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2007年老年人口信息和老龄事业发展状况报告
H有你真好作文400字_“好”的定义

“好”的定义“好”,恐怕是我们用得最多的一个汉字。
它可以是一个名词,一个动词,一个形容词,一个副词;它可以表示状态,表示判断,表示形色,表示心情;当它被说出来时,可以是正着的,亦可是反着的,可以是笑着的,亦可是骂着的。
好字的含义之多,层次之深,每每道出必有难得的快意。
说文解字中说,女子即是好,大概是因为但凡女子都看着美丽,性情感觉可爱,所以好。
倘若用小篆来书写此字,便会呈现另一番景象:一男一女相抱,女子搂着男人的脖子,而男人则搂着女子的芊芊细腰,此情此景真可谓妙趣横生。
明白了好字的本质意义后,我们尽可以把它推而广之。
一雌一雄,一阴一阳,甚至南与北,上与下,春与秋,水与火,天与地,来与去,爱与恨,喜与怒……一切相互矛盾相互依存的两性存在于一种和谐自然之中的状态,我们都统称为“好”。
庄子曾说:“死生为昼夜”,不过是自然规律的一个程序而已。
生固可欣,死亦坦然,“云散水流去,寂然天地空”,没有什么可悲观的,也没有什么是不好的。
当然,若是心怀不轨,干了许多坑人害人的勾当,身后留下骂名,就自当别论了。
所以核心问题不在死得怎样,而在生得如何。
这就是说:“活得要潇洒,死得要安祥。
”想要过得好,这是人生最基本的问题之一。
肚子饿了有饱肚的,身子冷了有取暖的,双眼疲了有睡觉的,物质手段的确可以使人离苦得乐。
但是,温饱问题解决以后,物质手段的能力就基本达到饱和。
百万富翁、亿万富翁有没有烦恼,有没有痛苦,是不是已经完全解决了人生的根本问题?他们在拥有了太多物质后,行为和努力转而在形而上的这个层面用功,于是他们的人生仍然充满了烦恼和痛苦,用物质手段解决人生基本问题的能力只能带给人们暂时的“好”。
当我们的心与意在毫无阻碍的状况下和可爱的事物神交时,你一定要去感受那份彻底的自在,这些都是生命中极为有意义的事情。
一个人的四周可能充满着善与恶,美与丑,幸福与痛苦,除非你在对立面中认识了对于好的反应,否则你永远也无法拥有人生的快乐。
语言综合性学习

语言综合性学习课标解读1.能自主组织文学活动,在办刊、演出、讨论等活动过程中体验情感2.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讨论、选题、制订研究计划、分析、写出报告研究3.关心学校、本地区、国内外大事,就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搜集资料、讨论、展示学习成果试题出题模式1.根据课标对综合性学习的要求,各地依据各地教学情况及实际情况灵活出题2.题型多样,但基本上是活动情景式、专题材料探究式、语言表达式3.考试时三种基本题型综合出题4.由三种基本题型衍生出的变态题型⑴实践类设计一种活动情景,让学生自主转换角色,参与其中,然后根据自己的生活感悟和社会经验,来解决某个具体的问题。
⑵设计类虚拟一个学生熟悉而感兴趣的活动形式,然后学生策划、设计,从而考察学生组织活动的语言表达能力。
⑶评析类这类题目命题者会提供多则语言材料或图片,要求提炼出其中隐含的观点并有自己的评价。
⑷探究类这是一种综合考察学生的题目,它打破学科界限,融合各种知识,考察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
⑸建议类这类题型要求学生为社会活动、地方经济建设或学校建设提供点子,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及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是一种有意义的题型。
⑹拟写类这类试题是定写作的话题,学生根据要求创作、或写广告词、或介绍诚市或拟写对联,一般要求简洁、精辟、优美、有创意、吸引人。
试题出题规律不管是哪类型的题,核心是什么?这类型的题核心就是——写写的时候循着表达方式的方向去写议论:我+事+看法抒情:我+事+情感说明:事+特征+看法答题语言来源1.报刊的标题、评论2.街上的横幅、标语、广告牌3.电视新闻(偶得即可)4.题干、题目材料原文5.文学常识、古诗词的积累答题指导1.专题性综合题①认真审题,明确活动主题,明辨命题指向,把握大体要求。
②注重题目的开放性,要自己去观察和提炼。
③调动语言积累,答题语言表达体现自己的观点和主张。
2.材料分析题①题干上有一些要求考生设身处地思考的提示语即题眼。
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

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摘要: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明显,中国老龄事业的发展日益受到社会关注。
本文旨在对中国老龄事业的发展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总结,包括老龄人口现状、政策措施、养老机构建设、医疗保障、老年人就业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对各项指标的详细描述和对比分析,旨在提供政府决策和社会公众对老龄事业发展的了解和参考。
一、老龄人口现状随着中国人口结构的转变,老年人口逐渐增多成为了一大社会现象。
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老年人口已经超过2亿,占总人口比重已达到14.9%,居世界第一位。
同时,老年人口的年龄结构也发生一定的变化,高龄老人人数逐年增加,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比例也呈现上升趋势。
