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野生动物
高原里有什么动物

高原里有什么动物在西藏,你大多只能远远地看见野生动物们的身影,却不一定能准确地说出它们的名字,那些行走在高原上的藏羚羊、野牦牛、野驴、盘羊等,它们是西藏最独特的一道风景线。
现在,就让我们来认识它们,近距离感受它们的美好~1、雪豹:是一种重要的大型猫科食肉动物和旗舰种,由于其常在雪线附近和雪地间活动,故名“雪豹”。
雪豹是高原地区的岩栖性的动物,一般栖居在空旷多岩石的地方。
由于它常在雪线附近和雪地间活动,故名“雪豹”。
它全身长毛之下又有着浓密的底绒,能够抵御严凛的风寒。
雪豹具有夜行性,昼伏夜出,每日清晨及黄昏为捕食、活动的高峰。
其行动敏捷机警,动作灵活,善于跳跃,3~4米的高崖可纵身而下。
白天很少出来,有时会躺在高山裸岩上晒太阳。
其上下山有一定的路线,喜走山脊和溪谷,经常沿着踩出的小径行走。
雪豹一年换一次毛。
2、岩羊:体型中等,形态介于野山羊与野绵羊之间。
岩羊又叫崖羊、石羊、青羊等,系青藏高原特有物种,栖于海拔2500~5000米的无林山地。
夏季结成十至数十只的群,冬季则结成数百只的大群,由1只或数只公羊率领。
虽然经常出现于比较开阔的地方,但其攀登山峦的本领在动物中是无与伦比的。
受惊时能在乱石间迅速跳跃,并攀上险峻陡峭的山崖。
但也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逃到山脊上以后,总要回过头来看一看,再飞奔而逃,而往往在这个时候丧生。
3、猞猁:属于猫科,体型似猫而远大于猫,体粗壮,尾极短,通常不及头体长的1/4。
猞猁的性情狡猾而又谨慎,遇到危险时会迅速逃到树上躲蔽起来,有时还会躺倒在地,假装死去,从而躲过敌人的攻击和伤害。
在自然界中,虎、豹、雪豹、熊等大型猛兽都是猞猁的天敌。
夜行性,活动隐蔽,听、视觉发达,会游泳。
猞猁的主要食物是雪兔等各种野兔,所以在很多地方猞猁的种群数量也会随着野兔数量的增减而上下波动,大致上每间隔9-10年出现一个高峰。
4、西藏棕熊:棕熊的亚种之一,亦称马熊和蓝熊。
西藏棕熊是世界上最稀少的棕熊之一,躯体粗壮强健,性凶猛而力大,主要栖息在山区的森林带,食性较杂,主要以翻掘洞穴的方法捕食鼠兔和旱獭,还吃没有腐烂的动物尸体。
西藏自治区《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实施办法

西藏自治区《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实施办法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西藏自治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1992.02.20•【字号】•【施行日期】1992.02.20•【效力等级】省级地方性法规•【时效性】已被修订•【主题分类】农业管理综合规定正文西藏自治区《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实施办法(1992年2月20日西藏自治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以下简称《野生动物保护法》),综合我区实施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凡在西藏自治区行政区域内从事野生动物保护管理、驯养繁殖、开发利用、科学研究活动的,必须遵守《野生动物保护法》和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野生动物是指:(一)国家和自治区重点保护的陆生、水生野生动物;(二)国家和自治区保护的有益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
本办法规定之外的其它水生野生动物的保护管理适用渔业管理法的规定。
第四条野生动物资源属于国家所有,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和破坏。
保护野生动物资源是各级人民政府的职责,是公民应尽的义务。
公民有权制止、检举和控告侵占破坏野生动和资源的行为。
第五条西藏自治区对野生动物实行加强资源保护、积极驯养繁殖,合理开发利用的方针。
鼓励开展野生动物的科学研究,加强野生动物保护区、饲养场、科研单位和动物园的管理工作。
第六条自治区林业行政主管部门,主管全区野生动物保护管理工作。
