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概况
黄河及水利知识

黄河及水利知识一、黄河概况1. 黄河的地理位置与流经区域- 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的约古宗列盆地,自西向东分别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自治区),最后流入渤海。
- 其流域范围大致介于北纬32°至42°,东经96°至119°之间,全长达5464千米,是中国第二长河。
2. 黄河的地形地貌影响- 上游地区多为高山峡谷,河水落差大,水流湍急。
例如龙羊峡、刘家峡等峡谷段,这种地形使得黄河上游水能资源丰富。
- 中游流经黄土高原,这里土质疏松,植被覆盖率低,加上降水集中且多暴雨,导致水土流失严重。
大量泥沙被冲入黄河,使得黄河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
- 下游流经华北平原,地势平坦,河道变宽,流速减慢,泥沙大量淤积,形成了举世闻名的“地上河”。
河床不断抬高,使得黄河下游的堤防面临巨大压力。
3. 黄河的气候影响- 黄河流域大部分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
这种降水的季节性分布不均,导致黄河水量季节变化大。
- 冬季黄河部分河段会出现结冰现象,由于凌汛的存在,在初春或初冬时节,河流从低纬流向高纬的河段容易发生冰坝阻塞河道,造成洪水泛滥的情况,如宁夏、内蒙古和山东境内的部分河段。
二、黄河的水利工程1. 上游的水利工程- 龙羊峡水电站- 位于青海省共和县与贵德县之间的黄河干流上,是黄河上游第一座大型梯级电站。
- 它具有多项功能,如发电、防洪、灌溉、养殖等。
龙羊峡水电站的水库大坝高178米,总库容247亿立方米,装机容量128万千瓦,年发电量达60亿千瓦时左右。
- 刘家峡水电站- 位于甘肃省永靖县境内黄河干流上。
- 其水库大坝高147米,总库容57亿立方米。
刘家峡水电站在发电、防洪、防凌、灌溉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它是中国自行设计、施工、建造的第一座百万千瓦级大型水电站,装机容量116万千瓦,年发电量57亿千瓦时。
2. 中游的水利工程- 小浪底水利枢纽- 位于河南省洛阳市以北40千米的黄河干流上,处于黄河中游最后一段峡谷的出口处。
黄河流域自然概况(已标注重点)资料

------------------------------------------------------------精品文档-------------------------------------------------------- 流域自然概况1 .自然概况及特点青海、四的约古宗列盆地,流经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海拔4500m 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等九省(区),注入渤海,干流河道全长5464km。
流域面积79.5万km(包括内流区4.2万km)。
与其他江河不同,22黄河流域上中游地区的面积占总面积的97%;长达数百公里的黄河下游河床高于两岸地面之上,流域面积只占3%。
黄河流域幅员辽阔,西部属青藏高原,北邻沙漠戈壁,南靠长江流域,东部穿越黄淮海平原。
全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466mm,总的趋势是由东南向西北递减,降水最多的是流域东南部湿润、半湿润地区,如秦岭、伏牛山及泰山一带年降水量达800mm~1000mm;降水量最少的是流域北部的干旱地区,如宁蒙河套平原年降水量只有1左右。
流域内大部分地区旱灾频繁,历史上曾经多次发生遍及数省、连续多年200mm,其中年平均的严重旱灾,危害极大。
流域内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面积43.4万km2流域北部长城内外的风沙区风蚀强烈。
万km。
侵蚀模数大于5000t/km的面积约15.622阻碍当地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严重的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使脆弱的生态环境继续恶化,也是黄河下游水患严重而又难于治理的症结所而且大量泥沙输入黄河,淤高下游河床,在。
