用电设备的选型及其计算过程,如变压器、电缆、开关的选择等,并对其进行了整定和校验,设计中比较详细地叙述了矿用电缆及电气设备的选定原则以及井下各种保护装置的选择和整定。

[关键词]:矿山供电;矿井电缆选择;井下保护ABSTRACTwhether the power supply of a pit collect area is safe and thrifty or not is affect workers’ person safety and the pit’s continued develop directly ,especially in the contemporary pit’s produce .Along with the scale of production is wider and wider and the exploration of the new coal bed is more and more profoundly. In order to content the need of the production’s develop .This design is on the basis of the reality situation of the new mining area. We have made a design on all the equipment and the power supply line .The design’s target is the power supply of Eastern Coal Cause Company Yang Chang. And this design is carried out by the premise of <<the Coal Mine Safety Rules>>, << Mine Power Supply>>, <<Pit Power Supply>>and so on .And this design is coincide with the reality situation of the new mining area. Before making it we looked around the site situation road some concerned books, rules, and formulate. When we made it we listen to the guide of concerned technician and listen to and take down the ideas and experience of the present technician .Besides we have made a plan of the equipment as well as its type. We fully think of the rationality of its technique and economy as well as its reliability of safety. We use new technology new produce and take some advanced measures to reduce the wastage of electric energy increase produce efficiency. Besides we have expounded the process of choosing power supply equipment’s type and their planning process such as transformer, electric cable switch and so on. We proofread and corrected them , related the principle of the electric cable and electric equipment’s decide as well as the principle of safe guard equipment’s choosing proofreading and correcting .[Key words]: pit power supply; the choose of electric cable ; the protection under the pit目录1 采区设计原始资料 (1)全矿概貌 (1)采区资料 (1)2采区变电所的变压器选择 (2)采区负荷计算 (2) (3)、容量、台数的确定 (3)3 采区变电所及工作面配电所位置的确定 (5)采区变电所位置 (5)工作面配电点的位置 (5)4采区供电系统的拟定 (6) (6) (6)5采区低压电缆的选择 (8) (8) (8) (8) (8). 采区电缆热稳定校验 (15)6 采区高压电缆的选择 (18) (18) (18)7 采区低压控制电器的选择 (22).....................................................................2 2 、长度来选择开关、起动器容量及整定计 (22)8低压保护装置的选择和整定 (24).........................................................2 4 (24)9 高压配电箱的选择和整定 (30) (30) (30)............................................................3 1 10 井下漏电保护装置的选择 (32) (32) (32) (32) (32)11井下保护接地系统 (34)设计总结 (36)致谢 (37)参考文献 (38)1 采区设计原始资料全矿概貌;:设计能力45万t/年,实际数45万t/年;:300天,日工作小时:14小时;:该矿井供电电源进线采用双回路电源电压为35KV,变电所内设有630KVA,10/,10/,承担井下和地面低压用电负荷。

