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四年级下册一二三单元测试

数学四年级下册一二三单元测试
数学四年级下册一二三单元测试

数学四年级下学期第一、二、三单元测试卷

班级:姓名:一、填空。(33分)

1.根据加、减、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写出另外两个算式。

2.

综合算式:综合算式:

3.如图:,从()面看到的形状是,从()面和

()面看到的形状是完全相同的。

4.仔细观察,找一找。

(1)(2)(3)(4)

①从正面看,是的有()。

②从正面看,是的有()。

③从左面看,是的有()。

④从上面看,是的有()。

5.350-800÷[(6×14)-64]的运算顺序:第一步算(),第二步算(),第三步算(),第四步算(),最后结果是()。6.45×(39×20)=(45×20)×39 运用了()。7. 根据运算定律,在□里填上适当的数,在○里填上适当的运算符号。

(1)a +(30+8)=(+)+8

(2)201×75=(+)×75 = ×○×.

(3)25×(8-4)=×○×.

(4)496-120-230=496-(○)

8. 李老师家有4个书柜,各有9层,每层都放了25本书,李老师家共有( )本书。

9. 本学期的开学时间是2月26日,7月1日放暑假。这学期一共有()天。

10. 在○里填上“>”、“<”或“=”。

99×57 ○100×57-99 25×32 ○25×30×2 25×24×5×4 ○25×4+24×5

二、判断。(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5分,每题1分。)

1.四则混合运算是按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2.65×13÷65×13=1 ()3.12×97+3=12×100 ()4.123-68+32=123-(68+32)()5.2+4+6+……+18+20=(2+20)×20÷2 ()

三、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6分,每题1分。)

1. 甲数是100,比乙数的3倍多16,乙数是()。

①28 ②312 ③38

2. 从459里减去15的4倍,差是多少正确的算式是()。

①(459-15)×4 ②459-15×4 ③459×4-15

3. 下面的算式中,不一定等于0的算式是()

①0+△②0÷△③0×△

4.认真观察下图,数一数是由()个小正方体搭成的。

①18个②19个③20个

5.下面算式中,()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①42×(18+12)=424×30 ②4×a×5=a×(4×5)

③(125+50)×8=125×8+50×8

6. 125×(4×8)正确的简便运算方法是()。

①125×4+125×8 ②(125×8)×4 ③125×4+8 四、计算。(22分,每题2分。)

618+143+482+57 645-180-245 536-99

125×88 79×102 17×23-23×7

23×99+23 6000÷125÷8 101×101-101

1+2+3+……+18+19+20 40-39+38-37+……+4-3+2-1

五.解决问题。(34分,第1题4分,后6题每题5分。)

1、商场1—4季度分别售出冰箱269台、67台、331台和233台。

商场全年共售出冰箱多少台

2. 一个游泳池长50米,小明每次游6个来回。小明每次游多少米

3.下面4张扑克上的点数,经过怎样的运算才能得到24 4.一个班的师生到植物园赏花。学生有35人,带队老师有3人。

植物园门票如右图,怎样购票最划算

5.一台缝纫机5小时可加工服装25件,要用8台这样的缝纫机加工400件服装,需要几小时

6.一本相册有32页,每页可以插5张照片,小红家有700张照片,5本相册够用吗

7. 四(1)班有学生48人和老师2人去划船。阅读以下信息,想一想,怎样租船

最省钱租船最少需要多少钱类别限乘人数价格

小船4人20元

大船6人25元

成人票:10元/人

儿童票:5元/人

团体票:6元/人

10人以上(含10人)可购买团体票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整理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整 理 学习是没有尽头的,只有在不断的学习中才能提高自己,快快拿起你漂亮的笔记本和笔开始加入到学习的队伍中吧!下面为大家分享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 1、在三位数乘两位数中,先用两位数的个位上的数去乘这个三位数,然后用两位数的十位上的数去乘这个三位数。最后将它们的积加起来。 2、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写竖式时把0前面的数对齐,只乘0前面的数;两个因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3、积的变化规律: ①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积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例如1:已知:A×B=215,则A×B×2=( )。 这是把B扩大了2倍,而积也应扩大2倍。即215×2=430,所以A×B×2=(430)。 例如2:已知:2×A×B=200,则A×B=( )。 这是把A缩小了2倍,而积也应缩小2倍。即200÷2=100,

所以A×B=(100 )。 ②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另一个因数缩小或扩大相同的倍数,积不变。 例如:已知:A×B=510,如果A扩大了5倍,B缩小5倍,则积是( 510 )。 ③一个因数扩大m倍,另一个因数扩大n倍,则积就扩大m×n倍。 ④一个因数缩小m倍,另一个因数缩小n倍,则积就缩小m×n倍。 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 巧,“死记”之后会“活用”。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 ④一个因数扩大m倍,另一个因数缩小n倍,如果m>n则积扩大(m÷n)倍。如果m 6、速度×时间=路程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 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

