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康复科--膝关节半月板损伤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半月板损伤的中医治疗

半月板损伤的中医治疗半月板损伤的中医治疗1、中药治疗:初期【治法】活血祛瘀,消肿止痛。
【方药】1.主方活血止痛汤处方:当归12克,川芎6克,乳香6克,苏木6克,红花5克,没药6克,土鳖虫9克,三七3克,赤芍9克,陈皮3克,落得打6克,紫荆藤9克。
水煎服,每日1剂。
2.外用方消瘀膏处方:大黄1份,栀子2份,木瓜4份,蒲公英4份,姜黄4份,黄柏6份。
共研细末,用水、蜜糖各半,调敷患处。
3.单方验方半月板伤一号外敷药处方:黄柏15克,合欢皮15克,白及15克,续断15克,千年健15克,萆薢15克,甜瓜子9克。
土鳖虫9克,牛膝9克,檀香9克,赤芍6克,红花6克。
共研细末,用开水和蜜糖少许调敷患处,隔日换药1次。
中期及慢性损伤者【治法】养血活血,舒筋活络。
【方药】1.主方壮筋养血汤处方:当归9克,川芎6克,白芷9克,续断12克,红花5克,生地黄12克,牛膝9克,牡丹皮9克,杜仲9克。
水煎服,每日1剂。
2.外用方骨科外洗二方处方:桂枝15克,威灵仙15克,防风15克,五加皮15克,细辛10克,荆芥10克,没药10克。
煎水外洗患膝。
3.单方验方半月板伤二号外敷药处方:白及15克,合欢皮15克,骨碎补15克,黄芪15克,续断9克,紫河车9克,千年健9克,茯苓9克,白芍9克,苏木9克。
共研细末,用开水和蜜糖少许调敷患处,隔日换药1次。
后期【治法】温经通络,补肾壮筋。
【方药】1.主方补肾壮筋汤处方:熟地黄12克,当归12克,牛膝10克,山茱萸12克,茯苓12克,续断12克,杜仲lO克,白芍10克,青皮5克,五加皮9克。
水煎服,每日1剂。
2、其他治疗:1.急性损伤者,治宜解除交锁,消肿止痛,宜先作一次理筋手法。
嘱患者仰卧,放松患肢,术者一手捏住膝部,拇指轻轻揉按痛点,另一手握住踝部,徐徐屈伸膝关节,并轻轻内外旋转小腿,直至交锁症状消失。
以后每日在患膝上下以揉、搓手法按摩1-2次,每次15分钟,以局部温热舒适为宜。
2.中期及慢性损伤者,治宜养血活血、舒筋活络,可每日作1次局部按摩。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的中医推拿+运动康复训练效果研究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的中医推拿+运动康复训练效果研究发布时间:2022-09-29T07:17:26.686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6月11期作者:陈杨[导读]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的中医推拿+运动康复训练效果研究陈杨(梓潼县人民医院;四川梓潼622150)【摘要】目的:探究对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实行中医推拿+运动康复训练的临床价值。
方法:选取我院2021.2-2022.2期间收治的96例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采用简单随机化分组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48例)以及观察组(48例)。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中医推拿+运动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以下指标:护理效果、膝关节功能、生活活动能力。
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观察组明显较佳(P<0.05)。
对比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生活活动能力,观察组明显较佳(P<0.05)。
结论:对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实行中医推拿+运动康复训练干预,可显著提升患者护理效果,可提升患者膝关节功能,改善患者生活活动能力,故效果较佳。
【关键词】:膝关节半月板损伤;中医推拿;运动康复训练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指的是膝关节在不同原因下遭到破坏,导致半月板发生损伤的临床症状[1]。
