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动画与绘本

浅析动画与绘本
浅析动画与绘本

xxxxxxxxxx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作者xxx 学号xxxxx 系部xxxxxxxxxx院

专业影视动画

题目浅析绘本与动画的关系

指导教师xxx

评阅教师

完成时间:年月日

毕业设计(论文)中文摘要

毕业设计(论文)英文摘要

目录

1 引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关于绘本.........................................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绘本的概念..................................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绘本的艺术特征..............................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从绘本到动画 (3)

3.1绘本与动画的差异性 (3)

3.1.1表现形式的差异 (3)

3.1.2再现时空的差异 (6)

3.2以绘本为基础的动画作品案例分析 (7)

4 结合毕业设计谈绘本(绘本意识在毕业设计中的体现) (8)

4.1 剧本和主题思想的提取价值 (8)

4.2 绘本艺术形式的提取价值 (9)

5 小结 (10)

致谢词 (11)

参考文献 (12)

1引言

动画是一门综合艺术,它集合了众多艺术门类于一身,具有艺术性、商业性、大众性的艺术形式。在一部动画片中,情节相对来说是比较简单的,而往往能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的是角色造型设计。有了鲜明的人物形象,那么动画看起来就有了灵魂,不再是个空壳,这样动画就活灵活现地展现在人们面前。

成功的形象要有独特的审美性和持久的亲和力,创作者怎样才能做到这点,这就需要了解角色造型设计的重要性,其表现出的艺术风格和对造型的定位。本课题通过研究中国与其他国家经典动画角色造型的风格,角色与时代潮流相融合的特性,进一步加深动画中角色造型设计的重要性这一观念。如今,随着动画产业化的发展,商业化的意识也渐渐渗入到动画中,所产生的艺术价值也使动画有着无穷的魅力。可以这么说,动画片中角色造型的重要性是不可动摇的,能够使动画大放光彩。

2 关于绘本

2.1绘本的概念

绘本是一种以图文紧密结合为艺术整体的书籍形式,主要通过意象化的图画和诗意凝念的文字来讲述故事的,是富有绘画性、文学性与启迪性的艺术作品。

2.2绘本的艺术特征(主要构成要素)

2.2.1画面

绘本的“绘”,就是绘画、绘图的意思。那么绘本固然是要有画并且是占有相当的比重。在画面表现上,有的质朴,有的华丽,有的写意,有的则极具装饰意味,形式多种多样。绘画本身就具有讲述故事的能力,绘本中的画应该是能够被阅读的。各种线条、形状、色彩、构图等的有机结合形成连续的画面,读者看到的是有着很强叙述性的画面。优秀的绘本就是这样以图行事,以图制胜的艺术作品。

《向左走,向又走》几米

2.2.2文字

著名绘本画家松居直说过,“绘本有两个语言系统,一个是图画,另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文字。在大多数情况下,文字和图画的’发言’是同时发生的,所以需要不断地转移和重新调整它们之间的平衡,将二者合成一体是绘本最核心的特征。”

2.2.3版式、装帧

绘本是由文字、图画和书籍设计三大要素紧密交织复合而成的文本。形式上,绘本的开本没有统一的标准,会根据内容和画面形式决定书的尺寸和大小。

2.2.4视觉节奏

为了让读者对故事保持兴趣,叙述节奏起着很重要的作用。通过时不时改变书页中图画的大小、视角或者变换图画的版式等影响读者的情绪并提高阅读的视觉兴趣。例如,绘本《奥莉薇》里面,画面上同一空间展示了小猪不同的活动和状态,将一系列事件浓缩在一个格式里表达。

伊恩·福尔克纳《奥莉薇》

3 从绘本到动画

3.1绘本与动画的差异

3.1.1表现形式的差异

(1)绘本的表现形式

有多少种绘画形式就有多少种绘本的表现形式,油画版画、水彩、国画和拼贴等都可以在绘本创作中得到应用,而且绘本还可以在一部作品中融合多种技法和表现形式。绘本创作中经常用到的表现形式有:一,油画和丙烯材料。这些材料可以绘制出丰富浓烈的色彩效果,使的画面赋予变化和肌理感。二,拼贴和混合材质,可以将不同的材料一起使用,创作出更富变化的画面效果,并且有很强的肌理效果。三,水彩。应用水彩营造的画面能够表现出丰富的层次和色调,比较适合抒情类的故事。四,水墨画(国画)。水墨画具有水乳交融,酣畅淋漓的艺术效果。由于水墨和宣纸的交融渗透,善于表现似像非像的物象特征,即意象。这种意象效果能使人产生丰富的遐想。五,电脑绘画。如今电脑的介入使绘画更为方便,各种绘图软件提供着多种视觉效果,越来越多的作品在使用电脑进行创作。

《好饿的毛毛虫》〔美〕卡尔《北极熊日记》静茹

让-雅克?桑贝《一点巴黎》约克·米勒《再见,小兔子》

《森林里的秘密》几米水墨绘本

(2)动画的表现形式

动画拥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可以分为油画动画片、水彩画动画片、水墨动画片、剪纸动画片、木偶动画片、粘土动画片等等。比如,中国水墨动画是中国国宝级的艺术瑰宝,至今世界其他国家仍然难以效仿跟从。《小蝌蚪找妈妈》取材齐白石的写意花鸟画。动画艺术家们研究齐白石大师的笔触与笔墨虚实关系,再将局部分层绘制在赛璐珞片上。此片将中国写意抒情的美学思想,情感细腻委婉,从造型到叙事独具中国特色。剪纸动画又称挖剪动画,中国的“皮影戏”就是采用类似的原理使偶人移动。剪纸动画不容易制作准确的口型,所以哑剧居多,以表现关键动作为主,较难有动作间的细腻转折。苏赞·皮特的《欢乐街》就以古典精致的绘画风格和耐人寻味的诗意手法,打破世人对挖剪动画的成见,并且在镜头运动和透视感方面实验了多种技法。木偶动画的拍摄原理是定格动画,通过逐格地拍摄对象然后使之连续放映,从而产生仿佛活了一般的人物或你能想象到的奇异角色。《阿凡提》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动画片之一,它就是属于木