2018年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二三单元测试卷

2017—2018学年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二三单元测试卷 满分 100分时间70分钟 班级姓名座号成绩 一、填空题。(共25分,第2题2分,其余每空1分) 1、计算88+6×(54-39),应该先算(),再算(),最后算()。 2、计算34 ×260+160÷4,如果要改变运算顺序,先算除法,再算加法,最后算乘法,算式应该是()。 3、用简便方法计算376+592+24,要先算(),这是根据()律;计算(23×125)×8时,为了计算简便,可以先算(),这样计算是根据()。 4、计算24×8-81÷9时,()法和()法可以同时计算。 5、填一填,找出从正面、上面、左面看到的形状。 6、一个数加上0,还得();当被减数等于减数时,差是();0乘任何数都得();0除以任何()的数,都得0。 7、a×6+6×15=()×(+)。 8、 在左面的图中,甲看到的是, 乙看到的是,丙看到的 共4页第1页是,丁看到的是。那么,甲是从()看的,乙是从()看的,丙是从()看的,丁是从()看的。 二、判断题。(6分) 1、计算25×24时,比较简便的算法是25×20+4 () 2、52+83+48=83+(52+48)这一步计算只运用了加法结合律。() 3、25×4÷25×4的计算结果等于1。() 4、134-75+25=134-(75+25)() 5、125×4×25×8=(125×8)×(4×25)() 6、0不能作除数,也不能作被除数。() 三、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5分) 1、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78米,宽是15米,它的长是()。 A.63米 B.39米 C. 24米 2、(380-65×2)÷5的正确运算顺序是()。 A.除法、乘法、减法 B.乘法、除法、减法 C.乘法、减法、除法 3、72+56+28=56+(72+28)运用了() A、加法交换律 B、加法结合律 C、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4、101×125=() A、100×125+1 B、125×100+125 C、125×100×1 5、已知○+△=☆,☆÷□=●,下面算式中正确的是()。 A. ○+△÷□=● B. ○+☆÷□=● C.(○+△)÷□=● 共4页第2页

最新2018年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一、二、三单元测试卷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一、二、三单元测试卷 姓名:学号:计分: 一、想一想,填一填 (28分,每空1分) 1、在0.5,-3,+90%,12,0,- 73.2,+6.1+这几个数中,正数有( ),负数有(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地图上标有甲地海拔高度为20 m,乙地海拔高度为108 m,丙地海拔高度为-6 m,其中最高处为( )地,最低处为( )地。 3、一件衣服标价200元,按标价得八折销售,该服装卖( )元。一个书包,打九折后售价45元,原价( )元。 4、红叶服装店二月份销售额比一月份增加二成五,二月份销售额比一月份增加( )% 。 5、王叔叔月工资是4500元,超过3500元后的部分需要按3%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他每月应缴纳个人所得税( )元。 6、在数轴上,从表示0的点出发,向右移动3个单位长度到A点,A点表示的数是();从表示0的点出发向左移动6个单位长度到B点,B点表示的数是()。 7、在数轴上表示下面各数。-4 3 -1 -2.5 +5 6.5

8、在○里填上“>”“<”或“=” 0○-2.4 -3.1○3.1 -7 ○ -5.5 -1○ 0 9、用一张长15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纸围成一个圆柱,圆柱的侧面积是()平方厘米。 10、一个圆锥形麦堆,底面半径是3米,高是5米,每立方米小麦约重700千克,这堆小麦体积是()立方米,大约有()千克。 11、一个圆锥的体积是24立方米,底面积是12平方米,这个圆锥体的高是()米。 12、把一根圆柱形木料截成3段,表面积增加了45.12平方米,这根木料的底面积是()平方米。 13、一个圆柱体钢坯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体,要削去1.8立方厘米,未削前圆柱的体积是()立方厘米。 14、一个长方形的长是6厘米,宽是2厘米。以它的长为轴旋转一周所得到的圆柱体的体积是()立方厘米。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8分,每题1分) 1、0℃表示没有温度。 ( ) 2、果园里今年种果树200棵,活了198棵,成活率是99%。 ( ) 3、本金除以利率的商就是利息。 ( ) 4、圆柱的侧面展开图不可能是平行四边形。() 5、圆柱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

人教版下学期四年级数学下册13单元测试题

四年级数学下学期段考检测题 班别: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1分) 1、两个加数的和是900,其中一个加数是400,另一个加数是()。 2、计算380×[(65-25)÷4]时,先算()法,再算()法,最后算()法,结果是()。 3、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和一个数相乘,仍得()。 4、325+53+75+147=(+)+(+) 5、在笔算加法或乘法时,可以应用加法或乘法的()律进行验算。 6、17×25×4=17×(×),这里运用了()律。 7、一个正方体,无论从哪个位置看都是()形。 8、从()面看到的形状是。 9、36+()=85+(),这里运用了()律,用字母表示为a+b =()。 二、判断题(每空1分,共5分) 1、因为0÷8=0,所以8÷0=0。() 2、最大的两位数与最小的两位数的乘积是990。() 3、7+6-7+6=0 () 4、从上面看到是正方形的物体一定是正方体。() 5、32×4-150÷6算式中的乘法和除法可以同时计算。() 三、选择题(每空1分,共5分) 1、在除法里,0不能作()。 A、被除数 B、除数 C、商 2、右图中的物体是由( A、2 B、3 C、4 3、下面的物体是由5个小正方体搭成的,从上面看到的图形是()。 A B C 4、(x+y)+z=x+(y+z),这道算式运用()。 A、加法结合律 B、加法交换律 C、乘法交换律

5、□×(54÷6)=72,在□填上合适的数是()。 A、6 B、7 C、8X 四、操作题(每题6分,共12分) 1、连一连(6分) 从前面看从左面看从上面看 2、画出下面各物体从前面、左面和上面看到的图形(6分) 五、计算题(共33分) 1、列竖式计算,并使用加法、乘法交换律进行验算(每题2分,共6分) 75+39= 36×81= 146+38= 2、脱式计算(每题3分,共9分) 360÷(70-4×16)158-[(27+54)÷9]940×[128―(154―31)] 3、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每题3分,共18分) 67+25+33+75 75+168+25 528―53―47

