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音乐小脚教案

中班音乐小脚教案
中班音乐小脚教案

中班音乐小脚教案

香口中心幼儿园罗显俊

设计意图:

艺术教育目标中指出:“喜欢艺术活动,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感受与体验”。在日常活动中幼儿总喜欢边听音乐边拍手,但个别幼儿总是不能掌握节奏随意拍手。为了让幼儿在音乐活动中获得愉悦,同时又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能力和良好的倾听习惯,生成了本次活动。我想以本次活动为契机,使幼儿在很好的掌握音乐节奏的同时感受音乐的快乐,从而激发幼儿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活动目标:

1.尝试按照音乐的节拍动动小手与小脚。

2.学习按信号和指令进行游戏,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活动重难点:

1.感受音乐的节奏,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2.学习按信号和指令进行游戏。

活动准备:

1.底板较硬的小手和小脚卡片各一张。

2.粉色和红色的小脚、小手各一张。

3.录音机,《小手小脚》乐曲磁带。

4.音乐区中准备小脚、小手卡片。

活动过程:

一、玩游戏“小手变变变”,激发幼儿的兴趣。

1.师幼共同玩“小手变变变”:小手变变变,变只小兔跳跳跳。引导幼儿将小手变成小兔耳朵,然后学兔跳。

2.引导幼儿用小手再变出其他的小动物,如:小鸡、小狗、小鸭等,并学学这些动物的叫声。

二、欣赏音乐,感受音乐的节拍,学习游戏规则。

1.幼儿欣赏音乐《小手小脚》。

2.再次播放音乐,请幼儿随音乐拍手或跺脚,感受音乐的节奏。

3.教师介绍游戏规则:听音乐,看到小手的卡片就按节奏拍手,看到小脚的卡片就按节奏跺脚。

三、玩音乐游戏,跟着音乐有规律地拍手跺脚。

1.幼儿坐在位子上,跟着音乐看卡片拍手或跺脚,此时教师翻卡片的速度要稍慢。

2.引导幼儿边走边做游戏,先四小节换一次卡片,然后两小节变化一次卡片,加快速度。

四、变化方式继续玩音乐游戏。

1.教师出示“粉色”和“红色”卡纸制作的小脚和小手,分别代表“轻”和“重”,请幼儿根据所出示的不同颜色的小脚和小手或轻、或重的拍手、跺脚。

2.教师请个别幼儿边听音乐边看教师出示的卡片进行

游戏,感受游戏的快乐。

3.幼儿集体练习游戏。

4.教师点评幼儿活动。

活动延伸:

教师在音乐区中准备小脚、小手卡片,让幼儿互相翻

卡片做该游戏。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是我根据本班幼儿的兴趣、年龄特点设计的,

运用游戏的方式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很高,就连平时在活动中比较安静的幼儿也在活动中玩得很快乐。幼儿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能够按信号和指令进行游戏,

不仅掌握了节奏,并把它表现出来,有效的增强了幼儿的自

信心。

活动材料:

乐曲小手小脚

1=D—佚名曲︱︱ 1 ︱︱︱

︱ 1 ︱ -︱︱︱︱︱︱︱ 1 ︱ 1-︱

中班音乐活动:小脚

执教者:繆婷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尝试看图谱,在理解歌词的基础上学唱歌曲,并能表现歌曲的强弱变化。

2、引导幼儿学习用轻快的声音和欢乐的情绪演唱。

活动准备:

1、教学图谱一张。

2、歌曲:《小脚》,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

师:小朋友们,上次我们认识了鼻子的本领。那今天我们来认识谁的本领呢?那小脚有什么本领?

2.教师与幼儿一起讨论小脚的本领,引出图谱并结合歌词理解。

今天小脚要带我们到好多地方,找它的好朋友一起玩呢?小脚踏踏,看,小脚找到了谁,小花正在睡觉呢,于是小脚就把小花。。。小脚和花儿高兴得唱起了歌“哩。。。”

刚才小朋友说小脚还会跳呢。小脚跳跳,多象谁啊?小脚听小鸟唱着欢乐的歌,小鸟是怎样叫的?“叽。。。。”

小脚踏踏,又找到了谁?树儿在向我们。。这时树叶发出了什么样的声音?

小脚会跳跳,又会蹦蹦,小脚蹦蹦,噌的一下,跳过了什么?小朋友们得意地唱起了歌“啦。。。。”

3.教师完整地朗诵歌词。

师:现在请小朋友再仔细地听听小脚是怎么去找朋友的?

现在小脚邀请我们小朋友一起去找好朋友。

4.教师范唱,幼儿欣赏。

师:小脚找到这么多朋友,心里很。。于是它就唱起了欢乐的歌,听。。。教师清唱歌曲。并利用图谱让幼儿初步感受三拍子的强弱。

提问:小朋友刚才有没发现,老师在唱这首歌曲时,什么地方唱得比较响,什么地方唱得比较轻?那么我们再来看看图谱,你发现了什么?

5.引导幼儿尝试看图谱,跟随教师学唱歌曲。

引导幼儿注意唱出强弱弱的三拍子节奏。

让幼儿欣赏录音机里的演唱。

师:我们一起来听听其他小朋友是怎么唱这首歌?他们唱得怎样?他们在唱的时候有没注意声音的响和轻。

幼儿跟随录音机里演唱。

6.幼儿随着音乐脱离图谱用欢乐的情绪边做动作边演唱。

师:现在我们让小脚带着我们一起去找好朋友吧!

活动反思:

------------------------------------------------------------------------------------------------------------------------------------------

--------------------------------------- 中班健康教案:小脚丫

?活动目标

1.观察小脚丫,了解脚的结构。

2.知道小脚丫的作用,懂得保护脚。

3.发展脚部动作,体验探索身体奥秘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地毯、垫子、瓷砖若干,小树两棵。

2.足球、小车、绳子、沙包、小棒若干,纸团30,大灰狼头饰一个。

3.音乐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引导观察,探索脚的结构

1.引发兴趣

我们每个小朋友身体上都有一对宝贝,它能带着我们到想去的地方,你们知道它们是谁吗?

猜不出来的小朋友,低头一-看就知道了。

2.观察结构

哦,原来是我们的小脚丫,请小朋友仔细看看小脚丫是怎样的,上面有什么,和你的好朋友说说。还有一个弓起来的地方你们知道它叫什么吗?它叫脚弓,有了它脚就像有了弹簧一样,走路有弹性,脚就不痛了。3比较异同

那我们每个人的小脚丫一样吗?什么地方不一样?快和你旁边的好朋友比比看。原来我们每个人的脚长得都不一样。

4.巩固游戏

小脚丫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一起来和小脚丫做做游戏吧!做“看谁指得快”游戏:老师说出脚的一个部位的名称,请小朋友迅速指出来并用手和它交朋友,可以摸摸它、捏捏它等。

二、组织旅行,了解脚的功能

1.准备运动,锻炼脚的肌肉

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神秘的大森林玩,谁愿意和我一起去?别着急,我们还要练练本领才行呢,特别是我们的小脚丫的本领。好,让我们的小脚丫快快乐乐地来练一练吧。老师边念儿歌《走钢丝》《小鸭小鸭》边带领幼儿做小脚操。

小蜘蛛,走铜丝,走来走去真自如。掉下来,别着急,嘴里咬根保险丝。

小鸭小鸭,去捉大虾。心里痒痒,翘翘尾巴。嘴巴一张,大虾蹦啦!

碰碰小脚丫:打打招呼,你好你好! i

2.森林旅行感受脚的功能

老师带幼儿过“草地”“沼泽i地”到“森林小屋”,引导幼儿体验脚丫踩在各种材料上的感觉。

现在小脚丫要去大森林旅行了,旅行时我们还要看看小脚丫有哪些本领。呀!这是什么地方,哦,原来是草地上,你们的小脚丫踏在草地上感觉怎么样啊?看,前面是一个沼泽地,我们再来踩踩看,小脚感觉怎么样啊?哦,森林小屋到了,我们来看看森林小屋里铺的是什么,小脚丫踏在上面感觉怎么样啊?