偶动画,除了必须的一些道具之外,木偶动画的场景和灯光设计也是很重要。如同戏剧舞台一样,场景决定了故事的背景以及美术风格,辅助故事的叙述。制作者可以利用灯光营造出特殊的气氛,强调镜头中的某处细节,或是暗示故事情节的发展。

(3)差异性比较

由上可以看出绘本和动画在艺术表现形式上有较强的亲缘性。但是两者又有一定的差异性,因为动画不像绘本是静止的,所以必须考虑到动画画面的运动性。

动画按类型分为二维动画和三维动画,二维动画就是每秒24张的动画,需要手绘一张一张的画。这种类型的动画又分为以传统手绘为主要方式的动画和电脑二维动画。

传统动画因手绘性与绘本的关系更为密切。很多动画完成后都进行了改变,制作成了绘本。比如素描动画,由于适合个人创作,所以这类动画在很多院校的学生作业中常能看到,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但是创作过程非常艰难,代表作《种树的人》。而这部动画的创作者为了画该动画,共画了近十万张作品,每一张都是优秀的绘画作品。故此,当这些绘画作品被作为绘本形式展现出来时,动画和绘本两者之间并无违和感。

但除却传统动画,二维动画还包括电脑二维动画指的是通过电脑制作的类似于卡通动画的平面动画。日本动画常常这样做。电脑二维动画需要专门的软件(如flash),这些动画因软件技术的特性就不易表现手绘性。Flash动画是矢量软件,它的特点是提供了图形变形和特效技术,使得创建动画更加容易,并为网页设计者的丰富想象力提供了现实手段,它的交互设计让用户可以随心所欲地控制动画,赋予用户更多的主动权。现在最常见的flash动画是QQ表情等。因为flash 软件易于操作,使得专业人士也很快能上手,国内的flash动画短片《哐哐日记》就是flash动画的代表。

电脑三维动画是通过电脑强大的运算能力来模拟现实,需要完成建模、动作等步骤。在计算机中首先建立一个虚拟的世界,设计师在这个虚拟的或三维世界中按照要表现的对象的形状尺寸建立模型以及场景,再根据要求设定模型的运动轨迹、虚拟摄像机的运动和其它动画参数,最后按要求为模型附上特定的材质,并打上灯光。当这一切完成后就可以让计算机自动运算,生成最后的画面。三维

动画技术模拟真实物体的方式使其成为一个有用的工具。由于其精确性、真实性和无限的可操作性,目前得到医学、教育、军事、娱乐等诸多领域的广泛运用。在影视广告制作方面,也能够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因此受到众多客户的欢迎。这样的动画与绘本相比,在某些方面极大的降低了成本,以电脑制作的场景可以制作成资料库,在不同的镜头中重复使用,免去赛璐珞动画制作时,改变角度或方向就要重新绘制背景的麻烦,在这种整合创作方式下,角色仍使用手绘动画绘制,因为在表现形式方面,现阶段手绘的角色在动作、表情方面还是比电脑制作的角色灵活、有生命力。皮克斯的《玩具总动员》标志着动画进入三维时代。此后出色的三维动画片层出不穷,著名迪斯尼三维动画片《长发公主》是一部从二维动画改编到三维的动画电影。从角色到场景设计以及分镜头等工作,都离不开手绘创作。三维动画比二维动画增加了立体感和画面存在感,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人们的视觉感官,但从制作角度讲,仍是二维手绘和三维电脑创作的结合。

《怪物史莱克》《玩具总动员》

《千与千寻》《九色鹿》

3.1.2空间、时间的差异

绘本的画面是在固定的空间上完成的静止的画面,要考虑的因素是构图、色彩和线条的运用,故事节奏和变化都要精心设计还要能被读者联想和想象出来。能直接被读者听到声音是绘本和其他纸质媒介作品所没有的功能,绘本中的声音是要读者通过画面和故事情节自己感受的。而声音系统可以直接被运用于动画里,起到增强画面内容、交代情节、渲染气氛的目的。

关于时间节奏的把握,是绘本与动画最大的差异。读者在拿到绘本时,对时间把握的主动权在于读者自己,用多快的速度阅读、翻页或者跳页都由自己控制。而看动画时,时间的控制权在于导演,他全盘掌握画面叙述的时间节奏和空间调度,让观众跟随镜头变化观看画面,甚至影片的音响与音乐时间,几分几秒也都是导演控制。这样观众可以完全放松,接受最直观的信息,进行最直接的体验和视听享受。

比如,《功夫熊猫》的创作。片头部分具有极强的视听语言风格化表现形式,熊猫阿宝的出场主要以旁白配合表演的方式,大幅度的景别变化加强视觉冲击力,画面色彩饱满、干净,色调以怀旧风格的黄色为主,昏黄的日落、俊俏的山峰、飘零的树叶、舞动的旌旗······场景中一切的造型元素均取自中国武侠电影,熊猫阿宝头戴斗笠,身披暗红色披肩,俨然一副中国平民侠客造型。片头视觉风格表现以平面剪纸和版画风格相结合,角色造型夸张幽默,给人古朴却不缺乏灵动之感。

