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下学期

大班教案下学期
大班教案下学期

大班科学活动:有趣的磁铁

设计教师:史莉、珠拉、乌仁陶迪、纪亚丽、张媛婷、郝凤霞南定、高虎玲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了解磁铁能吸铁的特性。

2.发现磁铁的特性,激发幼儿对磁铁吸铁现象的探索兴趣。

活动准备:

1.每人一个小盒子、一块磁铁、薄厚不同的纸板、积木、插塑玩具、螺丝帽、钥匙、回形针、硬币、纸张、布条、水杯、沙子等物品。

2.带有磁铁的物品图片PPT。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寻宝”导入活动。

1.小朋友,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寻宝,但是去寻宝时我们小朋友都要带上一样东西才能找到宝物,我们看看我们要带什么东西进去(教师出示磁铁)。磁铁有什么用呢幼儿自由说说。

2.幼儿自由在活动室寻宝。

二、幼儿动手操作,发现磁铁隔物吸铁的特性。

师:我们再来玩一个游戏。现在每个小朋友一个人拿一个纸板,把磁铁上面的东西拿下来放在纸板里,你们再玩玩看会发生什么事

教师小结:磁铁还有一个秘密就是它还可以隔着物体吸铁,

但是这些物体不能太厚。

三、创设情境,让幼儿了解磁铁在生活中的用途。

1.刚才老师不小心把很多的别针掉进了这些沙子里,你们能不能帮助老师想想办法捡起来但是用手捡太麻烦了,你们有没有更好地办法啊师:刚才我们学过了一个磁铁的特点,你们谁来试着利用磁铁来把老师的别针捡起来

2.原来磁铁在我们生活中给了我们这么多的方便啊!那我们再来看看磁铁还有什么用处教师出示磁性物品图片引导幼儿观看了解。

四、活动结束。

刚才我们知道了磁铁有这么多的本领,回家后和爸爸妈妈再找一找磁铁还有什么本领。

活动反思:

大班科学活动:垃圾食品与健康食品

设计教师:史莉、珠拉、乌仁陶迪、纪亚丽、张媛婷、郝凤霞南定、高虎玲

活动目标:

1.能发现常见食物的特征与作用。

2.了解食品的一些卫生常识,知道不讲卫生和垃圾食品对人体的危害。

3.会对绿色食品和垃圾食品进行分类。

活动准备:

1.一些和饮食卫生有关的图片PPT。

2.幼儿人手一张记录表,红色彩笔人手一支。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教师:你喜欢吃什么食品为什么

2.教师将幼儿说的各类食品一一贴在白板上或快速地画在白板上,并进行分类。

二、通过观察图片,了解注意饮食卫生的重要。

1.看图说说:图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想一想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2.观察画面,说说:这些小朋友怎么了他们为什么会生病

例如:观察拉肚子的小朋友,说说:为什么他会拉肚子(吃蔬果不清洗,也没有洗手)观察一名肥胖儿童:他为什么会这么胖

三、引导幼儿参与讨论:

吃什么食品比较好什么样的食品要少吃,为什么

四、请幼儿在纸上记录绿色食品和垃圾食品。

教师请幼儿谈论自己记录的结果,并将记录的结果进行总的汇合,找出最好的食品和最差的食品,并给以“绿色食品”和“垃圾食品”的称号。

五、食品抢答,教师报出食品的名称,请幼儿说出垃圾或绿色食品。

1.教师:水果蔬菜。幼儿:绿色食品;

2.教师:薯片、妙脆角、炸鸡腿。幼儿:垃圾食品。

六、游戏“蹲一蹲”。

教师请3位幼儿上来分别扮演3个绿色食品,并站成一排。

玩法:分别说出自己蹲和别人蹲,要接得快。例如:有绿色实物:黄瓜、西红柿、青菜,第一个是黄瓜说:“黄瓜蹲,黄瓜蹲,黄瓜蹲完了青菜蹲。”青菜听到后,立即接上来说:“青菜蹲,青菜蹲,青菜蹲完了西红柿蹲。”然后,继续接说……说错了,就换人接着游戏。

七、活动结束。

活动反思:

