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5单元 欧洲的宗教改革 第3课 宗教改革运动的扩展

〖第3课宗教改革运动的扩展〗之小

船创作

一、加尔文宗教改革

1.背景

(1)受到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影响。

(2)加尔文发表了《基督教原理》等论著,提出了自己的宗教改革主张。

(3)1541年,日内瓦政权邀请加尔文主持宗教改革。

2.内容

(1)宗教仪式:主张简化宗教仪式。

(2)宗教思想:思想核心是“先定论”。

(3)宗教精神:认为财富是成功的标志,主张选民要以奋斗精神取得事业成功。

(4)教会组织:建立共和式的长老制。

3.影响

(1)讲道和阅读《圣经》成为日内瓦人的日常宗教活动。

(2)加尔文的宗教改革主张传播到欧洲许多地区,日内瓦

被称为“新教的罗马”。

加尔文宗教改革进步性的表现

加尔文教相对于路德教,对西欧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影响极大,主要表现在:

(1)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

(2)主张选民要有奋斗精神和一些高尚品德,引起社会风气的变化,反映了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

(3)主张建立共和式的长老制度和政教合一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权形式,对后来的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重要影响。

二、亨利八世宗教改革

1.背景

(1)经济:16世纪初,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开始崛起。

(2)政治:日益集权的英国君主力图摆脱罗马教权的控制。

(3)思想:随着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思想的传播,英国社会各阶层反教会情绪不断高涨。

(4)导火线:亨利八世离婚案。

2.内容

(1)1529年的改革法令

①教会立法须经国王批准方可生效。

②教会向罗马教廷缴纳的年贡改交国库。

③取消教皇的最高宗教司法权和教皇任命英国主教等神职人员的权力,任命改革派教士领导英国教会。

(2)1534年,颁布“至尊法案”

①规定国王为英国教会最高首脑,拥有任命教职、召开教会、审查教规的权力。

②保留天主教主教制、基本教义和仪式。

③没收修道院的财产归王室所有。

3.影响

(1)确立了改革后的英国基督教为英国国教。

(2)英国国教会成为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

英国宗教改革的特点

(1)采取了自上而下的方式进行。

(2)不再从属于罗马教廷,但改革没有废除天主教的教义和仪式,保留了大量天主教的残余。

(3)进一步产生了新的反对派。

三、宗教改革与社会变革

1.派别:路德派、加尔文派、英国国教。

2.实质:西欧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里进行的一场反对封建统治的政治斗争。

3.影响

(1)打击了天主教在欧洲的神权统治,促进了欧洲民族意识的高涨和民族国家的发展。

(2)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3)否定罗马天主教会的权威,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4)加尔文派成为日后尼德兰革命的旗帜,促使英国形成清教运动,开始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课中思考] 阅读教材P72“学思之窗”,思考:请你参考加尔文的宗教改革主张,思考为什么说他所进行的宗教革命运动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提示】(1)他认为财富是蒙上帝恩赐的人获得成功的标志,主张选民要以奋斗精神取得事业成功,并且具有节制、忍耐、简朴、诚实、讲信用和谦逊等高尚的美德。

(2)鼓励人们鄙视懒惰与保守,鼓励积极开拓进取,勤勉敬业,坚持不懈,获取最后成功。

(3)实际上都为资产阶级的经济活动披上了神圣的宗教外衣,所以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欧洲宗教改革的特点和影响[史料一] 比较一般的历史的运动带有宗教的色彩,甚至在基督教传播的范围内,具有真正普遍意义的革命也只有在资产阶级以往的解放斗争的最初阶段的历史,即从13世纪起到17世纪,才带有这种宗教色彩;而且这种色彩……要用以往的整个中世纪的历史来解释,中世纪的历史只知道一种形式的意识形态,即宗教和神学。

——据恩格斯的评论

(1)根据史料一,指出资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最初阶段”采取何种形式?为什么?

