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度补语初级对外汉语教学教案

程度补语初级对外汉语教学教案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理解程度补语的概念和作用;

2.学生能够运用程度补语描述物品、人物、情感等程度;

3.学生能够在口语和写作中灵活使用程度补语。

教学内容:

1.程度补语的概念和作用;

2.常见的程度补语形式;

3.程度补语在口语和写作中的应用。

教学步骤:

Step1. 导入

1.激发学生对于程度补语的兴趣,例如:“你们是否听过这些表达:非常、好、不错、超、非常棒、非常难、特别、最、极其、怎么样等等这些词汇?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

就是它们都是程度补语,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什么是程度补语,以及如何使用它们。”

2.向学生介绍程度补语的作用,例如:“程度补语是用来加强或者减弱词语的程度或

者意义的词语,它可以让我们更加准确地描述一个物品、人物或者情感的程度。”

Step2. 语法讲解

1.讲解常见的程度补语形式,例如:“非常、很、特别、极其、最、超、少、多、稍微、大大地、非常好、有点儿、相当、不够、一点儿等。”

2.提供中英文对照的句子以帮助学生理解,例如:

中文:我非常喜欢中国菜。英文:I like Chinese food very much.

中文:我们的汉语老师非常有耐心。英文:Our Chinese teacher is very patient.

中文:昨天的考试很难。英文:Yesterday's exam was very difficult.

中文:那个学生很聪明,她的成绩最好。英文:That student is very smart and has the best grades.

中文:这个城市非常繁华。英文:This city is very busy.

中文:我稍微有点累。英文:I'm a bit tired.

Step3. 课堂练习

1.通过给出中文句子,让学生翻译成英文,并且使用程度补语加强或者减弱程度。

例如:

中文:这个苹果不够甜。英文:This apple is not sweet enough.

中文:这个电影非常好看。英文:This movie is very good.

中文:这个冰激凌真是太好吃了。英文:This ice cream is really delicious.

中文:她有点儿累了。英文:She's a little bit tired.

中文:这个男孩很聪明。英文:This boy is very smart.

2.通过给出英文句子,让学生翻译成中文,并且使用程度补语加强或者减弱程度。

例如:

英文:He speaks Chinese very well. 中文:他中文说得非常好。

英文:The weather is extremely cold today. 中文:今天天气非常冷。

英文:She is a little bit shy. 中文:她有点儿害羞。

英文:The food in this restaurant is not very good. 中文:这个餐厅的食物不太好。

英文:I'm feeling quite sick. 中文:我感觉有点儿不舒服。

Step4. 课堂讨论

1.让学生讨论在哪些情景下需要使用程度补语,例如:“在描述物品、人物、情感、天气等方面,程度补语非常有用。”

2.让学生举例说明在口语和写作中如何使用程度补语。

例如:“在谈论食物时,我们可以说这个食物非常好吃,或者只是说它还可以。在谈论他人时,我们可以说她非常聪明,或者只是说她有点聪明。”

Step5. 作业

1.让学生写一篇文章,描述他们喜欢的食物的程度,并且在文章中使用程度补语。

2.让学生写一篇文章,描述他们最喜欢的电影的程度,并且在文章中使用程度补语。

参考文献:

1.《汉语语法基础》,李自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

2.《通用汉语语言教学大纲》(HSK),国家汉办,2010年。

对外汉语教案

对外汉语教案 教案设计:你吃什么 任课教师:XXX外派汉语教师志愿者) 学生:XXXA4F汉语教学班43人(零基础) 教材选择:《汉语口语速成(第二版)》之入门篇(上)课文题目:第三课你吃什么 课程类型:汉语口语初级 课时:1课时(60分钟) 一、教学目的要求: 1.了解汉语口语中关于日常饮食和文具的相关信息。

2.让学生掌握食物、饮料和文具等方面的名词和“吃、喝、买”三个动词。 3.通过学生小组对话练和教师讲解使学生掌握“你吃什么?”、“你喝什么?”、“你买什么?”等询问句的用法和“我吃…。”、“我喝…。”、“我买…。”等回答用语。 4.文化展示部分:让学生了解几种中国传统乐器并欣赏由 这些乐器演奏的音乐作品。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生词:吃、什么、喝、买、饺子、米饭、面包、面条、啤酒、矿泉水、茶、书、书包、词典、本子、笔。 2.重点语法点:疑问代词“什么”的基本用法,“你吃什么?”、“你喝什么?”、“你买什么?”等疑问句的用法及其回答。 三、教学方法:

导入话题、生词领读、生词讲解、回顾生词、小组问答对话、分析讲解、归纳总结、文化介绍、教师表演。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先向同学们打招呼,复日常用语“你好、你们好、同学们好、老师好”。告诉学生中国是美食国度,要在中国餐厅里点 餐就必须先研究饮食方面的词汇,让学生知道这一课的实用性,引起学生对本篇课文的兴趣。同时,打开PPT课件,展示课 文的题目“你吃什么”。 二)讲解、练生词(15分钟): 老师利用带图片、拼音、汉字和英文释义的PPT课件带 领同学读生词、发现问题并进行纠正,也用部分时间让学生单独念单词,主要纠正发音。注意快速的随机轮流,让所有学生

对外汉语教案(精选)

对外汉语教案(精选)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收集整理的对外汉语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对象: 课程名称:初级汉语听力课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听力能力并提高听力水平。 2、掌握听力题的方法与技巧。 3、从听力材料中学习口语表达。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教具:录音机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50分钟) 一、组织课堂(2分钟) 二、学习生词(5分钟)当然 表示非常肯定。 例如:我问xx:你会说越南语吗?(xx是同学的名字)xx可以回答我,我是越南人,当然会说越南语了。 三、完成听力理解练习 (一)听句子并做练习 1.给学生5分钟时间熟悉听力理解练习的第一部分。

