穗醋栗、树莓等小浆果资源研究与利用现状
树莓的生物学特性及开发利用价值

树莓的生物学特性及开发利用价值
任向荣;蔺国仓;孙美乐;回经涛
【期刊名称】《园艺与种苗》
【年(卷),期】2022(42)7
【摘要】树莓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小浆果类果树,具有很好的营养价值、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在医药、化妆品、保健、食品、绿化、生态保护等方面有着广泛的
用途,长期食用树莓,可提高人体免疫力,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健美减肥,美容,抗衰老。
但目前其特殊的功能价值还未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
该文叙述了树莓的生物学特性、生态习性以及采收保鲜方法,为树莓种植区域选择提供指导意见。
分析了树莓的营
养价值及保健功能,并对其可开发利用的领域进行了全面介绍,为树莓的综合利用,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总页数】4页(P10-12)
【作者】任向荣;蔺国仓;孙美乐;回经涛
【作者单位】新疆农业科学院综合试验场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633
【相关文献】
1.荆条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辽西地区的分布和保护利用价值
2.水稻亚种间强优新组合生物学特性及利用价值
3.树莓的开发利用价值
4.白龙江林区岷江柏木生物学特
性调查及利用价值研究5.木本饲用植物构树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开发利用价值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浆果发展前景

三、浆果的经济价值
一种早果、高产稳产、抗逆性强的多年生的小灌木 或小乔木。一般栽植2年结果,4年后进入丰产,一般盛 果期每亩可产1000-2000kg,按最稳定的价格4-150元/kg
计算,亩可收入4000元数万元,每亩效益达15000元,最
高收入30000~45000元。即可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行产业化基地发展更适合 用于庭院经济生产。
以黑加仑加工为主业的6家(果酒、浓缩汁、果汁), 以内销为主,主要分布在黑龙江。以树莓为主业约有八
家(分布在北京、哈尔滨、沈阳),以外销为主。主产品: 冷冻果、浓缩汁、果酱。 以黑莓为主业的有五家(集中在江苏南京溧水县白马 镇)主产品:冻果、酒。以冻果外销为主。年出口量1万吨 以上50家企业中,拥有500亩以上原料基地的企业五家, 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北京、南京、浙江。
3、产出比大 我国出口优势原料农产品必须只有两大特征:一是 资源节约型(在土地、水、肥资源性投入相等条件下, 单位产出之比同等单位的大宗粮、油、棉要高);二是 劳动密集度高。主要集中在果蔬、水产品领域。以平均 亩产1000公斤,创汇2000美元计,在国际市场相当35吨 苹果、700公斤优质牛肉、10吨小麦、7吨大豆。出口100 万吨浆果,换购700万吨大豆,即可解放5000万亩良田。 这是笔大帐。
国家林业局派遣专家赴欧美考察,并引进了新型第三代
水果浆果新品种,现已生产出适合我国大面积发展的优 良品种。
1) 市场价格:浆果是我国新兴果业领域一颗光彩夺 目的“明星”。2000年止,我国从欧美引进浆果优良品 种数百个,已从区域实验性试种,转向规模化种植。至 2009年,规模种植已扩展至黑龙江、吉林、辽宁之外的 全国各地,总面积约达近百万亩。近年,浆果速冻果出 口离岸价逆势上扬,比2007年溢涨30%。平均3,500美 元/吨;最优质速冻果的出口单价超过5,000-15000美元/ 吨。相当于同期浓缩苹果汁离岸价的(600美元/吨)5-15 倍。在我国出口型农产品、尤其是水果类出口产品中, 性价比、利润、国际市场终端市场直销率,三项指标均 高居榜首。
蓝靛果忍冬利用价值研究进展

蓝靛果忍冬利用价值研究进展张启昌;李亮;张义涛;李玉涛;孙成钰【摘要】Lonicera caerulea has broad development prospect as an emerging small berry species.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expounds its antioxidant properties, healthcare valu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status. It also describes its problems, development prospect, and the direction for future research. The study is expected to provide significant guidance for the industrialized cultivation,mass breeding and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of Lonicera caerulea.%作为一种新兴小浆果树种,蓝靛果忍冬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系统地介绍了蓝靛果忍冬的抗氧化性能、医疗保健价值及开发利用现状,并对存在的问题、发展前景与未来的研究方向做了简要说明。
研究结果对蓝靛果忍冬的产业化发展、规模化培育及可持续利用具有指导意义。