煤矿地面供电毕业设计论文

煤矿地面供电毕业设计论文

摘要本设计初步设计了煤矿地面35kV变电站的设计。

其设计过程主要包括负荷计算、主接线设计、短路计算、电气设备选择、继电保护方案、变电所的防雷保护与接地等。

通过对煤矿35KV变电站做负荷统计,用需用系数法进行负荷计算,根据负荷计算的结果确定出该站主变压器的台数、容量及型号。

用标幺值法对供电系统进行了短路电流计算,为电气设备的选择及校验提供了数据。

根据煤矿供电系统的特点,制定了矿井变电所的主结线方式、运行方式、继电保护方案。

其中35KV 侧为全桥接线,6KV主接线为单母分段。

两台主变压器采用分列运行方式。

并根据电流整定值以及相关数据的校验,选择了断路器、隔离开关、继电器、变压器等电气设备。

关键字:负荷计算; 变电站; 继电保护;运行方式目录摘要 (1)ABSTRACT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概述 (1)1.1 设计依据 (1)1.2 设计目的及范围 (1)1.3 矿井基础资料 (1)2 负荷计算 (6)2.1 负荷计算的目的 (6)2.2 负荷计算方法 (6)2.3 负荷计算过程 (7)2.3.1 各用电设备组负荷计算 (7)2.3.2 低压变压器的选择与损耗计算 (10)2.3.3 6kV母线侧补偿前总计算负荷 (13)2.3.4 无功补偿计算及电容器柜选择 (13)2.3.5 补偿后6kV母线侧总计算负荷及功率因数校验 . 143 变电所主变压器选择 (15)3.1 变压器的选取原则 (15)3.2 变压器选择计算 (15)3.3 变压器损耗计算 (16)3.4 35kV侧全矿负荷计算及功率因数校验 (16)3.5 变压器经济运行方案的确定 (17)4 电气主接线设计 (18)4.1 对主接线的基本要求 (18)4.2 本所电气主接线方案的确定 (18)4.2.1 确定矿井35kV进线回路 (18)4.2.2 35kV、6kV主接线的确定 (19)4.2.3下井电缆回数的确定 (19)4.2.4 负荷分配 (20)5 短路电流计算 (22)5.1 短路电流计算的目的 (22)5.2 短路电流计算中应计算的数值 (22)5.3 三相短路电流计算计算的步骤 (22)5.4短路电流计算过程 (23)5.5短路参数汇总表 (32)5.6 负荷电流统计表 (34)6 高压电气设备的选择 (35)6.1 高压电气设备选择原则 (35)6.2 高压开关设备的选择及校验 (36)6.2.1 高压断路器的选择及校验 (36)6.2.2 本所断路器的选择及校验 (36)6.2.3 隔离开关的选择及校验 (38)6.2.4 限流电抗器的选择 (40)6.2.5 高压熔断器的选择 (42)6.3 互感器和避雷器的选择及校验 (43)6.3.1 电流互感器的选择及校验 (43)6.3.2 电压互感器的选择及校验 (44)6.3.3 35kV避雷器选择 (44)6.4 6kV高压开关柜的选择 (45)6.5 电力线路的选择 (46)6.5.1 35kV输电线路及母线的选择与校验 (46)6.5.2 6kV母线、电缆及架空线的选择 (48)6.5.3 母线支柱绝缘子、穿墙套管及室外构架的选择 . 556.6 设备选择汇总表 (57)7 继电保护方案的初步拟定 (60)7.1 变电所各断路器过流保护的设置与配合 (60)各断路器编号如图4-5所示 (60)7.1.1 QF1、QF2、QF3断路器保护的设置与配合 (60)7.1.2 QF4、QF5断路器上保护的设置与配合 (60)7.1.3 各6KV低压馈出线断路器的设置与配合 (61)7.1.4 6KV联络开关(QF8)的保护设置与配合。

大型煤矿厂区供电设计论文

大型煤矿厂区供电设计论文

第一章设计任务某年产90万吨原煤的煤矿,其供电设计所需的基本原始数据如下:矿年产量:90万吨; 服务年限:75年; 矿井沼气等级:煤与沼气突出矿井;立井深度:0.36 km ; 冻土厚度:0.35 m ; 矿井地面土质:一般黑土;两回35kV架空电源线路长度:L1=L2=6.5km ;两回35kV电源上级出线断路器过流保护动作时间:t1=t2=2.5s ;本所35kV电源母线上最大运行方式下的系统电抗:X s.min =0.12 (S d=100MVA);本所35kV电源母线上最小运行方式下的系统电抗:X s.max =0.22 (S d=100MVA);井下6kV母线上允许短路容量:S al=100MVA;电费收取办法:两部电价制,固定部分按最高负荷收费;本所35kV母线上补偿后平均功率因数要求值:cosφ′35.a≥0.9;地区日最高气温:θm=44℃;最热月室外最高气温月平均值:θm. o=42℃;最热月室内最高气温月平均值:θm. i=32℃;最热月土壤最高气温月平均值:θm. s=27℃;全矿负荷统计分组及有关需用系数、功率因数等如表1所示:表1 全矿负荷统计分组表设备名称负荷等级电压V线路类型电机类型单机容量kW安装台数――工作台数工作设备总容量kW需用系数K d功率因数cosφ离35kV变电所的距离km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 主机提升 2 6000 C Y 1000 1/1 1000 0.95 0.850.282 副井提升 1 6000 C Y 630 1/1 630 0.94 0.84 0.203 扇风机1 1 6000 k T 800 2/1 800 0.88 -0.91 1.54 扇风机2 1 6000 k T 800 2/1 800 0.88 -0.91 1.55 压风机 1 6000 C T 250 4/2 500 0.9 -0.89 0.36 6 地面低压 1 380 C 870 0.72 0.78 0.057 机修厂 3 380 C 750 0.6 0.7 0.208 洗煤厂 2 380 K 920 0.75 0.78 0.46 9工人村 3 380 K 480 0.76 0.85 2.0 10支农3380K360 0.75 0.85 2.7 11主排水泵 1 6000 C X 500 5/3 1500 0.88 0.86 0.65 12井下低压 2660CX23780.70.76注1:线路类型:C ——电缆线路;k ——架空线路。