插入讲解做听力的方法:根据答案猜问题,带着问题听材料。 2.听两遍材料,第一遍让学生根据猜的内容听材料,并引导学生写出正确答案,评讲学生做错的题目,然后再听一遍巩固听到的内容。 我要包; 题中关键问香水是谁的; 要新报,不要旧报,如果新报在手上就不会再强调要新报;B没有涉及问别人要什么药,而是提及自己想要别的药,C文中也没有问到,而材料中问有没有别的药,说明他拿到了中药,但是想要别的药,所以说答案是他不喜欢中药; 材料种说了“这把红伞”;材料提及“也是”“学生”;看照片时才会说xx的照片真漂亮; 因为很累,不骑车,所以今天坐车,B选项不常骑车没有提及,C选项问今天谁骑车,也没有在材料中体现; 只有大夫才会说“我的病人”;在句中,老校长指的是以前的校长。 (二)听对话,选择正确答案 1.给学生5分钟时间熟悉听力理解练习的第一部分。巩固做听力的方法:根据答案猜问题,带着问题听材料。 2.前10题听两遍材料,第一遍让学生根据猜的内容听材料,并引导学生写出正确答案,评讲学生做错的`题目,然后再听一遍巩固听到的内容。

对外汉语教学说课教案模板(共3篇)

对外汉语教学说课教案模板(共3篇) 篇:对外汉语说课稿 对外汉语教学说课稿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初级汉语第一课《你好》。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等七个方面来说说我对本节课的理解和设计。诚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分析:《快乐汉语》依照由浅入深,循环递进的原则进行了科学的编排。练习的设计重点突出,综合性强;语法点的解释简洁而严谨;词汇的选择面广而实用。整套教材既强调培养学习者的语言交际能力,又注重词汇量的积累。学习者通过本教材的学习,一方面可全面掌握并强化所学的知识,另一方面又能为进入中高级阶段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本课分析: 招呼语对于日常生活是必不可少的,是最基本的表达。本课侧重听说,对于初学者来说,会比较容易学,也比较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课主要教授基本招呼语及练习。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熟练掌握见面打招呼。“你好。你好吗?我很好。” (2)掌握生词“你、好、吗、我、很”。 (3)掌握基本招呼句式,学会写汉字“你、很、好” (4)学会四个基本声调的发音,韵母“a o e”。 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以上教学目标,我把本课的教学重难点确立为:教学重点:见面打招呼。“你好。你好吗?我很好。” 教学难点:四个基本声调的发音,汉字“你、很、好”。

四、教学方法 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根据本课知识的教学特点,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识规律,我将采用以下的教法。 1.说教法 (1)说教法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按照“生词——课文——语法”的顺序教学。因为课文在安排上无论是词汇难度还是语法难度都是体现这一特点。 (2)突出重点和难点,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进行高频、有效的正面训练。 (3)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各种方式,启发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促使学生思考并正确理解重点词语和难句的理解。 2.图示法 利用PPT课件展示图片,让学生模仿练习。字卡展示生字,让学生认字。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先用英语或学生母语打招呼“Hello”,再用中文打招呼“你好”。图片展示,领学生读几遍“你好”。教师对学生说“你好”,学生回答老师“你好” (二)学习生字 1.你:引入 2.我,扩展他/她 3.好:你好 4.吗:你好吗? 5.很:我很好。他很好。你很好。 (三)学习课文 1.先用英语或学生母语问候“你好吗?”,再用中文说:你好吗?领读几遍“你好吗” 回答:我很好。领读几遍“你好吗” 2.师生互问,生之间互问。如:A:你好。B:你好。A:你好吗? B:我很好。 (四)做练习

对外汉语教学教案初级篇

对外汉语教学教案初级篇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第一课你好 课程名称:初级精读 教学对象:初级汉语水平留学生 授课学时:6课时(每课时45分钟) 使用教材: 教授者: 教学目的和要求 1、拼音a、o、e、I、u、ü及四声调的拼读,并能够拼读简单的复韵母。 2、会话:能够流利且正确地运用课本知识进行简短的会话。 3、书写:学会本课生词的“我、你、也、很、好、吗、呢、一”的拼写,尽量做到 笔画正确,合乎书写规则。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拼音:正确拼读单韵母和简单复韵母,注意学生的e、ǚ音的拼读。 正确书写拼音,包括声调标注的位置和是否轻声。 声调中的二声、三声对学生来说比较难,需要多次练习和纠正。 注意三声双读时,第一个三声变调的问题。 2、情景会话:“你好”较多用于第一次见面时互相问候。 “你好吗”则用于朋友之间的问候。 注意课后练习中“你好”与“您好”的区别: 您好:主要用于下级对上级、晚辈对长辈、年轻者对年老者的问候,是一种尊敬的说法。

3、书写:注意汉字结构,书写的笔画和笔顺。 书写对于零起点的学生来说比较困难,需要每天都坚持练习,可以把练习册中的整体书写练习改成笔顺的练习,这样有利于学生书写笔顺的正确。 第一课时 1、在黑板板书拼音和汉字“你好”。并标注AB对话形式,让学生能够看懂并逐渐熟 悉老师的习惯。 2、学生握手并说“你好”,与所有学生握手。 3、领读“你好”,老师与全班学生互动,学生与学生互动。 4、认读拼音:n、i、h、a、o、ao,a和i标注四声调,教师领读,学生跟读。注 意纠音以及学生二声三声的发音是否到位。 5、按照笔顺一笔一笔地在黑板上板书“你”、“好”,学生在下面跟写。 第二课时 1、复习第一节课所学的知识,。 2、书第一节课对话“你好”,在相近位置板书对话“你好吗”,引入新课。 3、老师领读,学生齐读,老师与学生对话,学生之间对话。 4、将“你好”“你好吗”一起进行对话。 5、认读拼音:e、en、m、w、y。 让学生自己拼读,注意声调和拼读的正确。 6、按照笔顺板书“我”、“很”、“也”、“吗”、“呢” 学生在笔记本上跟写。 7、检查学生所学内容。 部分学生到课堂前进行对话。