《吸血鬼猎人D》是一部带有中世纪魔幻风格的动画电影,该片处处充满哥特式华丽服饰与建筑,冷峻的造型和严厉的线条,使其动画风格有别于其他以往日本传统动画电影风格。前11个镜头节奏较为舒缓,被摄主体基本没有剧烈的运动,起到了收紧节奏,蓄势待发的视听效果,而从镜头12到16,被摄主体和镜头都在高速运动,声音也被放大,影片积蓄的节奏和张力被迅速释放出来。镜头15与16是一对越轴镜头,用以表现场面的慌乱和时间紧迫。黑色的骏马、马车和各种非自然形态的变化提前暗示了来者非同寻常的身份。从整体上分析,影片的开场可以分为三个空间,分别是城镇、街道、房间,它们是由大到小的递进关系,影片开场以鸟瞰的视点交代了小镇的情况,然后镜头摇下直推至街道,马车的运动带出街道的场景,最后进入到夏若特的房间,房间内的气氛营造多使用

反镜头,表现女主角内心不安却镇定自若的反应镜头与表现反常现象的镜头互相切换,说明女主角早就知道来者的目的和意图,时间顺序和逻辑严谨性到位。

3.2以绘本为基础的动画创作作品案例分析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影视动画的发展呈现异彩纷呈的趋势。美国是绘本产业发展成熟的国家,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开始,绘本图书就在美国迎来了黄金时代。由Scholastic公司出版,Weston Woods制作的绘本动画系列精选凯迪克奖绘本以及其他一些优秀绘本,将其改编成忠实于原著的绘本动画,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

由诺顿·杰斯特创作的绘本《点与线》(THE DOT AND THE LINE)出版于1963年,1965年由执导过“兔八哥”、“达菲鸭”的著名动画导演查克·琼斯在米高梅动画工作室将该图书改编成一部10分钟的动画短片,获得了奥斯卡最佳短片奖和戛纳电影节金棕榈最佳短片。

2001年上映的动画电影《怪物史瑞克》好评如潮,但鲜有人知这部动画作品是改编自1991年出版的童书作家威廉·史塔克的知名绘本《Shrek!》。这是一部改编自儿童绘本的动画电影,故事和题材取自儿童绘本,但对原著进行了加工和改编,在美术风格上采用时下流行的3D动画形式,虽然采用了立体造型,但跟绘本中的史瑞克还是基本相似。影片颠覆了很多传统观点,片中将所有童话故事中的人物和动物都聚集在一起还进行着大逃亡,引发不少笑料。一般童话故事中的王子都是英俊潇洒,而该片中拯救公主的史瑞克却是一个胖胖的绿皮肤、生活在臭沼泽、爱洗泥浆澡、爱吃恐怖虫子的怪物,最后的结局也出乎大家意料,被诅咒的公主最后并没有华丽变身,而是选择维持了原样和史瑞克生活在一起。到目前为止,怪物史瑞克系列已经拍摄了四部电影,其中第四部影片采用三维技术拍摄的立体电影,而原著不过是一本三十页的绘本。

《微笑的鱼》是台湾绘本画家几米的作品,曾获得多项国际大奖,于2004年改编成同名动画短片。该短片由2D动画的表演和3D动画场景结合完成,保留了原绘本作品的主要视觉效果。另外几米的作品《向左走向右走》也在绘本的基础上,衍生出了同名的电视剧、电影以及音乐。

4 结合毕业设计谈绘本(绘本意识在毕业设计中的体现)

4.1主题思想的提取和剧本

绘本对动画在主题思想和剧本创作方面都有巨大影响,比如《长发公主》是由绘本故事改编而成的动画。故此,在此次毕业设计时,本人选择了绘本作为自己的作品,希望能对自己将来的动画创作起到推动作用。

首先是创作的主题思想和剧本的提取。绘本创作初期要考虑剧本、角色及动作、场景等关键要素。在进行创作前首先就要考虑剧本的选题构思。此次作品,梅尔曼外传《如果上帝忘记了》,由我和龚思语同学的共同合作完成。作品想定位成儿童和成人都可以看懂,让儿童能够理解故事情节和讲述内容的同时,让成人从中明白一些道理。

4.2选择绘本艺术形式的可行性和优势

绘本创作不同于动画创作,绘本本身是需要极具独特的艺术魅力、创意性和感染力。为了迎合这样的绘本要求,在创作绘本前期,我们做了大量准备工作,包括去图书馆参看已出版的优秀绘本作品,网上收集各方面资料等。绘本没有动画那样丰富的视听语言和视觉节奏,为了让读者保持对故事的兴趣,书页中图画的大小和视角变换很重要,这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读者情绪。另外,绘本的版式装帧也是需要富有特色。绘本的开本没有统一的标准,一般都取决于作者的兴趣和喜好。我们选用的是黑白加红色配色方案,简约而不简单的绘画风格,突出表现绘本中手绘的运用技巧。

如果该绘本被改为动画,可以有多种表现形式。水墨动画是比较富有特色的一种方式,传承中国特色文化的同时加强现代动画绘制的风格特色,能够打破中国传统水墨风格的设计,相信会是很好的作品。

采用多材料复合式,然后制作逐针动画也是可行的富有个性创新的动画。合理而又充分利用可以使用的各种材料(比如毛线,布匹,废旧报纸,卡纸片,鸡蛋壳等加上水粉以及电脑手绘技术)尽可能的发挥想象力,将绘本创作的创新能力表现到极致,相信不但可以从创作过程中获得乐趣,还可以开发出想象力,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绘本和动画是两个独立的艺术形式,但两者之间有很多相互借鉴融合的元素。绘本改编再创作动画,能为动画片艺术的创作开阔思路。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诸如动画片创作题材不足、故事结构、审美以及艺术形式多样性等问题。为动画片创作研究和发展提供新思维、新感受和新的表现形式。通过对绘本的剧本创作理念和视觉元素的分析等,吸收和借鉴绘本的艺术语言,提取绘本中的有效资源为动画创作带来新鲜的养分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毕业在即,我首先感谢南信院为我提供的很好的学习环境,浓浓的学习氛围让我在大学三年都以积极的学习态度度过,影视动画系的各位老师给予了我很大的帮助,在此非常感谢各位老师的教导和帮助。

