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30年前的老照片,看懂的人都老了

合集下载

15张上世纪80年代的中国印象老照片满满都是回忆

15张上世纪80年代的中国印象老照片满满都是回忆

15张上世纪80年代的中国印象老照片,满满都是回忆!
本组图片真实展示了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社会,照片是由多名中外摄影拍摄的,取景地点遍布全国各地;而今的中国,高速发展,越来越繁华,但是又有多少人知道或者还记得曾经的中国社会是什么样子的呢?和现在的社会相比,可以说是有着巨大的变化。

历史老照片:北京王府井大街,一块索尼产品的大广告牌。

图:街头卖冰糖葫芦的小贩,记得这是小时候的最爱。

历史老照片:在八达岭长城上拍写真的新人。

图:在滑旱冰的男女,在80年代,这算是一种比较时髦的娱乐活动。

历史老照片:坐在游泳池旁的女性的背影。

图:手持“大哥大”的人,在80年代末,用得起“大哥大”的人绝对是土豪级的人物。

历史老照片:街上做小吃的小摊,脸上挂着淳朴的笑容。

图:骑着自行车上班的女性,穿着打扮是越来越时尚了。

历史老照片:上海外滩长椅上的一对情侣,随着社会不断开放,恋人们可以光明正大秀恩爱了。

图:在路边卖水果的阿婆。

历史老照片:在公园里合照的美女。

图:80年代的马路,机动车很少,主要以自行车为主。

历史老照片:夏天在游泳的人群。

图:农村里的小孩在玩老鹰捉小鸡。

【草根说历史的微信公众号:lyxtea 期待您的加入,一起畅谈历史】。

难得一见!86张杭州老照片,回不去的杭州记忆

难得一见!86张杭州老照片,回不去的杭州记忆

难得⼀见!86张杭州⽼照⽚,回不去的杭州记忆现在的杭州时尚、繁荣、潮流⼜多变G20后,被⼤家称为国际化⼤杭州可是你可还记得,曾经的杭州是什么模样吗?▼那时候的杭州,市区没那么⼤,也没这么多⼈稀稀拉拉的却谁都不陌⽣那时候的⽼杭州城⾥公交车还是带辫⼦的⼤电车杭州城⾥的⼤电车。

⼤家出⾏主要都是骑着⾃⾏车骑车路过正在修建的中北桥。

那时候的西湖边⼈不多,只有⽼杭州们满满的⾜迹80年代的西湖边,游客不多,杭州⼈可以随时起舞。

最弥⾜珍贵的是——那时候,天总是蓝的,⾼楼很少,举⽬四望⼀览⽆余今后恐怕难见⿎楼、浣纱河、⽼雷峰塔同框了那时候杭州的记忆也还都是这样的宝⽯⼭上的保俶塔,现已全部翻新。