【答案提示】形式:反对天主教神学的形式。原因:中世纪的西欧,天主教是封建主阶级进行精神统治的有力工具。

[问题剖析]史料一是恩格斯对欧洲宗教改革的评论,正确理解本段史料,必须将西式语言转换为中式语言。何种形式可提取“带有宗教的色彩”回答,原因联系分号之后的内容“只知道一种形式……即宗教和神学”,据此分析概括。

[史料二] 16世纪欧洲的宗教改革导致了基督教世界中信仰体系的大分化和大组合。虽然各地、各个宗教派别有所不同,但总的说来,是世界性的宗教帝国让位于地方化、民族化的宗教组织;有形的宗教仪式崇拜,让位于无形的精神信仰崇拜。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2)结合史料二分析,宗教改革后欧洲宗教世界呈现出哪些特点?

【答案提示】一些地方化、民族化的新教组织出现;教会组织和宗教仪式简化,人们普遍接受信仰即可得救的主张。

[问题剖析]题目强调的是“欧洲宗教世界”的特点,

因此可以从史料二第二句分号前后的内容概括,特别是两个“让位于”。

欧洲宗教改革的特点和影响

(1)特点

①宗教改革是一场意识形态领域的反对封建统治和罗马神权统治的政治运动。

②改革是披着宗教外衣或采取宗教“异端”的形式进行的,把斗争矛头指向天主教会,建立起适应本民族的宗教。

(2)影响

①政治:打击了西欧的封建势力,摧毁了天主教的精神独裁,新教成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旗帜;加强了君主专制制度,增强了新兴民族国家的力量。

②经济:没收了教会的大量土地和财产。

③文化:促进了西欧各国民族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④思想: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打破对罗马教会的迷信,解放了思想,人文主义得到进一步的传播和发展;为启蒙运动做了思想准备。

一、加尔文宗教改革与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异同

1.相同

都否定罗马天主教皇的权威,主张信仰得救的原则,都坚持《圣经》绝对权威,反对教皇权威,主张简化宗教仪式。

2.不同

(1)路德的神学思想中人是出发点和目的,而加尔文的神学思想中上帝是一切的出发点和目的。

(2)路德宣称教徒“因信称义”,十分强调精神领域里个人信仰在获救中的决定性作用,而加尔文比马丁·路德更进一步,提出了“先定论”的学说,认为上帝预先的挑选才真正是决定一切的基础。

(3)路德使人的精神被赋予了神圣性;加尔文则使现实的经济活动也获得了神圣性。

(4)加尔文的主张更为激进,其更激进之处表现在建立民主教会和严厉排斥异己,以及主张国家的民主化与共和化上。加尔文的主张更适应了资产阶级激进派的要求,影响到欧洲的大部分地区,特别对法国和英国的历史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

二、德国、瑞士和英国三大宗教改革运动

三、新教与天主教(旧教)的主要差异

1.在经典方面:新教认为,《圣经》是教徒的唯一最高权威;而天主教则认为《圣经》只有通过罗马教廷的解释才能成为教徒的最高权威。

2.在教义方面:新教主张“因信称义”,破除罗马教皇的绝对权威,开展革新;而天主教则要维护教皇传统的绝对权威和领导地位,主张“因行称义”,教权高于王权。

3.在教规方面:新教无严格的教规制度,其活动方式较为灵活、开放,与各方面接触和对话;而天主教则有严格的教规制度,其活动方式较为保守。

4.在仪式方面:新教主张主教、牧师都可以结婚,反对独身;而天主教则规定,主教、神父都不能结婚,必须“守贞洁”,终身不娶。

[课堂小结]