教师小结:我们的小脚丫能够感觉到硬的和软的、光滑的和粗糙的、冷的和热的。

3.玩活动器具,探索脚的用处呀,小朋友你们看,森林小屋里还有许多好玩的东西呢,你们想不想用小脚丫去玩一玩?玩的时候要想一想,小脚丫有什么本领。

让幼儿进行踢足球、踏小车、踢沙包、跳小棒、跳绳等活动,在活动中探索脚的用处。

4.追赶大灰狼,享受活动的乐趣

让幼儿在追赶中进一步懂得小脚的用处。

听,什么声音?是谁来了呀?原来是大灰狼,怎么办?快过来,商量商量有什么好办法。老师也有一个好办法,我这里有一些石头,等会儿我们追上大灰狼,就用石头打它!幼儿追赶大灰狼,并用石头投掷。

好,大灰狼被我们赶跑了,我们胜利啦,一起来庆祝一下!

三、总结谈话,懂得保护脚的重要

1.幼儿交流,总结脚的用处

刚才我们用小脚丫做了什么事情?老师小结:我们用小脚丫走路、踢球、踏车、跳绳,还去追赶大灰狼,把大灰狼赶跑了,你们说我们的小脚丫本领大吗?

2.引导讨论,说说怎样保护自己的小脚丫

那我们怎样来保护小脚丫呢?请你和好朋友说说,要常剪趾甲,天天洗脚,不穿太硬的鞋子,还要注意不要着凉了,好,现在我们把袜子鞋子穿上吧。

3.让幼儿穿好自己的鞋袜

在幼儿穿鞋袜时,教师引导:今天小朋友认识了自己的小脚丫,知道了它们的用处,除了我们人有小脚丫,小动物们也有呢,那它们的小脚丫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本领呢?请小朋友用你的小眼睛仔细地去看一看,然后把你们的发现告诉大家。好,现在我们回去吧!

活动延伸

1.鼓励引导幼儿了解动物脚丫的特征和用途。

2.让幼儿尝试创作“脚印画”。。

幼儿中班音乐游戏教案

幼儿中班音乐游戏教案 大家一起来跳舞 设计意图: 糖果是孩子非常喜欢吃的,何况跳跳糖吃在嘴里会跳会发出声音。激发了孩子的学习兴趣,满足了孩子的好奇心。使他们在自然的、有趣的情境中用动作表现自己的感受,用肢体表现跳跳糖的各种跳的方法,鼓励同伴间相互学习的同时也让他们体验到分享创造的快乐。教学目标: 1、自由创编各种跳的动作,能跟着音乐合拍地跳舞。 2、尝试自由讨论创编游戏的玩法和规则实行游戏,并遵守规则。 3、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会找空位跳舞。 教学准备:在地上画上巨人的大嘴巴、录音机、磁带、已学会歌曲、跳跳糖(每人一份)。 教学过程: 一、小朋友们,看看我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什么礼物?(跳跳糖)吃过吗?今天表现好的宝宝每人都有一份跳跳糖。 二、"吃跳跳糖",说说感觉。引出课题。 师:跳跳糖好吃吗? 什么味道? 和我们平时吃的那些奶糖水果糖有什么不一样? 小结:这个糖吃在嘴里会发出声音会跳,像是在跳舞一样,所以我们叫它"跳跳糖"。

三、自由创编各种跳的动作,并合拍地跳。 1、复习歌曲《会跳舞的跳跳糖》,把跳跳糖快乐的样子唱出来。 2、今天我们也来做回"会跳舞的跳跳糖"。 3、你这颗跳跳糖会怎么跳舞呀?(启发幼儿自由创编各种跳的动作:有脚的动作,再加上手的动作) 4、听着音乐一起来跳舞,能够自由做各种手和脚跳舞的动作。指导小朋友听着音乐的节拍,一拍一下地跳。 5、教师整理纠正不合节拍的动作,幼儿集体学习练习幼儿创编的较好的动作。 6、鼓励胆小的幼儿大胆的表现自己,请个别幼儿单独表演自己的动作。 四、自由创编游戏的玩法和规则。 1、听歌曲后尾奏一句,自由想象,跳跳糖怎么了? 2、看,地上有一张巨人的大嘴巴,跳跳糖到巨人的嘴里去跳舞一定很有趣。今天我们一起来玩这个游戏。想一想①跳跳糖什么时候跳到巨人的嘴里去好呢? ②把刚才尾奏的音乐也加到游戏里去,能够怎么玩呢?(鼓励小朋友自由想出不同的玩法和规则)3、根据小朋友自己讨论创编的游戏玩法和规则实行游戏。(尝试用不同的玩法和规则游戏,提醒幼儿遵守规则,体验自由创编游戏的快乐。)

中班音乐教案王老先生

中班音乐教案王老先生 【篇一:王老先生教案2】 音乐三年级下册《王老先生》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湖南版三年级下册第七课《王老先生》 教学目标: 1、能在读读拍拍游戏中认识掌握四分、八分、十六分音符,知道时值关系。 2、与他人合作学会倾听,准确唱好二声部歌曲。 3、即兴创作新歌词体验成功乐趣。 重点:二声部和谐演唱。 难点:三种音符时值的识别记忆。 设计理念:根据新课程标准,确立了从兴趣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实践能力。教学过程中以“情”为突破口,实施课堂教学,师生、生生间的互动把音乐生活化,体验音乐的美。 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带着学生欣赏美丽农场创设与主人打招呼、互相问好、表示感谢一系列节奏练习为音符学习掌握做铺垫。这样有情节的设计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2、引导发现,合作学习。 这一环节,出示放映“自我介绍”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在感性上了解三种音符时值,这个过程要充分让学生说、评发现相互关系点,养成自主探究的好习惯。 3、诱导掌握,学唱歌曲。 从节奏入手按歌曲内容设计一个个小问题,让学生主动探索实践中读拍朗朗上口的歌词。在互相合作进行上下句接唱旋律,“当小老师”游戏中进一步掌握歌曲,使学生保持积极向上心态去参与学习。二声部学习注重师生、生生间的合作中养成倾听的好习惯。 4、创设舞台,体验成功。 学会创造是音乐课程改革的一个突破与重点,是一种能力的培养。在顺利完成知识与歌曲教学任务后,我设计帮老先生“绘蓝图”这一创新板块让学生根据个人爱好,从关注生活、关爱生命视角,选自

己喜欢的内容编唱出来,在愉快的歌声中展示自我,充分渗入鼓励音乐创造这一理念。 教学实施过程: 一、课前律动 二、情境导入 师:随着欢快的律动,我们一同走进绿色的农场,看看它多漂亮,它的主人是谁呢? (出示多媒体课件农场画面) 1、读一读猜一猜。回答后集体模仿边拍边读。 ?王老先生有块地| 咿呀咿呀哟 - | 2、打招呼。师:原来是王老先生的农场,让我们和他打声招呼吧!出示我会读跟主人打招呼:王老先生您好您好呀如果能边拍过读效果会更好,你能试一试吗? 3、师模仿老先生回答大家 回答: 欢迎欢迎欢迎欢迎啊 4、表示感谢。师:农场主这么热情我们是不是表示谢意,试着用这样的节奏读出来。表示感谢:谢谢谢谢谢谢谢谢啦 5、创新表达心情:试着用下面的节奏告诉同学。用ⅹⅹ ⅹⅹⅹⅹⅹⅹⅹ节奏编创一组表示此时心情节奏词。如:开心开心开开心心呀 三、合作学习,掌握新知识。 1、找新朋友。看歌谱找出除了二分音符外,歌谱中还出现哪些新朋友。 2、认识新朋友,学记三种音符。刚才在读节奏词时我们接触三种音符,听听这三位朋友的自我介绍谁来读读,认识新朋友。你想认识哪位朋友直接读出来。 我是四分音符,光溜溜无尾巴,记注我只唱一拍,让我们开心喊出来,ⅹⅹⅹⅹ 嘿嘿嘿嘿。我是八分音符,下面拖着一条线,记住我只唱半拍,就像赛场助威ⅹⅹⅹⅹⅹⅹⅹⅹ 加油加油加油加油 我是十六分音符,下面拖着两条线,记住我唱小半拍,就像时钟跑不停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嘀嗒滴嗒嘀嗒滴嗒嘀嗒嘀嗒嘀嗒嘀嗒 师板书:四分音符ⅹ八分音符ⅹ十六分音符ⅹ