对外汉语补语教学顺序

对外汉语补语教学顺序 对外汉语补语是汉语语法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对于学习者而言,掌握补语的使用对于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度有重要的影响。对外汉语教学中对补语的教学顺序也显得尤为重要。下面给大家介绍10条关于对外汉语补语教学顺序的建议。 1.从单一的补语讲起 在对外汉语补语教学过程中,建议从单一的补语开始讲起,例如时间补语、地点补语等,这些补语较为简单,对于语言能力较差的学生容易理解。 2.引导学生熟悉补语的语法形式 引导学生在掌握单一补语的语法形式后,应逐渐熟悉其他补语的语法形式,包括宾语补足语、主语补足语等,同时要教授不同语法形式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3.分步骤讲解常用补语 对于常用的补语,应分步骤讲解,例如对于“把”和“给”这两个常用的动词补语,可以先讲解其基本语法形式,再引导学生逐步掌握其使用规则和注意事项。 4.考虑学生的语言背景 在对外汉语补语教学中,需要考虑学生的语言背景,例如对于英语母语的学生,可以对比英汉语言差异,说明在补语的应用上需要注意的事项。 5.引导学生进行语言模仿 在补语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语言模仿是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口语模仿,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语言表达技巧和语感。 6.注重课堂实践 补语教学中,应注重课堂实践,设计有趣的语言活动,帮助学生巩固和提高补语的应用能力,例如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式进行实践教学。 7.分析补语语义 在补语教学中,也需要关注补语的语义,例如宾语补足语可以表示描述事物的状态、程度、结果等,主语补足语可以表示事物的特征、身份等,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理解补语的语义含义。 8.引导学生使用合适的补语

在补语教学过程中,还应引导学生在不同语境下使用合适的补语,学生需要了解不同 补语的使用场景和搭配,避免在语言交流中出现不适当的补语使用。 9.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在补语教学过程中,还应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例如提供相关语料库、语言软件等 学习工具,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10.与其他语言知识结合 在对外汉语补语教学中,还应与其他语言知识结合起来,例如汉字教学、语音教学等,通过多种语言知识结合,综合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综合素质。 在对外汉语补语教学中,需要注重学生的语言能力、语言背景和语言学习兴趣,采用 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掌握补语的语法形式和应用技巧,提高对汉语语言的理解 和应用能力。

程度补语初级对外汉语教学教案

程度补语初级对外汉语教学教案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理解程度补语的概念和作用; 2.学生能够运用程度补语描述物品、人物、情感等程度; 3.学生能够在口语和写作中灵活使用程度补语。 教学内容: 1.程度补语的概念和作用; 2.常见的程度补语形式; 3.程度补语在口语和写作中的应用。 教学步骤: Step1. 导入 1.激发学生对于程度补语的兴趣,例如:“你们是否听过这些表达:非常、好、不错、超、非常棒、非常难、特别、最、极其、怎么样等等这些词汇?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 就是它们都是程度补语,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什么是程度补语,以及如何使用它们。” 2.向学生介绍程度补语的作用,例如:“程度补语是用来加强或者减弱词语的程度或 者意义的词语,它可以让我们更加准确地描述一个物品、人物或者情感的程度。” Step2. 语法讲解 1.讲解常见的程度补语形式,例如:“非常、很、特别、极其、最、超、少、多、稍微、大大地、非常好、有点儿、相当、不够、一点儿等。” 2.提供中英文对照的句子以帮助学生理解,例如: 中文:我非常喜欢中国菜。英文:I like Chinese food very much. 中文:我们的汉语老师非常有耐心。英文:Our Chinese teacher is very patient. 中文:昨天的考试很难。英文:Yesterday's exam was very difficult. 中文:那个学生很聪明,她的成绩最好。英文:That student is very smart and has the best grades.

中文:这个城市非常繁华。英文:This city is very busy. 中文:我稍微有点累。英文:I'm a bit tired. Step3. 课堂练习 1.通过给出中文句子,让学生翻译成英文,并且使用程度补语加强或者减弱程度。 例如: 中文:这个苹果不够甜。英文:This apple is not sweet enough. 中文:这个电影非常好看。英文:This movie is very good. 中文:这个冰激凌真是太好吃了。英文:This ice cream is really delicious. 中文:她有点儿累了。英文:She's a little bit tired. 中文:这个男孩很聪明。英文:This boy is very smart. 2.通过给出英文句子,让学生翻译成中文,并且使用程度补语加强或者减弱程度。 例如: 英文:He speaks Chinese very well. 中文:他中文说得非常好。 英文:The weather is extremely cold today. 中文:今天天气非常冷。 英文:She is a little bit shy. 中文:她有点儿害羞。 英文:The food in this restaurant is not very good. 中文:这个餐厅的食物不太好。 英文:I'm feeling quite sick. 中文:我感觉有点儿不舒服。 Step4. 课堂讨论 1.让学生讨论在哪些情景下需要使用程度补语,例如:“在描述物品、人物、情感、天气等方面,程度补语非常有用。” 2.让学生举例说明在口语和写作中如何使用程度补语。 例如:“在谈论食物时,我们可以说这个食物非常好吃,或者只是说它还可以。在谈论他人时,我们可以说她非常聪明,或者只是说她有点聪明。” Step5. 作业 1.让学生写一篇文章,描述他们喜欢的食物的程度,并且在文章中使用程度补语。

