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五到七章复习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人际沟通与人际关系

1、什么是人际沟通?什么是无意沟通和个人内沟通?

人际沟通一般指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过程。人际沟通是人与人之间发生相互联系的最主要的形式。

大多数情况下,沟通都是有一定目的的。此为有意沟通。但是,有时人们事实上在与别人进行着信息交流,而人们并没有意识到沟通的发生。这种情况下,沟通是无意沟通。

2、什么是“犯错误效应”?其基本内容是什么?

即白璧微瑕要比洁白无瑕的人更令人喜爱。小小的错误会使有才能的人吸引力更增加一层。后来心理学家称这一现象为“犯错误效应”。

犯错误效应直接受性别角色与自尊心的影响。在性别方面,男性更喜爱犯了错误的才能出众的男性。而女性则更喜欢能力出众而没有错误的人,对男女对象都是如此。在自尊心方面,中等水平自尊心的男性,更喜欢能力出众而有错误的人,而低自尊的男性则更偏爱没有错误的能力出众者。这种现象意味着,人们对喜爱对象的选择,会受到他自我价值保护心理的影响。中等自尊心的被试,自觉与才能出众者相去不远,而才能出众者有错误,会使双方的距离缩短。而对于低自尊者,能力出众者已是高高在上,反而是双方的距离更大一些,可以减少社会比较的压力。

3、什么是“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怎样解释这种效应的原因?

对爱情展开科学研究的另一个重要发现,就是确认了如果出现干扰恋爱双方爱情关系的外在力量,恋爱的双方情感反而会加强,恋爱关系也因此更加牢固。心理学家德瑞斯考尔等人借名莎士比亚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称这种现象为“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

按照认知不协调理论,如果选择是自愿的,人们会倾向于增加对所选择对象的喜欢程度。而当选择是强迫的时候,人们会降低对所选择对象的好感。因此,当强迫人们作出没偶中选择时,人们对这种选择会产生高度的心理抗拒,而这种心态会促使人们做出相反的选择,并实际上增加对自己所选择对象的喜欢。因此,当外在压力要求人们放弃自己选择的恋人时,由于心理抗拒的作用,人们反而更转向自己自由选择的恋人,并增加对于恋人的喜欢程度。

4、怎样理解人际交往的三个原则?

(一)交互原则

1、人际交往的交互现象

日常生活中,人们有一个共同的倾向:希望别人能够承认自己的价值、支持自己、接纳自己、喜欢自己。由于这种寻求自我价值确立和情绪安全感的倾向,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往往更注意自己的自我表现,注意吸引别人的注意,处处期待别人首先接纳自己、喜欢自己。

2、人机交互性的原则

人都有着保护自己心理平衡的稳定倾向,都要求自身同他人的关系保持某种适当性、合理性,并根据这种适当性、合理性使自己的行为及与别人的关系得到解释。

(二)功利原则

人际关系的交互原则所强调的,是人际交往行为倾向的相互对应。在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更多的时候都不只需要倾向的相互一致还需要保持交换的对等。人是理性的动物,要求自己的一切行动都有符合心理逻辑的充足理由,。根据心理学家霍曼斯的社会交换理论,只有当一种关系对人们来说是值得的,人们的交往行为才会出现,人际关系才可能建立和维持。

按照人际关系的功力原则,人们在同别人交往时必须时时注意关系的保护。无论怎样的亲密的关系,我们都不能一味地只利用而不“投资”。否则,原来的亲密的、值得的关系,也会转化为不值得、疏远的关系,使人们面临人际关系的困难。

(三)自我价值保护原则

所谓自我价值,是指个人对自身价值的意识与评判。而自我价值保护,则是指人为了保护自我价值的确立,心理活动的各个方面都有一种防止自我遭到否定的自我支持倾向。大量的社会心理学研究证明,任何一个人,其心理活动的各个方面,从知觉信息的选择到内部的信息加工,从对行为的解释到人际交往,都具有明显的自我价值保护倾向。

从事研究发现和李军分析都可以看到,在人际交往中,只有避免人们自我价值保护防卫、支持别人的自我价值,别人将选择拒绝、否定的方式作为回报。

第六章侵犯与亲社会行为

1、费洛伊德如何解释的侵犯行为?他认为应当如何控制侵犯行为?