中班音乐教案6篇

最新-中班音乐教案6篇 中班音乐教案6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本人帮大家整理的中班音乐教案6篇,欢迎大家分享。 中班音乐教案篇1 一、活动类型:音乐游戏 二、活动目标 1、通过学习,让幼儿掌握×××的节奏型; 2、用游戏的方式,让小朋友爱上音乐游戏,感知音乐游戏的快乐; 3、训练小朋友的角色意识及良好的倾听能力。 三、活动准备 椅子摆成半圆形、音乐、兔子玩偶、手鼓(事先放在椅子下面)人手一个、装乐器的篮子一个、小兔子头饰一人一个,篮子3个(装有胡萝卜、白萝卜、小白菜图片) 四、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教师:我的小手真能干。瞧!芳芳老师的手在干什么? 2、教师:请你也拿出小手,我们一起来拍一拍; 3、教师拍手后幼儿跟着老师拍; 4、带幼儿熟悉过后情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来拍手; 5、教师拍手念儿歌:拍手两次(小白兔),放腿上;拍手两次(白又白);拍手两次(两只耳朵),放腿上;拍手两次(竖起来),放腿上;拍手两次(爱吃萝卜),放腿上;拍手两次(爱吃菜),放腿上;拍手两次(蹦蹦跳跳),放腿上;拍手两次(真可爱),放腿上。第一次老师坐在椅子上与小朋友拍手,第二次老师站起来巡视小朋友拍手情况并拍手,引导小朋友感知×××的节奏; 6、变换:拍手两次,放腿上(小白兔);拍手两次,放腿上(白又白);拍手两次,

放腿上(两只耳朵);拍手两次,放腿上(竖起来);拍手两次,放腿上(爱吃萝卜);拍手两次,放腿上(爱吃菜);拍手两次,放腿上(蹦蹦跳跳);拍手两次,放腿上(真可爱)。 (二)小兔子学走路 1、教师:刚才的儿歌实在是太好听了。今天呀,老师还带来了一首小白兔的音乐(出示兔子玩偶):小兔子去树林玩(拿出一棵树),小兔子一会儿从树林里钻出来玩,一会儿又躲进树林里。待会儿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音乐,听一听小兔子什么时候从树林里出来玩,什么时候躲进树林里面了; 2、教师提问:拿出你们的小手,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小兔子是怎么样走路的呢? 3、播放音乐,教师带领小朋友将两只手变成小兔子放在胸前,根据音乐的提示玩游戏; 4、教师:小兔子是怎么样出来看一看的呀?小兔子是怎样走一走的呢? (三)小兔跑到铃鼓上了 1、教师:小兔跑到铃鼓上了,来,把你们椅子下面的铃鼓拿出来,看一看; 2、教师:小手拍一拍,看老师手势”收”,小朋友立马收住铃鼓不能拍了。一起来试试看:使劲的拍一拍(幼儿使劲拍),收(幼儿收住乐器);轻轻的拍一拍(幼儿轻轻的拍一拍),收(幼儿收住乐器); 3、反复练习几次后,教师:小兔子就是这样”哒哒哒哒,看一看;哒哒哒哒,看一看”走的; 4、教师:接下来,我们就跟着音乐来跟小兔子玩游戏吧; 5、播放音乐,跟着音乐一起和小兔子做游戏,听到音乐转变后教师提示小朋友”小兔子要休息一会儿啦”; 6、教师:刚刚小朋友的表现太棒了,都用铃鼓和小兔子玩游戏啦,也知道什么时候小兔子出来走一走,什么时候小兔子躲起来,什么时候小兔子休息了。现在请男宝宝把铃鼓放进篮子里面,再请女宝宝把铃鼓放进篮子里面来。 (四)小兔子玩游戏 1、教师:小兔子要去玩游戏了,我们也变成小白兔,一起去看一看; 2、教师:想要变成小白兔的小朋友要用耳朵听:一会儿我们玩游戏的时候小朋友要听音乐,音乐会提醒小白兔什么时候看一看,什么时候出来玩游戏,音乐

中班上学期音乐教案《幸福的种子》

中班上学期音乐教案《幸福的种子》 设计意图: 音乐《瑞典狂想曲》三段体的结构形式和丰富的节奏变化既体现了一定的音乐规律,又给人强烈的艺术感受和听觉想像空间,非常适合幼儿欣赏和表演。唐老鸭这一卡通形象憨厚、滑稽、可爱,深受幼儿喜爱,为此我创编了唐老鸭减肥这一游戏化情节,以帮助幼儿感受、想像音乐内容,理解音乐结构,产生情感共鸣。 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活动带来的快乐,初步理解音乐三段体的结构。 2.根据音乐节奏及乐句变化创编健身动作。 3.了解合理饮食和适当运动对身体健康的作用。 活动准备: 音乐《瑞典狂想曲》片段(附后),胖鸭、瘦鸭图片各一张。 活动过程: 一、完整倾听一遍音乐,初步感受音乐节奏。 1.今天,王老师带来了一首好听的音乐与小朋友们分享。 2.请你们说说,听了这段音乐你有什么感觉? 3.音乐里讲了一个小动物的故事,猜猜看是哪个小

动物啊? 二、观察图片,并且分段感受及表现音乐。 1.出示胖鸭图。嘎嘎嘎,谁来了?它长得怎么样?(胖胖的。)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2.你们来学学它的样子。(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示胖鸭的大肚子。) 3.探索第一段动作。 ①鸭子自从长大以后就开始变懒了,每天吃很多食物,又不爱运动,结果越来越胖,肚子也越来越大。你们听,它来了。 ②幼儿听第一段音乐,感受音乐节奏。 ③在这段音乐里,鸭子是怎么走路的?(探索表现鸭子摇摇摆摆、笨手笨脚的样子。)④让我们一起来跟着音乐表演一下。 4.探索第二段动作。 ①鸭子胖得连路都走不动了,它心里可着急了,怎么办呢?(通过运动来减肥)。 ②它会做哪些运动呢? (引导幼儿大胆想像,自由探索鸭子可能做的健身动作。)③幼儿倾听B段音乐,感受其与A段音乐的不同。让我们跟着第二段音乐一起来做做运动,请小朋友们全体起立。(引导幼儿跟随音乐节奏各自表现。)④可表演两遍,第二遍请表演好的小朋友上台来表演,其他小朋友可以跟她学一学。