【期刊名称】《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4(000)005【总页数】4页(P661-664)【关键词】蓝靛果忍冬;利用价值;研究进展【作者】张启昌;李亮;张义涛;李玉涛;孙成钰【作者单位】北华大学林学院,吉林吉林 132013;北华大学林学院,吉林吉林132013;蛟河市林业局,吉林蛟河 132500;白河林业局,吉林二道白河 133613;磐石市林业局,吉林磐石 1323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89.5蓝靛果忍冬(Lonicera caerulea L.)又名蓝靛果、黑瞎子果等,为忍冬科忍冬属多年生落叶小灌木,高1.0~1.5 m,常于林缘、林下、灌丛、草地、水边等向阳湿润处与杂草伴生.主要分布于欧洲、亚洲和美洲北部,在中国主要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及西南的四川等地[1].果实为小浆果,味道鲜美,含维生素C,B1,B2,A,PP等多种维生素,且含量较普通水果要高,其中,维生素PP含量高出近百倍[2-3].氨基酸、糖类、果胶、矿质元素等含量也较为丰富,特别是含有花青素等生物活性物质,使其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成为继越橘、树莓、黑穗醋栗等之后又一新兴的小浆果树种[4].吉林省东部长白山区域拥有完好的大片原始森林,植物种类繁多,植被的垂直分布十分明显,但随着林区的大面积开发利用,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之外的长白山林区森林资源遭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正面临着资源危机、经济危困和林业木材再生产难以为继的严峻考验,已经到了不得不采取历史性决策的关键时刻,而培育与开发林下经济植物已经成为首要选择.长白山林区属高山生态脆弱区,长期以来蓝靛果忍冬等林下经济植被维护着这个区域的生态平衡.因势利导,发挥蓝靛果忍冬的生态经济效益,是长白山山区科技扶贫、摆脱林区“两危”和保育好山区生态环境的基础.因此,蓝靛果忍冬的开发具有良好的前景.1 蓝靛果忍冬的抗氧化性能花青素是最有效的纯天然抗氧化剂,蓝靛果忍冬中恰恰含有大量的花青素,从蓝靛果忍冬中提取的花青素含量可达175.66 mg/100 g[5],因此蓝靛果忍冬是一种天然的具有较强抗氧化活性的浆果[6],可以作为天然抗氧化剂的重要来源.蓝靛果忍冬对活性氧自由基具有超强的吸收能力[7].有研究[8]表明,其果实多酚提取液对ABTS、羟基(·OH)、超氧阴离子等自由基的清除率高达90%,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达70%.臧云[9]的研究发现,蓝靛果花色苷酶衍生物的抗氧化能力较强,且随着浓度的增加抗氧化能力增强,在1 mg/mL下,对·OH的清除率为的清除率为80%左右、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近92.1%.花青素-3-葡萄糖苷是蓝靛果忍冬中含量最多的抗氧化物质,能够发挥最大的抗氧化能力[10].Gazdik等[11]用液相色谱电化学方法检测蓝靛果忍冬中的抗氧化剂,发现其提取物具有预防神经性疾病(NDD)的潜能,是神经酚类抗氧化剂的有效来源.蓝靛果忍冬提取物在动物肿瘤实验中发生了抗氧化反应,表现了高抗氧化活性.在肿瘤的生长过程中,持续添加蓝靛果液相提取物质,可使肿瘤体积逐渐变小,延长给药时间,可以诱导肿瘤组织形成抗氧化的防御机制[12].2 蓝靛果忍冬的医疗保健价值蓝靛果忍冬具有清热泻火,散痛消肿的功效,可用于治疗湿热痢疾、大便赤白等疾病.此外还具有防止毛细血管破裂、降低和稳定血压、改善肝脏的解毒功能、抗肿瘤、增加白细胞的能力,蓝靛果忍冬的提取物具有抗氧化和抗癌作用,对放疗后的不适症状具有缓解作用,有研究[13-14]表明蓝靛果忍冬可以增强免疫能力.蓝靛果忍冬中富含多种具有生物活性的酚醛类物质,特别是花色苷、黄酮、原花青素和酚酸,食用后可预防癌症、神经性疾病、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多种慢性疾病[15];蓝靛果忍冬中提取的花青素对受辐射诱导危害的小鼠具有保护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持续每天将提取的花青素给小鼠灌胃,两周后进行辐射照射,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小鼠体内的相关指标进行测定可知,受辐射的实验组小鼠体内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以及肝组织中谷胱甘肽(GSH)的活性均有显著提高[16];人类口腔中的病原细菌能释放包括脂多糖等刺激性物质来激活活性细胞中的炎性细胞因子,进而引发一系列的牙齿问题,而研究[17]表明,蓝靛果忍冬中的多酚类物质可以抑制脂多糖等诱导信号的传递,从而可以有效地对抗牙龈炎等问题;蓝靛果忍冬中存在可以改善肝功能和防治眼睛疲劳、预防视力受损的物质[18-19].3 蓝靛果忍冬的开发利用3.1 天然色素蓝靛果忍冬是一种良好的天然色素原料[20],果实中含有丰富的食用紫红色素,对人体无毒,可用作食品添加剂,在提高食欲方面具有积极作用,极具医疗及保健价值,为此已有学者对其提取及稳定性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花色苷是其色素的主要组成部分,刘德江等[21]在用混合酶法提取色素的过程中发现,混合酶(果胶酶、纤维素酶、木瓜酶)用量7 mg/g、pH 4.0、40 ℃下酶解50 min时,其色素提取量达最大值(63.24 mg/g);高冷等[22]在利用超声波法提取色素的研究中发现,用体积分数60%的乙醇、料液比1∶20、20 ℃、200 W下超声提取50 min,蓝靛果忍冬色素的提取率最高.对蓝靛果色素稳定性的研究表明,光对其稳定性影响较大,蔗糖对其稳定性影响较小,酸性条件下稳定性较好,对氧化剂和还原剂有较强的耐受性,Na+,K+,Ca2+,Mg2+,Zn2+离子对色素具有一定的护色作用,但Cu2+,Al3+,Fe3+等离子对色素具有增色和变色作用[23].