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成瘾与脑内奖赏系统共47页文档
药物依赖与成瘾1

自然奖赏(natural rewards):进食、饮水、性行为和母性行 为是个体及其种系生存中最重要的直接目标行为,为确保 这些行为的完成,大自然赋予了食物、水、性和母性以很 高的奖赏效应,使得生物种系得以生存繁衍。自然界中能 产生奖赏效应的物质称为自然奖赏物。
自然奖赏与药物奖赏的关系 自然奖赏与药物奖赏产生强化效应的机理是相似的,自然 奖赏物的感官刺激作用能兴奋中枢DA系统,并产生以下三 个方面的结果:唤起接近奖赏物的趋向性运动;通过次级 刺激,即奖赏物反复出现时伴随的环境刺激因素,使个体 学会获得奖赏物的能力;通过与奖赏物有关的其它环境因 素的相互作用,强化已经减弱或消失的刺激特性,使个体 再次获得奖赏物。
(2)内源性阿片肽系统
脑啡肽(enkephalins, 1975) β内啡肽( endorphins, 1976 ) 强啡肽( dynophins, 1979 ) β内啡肽能神经元:起源于丘脑弓状核,纤维投射到下丘 脑的正中隆起、视前区、终纹床核、杏仁核及中隔,并延 第三脑室壁向前向上,然后投射到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 脑桥和蓝斑核、臂旁核。另外在延脑孤束核内也有β内啡 肽能神经元。 脑啡肽能神经元:分布广泛,位于尾壳核内的脑脑啡肽能 神经元发出的纤维投射到苍白球,部分投射到中脑黑质。 强啡肽能神经元:分布与脑啡肽有相当部分的重叠,如杏 仁核、尾核、中脑中央灰质等区都含有脑啡肽及强啡肽的 神经元,但分布密度有差异。如中脑黑质、大脑皮层、海 马等处的强啡肽多于脑啡肽。
阿片受体:μ、δ﹑κ型受体
受体 μMoΒιβλιοθήκη phine DAMGO激动剂
拮抗剂
CTOP TCTAP
δ
κ
DSBULET ICI174864 DPDPE Naltrindole 〔DAIa2〕deltophin Ⅰand Ⅱ U62066 U69593 Ci977 Norbinaltorphi mine
药物依赖与成瘾1

3 奖赏的生物学基础 (1)多巴胺能系统 中枢神经多巴胺系统主要有三条通路 黑质-纹状体通路(nigrostriatal pathway) 中脑皮层通路(mesocortical pathway) 中脑边缘通路(mesolimbic pathway) 其它的还有漏斗结节束(主要调节垂体激素活动) 和视网膜束(调节视觉)
自然奖赏(natural rewards):进食、饮水、性行为和母性行 为是个体及其种系生存中最重要的直接目标行为,为确保 这些行为的完成,大自然赋予了食物、水、性和母性以很 高的奖赏效应,使得生物种系得以生存繁衍。自然界中能 产生奖赏效应的物质称为自然奖赏物。
自然奖赏与药物奖赏的关系 自然奖赏与药物奖赏产生强化效应的机理是相似的,自然 奖赏物的感官刺激作用能兴奋中枢DA系统,并产生以下三 个方面的结果:唤起接近奖赏物的趋向性运动;通过次级 刺激,即奖赏物反复出现时伴随的环境刺激因素,使个体 学会获得奖赏物的能力;通过与奖赏物有关的其它环境因 素的相互作用,强化已经减弱或消失的刺激特性,使个体 再次获得奖赏物。
中脑皮质边缘多巴胺系统
﹛ ﹛
组成:中脑边缘多巴胺系统(misolimbic dopamine system),起源于腹侧被盖区(ventral tegmental area, VTA),投射到伏隔核(nucleus accumbens,NA)及纹状 体;中脑皮质多巴胺系统(misocorticle dopamine system),腹侧被盖区投射到前额皮质(prefrontal cortex)。 VTA:主要为多巴胺能和GABA能等多种神经元构成,多巴 胺神经元是效应神经元, GABA能神经元是中间神经元。 这些神经元可分为三种: 可直接被阿片类超极化( GABA能中间神经元) 能被阿片类、5-HT和多巴胺超极化 第三种是多巴胺细胞 NA:主要由中间大小的棘突细胞构成,包括 壳区:投射至中线部位,如腹侧苍白球和VTA腹侧 中央部分 核心区:发出的投射分布于VTA背侧、腹侧苍白球和 黑质
药物成瘾和药物滥用