中班音乐活动教案:春天教案

中班音乐活动教案:春天教案 中班音乐活动春天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内容,初步学会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并尝试用身体动作表现歌曲,引导幼儿发现美,能够借助图片的排列顺序,理解记忆歌词,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中班音乐活动课,快来看看春天教案吧。 教材分析: 《春天》这首歌曲,流畅的旋律塑造了美丽多彩的春天形象。幼儿通过学习这首歌,充分感受到了春天给人们带来的快乐,也突出了音乐与大自然的联系。春天的勃勃生机,使幼儿进一步萌发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尤其是小动物,幼儿天生喜欢,但是春天来了,小动物们都怎么样了?出来了没有,它们又在干什么?这一系列的问题都在吸引着幼儿去求知、去探索。《纲要》中明确规定: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教师还应敏锐地捕捉到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新的关注点、兴奋点和新的发展需要,适时地组织活动,培养孩子的好奇、好问、乐于探索的精神等。通过这一活动的组织,不仅能进一步增进幼儿对动物与季节变化的认识,还能使幼儿通过演唱歌曲,增加对动物的情感认识,从而在趣味性活动中学习,幼儿感到很轻松。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会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并尝试用身体动作表现歌曲,引导幼儿发现美。

2.能够借助图片的排列顺序,理解记忆歌词。 3.能愉快地参与活动,体验唱歌的快乐,感受春天的美丽,热爱祖国大自然。 4.通过学唱歌曲,体验歌曲的氛围。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1.幼儿已有春季特征的知识经验。 2.自制与歌词相匹配的课件图片。 3.《春天》、《郊游》的音乐。 活动过程 1.以游戏的形式引出课题:温暖而又美丽的春天来了,你们看谁来了?教师分别做柳树迎风飘,小燕子飞等动作来引导幼儿猜一猜。通过师生互动,让幼儿知道春天来了,柳树发芽了,小燕子飞回来了,春天的阳光很温暖等,让幼儿感知春天的美好。充分调动了幼儿活动的积极性,同时引出歌词。 2.依次出示课件画面,每个画面设计几个开放性的问题,让幼儿思考。例如:画面一,设计了这样的问题:“谁能看出这是哪个季节的画面?为什么?”引导幼儿结合画面及自己的生活经验讲出春季的主要特征。画面二,设计了这样的问题:“春天来了,谁飞回来了?小燕子是一只什么鸟?(报春鸟)这些开放性问题的设计具体、明了,每个幼儿通过思考能得出一个较合理的结论,都有话说。在充分调动幼儿回答问题后,点出图片。让幼儿初步了解歌词。对每一个幼儿的

中班上 音乐教案

活动一:小青蛙跳跳游游(韵律) 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的跳跃,连贯的特点。 2、能感受音乐特点的变化,有节奏地做青蛙跳和青蛙游水的动作。 3、体验小青蛙轻快地跳跃和连贯底游水的快乐。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青蛙跳和青蛙游水的图片各一张,音乐《小青蛙跳跳游游》,播放器,自制的《小青蛙跳跳游游》图谱,指挥棒。 活动过程: 1、出示图片,引发幼儿兴趣, 引导幼儿观察图片上的青蛙分别是在干嘛,看图模仿青蛙跳和青蛙游水的动作。 2、引导幼儿伴随音乐《小青蛙跳跳游游》的节奏道白。 引导幼儿边看教师的指图,边合拍地道白。 师生共同随音乐的节奏边看图谱边道白。 引导个别幼儿按音乐的节奏指图谱,其他幼儿边看图谱边跟着音乐道白。 3,引导幼儿学习青蛙跳和青蛙游水的动作。 引导幼儿伴随音乐用拍腿的动作来模仿青蛙跳,用手臂划的动作来模仿青蛙游水。 教师哼唱旋律,组织幼儿在座位前练习青蛙跳和青蛙游水的动作。 让幼儿随着音乐表演青蛙跳和青蛙游水的动作,提醒幼儿在学青蛙跳的时候,应保持动作的适当的力度,并在游的时候注意与同伴保持距离。 鼓励幼儿与同伴一起结伴表演《小青蛙跳跳游游》。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1)在表演区域投放其他动物的图片和音乐,引导幼儿继续创编其他的小动物的动作。如:小鸟飞的动作。(2)在美工区投放纸,笔,橡皮泥,引导幼儿通过绘画,泥塑的形式表现小动物。 领域整合:可结合语言活动《小蝌蚪找妈妈》,引导幼儿进行故事的表演。 活动反思: 幼儿今天的表现,表扬和鼓励幼儿在活动中表现积极的幼儿。让幼儿在参与游戏的同时,感受到体育活动的快乐。同时,教师要照顾到那些在活动中比较安静的幼儿,使其也能在活动结束的时候获得快乐,以培养他们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中班音乐游戏教案

中班音乐游戏教案 中班音乐游戏教案集锦 中班公开课音乐游戏教案篇一:中班音乐游戏教案 中班音乐游戏教案《毛毛虫啃苹果》时间:2014年4月10日执教:伍兴蓉 活动目标: 1.感受并掌握歌曲中啃苹果的节奏(咔嗞、咔嗞、咔嗞咔嗞咔嗞;咔嗞咔嗞咔嗞咔嗞咔—),能够快乐的演唱。 2.尝试随着节奏用肢体动作创造性地表现苹果被啃的动态。 3.在毛毛虫啃苹果的情境中体验音乐游戏的乐趣。 4.了解毛毛虫变蝴蝶的过程,激发幼儿喜欢小动物的情感。 重点:在毛毛虫啃苹果的情境中体验音乐游戏快乐。难点:掌握啃苹果节奏和用肢体创造性表演啃苹果的动态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节奏图谱、毛毛虫手偶、贴有苹果的4个盘子。 活动过程: 一、导入:毛毛虫来了 1.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朋友和大家做游戏,它是谁呢?请幼儿猜测。 2.我们来看看到的是谁呢播放PPT。哇真的是毛毛虫耶!再看看它在做什么(播放毛毛虫啃苹果音效,倾听后猜测)

3.我们一起来看看它到底吃了些什么( 播放PPT) 4.哇,它在吃苹果,我们一起来听听,它是怎么啃苹果的(播放音效),请幼儿说说:(咔嗞、咔嗞、咔嗞咔嗞咔嗞)。这只调皮的毛毛虫觉得还不过瘾,请听它又是怎么啃的(播放音效)再请幼儿说说(咔嗞咔嗞咔嗞咔嗞咔—)。 二、毛毛虫啃苹果 (一)感知学唱游戏歌曲 1.毛毛虫会啃了什么样的苹果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听一听!(播放音乐) 2.毛毛虫都啃了什么样的苹果?按幼儿说的出示图片,并唱乐曲。 3.再听一次,是啃了这些苹果吗? 4.分句听辨,出示图谱,感知学唱啃不同的苹果时发出的不同声音节奏。 小苹果: ○○○○○ 大苹果: ○○○○○ 红苹果: ○○○○○ 绿苹果: ○○○○○

中班音乐教案

中班音乐《买菜》教案 贺娜 活动名称:买菜 适合年龄段:中班幼儿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的节奏,通过图谱帮助幼儿理解记忆歌词 2、学会唱歌并创编歌曲 3、在音乐活动中感受快乐 活动准备: PPT 、老奶奶、图谱、蔬菜等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情景导入: 师:我是谁-------老奶奶 师:早晨起床,我们是不是要锻炼身体?那跟着奶奶 一起运功一下吧,韵律导入音乐《健康歌》 师:小朋友们看一看我们教室请来谁? 生:客人老师 师:那我们来和他们打个招呼吧; 生:嗨!客人老师好! 2、谈话,切入主题 师:现在老奶奶要去买菜,你们要不要一起去?