知识网络答题术语

1.加尔文的先定论,实质上反映了早期资本原始积累时期

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加尔文的主张更适应了资产阶级激

进派的要求,产生了更为广泛的国际影响。

2.亨利八世的宗教改革其主要原因不是出于纯洁信仰,

而是出于现实政治和国家利益的需要,其动机是维护日益

强大的王权。

3.宗教改革在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都产生了重要影

响,为即将到来的资产阶级革命做了思想意识方面的准

备。

1.加尔文认为:“得不得救在乎神的拣选,人的意志无法改变。”这一主张 ( )

A.强调了天主教会的作用

D.否定了个人努力的必要性

C.批判了“因信称义”学说

D.否定了对教皇的盲从

D[材料信息“得不得救在乎神的拣选,人的意志无法改变”,这里强调的是神的作用,否定了天主教会的作用,故A项错误;加尔文认为一个人之所以发财致富,完全靠上帝的恩赐,从神学角度论证了个人奋斗的必要性、合理性,故B项错误;加尔文把“依靠信仰才能得救”解释成“先定论”,发展了“因信称义”学说,故C项错误;加尔文的“先定论”否定了对教皇的盲从,故D项正确。]

2.西欧的宗教改革中英国的宗教改革最具有独特之处,最独特的表现是 ( )

A.反对罗马天主教会

B.确定“教随国定”的原则

C.最激进,符合资产阶级利益

D.依靠王权自上而下发动

D[英国宗教改革的最大特点是在国王的领导下,摆脱了罗马天主教廷的控制,并没有对内容进行改革。] 3.宗教改革家加尔文提出“先定论”,主张信徒不仅要信仰上帝,还要做荣耀上帝的“善功”(对职业劳动和简朴生活的热爱)。这一思想的提出( )

A.巩固了民众对宗教的信仰

B.扩大了路德教的社会影响

C.强化了天主教的禁欲思想

D.拉近了宗教与世俗的距离

D[本题旨在考查正确解读材料的能力。根据题干“先定论”“对职业劳动和简朴生活的热爱”等信息可知,加尔文主张热爱世俗生活,这样就拉近了宗教与世俗的距离,故选D项;民众对宗教的信仰并没有倒塌,“巩固”的说法不准确,排除A项;加尔文倡导宗教改革形成了加尔文派,不是路德派,排除B项;加尔文宗教改革是在弱化天主教的传统禁欲主义束缚,排除C项。]

4.1534年,英国国会通过《至尊法》,宣布英国国王是“英国教会和教士的保卫者和唯一的最高元首”。一切臣民在需要时都得作效忠至尊的宣誓,承认亨利而否定教皇的宗教领袖地位。英国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A.建立本民族的教会

B.加强世俗统治的权力

C.摆脱罗马教皇控制

D.维护民族国家的利益

B[材料讲的是教会国有,国王是宗教的领袖,这样主要是为了加强世俗统治的权力,故选B项;A、C、D三项都是目的,但不是主要目的,排除。]

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6世纪,英国王权得到加强,国王为打击天主教会势力,自上而下地推行宗教改革。规定英国国王为英国教会的最高首脑,拥有任免教职和决定教义的大权;教会不再从属于罗马教皇,但天主教的教义、制度和仪式仍然不变;未经国王同意,教会无权召开宗教会议,更不许任意修改和制定教规。

材料二17世纪初,斯图亚特王朝开始统治英国。国王詹姆士一世和他的继承者查理一世都宣扬“君权神授”,鼓吹“除上帝以外,国王不对任何人负责”。他们厉行君主专制,经常触犯资产阶级的利益;又实行宗教专制,迫害非国教徒,要求“纯洁”国教教会的“清教徒”受到的迫害更加严重。这些政策遭到了资产阶级的强烈反对,政治局面日趋紧张,终于在1640年导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著名的清教徒克伦威尔领导英国议会军打败了国王军队。

(1)根据材料一,英国宗教改革后,英国教会的名称是什么?为什么称它为新教?

(2)根据材料二,简要说明英国为什么会出现清教徒?清教徒的出现有何意义?