发病后患者出现选剧烈疼痛情况,其行动能力受到限制。
患者一旦发病,需要较长恢复时间,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导致其出现较为剧烈疼痛感。
故应给予患者科学护理干预方式,提升患者护理效果,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缩短其术后恢复所需时间[2]。
我院实行中医推拿护理干预与运动康复训练护理干预联合护理,效果显著。
基于此,文章以我院收治的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组采用不同护理干预的方式探究中医推拿+运动康复训练护理的临床价值,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共96例,收治时间(2021.2-2022.2),将患者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90康复科膝关节半月板损伤中医临床路径

膝关节半月板损害中医临床路径2017年版)路径说明:本路径合用于西医诊断为膝关节半月板损害(损害分度达Ⅱ度,或达到Ⅲ度但没有屡次交锁,或达到Ⅲ度但不宜手术)的住院患者。
一、膝关节半月板损害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合用对象中医诊断:膝关节半月板损害。
西医诊断:膝关节半月板损害(ICD-10编码:)。
(二)诊断依照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拟订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断指南—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第一版社,2006年第一版)中有关膝关节半月板损害的诊断标准。
分期诊断①急性期:损害 7天之内。
膝关节肿胀痛苦强烈,膝关节活动受限,稍有活动即可使膝关节痛苦肿胀加重,痛苦肿胀强烈时难以行动,常常有弹响及交锁。
②缓解期:损害7天~14天。
膝关节肿胀痛苦缓解,膝关节活动稍受限,偶有弹响及交锁。
③痊愈期:损害3周~5周。
膝关节症状消逝,但膝关节乏力,受凉或劳苦后症状加重。
证候诊气绝滞血瘀证痰湿阻滞证肝肾损失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膝关节半月板损害中医诊断方案(201 6年版)”。
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膝关节半月板损害。
患者适归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28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一定切合膝关节半月板损害且年纪≤70岁的患者。
有手术指征的半月板损害的患者,但坚持选择中医方案治疗可进入本路径。
归并有膝关节交错韧带损害以及MRI片显示半月板损害已达Ⅲ度,有膝关节镜手术指征者可在手术后进入本路径。
罹患抑郁症、冠芥蒂、严重高血压病、归并严重肝肾功能阻碍等,不可以入本路径。
患者同时拥有其余疾病,但在住院时期不需特别办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行时,可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察看四诊合参,采集该病种不一样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色。
注意证候的动向变化。
(七)住院检查项目必需的检查项目膝关节X线片、膝关节MRI、血惯例、尿惯例、大便惯例+潜血、肝功能、肾功能、血糖、电解质、血沉、凝血功能、C-反响蛋白、心电图、痊愈评定(Lysholm膝关节评分表)。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机理与中医治疗讲解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概述】膝关节半月板(图185)是位于股骨、胫骨关节面之间两个呈楔形状的纤维软骨板。
其有内外之分,内侧半月板较大呈“C”形;外侧半月板较小,近“O”形。
半月板一方面加深了关节窝的深度,增强了关节的稳固性;另一方面半月板可同股骨髁一起对胜骨髁作旋转运动,因而也增加了膝关节的灵活性。
同时有防止磨擦、减少震荡,散布滑液,润泽关节,和吸收热量等功能。