波兰学者Oszimianski[24]研究获知果实中的花色苷含量为328~621 mg/100 g,非常适合提取天然色素.3.2 加工利用蓝靛果忍冬果实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除鲜食外,还可加工成果酒、果汁、果酱等食品,从而大大提高了蓝靛果忍冬的附加值.目前,黑龙江省勃利县蓝宝酒业公司生产的蓝靛果酒,因具有丰富的营养及医疗保健价值,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有学者[25]利用野生蓝靛果经热烫、硬化、白糖浸泡、50 ℃糖浸及干燥制成低糖果脯,取其果肉、砂糖、氯化钙、柠檬酸、低甲氧基果胶和β-环糊精制成低糖果酱、干果和果酱,因含糖量低,营养成分高,风味好,更适于患有糖尿病的人群.付荣霞等[26]利用蓝莓、蓝靛果果汁各12%、8.5%白砂糖、61%纯牛奶、0.09%有机酸及0.02%瓜胶制成风味佳、稳定性好的蓝莓、蓝靛果果汁乳饮料;李铉军[27]研制出的蓝靛果-红枣复合型饮料,具有口感酸甜,香气扑鼻等特点.蓝靛果忍冬已经成为人们喜爱的野生、绿色、珍稀、纯天然的营养保健浆果,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广阔的加工利用前景.4 存在的问题蓝靛果忍冬营养价值和营养成分与蓝莓很相似,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花青素等物质.蓝靛果忍冬作为一种新兴的小浆果灌木,展现出了很好的发展前景.目前,已经得到日本、美国、俄罗斯等很多国家的重视,已在生物生态学特性以及营养保健价值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科学研究,取得了开拓性的科研成果,毫无疑问为蓝靛果忍冬的科学研究与加工利用提供了理论基础与技术支撑,然而由于研究历史相对较短,在开发利用方面还存不足[12]:1)蓝靛果忍冬产品单一,市场竞争力有待进一步提高.我国目前对蓝靛果忍冬的加工利用主要以果酒等普通加工为主,与发达国家相比,市场竞争力较弱.2)我国在种质资源收集、评价、保存和保护等方面的研究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加强.3)我国在蓝靛果忍冬的亲缘关系、分类、遗传多样性、生理生态等方面的研究还存在不足,还不能够为合理综合利用蓝靛果忍冬资源提供技术支撑.一直以来,还没有学者对蓝靛果忍冬进行综合的分类研究,分类情况比较混乱.蓝靛果亚组是否属于忍冬属,不同学者存在异议,还有待进一步研究确认.4)目前,人工栽培的蓝靛果忍冬产量低,品质差.人们直接从野外移栽或种子繁殖实生苗木,对从野生蓝靛果忍冬资源中选育新品种的相关研究工作还未系统开展.5 发展前景与研究方向蓝靛果忍冬是第三代果树,在国内、外市场供不应求,已被世界粮农组织确定为世界稀有珍贵野生浆果.蓝靛果富含糖类、有机酸、矿物质、黄酮类,还含有18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以及大量的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PP)和大量微量元素.浆果可入药,种子含花色甙,全株含桃叶珊瑚甙.鲜果除生食外,更是酿造果酒的好原料,还可以加工成多种食品和提取天然色素.蓝靛果不但可以降压、提高白细胞数量、抗疲劳、防止毛细血管破裂、改善肝脏的解毒功能、抗肿瘤,而且具有治疗小儿厌食症的功能.值得强调的是,俄罗斯已把蓝靛果加工成宇航员的专用饮料.为更好地开发利用蓝靛果忍冬,打造知名产品,创造巨大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还应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工作:1)加大开发功能性保健产品的研究力度,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应对蓝靛果忍冬在保健品、化妆品、茶品等方面的开发进行深入研究,开发出符合人们需要的保健食品、功能食品、营养滋补品和药品等,从而提高其市场竞争力,带动产业的迅速发展. 2)保护野生资源,选育新品种.我国天然蓝靛果忍冬资源丰富,但由于近年来国内、外开发利用企业的大量购买,使得野生资源急剧减少.因此,更有效地开展合理经营、利用及保护这些稀有野生种质资源的研究势在必行.在以上工作的基础上,还应开展品种选育研究,培育出花色苷等生理活性物质含量高、单果重、产量高的优良品种,并进行规模化、产业化及标准化栽培.3)拓展蓝靛果忍冬的观赏价值.蓝靛果忍冬开黄白色花,花期5~6月,果期7~8月,蓝黑色果实,叶片长卵形或倒卵披针形,树形优美,极具观赏价值,可作为园林绿化和庭院观赏树种.4)开展分类研究.通过形态标记和分子标记工具,研究长白山不同海拔地区蓝靛果忍冬典型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分化的关键因子,揭示其外部形态分化、内部遗传机制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从而了解其种群适应、分化的水平及状况,解决分类混乱的问题.【相关文献】[1] 李恒,邢桂菊,廉美丹.药用植物——蓝靛果[J].中国林副特产,2002(1):10.[2] 李淑芹,李延冰,姜福臣,等.野生植物——蓝靛果营养成分研究[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1994,25(4):401-404.[3] Khasbagan,Soyolt,He G X.Analysis of Nutritional Components in Dry Fruits of Wild Plant Lonicera caerulea lis[J].Journal of Plant Resources andEnvironment,2006,15(2):77-78.[4] 霍俊伟,杨国慧,睢薇,等.蓝靛果忍冬(Lonicera caerulea)种质资源研究进展[J].园艺学报,2005,32(l):159-164.[5] 王燕兰,沈卓群,姚贵良,等.