四年级数学上册三单元归纳总结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第三单元角的度量 1、像手电筒、汽车灯和太阳等射出来的光线,都可以近似地看成是射线。射线有一个端点,没有端点的那一端可以无限延伸。不能量出长度,如出现一条射线长8米这样的判断题一定是错的。读作:射线AB (只有一种读法,从端点读起。) 2、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射线。把线段的两端都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直线。线段和射线都是直线的一部分。 图形相同点不同点 线段 都是直的有两个端点,有限长(可以度量) 射线有一个端点,无限长 直线没有端点,无限长 3、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经过两点只可以画一条直线(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4、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角通常用符号“∠”来表示。 5、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6、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与两条边的叉开的大小有关,叉的越开,角越大。 7、量角器就是度量角的工具。把半圆分成180等份(平均分成180份),每一份所对的角就是1度的角。“度”是计量角的单位,用符号“°”表示,如1度记做1°。 8、量角和画角要做到“角的顶点对量角器的中心点,0刻度线对角的一条边9内0看内圈,外0看外圈),再看另一边。” 9、锐角小于90°;直角等于90°;钝角大于90°又小于180°;平角180°;周角360°。1周角=2平角=4直角 10、放大镜不能把角放大。放大镜可以把东西放大,但不可以把角放大。 11、两条直线相交,构成四个角,相对的两个角度数相等,相邻的两个角度数和是180o。 12、用三角板可以拼出30度、60度、90度、45度、75度、105度、135度、120

度和150度的角。 10、1小时,时针转一大格,所对的角是30°;分针转一圈,所对的角是360°。钟面上3时和9时整,时针和分针组成了直角;钟面上6时整,时针和分针组成了平角。

最新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一二三单元测试卷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一二三单元测试卷 一、填一填.(第3、5每题3分,其余每题2分,共26分) 1.计量水、油、饮料等液体的多少通常用()作单位,用字母()表示;计量比较少的液体通常用()作单位,用字母()表示. 2.下面每个容器里的水各是多少毫升? ()()()()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1)一袋牛奶200(). (2)一瓶饮料净含量2(). (3)一把汤勺可以盛汤10().(4)一个水盆可以装水10(). (5)一辆轿车的油箱容量60().(6)小明的体重38(). 4.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3升=()毫升 5000毫升=()升 7000毫升=()升 6升=()毫升 5.在○里填上“﹥”、“﹤”或“=” 6400毫升○6升 206毫升○2006毫升 1001毫升○999升 9000毫升○9升 130升○13毫升 6000毫升○5升 6.一瓶饮料500毫升,一箱饮料有这样的6瓶,共有饮料()毫升,合()升. 7.将4升色拉油平均分到8个瓶子里,每个瓶子有油()毫升. 8.1升液体用容量为250毫升的杯子来装,可以装()杯,如果用400毫升的杯子来装,需()只纸杯. 9.将“6升、5200毫升、480升、900毫升、1200毫升”按从大到小排列. 10.酒桶里装满酒精是2升,倒了一半后还剩()毫升的酒精,如果用水加满搅匀后再倒一半,还剩()毫升的酒精.

11.红盆里可盛水300毫升,绿盆比红盆少盛水60毫升,蓝盆的盛水量是绿盆的2倍,绿盆可盛水()毫升,蓝盆可盛水()毫升. 12.红盆有水400毫升,蓝盆里盛的水量是红盆的2倍,从蓝盆里倒()毫升水到红盆,两个盆里的水一样多. 二、选择.(16分) 1.下面3个容器,()的容量最大. ① ② ③ 2.计量下面()容器的容量,用毫升作单位比较合适. ① ② ③ 3.下面()容器的容量比1升大. ① ② ③ 4.一个容器可盛水400毫升,5个这样的容器可盛水(). ① 2升② 200毫升③ 20升 5.一瓶矿泉水的容量大约是()毫升. ① 35 ② 350 ③ 3500 6.一个电饭锅的容量大约是()升. ① 40 ② 400 ③ 4000 7.把1升的水倒入容量为200毫升的纸杯中,可倒()杯. ① 1 ② 4 ③ 5 8.妞妞喝一杯牛奶,第一次喝了一半后,加满水;第二次又喝了一半后,又加满水,最后全部喝完.他喝的牛奶与水比较(). ① 牛奶多② 水多③一样多 三、判断.(5分) 1.一个洗脸盆能装水4升. ()

2019年六年级数学上册一二三单元试题

2019年六年级数学上册一二三单元试题 班级______姓名______ 一、计算题要仔细。 9× 7 18 = 2 3 × 9 10 = 4 25 ×100= 5÷ 10 11 = 14 11÷21= 1 3 - 1 4 = 9 10 ÷ 3 5 = 8 9 ÷ 8 3 = 二、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 5 4× 1 8 ×16 1 5 + 2 9 × 3 10 44-72× 5 12 1 8×14÷ 7 8 ( 4 5 + 3 10 )÷ 3 10 5 6 ÷( 1 2 + 5 6 ) 三.(1)看图填分数。(2)看分数填图。 ()×()8 9 × 1 4 四、求未知数X。 5 8 X = 40 × 3 8 + 2 5 X = 4 9 五.求圆的周长。 (1)r =4分米(2)d=6厘米 六.求圆的面积。 (1)r=3分米(2)d=8厘米(3)