当膝关节处于半屈曲体位时,突然地内收、旋转、伸直膝关节或外展、旋转、伸直膝关节时,半月板可被卡在股骨髁和股骨平台之间而损伤。
或因长期处于蹲位跪位劳动者、生活者,半月板易遭受挤压而发生损伤。
【临床表现】1.关节肿胀多见于急性损伤阶段。
如损伤时间较长,则关节肿胀多不甚明显。
2.关节疼痛膝关节在某一体位时发生疼痛,当改变体位后,疼痛即可消失。
3.关节交锁、弹响多发生于步履过程中。
破裂移位的半月板游离于关节间隙中,妨碍了膝关节的正常活动,如同一把锁突然被锁住一样不能活动,称为关节“交锁”,其发出的声响即为“关节弹响”。
“交锁”发生后在原地稍作膝关节运动,又忽然听到一次弹响,随即关节恢复了正常的活动,这一现象被称为“开锁”。
4.肌肉萎缩和乏力以股四头肌为主。
由于半月板的损伤,膝关节活动受限,日久肌肉产生了废用性萎缩;肌肉萎缩越严重,下肢乏力现象亦越明显。
5.关节不稳定感当步履时,常有一种膝关节不稳定的感觉,尤其是走高低不平的道路,或上下楼梯台阶时最为明显。
查体时患侧关节间隙有明显压痛。
大部分患者可出现麦氏试验阳性;部分患者可出现研磨试验、过伸试验阳性。
【诊断和鉴别】1.诊断膝部外伤史加上临床表现方面的五大症状结合查体时关节间隙压痛、麦氏试验、研磨试验,过伸试验阳性等,基本上可作对本病的诊断。
膝关节造影,尤其是膝关节镜检查对本病的损伤定位更有价值。
2.鉴别诊断(1)与膝部有关骨折相鉴别:骨折后有明显肿、痛、活动障碍,可出现畸形外观,有骨擦音和下肢纵向叩击征阳性。
综合康复方案治疗Ⅱ、Ⅲ级退变型膝关节半月板损伤

综合康复方案治疗Ⅱ、Ⅲ级退变型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刘辉;刘波;张鑫;路怀民;赵卫侠;敬竹子;伍萨【期刊名称】《中医正骨》【年(卷),期】2018(30)12【摘要】目的:探讨电针、推拿手法、关节松动术联合运动疗法的综合康复方案治疗Ⅱ、Ⅲ级退变型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临床疗效。
方法: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64例退变型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
男5例,女59例;年龄40~60岁,中位数48岁;左侧29例,右侧29例,双侧6例;内侧半月板损伤34例,外侧半月板损伤5例,内、外侧半月板损伤25例;病程2周至2年,中位数4个月; MRI显示为Ⅱ级或Ⅲ级半月板损伤;均未合并患肢骨折、关节脱位、韧带断裂。
均采用电针、推拿手法、关节松动术联合运动疗法的综合康复方案治疗,共治疗3周。
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测定患者的膝关节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scale,VA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改良Lysholm膝关节评分及Barthel指数。
结果:治疗结束后,患者的膝关节疼痛VA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4. 25±1. 31)分,(2. 08±1. 06)分,t=13. 368,P=0. 000],膝关节屈曲活动度、伸直活动度及总活动度均较治疗前增加[116. 86°±15. 72°,123. 06°±8. 43°,t=-4. 683,P=0. 000;-4. 50°±7. 57°,0. 00°±3. 09°,t=-4. 572,P=0. 000; 112. 36°±19. 24°,123. 06°±9. 31°,t=-5. 876,P=0. 000],改良Lysholm膝关节评分和Barthel指数均较治疗前增大[(43. 08±14. 85)分,(63. 81±16. 00)分,t=-11. 475,P=0. 000;(83. 28±13. 04)分,(92. 27±8. 26)分,t=-7. 793,P=0. 000]。
一种治疗膝关节骨病及半月板损伤的中药组合物[发明专利]