费洛伊德早期认为,人有两种基本的本能:性本能与自我保存本能。性本能是人的行为的基本动力,是人的行为遵循快乐原则;而自我保存本能或自我本能则使人有适应现实环境、趋利避害的变通性。侵犯性是性本能的一部分。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费洛伊德将他原来提出的两大基本本能,修正为生的本能与死的本能。此时他提出了与性本能(生的本能)相对立的侵犯本能(死的本能),认为侵犯本能的目的在于破坏。按照费洛伊德的观点,死的本能本来是一种对内的自我破坏倾向。但生的本能与死的本能是对立。人只要活着,死的本能的表现就会受到生的欲望的妨碍,从而使对内的破坏力量转向了外部,以侵犯的形式表现出来。

费洛伊德认为,侵犯时以社会不允许的方式表现侵犯冲动。如果以社会许可的方式表现,则侵犯冲动作为一种心理能量,都必须得到表现,不然就会导致精神病。因此,社会许可的替代性宣泄方式,如体育、技击、做警官等,都是很好的侵犯冲动的释放途径。

2、社会学习观点如何解释揭示侵犯行为?

大多数社会心理学家都赞同学习是侵犯的主要决定因素,侵犯是习得的,也可以通过新的学习过程予以消除。

班杜拉通过实验研究,证明通过观察榜样的类同行为,儿童就可以学习到侵犯。

班杜拉等人进行的实验研究表明,行为可以习得,也可以通过新的学习过程改变或消除。通过观看侵犯情节的电视片,儿童可以学习到侵犯行为。但是如果儿童同时还看到侵犯行为的不同后果,则在有关情境中表现的侵犯行为有明显差异。

3、什么事宣泄?宣泄对于侵犯行为的降低作用应如何解释?

宣泄的基本假设是,侵犯性的精神能量是一个常数,一切实际的琴侵犯行动或在想象中实施的侵犯行为,都可以是侵犯性的精神能量得到释放,从而减少侵犯性冲动,达到减少侵犯行为的目的。

随着挫折侵犯理论广为人们所接受,人们开始将这一种理论同宣泄方法联系起来,认为人们一旦被挫折的情景惹怒,愤怒的情绪状态就会作为一种有侵犯危险的心理准备而存在,被激起的愤怒情绪必须得到宣泄,才可以有效地降低人们的侵犯性。

宣泄对于减少侵犯的作用,得到了大量事实证据的支持。心理学家霍坎逊1961年的研究发现,受到假被试(试验助手)侮辱的被试被激怒后血压升心跳加快、生理紧张度增加,处于一种高唤起水平的攻击准备状态。此后,试验安排一部分被试有机会电击侮辱他们的假被试。另一部分作为控制组则没有这样的机会。过后的生理测量表明,实际实行了攻击行为后的实验组被试血压回升、心跳恢复正常、生理紧张性下降,表明高唤起水平的攻击准备状态已经消失。而没有实施攻击的控制组被试,攻击准备状态则依然存在。

进一步的研究表明,想象的攻击行为和观察他人攻击也具有宣泄的作用。有影响的社会心理学家费希巴赫1955年研究发现,让被激怒的被试在主题统觉测验上做想象的攻击行为,可以有效降低被试的侵犯性。没有作想象攻击的被试其侵犯性依然较高。

杜博等人1927年进行的一项实验结果表明,对于被激怒的被试,自己先实施攻击产生了宣泄作用,减少了后继的攻击冲动;而目睹别人实施攻击也有代偿性的宣泄作用,而是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