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第一学期人教版九上第七单元燃烧及其利用课题一燃烧和灭火基础训练

初中化学第一学期人教版九上第七单元燃烧及其利用课题一燃烧和灭火基础训练
初中化学第一学期人教版九上第七单元燃烧及其利用课题一燃烧和灭火基础训练

2020-2021学年度初中化学第一学期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燃烧及其

利用课题一燃烧和灭火基础训练

一、单选题

1.如图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装置图,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A .只有左侧试管中的红磷能燃烧

B .只有右侧试管中的白磷能燃烧

C .磷燃烧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D .烧碱溶液的作用是吸收燃烧产物,减轻污染

2.善于梳理化学知识,能使你头脑更聪明.以下对应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A

B .B

C .C

D .D

3.小芳同学对部分化学知识总结整理如下,其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A B.B C.C D.D 4.下列推理不正确的是

①燃烧过程中伴随着发光放热,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

②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为纯净物,但纯净物不一定由同种分子构成

③单质只含一种元素,所以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④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所以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一定是物理变化

⑤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A.①②③⑤B

.①②⑤C.①③⑤D.①④⑤

5.已知蜡烛的着火点约为190℃,蜡烛的火焰由气态蜡燃烧形成,如图所示,在温度示数为280℃以上时,快速推动活塞,观察到蜡烛立即熄灭,其主要原因是

A.隔绝氧气

B.气流带走可燃物

C.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D.无法判断

6.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超过10%会使人死亡,是因为CO2 有毒

B.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C.点燃氢气和氧气混合气体可能爆炸,但点燃一氧化碳与氧气的混合气体不可能爆炸

D.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则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7.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点燃H2和O2的混合物可能会发生爆炸,则点燃CH4和O2的混合物也可能发生爆炸

B.二氧化碳能产生温室效应,所以二氧化碳是空气污染物

C.金属能导电,所以能导电的物质一定是金属

D.化学变化会伴随变色、生成气体或沉淀的现象,所以有变色、生成气体或沉淀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8.某无色气体可能含有H2、CO、CH4中的一种或几种,依次进行下列实验(假设每一步反应或吸收均完全);①无色气体在氧气中充分燃烧;②燃烧生成的气体通过盛浓硫酸的洗气瓶,装置质量增加10.8g;③再将剩余气体通过盛NaOH 溶液的洗气瓶,装置质量增加13.2g。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A.该气体可能含有H2、CO、CH4B.该气体可能只含有CO 和CH4

C.该气体可能只含有H2和CO D.该气体可能只含有CH4

9.“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说法正确的是()

A.铁锅着火后向锅中放入菜叶的目的是降低油的着火点

B.高层建筑物起火立即乘电梯撤离

C.汽车发动机中的化油器将汽油喷成雾状态为了增大汽油与氧气的接触而积

D.不慎碰倒了酒精灯,酒精在桌面燃烧,用水来灭火

10.X、Y、Z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三种物质,其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X、Z元素组成相同且常温下均为液体,则转化③、④中,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变化

B.若X、Z元素组成相同且常温下均为液体,则气体Y具有可燃性

C.若Y、Z元素组成相同且常温下均为气体,转化③、④可通过化合反应实现

D.若Y、Z元素组成相同且常温下均为气体,则Y不一定具有还原性

11.实验方法多种多样。下列方法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用灼热的CuO区别CO和CO2

B.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CO2

C.用水区别石灰石和生石灰

D.观察火焰的颜色区别氢气和一氧化碳

12.已知同温同压下等体积的不同气体含有相同的分子数,又知空气中混入氢气的体积达到总体积的4%

﹣74.2%时点燃就会发生爆炸,下面列出了氢气混入空气时所占的不同体积分数,按理论计算最猛烈的可

能是()(提示:氢气与氧气完全反应时爆炸最剧烈)

A.氢气占10%B.氢气占29%C.氢气占50%D.氢气占70%

13.小红同学梳理了以下知识:①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故破坏其中一个条件就可以灭火;