c=12.56米七、填一填。 1、5 6 可以表示把()平均分成()份,取其中的()份;还可以表示把()平 均分成()份,取其中的()份。 3、2时=()分钟;12时=()分钟;2时=()分钟 5、有10吨煤,若用一辆装2吨的卡车来运,至少要运()次。 6.已知圆的周长,求d= ( ),求r=( )。 7.圆的半径扩大2倍,直径就扩大( )倍,周长就扩大( )倍,面积就扩大( )倍。 8.环形面积S=( )。 9.用圆规画一个周长50.24厘米的圆,圆规两脚尖之间的距离应是()厘米,画出的这个圆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10.圆的半径增加1/4,圆的周长增加(),圆的面积增加()。 11.一个半圆的周长是20.56分米,这个半圆的面积是()平方分米。 12.在一个面积是25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内画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面积是()平方厘米;再在这个圆内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正方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13.大圆半径是小圆半径的3倍,大圆面积是84.78平方厘米,则小圆面积为()平方厘米。 14.大圆半径是小圆半径的2倍,大圆面积比小圆面积多12平方厘米,小圆面积是()平方厘米。 15、一堆煤重10吨,41天烧完,每天烧()吨,每天烧这堆煤的()。 16、小红2 3 小时走4千米,她每小时走()千米,她走1千米平均用() 小时。 21、六(1)班有50人,女生占全班人数的2 5 ,女生有()人,男生有() 22、一袋大米25kg,已经吃了它的2 5 ,吃了()kg,还剩()kg。 八、火眼金睛辨对错。 1、一个数乘分数,积一定小于这个数。() 2、1吨的4 5 和4吨的 1 5 一样重。() 3、一根电线长3米,用去2 5 米后,还剩下 3 5 米。()

四年级下册数学各单元练习题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学期 第一单元测试题 1.填空. (1)180×650-320÷80,如果要改变运算顺序,先算减法() (2)根据500÷125=4,4+404=408,804-408=396组成一个综合算式是。(3)5人4天编筐80个,每人每天编筐( )个. (4)甲数是乙数的52倍. ①如果乙数是364,那么甲数是( ); ②如果甲数是364,那么乙数是( ). (5)78与82的商,除585与265的差,商是多少?列成综合算式是().(6)用182除以13的商,去乘28与14的差,积是多少?列成综合算式是()。(7)一个气象小组测得一周中每天的最高温度分别是31℃、33℃、34℃、32℃、30℃、35℃、29℃.这一周内的最高温度相差()℃,这一周内的最高温度平均是( )℃.(8)把算式改编成文字题. 5×(3+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3+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共10分). (1)75×8表示8个75的和是多少。() (2)比200少2的数是198.() (3)乙数比甲数少2,甲数就比乙数多2。( ) (4)甲是乙的3倍,乙是丙的2倍,甲是丙的6倍。() (5)小数一定比整数小.( ) (6)百分之一比十分之一大。()

(7)被减数、减数、差的和等于被减数的2倍.() (8)25×4÷25×4=1( ) (9)436-198=436-200-2( ) (10)a台织布机b小时织布c米,则每台布机每小时织布c÷a÷b米() 3.选择题. (1)甲数是乙数的1倍,甲数()乙数。 ①>②=③< (2)44个25相加的和除以25的11倍,商是多少?列式应是(). ①25×44÷25×11 ②25×44÷(25×11) ③(44+25)÷(25×11)④(44×25)÷(25×1) (3)李强数学前三单元的平均成绩是96分,第四单元考了100分,那么李强数学前四单元的平均成绩是多少分?正确算式是( ) ①(96+100)÷2②(96×3+100)÷3 ③96×3÷2+100÷2④(96×3+100)÷4 (4)6个人3天可以做玩具36只,平均每人3天可以做几只?正确列式的是()。 ①30÷6÷3 ②36÷3③36÷6④36÷6×3 (5)每分放的影片长30米,第一部放映24分,第二部放映19分.第二部比第一部影片短多少米?错误列式是( ) ①30÷(24-19)②30×24-30×19 ③30×(24—19) 4.计算题. (1)直接写出得数. 14×6=80÷16=62-5×6=45×3= 750÷(20-15)=

四年级数学下册一二三单元测试题

xx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一二三单元检测 一、填空。(25分) 1、用字母表示下面的运算定律。 加法结合律( ) 乘法交换律( ) 乘法结合律( ) 乘法分配律( ) 2、根据运算定律,在□里填上适当的数或者字母。 68+456=□+□ (63+89)+11=□+(□+11) □+(□+ □)=(53+19)+81 25+68+75+32=(25+□)+( □+32) 45×32=32×□ 103×42=□×42+□×42 a-b-c=a-(b □c ) a-(b-c)=a-b □c 3、比较大小。 1200÷4÷6○1200÷24 12×6+6×28○6×(12+28) 125×8×25×4○125×8+25×4 197-37+63○197-37-63 4、( )、( )、( )、( )统称为四则运算。 5、200-200÷20+20的结果为( ),如果要先算加法,再算除法,最后算减法,算式改为( ),结果为( )。 6、计算37×25×4运用( )律比较简便。 7、如果△+□=16,□=△+△+△,那么△=( )。 8、下面的物体分别从前面、左面、上面看到的形状分别是什么?请 前面 左面 上面 二、计算。 1、口算(10分) 25×4= 125×8= 100÷25= 62+38= 54+46= 18×35×0 = 15+14-15+14= 167+52+48= 4×25×9= 18-12÷6= 2、脱式计算。(16分) 1800—1800÷12×5 (180—810÷9)×4+170 [1200—(550+450)] ÷25 300-225÷5+145 3、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24分)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二三单元复习试题6