兰锭果天然食用红色素[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1990,9(1):1-13.[6] Wang H,Cao G,Prior R L.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 of Fruits[J].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1996,44:701-705.[7] Wang S Y,Jiao H.Scavenging Capacity of Berry Crops on Superoxide Radicals,Hydrogen Peroxide,Hydroxyl Radicals,and Singlet Oxygen [J].Journal of Agriculturaland Food Chemistry,2000,48:5677-5684.[8] 吕闻明.蓝靛果忍冬酚类物质提取及抗氧化性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2.[9] 臧云.蓝靛果花色苷酶促衍生物的稳定性及抗氧化研究[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13.[10] Palikova Irena,Heinrich,Jan Bednar Petr.Constituents and Antimicrobial Propertiesof Blue Honeysuckle:a Novel Source for Phenolic Antioxidants [J].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2008,56(24):11883-11889.[11] Gazdik Z,Reznicek V,Adam V,et e of Liquid Chromatography with Electrochemical Detection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Antioxidants in Less CommonFruits[J].Molecules,2008,13(11):2823-2836.[12] 张启昌.蓝靛果忍冬生态适应性及高效繁育体系的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9.[13] Zholobova Z P.Basis for Commercial Cultivation of Blue Honeysuckle[J].Sadovodstvo I Vino-gradarstvo,1990(8):23-25.[14] 杨玲.蓝靛果提取物抗氧化及抗癌作用的研究[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09.[15] Jurikova T,Rop O,Mlcek J.Phenolic Profile of Edible Honeysuckle Berries and Their Biological Effects [J].Molecules,2012,17(1):61-79.[16] Zhao H,Wang Z,Ma F.Protective Effect of Anthocyanin from Lonicera Caerulea lis on Radiation-induced Damage in Mic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2012,13(9):11773-11782.[17] Zdarilova A,Svobodova A,Rajnochova,et al.Polyphenolic Fraction of Lonicera Caerulea L.Fruits Reduces Oxidative Stress and Inflammatory Markers Induced by Lip Polysaccharide in Gingival Fibroblasts [J].Food and Chemical Toxicology,2010,48(6):1555-1561.[18] 兰士波,罗旭,李谞.蓝靛果忍冬研究进展及开发应用前景[J].中国林副特产,2008(1):87-90.[19] 侯江雁,李彦冰,崔立杰.蓝靛果保健颗粒的制备和毒理实验[J].中医药学报,2001,29(3):58.[20] Mariassyova M,Silhar S,Kovac M.New Sources Anthocyanins[C]//Turku FinlandAgri-Food Quality Ⅱ:Quality Management of Fruits and Vegetables from Field to Table,1998:311-313.[21] 刘德江,刘娟,申健,等.正交试验优化混合酶法提取蓝靛果色素的研究[J].农业机械,2011(26):135-137.[22] 高冷,李宁,韩雪.超声波法提取蓝靛果中红色素的条件研究[J].化工技术与开发,2011,40(4):9-11.[23] 赵彦杰.蓝靛果紫红色素的提取及其理化性质研究[J].食品科学,2006,27(10):276-278.[24] efulness of Honeysuckle Fruits for Juice Production[C]// Rytro Poland:Fruit and Vegetable Juices and Drinks To day and in the Ⅹ Ⅺ Century,1990:251- 260. [25] Huang X T,Liu M C,Meng Q J,et al.Production of Low-sugar Preserve and Low-sugar Jam of Lonicera Edulis[J].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6(7):110-114.[26] 付荣霞,樊秀花,于海.蓝莓及蓝靛果果汁乳饮料加工工艺筛选[J].贵州农业科技,2010,38(3):173-176.[27] 李铉军.蓝靛果-红枣复合饮料的研制[J].吉林农业,2010(11):242-243.。