《汉语教程》初级对外汉语说课稿

初级对外汉语 第三版汉语教程第二册上 说课稿 各位尊敬的评委老师,你好。非常荣幸能在此处进行说课,此次说课内容将围绕第三版《汉语教程》第二册上这本教材设计初级对外汉语这门课程的教学设计。接下来,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内容、实施过程及教学反思等七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首先是教材分析部分,教材是开展教学和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依据。从《汉语教程》基本情况而言,其是北京语言大学编写的对外汉语系列教材的一年级部分,适用对象为零起点的汉语初学者。该套教材共分三册,每册分上、下两册,共计76课。以语音、词汇、汉字等语言要素为教学基础,通过课堂训练,逐步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言语技巧,培养学生用汉语进行社会交际的能力。该教材的体例是:课文、生词、注释、语音、语法、练习。 而教材《汉语教程》第二册上共有十二课,每课有2-3篇课文,每课平均有32个生词,每课有2-4个语法点。课文的形式以对话为主,也有短片记叙文,课文题材以日常生活为主,注重交际文化,题材丰富,符合初级阶段学生特点和大纲要求。学习者通过本教材的学习,一方面可全面掌握并强化所学知识,另一方面又能为进入下阶段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 其次是教学对象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为鲁班工坊的高职留学生,学习者均来自中亚国家。本班共20名学生,分别来自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等,平均年龄为21。学习者均为处于初级汉语水平的一年级外国留学生,学习本教材前以掌握3-400词汇量左右,接触汉语的时间并不长,仍应注重于语言的基础学习及交流学习当中。 从学生背景而言,鲁班工坊致力于培养合作国家熟悉中国技术、了解中国工艺、认知中国产品的技术技能人才,是中国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的重大创新。这些学生是鲁班工坊项目下的职高留学生。汉语的学习动机主要是帮助其掌握学校的学习内容及日常生活的交流,并帮助将来的工作所需。大部分学生处于典型的工具型动机。在此基础上,部分学生因喜爱中国、欣赏中国文化而学习汉语,属于文化融入型动机。根据学生的学习动机,在教学过程中应多讲授中国文化知识;同时为了让学生利用汉语找到合适的工作,,应让学生把所学的语言知识转化为言语交际能力,注重对学生使用汉语的能力培养。 从学生特色而言,中亚学生大部分性格比较外向,上课喜欢动脑筋‘问问题,但部分学生自律能力较差。主要因为学生觉得授课方式枯燥乏味,引不起学生兴趣,难以集中注意力。针对此情况,教室应先培养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展示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从学生兴趣点让学生主动学习,而非被动灌输。其二,学生喜欢集体活动或合作学习。中亚留学生非常喜欢群聚,很团结。在课堂上,可多设置对话练习,利用群体力量区影响个人。利用此特质,设计合作学习活动,如话题小组讨论或访问型课题研究等,从而让学生愉快学习。 三、教学目标 从教学目标而言,本课程的总体教学目标是通过对《汉语教程》第二册下的学习,掌握

对外汉语综合课教案(初级)教学教材

对外汉语综合课教案 (初级)

初级汉语综合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希望同学们能理解并掌握课文生词 2.掌握并正确运用新的语法点 3. 理解课文内容并流利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 1. 词汇: 尤其、爱、有名 2.语法: 理解并正确把握语气词“了”在句末的用法 (文中“刮风了”“几点了”) 3. 课文与功能: 结合课文讨论喜欢的季节 三.课时安排:100分钟 四.教具准备: 1、PPT课件 2、图片 五、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两分钟):师生问候,教师点名,目光关注到每一个学生,向学生传递上课信息。 (二)复习及引入(10分钟): 1、检查作业,听写上节课生词 2、请学生用上节课学过的语法造句,老师简单点评,师生快速问答上节课内容,以巩固所学知识。 3、提醒同学天气转冷,及时加衣,照顾好自己。 (三)学习新课(80分钟): 1、【导入新课】(5分钟):展示图片一--冬天的雪景,老师先表达下自己对冬天的感受:畏惧—怕冷。再请同学们谈论下自己是否喜欢冬天,为什么。 2.【学习生词】(20分钟): (1)老师先顺读课文一遍,同学们按照课文生词表找出生词所在 (2)生词和重点词语 生词:以PPT集体展示生词,老师带读一边,学生齐读一边,学生接龙式读一遍,每人读两个(老师指导发音难点并给学生随时正音,学生齐读时,老师只纠正有普遍意义的发音错误,学生个别读时,老师有错必纠)

重点词语:(重点讲解大约三四个生词) 例如:尤其、爱、有名。 具体讲解过程如下: A.尤其:这是个副词。表示更加,一般用在句子的后一部分。 (一)尤其+形 词语扩展:尤其漂亮、尤其便宜 师生互动: 1.老师说大家的衣服都很好看,你认为玛丽的衣服最好看,你可以说? ---------玛丽的衣服尤其漂亮。 2. 校园外有很多超市,东西都便宜,其中一家特别便 宜,我们可以说?----------这家超市尤其便宜。 (讲解例句:第一个例句,用到了尤其,在这里主要是说玛丽的衣服在全体衣服当中最好看。第二个句子表示与别的超市相比,这家更便宜) (二)尤其+是 例句:大家学习都很认真,尤其是玛丽。 师生互动:你喜欢吃中国菜吗?尤其是什么菜? 你喜欢体育运动吗?尤其是() B.爱:这是个动词。表达的意思是喜爱。