这次论文得以完成,首先要感谢指导老师张毅老师,从论文的选题到论文写作以及修改,都给予我很大的帮助。使我能从理论研究懵懵懂懂的状态到完成毕业论文的写作。感谢我的搭档,因为她的努力创作,使得作品能顺利完成并且达到很好的预期效果。

感谢张毅老师对我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的悉心指导,

感谢思雨同学的努力创作,

感谢影视动画专业的所有老师三年来对我的教育和帮助,

感谢大学的同学对我的帮助,

感谢南信院数码艺术学院对我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冯文,孙立军《动画艺术概论》海洋出版社,2007

2 吕鸿燕,张骏《动画大师的生平与作品》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

3 艾琳,张杰《动画视听语言》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4 康定斯基《艺术中的精神》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

5(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四川人民出版社,2005年

6 吴韬,刘浪《flash二维动画制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

7 胡安林《材质的特效》北京科海电子出版社,2009年

优秀绘本推荐(全)

优秀绘本推荐 绘本是最适合孩子阅读的图书形式。儿童心理学的研究认为,孩子认知图形的能力从很小就开始慢慢养成。虽然那时的孩子不识字,但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读图能力,如果这时候家长能有意识地和孩子们一起阅读绘本,营造温馨的环境,给他们读文字,和他们一起看图讲故事。那孩子们从刚开始接触到的就是高水准的图与文,他们将在听故事中品味绘画艺术,将在欣赏图画中认识文字、理解文学。不同的绘本还可以教会孩子不同的知识和品质,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有关妈妈形象的绘本 (一)《我们的妈妈在哪里》(二)《我的妈妈真麻烦》 (三)《做妈妈的都是这样》(四)《妈妈的红沙发》 (五)《永远爱你》(六)《我家有个坏好宝宝》 (七)《莎莉,离水远一点》(八)《让我安静五分钟》 (九)《猜猜我有多爱你》(十)《妈妈的奶》 二.有关爸爸形象的绘本 (一)《爸爸,你爱我吗?》(二)《爸爸,你看我在做什么!》 (三)《爸爸,我要月亮》(四)《我爸爸》 (五)《一个不能没有礼物的日子》 三.可以引导小朋友学习面对死亡的绘本 (一)《爷爷有没有穿西装》(二)《我的外公》 (三)《我永远爱你》(四)《獾的礼物》 (五)《一片叶子落下来》(六)《阿星的婚礼》 (七)《小鲁的池塘》(八)《再见,爱玛奶奶》 四.可以引导小朋友学习面对并抒发脾气与情绪的绘本 (一)《生气的亚瑟》(二)《生气汤》 (三)《啊!烦恼》(四)《菲菲生气了-非常,非常的生气》 (五)《我变成一只喷火龙了》 五.可以引导小朋友学习面对并抒解害怕与恐惧的绘本 (一)《雷公糕》(二)《魔奇魔奇树》 (三)《床底下的怪物》(四)《洁西卡和大野狼》 (五)《讨厌黑暗的席奶奶》(六)《我好担心》 六.可以引导小朋友面对父母失和与单亲教养的绘本 (一)《好事成双》(二)《保罗的超级大计划》 (三)《妈妈爸爸不住在一起了》 七.可以引导小朋友学习面对身心失能者的绘本 (一)《我的妹妹听不见》(听障)(二)《叔公忘记了》(老年痴呆) (三)《好好爱阿迪》(唐氏症)(四)《威威找记忆》(失忆老人) (五)《我的姊姊不一样》(智障)(六)《祝你生日快乐》(癌症) (七)《瑞奇的烦恼》(身体缺陷)(八)《先左脚,再右脚》(中风老人) (九)《超级哥哥》(智障)(十)《跟着爷爷看》(视障) (十一)《珊珊》(肢障)(十二)《小纸箱》(流浪汉) 八.可以引导小朋友了解笑容可贵的绘本 (一)《笑容不见了》(二)《给姑妈笑一个》 九.可以鼓励小朋友自由创作的书 (一)《蜡笔盒的故事》(二)《阿罗有枝彩色笔》 (三)《阿罗的童话国》(四)《阿罗房间要挂画》 (五)《野蛮游戏》(六)《美术课》 (七)《哈啰,你要什么?》(八)《当熊遇见熊》 (九)《点》 十.可以引导小朋友了解与珍惜友情(谊)的绘本

饼干变变变活动方案

饼干变变变 课前准备 播放《竹兜欢乐跳》(CD:01—《竹兜欢乐跳》)作为背景音乐,上课前停止音乐; 环节一:竹兜相识 一、教学目标 1、欢快的氛围带入课程,让宝宝更乐于参与活动。 2、相识问好,发展宝宝的自我意识,增强自信心。 3、让宝宝学习交往的基本技巧。