2019年秋季学期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二三单元模拟题 【基础知识】(46分) 一、填空(20分) 1、45 的 38 是多少?算式是( )。 45 的8倍是多少?算式是( )。 2、25 米=( )厘米 23 时=( )分 38 千克=( )克 3、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15 米,它的周长是( )米,它的面积是( )平方米。 4、一段公路全长是1000米,修好了58 ,修好了( )米,还剩下( ) ( ) 没有修。 5、60的415 是( ), 910 的2 15 是( )。 6、把4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5段,每段是这根绳子的( )( ) ,每段长( )( ) 米。 7、三个连续奇数的和是177,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 ),其中最大的数是( )。 8、已知a=2×2×3×5,b=2×5×7,a 和b 的最小公倍数是( ),它们的最大公约数是( )。 9、如下图苹果的位置为(2,3),则梨的位置可以表示为( , ),西瓜的位置记为( , )。 10、如下图:A 点用数对表示为(1,1),B 点用数对表示为( , ), C 点用数对表示为( , )。 11、在○里填上“>”、“<”或“=”。 ÷ ÷24 ÷ ÷ 1 ×2 × ÷ 9×23 23 ×9 12、×1 12 表示的意义是( )。 13、÷ 表示的意义是( )。 14、1013 的倒数是( );( )和 14 互为倒数。 15、甲数的等于乙数,是把( )看作单位“1”,( )是( )的。 16、边长 1 2 分米的正方形的周长是( )分米,面积是( )平方分米。 17、六(1)班有50人,女生占全班人数的 2 5 ,女生有( )人,男生有( )人。 18、一袋大米25kg,已经吃了它的2 5 ,吃了( )kg,还剩( )kg 。 二、判断下面各题,对的打“ √ ”,错的打“ × ”。(8分) 1、5米增加了它的,再减少,结果还是5米。 ( ) 2、所有自然数都有倒数。 ( ) 3、苹果的数量相当于橘子的数量的,苹果的数量比橘子少。 ( ) 4、因为×=1,所以是倒数。 ( ) 5、两个真分数的积一定还是真分数。 ( ) 6、1千克的310 和3千克的110 一样重。 ( ) 7、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 ) 8、大于而小于的分数有无数个。 ( ) 三、选择正确的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8分) 1、一个数40,它的35 的14 是多少?列式是( ) A 、40÷35 ×14 B 、40×35 ×14 C 、40×35 ÷1 4 2、两根3米长的绳子,第一根用去34 米,第二根用去3 4 ,两根绳子用去的部分相比( ) A 、第一根长 B 、第二根长 C 、两根同样长 3、如果910 ×A >9 10 ,那么( )。 A 、A >1 B 、A <1 C 、A=1 4、如下图:如果点X 的位置表示为(2,3),则点Y 的位置可以表示为( )。A 、(4,4) B 、(4,5) C 、(5,4) D 、(3,3) 5、如图:如果将△ABC 向左平移2格,则顶点A' 的位置用数对表示为( ) A 、(5,1) B 、(1,1) C 、(7,1) D 、(3,3) 6、“小羊只数是大羊只数的 3 8 ”,( )是单位“1”。 A 、小羊 B 、大羊 C 、无法确定 7、( )的倒数一定大于1。 13313352529573 7474515 1 8781799797515372737213121011001101137107728 7 13 12 91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学期第8、9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第8、9单元测试卷 (时间:90分钟满分:100+5分) 一、填空题。(第4、7小题4分,其余每小题3分,共23分) 1.某小学举行“诵经典”早读活动,周一到周五每天参加的人数分别为:46人、72人、37人、33人、57人,平均每天有()人参加活动。 2.乐乐期末考试语文92分,数学98分,英语和科学都是91分,他四科的平均成绩是()分。 3.一辆汽车前2小时行驶了130千米,后3小时行驶了220千米,这辆汽车平均每小时行驶()千米。 4.如果要将下列具体事例制作成条形统计图,你会选择什么统计图?(填序号) ①单式条形统计图②复式条形统计图 (1)学校图书室一至六年级借书数量的统计。() (2)四年级各班男、女生人数统计。() (3)某班学生数学考试成绩各分数段人数情况统计。() (4)某工厂甲、乙两个车间上半年各月生产量统计。() 5.三轮车和自行车一共有12辆,总共有31个轮子,自行车有()辆,三轮车有()辆。 6.在已考的四次考试中,张明的平均成绩为90分(每次考试的满分是100分),为了使平均成绩达到95分,他至少还要连考()次满分。 7.下面是红太阳小学六(1)班计算机操作技能合格人数统计图。