⽼雷峰塔,见证了杭城的风风⾬⾬,现已重建。

⿎楼,有厚重的历史感,也已翻新重建。

武林门长途汽车站,当时杭州⼈出⾏的主要⽅式。

武林门长途汽车站售票点,⼈潮涌动。

70年代市民在龙翔桥菜市场,争购长梗⼤⽩菜。

1975年的龙翔桥,挤公交真的不是现在才有的。

1975年,环城西路,⾬⼀直下,仿佛⼀部⽼旧默⽚。

杭州⼀户有“四⼤件”的⼈家,当时就是⼟豪家庭。

1978年改⾰开放,街头书信摊代写书信。

俯视下的庆春路。

杭州路牌。

1979,街坊邻⾥过春节,那时可热闹了。

运河上的船只,当时船是主要交通⼯具之⼀。

车夫运陶罐,这物件现在少见了。

杭州站(⽼城站⽕车站)。

80年代的⽼城站前⼴场。

80年代河坊街。

六和塔下的钱塘江游泳场。

雪中保俶塔。

杭州街头的摸奖(彩票)摊⼉。

潮鸣寺巷彩印照⽚社⼋⼗年代,岳王路花鸟市场的⾦鱼摊。

拱宸桥(现在可是⽹红胜地哦)拱宸桥东百井坊巷登云桥卖鱼桥⼩⼈书摊伴随了整个童年啊~北⼭街那时候也是蛮有范⼉的!湖墅南路,现在可是有天翻地覆的变化。

车辆不多,显得马路很宽敞。

杭州环卫⼯⼈脚踏三轮垃圾车,现在似乎也还在!(胡志祥摄/1980年)那时候杭州的临街,都是这样的⼆层⽊头房⼦。

少年宫是⼀代⼜⼀代杭州⼈童年的记忆啊!1982年4⽉10⽇,登⽉⽕箭作为当时国内最⼤的游艺机在少年宫落成。

一组30年前的老照片!高邮人,哪一张最戳中你的心?

一组30年前的老照片!高邮人,哪一张最戳中你的心?

⼀组30年前的⽼照⽚!⾼邮⼈,哪⼀张最戳中你的⼼?那时,⼤家都是骑⾃⾏车上班、上学。

⼀家⼈坐28⼤杠单车。

公路上也有卖票的⼩公交,但是并不多。

出远门都要坐绿⽪⽕车,窗户还能敞着,特别慢。

集市特别简陋,没有固定的房⼦,都是挑着担⼦摆摊。

公共图书馆长这样,书不多。

单位⾷堂吃饭,⼈⼿⼀个海碗、洋瓷缸。

那时候吃的也不好,能有个棉花糖、雪⼈冰棍,或者⾃⼰偷偷烤红薯和⽟⽶,都是“改善⽣活”了!
80年代,爱美的⼥⼈甩掉了长辫⼦,开始流⾏烫发,顶着⼤波浪卷⼉⾛在⼤街上,特潮。

没那么多⽔乳、眉笔、⼝红,⼀盒雪花膏就是⼥⼈全部的化妆品。

那时候,男追⼥⼀追就是好⼏年,互相写信,信件慢慢悠悠,整个⼼已⾛了⼏万⾥到对⽅那⼉。

记得上学时,教室灰暗⼜破旧,⼤家都背着⼿挺直腰板听课,谁要是回答问题,⼩⼿举得⾼⾼的。

⽼师经常布置写字作业,偷懒的孩⼦会⽤好⼏只笔绑在⼀起,刷刷⼏⾏写完了。

当时还有算盘课,噼⾥啪啦都是响声。

有些男孩会⽤算盘当滑板,太调⽪了!
课余时间,⼩孩⼦的⽣活就丰富多彩了!⽃鸡
听磁带
罩⿇雀
打元宝
玩泥巴
投沙包
打乒乓球
上了初中、⾼中、⼤学,宿舍都是破旧⽽拥挤的,但是⼤家感情特别好。