1、教师引导妈妈抱着宝宝围坐成大圆圈,欢迎宝宝和妈妈的到来. ——好了,我们的竹兜游戏课程马上就要开始了,请妈妈带着宝宝坐到红色的地垫上,我们要开始上课了! 2、教师向大家介绍竹兜和他的小伙伴。 ——快伸出你的小手和我打个招呼吧,hello大家好,我的名字叫莹莹,我是一个小女生,希望大家喜欢我!快拍拍小手欢迎欢迎我吧。谢谢大家,今天莹莹老师给大家带来了神秘的客人,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它们吧。(教师出示竹兜的5个玩偶,向大家介绍一下它们分别是谁。) 环节二:视频动画《饼干变变变》 一、教育目标: 1、帮助宝宝在快乐中掌握一些基本形状。 2、让宝宝构建初步的数概念,为将来的学习打基础。 二、教学内容: 1、教师播放动画片,引导大家一起观看。 ——亲爱的宝宝们,谁最喜欢吃饼干呢? ——你们吃的饼干都有什么形状的呢? ——竹兜要用饼干变魔术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教师引导大家回忆动画内容。 ——亲爱的宝宝,竹兜妈妈给小伙伴们做了什么好吃的?(饼干) ——饼干都有什么形状的呢?(圆形、三角形、方形) ——悠悠想要什么形状的饼干?(花朵型) ——可是没有花朵型的饼干,竹兜妈妈说也许可以拼出花朵型的饼干。 ——拼呀拼,可是缺少一块三角形的饼干,这时竹兜妈妈是怎么变的呢?(把方 形的饼干分成两瓣,就有三角形了) ——亲爱的宝宝,生活中还有更多有趣的图形等着你去发现。 环节三:绘本《爱打喷嚏的小象》 一、教育目标: 1.让宝宝了解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应掌握的礼仪。 2.促进宝宝社会交往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

1.绘本教案

小猪变形记 目标: 1、了解故事中小猪通过模仿改变自己的多种尝试,感受故事情节的趣味。 2、发挥想象,大胆讲述小猪变形的有趣经历。 3、理解做自己,最幸福的道理。 准备: 小猪变形记课件 过程: 一、导入: 1、今天,我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位新朋友,你们看看是谁呀? 2、这小猪长的可爱吗?你们喜欢吗?今天,我和你们说说关天这只小猪的故事,想不想听? 二、欣赏故事,让幼儿发挥想,大胆讲述小猪变形的有趣经历。 1、有一天,小猪怎么了?小猪为什么不开心?请你学学小猪无聊的样子。那么最后,小猪又是想怎么做的呢? 2、小猪出去碰到了谁?长颈鹿在干什么?小猪心里会怎么想的? 3、小猪看到长颈鹿后,是怎么做的呢? 4、小狸踩着高跷是学谁啊?它为什么要学长颈鹿呢?现在的心情怎么样呢? 5、小狸现在像长颈鹿一样高了,心里很开心,它迫不及待地出门了,在路上它碰到了斑马,它会跟斑马说什么呢?斑马又会怎么说呢? 6、现在小猪又怎么了?你沉得小猪适合做长颈鹿吗?那么,小猪又想了什么好注意呢?它怎么样才能变成斑马呢? 7、这回小猪出去会遇到谁?大象在干什么呢?小猪会对大象说什么呢?大象会怎么回答呢?又会做什么呢? 8、大象话没说完,发生了什么事儿?当小象用水把小猪身上的斑马纹冲得一干二净时,小猪怎么样儿了? 9、这时的小猪心情怎么样儿啊,它找到快乐了吗?小猪又会做什么事儿呢? 10、请小朋友想一想,小猪怎么变成大象的?用什么当长鼻子,用什么当大耳朵?小猪变成大象后找到快乐了吗?它遇到什么事儿呢? 11、请小朋友学学找喷嚏的样儿,这时的小猪大象又变成什么了?它的心情怎么样?它是不是还会学别的小动物的样儿? 12、请小朋友听听小猪又是怎么说的?你们说说为什么当别的小动物不快乐? 13、正当小猪不开心的时候,听到了哈哈的笑声,这是谁发出来的?为什么哪只小猪会这么开心?小猪最后找到快乐了吗?为什么呢? 14、老师和幼儿一起总结故事:当自己是最开心的事儿。 15、刚才老师讲的故事好不好听?请小朋友们给这个好听的故事起个好听的名字。 三、复习故事,做游戏 请几位小朋友上来扮故事中的小猪,长颈鹿、斑马,大象,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孩子们学说故事中小动物的说话。并再一次总结故事核心:做自己是最开心的,最幸福的事儿。 2逃家小兔 活动目标:

中班数学教案:神奇的小木棒

幼儿教育:________ 中班数学教案:神奇的小木棒 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第1 页共7 页

中班数学教案:神奇的小木棒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固定数量的木棒拼搭造型,感知形体与空间的关系。 2、喜欢拼搭游戏,能创造性地拼搭出不同造型的物体。 3、愿意与同伴合作探究,体验空间造型变化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课件(含音乐背景)。 2、每人8根小木棒、1块操作板。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播放,在背景音乐声中引出情境。 师:小白兔和小黑兔是一对好朋友,他俩总喜欢一块儿出去玩。有一天,他俩一起来到一片大森林里,走着走着,远远地看见前面有一些东西。是什么呢?它们很好奇。 师:(音乐骤停)它们走过去一看。哦,原来是小木棒! 师:你们来数一数,有几根小木棒? 师:有8根细细长长的小木棒。小木棒可以做什么呢?(幼儿猜测。) 2、继续播放,引导幼儿观察用木棒摆放的图形。 师:嗯,小黑兔也有好主意,它想到了用小木棒来搭东西。我们来看看,它搭出了什么?(小黑兔搭出了一朵漂亮的花。) 师:小黑兔用几根小木棒搭出了这朵花呢?它是怎么搭的? 师:小白兔想搭一个和小黑兔不一样的东西。我们来看看,它搭出了什么? 第 2 页共 7 页