(1)男生()合格的人数最少,女生()合格的人数最多。 (2)男生()合格的人数与女生一样多。 (3)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比较难掌握。 二、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3分,共15分) 1.下面的说法不合理的是( )。 A.电梯里有8个人,他们的体重和是432千克,平均每个人的体重是54千克B.学校买了120份奖品平均分给3个班,每个班分得40份 C.小丽买了4种不同的钢笔,花了16元钱,她每支钢笔都花了4元钱 2.师傅和徒弟两人用3天时间合作生产了一批零件,第一天生产234个,第二天生产287个,第三天生产293个。平均每人每天生产( )。 A.(234+287+293)÷2 B.(234+287+293)÷3 C.(234+287+293)÷2÷3 3.有5角和1元的人民币共20枚,共计12元,则1元的有( )枚。 A.16 B.4 C.8 4.元宵节小明全家去看花灯,一共买了9张票,其中成人门票每张10元,儿童门票每张5元,他们买票一共花了70元。他们买了( )张成人票。 A.4 B.5 C.6 5.下图是三、四年级学生喜爱的课外读物的统计图,根据图中信息可知,下列

数学四年级下册一二三单元测试

数学四年级下学期第一、二、三单元测试卷 班级:姓名: 一、填空。(33分) 1.根据加、减、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写出另外两个算式。 2. 综合算式:综合算式: 3.如图:,从()面看到的形状是,从()面和()面看到的形状是完全相同的。 4.仔细观察,找一找。 (1)(2)(3)(4) ①从正面看,是的有( )。 ②从正面看,是的有( )。 ③从左面看,是的有( )。 ④从上面看,是的有( )。 5.350-800÷[(6×14)-64]的运算顺序:第一步算(),第二步算(), 第三步算(),第四步算(),最后结果是()。 6.45×(39×20)=(45×20)×39 运用了()。 7. 根据运算定律,在□里填上适当的数,在○里填上适当的运算符号。 (1)a +(30+8)=(+)+8 (2)201×75=(+)×75 = ×○× . (3)25×(8-4)=×○× . (4)496-120-230=496-(○) 8. 李老师家有4个书柜,各有9层,每层都放了25本书,李老师家共有( )本书。 9. 本学期的开学时间是2月26日,7月1日放暑假。这学期一共有()天。 10. 在○里填上“>”、“<”或“=”。 99×57 ○ 100×57-99 25×32 ○ 25×30×2 25×24×5×4 ○ 25×4+24×5 二、判断。(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5分,每题1分。) 1.四则混合运算是按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2.65×13÷65×13=1 () 3.12×97+3=12×100 () 4.123-68+32=123-(68+32)()5.2+4+6+……+18+20=(2+20)×20÷2 () 三、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6分,每题1分。) 1. 甲数是100,比乙数的3倍多16,乙数是()。 ① 28 ②312 ③38 2. 从459里减去15的4倍,差是多少正确的算式是()。

最新六年级下册数学1--3单元知识点

第一单元 复习目标 熟练掌握负数的意义,能熟练地在数轴比较正数、0和负数的大小,并能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数量。 知识点 1.为了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这里出现了一种新的数: 像-4、-11、-7、-5、这样的数叫做负数 2.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3.在数轴上,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数从小到大的顺序. 所有的负数都在0的( 左 )边,也就是负数都比0( 小 ),而正数都在0的( 右 )边,即正数都比0( 大 ),所以负数都比正数( 小 ).负数 < 0 < 正数 第二单元 复习目标 1.复习,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单元所学的立体图形知识,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和它们的体积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掌握圆柱表面积、体积,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能正确计算。 2.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有条理地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归纳的能力 知识点 一.圆柱的认识 1.上下两个面叫做底面,它们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圆柱的侧面是 一个曲面。) 2.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圆柱的高有无数条,高的长度都相等。)

3.圆柱的侧面沿高展开是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柱的底面周长,宽相当于圆柱的高。(当圆柱的底面周长与高相等时,圆柱侧面沿高展开是一个正方形。圆柱侧面斜着剪展开也可以得到一个平行四边形。) 4.长方形硬纸片以一条边为轴旋转可以形成一个圆柱。 二.圆柱的表面积 1.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2.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2 在实际应用中计算圆柱形物体的表面积,要根据实际情况计算各部分的面积.如计算烟筒用铁皮只求一个侧面积;水桶用铁皮是侧面积加上一个底面积;油桶用铁皮是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积,求用料多少,一般采用进一法取值,以保证原材料够用. 三.圆柱的体积 将圆柱细分,拼成一个长方体,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圆柱的底面积,长方体的高就是圆柱的高。(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所以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V =Sh ) 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V =Sh 或V =πr 2h 四.圆锥的认识 1.圆锥的底面是一个圆。 2.圆锥有一个曲面,圆锥的这个曲面叫做侧面。圆锥的侧面展开后是一个扇形。 3.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叫做高。(圆锥只有一条高。) 4.直角三角形硬纸片以一边直角边为轴旋转可以形成一个圆锥。 五.圆锥的体积 圆锥的体积是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的3 1) 圆锥的体积=31×圆柱的体积=31×底面积×高,字母公式:V =3 1Sh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学期第四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2016——2017学年四年级数学(下)第四单元测试 卷 (测试时间:80分钟满分:100分) 学校:班级:姓名: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2分) 1、0.06是计数单位是(),它里面有()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2、0.21里面有()个0.01。 3、2.5的计数单位是(),它里面有()个0.1 4、20.705里面有()个0.001。 5、一位小数表示()分之几,计数单位是0.1 两位小数表示()分之几,计数单位是0.01 三位小数表示()分之几,计数单位是0.001 6、小数的()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这叫做小数的性质。 7、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 移动两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 移动三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 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 移动两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 移动三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 8、在表示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0()去掉(填“能”或“不能”)。 9、化简下面小数 3.60= () 0.0500= () 10、不改变数的大小,把下面各数改写成三位小数 16.04=()3= () 11、950米=( )千米 8.3平方米=( )平方分米 7吨46千克=( )吨 12、求下列各数的近似数。