致那些永远回不去的曾经!。

34张老照片还原30年前的奉贤

34张老照片还原30年前的奉贤

34张老照片还原30年前的奉贤透过一张张小小的、破破烂烂的老照片,可以感受不同时代的天壤之别。

跟着奉贤这位摄影家,透过他镜头的记录,回看30年前奉贤的人、事、物,看无法抹去的光影。

01六十年代的农村住宅。

02南桥镇金叶大厦举行开业典礼。

03第一天开业,群众潮水般地冲进商场,想当初就这一个大商场啊。

04在奉浦大桥建设工地拍摄。

05奉贤县古华商城开业典礼。

06奉贤县泰青公路第一批建设者。

07西渡黄浦江南滩风貌。

08奉贤县西渡摆渡口。

09南桥镇浦南运河船码头挑夫。

10金汇港里的木排。

11齐贤镇茶馆,农民边喝茶边看皮影戏。

12奉贤县皮影戏创始人,唐宝良在练习演技。

13村民在水泥桥上拔河。

14文艺小分队下乡演出。

15南桥镇职工体育运动会入场式。

16关南桥镇解放西路,精品商厦外街头摄影展。

17南桥镇人民中路解放路口,街头耍猴。

18小学生放学路上吊龙虾。

19农村自行车比赛。

20南桥镇街头叫蝈蝈,你还记得这种昆虫的叫声么?专职体育教师,双杠上倒立,的确杠杠的农村小砖窑,进出窑,都由人力完成。

23每个女工,腰上系着一根粗绳,砖头就放在这根绳子上,挺着肚子搬运砖头,省了不少力气。

24开大会用的高音啦叭。

25奉贤唯一的,只有一个人的工厂,齐贤铁粉厂。

26新闻记者用120相机拍摄。

27齐贤金钱龟养殖场。

28不止养龟谋生,还有养蛇的,齐贤白沙药用蛇养殖场。

29农村老夫妻俩边晒太阳,边剥蚕豆。

30农村示范性集体插秧,那一辈人都是插秧小能手。

31农村来了插秧机。

32秦贤县四团镇西街,农民春耕备耕忙。

33拿着棍棒可不是去打架的,他们是去新娘家担嫁妆的。

34农村嫁女,正往卡车上装嫁妆呢。

这些是属于那年代特有的幸福感!。

文人朋友20年前的照片说说

文人朋友20年前的照片说说

文人朋友20年前的照片说说
1、翻看过往的老照片,过去没有辜负青葱岁月,朝气向上;现在仍需一如既往,充满能量。

2、翻看老照片,每一张都那么记忆犹新,回头想想,人都会变,不管再好的朋友,或许一瞬间就变得那么陌生,哪有什么关系是长久的。

3、照片是长久的思念,永久的回忆,它代表一个人的过去和未来,忘不掉的现实生活。

4、偶尔会翻看以前的老照片,稚嫩的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如今时间一年又一年的在脸上留下了岁月的痕迹。

5、我不曾想过要烧掉照片,毁掉回忆,我只是很早就知道了,内心的放下从来就不是忘记。

6、翻看以前学生时代的老照片,那个时候的年轻让我现在羡慕不已。

以前怎么那么好看,当时怎么就没有感觉呢?
7、照片可以定格一切,却锁不住流年。

可以回忆过去,却回不到从前。

那些犯过的错,我又怎样改过。

8、最美的回忆,就是看到自己的老照片,方知自己已不在年轻了。

感恩父母给予生命,感恩所相遇和陪伴!
9、最近时常看老照片。

回顾这一路走来发生的事情还记得多少。

是否有被遗漏的回忆。

自己改变了多少。

是否又被磨平了一块棱角。

10、翻到老照片,都是满满的回忆和不舍。

那个时候的我们就是做好事情,感觉好简单好快乐!
11、好想再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翻看老照片,新疆真的美!想旅游的话,真心推荐!
12、童年是一首小诗,童年是一道彩虹,童年是一缕阳光。

我把我的童年印在一张张照片上,陪伴着我快乐地成长。

13、现在的我喜欢回忆,喜欢看老照片,喜欢听老歌,喜欢看有回忆的老片子也喜欢看那些去回忆老的新片子。

30年今昔对比照,惊的我人都傻了

30年今昔对比照,惊的我人都傻了

30年今昔对比照,惊的我人都傻了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在讲话。

1978年,我们做出了一个坚强的决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30年风风雨雨,今昔对比,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正在稳步走向富民强国梦。

1840年来那个“落后就要挨打”的耻辱烙印已经在中国人心中被洗涤殆尽,取而代之的是“和谐发展中国梦”。

本集主要精选了80年代人们的衣食住行等老照片与现在相对比,可以非常直观的感触到我们这30年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德兰/文1974年,江苏省南通幼儿园,园领导发动小朋友“批林批孔”。