[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英国国教;第二小问,要从改革后英国国教的实质分析称其为新教的原因。第(2)问,从材料二可以分析出原因及意义。

[答案] (1)宗教改革后的英国基督教称为英国国教。因

为英国国教会是英国民族教会,国王是教会的最高首脑,教会必须服从国王的意志和国家的法令,成为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英国教会与罗马教廷断绝了关系。

(2)在英国,日益壮大的资产阶级不满国教成为专制王权的忠顺工具,出现了用加尔文教精神来改革国教的主张,要求“清洗”天主教因素的影响,建立廉俭教会,反对专制王权,形成清教运动,信徒称“清教徒”。

意义:清教运动的新思潮迎合了资产阶级的需要,清教徒则成为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统治的代表,是后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重要力量。

高中历史 第5单元 欧洲的宗教改革 第3课 宗教改革运动的扩展

〖第3课宗教改革运动的扩展〗之小 船创作 一、加尔文宗教改革 1.背景 (1)受到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影响。 (2)加尔文发表了《基督教原理》等论著,提出了自己的宗教改革主张。 (3)1541年,日内瓦政权邀请加尔文主持宗教改革。 2.内容 (1)宗教仪式:主张简化宗教仪式。 (2)宗教思想:思想核心是“先定论”。 (3)宗教精神:认为财富是成功的标志,主张选民要以奋斗精神取得事业成功。 (4)教会组织:建立共和式的长老制。 3.影响 (1)讲道和阅读《圣经》成为日内瓦人的日常宗教活动。 (2)加尔文的宗教改革主张传播到欧洲许多地区,日内瓦

被称为“新教的罗马”。 加尔文宗教改革进步性的表现 加尔文教相对于路德教,对西欧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影响极大,主要表现在: (1)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 (2)主张选民要有奋斗精神和一些高尚品德,引起社会风气的变化,反映了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 (3)主张建立共和式的长老制度和政教合一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权形式,对后来的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重要影响。 二、亨利八世宗教改革 1.背景 (1)经济:16世纪初,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开始崛起。 (2)政治:日益集权的英国君主力图摆脱罗马教权的控制。 (3)思想:随着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思想的传播,英国社会各阶层反教会情绪不断高涨。 (4)导火线:亨利八世离婚案。 2.内容 (1)1529年的改革法令 ①教会立法须经国王批准方可生效。 ②教会向罗马教廷缴纳的年贡改交国库。

③取消教皇的最高宗教司法权和教皇任命英国主教等神职人员的权力,任命改革派教士领导英国教会。 (2)1534年,颁布“至尊法案” ①规定国王为英国教会最高首脑,拥有任命教职、召开教会、审查教规的权力。 ②保留天主教主教制、基本教义和仪式。 ③没收修道院的财产归王室所有。 3.影响 (1)确立了改革后的英国基督教为英国国教。 (2)英国国教会成为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 英国宗教改革的特点 (1)采取了自上而下的方式进行。 (2)不再从属于罗马教廷,但改革没有废除天主教的教义和仪式,保留了大量天主教的残余。 (3)进一步产生了新的反对派。 三、宗教改革与社会变革 1.派别:路德派、加尔文派、英国国教。 2.实质:西欧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里进行的一场反对封建统治的政治斗争。 3.影响 (1)打击了天主教在欧洲的神权统治,促进了欧洲民族意识的高涨和民族国家的发展。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一试题:5-3宗教改革运动的扩展含解析