对外汉语教学40基本语法和教案

基本语法项目(40项) ●主语—谓语—宾语 我学习汉语 ●定语、状语、补语 我的朋友学习汉语他认真地学习汉语他学得很好 1.用疑问代词的疑问句:他是谁?/ 这是什么书?/ 你去哪儿?/ 怎么去? 2.正反疑问句:1.你是不是中国人?/ 你去不去商店?/ 你忙不忙? 2.你是中国人不是?/ 你有没有词典?/ 你有词典没有? 3.用“还是”的选择疑问句:你喝咖啡还是啤酒?/ 你去商店还是(去)书店? 注意区别:A还是B ? // A或者B 4.定语:1.的 + 名词:这是我的书,那是他的笔。(领属关系) 2.不用“的”:这是中文书。/ 他是汉语老师。(说明性质) 他是我爸爸。/ 那是我们学校。(亲属或单位) 3.动词…的+名词:这是我买的书。/ 看电影的人很多 5.状语: 1.副词作状语:我常去商店。 2.双音节形容词作状语(常用“地”):他高兴地说:“……”。 3.单音节形容词作状语(不用“地”):你快走!/ 我要多听多说。 4.形容词前有程度副词(一般要用“地”):他们很认真地学习。 5.介词短语作状语:我在中国学习。/ 我在他那儿看电视。/ 我从美国来。 / 我跟中国老师学汉语。/ 我给他写信。 / 你往前走 / 我对他说

6.存现句:处所+动词+名词 1.表示存在:墙上有(挂着)一幅画。 2.表示出现:前边来了一个人。 3.表示消失:停车场上开走了一辆车。 7.动态助词“了”:动词+了(“了”在动词后,表示动作完成): 1.昨天我去了书店,他没有去书店。(过去:动作已经完成)2.明天我吃了早饭去书店。(将来:动作1完成后会出现动作2)3.每天我吃了早饭就去学校。(平时:动作1完成后出现动作2) 8.语气助词“了”(一):句子+了(“了”在句尾,表示事情已经发生): 1.现在他去书店买书了。 2.昨天你去书店了没有?(正反问) 9.语气助词“了”(二):名词 / 形容词 / 句子+了(“了”在句尾,表示变化): 1.春天了,天气暖和了。 2.他现在是大学生了,可以独立生活了。 10.表示很快会发生:“要---了、就要---了、快---了、快要---了”:1.要下雨了。/ 新年快到了。/ 汽车快要开了。 2.我明天就要(*快要)回国了。(“快要”前不能用时间词语) 11.动态助词“了”+ 数量词 + 语气助词“了”(可能继续,或不再继续):1.现在,我学汉语学了一年了,我还要学一年。(还要继续) 2.我学汉语学了一年了,以后不学了。(不再继续) 12.动态助词“着”:动词+着(表示动作或状态的持续): 1.外边下着雨,刮着风。(动作的持续) 2.教室里的窗开着,门关着。(状态的持续)

对外汉语教学教案设计

对外汉语教学教案设计 篇一:对外汉语教学课堂教案设计 对外汉语教学课堂教案设计 基本原则 课型分明(综合、口语、听力、阅读)学生为主精讲多练随讲随练反复重现直观形象多向互动轻松活泼 主要内容 ?初级综合课(语音阶段)课堂教案设计 ?初级综合课(字词阶段)课堂教案设计 ?中级综合课课堂教案设计 ?口语课(初级)课堂教案设计 ?口语课(高级)课堂教案设计 ?听力课(初级)课堂教案设计 ?听力课(中级)课堂教案设计 ?汉字课课堂教案设计 ?初级综合课(语音阶段)课堂教案的设计与编写 ?初级综合课(字词阶段)课堂教案设计与编写 ?口语课(初级)课堂教案设计与编写 ?听力课(初级)课堂教案设计与编写 ?阅读课(初级)课堂教案设计与编写

?才艺课(初级)课堂教案设计与编写 ?汉字课(初级)课堂教案设计与编写 教案主要项目 ?教学对象所用教材教学目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辅助教学手段教学时数 容与步骤教学反思 第一章初级综合课( 语音阶段)课堂教案设计《汉语不太难》一、教学对象 ?接受正规学校教育的长期班留学生(不区分母语混合编班),汉语水平为零起点 二、所用教材 ?《汉语教程(第一册)》(杨寄洲主编,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9) ?本课教案是为语音阶段教学设计的 三、教学目的 教学内 ?完成本课所有教学内容,使学习者掌握有关鼻韵母的发音要领 ?能够准确听辨、认读所学词汇 ?能用标准的普通话语音,运用带“吗”的问句进行问候与询问四、教学重点 ?语音:an / en, ang / eng / ong、轻声、全三声 ?词汇:忙、吗、很、汉语、难、太、爸爸、妈妈、哥哥、弟弟、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教案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掌握汉语语法的基本知识和运用方法; 2. 培养学生分析语法现象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汉语表达能力和语感; 4. 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语法基本概念的解释和运用方法的讲解; 难点:语法知识的整合和系统化; 三、教学策略 本课程采用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和实践性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要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突出语法知识与现实习惯的结合。教学过程要以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为主要方式,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和实践,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 第一章语法概述 1、语言和语法的概念和关系; 2、语法分类和基本术语; 3、语法标记和语法符号。 第二章词汇和词类 1、词汇定义和分类; 2、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的定义和用法。 第三章句子成分 1、主语和谓语; 2、宾语、定语、状语和补语;

3、句子成分的分类和基本用法。 1、简单句和复合句的基本概念; 2、并列句、从句、独立主格结构和不定式结构的定义和特点。 第五章句子的语态和语气 3、句子的语态和语气的变化规律和运用方法。 五、教学评价 1、期中和期末考试; 2、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 3、作业和课外阅读。 六、教学资源 1、教材:《汉语语法教程》; 2、课件:PPT、Word文档; 3、其他教具:黑板、笔记本电脑、多媒体音箱、视频播放器等。 七、教学计划 本课程为60学时,具体教学计划如下: 1.1 语法的定义和作用; 第四周:句子结构 第六周:句子的语调和停顿 6.2 停顿的定义和分类; 第七周 ~ 第十周:综合讲解和分组讨论 1. 分组讨论和展示; 2. 整合和运用前六周所学的语法知识; 3. 实践性学习和反馈。 第十一周 ~ 第十五周:期中考试和复习 1. 组件期中考试;