地(市)、县林业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地(市)、县野生动物保护管理工作,业务上受自治区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指导。
公安、司法、工商、环保、兽防、医药管理等部门及驻军、武警部队应协助主管部门做好野生动物保护管理工作。
第七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把保护、发展和合理利用野生动物资源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所需经费纳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的年度经费预算。
自治区林业主管部门委托暂无林业行政管理部门地区的地(市)、县畜牧行政主管部门管理本区域内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工作,业务上受自治区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监督和指导。
藏羚羊的保护

藏羚羊的保护刘婉玉 20110360116 商学院金融一班西藏有世界之脊的美称,是世界上最多人想去但是最少人到达的地方。
在这片神秘魅力的土地上,有一种生灵,在这里世代繁衍,给这片土地带来了更多的生机与活力,那就是藏羚羊。
藏羚羊简介藏羚羊生活在中国青藏高原(西藏、青海和新疆),有少量分布在印度拉达克地区。
被称为"可可西里的骄傲",我国特有物种,群居。
藏羚羊背部呈红褐色,腹部为浅褐色或灰白色。
藏羚羊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也是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中严禁贸易的濒危动物。
藏羚羊成为偶蹄类动物中的佼佼者,不仅体形优美、性格刚强、动作敏捷,而且耐高寒、抗缺氧。
在那十分险恶的地方,时时闪现着藏羚羊鲜活的生命色彩、腾越的矫健身姿,它们真是生命力极其顽强的生灵!它性怯懦机警,听觉和视觉发达,常出没在人迹罕至的地方,极难接近。
有长距离迁移现象。
为什么要保护藏羚羊藏羚羊仅存于中国青藏高原,是生活在海拔最高地区的偶蹄类动物,历经数百万年的优化筛选,淘汰了许多弱者,成为“精选”而成的杰出代表。
它们身上所包含的优秀动物基因,囊括了陆生哺乳动物的精华。
根据目前人类的科技水平,还培育不出如此优秀的动物,然而利用藏羚羊的优良品质做基因转移,将会使许多牲畜得到改良。
藏羚羊面临的危机藏羚羊生活于青藏高原88万k㎡的广袤地域内,栖息在4000~5300m的高原荒漠、冰原冻土地带及湖泊沼泽周围,藏北羌塘、青海可可西里以及新疆阿尔金山一带令人类望而生畏的“生命禁区”,他们不同于大熊猫。
它是一种绝对的优势动物。
只要你看到它们成群结队在雪后初霁的地平线上涌出,精灵一般的身材,优美得飞翔一样的跑姿,你就会相信,它能够在这片土地上生存数百万年,是因为它就是属于这里的。
和大熊猫不一样,它绝不是一种自身濒临灭绝、适应能力差的动物,只要人类不去干扰它,不去用猎枪和子弹找它的麻烦,它们自己就能活得非常好。
藏羚羊在生命禁区与恶劣环境斗,它们是胜利者;与饥饿严寒斗,它们是成功者;与豺狼虎豹斗,它们是无谓者,它们从不屈服于来自自然界的任何灾难,从未放弃过这里的家园。
藏羚羊自然保护区探秘西藏珍稀野生动物

藏羚羊自然保护区探秘西藏珍稀野生动物西藏,位于中国西南边陲,被誉为“屋脊上的神奇”。
这片土地上保存着丰富而独特的自然资源,其中之一便是藏羚羊自然保护区。
藏羚羊自然保护区位于西藏自治区那曲市境内,是世界上最大的藏羚羊保护区,也是珍稀野生动物的宝藏之地。
一、藏羚羊的背景和价值藏羚羊作为西藏高原的常见动物之一,是我国珍稀野生动物的代表,被誉为“高原之魂”。
藏羚羊的数量在过去几十年中有了较大提升,这离不开中国政府和各界人士对其保护的付出。
藏羚羊是生活在高原地区的哺乳动物,其身材修长,毛色洁白如羊,被誉为“西藏高原的战士”。
它们生活在高海拔的寒冷环境中,拥有适应恶劣天气和缺氧的能力,是高原地区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藏羚羊不仅具有极高的生物学和科学研究价值,还对当地生态环境的维护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西藏高原上,藏羚羊是草原食物链的核心物种,它们播撒着草原的希望和生机。
二、藏羚羊自然保护区的成立为了保护珍稀的藏羚羊以及其它生态系统中的动植物资源,中国政府于2000年在西藏设立了藏羚羊自然保护区。