,仅占全国580亿m 黄河的突出特点是“水少沙多”,全河多年平均天然径流量3流域内人,居我国七大江河的第四位,小于长江、珠江、松花江。
河川径流总量的2%,仅为全国耕地亩均324 m25%;耕地亩均水量均水量593m,为全国人均水量的33。
再加上邻近地区的供水需求,水资源更为紧张。
黄河三门峡站多年平均17%水量的39.1在大江大河中名列第一。
黄河的开发和治理

05
CATALOGUE
未来展望
科技创新在黄河治理中的应用
智能化监测
利用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建立黄河全流域的智能化监 测系统,实时监测水文、水质、气象等数据,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
生态修复技术
研发和应用生态修复技术,如湿地恢复、水生植物种植、水土保持 等,提高黄河流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自我修复能力。
对策
制定科学合理的水资源开发利用规 划,加强环境监测和保护,推广清 洁能源和节水技术,促进可持续发 展。
地区间水资源分配的矛盾
水资源分配
黄河水资源有限,而沿黄各省区对水 资源的需求差异较大,导致地区间水 资源分配的矛盾。
利益冲突
对策
建立健全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制定合 理的水资源分配方案,加强水资源调 度和监管,促进地区间的合作与协调 。
黄河的历史与文化意义
黄河流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孕育了河洛文化、河东文化等著名文化。
黄河流域在中国历史进程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许多重大历史事件都与黄河有关 。
黄河流域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如壶口瀑布、龙门石窟等。
黄河的现状与问题
黄河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水资源 短缺和水污染。
近年来,黄河流域水资源过度 开发导致生态环境恶化,下游 河道断流现象时有发生。
土地整治
通过土地整治措施,改善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生产力和 生态效益。
04
CATALOGUE
黄河开发与治理的挑战与对策
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平衡
资源开发
黄河作为中国的重要河流,拥有 丰富的水资源和土地资源,可用 于发电、灌溉、工业和城市供水
等。
环境保护
在开发利用黄河资源的同时,必须 重视环境保护,防止水污染、水土 流失等环境问题,确保生态平衡。
初二地理黄河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二地理黄河知识点归纳总结黄河,中国母亲河之一,被誉为中国的“母亲河”和“中华民族的摇篮”,在中国历史和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作为初二地理课程的一部分,我们有必要对黄河的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一重要地理现象。
1. 黄河的概况黄河是亚洲第二长河,中国第二长河,全长约5464千米。
它发源于中国青海的巴颜喀拉山脉,并最终注入渤海。
黄河流域面积达到80多万平方千米,涵盖了中国的九个省份。
2. 黄河流域的地理特征黄河流域地势高度不齐,海拔逐渐升高,地势由西向东逐渐降低。
黄河沿途形成了许多陡峭的山脉、高原和盆地。
黄河流域的气候多种多样,西部高原地区属于寒温带气候,中部平原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而东部平原地区则属于暖温带季风气候。
3. 黄河流域的资源黄河流域是中国重要的农业基地。
这里的土地肥沃,适合种植小麦、玉米、高粱等作物。