煤矿供电设计范文

煤矿供电设计范文

煤矿供电设计范文
首先,煤矿供电设计需要根据煤矿的规模和用电负荷来确定电力需求。

煤矿的规模包括井口规模、工作面数量和开采深度等因素。

用电负荷则包
括生产设备、照明、通风、水泵等各项用电设备的功率和数量。

可以通过
调查煤矿的历史用电情况和进行现场勘测等途径获得所需的数据。

其次,在选择电源时,需要考虑到煤矿周边的电力供应情况、电力网
络的可靠性以及经济性等因素。

一般来说,煤矿可以选择由国家电网供电,也可以选择自建电厂进行自备电力。

而对于一些特殊情况,还可以采用太
阳能发电、风能发电等可再生能源来满足部分电力需求。

另外,在电力设备的布置上,需要根据煤矿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规划。

煤矿一般按照井口和工作面进行供电,井口设有变配电室和变电站,
用于供应井口区域的电力需求;工作面则设有煤矿用电设备和配电装置,
用于供应工作面区域的电力需求。

同时,还需要合理布置电缆线路,确保
电力供应的正常运行。

最后,在煤矿供电设计中,安全保障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煤矿作业环
境复杂,存在爆炸、火灾等危险因素,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电气防爆和防
火措施。

煤矿供电系统应具备防火、防爆和保护装置,以确保电力设备的
安全性和可靠性。

总之,煤矿供电设计是一个复杂且关键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煤矿的
规模、用电负荷、电源选择、电力设备的布置以及安全保障等因素。

通过
合理的设计和布置,可以确保煤矿的电力供应能够满足生产的需要,并且
保证安全性和可靠性。

煤矿地面供电系统设计

煤矿地面供电系统设计

煤矿地面供电系统设计目录摘要1 煤矿简介及负荷统计...........错误!未定义书签。

1.1煤矿简介 (4)1.2负荷统计 (4)2 负荷计算 (5)2.1负荷分级与负荷曲线 (5)2.1.1供电负荷分级 (5)2.1.2负荷曲线 (5)2.2 矿井用电负荷计算 (6)2.2.1设备容量的确定 (6)2.2.2多个用电设备组的计算负荷 (8)2.2.3负荷计算 (9)2.3 功率因数补偿 (12)2.3.1提高功率因数补偿的意义 (12)2.3.2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 (13)3 变电所主变压器选择 (14)3.1 变压器的选取原则 (14)3.2 变压器选择计算 (14)3.3 变压器损耗计算 (15)3.4 35kV侧全矿负荷计算及功率因数校验163.5 变压器经济运行方案的确定 (16)4 电气主接线设计 (17)4.1 对主接线的基本要求 (17)4.2 本所电气主接线方案的确定 (18)4.2.1 确定矿井35kV进线回路 (18)4.2.2 35kV、6kV主接线的确定 (18)4.2.3下井电缆回数的确定 (18)5短路电流计算 (19)5.1 短路电流计算的目的 (19)5.2 短路电流计算中应计算的数值 (19)5.3 三相短路电流计算计算的步骤 (20)5.4短路电流计算过程 (20)5.5短路参数汇总表 (28)5.6 负荷电流统计表 (30)6变电所的防雷与接地 (31)6.1变配电所的防雷设计 (31)8.1.1 变电所的防雷措施 (31)6.2接地装置的设计及计算 (34)6.2.1 保护接地方案设计 (34)6.2.2 保护接地装置计算 (34)结论 (35)致谢 (36)参考文献 (37)摘要百灵煤矿已有百年多历史,许多设备都是原来引进国外的。