这个保护区占地面积约为37,000平方公里,辐射面积还达到约75,000平方公里,是全球最大的藏羚羊保护区。
藏羚羊自然保护区不仅是藏羚羊栖息地,还是许多其他野生物种的栖息地,如藏野驴、大羚羊、雪豹等。
这里有着独特的高原生态系统,数量众多的动植物在这片土地上和谐共存。
该保护区的建立,有效地促进了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持和修复。
三、藏羚羊自然保护区中的珍稀野生动物藏羚羊自然保护区作为我国珍稀野生动物的宝库,拥有众多珍稀物种。
在这片土地上,可以见到一些世界上独具特色的野生动物。
首先是藏野驴,又被称为“青藏高原的骏马”。
藏野驴是我国特有的物种,是高原的生态象征之一。
它们生性机警,奔跑的速度极快,是西藏高原上的独特风景。
此外,藏羚羊自然保护区还是雪豹的栖息地。
雪豹被誉为“天山之王”,是世界上最濒危的大型猫科动物之一。
在藏羚羊自然保护区中,可以看到雪豹在崇山峻岭间的优雅身影。
高原野生动物

一、岩羊:(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因喜攀登岩峰而得名。
又名石羊。
别称:石羊、欠那、那瓦等。
栖息于海拔2500~5000米的无林山地。
夏季结成十至数十只的群,冬季则结成数百只的大群,由1只或数只公羊率领。
主要在黄昏活动,常有1只或几只公羊立于高处突出的岩石上瞭望,当敌害开始接近时则迅速奔向高山裸岩地带,由于毛色与岩石极其相近,故不易被发现。
夜间及中午在岩石或岩石旁休息。
晨昏到小溪边饮水。
以草、小灌木、苔藓为主要食物。
9月交配。
春季4~5月产仔,每胎1~2仔。
二、藏羚羊:(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藏羚羊为羚羊亚科藏羚属动物,是中国重要珍稀物种之一,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体形与黄羊相似,体长为117—146厘米,尾长15—20厘米,肩高75—91厘米,体重45—60千克。
主要栖息于海拔4600—6000米的荒漠草甸高原、高原草原等环境中。
性情胆怯,早晨和黄昏结小群活动、觅食。
藏羚羊善于奔跑,最高时速可达80公里,寿命最长8年左右。
雌藏羚羊生育后代时都要千里迢迢的到可可西里生育。
主要分布在新疆、青海、西藏的高原上,另有零星个体分布在印度地区。
三、藏野驴:(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藏野驴(Equus kiang),奇蹄目,马科,马属,青藏高原特有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藏野驴别名亚洲野驴,体形酷似驴、马杂交而产的骡子,因尾稍似马尾,所以有人又称其为“野马”。
该物中为高原型动物,栖居于海拔3600米至5400米的地带、营群居生活,对寒冷、日晒和风雪均具有极强的耐受力,多半由5、6头组成小群,大的群体在10数头,最大群体可达上百头,小群由一头雄驴率领,营游移生活。
四、黑颈鹤:(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颈鹤是大型涉禽,身长115-120厘米,体重5.35千克。
全身灰白色,颈、腿比较长,头顶皮肤血红色,并布有稀疏发状羽。
除眼后和眼下方具一小白色或灰白色斑外,头的其余部分和颈的上部约2/3为黑色,故称黑颈鹤。
是世界上唯一的一种生长、繁殖在高原的鹤类,为中国所特有的珍贵鸟类。
藏羚羊

藏羚藏羚(Pantholops hodgsoni)属牛科、藏羚属,别名:藏羚羊、长角羊、羚羊,主要分布在中国青海、西藏、新疆三省区,现存种群数量约在7—10万只。
由于藏羚独特的栖息环境和生活习性,目前全世界还没有一个动物园或其它地方人工饲养过藏羚,而对于这一物种的生活习性等有关的科学研究工作也开展甚少。
藏羚是中国青藏高原的特有动物、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也是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中严禁进行贸易活动的濒危动物。
藏羚羊一般体长 135 厘米,肩高 80 厘米,体重达 45-60 千克。
形体健壮,头形宽长,吻部粗壮。
雄性角长而直,乌黑发亮,雌性无角。
鼻部宽阔略隆起,尾短,四肢强健而匀称。
全身除脸颊、四肢下部以及尾外,其余各处被毛丰厚绒密,通体淡褐色。
它生活于青藏高原88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地域内,栖息在 4000 - 5300 米的高原荒漠、冰原冻土地带及湖泊沼泽周围,藏北羌塘、青海可可西里以及新疆阿尔金山一带令人类望而生畏的“生命禁区”,藏羚特别喜欢在有水源的草滩上活动,群居生活在高原荒漠、冰原冻土地带及湖泊沼泽周围。