生:好 师:那买菜的时候我们哪什么呀? 生:篮子 师:那小朋友们拿着你们的篮子和老奶奶一起去买菜吧。 师:这是什么呀?(鸡蛋、青菜、萝卜、黄瓜、西红柿)鸡蛋是什么样的(圆圆的) 青菜师什么颜色(绿油油) 买菜姐姐:你们要买什么呀? 师:这个多少钱? 姐姐:1元、、、、、、2元、、、、、、 师:啊呀!糟糕老奶奶记忆不好忘带钱了!你们谁带钱了吗? 生:没有 那怎么办怎么办呢?回家拿、、、太远、、、借客人老师的、、、不行、、、我们又不熟、、、 师:那我们和买菜的姐姐商量一下看看有什么办法姐姐:你们会什么本领? 生:(跳舞、讲故事、劈叉、画画) 姐姐:不行这些我都会 师:我会唱歌 姐姐:这个行,但是这个本领小朋友也要学就会,才

会把菜给你们 师:那么我们现在回去学本领吧——回去以后小朋友 们把篮子轻轻的放好,坐到椅子上 二、欣赏理解歌曲 1、教师逐一按照歌词的顺序出示图片 2、示范歌曲 (1)、老奶奶唱一遍,小朋友们静静的听 (2)、那现在老奶奶大声的唱,你们轻轻的哼唱 (3 )、现在老奶奶低声的唱,你们大声的唱 三、创编动作 我们拿着篮子去给买菜的姐姐表演去吧,请客人老师也起唱。 活动延伸: 小朋友我们买好了菜,是不是要做饭,幼儿园里是不是有厨师叔叔做饭,那我们把菜送到厨房去。今天的天气真呀真正好,我和奶奶去呀去送菜。 活动小结: 本次音乐活动《买菜》,我采取完整教学的方法让幼儿学唱,通过形象的图片,简单的动作让幼儿很快的理解歌词内容并主动学唱。体验音乐活动的乐趣

中班音乐活动优秀教案

中班音乐活动优秀教案 在活动教案中学习,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中班音乐活动教案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中班音乐活动教案一: 一、活动目标 1、能感受歌曲的活泼、快乐,学会演唱歌曲,唱准歌曲中的休止符。 2、能根据歌词创编动作,并大胆表演。 二、活动准备 录音机、磁带 三、活动过程 1、幼儿在《健康歌》的音乐伴奏下自由地跳舞。 提问:你喜欢这首歌吗?听着它,你想做什么? 2、学习歌曲。 (1)教师示范演唱歌曲,请幼儿仔细倾听歌曲的内容。 提问:歌里唱了什么?运动了哪些地方? (2)幼儿跟着教师按歌曲节奏朗诵歌词2-3遍,在休止符的地方用点头表示休止。 和教师一起演唱歌曲,注意休止符的唱法。 3、幼儿和教师一起为歌曲创编动作。 4、幼儿和教师一起边唱歌边跳自己创编的舞蹈,感受边唱边跳的快乐。

四、活动建议 1、教师要重点指导休止符的唱法,特别是四分休止。 2、可将幼儿创编的动作组合,作为早操律动。 歌曲: 健康歌 1=D2/4 111 |165 |1111 |3165 |7777 | 0767|11 |1 0 | 。、、、、、、、、 、、 左三圈,右三圈,脖子扭扭屁股扭扭,早睡早起咱们来做运动。 1111 |1165 |4444 |4-感受歌曲旋律提问:看,谁来了?(播放图片)师:今天我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曲《小海军》,我们来欣赏一下,一会儿告诉大家这首歌曲给你什么感觉? 小结:这首歌曲的旋律很有力、很雄壮。 2、 第二遍欣赏--了解歌词师:我还带了些图片,让我们边看图片边欣赏。 提问:这遍你听到歌曲里唱了什么? 小结:教师将幼儿说的唱出来。(我们听到歌曲里唱了"我是小海军,开着小炮艇"、"不怕风、不怕浪,勇敢向前进"、……还听到了"打的他呀海底沉"。

中班音乐教案

中班韵律教案——《表情歌》 设计意图: 中班的孩子很喜欢音乐活动,他们有很强的模仿能力,节奏感有所发展,且对刺激和节奏都很敏感。而这首歌曲,旋律轻快简洁,歌词贴近幼儿生活,有固定节奏音乐型。结合歌曲特点和中班的实际情况,让孩子通过边唱边做律动理解歌词内容,通过生活经验创编歌词,通过律动辅助巩固节奏音型,通过表情加深印象和乐趣,从认知、情感、能力三方面发展幼儿,让孩子感受艺术活动带来的乐趣。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的欢快活泼,喜欢用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 2、能用律动、表情表现歌曲并能边唱边做律动。 3、掌握xx|xx x节奏型,并能尝试创编新的歌词。 活动重点:在学会新歌的基础上尝试创编歌词和律动。 活动难点:掌握xx|xx x节奏型。 活动准备:“小明去上学”故事PPT、《表情歌》歌曲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PPT播放“小明去上学”故事,激发幼儿的兴趣。 教师:小朋友,我们来看一下PPT上面着两组漫画“小明去上学”发生了什么事情? 幼儿:小明唱歌唱的好,得到了老师的表扬,他就高兴得拍起手来了。 幼儿:小明丢了他喜欢的笔,他伤心得哭了。 教师:对。小明得到了老师的表扬,他很高兴,他就拍起手来;他丢了心爱的笔,他很难过,他就哭了起来。 二、教师有情感地带读歌词,引导幼儿熟悉歌词内容。 教师(配合手部动作和面部表情、有感情地朗读):于是小明就跟大家说了这样的话—— 我高兴,我高兴,我就拍拍手(按xx x节奏拍手),看大家一起拍拍手(按xx x节奏拍手)。

我难过,我难过,我就轻轻哭(做哭的表情——双手放在眼睛上做搽眼泪的动作、嘴的弧度向下弯),看大家一起轻轻哭(做哭的表情)。 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念念小明说的话。 三、教师分句教唱,引导幼儿熟悉歌曲旋律和节奏。 教师:小明不仅说,还把这两句话唱了出来,变成了一首歌《表情歌》。 教师播放歌曲《表情歌》。 教师:小朋友们想不想学这首歌呀?(想)好,那老师唱一句,小朋友们也跟着唱一句。 教师一句接一句地带唱,幼儿熟悉节奏旋律后,鼓励幼儿大胆唱出来。 四、教师示范并引导幼儿按歌曲节奏边唱边做律动、表情。 教师:好,小朋友都会唱这首歌了。接下来我们一边唱一边加上动作和表情。当唱完“拍拍手”时,我们就按着这个节奏拍三下手(教师按xx x节奏示范拍手)。当唱完“轻轻哭”时,我们就一边唱一边做哭的表情(教师示范哭的表情)。那接下来我们来加上动作表情一起唱吧。预备,一二三,唱! 幼儿集体边做律动和表情边唱表情歌,教师一边用手掌给幼儿拍拍子,一边轻声和幼儿一起唱,并面对幼儿做拍手、哭的表情。 五、教师引导鼓励幼儿创编歌词并按照表情歌旋律、节奏演唱。 1、教师引导幼儿模仿《表情歌》创编歌词。 教师:小明高兴时会拍手,难过时会哭。那你们高兴、难过时会做什么呢?