1.96≈()(精确到十分位) 2.104≈()(精确到百分位) 13、在括号里填上“>”“<”或“=”. 12元8分()12.80元 16.5t()1650kg 5.7kg()5.74kg 4m23cm()423cm 7050平方米()70.5平方千米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v”,错误的打“×” ;每题1分,共10分) 1、整数都比小数大。() 2、把4.123的小数点去掉,这个数就扩大3倍。() 3、在小数点的后面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4、把0.08平方米改写成以平方分米为单位的数,只要把0.08的小数点向右移 动两位即可。() 5、4.26元=4元2角6分() 6、0.05里面有5个0.1 () () () 9、比8大比9小的小数只有9个() 10、8吨80千克和8.8吨相等() 三、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 1、10 .07扩大1000倍,得()。 A、0.01007 B、1007 C、10070 2、下面各数中,要读出两个“零”的数是()。 A、 805.06 B、300.06 C、 201008 3、小红在读一个小数时,没看到小数点,结果读成了七万零四,原来的小数读 出来只读一个零,原来的小数是()。 A、 70.004 B、700.04 C、 70.04 4、用0、4、6、8这四个数字,能写出()个小于1的三位小数。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二三单元测试卷

小学数学第二、三单元测试卷 姓名:成绩: 一、填空我能行(每空1分,共40分) 1.从一点引出两条()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个点叫做角的(),这两条()叫做角的边。 2、量角的大小,要用到()、角的计量单位是(),用符号()表示。把半圆分成(),每一份所对的角的大小是(),记做(),五份表示()。 3.从一点出发,可以画()条直线,可以画()条射线,经过两点可以画()条直线。 4.3时整,钟面上的时针与分针成();6时整成(),钟面上()时,时针与分针所成的角度是150度的角。 5.三角板上的角有()度、()度、()度、()度。 6.图(1)中有()个锐角.有()直角,()个钝角,()个平角. 图(1) 7.看图(2),已知∠1=30,∠2=(),∠3=(), ∠4=(),∠1+∠5=()。 图(2) 8.数一数,图(3)中有()条线段,()条射线,()条直线。

图(3) 9、()块边长是1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公顷。 10、“鸟巢”的占地面积约为20公顷,()个“鸟巢”的占地面积为1平方千米。 11、8公顷=()平方米60000平方米=()公顷 5000公顷=()平方千米90平方千米=()公顷 0平方米=()公顷=()平方千米 12、游泳池长50米,宽20米,()个这样的游泳池面积约1公顷。 二、我当小法官(每题1分,共12) 1.一条线段长19厘米,一条射线长10厘。() 2.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射线也是直线的一部分。() 3.过任意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4.小于90度的角是锐角,大于90度的角是钝角。() 5.把30度的角放在一个可以放大5倍的放大镜下,我们看到的角是150度。 ()6.一条直线就是一个平角。() 7.把一个钝角分成两个角,如果其中一个是直角,那么另一个一定是锐角。 ()8.周角的两边重合成一条射线() 9.直角和锐角的和一定比平角小。() 10、5平方千米=50000公顷。() 11、一个教室长10米,宽8米,占地80平方米。() 12、测量一个城市的面积时一般用公顷作单位。() 三、对号入座(每空2分,共12分) 1.把两根细木条的一端钉在一起,旋转其中的一根,可以形成()个大小不同的角 A 3个 B 5个 C 无数个 2.用一副三角板,不能拼出()的角 A 15度 B 20度 C 135度D150度

(完整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二、三单元测试题

四年级数学第二学期第一、二、三单元测试题 班别:姓名:学号:成绩: 一、计算。(44分) 1、直接写出得数。(6分) 6×4÷8= 125-7×5 = 35÷5+16= 38×0÷38= 25×(24+26)= 9×7÷9×7= 2、计算下面各题,并用交换律进行验算。(每题4分,共8分) 685+579= 76×45= 3、脱式计算。(每题3分,共12分) 321+43-289 260×4-560÷7 205-(45+45÷9) 16×[960÷(245-165)] 4、用简便方法计算(每题3分,共18分) 538-(138+136)(80+8)×125 700÷25÷4

238+89+162+211 32×101-32 125×17×8 二、填空。(每空1分,期中第7题2分,第八题3分,共20分) 1、一个数加上(),还得原数;一个数和0相乘,得()。 2、在计算520-(72+48)×3时,先算()法,再算() 法,最后算()法。 3、5×(20×39)=(5×20)×39 这是应用了()。 4、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68×()=748 ()÷24=360 800-()=96 5、用简便方法计算376+592+24,要先算(),这是根 据()律。 6、180+320÷50,如果要改变运算顺序,先算减法,那么必须使用()。 7、56÷8=7,15+7=21,21×10=210 写成综合算式是 ______。8里和里填写相应的运 算符号和数。) 38×99+38=38×() 125×20×5×8=() 9、填一填,找出从前面、上面、右面看到的形状。