树莓主要功能性成分研究进展

树莓主要功能性成分研究进展一、本文概述树莓,作为一种营养丰富、口感独特的水果,近年来在食品、医药和保健品等领域受到了广泛关注。
其功能性成分,如黄酮类、覆盆子苷、覆盆子酸等,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等多种生物活性,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本文旨在综述树莓主要功能性成分的研究进展,包括其提取方法、生物活性、作用机制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潜力。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和分析,本文旨在为树莓的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理论支持和参考。
本文也期望通过探讨树莓功能性成分的研究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为推动树莓产业的发展和应用做出一定的贡献。
二、树莓功能性成分提取方法树莓作为一种天然植物资源,其功能性成分的提取是研究和应用的关键环节。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树莓功能性成分的提取方法也在不断创新和优化。
传统的提取方法主要包括浸渍法、煎煮法等。
这些方法操作简便,成本较低,适用于大规模生产。
然而,由于提取效率低、提取时间长,且容易破坏活性成分的结构,使得提取物的质量和纯度受到一定限制。
随着现代提取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效、环保的提取方法被应用于树莓功能性成分的提取中。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提取方法,利用超临界状态下的流体(如二氧化碳)作为萃取剂,通过调整压力和温度,实现对目标成分的高效分离。
该方法具有提取效率高、操作温度低、不破坏活性成分结构等优点,是树莓功能性成分提取的优选方法之一。
微波辅助提取技术利用微波产生的热效应和非热效应,加速目标成分从植物组织中溶出。
该方法具有提取时间短、提取效率高、能耗低等优点,适用于树莓功能性成分的快速提取。
超声波辅助提取技术利用超声波产生的空化效应和机械效应,增强溶剂对目标成分的渗透和溶解能力。
该方法具有提取效率高、操作简便、对设备要求低等优点,在树莓功能性成分提取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树莓功能性成分的提取方法将不断优化和创新。
未来,我们期待更加高效、环保、安全的提取方法应用于树莓功能性成分的研究和应用中,为树莓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基于互联网学术搜索引擎分析国内树莓研究现状——以“百度学术”为例

经济效益;发展前景;黑龙江省;辽宁省;吉林省;国 际市场
作物学 新品种;适应性;田间管理;种植面积;抗逆性;种质资源
中药学
覆盆子;鞣花酸;正交试验;总黄酮;悬钩子
植物保护
防治方法;病虫害防治;病虫害;生物学特性
2.2 悬钩子 1983—2016年共发表“悬钩子”相关论文 473篇,其中2014年发文量最高。发文量整体呈上升趋 势,但变化起伏较大(如图2a)。高相关研究点有悬钩子 属、开发利用、粗叶悬钩子、化学成分、蔷薇科、种质资源、 药用植物、植物资源、覆盆子、悬钩子属植物(如图2b)。 主要渗透学科有园艺学、生物学、中药学、食品科学与工 程、林学、基础医学,对应的研究主题如表2。主要参与学 者有陈炳华、洪振丰、林久茂、顾姻、彭芳、郑良朴、赵锦燕 等(如图2e)。主要参与的研究机构有江苏省中国科学院 植物研究所、云南省农业科学院高山经济植物研究所、福 建中医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院、福建中医学院 药学系、四川农业大学林学园艺学院、福建中医学院中西 医结合系、内蒙古民族大学蒙医药学院、四川农业大学、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研究所(如图2c)。
主要与资源的开发利用相关,研究热点有悬钩子属、开发利用、粗叶悬钩子、化学成分、种质资源、药用植物、
植物资源、覆盆子;覆盆子研究主要与医学应用有关,研究热点有菟丝子、五味子、掌叶覆盆子、金樱子、车前
子、枸杞子、桑螵蛸、悬钩子属、益智仁和女贞子。综合 3 个关键词的分析结果,反映了树莓在国内人工栽培生
产中的重点关注领域,及其在医学与保健上的应用价值,特别是在中药学上的使用。
1.2 方法 分别以“树莓”刊论文、学位论文及图书),并利用网站的 “开题分析”进行趋势及可视化分析。检索结果只包括中 文文献,外文文献不在分析范围内。 2 结果与分析 2.1 树莓 1985—2016年发表树莓相关论文共有1769 篇,其中2014年论文发表数量最高,达141篇。1999年前 后是树莓相关研究的爆发节点,之后趋势出现了一段时 期的回落,直至2005年开始呈现阶梯式的逐年增长趋势, 但未出现急剧增长的情况(如图1a)。根据相关词频统 计,结果筛选出10个高相关研究点,分别为红树莓、悬钩 子属、栽培技术、基生枝、蔷薇科、黑树莓、新品种、组织培 养、第3代水果、营养价值(如图1b)。主要渗透学科有园 艺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应用经济学、作物学、中药学、植 物保护(如图1d),对应的研究主题如表1。主要参与学者 有吴林、张志东、汤浩茹、李维林、谢鸣、刘洪章、雷家军、 王铁良等(如图1e)。发文量最高的10个研究机构分别为 沈阳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沈阳农业大学园艺学院、云南省 农业科学院高山经济植物研究所、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 所、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四川农业大学林学园艺学 院、东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林业果树 研究所、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和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 物研究所(如图1c)。