晓庄/摄。

2011年,陕西省吴起县第二幼儿园的小朋友在进行跑步比赛。

图片来自新华社。

1972年,广州,海珠桥上“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奋勇前进”标语。

威廉·约瑟夫/摄。

如今的海珠桥周围拔地而起的高耸现代CBD 楼宇建筑。

1979年,中央美院教授袁运生与小女儿共进晚餐,教授家也只能吃这样粗茶淡饭。

现在一家人吃饭饭菜都是这么丰盛。

1989年,西安钟楼,公交车抛锚乘客下车帮忙推车。

赵利文/摄。

2014年,西安,经过钟楼的公交车。

1979年,北京某大街十字路口的一幅户外广告。

2015年,西安高新区电子西街售楼户外广告牌。

1977年,北京樱桃沟,含情脉脉的一对情侣在谈恋爱。

2015年,上海地铁,一对情侣旁若无人激情狂吻,毫无顾忌。

1965年,太原,山西大学校长(中)。

2014年7月,中国农业大学校长柯炳生在学生毕业会上致辞。

1984年,河南省鄢陵县,制瓦厂工人杨五辰获1台凯歌牌黑白电视机奖励。

现在都用液晶电视了,黑白电视机成古董了彻底被市场淘汰。

80年代城里人的家具摆设,电视机、录音机、电冰箱等家用电器及缝纫机、液压暖瓶、台灯等。

2015年,上海,一户人家的家具摆设。

80年代,北大女生宿舍。

2014年,西南大学一女生宿舍里的场景。

80年代,大学生业余时间下围棋。

现在大学生业余时间沉迷在网吧打游戏。

80年代,大学生宿舍生活主要是看书,累了看看头顶的张曼玉。

老照片读后感

老照片读后感

老照片读后感老照片是时间的见证,是回忆的载体,是岁月的痕迹。

每一张老照片都承载着过往的记忆,让人们在岁月的长河中回味往事,感受时光的流逝。

看着老照片,仿佛能够穿越时空,回到那个曾经的岁月,感受那些美好的记忆。

曾经,我在家中偶然翻到了一本旧相册,里面装满了家人和亲朋好友的老照片。

翻开相册,一张张泛黄的照片映入眼帘,仿佛带着岁月的痕迹,让人不禁感慨万千。

这些老照片记录着家人们的成长、婚姻、生活点滴,每一张照片都是那个时代的见证,是那个时刻的定格。

有一张照片是父母年轻时的合影,他们笑得很开心,眼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许和对彼此的深情。

那时的他们年轻而美好,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

而现在,岁月已经在他们的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皱纹,但他们的眼中依然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彼此的深情。

老照片让我看到了父母年轻时的模样,也让我更加珍惜眼前的时光和身边的人。

还有一张照片是我小时候和爷爷奶奶在一起的场景,他们脸上挂着灿烂的笑容,而我则在他们的怀中开心地笑着。

那时的我天真无邪,对世界充满好奇和向往,而爷爷奶奶则是我最亲近的人,他们的陪伴让我感到无比的幸福和安心。

如今,爷爷奶奶已经不在了,老照片成了我唯一的依靠,每当我看到那张照片,心中便涌起一股暖流,让我感受到爷爷奶奶那份无私的爱和对我的深深的牵挂。

老照片不仅仅是家庭的记忆,也是社会的见证。

通过老照片,我们可以看到那个时代的风貌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比如一张老照片记录了那个时代的街景和人们的生活状态,让人仿佛置身于当时的场景中,感受到那个时代的风土人情和社会的变迁。

老照片也是历史的见证,它们记录了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和社会的发展进步,让我们更加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和和平时代。