![一种治疗膝关节骨病及半月板损伤的中药组合物[发明专利]](https://img.taocdn.com/s3/m/1289fc1d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8f.png)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710127706.8(22)申请日 2017.03.06(71)申请人 张德东地址 021000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阿荣旗那吉镇文化街密山巷9号(72)发明人 张德东 (51)Int.Cl.A61K 36/8994(2006.01)A61P 19/02(2006.01)A61P 19/08(2006.01)A61P 19/04(2006.01)A61P 29/00(2006.01)A61K 35/32(2015.01)(54)发明名称一种治疗膝关节骨病及半月板损伤的中药组合物(57)摘要一种治疗膝关节骨病及半月板损伤的中药组合物,它涉及治疗膝关节骨病及半月板损伤中药药剂配方技术领域。
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质量份数的配方组成:白芨、牛膝、红花、当归、川穹、川断、合欢皮、苏木、白芷、生地、熟地、杜仲、三七、鹿角胶、羌活、薏苡仁、乳香、元胡,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经过临床长期实践,反复筛选,最终确定的配伍药物及用量比例,此配方为纯中药配方,利用各味中药的综合作用,具有补肝益肾、活血通络的功效,对各种原因引起的半月板损伤、各种骨性关节炎、膝关节积液、膝关节内、外侧韧带损伤、滑膜炎、滑囊炎和胫骨结节骨骺炎具有治愈和康复的功效。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CN 106975029 A 2017.07.25C N 106975029A1.一种治疗膝关节骨病及半月板损伤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质量份数的配方组成:白芨200-300份、牛膝200-300份、红花200-300份、当归200-300份、川穹100-300份、川断100-300份、合欢皮100-300份、苏木100-300份、白芷100-300份、生地100-300份、熟地100-300份、杜仲100-200份、三七200-300份、鹿角胶200-300份、羌活100-200份、薏苡仁100-300份、乳香100-300份、元胡100-200份。
中医治半月板损伤

一、郑怀贤《运动创伤学》1981年第九章第九节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半月板损伤是常见的运动创伤,多见于足球、篮球、排球、体操、田径、跳伞等项目。
半月板由纤维软骨构成,有一定弹性。
位于股骨和胫骨的内、外髁之间,分别称为内侧半月板和外侧半月板。
每个半月板有内外两缘和前后两角。
周缘较厚,中心较薄,横切面为楔形,上面凹陷,下面平坦,分别覆盖于胫骨上端两髁平面关节面上,加深了关节面,使股骨和胫骨的内、外髁关节面更相适应。
两个半月板的前方,有膝横韧带相连。
外侧半月板前角附着在胫骨髁间棘的前方,前交叉韧带的后方,后角附着在髁间棘的后方,内侧半月板附着点的前方。
外侧半月板较小,但较宽,前后几乎等宽,前后两角相距很近,犹如O形。
它的外侧有关节囊和腘肌腱,故外侧半月板不与外侧副韧带相连,活动度较大。
我国人外侧半月板呈盘状者多,盘状半月板在关节内所占位置较大,又不灵活,容易受伤。
内侧半月板前角附着在胫骨髁间前窝,前交叉韧带的前方,后角附着在胫骨髁间后窝,后交叉韧带的前方。
内侧半月板较大,如C形,前窄后宽,内缘薄,游离在关节腔内,外缘较厚。
外侧缘的后半部与内侧副韧带相连而比较固定,前半部比较活动。
因此,在这两部的交界处常为扭转暴力汇集区,容易损伤。
有的学者发现半月板内有血管、在体部有来自膝中动脉与膝下动脉到关节囊的分支,营养外侧1/3。
半月板的前、后角,是由交叉韧带中的血管渗透进入。
在半月板的中央部分无血液供应,营养供给主要来自关节腔内的滑液。
当半月板的边缘撕裂时,可以愈合。
半月板随膝关节活动而发生移动,膝关节伸直时,半月板向前移动;屈曲时,半月板向后滑动;旋转时,半月板一个向前,一个向后。
膝关节屈伸时,半月板紧贴胫骨平台关节面上,股骨内外髁关节面在半月板上面作前后运动。
膝关节旋转时,半月板与股骨内外髁关节面紧紧相贴,胫骨平台在半月板下面作旋转活动。
因而半月板损伤常发生在下面。
一、病因与病理当膝关节半屈曲时,小腿固定,大腿在作内收外展或内外旋转的同时,突然伸直或屈曲膝关节,半月板受到股骨和胫骨的夹挤、研磨,可以造成损伤。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中医针灸治疗

越严 重 , 肢 乏 力 现象 亦 越 明显 。 下 2 针 灸疗 法 的 相 关 知识
2 1 针 灸是 中 医针 法和 灸法 的 总称 .