大班科学活动:省力的轮子

设计教师:史莉、珠拉、乌仁陶迪、纪亚丽、张媛婷、郝凤霞南定、高虎玲

活动目标:

1.探索轮子的形状和功能。

2.认识各种各样的轮子,并且对轮子在生活中应用感兴趣。活动准备:

没轮子推车、实物推车1辆、两箱子物品、各种形状的积木以及斜木1块、积木块、笔和纸、酒瓶盖、盒子、胶水、铜丝和橡皮泥。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活动。

1.教师出示没有轮子的推车,让幼儿猜一猜,这样推起来困难吗

2.往推车里装入物品,再让幼儿试一试能不能推动。

教师总结:因为车子里装了物品所以就变得很沉,我们没

有办法拖动它。

二、基本活动,探索轮子的形状和功能。

1.教师出示有轮子的推车,在把第一个推车里的物品全部

装入带有轮子的推车里。

讨论:比较两个推车的不同之处。

总结:因为第二个推车装了轮子,而第一个推车没有装轮子。装了轮子的推车拖起来比较省力。所以,我们能够轻松地拖动它了。

2.提出问题:我们看到的轮子是什么形状的轮子为什么是圆形的如果我们用其它的形状做轮子会怎么样

3.幼儿探索用不同的形状做轮子的不同之处。

三、提供长方体、正方体、球体等物品在斜板上做实验,观察哪种积木滚得快。

教师总结:原来圆形的物体比其它的物体滚得更快更远,所以轮子就做成圆形的。

四、了解轮子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五、游戏:推车运物。

活动反思:

大班科学活动:找影子

设计教师:史莉、珠拉、乌仁陶迪、纪亚丽、张媛婷、郝凤霞南定、高虎玲

活动目标:

1.初步探索物体与光源、影子之间的关系。

2.提高观察能力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3.对探索影子活动感兴趣,激发探索兴趣。

活动准备:

PPT各种各样的影子、有阳光的户外场地。

活动过程:

一、猜谜引出主题,表达对影子的已有经验。

1.师出谜面:有个好朋友,跟你不分手,你走他也走,你停他也停,请你猜猜是什么

2.提问:你知道影子是怎么来的吗

3.集体观察PPT说说影子的来源与共同点。

二、找影子

1.室内找影子

2.户外找影子(引导幼儿从自己、身边的人、看到的物体找影子,发现影子的秘密)

三、讨论影子。

提问:你在哪见到了什么影子是怎么样的

四、结束活动。

游戏:踩影子。活动反思:

大班科学活动:沉与浮

设计教师:史莉、珠拉、乌仁陶迪、纪亚丽、张媛婷、郝凤霞南定、高虎玲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记录自己的猜测与观察到的事实,积极参与交流。

2.激发幼儿对沉浮现象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每组一个脸盆,盆里有半盆水,擦手毛巾人手一条。

2.每组装满水和空矿泉水瓶各一个、橡皮泥、石头、雪花片、树叶等小物品。

3.每人一张记录纸,一只笔,字宝宝:沉、浮。

活动过程:

一、认识实验材料。

今天我们班来了许多物品宝宝,它们就躲在你们的椅子下,找出来看看是谁

二、实验:沉与浮。

1.教师取一块雪花片请幼儿来猜猜:这块积木放

在水里会怎么样把猜测的结果记录在记录表上,请幼儿把准备的材料进行猜测,把猜测的结果记录在记录纸上。

教师指导:你们猜雪花片放在水里会怎样你们每人有一张记录表,把猜测的结果记录在表上。如果猜雪花片是浮上来

的,那就在“”这一列中做一个“↑”,如果你认为是沉下去,那就做一个“↓”。

2.幼儿做实验,把实验的结果记在记录表上。

3.根据记录表对两种结果进行对比,大家集中交流最后结果。

提问:“有没有实验结果和猜测结果不一样的”