奖赏系统的主要神经结构
1.中脑边缘DA系统 是脑内奖赏系统的基本神经节结构
。其中,中脑腹侧被盖区(VTA)和伏隔核(NAc)是介 导奖赏效应和记忆奖赏的中心神经结构。
2.杏仁复合体 杏仁对情感刺激物有定向和记忆作用 3.前额皮层 该部位的DA神经与工作记忆等功能有关
三、药物成瘾与药物滥用
药物滥用(drug abuse)是指与医疗目的无关的反复使
药物成瘾(drug addiction)
➢ 精神依赖性 ➢ ➢ 生理依赖性
药物成瘾
6
二、药物成瘾与脑内奖赏系统
(一)强化效应和奖赏 强化效应是指药物或其他刺激引起动物的强制性行为,分正性 和负性强化效应。引起强化效应的药物或刺激称为强化因子 ,根据强化效应性质分为: 1.正性强化因子 能引起欣快或精神愉快舒适的感受,造成人 或动物主动的觅药行为的强化效应,正性强化因子又称为奖 赏。 2.负性强化因子 能引起精神不快或身体不适,促使人或动物 为避免这种不适而采取被动觅药行为的强化效应,又称厌恶 。
“连续使用后易产生生理依赖性,能成瘾癖的药 导致松弛、沉迷、萎靡不振、冷漠、嗜睡等行为与人
②长期脱瘾治疗 ≤180d ②长期脱瘾治疗 ≤180d
品。” 一 、药物依赖性(drug dependence)
(三)尼古丁(N受体激动剂) 控制戒断症状的方法较为成熟; 持久睡眠、疲乏无力、精神萎靡、抑郁等
11
药物滥用 (drug abuse)
广义的药物滥用是指不合理应用药物。
错误用药 (drug misuse)
12
狭义的药物滥用(drug abuse):
背离医疗、预防和保健目的,间断/不间断地自行过 度使用具有依赖性药物的行为。 特征:非医疗目的反复用药;用药个体精神和身体 的危害;进而酿成社会的严重危害。 区别:对用药适应症选择不当/无正确适应症/用量 过大、疗程过长等错误用药行为(drug misuse) 。
杏仁核与成瘾行为探索奖赏系统的神经机制

杏仁核与成瘾行为探索奖赏系统的神经机制导言:成瘾行为是一种被世界卫生组织所定义为一种慢性疾病的病理状态。
随着成瘾问题不断加剧,对成瘾行为的研究也日渐深入。
本文将围绕杏仁核与成瘾行为之间的关系展开探讨,并着重研究奖赏系统的神经机制。
一、杏仁核的概述杏仁核是位于大脑边缘系统的一部分,分为中央核和壳核两部分。
它在情绪、记忆和奖赏等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杏仁核在成瘾行为中的角色引起了科学家们极大的兴趣。
二、成瘾行为与奖赏系统成瘾行为常常与强烈的奖赏感受有关,奖赏系统在其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奖赏系统是大脑的一个复杂网络,包含多个核团和途径,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共同调节情感、动机和行为。
杏仁核在奖赏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三、杏仁核与奖赏过程杏仁核通过神经递质的释放,调节奖赏过程中的多个因素。
研究表明,杏仁核参与了奖赏预测误差的计算、奖赏价值的评估以及奖赏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成瘾行为的奖赏过程往往与杏仁核的功能异常有关。
四、杏仁核在成瘾行为中的作用1. 杏仁核的增活性成瘾行为通常会导致杏仁核增活性,这与奖赏过程中的异常相关。
这种增活性能够引起成瘾行为的加强和维持,使个体形成依赖,产生进一步的成瘾行为。
2. 杏仁核与记忆的关系杏仁核与成瘾行为的记忆形成密切相关。
在奖赏系统中,杏仁核参与了情绪记忆的存储和加工。
通过与其他脑区的连结,杏仁核在成瘾行为的记忆形成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3. 杏仁核与情绪调节情绪调节是成瘾行为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杏仁核参与了情绪状态的调节,特别是对负性情绪的处理。
成瘾行为往往出现在负性情绪的背景下,杏仁核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调节作用。
五、探索成瘾行为研究中的奖赏系统神经机制1. 神经成像技术在研究中的应用随着神经成像技术的发展,科学家们可以更加直观地观察杏仁核与奖赏系统之间的关系。
功能磁共振成像和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等技术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数据。
2. 神经递质的作用多种神经递质在成瘾行为的奖赏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杏仁核作为一个重要的调节器,也参与了多种神经递质的释放和传递。
大脑的奖赏系统与成瘾行为的关联研究