老照片是一本无字的历史书,它记录了时光的变迁和人们的生活。

每一张老照片都是一段故事,都是一段记忆,都是一种情感的延续。

它们让我们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沧桑,也让我们更加珍惜眼前的幸福和身边的人。

让我们铭记过往的记忆,感悟岁月的沧桑,珍爱眼前的幸福,珍惜身边的人。

看家人老照片的经典句子

看家人老照片的经典句子

看家人老照片的经典句子1. 看着家人的老照片,就像打开了一扇通往过去的门。

“家人闲坐,灯火可亲。

”这是汪曾祺先生说过的话,在这些老照片里,那模糊的背景、简单的陈设,却有着无尽的温暖。

照片里,爷爷穿着那件洗得泛白的蓝布衫,坐在老旧的木椅上,脸上的皱纹像是岁月的刻痕,每一道都写满了故事。

奶奶站在一旁,手里拿着纳了一半的鞋底,眼睛里满是慈爱。

那时候的家,虽然没有现在的宽敞明亮,但是却充满了浓浓的亲情。

2. 家人的老照片,是时光的标本。

照片上,爸爸还是个青涩的小伙子,头发乱乱的,骑着一辆二八自行车,车后座上坐着妈妈,妈妈的麻花辫在风中轻轻晃动。

那一瞬间,仿佛能听到他们年轻的笑声,在空气中回荡。

“回忆这东西若是有气味的话,那就是樟脑的香,甜而稳妥,像记得分明的快乐,甜而怅惘,像忘却了的忧愁。

”张爱玲的这句话,用来形容这些老照片再合适不过了。

3. 每一张家人的老照片,都是一段被定格的回忆。

瞧,那张照片里,一家人围坐在小小的饭桌前,桌上只有几盘简单的家常菜,可是大家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弟弟嘴里塞得满满的,腮帮子像只小松鼠,还调皮地对着镜头做鬼脸。

这画面,就像一首无声的诗,描绘着家庭的温馨。

“家是世界上唯一隐藏人类缺点与失败的地方,它同时隐藏着甜蜜的爱。

”萧伯纳的这句话说出了家的真谛,在这些老照片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4. 翻开家人的老照片,那些黑白的影像像是一部无声的电影。

有一张照片里,太爷爷太奶奶站在老旧的房子前,房子的墙壁上爬满了斑驳的青苔。

他们的眼神里有着对生活的坚定和对家人的眷恋。

从他们的穿着打扮,可以想象出那个年代的艰苦,但他们的笑容却依然灿烂。

“家是心灵的港湾,因为那里有最爱我们的人。

”这种感觉在看到这些老照片时尤为强烈。

5. 家人的老照片,是情感的宝藏。

在一张照片里,舅舅和舅妈新婚的模样映入眼帘,舅妈穿着红色的嫁衣,像一朵盛开的玫瑰。

舅舅紧紧握着舅妈的手,那眼中的爱意仿佛能溢出照片。

“爱,是家庭的核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些30年前的老照片,看懂的人都老了
那时候,街上除了公交车,几乎没有机动车,大家都是骑自行车上班。