那些尽是些“不毛之地”,植被稀疏,只能生长针茅草、苔藓和地衣之类的低等植物,而这些却是藏羚羊赖以生存的美味佳肴;那里湖泊虽多,绝大部分是咸水湖,藏羚羊成为偶蹄类动物中的佼佼者,不仅体形优美、性格刚强、动作敏捷,而且耐高寒、抗缺氧。
在那十分险恶的地方,时时闪现着藏羚羊鲜活的生命色彩、腾越的矫健身姿,它们真是生命力极其顽强的生灵!它性怯懦机警,听觉和视觉发达,常出没在人迹罕至的地方,极难接近。
有长距离迁移现象。
平时雌雄分群活动,一般 2-6 只或 10 余只结成小群,或数百只以上大群。
食物以禾本科和莎草科植物为主。
发情期为冬末春初,雄性间有激烈的争雌现象,1 只雄羊可带领几只雌羊组成一个家庭,6-8 月份产仔,每胎 1 仔。
经过千万年自然演变,它们与冰雪为伴,以严寒为友,自由自在地生息在世界屋脊之上。
我国西藏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数量稳步恢复

成了化石。山洞 中的岩 石慢慢 被腐蚀 ,让 化石露 了 出来 ,其 中一个 在 2008年被伯杰博士 的儿子马修 发现。根据对包裹 化石的岩石层进 行铀 衰变 速度测算 年代 ,这只南猿 是 197.7 万年前 掉进 山洞 的。由于化石保存得异常完好 ,伯杰博 士及
种齿鲸 的栖 息环境受 到水 利工程 的破坏 。 报告称 ,自2002年以来 ,再也没有人 在野外观测 到 白暨
中 美 科 学 家 联 合 研 究 发 现 互 花 米 草 非但 不是 入侵物种 。还是碳捕获高手
据 2011年 11月 18日《解 放 日报 》消息 ,2011年 11月 18日在沪举行 的中美绿色合作伙伴 (湿地研究 )第五次工作 会议透露 ,华东师大河 口海 岸学 国家重 点实验 室 、美国杜 兰 大学等湿地专 家经三年研究发现 ,互花米草非但不是入侵 物
据 2011年 9月 9日《新 民晚报 》援 引新华 社 拉萨 2010 年 9月 8日电 ,近年来 国家 和西藏 自治 区政府 加大了野生 动 物的保护力度 ,使 得藏羚羊 、野牦 牛等 珍稀野 生动 物的数 量 逐年增多 。 目前 ,羌塘 自然 保护区内的藏羚羊 已 由保护前 的
具 有多种优势的生态 修复工程 物种 ,发达 的根系使其具 有强 大 固沙作用 ,促使 沙洲 发育 。崇西 湿地 科 学实 验站 研究 表 明 ,高繁殖力 的互花 米草 为近 海合 成 和输 送着 大 量有 机物 质 ,也是海洋食物链 的重要 环节之 一。更重 要 的是 ,互 花米
据 2011年 9月 10日《参考消息》援 引美 国《纽 约时报 》 2011年 9月 8日文章 ,最近约翰 内斯堡金 山大学利 ·伯杰博
联合国环境 规划署发布报告称 人类活动严重威胁齿鲸的生存
人工繁育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第二批

人工繁育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第二批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第二批有:西藏拉萨犬、藏羚、野牦牛、红腹锦鸡、拉萨马、剑齿虎、非洲芒、金熊、雪豹、大熊猫、黑熊、弓足鹿、秋水仙、珍珠母蟹、兔海龟、中国百灵、雪鸮、豹子等20种野生动物。
这些野生动物具有极高的科学研究价值,有较高的实用价值,是我国非常重要的自然资源。
为了保护和繁殖这些物种,国家先后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植物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等政策条例,并采取一系列举措,帮助这些物种脱离濒临灭绝的危险,尽可能实现保护“珍稀、稀少、易受破坏的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状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藏野生动物的现状
一、西藏的地貌和气候的概述
西藏的地貌可分为如下几种类型:
藏北高原湖盆地区(冈底斯—念青唐古拉西段山地、芜塘高原、昆仑山地区)、
藏南山原湖盆地区(喜马拉雅山区、藏南山原湖盆谷地、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去、藏东南河谷区)、藏东高山河谷地区(三江流域高山深谷区)。
目前,西藏地貌面积数据根据《西藏国土资源》大致估算为:
耕地38130.3k㎡,占0.31% 砂地3740k㎡,占0.30%
草地470206.7k㎡,占38.28% 冰川26119k㎡,占2.13%
林地117200k㎡,占9.54% 沼泽13780k㎡,占1.12%
城区工矿80k㎡,占0.007% 裸地440k㎡,占0.04%
道路用地173.3k㎡,占0.014% 戈壁126700k㎡,占10.31%
水域24073.3k㎡,占1.96% 石山394133.3,占32.09%
其他47940k㎡,占3.90%
西藏的气候基本特征:
1、气候类型多样,气候的水平、垂直差异显著;
2、干湿季节分明,多夜雨,雨热同季,干冷季长,暖湿季短;
3、光照充足,温度底,日差较大,年差较小;
按气候的基本特征,可以将西藏分为8个气候地域类型:
1喜马拉雅山南麓热带温湿气候地区;2、喜马拉雅山南翼亚热带温湿气候地区;
3、藏东南湿暖半湿润高原季风气候地区;
4、藏南温暖半干旱高原季风气候地区;
5、阿里温凉干旱高原季风气候地区;
6、那曲寒冷半湿润高原季风气候地区;
7、芜塘寒冷干旱高原季风气候地区;8、昆仑冻寒干旱高原季风气候地区;
二、西藏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的介绍
(一)、横断山系的野生动物保护区
横断山系的野生动物包括芒康滇自然保护区,目前金丝猴不足2500只,类乌齐长毛岭马鹿自然保护区、察隅自然保护区。
横断山脉,在西藏境内位于东部,高山深谷相间,山岭高度自北向南逐渐降低。
北部山岭海拔高度5000m左右谷地自北向南则显著加深,山岭与河谷高差达1000—2500m。
河流多沿构造线形成,自西北向东南流泻。
北部河谷海拔高3600m,南部1800m比降大,流水急,山高、谷峡、陡坡是横断山脉最为典型的地貌特点,此区5—10月,受东南和西南季风控制,暖湿的海洋气流受地形拦截,使这里成为青藏高原上降水较多的地区。
年平均温度6—8℃,绝对最高温度可达32.7℃,绝对最低温度—20.7℃。
除东部边缘的迎风坡、南部紧接云贵高原部分外,各大小河流均存在着干热河谷,但热量水平均不高,蒸发量大于降水量,相对湿度50%左右。
沿坡而上,随海拔高度的增高而气温下降。
因此,在一定海拔高度内(3000-4200m),水分又凝结成雨,使这里显得湿润、温凉,相对湿度70%左右,为山地寒温性针叶林的发育提供了良好多生态条件在更高的地段(4200m以上),则变的冷湿,气候的垂直差异十分明显。
(二)、喜马拉雅山系的野生动物保护区
此区包括墨脱自然保护区、波密岗乡自然保护区、林芝东久赤斑羚自然保护区、聂拉木沟自然保护区、吉隆江村自然保护区、珠穆朗玛峰自然保护区。
喜马拉雅山脉南坡陡峻,北坡比较平缓。
东喜马拉雅山北翼,包括波密、嘉黎、林芝、工布江达、米林、朗县等地。
东喜马拉雅南翼,包括察隅、墨脱、达旺以南的雅鲁藏布江下游地区。
境内多高山深谷,高峰自东向西逐渐增高,海拔均在5000—6000m以上,山势陡峻、河流深切、落差急增。
各垂直的主要植被类型交错,热带、亚热带至温带种类结合、混生的现象均存在。
植被的垂直分布比较明显。
(三)、羌塘高原的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
本区包括羌塘高原动物保护区、申扎黑颈鹤繁殖地自然保护区。
羌塘高原位于西藏高原北部,北纬30°—37°,东经80°—92°,之间,面积约70万KM。
平均海拔4500—5000m。
山峰高度多在海拔5800—6000m 之间,地形陡峻,角峰林立。
山麓和盆地,由古冰川侵蚀和堆积作用而造成冰渍平台,丘陵和冰渍堆积地
形。
三、西藏珍稀野生动物的分析
(一)、西藏珍稀野生动物的地区分布、海拔高度及保护等级总表
表1:西藏珍稀野生动物分布表
注:表中“★”代表动物在该地区有分布;海拔高度指的是动物的活动范围或繁殖高度范围(单位m);其中“↓”
表示在该海拔以下,“±”表示在该海拔左右;“A”级为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动物,“B”级国家级重点保护动物,“C”
级相对于“B”级较多,但动物总体数量较少。
本表中独角犀牛没有注学名,包括有些动物没有注明海拔高度范围的,说明此项资料现不详或有待于进一步考证。
在表中共列举161种动物,以下图表中的种数就是这里的161种。
(二)、西藏各地区的珍稀野生动物种类和特有动物种类的分析
表2 西藏珍稀野生动物分布统计表
(三)、西藏珍稀野生动物海拔高度范围分布的分析
表3:西藏珍稀野生动物随不同海拔高度变化分布统计表
(四)、西藏野生动物保护等级分析
表四西藏野生动物保护等级分布表
其“A
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