总结:(出示表格和实物并演示)通过实验我们知道浮上来的东西和沉下去的东西。

三、操作实验。

(一)怎样使浮起来的东西沉下去。

1.现在我们的瓶子宝宝浮在水面上,可是他和石头宝宝是好朋友,他们想一起在水里做游戏,让我们来帮帮他们吧。

2.幼儿尝试。

3.师:小朋友们,同一个瓶子宝宝,不装水时浮在水面上,装满水后,就沉到水里了,为什么呢

4.教师总结:不装水时,瓶子宝宝很轻,所以浮在上面;装满水后,瓶子宝宝变重了,所以就沉下去了。

(二)怎样使沉下去的东西浮起来

1.我们刚刚让瓶子宝宝和石头宝宝在一起玩了,他们玩得

好开心。可是,还有一个物品宝宝需要你们的帮助,看,橡皮泥宝宝和树叶宝宝是好朋友,他们好想一起浮在水面上玩,让我们来帮帮他们!

2.幼儿尝试。

3.师:现在橡皮泥宝宝能和树叶宝宝一起玩了,它好开心。可它有一个问题想问小朋友们:“我的体重没变,当我团成球状时,我沉在底下;当把我做成船的形状时,我就会浮上来,为什么呢”

四、经验迁移。

发大水时,我们人会沉到水里,请幼儿想办法使自己不沉到水里而得救

活动反思:

大班科学活动:多彩的四季

设计教师:史莉、珠拉、乌仁陶迪、纪亚丽、张媛婷、郝凤霞南定、高虎玲

活动目标:

1.知道一年四季按春夏秋冬的顺序循环交替,进一步比较四季不同的特征。

2.通过合作的方式记录、表达自己喜欢这个季节的理由

活动准备:

代表四季的颜色底板、大统计表一张、自制玩具电话模型。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1.你们知道一年有哪几个季节吗

今天我们就要把四季娃娃请来和我们一起做游戏,我们来打电话给他们。

二、幼儿通过观察并了解四季特有的声音。

你们看,这是魔法奶奶的电话,这个手机和我们平时看到的有什么不一样

1.这些键能拨通谁的电话呢(春姐姐、夏大哥、秋姑姑、冬爷爷)

2.打电话——春夏秋冬。

三、幼儿通过合作记录、表达自己喜欢的季节的理由。

1.说了这么多你们一定有了自己最喜欢的季节请你轻轻的坐到你喜欢的季节旁边。

2.我们来看看喜欢每个季节的各有多少人,用最快的速度数一数。

3.现在老师给你们一个小任务,把你们喜欢这个季节的理由画在这张底板上。

四、统计及幼儿介绍各组的记录。

1.请每组代表来介绍一下。

2.每一组介绍的都非常精彩,听了他们的介绍我心里有了新的答案,相信你们也和我一样。接下来我们再做一次统计,看看有多少人因为你们的介绍有了更多的选择。

3.比较统计结果,第一张统计表中喜欢春天的有这么多人,现在比原先多了几个呀夏天、秋天、冬天……

五、小结。

你们有的喜欢春天、有的喜欢夏天、有的喜欢秋天、有的喜欢冬天。那你们知道魔法奶奶喜欢哪个季节吗魔法奶奶告诉我:春天花开了、树绿了、大地真漂亮;夏天可以游泳真舒服;秋天是丰收的季节;冬天可以过很多节日真开心;每个季节都有自己不同的特点,魔法奶奶喜欢每个季节。

活动反思:

大班科学活动:加法

设计教师:史莉、珠拉、乌仁陶迪、纪亚丽、张媛婷、郝凤霞南定、高虎玲

活动目标:

1.进一步学习10以内加法。

2.借助实际情景和操作理解加法的实际意义。

活动准备:

红色、绿色圆形,牙签若干、数卡1-10、+、-、=符号每人一套,实物若干(小毛巾、彩色笔、杯子、饭碗、铅笔等)钱币卡若干(1、2、5元)、10以内数加法算式卡一套。

活动过程:

一、复习5以内数的加法。

1.出手势、请幼儿说出算式。

2.看卡读算式,说出得数。

二、动手操作(穿烧烤)。

要求:请幼儿用牙签穿出10片为一串的烧烤,而且要用红绿两种颜色的圆形来表示。

1.提问:你们穿了几串烧烤每串都是10片吗是不是每串都用红绿两种颜色来表示

2.请幼儿互相交流、讨论,说说有几种串法。

3.分组检查,及时帮助没穿对的幼儿。

4.老师动手穿一穿,然后小结:以两种颜色表示、10片为一串的烧烤,共能穿9串。

三、动手操作(看烧烤串摆算式)