师:它用小木棒搭了一间漂亮的小房子。它是不是也用了8根小木棒?它是怎么摆放小木棒的呢?(有横放的,也有竖放的。)师:小木棒好神奇呀!小黑兔、小白兔都用了8根,却搭出了不一样的图形。你们想动手试一试吗?也能用8根小木棒搭出和兔子不一样的图形吗? 师:这里有片草地(指绿色地垫),上面放着操作板。等会儿,你可以找一块操作板,从箩筐里数出8根木棒,在自己的操作板上搭一搭。当音乐停时,保留你的图形,赶快回到座位上。听清楚了吗? 二、自主探索。 1、自由拼搭。 幼儿每人取8根小木棒自主探索,在操作板上拼搭各种图形。教师巡视,鼓励幼儿搭出各种各样的图形。 2、展示图形。 (1)共同欣赏几个有代表性的幼儿作品。 师:你们真厉害,搭出了各种各样的图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是谁的作品?请你来介绍一下,你搭了什么?是怎么搭的?(请两至三个幼儿介绍。) 师:同样用8根小木棒,小朋友们却搭出了不一样的图形。真是神奇的小木棒! (2)欣赏立体作品,并与之前的作品进行比较。 师:瞧,这个作品很特别。请你们仔细看看这个作品和其他作品有什么不同。(这个作品是站着的,其他是躺着的。) 师:这是谁搭的?请问你搭的是什么?是怎样搭的? 师(小结):小木棒不仅可以躺着搭,也可以站着搭。 第 3 页共 7 页

幼儿园中班科学《神奇的小木棒》教案设计

幼儿园中班科学《神奇的小木棒》教案设计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设计:神奇的小木棒 设计意图: 绘本《东做做西做做》描述了两只兔子运用8根木棒进行多样化搭建的故事,可以有效地帮助幼儿感知物体的形体结构,并学习拼搭各种造型。为此,我选取其中的部分内容设计了本次活动,旨在鼓励幼儿尝试用固定数量的木棒创造性地拼搭不同造型的物体,感知形体与空间的关系。 该活动分五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情境导入。结合绘本故事引发幼儿的搭建兴趣;引导幼儿初步感知用固定数量的木棒搭建的方法。第二个环节是自主探索。引导幼儿用8根木棒拼搭造型,并相互交流。通过这个过程,引导幼儿发现相同数量的木棒经过不同形式的摆放会形成不同的造型,从而产生进一步探索的愿望。第三个环节是学习新的空间造型方法。帮助幼儿梳理建构的方法,特别是从平面造型到立体造型的方法,激发幼儿进行创意拼搭的欲望。第四个环节是合作创意拼搭。鼓励幼儿在规定时间内合作用相同数量的木棒拼搭出新的造型。第五个环节是欣赏造型作品,总结和提升搭建经验。为后续的学

习和发展提供有效支持。 目标: 1.尝试用固定数量的木棒拼搭造型,感知形体与空间的关系。 2.喜欢拼搭游戏,能创造性地拼搭出不同造型的物体。 3.愿意与同伴合作探究,体验空间造型变化的乐趣。 准备: 1.ppt课件(含音乐背景)。 2.每人8根小木棒、1块操作板。 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播放ppt,在背景音乐声中引出情境。 师:小白兔和小黑兔是一对好朋友,他俩总喜欢一块儿出去玩。有一天,他俩一起来到一片大森林里,走着走着,远远地看见前面有一些东西。是什么呢?它们很好奇。

师:(音乐骤停)它们走过去一看。哦,原来是小木棒! 师:你们来数一数,有几根小木棒? 师:有8根细细长长的小木棒。小木棒可以做什么呢?(幼儿猜测。) 2.继续播放ppt,引导幼儿观察用木棒摆放的图形。 师:嗯,小黑兔也有好主意,它想到了用小木棒来搭东西。我们来看看,它搭出了什么?(小黑兔搭出了一朵漂亮的花。) 师:小黑兔用几根小木棒搭出了这朵花呢?它是怎么搭的? 师:小白兔想搭一个和小黑兔不一样的东西。我们来看看,它搭出了什么? 师:它用小木棒搭了一间漂亮的小房子。它是不是也用了8根小木棒?它是怎么摆放小木棒的呢?(有横放的,也有竖放的。)师:小木棒好神奇呀!小黑兔、小白兔都用了8根,却搭出了不一样的图形。你们想动手试一试吗?也能用8根小木棒搭出和兔子不一样的图形吗? 师:这里有片草地(指绿色地垫),上面放着操作板。等会儿,你