黑龙江省小浆果资源种类、生产及开发现状

黑龙江省小浆果资源种类、生产及开发现状作者:王柏林来源:《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09年第10期黑龙江省地处祖国北疆,气候寒冷,野生浆果资源极为丰富,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的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张广才岭及老爷岭等地区,种类繁多。
可利用的浆果种类有30多种以上,极具开发利用价值的有10余种,主要野生浆果树种有山葡萄、笃斯、猕猴桃、红豆、蓝靛果、北五味子、刺五加、枸杞等。
野生浆果贮量大,产量高。
如山葡萄年产量约4万吨;蓝靛果贮量5900吨;笃斯贮量4万吨;猕猴桃贮量约1万吨。
仅哈尔滨周边市县浆果贮量在150吨左右,牡丹江地区贮量在400吨以上,大兴安岭地区贮量在1000吨以上。
这些浆果富含有机酸、色素、单宁、蛋白质、氨基酸等多种营养成分,是珍贵的野生食用资源。
一、野生浆果资源现状及生产利用情况目前黑龙江省大量野生浆果资源被生产广泛利用,有的资源已被人工保护起来,进行人工栽培、驯化等,并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如伊春市的雪源饮品有限公司,已能大量生产山葡萄果酒、笃斯果酒、饮品等;尚志市生产的剌五加膏、粉;勃利县生产的蓝靛果果酒;大兴安岭野生浆果红豆鲜果每年速冻出口欧美一些国家,产生了较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二、黑龙江省浆果的科研水平与成果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出台以来,我省的果树发展自90年代初有了飞跃势发展,近几年来浆果的发展有了很大的提高。
各科研院所、大专院校通过国内外引种和杂交育种,先后选育出一批优良的浆果品种,这些品种有的正在生产中广泛栽培,现将部分浆果树种简单介绍如下:1、黑穗醋栗黑穗醋栗是醋栗科茶镳子属小灌木,株高1~1.5m,果实成串着生在果枝上,黑色,故名为黑穗醋栗,俗称黑豆果、黑加仑等。
其果实含有丰富的营养,含糖7~13%,含有大量的维生素A、B、C、D。
维生素C的含量是其他水果含量的好几倍。
黑龙江省历史上选育出最早的品种如厚皮亮叶、薄皮丰产;自荷兰的布劳德、利桑加、奥依宾;以及黑龙江省农科院先后选育出的黑丰、寒丰,早丰、晚丰等优良品种。
几种小浆果挥发性成分研究概述

几种小浆果挥发性成分研究概述郭琳,于泽源∗,李兴国东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哈尔滨(150030)E-mail:yzy@摘要:综述了黑穗醋栗、沙棘、越橘、树莓、蓝靛果果实的挥发性成分构成及其影响因素。
小浆果果实的挥发性物质主要包括酯类、醇类、萜类、醛类、酮类、酚类和酸类等。
小浆果的品种、成熟度和采后贮藏条件均影响果实中挥发物的组成、浓度变化。
关键词:小浆果,挥发成分,构成,影响因素中图分类号:S66-31. 引言小浆果类果树的果实柔嫩多汁、营养丰富、风味独特,是当前各国热衷开发和利用的“第三代”水果。
小浆果果实中挥发性物质是果实风味的主要构成要素。
了解这些挥发性化合物的种类、组成、化学性质,将有助于揭示果实及其加工品风味形成的机理。
有关果实中挥发性物质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并已成为果品及其加工品品质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
本文综述了黑穗醋栗、沙棘、越橘、树莓、蓝靛果等五种小浆果中挥发性成分的最新研究进展,以期为小浆果风味品质研究提供参考。
2. 几种小浆果挥发性物质的种类及构成小浆果果实中含有的挥发性成分种类很多,以萜类、酯类、醇类等化合物为主。
2.1 黑穗醋栗黑穗醋栗的芳香成分非常复杂,已鉴定出的香气成分约有200多种[1]。
其组成以脂族酯、萜烯类、醇类为主[2],还含有烃类、醛类、酮类、酸类、醚类、酚类、呋喃类、含硫化合物、含氧化合物等成分[3]。
其中单烯萜和倍半萜占芳香物质总量的80%[4]。
Anderson 和V on Sydow[5]研究发现,从黑穗醋栗浆果中经戊烷萃取后经水蒸馏,温度在150℃以上的条件下,挥发物中含有许多萜烯、半萜烯和萜烯醇,其中含量较多的成分是△3-蒈烯(75.9%)和丁香烯(11.6%)。
果实产生的气味,一般由许多种挥发性物质构成。
其中的一种组分往往不能单独表现出果实的整个气味。
判断一种挥发物在香气体系中作用的大小,常用香气值来表示,即香气值=挥发物浓度/阈值。
对果实气味的研究重点应该分析那些对果实特征香味贡献大的挥发性化合物。
黑加仑

三、黑加仑的栽培技术
1.建园 . 2.定植 . 3.栽培管理 . 4.修剪技术 .
修剪是丰产稳产的保证,也直接影响着品质, 修剪是丰产稳产的保证,也直接影响着品质,黑加仑 株丛一般4、 年生枝为主要结果枝 故修剪应以4、 年生枝为主要结果枝, 株丛一般 、5年生枝为主要结果枝,故修剪应以 、5 年枝龄为一周期。 年枝龄为一周期。
五、黑加仑繁殖技术
生产上主要是利用硬枝扦插和嫩枝扦插进行黑 加仑的繁殖。 嫩枝扦插:采条时间—枝条选择—插穗准备— 生根剂处理—插床准备—扦插 —插后管理 —移栽营养袋 —定植。
谢谢各位! 谢谢各位!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一、黑加仑简介
3.栽培品种介绍 .