此外,黄河流域还拥有丰富的煤炭和石油资源,这为中国的能源供应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4. 黄河的洪水问题黄河的洪水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中国面临的重要挑战。
由于黄河流经的地区多为陡峭的山脉和高原,暴雨和融雪会导致河水迅速增加,形成洪水。
为了控制洪水,中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的治理措施,如修建堤坝和拦水闸等。
5. 黄河流域的文化黄河流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在黄河流域,我们可以找到许多古代文明遗址,如龙山文化、仰韶文化和夏文化等。
这些文明的形成和发展,为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6. 黄河的环境问题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黄河面临着许多环境问题。
水污染、水量减少、河道淤积等问题已经给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为了保护黄河的生态环境,中国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如加强水资源管理和推行生态恢复计划。
通过对初二地理黄河知识点的归纳和总结,我们对黄河的地理特征、资源、洪水问题、文化以及环境问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黄河作为中国的母亲河,我们应该尊重和保护它,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做出自己的努力。
黄河概况和治理

黄河的概况和治理一.黄河的概况1.概况:黄河发源于青海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约古宗列盆地,穿越黄土高原及黄淮海大平原,注入渤海。
干流全长5464公里,水面落差4480米。
流域总面积79.5万平方公里(含内流区面积4.2万平方公里)。
干流流经地形区: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主要支流:洮河,湟水,汾河,渭河。
2.黄河流经的省份: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九省区。
城市:兰州,银川,包头,呼和浩特,三门峡,洛阳,郑州,济南等。
3.黄河出现的一些问题:(1)工业污染物污染水体,被污染水体又破坏农业生态环境,在黄河流域的一些地区农作物因污水灌溉导致减产甚至绝收的现象时有发生。
(2)黄河干流近40%可段的水质为劣五类,基本丧失水体功能。
随着经济发展,黄河流域废污水排放量比上个世纪80年代多了一倍,达44亿立方米,污染事件不断发生。
黄河上游的绝大部分支流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而中下游几乎所有支流水质常年处于劣五类状态,支流变成了"排污河" .......4.黄河问题所带来的危害:(1)2001年,山西省介休市松安村用被污染了的汾河水浇地,致使200亩玉米及杨树死亡。
(2)2002年,青海省海东地区平安县东庄村的近百亩小麦,引溉了污染的湟水后被活活烧死。
村民告诉记者:“现在引湟水浇地,先要看河道里的水,水多了才敢浇,水少了灌进地里,苗子准烧死。
”(3) 2003,黄河包头段遭遇空前严重的以挥发酚为代表的污染,挥发酚、氨氮等超标几倍到几十倍,由于包头市生产生活的主要水源来自黄河,120多万市民只能硬着头皮饮”苦水"。
记者在包头市环保局上报国家局的信息中看到,造成这次黄河挥发酚污染的主要来源是乌梁素海总排干的排放,而氨氮的污染主要来自宁夏和包头。
(4)由于黄河环保设施投入大,运转成本高,沿黄重点污染源偷排现象仍比较严重,而一些"十五小"、"新五小"企业点多面广,很难根除。
中国的河流-黄河

宁 夏 平 原
2、黄河的贡献
黄河水,使一块块干涸的土地展现了生机。我国
②灌溉水源:黄河流经地区,一般降水不足。
三大灌溉农业区中的两个:宁夏平原和河套
平原就是引黄河水灌溉的。
③ 丰富水能:尤其是黄河的上游
龙羊峡:黄河上游第一座大型梯级电站
青铜峡水电站(宁夏境内)
三门峡水电站(黄河中游最后一个峡谷)
(6)上、中、下游的划分及水文特征