大脑的奖赏系统与成瘾行为的关联研究近年来,研究人员们对大脑的奖赏系统与成瘾行为之间的关联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探究。
对于奖赏系统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行为,更为重要的是,深入了解奖赏系统如何参与和影响成瘾行为,有望为成瘾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1. 大脑奖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大脑的奖赏系统由多个脑区组成,包括纹状体、杏仁核、前额叶皮层等,它们相互交互作用,参与了奖赏行为的产生和调控。
在奖赏行为中,多巴胺是一种起关键作用的神经递质,通过与奖赏系统的结构相互作用,调节着人们的欲望、动机和满足感。
2. 大脑奖赏系统与药物成瘾的关联研究表明,药物成瘾与大脑奖赏系统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
药物滥用所产生的快感感受往往源于多巴胺的释放,这直接激活了大脑奖赏系统,使人产生强烈的满足感。
随着药物的滥用,大脑对药物的奖赏效应逐渐降低,使得成瘾者需要更高剂量的药物来获得相同的快感。
这种现象被称为耐受性,是成瘾行为的特征之一。
3. 大脑奖赏系统与行为成瘾的关联除了药物成瘾,大脑奖赏系统还与行为成瘾密切相关。
研究发现,一些行为,如赌博、网络游戏等,同样可以通过激活大脑奖赏系统来产生快感感受。
这些行为成瘾者在进行相关行为时,大脑奖赏系统会受到激活,从而导致行为持续进行的欲望增加。
这种行为成瘾的机制与药物成瘾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具体的神经途径可能存在差异,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揭示。
4. 进一步研究的意义与展望大脑奖赏系统与成瘾行为的关联是一个复杂而多样的研究领域,深入了解奖赏系统的结构、功能以及它与成瘾之间的关系对于成瘾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未来的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加强对奖赏系统的基础研究,揭示奖赏系统在成瘾行为中的具体作用机制;深入探究不同成瘾类型之间的差异性,拓宽对成瘾行为的认识和理解;开展与奖赏系统相关的新型治疗研究,为成瘾疾病的干预提供新的方向和方法。
总结:大脑的奖赏系统与成瘾行为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
药物依赖及药物滥用ppt

(二)药物成瘾的神经机制
A:正性强化因子(positive reinforcer), 又称为奖赏(reward),能引起欣快或精神 愉快舒适的感受,造成人或动物主动的觅 药(或寻求刺激)行为的强化效应; B:负性强化因子(negative reinforcer), 又称厌恶(aversion),能引起精神不快或身 体不适(或戒断症状),促使人或动物为 避免这种不适而采取被动觅药(或寻求刺 激)行为的强化效应。
(三)药物成瘾与药物滥用
公约中规定的麻醉药品包括三大类, 即:阿片类、可卡因类和大麻类。 1971年公约中规定精神药物也分三 大类,即苯丙胺类(安非他明)中 枢兴奋剂、镇静催眠药和致幻剂, 1973年世界卫生组织还将三类精神 活性物质:酒、烟草物和挥发性溶 媒归入国际管制。
(三)药物成瘾与药物滥用
(2)生理依赖性(physical dependence):是指大多数具有依 赖性特征的药物经过反复使用所造 成的一种适应状态,用药者一旦停 药,将发生一系列生理功能紊乱, 称戒断综合征(withdrawal syndrome).以往称为“身体依赖 性”或“躯体依赖性”。
2.药物成瘾(drug addiction)药物成瘾 是指强迫性、失去控制的用药行为, 是药物的 精神依赖性和生理依赖性共 同造成的结果。 (1)能成瘾的药物具有引起精神愉悦 或缓解烦恼的作用,这是触发条件。 (2)一般成瘾规律是先产生精神依赖 性,后产生不同程度的生理依赖性。 (3)成瘾者既有主动追求药物精神效 应,又有被动避免痛苦的动机。
(二)药物成瘾的神经机制
该系统中,中脑腹侧被盖区(ventral tegmental area,VTA)和伏隔核 (nucleus accumbens,NAc)是介导奖 赏效应和记忆奖赏的中心结构。此外, 吗啡等药物刺激蓝斑核(locus coeruleus, LC)去甲肾上腺素(NE) 系统,抑制NE神经元放电,停药后 NE神经元放电增加,引起戒断综合征, 可迫使人或动物为了减轻症状而再次 觅药,称为负性强化效应,是生理依 赖的基础。
药物成瘾与脑内奖赏系统