二、政策措施中国政府高度重视老龄事业的发展,通过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来支持和促进老龄事业的发展。
其中,最重要的政策之一是颁布了《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明确了老年人的权益和保障措施。
此外,政府还鼓励和推动社会力量参与到老龄事业的建设中,通过支持和培育养老机构等措施来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需求。
三、养老机构建设近年来,中国养老机构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尤其是养老院和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的建设,为老年人提供了更加便利和高质量的服务。
政府鼓励民营资本和社会组织参与养老机构的建设,同时也提供相关的财政支持和政策扶持,以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需求。
四、医疗保障老年人的健康状况是老龄事业发展的重要方面。
中国政府通过完善医疗保障体系和加大老年人医疗保障力度来保障老年人的健康。
目前,中国已经建立了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医药费用直付制度,为老年人提供了基本的医疗保障。
同时,政府还通过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和提供老年人专属医疗服务来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
五、老年人就业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老年人就业问题日益凸显。
中国政府积极推动老年人就业,通过出台相应的政策鼓励和支持老年人就业创业。
一方面,政府通过提供创业培训、贷款支持等方式来支持老年人创业;另一方面,政府还积极推动企事业单位为老年人提供就业机会,提倡晚景工作。
(完整版)中考语文试题汇编—综合性学习,推荐文档

2010 年中考语文试题汇编——综合性学习1.(重庆市)综合性学习(10 分)地球是我们的家园,我们作为地球的主人,就应该好好保护地球。
为了倡导节约能源,让我们的家园变得更绿色,更环保,校学生会将举行“低碳生活从我做起”的主题活动。
(1)请根据下面的材料,写一段简要的文字,介绍一下什么是“低碳生活”。
(50 字以内)(3 分)材料一:温室气体让地球“发烧”。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深入,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的大量排出,导致全球气温升高、气候发生变化。
全球变暖使得南极冰川开始融化,进而导致海平面升高。
本世纪末海平面可能升高 1.9 米,远远超出此前的预期。
地球“发烧”也给人类的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危害。
水温升高导致蓝藻迅猛繁衍,从供水体系到天然湖泊都会受到污染,从而引发人体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和皮肤的疾病。
低碳生活,已成为人类急需建立的生活方式。
材料二:低碳指较低或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
“低碳生活”已成为越来越多的人的共识。
它的倡导,反映了人类因气候变化而对未来的担忧。
全球变暖等气候问题致使人类不得不考量目前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优化和约束某些生产和消费行为,从而实现减少碳排放量的目标。
“低碳生活”的提出,不仅告诉人们可以为减碳做些什么,还告诉人们可以怎么做。
材料三: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秘书长任官平说:“节能就是最大的减碳。
”(2)为本次活动拟两条宣传标语。
(4 分)①②(3)在以“低碳生活,我们能做什么”为主题的班会上,大家推荐你做主持人,请写出你的开场白。
(80 字左右)(3 分)【答案】:7.(1)“低碳生活”指:以节能的方式,以较低或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实现减少碳排放量的目标的生活方式。
(2)示例:①今天你低碳了吗?②低碳生活,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③节能就是最大的减碳。
④低碳 , 让生活更美好;享受低碳生活,不再被 OUT;低碳生活,从我做起;清爽地球靠大家, 低碳走进你我他;温室效应我不要, 低碳生活我拥抱;节省水电讲环保低碳生活我来造;少坐汽车多行走, 低碳健康我拥有;低碳走进千万家,节能环保我参加;低碳让地球解脱苦难。
2010年度中国老龄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2010年度中国老龄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全国老龄办综合部主任杨东法)来源: 全国老龄办作者: 时间: 2011-08-16 点击: 3080 次同志们,各位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家上午好!今天,非常高兴能和大家在这里见面!受全国老龄办领导委托,我在这里向大家介绍2010年度老龄事业发展统计情况:一、2010年老年人口基本信息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7765亿,占总人口的比重达13.26%,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上升了2.93个百分点。