对外汉语优秀教案集

对外汉语优秀教案集 【篇一:对外汉语优秀教案集】 对外汉语综合课优秀教案集电子版 1.学习“你,我,他”让学生自我介绍学习句型“你叫什么名字?”“我叫?.”练习:让全班学生互相问:你叫什么名字?,然后问学生“他叫什么名字?她叫什么名字? 2.学习简单问好:a:你好,请问,你叫什么名字?b:我叫.,你呢?a:我叫.,认识你很高兴b:我也是。 3.handout1 :中国和中文甲骨文:简单拼音单词 4.由单词引申到汉语拼音的声调,学习4个声调1)声母initial;2)韵母final;3)声调tone. example:shyng elementary letter a o e i u ? 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 c s zh ch sh r y w 5.人称代词,你,我,他,你们,我们,他们,你们的,我们的,他们的练习:我的书,你的水,我的妈妈,他的爸爸等 6.to be; to have初级汉语综合课《第2课》 1.学习“你,我,他”学习句型“你叫什么名字?”“我叫?.” 2.学习简单问好:a:你好,请问,你叫什么名字?b:我叫.,你呢?a:我叫?.,认识你很高兴b:我也是。 2、能准确拼读“zh ch sh产和带调韵母拼成的音节。 3、学会“zhi chi shi ri””四个整体认读音节。 教学难点:区别声母“zh ch sh严和整体认读音节“zhi chi shi ri””, 理解它们各自的不同用处,为今后能正确拼读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1、顺序背诵学过的17个声母。 2、读6个单韵母。 3、带调的单韵母。 二、借助插图学习声母“2卜ch sh产的音形。 1、学生自己借助图学习声母的音形。 2、问:谁能结合图的意思试着读一读字母的音? 3、学生根据图中所画的“织毛衣”的“织”、”吃东西”的“吃”、“大狮子”的“狮”来试读字母,卜ch sh产的发音,如果学生读对了一定给予表扬,如果读错 了也不要批评,可以请别的同学试读。 4、三个字母的音试读后,教师要进行范读后告诉学生:“zh ch sh产这四个声母都是翘舌音。发音时,舌头都要翘起,但要注意舌头不要卷得过于往后,不能顶在上腭正中,应当把舌头顶在上牙床靠上一点的部位。读的时候要注意轻短。

(完整word版)对外汉语教案精选

对外汉语教案精选 导语:对外汉语,顾名思义,是以其他语言为母语的国家或民族的人为对象的汉语教学.以下是品才整理的对外汉语教案范文精选,欢迎阅读参考。 对外汉语教案范文精选 一。教学对象/班级 二. 课型:听力、口语、综合、汉字 三。教材:名称、第几册 四. 教具:口型图、图片、多媒体课件 五. 教学内容:词汇数量、课文内容 六. 教学目的、要求:重点词语、语法点;功能目标;技能训练 七。教学重点、难点:如“了"、“把”、同义词 八. 教学时间/课时安排/时间分配:100分钟 九。教学步骤/环节/过程: 1. 复习旧课:字、词、语法、课文,写、说等. 2. 学习新课: (1)学习生词:认读、部分词语扩展、用法 (2)讲练课文:听、读、讲、会话、问答 (3) 重点词语讲练: (4)语法点讲练:释义、形式、练习 3. 活用练习:综合练习、各类形式的练习题

4. 小结与布置作业: 十。板书设计: 十一。课后记/思考/评估:成功与教训;值得注意的问题;哪些问题没讲清楚;哪些问题学生掌握起来较困难等. 1、《中国城市的自行车交通》 : 20XX年3月8日 :绍兴文理学院文科楼410教室 :汉语中级班 8人(其组成为:韩国学生5人,日本学生1人,奥地利学生1人,也门学生1人,均为学习汉语半年以上的长期班留学生) :汉语精读 :《汉语初级阅读A》(熊文主编,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第二单元附加练习“动宾词"部分;第三单元课文一《中国城市的自行车交通》及其相关练习 :掌握汉语的动宾词及动宾短语 掌握含“更"的比较句 掌握用“先…再/然后/接着”的句式来叙述事情的先后 :含“更”的比较句 用“先…再/然后/接着"的句式来叙述事情的先后 :2课时 :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对外汉语初级综合课词汇教学教案案例分析

对外汉语初级综合课词汇教学教案案例分析 对外汉语初级综合课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门重要课程,也是学生打好汉语基础的关 键阶段。在初级综合课教学中,词汇教学是至关重要的一环。本文将通过分析一份关于对 外汉语初级综合课词汇教学教案案例,来探讨如何有效地进行词汇教学。 一、教学背景 在对外汉语初级综合课的教学中,学生通常是来自各个国家的汉语学习者,他们有着 不同的母语背景和文化背景。在词汇教学中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多样性,在教学过程中要注 重学生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帮助他们学会运用所学词汇进行交流和表达。 二、教学目标 针对初级综合课的学生特点和词汇教学的重要性,教学目标可以确定为:通过本节课 的教学,学生能够掌握大约20个日常交际所需的词汇,并能够在实际情境中灵活运用这些词汇进行交流。 三、教学内容 以“家庭”为主题,教学内容包括家庭成员的称呼和相关的日常活动词汇。同时也要 包括一些相关的短语和句型,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交际表达。 四、教学步骤 步骤一:导入 通过一些与家庭相关的图片或视频,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 他们对话题的联想和思考。 步骤二:呈现新词汇 教师给学生呈现本节课要学习的新词汇,采用图片和实物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更直 观地了解词汇的意义和使用场景。可以通过比划、示范等方式,让学生从多个角度感知这 些词汇。 步骤三:教学尝试 在完成新词汇的呈现后,教师进行一些简单的教学尝试,例如给学生出示词卡或图片,让学生说出对应的词汇,或者通过游戏、竞赛等形式来帮助学生巩固新学的词汇。 步骤四:情景交际