()()() 三、判断。(对的画“√”,错的画“×”)(5分) 1、150÷5×10和150-5×10的计算顺序一样。() 2、0可以做被除数,但不能做除数。() 3、43×103-43×3和32 ×(103-3)的得数不一样。() 4、 53×99=53×100-1。() 5、0×20÷5+20的得数是0。() 四、请画出下图从前面、上面、左面看到的图形。(6分) 五、解决问题。(每题5分,共25分) 1、一本380页的故事书,小华上周读了67页,这周读了133页,再读多少页才能读完?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二三单元测试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二三单元测试卷 姓名: 成绩: 一、填空(22分) 1、6017小时=( )分 20 1千米=( )米 80cm=( )m 50 1 kg=( )g 2、34 ×5表示( ),34 × 32表示( ) 3、一本书共120页,李丽第一天读了全书的5 2 ,第二天应从第( )页读起。 4、20米的 54是( )米,( )米的54 是20米。1t 的54是( )kg 。 5、根据15 × 32 =10,写出两道除法算式( ),( )。 6、计算72-32×163 时,应先算( )法,再算( )法。 7、 34 ×( )= 34 ÷( )= 3 4 +( )=1 8、一个整数与它的倒数的和是55 1 ,这个整数是( )。 9、在○内填上“>”、“<”或“=”。 83 83 74÷35 74 83 83 74×35 7 4 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10分) 1、1千米的 43,和3千米的4 1 ,一样长。 ( ) 2、任何一个数都有倒数。 ( ) 3、50千克增加51后,又减少5 1 ,结果仍是50千克。 ( ) 4、两个真分数的积一定小于1。 ( ) 5、 一个数除以 10 1 ,相当于把这个数扩大10倍。 ( ) 三、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0分) 1、要精确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需要知道( ) A .方向 B.距离 C.方向和距离 2、一根绳子剪成两段,第一段长米,第二段占全长的11 6 ,则( ) A .第一段长 B .第二段长 C .一样长 3、关于83×38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83 是倒数 B .83和38 互为倒数 C .83和3 8 都是倒数. 4、一个数的2/5加上23,和是37,这个数是( )。 A. 35 B. 24 C. 150 5、20071×2006+20071=2007 1×(2006+1),应用了( ) A .加法结合律 B .乘法结合律 C .乘法分配律 四、计算。(24分) 1.直接写结果:(8分) 72×3= 163×8= 74-7 4 = 1211÷1211 = 3516÷21 8 = 1÷95= 3÷21= 2 1 ×20= 2.计算:(8分) 114×87×16 425 ×24+ 425 114÷8 7 ÷32 100× 3、解方程。(8分) 87x=56 117x - 114 x=25

四年级下学期数学单元检测 (三)(答案)

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广州分校一对一 四年级数学单元水平检测(三)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加法和减法) 1、直接写出得数。 4.5+ 5.4=9.9 7.6-3.6=4 15.02+0.8=15.82 9-4.7=4.3 0.33-0.3=0.03 1-0.94=0.06 10.8-0=10.8 5.6-3.9=1.7 0.5×10=5 5.01×100=501 95÷100=0.95 3.69÷100=0.0369 2、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并且验算。 (1)147.9+85.61=233.51 (2)84.2-59.32=24.88 3、计算下列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并写出必要的简算过程。 (1)6.81+7.35+1.19 (2)12.58-6.76-2.24 (3)9.89-(0.58+5.89) (4)183.92+(16.54-8.78) 4、填空题。 分数:()() 10036 ) 10 () 8 ( )1000()115 (米 小数:(0.36) ( 0.8 ) (0.115)米 ⑵在下面的□里填上适当的数。

⑶9分米是) 10 () 9 (米,写成小数是( 0.9 )米;7角3分是) 100()73(元,写成小数是( 0.73 )元; 41克是) 1000 () 41(千克,写成小数是(0.41 )千克。 ⑷9.57是( 2 )位小数,其中“9”表示9个( 1 ),“5”表示5个( 0.1 ),“7”表示 7个( 0.01 );2.630是( 3 )位小数,它的计数单位是(千分之一 ),它有( 2630 ) 个这样的计数单。 ⑸一个数由8个百,2个一,4个十分之一和5个百分之一组成,这个数写作(802.45 )。读作 ( 八百零二点四五 );用“四舍五入”法将这个数精确到十分位约是( 802.5 ),保留整数 约是( 802 )。 ⑹4.6里有( 6 )个0.1;7个0.1等于( 70 )个0.01,等于700个( 0.001 )。 ⑺把2.9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是( 0.29 ),向右移动两位是( 290 )。 把0.38扩大到它的( 1000 )倍是380,缩小到它的) 10 () 1 (是0.038. ⑻光明小区占地面积为158800平方千米,改写成用“万平方千米”作单位的数是(15.88 ) 万平方千米,保留一位小数约是( 15.9 )万平方千米。 ⑼世界陆地面积为149500000平方千米,改写成用“亿平方千米”作单位的数是(1.495 ) 亿平方千米,精确到百分位约是( 1.50 )亿平方千米。 5、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2.5分米=( 25 )厘米 3元2分=( 3.02 )元 160千克=( 0.16 )吨 10073米=( 10.073 )千米 31米31厘米=( 31.31)米 4.07亿人=( 4070000000 )人 6千克72克=(6.072)千克 0.62平方米=( 62 )平方分米 1千米40米=( 1040 )米 390平方厘米=( 6.9 )平方分米 3.06千米=( 3060 )米 5.98米=( 5 )米( 9 )分米( 8 )厘米 ★3.6吨=( 3 )吨( 600 )千克 ★2.4平方米=( 2 )平方米( 40 )平方分米 6、在○里填上“>”、“<”或“=”。 7.5 ○7.500 4.03○4.30 80.009○ 80.01 0.14 0.25 0.415 0.55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