是一种月牙状纤 维软 骨, 形态外 厚 内薄 , 凹下平 , 上 充填 在股骨与胫骨关节 间隙内 每个膝关节 有两个半 月板 : 内侧半
月板 与 外 侧 半 月 板 。 内侧 半 月 板 较 大 近 似 “ ” ; 侧 半 月 C形 外 板 较 小 形 状 似 “ ” 。半 月 板 的 内 2 3部 分 无 血 液 供 应 , 0形 / 仅
tr n h n s d c l ma s g ,t e rs h h w d t a h n s c p n t r n d c l ma s g o c t u e a d C i e e me i a s a e h e u s s o e h tC i e e a u u cu e a d me ia sa e fr a ue a d c r n c k e n s u a inf a tefc t i l ie efc sa d l w rc s.T e p o p c fC i ee n h o i n e me ic s h sa sg i c fe t h l t sd f t o e ot h r s e to h n s in wi te e n
t dtn l cp ntr et et rnuigo k e j n m nsu rms g r ioa auu c et am n jr f ne—o t ei s s o in . a i u r o f i n i c ip i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考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①有外伤史,伤后关节疼痛,肿胀,有弹响和交锁现象。
②膝关节内外关节间隙恒定压痛及突出。
③慢性期股四头肌萎缩,以股四头肌内侧头尤为明显。
④麦氏征和膝关节研磨试验阳性。
⑤X线片检查:行膝关节标准前后位、侧位及轴位投照,确定Kellgren-Lawrence分级,排除骨折、关节内游离体。
MRI检查:主要通过冠状、矢状位MRI扫描,撕裂或退变表现为半月板内信号增强,还可见半月板形态异常,如碎裂、正常结构部分或全部消失,半月板尖部变钝或后角缩小。
并可排除结核和肿瘤等疾病。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出版)中有关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诊断标准。
①青少年和成年人多见,常有膝关节扭伤史;中老年人多无明显的暴力致伤史,以半月板组织退变为主。
②症状:膝关节有不同程度肿胀,内或外侧关节隙有固定痛点。
伤膝功能受限,部分患者有关节弹响、打软腿和绞锁症状;中老年患者常诉及膝关节屈曲位负重关节痛,或下蹲关节痛,或无明显诱因出现关节屈伸不适感,膝关节内或外侧局部酸痛感。
③体征:膝关节肿胀,膝内或外侧关节间隙压痛及突出;积液诱发试验或/和浮髌试验阳性;麦氏征、摇摆试验阳性,鸭步试验阳性,股四头肌萎缩。
④影像学所见与临床表现基本相符合。
(二)分期诊断①急性期:损伤7天以内。
膝关节肿胀疼痛剧烈,膝关节活动受限,稍有活动即可使膝关节疼痛肿胀加重,疼痛肿胀剧烈时难以行动,经常有弹响及交锁。
②缓解期:损伤7天~14天。
膝关节肿胀疼痛缓解,膝关节活动稍受限,偶有弹响及交锁。
③康复期:损伤3周~5周。
膝关节症状消失,但膝关节乏力,受凉或劳累后症状加重。
(三)证候诊断膝关节半月板损伤临床常见证型:1.气滞血瘀证:膝关节疼痛肿胀明显,关节交锁不易解脱,局部压痛明显,动则痛甚。
舌质暗红或有瘀斑,舌苔薄白,脉弦或弦涩。
2.痰湿阻滞证:损伤日久或手术后膝关节肿胀明显,酸痛乏力,屈伸受限。
舌淡胖,苔腻,脉滑濡。
3.肝肾亏虚证:无明显的外伤史,或轻微扭伤,肿痛较轻,静时反痛,或损伤日久,肌肉萎缩,膝软无力,弹响交锁频作。
舌质红或淡,舌苔少,脉细或细数。
二、治疗方法(一)急性期1.康复治疗(1)物理治疗酌情选择无热量或温热量物理因子治疗,微波(10W~16W,15分钟~20分钟)、短波(100Hz,30W,15分钟~20分钟)、超声波(0.6W~0.8W/cm2,5分钟~8分钟),或激光、偏振光、中频、低频、磁热疗法等,1次/天。