中班音乐教案 走路

中班歌唱活动——走路 设计意图:喜爱动物是幼儿的天性,爱模仿更是小班幼儿突出的特点。本次活动则在幼儿模仿几种小动物走路的基础上,初步的学唱歌曲,使幼儿体验音乐活动的兴趣,进一步激发幼儿热爱小动物的情感,感受音乐的美。 活动目标: 1.在模仿小动物走路的基础上,初步学唱歌曲,体验音乐活动的乐趣。 2. 能用语言大胆表达出动物走路的姿态。 活动准备: 物质材料准备:小兔子、小鸭子、小乌龟、小花猫卡片 知识经验准备:初步了解小兔子、小鸭子、小乌龟、小花猫的特征、生活习性。 活动过程: 一、听歌曲《走路》拍手,入室 师:小朋友们!让我们听着好听的音乐拍着小手去找个你喜欢的座位坐下吧。 二、教师出示图片用提问的方式导入: 师:小朋友们!刚才你听到的这首歌曲里面唱到了哪些小动物?(小兔子、小鸭子、小乌龟、小花猫)今天老师把这些小动物都请到了我们班级。 三、教师轮流将图片贴在黑板上,通过一问一答的方式帮助幼儿理解歌词。 1.看!谁最先来了?(小兔子)小兔子是怎么走来的?(蹦蹦跳跳)请个别幼儿示范后大家一起模仿并完整的学唱:小兔走路蹦蹦

蹦跳。 2.瞧!谁跟在小兔子后面来了?(小鸭子)它是怎么走来的呢?(一摇一摇)(摇摇摆摆) 师:原来小鸭子走路是摇摇摆摆的,让我们来学学小鸭走路的样子吧,(幼儿模仿小鸭走路的样子),教师边模仿小鸭子走路的样子边教唱:小鸭走路摇呀摇呀,幼儿学唱并模仿小鸭子的走路。 3.师:小乌龟一大早天还没有亮就从家里出发了,可是为什么到现在还没有来到我们班呢? 幼:它找不到我们班。 幼:它累了在休息。 幼:因为它走路很慢…… 师:对了因为它走路特别慢所以到现在还没有来到我们班,那小宝宝们一起来学学小乌龟走路的样子吧(幼儿学小乌龟走路的样子)。师:因为小乌龟走路特别慢,我们就可以用一个好听词来说:慢吞吞(幼儿学说两遍)。快看小乌龟终于来了,让我们快给它加加油吧!原来小乌龟走路真的是慢吞吞的啊,教师边模仿边教唱"小乌龟走路慢吞吞"(幼儿边唱边学小乌龟走路的样子) 4. 咦!小花猫什么时候来的,我们怎么没听见他走路的声音呢? 幼:因为它走路没有声音。 幼:小花猫走路静悄悄。 师:那它走路为什么没有声音 幼:因为它怕老鼠听到后逃跑。

中班音乐活动教案:划船教案

中班音乐活动教案:划船教案 中班音乐活动划船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内容,感受具有劳动号子的音乐风格,学习用雄壮有力的歌声、动作来表现歌曲的内容,体验与同伴合作的快乐,尝试创编动作,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中班音乐活动课,快来看看划船教案吧。 活动目标 1、感受具有劳动号子的音乐风格,学习用雄壮有力的歌声、动作来表现歌曲的内容。 2、体验与同伴合作的快乐,尝试创编动作。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认真倾听并积极参与歌唱活动。 活动准备: 自制图片、图谱、划船比赛的VCD、一面小鼓 活动过程: 一、幼儿观看划船比赛VCD,感受划船比赛时你追我赶的气氛。 1、教师提问:他们在做什么?他们是怎样划船的?(引导幼儿学做划船动作) 2、结合练声,气息练习,引导幼儿用“嘿呦!嘿呦!嘿嘿!”“加油!”的助威声为划船比赛鼓劲儿,同时感受劳动号子的作用。 二、引入活动,激发幼儿学唱歌曲的兴趣。 1、教师有感情地清唱歌曲。

提问:在歌曲中你听到了些什么? 2、教师根据幼儿回答,结合图谱引导幼儿学唱歌曲第一段。 提问:应该用怎样的声音来唱这首歌?(引导幼儿用雄壮有力的声音唱歌)3、幼儿根据歌词内容尝试创编动作。 4、初步学唱歌曲第二段,尝试创编动作。 (1)提问:哎呀!不好,起风了,风浪越来越大,小船摇摇晃晃的,怎么办? (2)引导幼儿创编多人合作划船的动作。 (3)幼儿跟着老师学唱歌曲第二段。 三、进行勇敢、团结的品德教育。 四、完整学唱歌曲,并进行表演。 1、分组进行表演。 2、教师敲小鼓,幼儿听鼓点进行表演。 五、幼儿做划船动作出活动室。

幼儿中班音乐教案

妈妈您歇歇吧 教学目标: 1.学习歌曲《妈妈您歇歇吧》,用自己的真实情感来演唱歌曲。 2.通过学习妈妈您歇歇吧,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歌曲节奏的学习;创编歌曲歌词。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播放《劳动最光荣》的歌曲动画。 2.师:动画视频中的小动物在干什么? 3.小朋友们回答:小喜鹊在筑巢,小蜜蜂在采蜜。 师: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它们的幸福生活是靠什么创造的?(劳动) 二、新课教学: 1.学习主要的四个乐句 教师:爱劳动的孩子人人夸。

那老师请你们来看看这些小朋友他们自己会做那些事情?出示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图片。并按节奏朗读: (1)自己穿衣服呀(2)自己穿鞋袜呀 (3)自己叠被子呀(4)自己梳头发呀 2.请幼儿用动作表现歌词,并通过模唱学习四句歌词。 3.初听范唱 4.用听唱的方法学会歌曲,注意纠正幼儿在演唱中出现的问题。 5.师唱前面,学生填后面的歌词。(来两遍) 6.师幼对换。 7.演唱并表演歌曲。(分角色扮演,一个扮演妈妈,一个或多个扮演孩子,老师做相应的语言的提示等等) 请小朋友一起来帮妈妈做事情,好不好? 幼儿边演唱,边自发地做动作,一起来。 三、创编歌词。 1.除了这些劳动,你还可以帮妈妈做那些事情呢?请你用 自己穿衣┃服呀┃这样的节奏说出来。(用节奏接龙的方法)

生:自己梳梳┃头呀┃自己洗洗┃脸呀┃自己擦桌┃子呀┃自己扫扫┃地呀┃ 老师注意修正学生在创编歌词中的节奏 2.看老师怎么来编的, 3.请几个创编歌词的小朋友上来,用他们自己的动作来表现你们的歌词。 4.选择几个小朋友的创编歌词(表演动作简单形象的)来集体演唱、表演。(不规定动作,请小朋友自由发挥自己的想法来表演)。 小兔子乖乖 活动目标: 1.了解小兔子乖乖故事情节。 2.学会唱小兔子乖乖歌曲。 3.体会分角色演唱歌曲的乐趣。 活动准备:大兔子图画,大灰狼图画,小兔子和房子图画。

幼儿园中班下学期音乐教案:上下左右

幼儿园中班下学期音乐教案:上下左 右 韵律活动《上下左右》 活动目标: 1、熟悉歌曲旋律,能根据音乐节奏朗读歌词。 2、教幼儿学习分辩上、下、左、右方位。训练幼儿的方位感和节奏感。 活动准备: 音乐磁带;录音机、风琴。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练声 2、律动 (二)基本部分 1、游戏《我的小手在哪里》。 教师组织幼儿玩游戏,引导幼儿学习分辨上下左右方位。并以活动室的固定物重点引导幼儿分辩左右方位。 2、学习歌曲 1)欣赏歌曲(引导幼儿熟悉歌曲旋律并用小手拍打身体的各个部分来感受四二拍节奏)。 2)学唱歌(重点教幼儿根据音乐节奏朗读歌词)。 3、学习律动。 1)让幼儿根据歌词内容编动作。 2)教师选择幼儿中比较合适的动作教幼儿表演。 3)通过各种形式让幼儿熟悉律动。

4)全体幼儿表演律动。 (三)结束部分 教师带幼儿开火车出活动室结束本次活动。附歌谱上下左右 1=C2/4 3 1 3 1 │ 3 1 │1 1 3 3 │ 1 ─ │ 拍拍我的左肩, 2 7 2 7 │ 2 7 │6 6 7 6 │ 5─ │ 拍拍我的右肩, 3 1 3 1 │ 3 1 │1 1 2 3 │ 4 ─ │ 拉拉我的左耳, 3 1 2 3 │ 4 6 │ 5 5 6 7 │ 1─ │ 拉拉我的右耳。 6 . 1 │ 4 6 │ 5 5 6 │ 5 ─ │ 这是我的左边嘿嘿嘿, 4 . 7 │ 2 4 │ 3 3 4 │ 3 ─ │ 这是我的右边嘿嘿嘿, 6 . 1 │ 4 6 │ 5 4 3 │ 2 ─ │ 这是我的上边拍拍手 7 . 6 │ 5 3 │ 2 6 7 │ 1─ │ 这是我的下边跺跺脚。