绥研1号 绥研 号 布劳德 利桑佳 黑丰 晚丰 黑珍珠 黑金星 旱生黑 奥依宾 寒丰 亮叶厚皮 薄皮
一、黑加仑简介
4.黑加仑的营养价值 . 其突出的营养价值(药用价值): 矿物质元素中的锌含量高, 矿物质元素中的锌含量高,可作为供锌来源 维生素C的含量极高,明显高于柑橘、 维生素 的含量极高,明显高于柑橘、山楂 的含量极高 种子中亚油酸含量高,具有降血压, 种子中亚油酸含量高 , 具有降血压 , 降血脂和抗动 脉硬化等作用。另一种γ-亚麻酸,是人体不能合成的 脉硬化等作用。 另一种 亚麻酸, 亚麻酸 特有成分, 特有成分,可起到抗心血管疾病的作用
5、防寒
四、黑加仑病虫害防治
黑加仑子主要病虫害为白粉病和透翅蛾、蚜虫、红蜘蛛等。 1、白粉病: 多发生在6—8月间,危害:嫩叶—枝条—果实— 叶枯黄—枝变黑褐色—新稍枯死—早期感病的果脱落—晚期 感病果面出现褐色病斑。 早春防治:甲托,硫化钡,石硫合剂。 粉锈宁。 2、虫害:6月上中旬,羽化高峰期,喷施乐果。 6月下旬,产卵高峰期,喷施敌敌畏和辛硫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穗醋栗、树莓等小浆果资源研究与利用现状
发表时间:2018-04-03T15:12:38.810Z 来源:《防护工程》2017年第34期作者:石德山
[导读] 小浆果的的植物种类属于落叶灌木,极稀草本,结果比较早,并且主枝不是很突出。
大兴安岭地区农业林业科学研究院浆果研究室
摘要:我国的小浆果资源分布范围较大,品种丰富,在穗醋栗及树莓等小浆果的资源中有很大的研究价值,利用小浆果的特性来进行技术型栽培能够优化小浆果的品种,对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小浆果的资源情况以及研究现状,为生物和农业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浆果资源;收集;保存;鉴定;利用
小浆果的的植物种类属于落叶灌木,极稀草本,结果比较早,并且主枝不是很突出,有混合花芽。
果实的种类有聚合果,多划果等,种子和汁水比较多,小浆果包括树莓,穗醋栗以及沙棘果等等品种,经过改良和创新性栽培作为流行的水果来食用,由于营养极其丰富,口感比较好,是很受欢迎的水果种类。
1 国内外小浆果种质资源的收集和保存状况
全世界的小浆果资源极为丰富,收集、研究和利用开展的比较早,大约在 400 年前,欧洲的波兰、英国、德国、俄罗斯、荷兰等开始了小浆果资源的收集、品种的选育与栽培工作。
茶藨子属(Ribes L.)植物有 150 个种,分 4 个地理分布多样性中心,分别为北美、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和前苏联。
俄罗斯保存资源 500 多份,波兰保存资源 360份。
树莓原产欧洲、亚洲、美洲,有 750 余种,分布于寒带及温带各国,俄罗斯、美国、波兰、加拿大等地是保存树莓资源最多的国家,俄罗斯保存 510份,美国保存 340 份,波兰近百份。
沙棘分布在欧洲、亚洲等地,俄罗斯、芬兰等国家收集保存资源最多,俄罗斯保存近 800 份材料。
越桔分布较广,有 450 多种,从温带到寒带都有分布;越桔的收集与选育历史已近 1 个世纪,最早是由美国于 1906年开始野生资源收集工作,保存 420 份。
蓝靛果分布于欧洲、亚洲等地,俄罗斯、日本、美国等国家收集保存资源最多。
我国小浆果野生资源十分丰富。
穗醋栗的野生种茶藨子属(Ribes L.)有 59 个种 30 个变种;树莓的野生种悬钩子属 (Rubus L.) 有 150个种以上;沙棘的野生种沙棘属(Hippophae Linn.)有 5 个种 2 个变种;越桔的野生种越桔属(VacciniumLinn.)有 4 个种 3 个变种;蓝靛果的野生种忍冬属(Lonicera Linn.)有 1 个种 2 个变种 1 个变型。
2 国外对小浆果品种的鉴定方法
小浆果在美国的评价方式是通过对植物的种植范围的进行选择,将挑选出的部分监测对虫害病害的抗性,检测出抗性较强的品种,或者将鉴定的植物在研究所内进行性状选择然后广泛的在适宜的环境下种植,并将鉴定的报告保存起来,鉴定的标准比较多,涉及到很多方面,比如植物分类学,细胞遗传学和生物化学等多类研究。
全面的对果树的种类进行评价鉴定。
根据美国日本等多个国家的判断来看,每个国家都有具体的评价标准,这些鉴定标准数据对生物学和农业的发展都具有一定的帮助,俄罗斯的小浆果作为种子进行种植,不仅能够成熟的比较快还可以抗干旱,不同的种类还具有防寒,营养物质含量较多的特点。
3 国内外小浆果种质资源的生产利用现状
在世界水果生产上,小浆果的栽培面积已达到 254 万hm 2 ,年产量达 1 200 万 t,目前主要生产的国家有:中国、俄罗斯、美国、英国、德国、波兰、匈牙利、新西兰、智利、荷兰等国。
沙棘已成为栽培面积与产量增长最快的树种,生产国有中国、俄罗斯、蒙古、芬兰,栽培面积达到 220 万 hm 2 ,年产量 1 000 多万 t。