通过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方式,营造出真实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 所学词汇进行交际。教师也要注意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及时的指导和纠正,帮助他们不断提 高语言表达能力。 步骤五:巩固和拓展 在情景交际后,教师可以通过补充一些相关的短语和句型,帮助学生更好地将所学词 汇融入到语言中去。也可以通过字谜、填空等形式,让学生进行语言运用的巩固和拓展。 五、教学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可以采用口头评价、书面评 价等形式,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度,并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教师要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和总结,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总结 教学中的得失,并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进。同时也要寻求同行和学生的反馈意见,不断提 高教学质量。 七、教学建议 在对外汉语初级综合课的词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灵活运用多 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词汇。同时也要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和 兴趣,创设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对外汉语初级综合课的词汇教学是教学中的重中之重,需要教师充分重视和精心设计。通过本文的教案案例分析,希望可以对对外汉语初级综合课的词汇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和 借鉴。

对外汉语语法教案模板(多篇)

对外汉语语法教案模板(多篇) 第1篇:对外汉语语法教案 初级汉语综合课教案 ——《成功需要多长时间》 一、教学对象 本教案的教学对象大约学习了一个学期的汉语,掌握的汉语词汇在400个左右。 二、教学内容 “汉语综合课”是对外汉语教学语言技能课中的主干课,也叫核心课、精读课。“汉语综合课”以讲解教授汉语语言知识为主要教学任务。 1.由“V了”句型,引申讲解“了”的两个用法。 2.掌握“V去”表示的语法意义并能熟练运用。 3.归纳结果补语 4.掌握并能熟练运用“如果······就······”句型。 三、教学目标 1.能够掌握“V了”、“V去”的用法,并能造句。 2.能够根据模拟的语境,使用不同的结果补语。 四、教学方法 1.复习旧课时采用“听写生词—听课文录音—提问课文内容—学生复述课文”等步骤让学生对上节课的内容进一步巩固。 2.语法讲解根据语法点难易程度,采用不同的方式让学生了解领悟其内涵。可以利用、创造情景,行为动作演示,使用图片和多种教具等方式,并让学生

大量模仿练习熟悉语法点的使用,最后需要对语法点进行简单的总结归纳,让学生加深印象。 五、教学过程(2课时)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课文中及课后练习中涉及的相对重要的语言点,并使之能根据不同语境熟练应用。 (一)“得了”→“V了” 引入:根据课堂情境,有些同学正在吃早饭,有些同学已经吃过早饭了,给出两个句子让学生进行对比。“着”的用法以前已经学过。 “我吃着早饭。” ——“我吃了早饭。” 解释:第一个句子中“着”表示动作正在进行,正在吃早饭,不是吃过了,也不是没吃;第二个句子中的“了”放在动词表示动作已经完成,“吃”这个动作发生在过去。 造句:(提供情境,让学生造句) 昨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我们昨天学(习)了生词。 昨天晚上我们学校有人开演唱会,你们去了吗?——我们昨天看了演唱会。引申:“了”的另一种用法,放在句末表示变化,变化是指这个句子表达的事情希望对方当做个新情况,得到足够重视。 例1 A今天他自己做作业了。——他以前都是抄别人的,现在自己做,(是否该奖励他?) B今天他自己做了作业。——他天天都自己做作业,今天做作业这件事他已经完成。 例2 A 我看了晚会。

对外汉语教案(5篇)

对外汉语教案(5篇) 对外汉语教案1 课标:第一单元语音部分(10课时),第七课时,声调 学生:无汉语基础以英语为母语的美国学生(18-20岁)(前面几个课时中学*完了声韵母及其组合) 课型:综合型 教学内容:声调(定义、调类(阴*,阳*,上声,去声)、调号、调值 教学目标:通过这节课的学*,学生能够 1)知识目标:掌握汉语声调的基本知识 2)技能目标:能够识别四个声调,正确标调及读出四个声调 3)情感目标:对汉字语音产生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声调的调类,调号,调值 难点:调值,及声调的实际读法 教学方法:任务型教学法,讲授法,谈话法 教具:教材,黑板,课件PPT 时间:上午8:00-8:45 教学过程 1.复*检查(5分钟)

1) 复*声韵母(学生每天以不同的声母或韵母作为自己的名字,老师上课时点名,点到哪个声母或韵母,名字为那个声母或韵母的学生就答道。) 2) 老师写几个声母,未标声调的韵母及这些声母与未标声调的韵母组合在黑板上,叫学生齐读(如:b, m, h, a, ei, ing, ba, ma, hei, bing ) 2.讲授新课(15分钟) 1)在黑板上板书一组标有声调的韵母(如:ā á ǎ à ),叫学生尝试着去读。 2)导入本堂课所学内容——声调。 3)讲解声调里面的一些基本概念(如:声调的含义,调值,调类,调号)。 4)借助五线谱引导学生找到四个声调的音位。 5)对着五线谱逐一地教学生四个声调的读法(注重半上的教学)。 6)举不同调不同义的汉字进行对比教学,强调声调在汉语中的作用。如:mā má mǎ mà dī dí dǐ dì zhī zhí zhǐ zhì 妈麻马骂,低笛底弟,知直纸至 yī yí yǐ yì fēi féi fěi fèi 衣宜以意,飞肥匪费 3.练*巩固(20分钟)