第五单元第3课宗教改革运动的扩展 课后强化演练 1.“一个人之所以发财致富,不在于他的品德、智慧或勤劳,而完全靠上帝的恩赐”,这句话的观点出自() A.“九十五条论纲”B.“因行称义” C.先定论D.因信称义 解析:根据题意,这句话出自加尔文的“先定论”。 答案:C 2.下列关于马丁·路德和加尔文的观点,不属于二者相同点的是() A.主张简化宗教仪式 B.个人可以通过《圣经》与上帝直接对话 C.坚持《圣经》的最高权威 D.主张对财富的追求 解析:根据所学,D项属于加尔文教的主张,他否定教会“财富使人陷入罪恶,不能得救”的学说,鼓励选民以奋斗的精神追求财富。 答案:D 3.加尔文在阐述自己的宗教观点时提出了宗教精神,他认为真正的宗教精神包括() ①自由②平等③服从④个人主义 A.①②B.③④ C.①②③D.①②④ 解析:加尔文强调个人主义,但反对服从。 答案:D 4.下图展现了欧洲宗教改革时期发生的一次惨案,这次惨案发生在() A.德意志B.瑞士 C.法国D.英国 解析:1572年8月24日,天主教武装分子在巴黎屠杀两千多名胡格诺教徒,该图就是这次屠杀的反映。