(2)运动疗法等长训练:伤后1天~7天时行股四头肌、腘绳肌、阔筋膜张肌、股内收肌、臀中肌及足踝部肌群等长训练。
方法包括股四头肌静力性收缩、四个方位(前、后、内收、外展)的直腿抬高训练、压膝训练和踝泵训练。
20次/组,3组~5组/天。
(3)肌内效贴扎可根据肿胀情况或配合运动疗法应用。
(4)POLICE方法(《常见运动创伤中医康复手册》,四川大学出版社,2015年出版)。
患肢长腿钢托或护膝保护下,伸直位限制膝关节屈曲活动;患肢休息,不负重和不做膝关节屈伸活动;局部冷疗,如肿胀甚者,可1日多次;加压包扎;卧位抬高患肢高于心脏。
2.辨证论治①气滞血瘀证治法:活血化瘀,行气止痛推荐方药:桃红四物汤加减。
桃仁、红花、川芎、当归、赤芍、生地、泽兰、香附、延胡索、三七等。
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
②痰湿阻滞证治法:健脾祛湿,化痰通络推荐方药: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
半夏、炒白术、天麻、茯苓、薏苡仁、橘红、防风、独活、汉防已、五加皮、牛膝、木瓜等。
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
③肝肾亏虚证治法:滋补肝肾,强壮筋骨推荐方药:肾气丸加减。
熟地、淮山药、山茱萸、丹皮、茯苓、泽泻、当归、牛膝、川断、杜仲、独活、白芍、五加皮等。
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
3.其他中医特色疗法(1)手法视局部肿胀情况采用抚摸、向心性推压轻手法。
(2)针灸疗法选穴:血海、梁丘、膝眼、阳陵泉、足三里。
操作:毫针、直刺,电针机选用连续波,刺激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20分钟~30分钟/次/天。
4.西医治疗(1)西药治疗疼痛明显,VAS评分(10分制)大于5分的,可考虑选用消炎镇痛药物。
予非甾体药物如双氯芬酸钠等。
(2)手术治疗损伤分度达到Ⅲ度、具有手术指征的患者,可以采用手术治疗。
(3)关节穿刺术患膝关节肿胀明显,浮髌试验阳性者。
本法是有创的外治疗法,治疗前应与患者沟通并签署同意书。
按照外科关节穿刺相关要求,消毒铺巾,在严格无菌条件下进行。
(二)缓解期1.康复治疗(1)物理治疗酌情选择无热量或微热量物理因子治疗,微波(10W~20W,15分钟~20分钟)、短波(30W~40W,15~20分钟)、超声波(0.6W~1.2W/cm2,5分钟~8分钟),或激光、偏振光、中频、低频、磁热疗法等,1次/天。
(2)运动疗法等长训练:继续行四个方位的直腿抬高训练、压膝训练和踝泵训练,20次/组,每次维持10秒,5组~8组/天。
下肢闭链练习:采用改良站桩训练,靠墙站桩,膝无痛角度屈曲不超过90°,背部推墙,持续时间以大腿肌肉酸软为度,上下午各3次,每次之间休息5分钟。
终末伸膝训练:患膝下垫一枕头,保持屈膝约30°,而后使足跟抬离床面至患膝完全伸直,20次/组,每次维持5 秒~10秒,3~5组/天。
渐进抗阻训练:踝关节处绑缚沙袋(或阻力带)抗阻伸膝(坐位)/屈膝(俯卧位)训练,负荷量根据疼痛和局部肿胀情况决定,12次/组,每次维持5 秒~10秒,6~8组/天。
平衡训练:肿痛减轻后护膝保护下手扶椅背双足或单足训练。
双足训练要求重心在两腿间转换,20次/组,每次维持5 秒~10秒,4组~6组/天,后过渡到单足训练20次/组,每次维持5 秒~10秒,6组~8组/天。
步态训练:拄拐或护膝保护下行步态训练,依原地踏步、小碎步、日常步态顺序训练。
距离:20米~100米,5次/天。
(3)肌内效贴扎可根据肿胀情况或配合运动疗法应用。
2.辨证论治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同急性期。
3.其他中医特色疗法(1)手法视局部肿胀情况采用抚摸、推揉、揉捏等轻手法放松膝关节局部及股四头肌、腘绳肌、阔筋膜张肌和腓肠肌等。
(2)针灸疗法选穴:血海、梁丘、膝眼、阳陵泉、足三里。