(完整版)对外汉语语法教案

初级汉语综合课教案 ——《成功需要多长时间》 一、教学对象 本教案的教学对象大约学习了一个学期的汉语,掌握的汉语词汇在400个左右。 二、教学内容 “汉语综合课”是对外汉语教学语言技能课中的主干课,也叫核心课、精读课。“汉语 综合课”以讲解教授汉语语言知识为主要教学任务。 1.由“V了”句型,引申讲解“了”的两个用法。 2.掌握“V去"表示的语法意义并能熟练运用。 3.归纳结果补语 4.掌握并能熟练运用“如果······就······”句型. 三、教学目标 1.能够掌握“V了”、“V去"的用法,并能造句。 2.能够根据模拟的语境,使用不同的结果补语。 四、教学方法 1.复习旧课时采用“听写生词—听课文录音—提问课文内容-学生复述课文”等步骤让学生对上节课的 内容进一步巩固。 2.语法讲解 根据语法点难易程度,采用不同的方式让学生了解领悟其内涵。可以利用、创造情景,行为动作演示,使用图片和多种教具等方式,并让学生大量模仿练习熟悉语法点的使用,最后需要对语法点进行简单的总结归纳,让学生加深印象. 五、教学过程(2课时)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课文中及课后练习中涉及的相对重要的语言点,并使之能根据不同语境熟练应用. (一)“得了”→“V了” 引入:根据课堂情境,有些同学正在吃早饭,有些同学已经吃过早饭了,给出两个句子让学生进行对比。“着"的用法以前已经学过.

“我吃着早饭。" ——“我吃了早饭。” 解释:第一个句子中“着"表示动作正在进行,正在吃早饭,不是吃过了,也不是没吃;第二个句子中的“了”放在动词表示动作已经完成,“吃”这个动作发生在过去。 造句:(提供情境,让学生造句) 昨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我们昨天学(习)了生词。 昨天晚上我们学校有人开演唱会,你们去了吗?-—我们昨天看了演唱会。 引申:“了”的另一种用法,放在句末表示变化,变化是指这个句子表达的事情希望对方当做个新情况,得到足够重视. 例1 A今天他自己做作业了。-—他以前都是抄别人的,现在自己做,(是否该奖励他?) B今天他自己做了作业。--他天天都自己做作业,今天做作业这件事他已经完成。 例2 A 我看了晚会. B 我看晚会了。 C 我看了晚会了。 A句中,前提是,说话前我没有看晚会,表达的是“看晚会"这件事完成,又如:我看了这本书,他做了作业. B句前提不一样,也许我之前不打算看晚会,从来不看,现在我看了,那么“我看晚会"这件事是个新的情况,说话人带有希望听话人注意到这个新情况的心态,或者可能是在暗示对方:下次晚会我 们一起去看吧。 C句出现两个“了”,就同时有完成和变化的含义。 (二)V去(掉) 表示受事因为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而消失。 例:1.他辞去了大学的工作。(现在,工作没有了) 2.他檫去脸上的汗,继续向上爬.(脸上本来有汗,现在没有了) 动作演示:用黑板檫檫掉黑板上的字。——让学生造句。 引申:“V+补语(结果补语)” 完听完画完做完吃完 见看见听见 到看到听到买到找到得到 着找着买着点着睡着 去/掉辞去花去擦去洗去脱去 懂看懂听懂 走飞走偷走借走拿走

对外汉语教学法教案[修改版]

第一篇:对外汉语教学法教案 对外汉语教学法教案 时间:9月初—11月初 8周,每周1课 总述 一课程:教学法二教材:对外汉语教学法(吴勇毅编)三教学对象:大四早晚班四教学内容: 第二语言/外语教学的普遍理论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和外语教学的具体实践(定义、区别、能力标准、教学大纲、教学模式、教材的选择与使用、课堂教学设计、课堂教学突发事件、语法和词汇实际教学、课堂教学案例、教师应具备的素质)五教学目标: 掌握第二语言/外语教学的体系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实际教学方法与技巧。六教学重难点: 第二章、第七章、第九章、第十一章 七课时安排:每周1课时,共12章,一 周1课时,此为8课时教案。八教学用具:白板,白板笔。 教学法第一章教案 1.教学内容:第一章第二语言与外语教 学法 2.教学目标:初步了解有关课堂教学方法 的理论性知识。 3.教学重难点:理查德和罗杰斯的伞状教 学法框架与吕必松的四 大环节间的异同4教学步骤: (1)课堂给出2分钟时间快速阅读,找出分别本章四个人的理论,让学生分别回答。(2)区别安东尼与王才仁的教学框架思路,分别总结出二者实践与认识的关系思路。(3)逐条解释理查德与罗杰斯的伞状教学法框架。 (4)简单比较伞状教学法框架中的Approach和Design、Procedure与吕必松的“总体设计、教材编写、

课堂教学、测试”四大环节的不同。 5作业:复习本章,预习第二章 第二章节教案 1.教学内容:第二章第 一、二节 2.教学目标:掌握第二语言教学/外语教 学定义、二者的区别、环 境对在二语/外语背景下 对汉语学习的影响。3.教学重难点:第二语言教学与外语教学 的区别、不同语言环境下 汉语习得的特点4.教学步骤: (1)快速阅读让学生找出“第二语言” 及外语的定义,分别加以解释。(2)第二语言/外语学习的目的。(3)第二语言/外语的区别(主要强调 语言学习环境) 5.作业:第二章课后练习第 一、二题 第三章第三节教案1.教学内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与汉 语作为外语教学的差异。2.教学目标:掌握从三个方面(教师、教 材、教学法)来区分二者的 差别,了解从三个方面来看 二者的特征。3.教学重难点:汉语作为外语教学的教材 特点。4.教学步骤: (1)总体概述区分第二语言教学与外语教学的原因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