②单质只含有一种元素,所以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属于单质;③在置换反应时,元素化合价一定会改变;④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⑤“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的实验中,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停止加热;⑥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其中正确的是

A.②④⑤B.②③⑥C.①③⑤D.①②⑤

14.小刚是一名善于学习的优秀初三学生,他经常把学过的化学知识自觉进行归纳整理,形成化学知识体系。有一天他复习化学时,发现自己总结的内容有误,请你帮他找出来

A.化学变化前后,同一元素的化合价可能要变,但化学变化前后各物质总质量、反应中各物质

的变化质量之比都不变

B.水银不是银,是汞;铅笔不是铅,是石墨;干冰不是冰,是二氧化碳

C.CO、H2、CH4三种物质都是可燃性气体,在点燃它们之前,必须检验纯度,以免发生爆炸事故D.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有:金刚石、石墨、C60等;氧元素组成的单质有:O2、O3;磷元素组成的单质有:红磷、白磷。由于都是同一元素组成的多种单质,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15.推理和归纳是化学学习和研究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稀有气体可做保护气,可做保护气的一定是稀有气体

B.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性质活泼的金属在空气中容易被腐蚀,铝在空气中不易被腐蚀是因为其性质不活泼

D.可燃物在有限空间燃烧能发生爆炸,面粉粉尘在仓库内遇明火也可能爆炸

二、实验题

16.题2 甲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一氧化碳的部分性质并验证产物。实验时,在点燃B处

酒精灯之前先通入一氧化碳排出装置中的空气,然后继续实验。

(1)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还原剂是___________。(2)实验过程中,C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处点燃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该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___________(选填编号)。

a.实验结束时应先熄灭B处酒精灯

b.C中增加的质量与B中固体减少的质量相等

c.反应开始后通入2.8g一氧化碳可生成6.4g铜

d.反应结束后继续通入一氧化碳的目的是防止铜被氧化

(4)甲同学认为A装置用于证明一氧化碳不能和石灰水反应,乙同学认为省略A可达到同样的目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简述一点该实验验证的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做化学实验时,常根据需要对某些实验进行改进。根据图示完成有关问题:

(1)图一中两个装置都能够燃烧,都观察到产生大量的______,对比加热的条件的不同,可知红磷的着

火点______(“低于”或“高于”)白磷。对改进后的实验分析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A 实验中会观察到活塞先向右移动,后向左移动

B 能减小P2O5对空气的影响

C 实验结果误差更小

D 装置不需检查气密性

(2)图二左边装置图能证明CO2的化学性质是______,改进后的实验,可观察到天平的______(选填“左”或“右”)边向上翘。

18.Fenton法常用于处理含难降解有机物的工业废水。其原理是利用Fe2+和H2O2反应产生能降解污染物的活性成分。现运用该方法降解有机污染物p-CP,探究有关因素对降解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时,p-CP 的初始浓度相同,温度恒为25℃或40℃.实验测得p-CP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

请回答

(1)请完成以下实验设计表。

(2)实验①、②表明温度升高,降解反应速率______。

(3)进一步实验发现,温度过高时,降解反应较难发生。请从所用试剂H2O2的角度分析原因:______。(4)为测定不同时间内有机物降解的浓度,需在不同时间从反应器中取样,并使所取样品中的降解反应立即停止。根据图示信息,请写出迅速停止反应的一种方法:______。

参考答案

1.A2.D3.C4.C5.B6.D7.A8.B9.C10.B11.D12.B13.C14.D15.D 16.2CO CuO

Cu CO ++加热

CO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防止有毒气体CO 逸散到空气中污染环

境 a 为了排尽装置中的空气,反应前已通入一段时间的CO CO 具有可燃性,可作气体燃料(或CO 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冶炼金属;或CO 不与碱反应,可用于与2CO 的分离) 17.白烟 高于 ABC 不助燃,不可燃 右

18.40 增加 过氧化氢在温度过高时易分解 将所取样品迅速加入到一定量的NaOH 溶液中,使pH 为10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