随着企业的发展,目前的供电系统不能安全、可靠的进行工作。

本次设计主要是现有的供电设计特点进行分析、改造来满足供电系统的可靠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
本设计初步设计了煤矿地面35kV变电站的设计。

其设计过程主要包括负荷计算、主接线设计、短路计算、电气设备选择、继电保护方案、变电所的防雷保护与接地等。

通过对煤矿35KV变电站做负荷统计,用需用系数法进行负荷计算,根据负荷计算的结果确定出该站主变压器的台数、容量及型号。

用标幺值法对供电系统进行了短路电流计算,为电气设备的选择及校验提供了数据。

根据煤矿供电系统的特点,制定了矿井变电所的主结线方式、运行方式、继电保护方案。

其中35KV 侧为全桥接线,6KV主接线为单母分段。

两台主变压器采用分列运行方式。

并根据电流整定值以及相关数据的校验,选择了断路器、隔离开关、继电器、变压器等电气设备。

关键字:负荷计算; 变电站; 继电保护;运行方式
目录
摘要 (1)
ABSTRACT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概述 (1)
1.1 设计依据 (1)
1.2 设计目的及范围 (1)
1.3 矿井基础资料 (1)
2 负荷计算 (4)
2.1 负荷计算的目的 (4)
2.2 负荷计算方法 (4)
2.3 负荷计算过程 (5)
2.3.1 各用电设备组负荷计算 (5)
2.3.2 低压变压器的选择与损耗计算 (8)
2.3.3 6kV母线侧补偿前总计算负荷 (11)
2.3.4 无功补偿计算及电容器柜选择 (11)
2.3.5 补偿后6kV母线侧总计算负荷及功率因数校验 . 12
3 变电所主变压器选择 (13)
3.1 变压器的选取原则 (13)
3.2 变压器选择计算 (13)
3.3 变压器损耗计算 (14)
3.4 35kV侧全矿负荷计算及功率因数校验 (15)
3.5 变压器经济运行方案的确定 (15)
4 电气主接线设计 (16)
4.1 对主接线的基本要求 (16)
4.2 本所电气主接线方案的确定 (16)
4.2.1 确定矿井35kV进线回路 (16)
4.2.2 35kV、6kV主接线的确定 (17)
4.2.3下井电缆回数的确定 (17)
4.2.4 负荷分配 (18)
5 短路电流计算 (20)
5.1 短路电流计算的目的 (20)
5.2 短路电流计算中应计算的数值 (20)
5.3 三相短路电流计算计算的步骤 (20)
5.4短路电流计算过程 (21)
5.5短路参数汇总表 (30)
5.6 负荷电流统计表 (32)
6 高压电气设备的选择 (33)
6.1 高压电气设备选择原则 (33)
6.2 高压开关设备的选择及校验 (34)
6.2.1 高压断路器的选择及校验 (34)
6.2.2 本所断路器的选择及校验 (34)
6.2.3 隔离开关的选择及校验 (36)
6.2.4 限流电抗器的选择 (38)
6.2.5 高压熔断器的选择 (40)
6.3 互感器和避雷器的选择及校验 (41)
6.3.1 电流互感器的选择及校验 (41)
6.3.2 电压互感器的选择及校验 (42)
6.3.3 35kV避雷器选择 (42)
6.4 6kV高压开关柜的选择 (43)
6.5 电力线路的选择 (44)
6.5.1 35kV输电线路及母线的选择与校验 (44)
6.5.2 6kV母线、电缆及架空线的选择 (46)
6.5.3 母线支柱绝缘子、穿墙套管及室外构架的选择 . 53
6.6 设备选择汇总表 (55)
7 继电保护方案的初步拟定 (58)
7.1 变电所各断路器过流保护的设置与配合 (58)
各断路器编号如图4-5所示 (58)
7.1.1 QF1、QF2、QF3断路器保护的设置与配合 (58)
7.1.2 QF4、QF5断路器上保护的设置与配合 (58)
7.1.3 各6KV低压馈出线断路器的设置与配合 (59)
7.1.4 6KV联络开关(QF8)的保护设置与配合。