穗醋栗主产区在欧洲中部、北部地区,栽培面积已达到 20 万 hm 2 ,年产量 100万 t;波兰居世界首位,产量约 16 万 t,其次还有德国、英国、匈牙利。
树莓世界栽培面积 10 万 hm 2 ,产量约 50 万 t,生产国有美国、俄罗斯、加拿大、波兰。
越桔商业栽培区达到 4 万 hm 2 ,其中美国 2 万 hm 2 ,产量 20 万t。
我国在小浆果资源利用上,大部分是野生小浆果资源直接利用,包括穗醋栗、树莓、沙棘、越桔、蓝靛果等;在吉林的长白山,黑龙江与内蒙古的大小兴安岭及张广才岭等地区,都有直接开发利用的野生小浆果资源进行果汁、果酒等加工。
我国选育的新品种有寒丰[亮叶厚皮黑豆(♀)×野生兴安茶藨(♂)]、早丰(抗寒丰产薄皮黑豆果实生苗种选出)。
现有小浆果品种大部分由科研院校从国外引入,如黑穗醋栗品种的黑珍珠(Ben Lomond)、黑金星(Ben Nevis)、利桑佳(Risager)、不劳得(Bro-drop),树莓品种的红宝玉(Boyne)、黄树莓、黑树莓,沙棘品种的巨人、金色、丰产、楚伊,越桔品种的蓝丰(Bluecrop)、北卫(Patroit)、北陆(Northland)、北春(Northcountry)。
我国小浆果引种栽培历史较短,穗醋栗、树莓在 19 世纪初由俄罗斯侨民引入,沙棘、越桔在 20世纪 80 年代由农业大学与科研院所引进,蓝靛果在 20 世纪 90 年代开始收集与引进工作。
小浆果生产正处在起步阶段,成为新兴的水果,栽培面积与产量逐年增加。
结合生态环境治理,沙棘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黄河流域等 6 省 30 多个市县,已选育出适合我国栽培的优良品种 10 多个,沙棘的栽植面积达到200 万 hm 2 ,加工企业 200 多家,产品 200 多种,产值 10 亿多元。
穗醋栗主要栽培区在黑龙江、吉林、辽宁和新疆等地,已选育出适合我国栽培的优良品种 10 余个,栽培面积 1 000 hm 2 ,产量 1.5万 t。
树莓商业化栽培主要集中在黑、吉、辽、冀等省,已选育出适合我国栽培的优良品种 30 余个,栽培面积 4 000 hm 2 ,产量 7 万 t 左右。
越桔商业化栽培主要集中在吉、鲁、陕、辽、苏、黑等省,已选育出适合我国栽培的优良品种 20 多个,栽培面积 14 000 hm 2 ,产量 1.2 万 t。
4 保护小浆果的品种和资源
在我国,小浆果的种类和数量非常多,可以作为水果食品进行大量的开发,但是人为的采摘和破坏对小浆果的生长有着不良的影响,使数量开始减少,保护小浆果的生长是目前需要进行的工作任务。
5 小浆果的研究内容
对小浆果进行保护,研究小浆果的种植方法,开发小浆果的资源,能够使我国的生态植物品种的种类更加丰富化,且对生物研究有重要意义。
首先要保护野生小浆果的生长区域,对小浆果的种类整理总结,在野生额树莓,沙棘果,越桔,穗醋栗等忍冬类果实的保护上要进一步的加强,选择抗性强等具有优势的品种进行栽培,将资源合理开发,通过生物科技技术来提高品质和基因特性,使优越的品种能够进行遗传,采用克隆技术对优良基因定位,对小浆果的种类创新栽种,加强品种的质量,发展生物技术。
6 我国对小浆果种类研究
国家对小浆果果树的栽培采集数量大到了600,穗醋栗还有沙棘果,树莓,越桔等浆果资源的收集达100,这对小浆果的选取和各项鉴定指标都是根据标准技术的鉴定来进行评价的,选取的鉴定方法也经过统一严格要求来鉴定。
将评价的穗醋栗,树莓,越桔等小浆果种类进行整理达400,这些数据对分析小浆果的生物研究有着极大的意义,并且为种植新品种提供了依据。
7 总结
小浆果的资源丰富,对植物生态环境的多样性有着重要作用,小浆果的抗性强,且成熟快,栽培方法比较简单,还具有较多的营养成分,可以作为水果来食用。
通过对小浆果的种类和特性进行研究,将小浆果的生物研究和种植技术进一步发展,提高小浆果的优良特点,丰富浆果品种数量,为我国的农业和生物学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王阳, 李沐森, 郭文场,等.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方特色浆果资源评价与利用科技创新团队[J].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17(6):2-6.
[2]霍颖. 中国浆果类果品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研究综述[J]. 农业工程技术, 2017, 37(14):64-66.
[3]刘成, 杨玉春, 魏鑫,等. 2016年小浆果部分产区科研与产业现状调研分析[J]. 园艺与种苗, 2016(10):4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