经典绘本解读

经典绘本解读 经典绘本一——《一根羽毛也不能动!》 内容简介: 鸭子游泳比鹅快。但是鹅飞得比鸭子高。他们怎么样才能比得出谁是唯一、真正、永远的冠军中的冠军?他们决定玩木头人比赛。不能动、不能说话,连一根羽毛也不能抖一下。就算蜜蜂停在鸭子脖子上也不行;就算有一群兔子把鹅当溜滑梯玩,他也不能动;就算狂风把鹅吹进蒲公英花丛里,把鸭子刮进桑椹树丛里,他们都不能动。但是,当狐狸来了,他决定把鹅当做晚餐,鸭子才发现,成为唯一、真正、永远的冠军中的冠军没有比当一个朋友来得重要。 绘本解读: 《一根羽毛也不能动!》是“三之三经典图画书”系列丛书中的一本,此系列精选了国外诸多美妙而精致图画书。第一辑共五本,包括《一只想当爸爸的熊》《皮皮放屁屁》《是蜗牛开始的!》《一根羽毛也不能动!》《还有一只羊》,每一本图画书风格个性鲜明,形式活泼可爱,故事充满关怀和哲理,图画极富想象力,其中多本荣获国际大奖,如美国凯迪克大奖、英国凯特格林纳威大奖等,深受国内外的小朋友与家长的喜爱。 《一根羽毛也不能动》的绘画效果别具一格。它是使用粉笔在粉彩纸上画成的,细节部分是以自动铅笔在纸上制造出凹槽,然后才用彩色铅笔涂颜色,凹的部分就产生线条感,因此书中羽毛的绘画效果非常逼真。 《一根羽毛也不能动!》的故事内容紧张刺激出人意料。对孩子而言这真的是本内容很丰富的书,有吃人的狐狸,还有两只一动也不能动的动物……当孩子看到狐狸出场时就会非常紧张,大呼:“快跑啊,快跑啊……,狐狸要吃人啦”。当狐狸快把鹅扔进锅里的时候,当看到桌子上一把刀时,当一切都快要结束的时候……就在这时,突然看到鸭子动了,孩子们就会惊呼“鸭子快救救鹅吧”,果不其然,最后鸭子击退了狐狸,解救了鹅。“那谁是最后的冠军呢?”“是鹅” 孩子们很爽快地回答着,因为在他眼里谁遵守了规则谁就是赢了。而故事的结尾鹅说“鸭子才是真正的冠军”“为什么鸭子动了却是冠军呢?”是的,结果就是这样出人意料,虽然鸭子没有遵守规则,但是他在朋友最危难的时候帮助了它,成为了真正的冠军。 “规则”固然重要,但是让我们的孩子懂得关怀,懂得宽容,懂得分享,懂得生活才是生命里更重要的……看完这本书,想想自己,到底是“鹅”还是那只“鸭”呢?或者“似鸭非鸭”呢? 经典绘本二——《警官巴克尔和警犬葛芮雅》 内容简介: 纳威尔镇的巴克尔警官比任何人都了解安全守则。但是每当他发表安全守则时,却没有人要听。直到有一天,纳威尔警局买了一条叫葛芮雅的警犬。巴克尔警官不知道葛芮雅有一种示范安全守则的表演能力。突然间,每个人变得喜欢听他的演讲,并且总是叮咛他说:“一定要带警犬葛芮雅一起来喔。”然而,当巴克尔警官发现真正的主角不是他时,便很伤心并决定不接受任何演讲的邀请。葛芮雅可以说服他最好的拍档回到他的工作吗?而纳威尔又将会发生什么意外呢?佩姬?拉曼结合了绘画、文学与设计,创作出一本相当杰出的作品。她运用明亮的卡通风格和生动有创意的表现方式,将这幽默的故事转成戏剧性的视觉画面,不但有高潮迭起的情节,更有意想不到的结局。成功的带领读者经历一段关于友谊与合作为主题的温馨演出。 绘本解读: 佩吉?拉特曼(peggy rathmann)的《警官巴克尔和警犬葛芮雅》一书,堪称寓教于乐的典范。它属于那种人见人爱的图画书,读第一遍时就能让大人和孩子畅快地笑起来。大人也许就此作罢,但孩子却很可能要再听一遍,或是翻着书页,在图画里搜寻那些没有被“读到”的细节。细节发现得越多,获得的乐趣也越多。 寓教于乐的“安全提示”。“鞋带开了要系好,要不然会摔倒!不能碰热水壶,会烫伤的!不能……”家长们常常唠叨着这些安全提示,可是孩子们却像耳旁风一样听不进去。在生活中经常会有孩子被开水烫伤、从旋转椅上摔下来、吞吃了大人的药片等等让家长头疼的事件发生!有什么好办法让孩子们关注这些安全

好看的绘本故事

好看的绘本故事 以前的时候,真的不知道绘本故事是这么好看,原本以为就是这么几页纸,画了简单的画,有什么意思?但是细细看来,还是真的有意思。简短的文字,流畅的图画,给孩子的是无尽想象的空间。接触之后,才发现,绘本,真的是有它独特的魅力的! 《老虎外婆》 这个故事跟记忆中的《狼和羊》有点相似,儿子很喜欢。 《幸福的大桌子》 也是一本很好看的绘本故事,作者借着一张伴随六个孩子的成长、小有历史的大桌子,淡淡陈述着一个家庭的发展,同时也呈现生命成长的过程和生活发展的轨迹。一读,再读,会觉得淡而有味。这不仅是一本适合孩子的图画书,也适合父母、祖父母品读,检索自己人生的心灵思考书籍。 大桌子陪伴着兔子一家成长,小兔子长大后纷纷离家,最后只剩下兔奶奶和充满回忆的大桌子……淡淡的哀愁中,融合着温暖幸福的感觉。 大桌子陪伴着兔子一家的成长。孩子们相继来世,甜甜蜜蜜、热热闹闹地长大,而后,又一个个离开了家,走得很远、很久。兔子爷爷在经历了人生的历程之后,也走向大家都会走向的归途——死亡。于是,兔子一家只剩下孤独的兔子奶奶和那张充满热闹回忆的大桌子。

其实,这个故事应该给很多的爸爸妈妈看一看,有事没事别老是在外吃饭,回家围着大桌子,多好! 《温情的狮子》 是一个温馨、又略带悲伤的动人故事。一只失去亲生父母的孤苦伶仃、成天发抖的小狮子在狗妈妈的养育下健康成长,成为马戏团里的大明星。可是他念念不忘狗妈妈,直至用生命保护她。狮子和狗并非同类,更无血缘。但是在施与受之间,也在爱与被爱之间,狗妈妈待小狮子如同亲生儿女,精心哺育、全心教育。狮子本是凶悍的猛兽,在善良的狗妈妈的关爱下,变得有情有意,知恩图报的雄狮。 爱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她需要我们用一生来追求,也需要我们用一生来呵护。教给孩子爱吧,让爱在孩子的心里慢慢长大。 《肚子好饿的毛毛虫》: 儿子最近比较喜欢的故事 《三毛流浪记》《父与子》 经典的绘本。影响了几代人。我比较喜欢不带一点文字的,我儿子认识的字太多了,有文字的,他就不看画了,也不想象了,只看一看文字,就了解了内容。对于想象力的开发没有好处。