(59)
7.2 变压器的保护设置 (59)
7.2.1 变压器的气体保护 (59)
7.2.1 变压器的差动保护 (60)
7.2.3 变压器过负荷保护 (60)
7.2.4 变压器的过流保护 (60)
8 变电所的防雷与接地 (61)
8.1 变配电所的防雷设计 (61)
8.1.1 变电所的防雷措施 (61)
8.2 接地装置的设计及计算 (64)
8.2.1 保护接地方案设计 (64)
8.2.2 保护接地装置计算 (64)
结论 (66)
致谢 (67)
参考文献 (68)
前言
本设计的目的是通过本次设计巩固所学的专业知识,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实际工程设计的基本技能。

电力是现代煤矿的动力,首先应该保证供电的可靠和安全,并做到技术和经济方面合理的满足生产的需要。

由于煤矿生产条件的特殊性,对供电系统有特殊的要求,尤其是煤矿地面供电系统作为整个煤矿供电开端,对整个煤矿供电的安全,可靠,经济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论文根据变电所的设计原则,围绕某矿井35KV变电所设计这一课题展开了全面的设计与研究,主要完成以下工作:
针对矿井负荷的用电要求,根据需要系数法进行了负荷计算。

据此对主变压器进行选择,并进行无功补偿。

根据变电所主接线的设计原则,对变电所的主接线进行设计:高压35kV采用全桥接法,6kV母线采用单母分段接线形式。

采用标幺值法对供电系统进行了短路计算。

按安装地点、运行环境和使用要求对电气设备的规格型号进行选择,并对它们进行动稳定和热稳定校验。

为了在供配电系统发生故障时,能够自动地、迅速地、有选择地将故障设备从系统中切除,以免事故的扩大,在论文中对变电所继电保护进行了设计。

防雷保护是变电所保护中不可缺少的一项保护措施,本文采用了在线路上安装阀型避雷器对其进行防雷保护,并在变电所装设避雷针。

1 概述
1.1 设计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及国家技术监督局联合发布的《矿山电力设计规范》。

2、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公司发布的《35kV~110kV无人值班变电站设计规程》。

3、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电气一次部分)。

4、煤矿电工手册(地面供电部分)。

1.2 设计目的及范围
本设计的目的是通过本次设计巩固所学的专业知识,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论文的设计范围包括:
(1)对变电所的主接线进行设计:
(2)对电气设备的规格型号进行选择。

(3)变电所继电保护设计。

(4)变电所防雷保护设计。

1.3 矿井基础资料
1、本矿概况
本矿井为年产60万吨的高沼气矿井,分主、副两井,为立井开掘,一水平井深250m,预期服役年限为80年。

主副两井距离为80m,距35kV变电所距离均为0.2km。

2、供用电协议
矿井地面变电所距上级变电所6km,采用双回路架空线供电,已知上级变电所最大运行方式下的系统阻抗为0.36,最小运行方式下的系统阻抗为0.69。

35kV过流整定时限为3s。

电费收取方法采用两部
电价制收费,在变电所35kV侧进行计量,固定部分按主变压器容量收费,每千瓦每月5元,流动部分为每千瓦5分。

3、自然条件
(1)日最高气温43℃,日最低气温-17℃。

(2)土壤温度27℃(最热日)。

a
(3)冻土层厚度为0.55m,变电所土质为沙质粘土。

(4)本矿主导风向为西北方向,最大风速为26m/s。

(5)地震烈度为7度。

4、原始负荷资料
负荷资料见表1-1 全矿电力负荷统计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