全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1.1883亿,老年抚养比为11.9%,较上年末上升0.3个百分点。
二、老龄事业发展状况1、养老保障2010年,全国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2.57亿人,比2009年增加2157万人,增长9.2%。
全年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总收入13420亿元,同比增长16.8%,其中征缴收入11110亿元,同比增长16.5%。
各级财政补贴基本养老保险基金1954亿元。
全年基金总支出10555亿元,同比增长18.7%。
年末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存15365亿元。
截至2010年底,全国有27个省、自治区的838个县(市、区、旗)和4个直辖市部分区县开展国家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
全国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10277万人,其中领取待遇人数2863万人。
全年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收入453亿元,基金支出200亿元,基金累计结存423亿元。
2010年,国家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了贫困老年人的社会救助工作。
城乡低保:全国城市低保对象共计2310.5万人,其中老年人338.6万人,占14.7%,全年各级财政共支出城市低保资金524.7亿元,同比增长8.8%;共发放农村低保资金445亿元,同比增长22.6%。
城乡低保平均标准分别比上年提高10.3%和16.1%。
农村五保供养:2010年,国家修订颁布了《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管理办法》。
资料分析习题大全

第一部分行政职业能力测试----资料分析---文字资料(一)根据下面文字资料回答1~5题。
目前, 北京市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188万, 占总人口的14.6%。
据预测, 到2025年, 全市老年人口将达到416万, 占总人口的30%。
目前全市养老床位达到3万张(据2000年统计资料)。
1.2000年北京市的总人口为多少?A.188万B.1288万C.1175万D.1346万2.到2050年老年人口增加多少?A.416万B.188万C.228万D.无法确定3.2025年全市总人口将达到多少?A.416万B.1387万C.1346万D.228万4.到2025年增加的总人口比增加的老年人口少多少?A.129万B.23万C.93万D.175万5.2000年全市养老床位占老年人口的多大比重?A.1.6%B.0.7%C.5.2%D.3.1%(二)根据以下资料回答第6~10题的问题。
据2002年11月某报载, 全国有现货商品交易市场93085个, 比上年下降了2.6%, 其中, 消费品市场86454个, 下降2.7%, 生产资料市场6631个, 下降1.5%;市场成交额为32826.9亿元, 比上年增长4.1%, 其中消费品市场成交额为24949.6亿元, 增长2.8%, 生产资料市场成交额为7877.5亿元, 增长8.7%。
6.全国现有商品交易市场( )个。
A.6631B.93085C.6000D.900007.全国现有消费品市场86454个, 比上年下降了( )A.2.7%B.2.7C.2.6%D.2.68.目前, 全国有生产资料市场( )A.86454个B.90000个C.93085个D.6631个9.目前, 全国拥有的生产资料市场数量比上年下降( )A.2.7%B.1.5%C.2.0%D.8.7%10.资料显示, 全国有现货商品交易市场数量比上一年下降了( )A.1.5%B.2.7%C.2.6D.2.6%(三)根据以下资料回答第11~14题的问题。
北京市2016年老年人口信息和老龄事业发展状况报告【精选文档】

北京市2016年老年人口信息和老龄事业发展状况报告【精选文档】, 北京市2010年老年人口信息和老龄事业发展状况报告在北京市老龄工作委员会成员单位和各区县老龄工作委员会的配合下,北京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编制完成《北京市2010年老年人口信息和老龄事业发展状况报告》。
经报北京市统计局审批同意,现向社会发布。
本报告中的数据均截止到2010年底。
一、北京市户籍老年人口信息(一)全市老年人口基本信息截至2010年底,全市户籍总人口1257.8万,其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35万(比上年增加8.4万),占总人口的18.7%;8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35.1万,占总人口的2.8%。
男性老年人口112.8万,女性老年人口122.2万。
非农业人口182.3万,农业人口52.7万。
(二)分区县老年人口基本信息全市16个区县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排在前三位的是朝阳、海淀和西城,分别为40.4万、36.4万和28.7万。