河南旧孟津
上游
中 游
内蒙古河口镇
黄河上游的水文特征
黄河上游
水量大(占全流域水量的70%以上) 水体清澈,含沙量小 多峡谷、水能丰富。
2018/7/31 中国的河流与湖泊 10
黄河中游的水文特征
河口
黄河中流多。
2018/7/31 中国的河流与湖泊
3、黄河的忧患
中、下游泥沙含量大—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根据位处黄河中游的陕县站统计,每年经过这里向下游输送的泥沙达 15.7亿 吨(最大的年份达39亿吨)。而泥沙经过黄河入海口进入渤海、黄海以至东海的 有11.5亿吨,其余4.2亿吨均在沿河沉积下来。(如果把这15.7亿吨泥沙筑成高宽 各一米的长堤,其长度是地球与月球距离的3倍)
一碗水,半碗沙
3、黄河的忧患
黄河泥沙含量高的原因:中游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
原因 降水集中,多暴雨 地面破碎,沟壑纵横, 自 然 谷坡陡峭 原 半干旱半湿润地区,植 因 被稀疏 土质疏松(湿陷性强) 过度垦殖、过度放牧、 人 过度樵采 为 原 不合理的耕作、灌溉制度 因 露天开矿及城市建设
植被破坏
小浪底水利枢纽
目的 调(diao)水调(tiao)沙
开闸放出的挟带着泥沙的黄河水,凭借巨大的冲力冲刷黄河下 游河床内淤积的大量泥沙,最后一起冲进渤海。达到利用小浪底水 资源获得对黄河冲沙减淤效果。
黄河流域自然概况(已标注重点)资料

流域自然概况1.自然概况及特点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海拔4500m的约古宗列盆地,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等九省(区),注入渤海,干流河道全长5464km。
流域面积79.5万km2(包括内流区 4.2万km2)。
与其他江河不同,黄河流域上中游地区的面积占总面积的97%;长达数百公里的黄河下游河床高于两岸地面之上,流域面积只占3%。
黄河流域幅员辽阔,西部属青藏高原,北邻沙漠戈壁,南靠长江流域,东部穿越黄淮海平原。
全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466mm,总的趋势是由东南向西北递减,降水最多的是流域东南部湿润、半湿润地区,如秦岭、伏牛山及泰山一带年降水量达800mm~1000mm;降水量最少的是流域北部的干旱地区,如宁蒙河套平原年降水量只有200mm左右。
流域内大部分地区旱灾频繁,历史上曾经多次发生遍及数省、连续多年的严重旱灾,危害极大。
流域内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面积43.4万km2,其中年平均侵蚀模数大于5000t/km2的面积约15.6万km2。
流域北部长城内外的风沙区风蚀强烈。
严重的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使脆弱的生态环境继续恶化,阻碍当地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而且大量泥沙输入黄河,淤高下游河床,也是黄河下游水患严重而又难于治理的症结所在。
黄河的突出特点是“水少沙多”,全河多年平均天然径流量580亿m3,仅占全国河川径流总量的2%,居我国七大江河的第四位,小于长江、珠江、松花江。
流域内人均水量593m3,为全国人均水量的25%;耕地亩均水量324 m3,仅为全国耕地亩均水量的17%。
再加上邻近地区的供水需求,水资源更为紧张。
黄河三门峡站多年平均输沙量约16亿t,平均含沙量35kg/m3,在大江大河中名列第一。
最大年输沙量达39.1亿t(1933年),最高含沙量920kg/m3(1977年)。
黄河水、沙的来源地区不同,水量主要来自兰州以上、秦岭北麓及洛河、沁河地区,泥沙主要来自河口镇至龙门区间、泾河、北洛河及渭河上游地区。
(完整版)黄河重点知识整理(1)

2。
3滔滔黄河一、河流概况:1、发源地:巴颜喀拉山北麓,青海省2、长度:5464公里,中国第二长河,不能说中国第二大河,世界第五长河3、注入海洋:渤海4、干流流经省市(9个):青海省(青)、甘肃省(干或陇)、四川省(川或蜀)、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山西省(晋)、陕西省(陕或秦)、河南省(豫)、山东省(鲁)5、干流流经地形区(4个):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6、主要支流:湟水、洮河、渭河(黄河最大的支流)、汾河(黄河第二大支流)7、上、中、下游划分:内蒙古河口、河南桃花峪8、黄河干流形状像汉字“几”字,其中“几”字形内有一个区域不属于黄河流域,那一部分属于内流区。