公路上也有卖票的小公交,但是并不多。

那时候的火车是绿皮车,嘈杂拥挤的火车站,车厢里列车员来回穿梭卖着盒饭。

每个站台,印象里贩卖最多的好像是鸡腿。

在没有计算器的年代,爸爸经常把算盘打得啪啪响,看着爸爸手里翻飞的算盘珠子,感觉特别厉害。

妈妈没事就会坐在缝纫机前,做起针线活,这意味着又有新衣服了!即使只是拿旧衣服缝缝补补,也已经很满足。

那时候,家家户户都有这种印花的老床单,虽然现在看起来有点俗气。

一到天气晴朗的日子,两棵树上系根绳,就开始晒被子。

那时候,集市都特别简陋,没有固定的房子,都是挑着担子摆摊,小贩从不缺斤短两。

80年代,爱美的女人甩掉了长辫子,开始流行烫发,顶着大波浪卷儿走在大街上,特潮。

那时候,没那么多水乳、眉笔、口红,一盒雪花膏,就是女人全部的化妆品。

那时候的夏天,没有空调,家家户户都搬着凉席和竹床,在马路上、街道上打地铺,想要好位置都要抢呢。

那时候,家家户户好像都有这种大衣柜,存放着我们温暖安定的小日子。

都成了老古董啦。

那时候,10元钱就能养活一家人,蔬菜水果才几毛钱一斤。

那时候,家里没有冰箱,卖冰棒的叔叔每次吆喝着经过,不管我们在玩什么都会立马跑过去。

大伙儿把整个车子团团围住,两眼直勾勾地盯着写着“冰棒”的箱子。

箱子不大,花样却很多,每一种都足以让我们流口水。

那时候,可乐刚刚进入中国,逐渐在全国风靡开来。

偶尔奢侈一下喝健力宝,瞬间变身“土豪”,引来所有小伙伴羡慕的目光。

那时候,我们的零食少得可怜,能有个棉花糖、雪人冰棍,都可以高兴老半天了!
以前家里有老人,过年做小辈的来拜年,都是四大件,果子糕点、几瓶酒、罐头和糖。

那时候的孩子,没有那么多的作业,书包也没那么重,文具盒都是铁的,上面还有乘法口诀表。

那时候,没有补习班,小朋友们放学回家,在门口放个板凳,写完作业就可以看电视,看老版西游记、海尔兄弟、黑猫警长、小糊涂神等。

那时候,考试卷子都是老师自己刻字印刷的,考完试后考生手肘都被油墨蹭黑了。

那时候的人们对知识和学问充满了敬仰,图书馆里总是坐满了人,大家都在认真地看书做笔记。

老师经常布置写字作业,偷懒的孩子会用好几支笔绑在一起,刷刷几行写完了!
上了初中、高中、大学,宿舍都是破旧而拥挤的,但是大家感情特别好,不像现在都是各玩各的手机或电脑。

那时,虽然没有高科技的娱乐,一台电视就能够凑足几家人过来,一起聊家长里短,一起津津有味地看节目。

那时候,电视节目也很贫乏,而且晚上10点就没有电视节目了。

有时候很多电视台还会出现这个画面,让你心里痒痒的,盼着电视台快点恢复播放。

跳房子
那时候,小孩子的课外生活非常丰富,一群小伙伴来家里找你,一起在院子里玩跳房子、弹弹珠、跳皮筋、捉迷藏……
弹弹珠
跳皮筋
斗鸡
罩麻雀
打元宝
玩泥巴
投沙包
打乒乓球
那时候,流行音乐开始在大街小巷唱响,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喜爱的歌手,会收藏很多他的磁带,在悠闲的午后用录音机放着听。

那时候,夏天的晚上,大家都集中在小广场上乘凉,大人们聊天,小孩子们就发了疯似的玩儿,直到广场上放电影,人们才会安安静静地坐着不动。

那时候,男女谈朋友可比现在严肃得多。

约会是提前一周定好时间,包接包送,接走之前要得到女方家长同意,还要顺手带点小礼物,不必贵重,但要好看,而且午夜十二点前,必将女孩送回家。

那时候,约会也没有太多地方去,简易的圆饭桌、小方凳、日光灯管、双喇叭录音机、嘈杂的人声……这样的“咖啡厅”还是特别适合一段天长地久的
开始。

或者在公园里慢悠悠地呆上一下午,风景与你,俱好。

那时候,没有微信、QQ等社交软件,男女之前沟通感情的方式,就是白纸黑字的情书,手写的一字一句,认真而笃定。

那时候,结婚还没有“房子、票子、车子”这么一说,女方最看重的还是小伙子的人品行不行。

那时候的姑娘,更愿意跟心爱的人一起吃苦,一起过熨熨帖帖的小日子。

那时候结婚,没有录像,没有司仪,没有彩排,甚至只有一身红衣服,连婚纱都没有,更别提豪车接送了,有的只是新娘新郎脸上幸福质朴的笑容。

那时候参加结婚宴席,一定会看到这样的搪瓷脸盆,颜色大多是红色,还会印着红色的喜字,是亲朋好友们祝福两口子的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30年光阴匆匆而过
正如席慕蓉所说
“走得最急的都是最美的时光”!致那些最美的时光!
致那些永远回不去的曾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