中班音乐教学教案

中班音乐教学教案 中班音乐教案活动目标: 1、学习用接唱和对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2、尝试独立地按节奏创编谜语歌词,玩猜谜游戏,中班音乐教案。 3、体验有节奏地念象声词的快乐,在一次次的更高要求中感受到挑战性,并勇于战胜困难。 活动准备:数张谜语造作图片 重点:愿意通过问答的形式歌唱谜语歌 难点:模仿歌曲中描写动物外形习性的歌曲进行创编并歌唱。 过程: 一、开始部分:熟悉歌曲内容,学习用歌曲回答出谜语的答案 师:今天老师带来一首有趣的歌,请你们仔细听,猜猜看歌里唱的是谁呢? 1、教师边出示图边唱:脑袋圆圆的,眼睛亮亮的,锉锉锉锉锉,你们大家猜猜看,这是什么动物?(清唱1—2遍) 2、师:你们猜出了吗歌里唱的是谁(人,小兔子,大灰狼) 3、师:脑袋圆圆的,眼睛亮亮的小动物还真不少,教案《中班音乐教案》。歌里面有一句我觉得最好听你们听(老师随琴唱),你们能用这一句把你们的答案告诉我吗? 4、请两名幼儿试这回答。师提问:你猜的是什么?你可以怎么

回答我?(引导幼儿发现可以用各种发法,将动物的名称填到歌词中去) 5、幼儿集体唱各唱各的谜底 师:现在请你们一起把你们自己的谜底唱给我听,你猜的是什么,那你就要唱?先听我来问。 6、随机点幼儿请幼儿回答 师:脑袋圆圆的,脑袋大大的动物还有吗,请你再想一个,如果我提问后点到你,你就要站起来完整唱着来回答我 二、换谜语:幼儿通过谜语游戏,了解基本特点,及熟练歌曲的问答结构的歌唱 师:下面我的歌词要变了,你们猜猜这次我唱的是什么小动物? 1、脑袋圆圆的,眼睛亮亮的,耳朵尖尖的,胡子长长的 2、幼儿讨论后得出一致的答案,并完整的唱出答案 3、师:你们真聪明,我的歌词又换了脑袋圆圆的,眼睛亮亮的,身上有羽毛,打开像扇子 4、请一名幼儿回答问题部分 师:你知道我唱的是什么小动物吗,唱出告诉我好吗? 5、幼儿一起唱歌回答 6、连续猜两个谜语:牙齿尖尖的,皮肤皱皱的(请一个幼儿个别回答) 身上有座山,能够驼东西 三:不看图片听老师唱歌提问

中班上学期音乐教案《我是中班小朋友》

幼儿教育:________ 中班上学期音乐教案《我是中班小朋友》 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第1 页共5 页

中班上学期音乐教案《我是中班小朋友》音乐活动:我是中班小朋友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熟悉曲调。 教学难点: 初步掌握附点音符和切分音的唱法。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熟悉曲调,初步掌握附点音符和切分音的唱法。 2.体验做中班小朋友的光荣感。 活动准备: 1.与歌词内容相匹配的图标若干,节奏图谱一张,音乐。 2.铃鼓一个。 教学环节: 一、节奏游戏。 (1)我们一起来玩个游戏,我先拍节奏,请你们听一听,然后学一学。 (2)请拍的好的小朋友上来用铃鼓拍拍刚才的节奏 (3)(出示节奏图谱)请你跟着节奏图谱拍一拍。 二、学唱歌曲。 (1)在这个图谱中还藏着一首好听的歌曲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2)出示歌词图标熟悉歌词。(学念歌词两到三遍) (3)我们一起来听着音乐拍拍节奏(重点练习9—24小节的节奏)(4)我们一起来唱唱这首歌吧(学唱两到三遍)(注意唱准附点音符和切分音) 第 2 页共 5 页

三、增加练习形式,提高唱歌兴趣。 (1)讨论:除了全体一起唱,还可以怎样唱? (2)我们一起来轮流唱。 (3)我们唱这首歌时,应该是怎样的心情?会有怎样的表情呢? 四、延伸 利用餐前、散步等环节复习歌曲,唱准歌曲曲调,表达欢快的情绪,体验做中班小朋友的光荣感。 中班上学期音乐教案《手指歌》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手指歌 目标: 1、在游戏中熟悉旋律和节奏,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小手会变***”。 2、在玩玩、动动、唱唱中自然习得歌曲。 重点: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小手会变***”。 难点:模仿老虎叫声并表现老虎凶猛的样子。 准备:磁带、娃娃(若干) 过程: 一、熟悉旋律和节奏 1、节奏游戏(欢迎小客人) 1)听着音乐拍手欢迎小娃娃。(×××××) 2)帮娃娃排排队。(个别幼儿变换节奏型) 第 3 页共 5 页

中班音乐课教案

中班音乐课教案 幼儿园教师基本功达标教案活动时间:2014年 活动名称:律动:《小老鼠和泡泡糖》 授课教师:敖兰 授课班级:中班 活动领域:艺术 设计思路:中班幼儿喜欢动物,模仿力强,对音乐节奏也有了初步的理解能力,4——5岁又是游戏活动的黄金时期,针对幼儿这一心理发展特点,我选择了中班的一节音乐游戏《小老鼠和泡泡糖》,小老鼠风趣、诙谐的动物形象深受孩子们的喜爱。活动中通过活泼欢快的AB两段乐曲,形象地表现出小老鼠跑、看、拽等各种动作,并通过模仿老鼠偷偷走、拽泡泡糖、被猫吓倒等有趣的内容,让幼儿感受活动的无限乐趣。 活动目标:1、能根据乐曲旋律合拍地做老鼠走、左右张望的动作。2、尝试夸张地表现小老鼠拽泡泡糖的表情和动作.3、知道泡泡糖会破坏我们的环境,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1、生活中了解泡泡糖有粘性的特点。2、音乐课件、图谱。3、老鼠洞。 活动重点:幼儿根据音乐合拍地做小老鼠走、东张西望的动作表演。(在实践的过程中,我发现让幼儿根据音乐合拍做小老鼠走对中班幼儿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也失去了小老鼠诙谐动物形象的特点,所以在本次活动中我将活动重点放在能根据音乐合拍做小老鼠停下来东张西望的动作表演) 活动难点:尝试夸张地表现小老鼠拽泡泡糖的表情和动作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手指操《黑猫警长》导入:引发幼儿兴趣。 师:刚才我们手指操里都有哪些小动物啊,(黑猫警长、老鼠)他们其中有一只小动物来到了我们班,来看看他是谁,(老鼠)他给小朋友们带了礼物,礼物是什么呢,(泡泡糖)你们吃过泡泡糖吗,吃完的泡泡糖拿在手里有什么感觉,(粘粘的)那小老鼠为什么要送我们泡泡糖呢,小老鼠和泡泡糖之间会发生什么事呢,小朋友想不想知道, 老师今天带来了一首好听的音乐讲的就是小老鼠和泡泡糖的 故事,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中班上学期音乐活动教案多篇

中班上学期音乐活动教案多篇 这是中班上学期音乐活动教案40篇,是优秀的中班音乐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第1篇、中班音乐活动《雪花和雨滴》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引导幼儿享受音乐活动的快乐体验。 2、培养幼儿的节奏感、记忆力及音乐的表现力。 3、引导幼儿用优美的声音唱歌,鼓励幼儿为第二段填编新词。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律动:根据优美音乐,跟师做春夏秋冬四季的有关动作。 2、发声练习: (1)师生问好。 引起兴趣:小朋友闭上眼睛,数3下睁开,教师吹白色碎纸屑,问:“是谁从天空飞下来?”“小雪花是怎样飞下来的?”(沙沙沙,轻轻飘下来。) 二、展开 (一)看图片学第一段: 1、看图片第一段语言节奏朗诵:“每年的冬天,小雪花都要来到小朋友中间,让我们一起看大屏幕”。 2、理解分析歌词: (1)咱们一起问问“是谁,敲着窗户沙沙沙?”“小雪花会怎样回答”? (2)“小雪花怎样来的”?