小班数学活动《图形王国》

小班数学活动:《图形王国》 执教者:王佳俊 设计意图: 小班的幼儿已有了粗浅的几何概念,这一阶段的幼儿能正确地认识圆形、三角形、正方形,但他们不是从这些形状的特征来认识,而是将其和自己日常生活中熟悉的物体相对照。因此,我设计了《图形王国》的活动,让孩子在游戏探索中对图形产生兴趣,并通过观察、比较、想象、动手等,感知不同图形的不同特征。 活动目标: 1.能正确辨认三角形、正方形、圆形,并能说出图形的特征。 2.在认识图形的基础上,体验游戏的愉快。 活动准备: 故事课件,自制桥,点心拼图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师:图形王国要举行点心品尝大会,他们的小精灵来了,听,她说了什么? 播放课件。 师:原来小精灵邀请我们去玩,我们一起出发吧! (走走走走走。。。) 二、找图形 出示山洞页面 师:我们到哪了?你们过的去么?怎么办呢?让我们来敲敲门试一试吧! 1.师:我们一个一个的把图形找出来,你找到了什么图形?请你来指一指。 2.师:你是怎么知道这是圆形(方形、三角形)的?它长得什么样子?(总结图形特征) 3.师:门开了,让我们继续出发吧! 三、补图形 1.出示小河小桥页面 师:呀!这座桥怎么了?要补好桥才能安全通过哦! 分组补桥,评价。 四、拼图形 1.师:哇,我们终于来到了图形城堡啦!快进去吧!

2.师:看,这里有这么多不同造型的点心,分别是什么形状拼成的? 3.师:原来不同形状的点心能拼出各种有趣的造型,宝贝们,你们也来试试吧! 讲述要求,幼儿自主操作。 五、评价结束 小班美术《美丽的烟花》 执教者:蒋芳芳 设计意图: 逢年过节,五颜六色的烟花常常惹得孩子大声惊叹。是的,小班的幼儿对周围世界充满浓厚的兴趣,对新鲜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他们喜欢颜色鲜艳的事物,更喜欢自己亲手去做一做、画一画;这—阶段的幼儿在绘画、构造活动中,愿意尝试各种新材料,表达熟悉物体的粗略特征。因此我设计开展了这一活动,引导孩子用生活中的材料——毛线和颜料,进行创意表现。 活动目标: 1.尝试用不同的色彩,以拖画的形式拉出线条表现烟花; 2.能愉快地参与活动,体验创意表现烟花的乐趣。 活动准备: 烟花视频、黑色卡纸、毛线、各种颜料 活动过程: 一、导入,欣赏感受 师:你喜欢烟花吗?为什么?今天我们就来欣赏烟花秀! 欣赏烟花视频,提问:你看到了什么样的烟花?有哪些颜色,像什么?请你用好听的词来说一说。 小结:是的,烟花是五彩缤纷、五颜六色的,有多种不同的姿态。一朵朵烟花照亮了大地,夜晚变得真漂亮。 二、学习用颜料表现烟花 师:今天我们就来画烟花。 1. 示范“放烟花”的方法 师:手拿线一头,蘸一蘸等一等。躺下来,拉一下。

数学秋季绘本版教案 2年级-12 有趣的七巧板

第12讲智慧拼图 ——有趣的七巧板 【教学内容】 《数学》秋季版,2年级第12讲“智拼图形——有趣的七巧板”。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通过操作活动体会有关平面图形的特征,感受不同的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发现一些有趣的几何观念; 2.在有序的活动过程中,体会“有趣”使之“有效”,使学生积累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获得美的熏陶。感受七七板的奇妙变化和永恒的美; 3.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与小组合作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数学思考 1.理解七巧板中的几种图形,组合方式,想象用七巧板的图形拼组各种美丽的图案; 2.体验七巧板中所蕴涵的图形信息,能对这些图形进行简单的归类。 问题解决 1.在教师的引导下,发现并提出七巧板中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 2.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动手操作、利用手中的七巧板拼出熟悉的图案。 情感态度 培养孩子动手操作的能力,体验合作的快乐。感受数学的魅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感悟平面图形的特点,体会图形的多样变化,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 动画多媒体语言课件,每人一份七巧板图形。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

1、自由欣赏并模仿 请小朋友们动手拼一拼,看谁拼得快。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几副由七巧板拼成的图案。(课件出示例3中的七巧板作品) 学生自己欣赏。 师:看到这几幅七巧板的作品你会想到什么? 生:我在想七巧板真是太奇妙了,能拼出这么多漂亮的图案。 师:这么漂亮,你最喜欢其中的哪一幅图案?想动手拼一拼吗? 提示学生拼的时候先仔细观察,看看每一块图形的位置,是怎么拼的。 学生照样子在桌子上动手拼一拼。并相互欣赏,比一比谁拼得最漂亮。 同时请三名同学到黑板上去拼一拼。 2、想象 师:老师这儿还有几幅漂亮的图案。 变式练习:小朋友,用七巧板还能拼成哪些有趣的图案,张开你想象的翅膀,试试吧! 提示:出示几种美丽的图案,如: 师:漂亮吗?你们都看到了哪些图案? 生:……桥……树……鸟……房子…… 师:“很棒,看到这几幅图你会编一个故事吗?” 学生边用手中的七巧板模仿拼一拼,边编故事相互讲一讲。 生:我家门前有一条小河,河上有座弯弯的小桥,桥下有一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