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本区县总人口比例排在前三位的是丰台、朝阳和西城,分别为21.6%、21.4%和21.4%。
表1 北京市2010年分区县人口老龄化状况老年人口数老年人口比例老年人口数老年人口比例区县区县 (万人) (%) (万人) (%)东城区 20 20.9 顺义区 9.7 16.7西城区 28.7 21.4 昌平区 8.5 16朝阳区 40.4 21.4 大兴区 9.6 16丰台区 23 21.6 门头沟区 4.7 19.1石景山区 7.5 20.7 怀柔区 4.4 16海淀区 36.4 16.6 平谷区 6.7 16.9房山区 12.4 16.1 密云县 6.8 15.8通州区 11.7 17.7 延庆县 4.5 16.3(三)分功能区老年人口基本信息首都功能核心区、城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和生态涵养发展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分别为48.7万、107.3万、51.9万和27.1万,占本功能区总人口的比例分别为21.2%、19.5%、16.5%和16.7%。
背景资料:2000年北京市人口特征统计数据

背景资料:2000年北京市人口特征统计数据1、北京市人口地理分布北京市人口分布以城区为中心,随着城市建设的扩展,人口分布也由城区向近郊区、远郊区县伸延。
北京市常住人口的62.7%集中在城近郊区,37.3%分布在远郊区县,这是北京作为特大城市人口分布的一个特点。
四个城区的人口占总人口的15.6%,但人口密度达到24072人/平方公里。
近郊四区人口最多,占总人口的47.1%,密度为4958人/平方公里。
远郊10个区县人口占总人口的37.3%,密度最低,每平方公里328人。
在这其中,人口密度最大的宣武、西城、崇文三区(平均密度25376人/平方公里)的人口总量只占11.7%,人口最多的为朝阳、海淀、丰台三区(占人口总量43.5%)的人口密度平均只有4875人/平方公里。
2、北京市人口年龄结构2000年,0-14岁人口占13.6%,15-64岁人口占78.0%,65岁及以上人口占8.4%,年龄中位数高达34.4岁。
按国际通用标准,65岁及以上人口占7%,年龄中位数在30岁以上者,即为老年型人口年龄结构。
2000年北京的人口年龄结构符合以上标准,北京人口已进入老年型人口年龄结构。
其突出特点是老年人口数量多、增长快,人口老龄化进程速度快。
北京市老年人口比例增加,也带动了有老年人口的家庭户比例的增长。
全市共有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家庭户117.2万,占全市家庭户的28.6% 在全市家庭户中,相当一部分家庭是只有60岁及以上老年人和未成年人的隔代户,共35.8万户,占有老年人家庭户比重的30.5%。
而单身老人户有12.9万户,占11.0%。
3、北京市的家庭概况2000年,共有家庭户409.7万户,家庭户人口1192.3万人,平均每户2.9人。
从趋势上看,家庭户规模不断缩小,家庭更加趋于核心化(见图-1)。
家庭户平均规模的缩小,还体现在家庭户内代数的减少。
一代户的比重占30.9%;二代户占54.7%;三代户占14.1%;四代户及以上占0.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市2007年老年人口信息和老龄事业发展状况报告北京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2008年10月目录第一部分北京市户籍老年人口信息 (1)一老年人口基本信息 (1)二老年人口抚养系数 (6)三分功能区人口老龄化的基本信息 (8)四分区县人口老龄化的基本信息 (10)五百岁老年人情况 (13)六纯老年家庭人口情况 (16)第二部分北京市老龄事业发展状况 (18)一养老保障 (18)二医疗保健 (24)三为老服务 (27)四老年文教体活动 (31)在北京市老龄工作委员会有关成员单位和各区县老龄工作委员会的配合下,北京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编制完成了《北京市2007年老年人口信息和老龄事业发展状况报告》,经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审批同意,现向社会发布。
第一部分北京市户籍老年人口信息①一老年人口基本信息2007年底,北京市户籍总人口②为1213.3万人,其中60岁③及以上老年人口为210.2万人,占总人口的17.3%;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158.8万人,占总人口的13.1%;8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27.7万人,占总人口的2.3%。
表1 2007年北京市不同年龄划分的老年人口构成注:60+是指60岁及以上;65+是指65岁及以上;80+是指80岁及以上。
①本报告第一部分“一、老年人口基本信息,二、老年人口抚养系数,三、分功能区人口老龄化的基本信息,四、分区县人口老龄化的基本信息”的数据(除户籍状况数据外)来源于北京市公安局户籍人口监测系统2007年12月25日提供的时点数据。
户籍状况数据是根据市公安局2008年6月6日提供的时点数据推算而得。
“五、百岁老年人情况,六、纯老年家庭人口情况”来源于2007年北京市老龄事业统计。
②注:本报告中的人口数均为户籍人口数。
③本报告中“岁”指的是周岁。