二、河流水文特征(一)上游:1、河段位置:源头到河口。
2、流经主要地形区: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3、特点:多峡谷,多支流,多水能,水量较大且清澈(二)中游:1、河段位置:河口到桃花峪2、流经主要地形区:黄土高原3、特点:中游主要流经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侵蚀出壮观的峡谷地貌。
从河口到潼关的黄河谷地被称作晋陕峡谷(位于陕西、山西交界处),壶口瀑布位于其中。
在中游,由于①众多支流汇入,②气候变得更为湿润一些,黄河流量增大,黄河含沙量也急剧上升。
(三)下游:1、河段位置:桃花峪到入海口2、流经主要地形区:华北平原三、河流开发利用:上游:龙羊峡、刘家峡、青铜峡 中游:三门峡、小浪底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P58阅读)位于河南省,黄河流域最大的水利枢纽。
主要功能是:防洪、防凌、减淤(放水冲沙,有淘沙的作用),兼顾供水、灌溉、发电。
四、存在问题及治理(一)断流(P57阅读材料)1、发生河段:下游2、断流原因:①自然因素:气候干旱,降水少,流量小/上游流经干旱、半干旱地区,少有支流汇入②人为因素:上游、下游工农业生产生活用水过多等3、防治措施:①统一调配(如:南水北调等);②推广节水农业(二)凌汛(P59活动三)1、发生河段:①刘家峡至包头段②开封至入海口段(读P55图和P9图,可得出可能发生凌汛的省份:宁夏、内蒙古、河南、山东)2、发生凌汛的条件:①有结冰期②有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河段3、危害:河水泛滥、河堤决口4、防治措施:破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 游:
黄河下游河道迁徙变化的剧烈程度,在世界上是独一 无 二的。根据有文字记载,黄河曾经多次改道。河道变迁的范 围,西起郑州附近,北抵天津,南达江淮,纵横25万平方公 里。下游河段除南岸东平湖至济南间为低山丘陵外,其余全 靠堤防挡水,堤防总长1400余千米。
思考:黄河下游支流少、流域面积小的原因是什么?
上游 中游 下游
[大家谈]黄河的忧患
河段 上游 中游 忧患
荒漠化、凌汛 水土流失严重 地上河、 断流、凌汛
下游
2、探究黄河各段忧患的成因
河段 上游 中游 下游 忧患 荒漠化、 凌汛 水土流严重 地上河、断 流、凌汛 成因
忧
[探究1]草地退化、荒漠化的原因
患
篇
自然原因:
气候干旱,降水少 过牧、过垦、过樵、过度开采地下水
第一篇 识黄河 1、黄河的发源地、注入的海洋和长度 2、黄河上、中、下游的划分地点:河口和旧 孟津,看一看他们分别位于哪一个省区
河口
渤海
卡日曲
河 南 5464千米
旧孟 津
第一篇
识黄河
读地图册 黄河流经哪些省区?
甘 青 海 肃
宁 夏
山 西
渤海
陕 西 河南
山东
小青川过了甘旱的宁夏,来到了内蒙古大草原, 晋入了陕北根据地,豫见了鲁能足球队。
引黄灌溉工程
黄河水系图
河口
湟水
龙羊峡 刘家峡
李 家洮河 峡
青铜峡
渭河
三门峡
孟津
小 浪 底
青铜峡水电站
第二篇
颂黄河
黄河壶口瀑布是我国第二大瀑布,世界 上最大的黄色瀑布。黄河在这里以雷 霆万钧之势奔腾过来,咆哮而去 谓为 壮观 。
壶口瀑布
黄河的奉献(功)
1、黄河——中华民族发祥地
2、塑造了肥沃的平原
的省区及注入的海洋 2、找出黄河上、中、下游的划分地点:河口和旧
孟津,看一看他们分别位于哪一个省区。 3、找出黄河的重要支流湟水、洮河、渭河与汾河。 4、对照中国地形图,找出黄河流经的主要地形区。
唐代大诗人李白:“黄河之水天 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不过我们知道,说黄河水来自 “天上”,自然是诗人的想象力的浪 漫。我们从地图中可看出,黄河发源 于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
探究: 黄河下游断流产生
哪些危害?
