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桥梁设计计算说明书(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篇

1 设计原始资料和设计依据

1.1 设计原始资料

1.1.1地质地理条件

该地段属于平原微丘区,区内大部分地区地形开阔,起伏平缓。丘陵处有几个连续的小山坡,海拔不高。沿线河流、排灌沟渠交错,农田水利设施完善,乡村道路网密集区域内大部分为水稻天和经济林作物区。

1.1.2地形图

地形图比例为1:2000。

1.1.3设计路断的土壤、地质、水文、气象资料

1)地形地貌

线路经过区为太湖流域冲湖积低洼湖荡平原,地势低洼,地形较平坦、沟、塘、河纵横密布。地面标高多在1.0m到3.2m之间,河堤,村庄处较高,除此之外,该地区的道路比较多,还有大量耕地和农田,大多是高产田。

2)工程地质条件

(1)勘测深度内上部为第四纪全新统湖沼积相松散沉积物,以淤泥质土为主,夹少量亚沙土,局部粉沙,下部地层为第四纪上更新统湖沼积相沉积物。全新统地层发育不稳定,厚度分布不均,最大厚度为20m,沿线软土分布普遍。

依据地层的时代,成因,岩性及物理力学指标等,勘测深度内共分10层,各地层主要特征描述如下:

OA层,素填土(Q ML):黄褐色~灰褐灰色,土质不均,结构松散。

1层,亚黏土(Q4AL+I):黄褐色~褐灰色,含氧化铁及少量有机质,软—硬塑,局部流塑,中偏高压索性,推荐容许承载力、压缩摸量:[σ0 ]=110-140KPa,E S=2.5-5.0MPa。

2-1层,淤泥质亚黏土(Q4AL+I),褐灰色~灰色,含有机质,局部淤泥,软—流塑,高压缩性,推荐容许承载力、压缩摸量:[σ0 ]=60-90KPa,E S=1.5-4.0MPa。

2-1A层,亚沙土(Q4AL+I):灰色,含有机质,云母,局部亚沙土,软—流塑,中压缩性,推荐容许承载力、压缩摸量:[σ0 ]=80-110KPa,E S=4.5-10MPa。

2-2 层,淤泥质亚黏土(Q4AL+I),灰色,含有机质,云母,局部亚沙土,软—流塑,高压缩性,推荐容许承载力、压缩摸量:[σ0 ]=70-90KPa,E S=2.0-4.0MPa。

2-2A层,亚沙土(Q4AL+I):灰色,含有机质,云母,局部亚沙土,软—流塑,中压缩性,推荐容许承载力、压缩摸量:[σ0 ]=90-120KPa,E S=2.0,4.0MPa。

3层,亚黏土(Q3AL+I):灰绿色~褐黄色,含氧化铁,夹少量亚沙土,粉沙,软—硬塑,中压缩性,推荐容许承载力、压缩摸量:[σ0 ]=170-300KPa,E S=6.5-9.5MPa。

4A层,亚黏土(Q3AL+I):棕黄色~灰黄色,含氧化铁,夹少量亚沙土,粉沙,软—硬塑,中压缩性,推荐容许承载力、压缩摸量:[σ0 ]=160-260KPa,E S=6.0-8.0MPa。

5层,亚沙土(Q3AL+I):灰黄色~灰色,含有机质,局部为亚黏土,软—流塑,中压缩性,推荐容许承载力、压缩摸量:[σ0 ]=100KPa,E S=6.5MPa。

6层,粉沙(Q3AL+I):褐黄色,含云母,松散-中密,饱和,局部亚砂土,中压缩性,推荐容许承载力、压缩摸量:[σ0 ]=100-120KPa,E S=6.5-12.5MPa。

7层,粉沙(Q3AL+I):灰黄色~灰色,含云母,中密-密实,饱和,局部亚砂土,软—硬塑,中压缩性,推荐容许承载力、压缩摸量:[σ0 ]=100-160KPa,E S=8.5-15.0MPa。

8层,粉沙(Q3AL+I):灰色,含云母,夹亚黏土薄层,中密-密实。饱和,,中压缩性,推荐容许承载力、压缩摸量:[σ0 ]=150-170KPa,E S=8.5-15.0MPa。

9层,粉沙(Q3AL+I):灰色,含云母,夹亚黏土薄层,中密-密实。饱和,,中压缩性,推荐容许承载力、压缩摸量:[σ0 ]=150-170KPa,E S=8.5-15.0MPa。

10层,亚黏土(Q3AL+I):灰绿色~褐黄色,含氧化铁,硬塑,压缩性,推荐容许承载力、压缩摸量:[σ0 ]=150-330KPa,E S=6.0-12.0MPa。

(2)软土

沿线勘测深度内软土,分布于K0+500~K3+370段,全新统湖沼积淤泥质亚黏土、亚沙土,

灰色,流塑,分布不连续,厚薄不均,其顶板埋深0.00-4.40m,顶板标高-2.50-2.70m,厚度2.4-15.3m,推荐容许承载力:[σ0 ]=60-120KPa。

沿线软土分布较广,具有高含水量、大空隙比、高压缩性、抗剪强度低等不良地质特征,作为路基持力层,应进行路基稳定及沉降量计算,特别是路桥结合部位,容易引起不均匀沉降和剪切滑移,应采取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处理方法,对其进行处理,如超载预压法、竖向排水预压法、加固土桩法等。

(3)膨胀土

本次勘测对埋藏较浅的上更新统硬塑状粘性土(层号1、3层亚黏土)进行了自由膨胀率实验。

结果表明4个土样中自由膨胀率在14-25%之间,不具膨胀性,如以次两层作为路基填料时不需进行处理。

(4)砂土液化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2001,沿线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对于路基、中小桥等一般性构造物,可不考虑液化问题;而大河等重要构造物地段,20m以内的饱和砂土或亚砂土主要为上更新统地层,为不液化土层,因此,沿线可不考虑沙土液化问题。

3)水文地质条件

本标段地下水分为松散土类孔隙水,分潜水含水层组、浅层承压含水层组、第I承压含水层组。潜水含水层组埋深一般小于1m,潜水的补给来源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及地表水,排泄以蒸发和农作物生长的蒸腾及生活用水的提取。区内地势低洼、平坦,地下水位变化不大。浅层承压含水层组和第I承压含水层组,含水层主要为6、8-1、8-2层粉沙、细纱,该含水层孔隙连通性、赋水性及透水性较好,浅层承压含水层组含水层顶板埋深1.9-6.9m,第I承压含水层组含水层顶板埋深27.0-36.7m。

根据4号、ZK6号钻孔水样分析,地下水对混硬土不具备腐蚀性,对钢筋混硬土结构中钢筋不具腐蚀性,对钢结构具弱腐蚀性。

(3)地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