1.请幼儿根据自己手上的烧烤串,用数卡摆出算式。

2.请个别幼儿说一说自己摆出的算式,并说说自己的想法。

3.幼儿互相讨论,交流探讨,听听别人的想法。

4.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合作:小朋友说,老师把算式写在黑板上。

5.小结:这些算式都是小朋友探讨出来的,两个数相加都等于10,减法都是用10来减,所以今天小朋友探讨出的算式叫10的加法。

三、结束活动。

老师和幼儿一起小结本次活动的情况。

四、延伸活动。

在操作区投放一些实物(标价为:铅笔1元、小毛巾2元、彩色笔3元、杯子4元、饭碗5元)的小商品,请两幼儿扮演售货员,其他幼儿为顾客进行买卖交易。如:一个小朋友要买铅笔和饭碗,售货员就要收取他6元钱。

活动反思:

大班科学活动:环保小卫士

设计教师:史莉、珠拉、乌仁陶迪、纪亚丽、张媛婷、郝凤霞南定、高虎玲

活动目标:

1.知道地球是人类和动植物共同的家园, 了解人与环境的依存关系。

2.了解垃圾分类的方法,进行环保宣传的行动。

活动准备:

1.爱护我们的地球: PPT、水危机视频。

2.一块大白布、彩笔若干。

3.供孩子分类的多种“垃圾”。

活动过程:

一、欣赏地球美丽的风景。

1.欣赏地球仪和地球上美丽风景的图片。

2.看了这些图片你感受到地球上哪些地方是很美的

3.观看课件,了解地球是人类和动植物共同的家园。

二、继续观看课件,了解地球正在遭受的种种危害。

1.地球怎么了(土地、森林、海洋的变化)

2.生病的地球遇到的灾难。

3.是什么让地球变成这样的了解各种污染给地球带来的变化。(光污染、空气污染、土地污染、动物被滥杀、垃圾污染、水污染)

4.观看关于水污染的视频。

5.污染产生了地球的“温室效应”。

三、介绍日常生活回收垃圾的方法。

1.可回收的。

2.厨余垃圾的。

3.有毒的。

4.其它垃圾。

四、接龙游戏:为地球治病的方法。

幼儿分两组竞赛,每组成员一个接一个说,说多者为胜。

五、小结:

小朋友已经想出了许多治病的办法,需要我们平时在生活中去注意做,才能让地球的病好得快点。我们还要再去找更多的好办法来帮住地球治病,让大家把地球的病一起治好。我提议我们的环保小卫士在爱护地球的纸上签上自己的名字,让更多的小朋友和大朋友都知道,也让他们一起来做环保的卫士吧!活动反思:

大班科学活动:比较大小

设计教师:史莉、珠拉、乌仁陶迪、纪亚丽、张媛婷、郝凤霞南定、高虎玲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量的相对性,学习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轻重。

2.感受物体的轻重,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

1.纸盒、天平、积木、玻璃球、棉花、盒子等物品。

2.笔、记录纸人手一张。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

今天是小兔的生日,它的朋友们给它带来了许多的礼物。老师扮演小兔,小朋友们扮演小兔的朋友,每人拿着一筐东西。

二、幼儿用对应的方法比较轻重。

1.小朋友们和旁边的同伴对应比较,看谁的东西轻。

2.找朋友比较看和谁的一样重。

三、介绍测量工具——天平。

1.教师介绍天平的用法。

2.幼儿尝试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轻重。

3.教师任选两样物体,请幼儿猜猜哪个重哪个轻再用

天平测量验证,并在记录纸上做好记号。

4.选择体积相同质地不同的物品比轻重,理解物体大小与轻重。

四、交流分享。

互相分享自己的发现。

五、收拾整理物体。

活动反思:

大班科学活动:8的减法

设计教师:史莉、珠拉、乌仁陶迪、纪亚丽、张媛婷、郝凤霞南定、高虎玲、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