操作:毫针、直刺,电针机选用连续波,刺激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20分钟~30分钟/次/天。
(3)中药热疗法肿胀不明显者可选择中药熏洗、中药热奄包、中药塌渍等。
辨证选用外用药物,如偏风寒痹阻者,酌情选用驱风散寒、温经通络药物,偏痰瘀痹阻者,酌情选用活血行瘀、化痰通络之品等。
外治疗法因药物多有辛窜活血之性,宜出现皮肤刺激反应,治疗前要与患者进行沟通,并根据皮肤反应的不同给予相应的处理。
4.西医治疗疼痛明显,VAS评分大于5分的,可考虑选用消炎镇痛药物。
予非甾体药物如双氯芬酸钠。
(三)康复期1.康复治疗(1)运动疗法(2)改良站桩夹球训练、终末伸膝训练、渐进抗阻训练方法同缓解期,但训练难度均增大。
(3)平衡训练单足站立训练同缓解期;单足摆动平衡训练;单足站立能维持2分钟者或闭目单足站立达20秒者增大训练难度,如在厚的软垫、橡胶气垫、Biodex平衡仪、平衡板训练,抛球训练,根据具体项目制定训练组次。
(4)步态训练同缓解期,距离逐渐增加:100米~500米,3~5次/天。
(5)本体感觉训练采取交叉步、并步、前后进退步、太极、形意拳步伐进行本体感觉训练。
(6)等速肌力训练等速肌力训练仪上行60°、120°和180°角速度的等速向心训练,根据患者的情况调整组数,3次/周。
无等速训练设备可采取阻力带训练。
以上训练均10次为一疗程。
(7)物理治疗同缓解期。
(8)水疗恒温水疗池内行单足站立训练、行走训练、下蹲训练、交叉步训练、8字步训练,前、后和侧踢腿训练等动作,30分钟/天。
(9)肌内效贴扎可根据肿胀情况或配合运动疗法应用。
2.辨证论治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同急性期。
3.其他中医特色疗法(1)手法同缓解期。
(2)针灸疗法同缓解期。
(3)中药热疗法同缓解期。
(四)护理调摄要点1.心理护理:针对性地对患者进行情志护理,讲解本病的基本常识、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以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并注意在各项护理工作中,关心、指导并鼓励患者,积极进行关节功能训练,提高肌力,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2.疼痛的护理:宣教和实施钢托或护膝等方法固定肢体限制活动缓解局部疼痛。
功能锻炼应在无痛情况下进行被动或主动运动。
3.关节局部的护理:关节不宜过度负重及过多运动,可适当使用拐杖、手杖和护膝等用具,保持关节功能位。
体重超重者,为减轻作用于关节的压力,宣教减肥。
4.功能训练护理:指导和鼓励患者尽量无痛下完成运动疗法各项内容,注意训练动作的规范性、纠正错误姿势和发现训练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及时与医师和患者沟通调整运动处方内容及强度。
三、疗效评价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ZY/T001.1-94,《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1994)拟定。
(一)评价标准临床控制:治疗后症状体征消失,膝关节功能基本恢复,疗效指数>90%。
显效:膝关节疼痛肿胀消失,无关节弹响和交锁,膝关节麦氏征(-),膝关节功能基本恢复,疗效指数>70%,≤90%。
有效:疼痛肿胀减轻,关节活动时有弹响和交锁,膝关节隙挤压疼痛(±),疗效指数>30%,≤70%。
无效:膝关节疼痛无改善,有弹响及交锁,关节功能障碍,或合并膝关节滑膜炎、骨性关节炎,疗效指数≤30%。
疗效指数=(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100%。
(二)评价方法采用Lysholm膝关节评分表评定(《中西医结合骨伤康复学》,四川大学出版社,2011年)。
(四川省骨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