在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中,男性老年人口为100.6万人,占47.9%,女性老年人口为109.6万人,占52.1%;性别比为91.8。
表2 2007年北京市老年人口的性别、年龄构成在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中,60-69岁组占47.4%,70-79岁组占39.4%,80岁及以上组占13.2%。
图1 2007年北京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年龄构成从2006年底至2007年底,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增加7.8万人,增长3.9%,占总人口比例从16.9%增至17.3%;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增加5.9万人,增长3.9%,占总人口比例从12.8%增至13.1%;7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增加5.4万人,增长5.1%,占总人口比例从8.8%增至9.1%;8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增加1.9万人,增长7.4%,占总人口比例从2.2%增至2.3%;10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增加43人,增长13.8%。
表3 2006-2007年北京市分年龄段老年人口状况图2 2006-2007年北京市分年龄段老年人口数在全市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中,非农业人口为159.7万人,占76%;农业人口为50.5万人,占24%。
图3 2007年北京市非农业老年人口分功能区分布图图4 2007年北京市农业老年人口分功能区分布图表4 2007年北京市分区县老年人口的户籍情况合计(万人)非农业农业人数(万人)比例(%)人数(万人)比例(%)北京市210.2159.77650.524首都功能核心区44.744.7100 0 0 东城区11.711.710000西城区15.115.110000崇文区 6.8 6.810000宣武区11.111.110000城市功能拓展区94.588.593.7 6 6.3 朝阳区35.533.293.4 2.3 6.6丰台区2018.190.8 1.99.2石景山区 6.7 6.710000 海淀区32.330.594.5 1.8 5.5城市发展新区45.817.939.1 27.9 60.9 房山区10.9545.6 5.954.4通州区10.3 3.837.3 6.562.7顺义区8.7 2.326 6.474昌平区7.5 3.445.9 4.154.1大兴区8.4 3.440.5559.5生态涵养发展区25.28.534.1 16.6 65.9 门头沟区 4.3 3.172.9 1.227.1怀柔区 4.2125 3.175平谷区 6.1 1.931 4.269密云县 6.4 1.625.5 4.874.5延庆县 4.20.921.1 3.378.9二老年人口抚养系数2007年底,按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抚养60岁及以上人口计算,北京市老年抚养系数为23.6%,比上年增加0.3个百分点;按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抚养65岁及以上人口计算,老年抚养系数为16.8%,比上年增加0.1个百分点。
表5 2006-2007年北京市人口抚养系数%注:少儿抚养系数为少年儿童人口数除以劳动年龄人口数;老年抚养系数为老年人口数除以劳动年龄人口数;总抚养系数为少儿抚养系数加老年抚养系数。
首都功能核心区、城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和生态涵养发展区,按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抚养60岁及以上人口计算,老年抚养系数分别为27.2%、24.8%、20.0%和21.2%;按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抚养65岁及以上人口计算,老年抚养系数分别为20.7%、18.1%、13.1%和14.6%。
18个区县中,按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抚养60岁及以上人口计算,老年抚养系数排在前三位的是宣武区、崇文区和朝阳区,分别为28.6%、27.7%和27.5%;按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抚养65岁及以上人口计算,老年抚养系数排在前三位的是宣武区、崇文区和西城区,分别为21.7%、21.5%和20.5%。
表6 2007年北京市分区县人口抚养系数%三分功能区人口老龄化的基本信息2007年底,首都功能核心区、城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和生态涵养发展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分别为44.7万人、94.5万人、45.8万人和25.2万人,分别占全市老年人口总数的21.3%、44.9%、21.8%和12.0%。
图5 2007年北京市老年人口分功能区分布图首都功能核心区、城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和生态涵养发展区的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分别为19.7%、18.2%、15%和15.6%,分别比上年增加了0.4、0.4、0.5和0.5个百分点。