A.对沿岸生态环境危害大: 1.河道干涸,河床抬升易发洪涝; 2.沙化严重; 3.三角洲地下水位下降,海水入侵,盐碱 化加快,地下水质变差; 4.下游河水自净能力减弱,水质变差。 B.对沿岸人类活动影响:工农业损失大,粮 食减产。
第一关——选择题
1、我国古籍中有“河水一石,其泥六斗”的句子,它最有 可能描述的河流是( ) A、长江B、黄河C、黑龙江D、珠江 2、“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中的“天上”是 指( ) A、唐古拉山B、祁连山C、巴颜喀拉山D、横断山 3、下列省区之间以黄河 干流为天然界限的是( )A、青海 和甘肃 B、宁夏和内蒙古C、山西和陕西D、山东和河北 4、“人在水下走,船在天上行”反映了下列哪个地方的情 景?( )A、黄河上游B、黄河下游C、黄河中游D、长江 下游
课前复习
1、长江的源头,发源地,注入海,流经 的省市、地形区、长度;
2、长江的主要的支流,上、中、下流的 分界点; 3、上中下游的河流特征,及开发;长江 三峡的主要的功能; 4、长江水患发生的河段,原因及治理的 措施;
猜谜语:
一碗水 半碗沙
跳进*河洗不清
学习目标
1.运用地图说出黄河河流概况。 2.黄河下游“地上河”的形成原 因及其危害。
第二篇
千 百年来, 黄河流 域的人 民在黄 河的哺 育之下, 创造了 灿烂的 文化。
颂黄河
返 回
塞上江南
第二篇
颂黄河
塞上江南
第二篇
颂黄河
塞上江南
思考: 1.“塞上江南”地区的成因? 2.塞上江南发展种植业的限制性条 件及治理措施? 3.塞上江南地区大量引水灌溉会引 发的环境问题。
黄河提供了丰富的灌溉水,为 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
人为原因:
凌
汛
探究2]黃河凌汛的形成
什 么 是 凌 汛
定 义: 河流因冰坝阻塞水流的现象 。 发生条件:流向:由低纬流向高纬气候:冬季
结冰河道:上游宽,下游窄 发生地点: 河流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
[
的河段。(宁、内蒙古、鲁)
原
因:秋末初冬较高纬度河段的河水开
始封冻;春季较低纬度河段的河 水先开始解冻。这样上游为水, 下游为冰,水流不畅,极易冲溃 堤坝,形成凌汛。
长 江 黄 河 松花江 辽 河 珠江 海 河 淮 河
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上巴颜喀 拉山北麓,流经9个省级政区(青、 陇、川、宁、内蒙、陕、晋、豫、 鲁),注入渤海,长度与流域面积 均居我国第二,但水量很小。
思考:1.长江、黄河干流同时流经 的省区是?(青、川) 2.同时跨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省 区是?(青、陇、川、陕、豫)
思考:1.黄河中游比河套段水量大增的原因? 流经半湿润区,夏季暴雨降水量增加; 流域面积较大,支流众多。 2.黄河各河段含沙量都大吗? 不。上游含沙量较少,中游最大,下游又减少。 3.壶口瀑布的形成原因? 上下岩层性质不同,流水差异侵蚀而成。
思考:泾渭分明
渭水是黄河最大支流,源于甘肃渭源,经陕 入黄河;泾水又是渭河的支流,源于宁夏。"泾 渭分明"指在泾水、渭水相会合处,清浊分明, 分界清楚而不混,比喻界限清楚或是非分明,也 用来比喻人品的清浊,比喻对待同一事物表现出 来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古人认为是泾水浊 而渭水清的。由于含沙量不同,呈现出一清一浊, 清水浊水同流一河互不相融的奇特景观,成为关 中八景之一而闻名天下。据考证,唐代杜甫《秋 雨叹》中:"浊泾清渭何当分"。气候学解释泾 渭分明与夏季风的进退有关。当夏季风来临时, 渭河先进入汛期,因此水较浑浊,而此时泾河尚 未进入汛期,因此水较清;当夏季风退出时相反。
“塞上江 水流平缓,水流减少(引黄灌溉, 南"段 半干旱区蒸发强),冬春季有凌汛。 水量大增(半湿润区,夏季降水量增加;流 域面积较大,支流众多) 含沙量大(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黄土疏 松植被稀,水土流失严重)。 水流缓,泥沙沉积形成“地上河”支流少, 流域面积狭小,水量减少,冬春季有凌汛及 断流。
} →
→
下游
资 料
黄河下游在1972年—1998年 的27年中,共断流21年,累计 1050天。最严重的1997年,断流 13次,226天;其中有一天断流河 段长达704千米。
黄河下游 出现了断流
探究5: 为什么黄河下游会
出现断流现象?