应引起用药动机的特点。
(2)生理依赖性(physical dependence)
是指大多数具有依赖性特征的药物经过反复使用所造成 的一种适应状态,用药者一旦停药,将发生一系列生理 功能紊乱,称戒断综合征(withdrawal syndrome)。以
Drug dependence and drug abuse
药物依赖性和药物滥用
基本概念
防治要点
药物依赖/成瘾性起源于体内奖赏系统
自然刺激
↓ 奖赏系统 → 趋利避害、促进个体生存和种群繁衍
药物刺激
↓
奖赏系统 :
精神效应 → 精神依赖性 → 渴求 ↘
觅药行为 ┓
停药后的身体效应 → 身体依赖性 ↗
DA受体阻断药能引起厌恶效应。不同药物分别对 VTA和NAc的DA神经有促进作用。
与药物依赖性有关的脑区(A)和与精神依赖 性有关的脑区(B)
A
B
与药物依赖性有关的脑区(A)和与精神依赖 性有关的脑区(B)
药物精神依赖性有关的脑区
人脑内药物 依赖性有关 的脑区
(2)杏仁复合体 杏仁对情感刺激物有定向和记忆作用。NAc和杏仁
被动觅药(或寻求刺激)行为的强化效应,又称厌恶(aversion)。
2.奖赏效应与奖赏系统
正性强化因子(奖赏)所产生的强化效应称为奖赏 效应(reward effect);脑内产生奖赏效应的神经 结构称为脑内奖赏系统(brain reward system)。
(1)中脑边缘DA系统
药物成瘾过程中,药物刺激中脑边缘(VTA-NAc)多 巴胺(DA)系统为主的神经结构,可引起人的欣快等 精神效应,或动物的主动觅药行为等正性强化效应(奖 赏效应)。
神经系统与药物成瘾论文素材

神经系统与药物成瘾论文素材神经系统与药物成瘾一、引言药物成瘾是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其对个人和社会的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危害。
在理解和解决药物成瘾问题中,对神经系统的研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神经系统与药物成瘾之间的关系,并提供一些论文素材供参考。
二、神经系统的作用1. 神经系统的结构: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大脑和脊髓)和周围神经系统(脑神经和脊髓神经)组成。
中枢神经系统是信息处理的中心,而周围神经系统则将信息传递到身体各部分。
2. 神经递质:神经细胞通过神经递质传递信息。
多种神经递质参与了各种生理和心理过程,如多巴胺、GABA和谷氨酸等。
三、药物成瘾的神经机制1. 奖赏通路:药物成瘾与大脑奖赏通路的活动有关。
当个体使用药物时,药物会引发神经递质多巴胺的释放,进而产生愉悦感。
2. 神经可塑性:长期滥用药物会改变大脑的神经可塑性。
成瘾会导致奖赏通路的改变,进而增加对药物的渴求,并降低对自然奖励的反应。
3. 权衡决策:药物成瘾还会影响大脑的权衡决策过程。
成瘾者更倾向于追求即时获得的药物愉悦感,而忽视未来可能带来的负面后果。
四、神经系统与不同类型药物的成瘾1. 麻醉药成瘾:长期使用麻醉药物会改变神经递质系统的功能,导致成瘾。
例如,阿片类药物会激活内啡肽神经元,产生欣快感。
2. 兴奋剂成瘾:兴奋剂可以极大地增加多巴胺的释放,导致强烈的欣快感。
长期使用兴奋剂会对奖赏通路产生持久的改变。
3. 大麻成瘾:大麻导致神经递质系统的异常激活,干扰了大脑的功能。
大麻中的THC与大脑的内源性大麻素系统有着相似的结构和功能。
4. 酒精成瘾:酒精与多个神经递质系统相互作用,包括γ-氨基丁酸(GABA)、谷氨酸、多巴胺和内啡肽系统。
五、神经系统对药物成瘾的治疗作用1. 药物治疗:某些药物可以帮助成瘾者戒除毒瘾。
例如,替代疗法可以减少戒断症状,如尼古丁替代疗法用于戒烟。
2. 行为治疗:行为治疗可以帮助成瘾者认识到药物成瘾的负面影响,并提供戒断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