(3)“小雪花要来告诉我们什么”?(冬天来到了) 3、语言节奏朗诵: (1)师问第一句,幼儿朗诵后三句。 (2)集体完整朗诵。 4、学唱歌曲:“今年小雪花还是唱着歌飘来的呢,你听”! (1)看图片欣赏范唱。“你听到什么”?“第一句是我们学过的什么音,一音比一声音高”?(上行音)“第二句是我们学过的什么音,一音比一声音低”?(下行音) (2)完整演唱两遍。 (二)填编第二段: 1、填编歌词:“冬天过去了,春天来到了,你听,猜猜是谁‘滴滴滴滴答’”?“小雨滴会说些什么”?“小雪花飘下来,那小雨滴呢”?(落下来)“小雨滴想告诉我们什么”?(春天来到了) 2、朗诵歌词: (1)教师说前半句,幼儿填编不一样的后半句。 (2)语言节奏朗诵。 3、唱第二段:小雨的也想唱着歌来玩行不行? (1)学着第一段试着唱一唱。 (2)唱第二段。 (三)完整演唱两段。 1、“雪花和雨滴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一起完整地唱一遍好么”? 2、“这首歌好不好听?我们给它起个名字?”(《雪花和雨滴》)3、加动作表演唱,教师稍加工,时动作更有美的感染力。 活动反思: 《雪花和雨滴》是一首旋律优美、节奏欢快的乐曲,歌曲中包含了两个季节的明显的特征,一个是冬天的雪花、一个是春天的雨滴,而这两种现象也都是幼儿最喜欢的。因为冬天的雪花飞舞,幼儿能够想象出推雪人、打雪仗的场景、春天的雨滴幼儿又能够描绘出下雨天踩雨嬉闹的欢快心情,因此这首歌曲幼儿学起来就不是很难。中班幼

中班教案音乐活动

中班教案音乐活动 导幼儿熟悉歌词初步学唱歌曲小编给大家提供中班教案音乐活动欢迎参考! 活动目标: 1、感受1的节拍 2、享受随音乐扮演的乐趣 活动准备: 1、音乐doremi:《合拢张开》(请参照幼儿用书曲谱见【附】) 2、cd:《合拢张开》 3、铃鼓 活动过程: 1、体验打喷嚏感受不同的打喷嚏节奏 表演打喷嚏的动作 观看、倾听老师打的不同时值的喷嚏并用拍手的方式表达对1和的理解 2、学唱《合拢张开》在哈啾时引导幼儿想象不同动物打出各种有趣的喷嚏 幼儿随着歌曲做动作: 合拢张开合拢张开小手拍一拍双手合拢张开双手合拢张开小手摇一摇(拍两下)..... 老师接着以铃鼓引导幼儿整首歌都以1的节拍拍手最后唱到哈啾时再做动作再让幼儿以的节拍拍手

将幼儿分成两组面对面坐下来一组拍1的节拍另一组拍的节拍唱完整首歌让幼儿感受1于这两种节拍的不同 请幼儿将自己想象成长长鼻子的大象大大嘴巴的河马乌龟、小鸟和天空.....再次进行歌唱 课后分析: 表达时值最好以铃鼓引导幼儿拍手 活动延伸: 可作课前导入游戏让幼儿熟悉歌曲 活动目标: 1、感受和表现歌曲中速度、力度的变化及切分音符 2、根据四种动作走路的不同姿态选择四种不同的唱法 3、努力与同伴共享空间合作进行游戏 活动准备: 幼儿已认识了小鹿、小鸭子、小乌龟、小花猫等四种动物 活动过程: 1、组织幼儿分组进行语言节奏训练帮助幼儿掌握歌词与节奏 ⑴教师引导幼儿熟悉歌词①“小鹿是走路的”(小鹿走路跳、跳、跳)②“小鸭子是怎样走路的”(小鸭子走路摇、摇、摇)③“小乌龟是怎样走路的”(小乌龟走路爬、爬、爬)④“小花猫是怎样走路的”(小花猫走路静悄悄) ⑵教师带幼儿练习语言节奏如: ×××|×××|××××|×|

幼儿园中班上学期音乐教案《美妙水歌》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上学期音乐教案《美妙水歌》含反思 中班上学期音乐教案《美妙水歌》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音乐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通过操作活动,体验水的乐趣,并产生对水的喜爱之情,启发幼儿聆听水的歌唱,并尝试用水声随歌曲打击相应节奏,感受水声的美妙,熟悉乐曲旋律,并用相应的动作进行表演,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上学期音乐《美妙水歌》含反思教案吧。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 美妙水歌 活动目标: 1、启发幼儿聆听水的歌唱,并尝试用水声随歌曲打击相应节奏,感受水声的美妙。 2、幼儿通过操作活动,体验水的乐趣,并产生对水的喜爱之情。 3、熟悉乐曲旋律,并用相应的动作进行表演。 4、听音乐,尝试分辨乐曲的快慢和轻重,能跟着节奏律动。 活动准备: 幼儿每人三杯水(各装不同量的水)、调羹 活动建议: 一、引起兴趣: 1、歌曲《摇篮曲》,幼儿自由随歌曲边哼唱,边做动作进入活动室。 2、请幼儿观察杯子里的水量的区别,并告诉幼儿今天要和水娃娃做游戏。 说明:第一步是从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出发,通过音乐游戏,使幼儿在轻松的氛围中进入教学,并引起幼儿产生对水的兴趣,这是探究和体验的前奏。 教师指导语言:小朋友看,你们面前放着什么呀?(水)对啦!今天我们小朋友要和三个水娃娃一起做游戏,你们发现它们长得有什么不一样?

二、尝试运用水杯演奏乐曲: 1、幼儿自主探究:装有不同容量的水杯,能发出不同高低的声音。 2、教师引导幼儿发现水杯能演奏出音乐中的高音、低音、中音,感受水声的美妙。 说明:进入有目的的探究阶段。这里强调让幼儿自主探索,通过用调羹敲打水杯,自己发现不同量的水杯所发出的声音高低也不同,加上教师有意识的引导,使幼儿发现水也能唱歌。 教师指导语言: 1、小朋友仔细听听看,每个杯子发出的声音一样吗? 2、老师和你们一起先敲水最少的杯子,听听看声音是怎么样的?水最多的呢? 三、尝试用水声为乐曲配伴奏: 1、听歌曲《摇篮曲》,尝试打击水杯为乐曲配伴奏。 2、给水杯增加色彩,增添活动的趣味性。 说明:在给乐曲配伴奏的过程中,使幼儿进一步对水有了直接的体验和感知,同时也更激发幼儿继续探索的欲望。同时再通过给水添加颜色这一环节,使幼儿更产生对水探索的兴趣与喜爱。 教师指导语言: 1、今天我们小朋友来做一回小指挥,让水娃娃唱起好听的歌曲吧! 2、老师给你们的水娃娃穿上漂亮的衣服,再和它们做游戏好吗?(分别给各个水杯加红、黄、兰颜色)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我为了避免孩子从头唱到尾,在解决难点四分音符与感情技巧处理部分,我采用了谈话的方法,让孩子稍微休息了一会,使活动能够动静结合,孩子们的表现基本上完成了我预设的目标。当然了,本次活动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希望各位老师和专家多加指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