自然原因:(黄河主要流经干旱、 半干旱、半湿润区)降水量较小且季 节变化大,蒸发量大(主要原因)。 社会经济原因:沿岸工业和城市用 水量增加,农业引黄灌溉面积增加, 居民日常生活用水增加;水费较低, 节水意识薄弱,浪费严重。④水利工 程蓄水、引水过多,水资源管理不统 一。(5)下游平原形成地下水漏斗区, 黄河水下渗强等是造成断流的原因。
资料
探究4黄河最大忧患的原因 黄河出黄土高原,流入平原地区, 由于河道变宽、坡度变缓、流速缓 慢,大量泥沙沉积河底,使河床逐 渐抬高,成为“地上河”。河床不 断升高,河水只靠人工筑堤约束, 一遇暴雨,河水猛涨,两岸河堤, 随时随处有决口的危险
“地上河”动画演示
水 面
河 床 面
地 面
中游
下游
地势 土质疏松 水土 低平 泥沙淤积 植被破坏 流失 流速 河床抬高 暴 雨 减慢 含沙量增大
第一关——选择题
5、“泾渭分明”所暗喻的两条河流如今都已是浊浪滚滚, 泾渭不分了 ,其根本的原因是( ) A、两河河岸的植物相同B、垃圾污染C、流域内植被覆 盖好D、流域内水土流失严重 6、长江、黄河、珠江汛期由长到短排列,正确的是( ) A、长江、黄河、珠江B、黄河、长江、珠江C、珠江、长 江、黄河D、珠江、黄河、长江 7、同时跨黄河中游和下游的省区是( )A、内蒙古 B、山 西C、河南D、山东 8、长江和黄河共同流经的省区( )A、西藏、云南B、青海、 四川C、山西、山东D、湖北、湖南
中游景观
合作探究——世界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分析黄河在流经中游黄土高原时含沙量会大量 增加的原因
这里年降水量为 历史上这里曾有 黄土质地疏松, 500毫米~500毫米, 大片森林草原,由 多缝隙,遇水易 其中70%以上集中在 于滥垦乱伐等原因, 崩塌,极易被流 夏季,降水强度大, 自然植被遭到破坏, 水冲蚀成沟谷。 目前森林覆盖率仅 多暴雨,往往一次暴 雨即占全年降水量的 为5%。 1 /5 。
四 川
黄河流经地形区
青藏高原
华平原
黄河水系图
中国第二长河—全长5400多千米 “几”字 形
为什么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而不是第二大河
河流 长度 (千米) 6 300 5 464 2 308 1 390 2 214 1 090 1 000 流域面积 年径流量 (万平方千米) (亿立方米) 180.9 9 513 75.2 661 55.7 762 22.9 148 45.4 3 338 26.4 228 26.9 622
中游: 渭河、 河口汾河 旧孟津
下游: 华北平 支流少 原
第二篇
颂黄河
1、观察以下图片,你来说一 下黄河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奉献?
华夏民族的摇篮,光辉灿烂的文化
河套平原
宁夏平原 塞上江南
中国境内原始人类遗址分布图
西侯度
半坡 蓝田
大汶口
中国六大古都分布图
北 京 洛阳 西安 开封
南京 杭州
黄河中下游地区是世界著名的古代文明发祥地之一,是 古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孕育中华民族的摇篮。
上游: 河段全长3472千米,流域面积38.6万平方千米,流 域面积占全黄河总量的51.3%。上游河段总落差3496米, 径流量占全河的54%;上游河段年来沙量只占全河年 来沙量的8%,水多沙少,是黄河的清水来源。有湟水、 洮河等重要支流汇入,使黄河水量大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