四个功能区的8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分别为3.7%、2.1%、1.7%和1.9%,分别比上年增加了0.1、0.1、0.1和0.2个百分点。
图6 2007年北京市分功能区人口老龄化情况图7 2007年北京市分功能区人口高龄化情况四分区县人口老龄化的基本信息2007年底,北京市18个区县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排在前三位的是朝阳区、海淀区和丰台区,分别为35.5万人、32.3万人和20万人。
老年人口数比上年增幅排在前三位的是朝阳区、海淀区和丰台区,分别增加了1.4万人、1.3万人和0.8万人。
18个区县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排在前三位的是宣武区、崇文区和朝阳区,分别为20.7%、20.2%和19.9%。
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例比上年增幅排在前四位的是崇文区、丰台区、门头沟区和平谷区,均增加了0.6个百分点。
18个区县中,8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崇文区、宣武区和西城区,分别为4%、3.8%和3.7%。
东城区、西城区、宣武区、丰台区、石景山区、昌平区、怀柔区、平谷区和延庆县高龄老年人口比例比上年增幅排在前列,均比上年增加了0.2个百分点。
表7 2006-2007年北京市分区县老年人口变动情况表8 2007年北京市分区县分年龄段老年人口情况万人,%五百岁老年人情况④截至2007年底,北京市百岁老人共计354人,比上年增加了43人,其中男性99人,女性255人,分别比上年增加了25人和18人。
每十万户籍人口中拥有百岁老人数从2006年底的2.6人增加到2.9人。
首都功能核心区、城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和生态涵养发展区拥有百岁老年人数分别为114人、182人、37人和21人,每十万户籍人口中拥有百岁老年人数分别为5人、3.5人、1.2人和1.3人。
表9 2007年北京市分区县百岁老年人情况④数据来源:2007年北京市老龄事业统计。
18个区县中,拥有百岁老人人数排在前四位的依次是海淀区、朝阳区、东城区和西城区,分别为76人、66人、36人和36人。
每十万户籍人口中拥有百岁老年人数排在前三位的是东城区、崇文区和西城区,分别为5.8人、5.4人和4.7人。
图8 2007年北京市各区县每十万户籍人口中拥有百岁老年人数排序从2006年底至2007年底,首都功能核心区、城市功能拓展区和生态涵养发展区拥有百岁老年人数分别增加3人、38人和3人,城市发展新区拥有百岁老年人数减少1人。
18个区县中,百岁老年人数比上年增幅排在前三位的是海淀区、朝阳区和丰台区,分别增加了23人、8人和5人。
表10 2006-2007年北京市分区县百岁老年人情况六纯老年家庭⑤人口情况截至2007年底,北京市纯老年家庭人口数为38.1万,占老年人口总数的18.2%,比上年增加5万人,增长15.2%。
首都功能核心区、城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和生态涵养发展区纯老年家庭人口数分别为5.8万、17.9万、7.4万和7万,占该功能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总数的比例分别为13%、19%、16.2%和27.9%。
18个区县中,纯老年家庭人口数排在前三位的是朝阳区、海淀区和丰台区,分别为6.5万、6.4万和3.4万。
纯老年家庭人口数占该区(县)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总数的比例排在前三位的是延庆县、门头沟区和密云县,分别为37.4%、33.6%和28.2%。
⑤纯老年家庭是指家庭全部人口的年龄都在60岁及以上的家庭,包括:①独居老年人家庭;②夫妇都在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家庭;③与父母或其它老年亲戚同住的老年人家庭。
数据来源:2007年北京市老龄事业统计。
表11 2007年北京市分区县纯老年家庭人口情况第二部分北京市老龄事业发展状况一养老保障(一)城镇社会养老保障1.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2007年,我市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进一步完善,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人员达到671.7万人,同比增加11.2%,其中,在职职工499.8万人,退休人员171.9万人。
继续加大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力度,我市企业退休人员月平均养老金已达1411元,比上年月平均养老金水平增加166元。
首次对65岁以上的退休人员,划分不同年龄段,按不同的额度提高养老金,调整后这部分人员月人均增加养老金205元。
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有19.5万企业退休人员纳入社区管理,已实现为150.6万人提供社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