答案:C 5.16世纪英国进行宗教改革的原因不包括() A.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推动 B.新兴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化的新贵族的要求 C.欧洲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影响 D.英国国王的权力不断削弱,想摆脱罗马教廷的控制 解析:本题属逆向选择题,英国宗教改革是在英国君主日益集权,力图摆脱罗马教廷神权桎梏,建立为自己服务的本国教会的情况下进行的,D项表述错误。 答案:D 6.宗教改革体现了社会发展和时代的要求,主要体现在() A.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B.有利于追求自由幸福 C.有利于建立平等社会D.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解析:本题考查欧洲宗教改革的影响,注意结合史实对各选项进行分析,当时社会发展和时代的要求就是发展资本主义。 答案:D 7.宗教改革前,关于教皇和皇帝的权力,有这样一种形象的比喻:教皇是太阳,皇帝是月亮;宗教改革后,人们换了一种说法:上帝的归上帝,恺撒(泛指皇帝)的归恺撒。这种认识的改变反映了() A.教皇和皇帝的权力一直是平等的 B.教皇的权力在上升,皇帝的权力在下降 C.教皇的权力始终大于皇帝的权力 D.皇帝的权力在上升,教皇的权力在下降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提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宗教改革前,“教皇是太阳,皇帝是月亮”意即教权大于皇权;改革后,“上帝的归上帝,皇帝的归皇帝”即皇权不再从属于教权,地位上升。 答案:D 8.随着欧洲宗教改革的进行,从16世纪20年代开始,天主教内部也进行了改革,他们清除内部积弊,强化异端裁判所等。天主教内部改革的实质是() A.放松对教徒的管理B.维护天主教会的统治 C.缓和西欧阶级矛盾D.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 解析:从天主教继续强化异端裁判所来看,其改革仍然是为了维护天主教会的统治地位。 答案:B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6世纪,英国王权得到加强,国王为打击天主教会势力,自上而下地推行宗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01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宗教改革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 知识点梳理 重点题型(常考知识点)巩固练习 宗教改革 考点解读 考点提示 宗教改革 知识经纬 知识清单 宗教改革的背景 1、根本原因:天主教会的腐败和专横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文艺复兴的影响:____①____思想起了推动作用。 3、导火线:罗马教皇在德意志兜售___②___,激化了矛盾。 宗教改革的过程 1、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宗教改革的序幕 (1)序幕:为反对教皇和教会的倒行逆施,1517年,马丁·路德发表“_____①_____”,列举兜售赎罪券的种种荒谬,揭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 (2)主张:“____②____”,认为只要有虔诚的信仰,灵魂便可以获得拯救,实际上否定了教皇的权威。 2、加尔文教派的改革——宗教改革的扩展 (1)背景:加尔文出生于法国,因主张宗教改革遭迫害而流亡瑞士。1541年,在日内瓦主持宗教改革。 (2)主张及措施: 《圣经》是最高权威,反对盲从天主教会,主张简化宗教仪式,信仰得救。 其思想核心为“____③____”,即主张人在出生之前,上帝就先定了他是应该获救,还是应该沉沦,即所谓的选民或弃民。选民获得上帝赐予的智慧、享乐和权利,注定会发财致富;弃民却必定贫穷苦难。 建立新的教会组织,废除天主教的主教制度和烦琐的宗教仪式,制定严格的道德标准,要求人们过勤奋、节俭的生活。 3、成效:形成路德教、加尔文教等“新教”,与天主教、东正教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宗教改革的意义 1、性质:是在宗教外衣掩饰下发动的反对封建统治和罗马神权统治的社会思想政治运动,实质上是早期资产阶级的____①____,人文主义思想得以进一步弘扬。 2、意义:在宗教改革运动的影响下,千千万万的民众开始打破对罗马教会的迷信,解放了思想,____②____得到进一步的传播和发展。 参考答案: 宗教改革的背景 ①人文主义②赎罪券 宗教改革的过程 ①九十五条论纲②因信称义③先定论 宗教改革的意义 ①反封建斗争②人文主义 要点精析 要点一:马丁·路德的改革主张 【宗教改革】00:09:38~00:34:37 1、信仰得救:赎罪券不能赦免罪过,必须依靠内心的虔诚忏悔。 2、“因信称义”:认为只有内心信仰虔诚,才能与上帝直接沟通与交往,去恶向善,获得上帝的拯救,外在的一切苦修与事功都达不到这个目的。 3、《圣经》是人们唯一信仰的神圣权威。人人在上帝目前都是平等的,教会应该是教徒的结社,教士是教徒选举出来的公仆,不需要教士和教会作为人们与上帝沟通的中介。他将《圣经》译成德文,有利于宗教改革,推动德意志民族语言的发展。 4、主张简化宗教仪式,建立本民族的教会,认为僧侣也可以婚配和还俗。 5、认为君主的权力高于教权。世俗统治者的权力高于应当高于教权并支配教权。 【典型例题】 【宗教改革】00:43:38~00:44:36 1、马丁·路德在《九十五条论纲》中阐述了基督徒有权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这种思想产生的社会效果不包括 A.使罗马教会的神权统治受到沉重打击 B.从神学角度论证了人的自由和独立性 C.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D.进一步传播和发展了人文主义 解析:本题属于逆向选择题。结合所学知识和题干可知,A、B、D三项属于这种思想产生的效果。 C项明显错误,因为宗教改革家都是信仰上帝的忠实信徒。本题的关键词是不包括,故选C项。 答案:C 2、(2015 山东泰安期末考)马丁·路德号召把教会的土地收归国有,不向罗马输送钱财,由德意志人自己委任教士,世俗的事情不应由罗马判决,而由世俗当局处理,这反映了他 A.主张建立民族教会B.宣传“因信称义” C.主张建立廉俭教会D.宣扬“先定论”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马丁·路德的主张。马丁·路德强调,国家权力为神所授,是唯一合法的权力,世俗统治者的权力应当高于教权并支配教权,材料反映了世俗权力摆脱教会控制,

高中历史第五单元欧洲的宗教改革第3课宗教改革运动的扩展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1

第3课宗教改革运动的扩展 学习目标本课主要介绍加尔文宗教改革、英国亨利八世宗教改革和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影响,学习本课应重点把握以下三个方面: 1.加尔文宗教改革是宗教改革在瑞士扩展的表现。 2.英国亨利八世宗教改革是宗教改革在英国扩展的表现。 3.宗教改革运动对欧洲社会的影响。 对应学生用书P50 (1)受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影响。 (2)受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影响。 (3)加尔文发表《基督教原理》,提出宗教改革主张。 (4)1541年,日内瓦政权邀请加尔文主持宗教改革。 2.内容 (1)坚持《圣经》是最高权威,反对教皇权威,主张简化宗教仪式。 (2)提出自由、平等和个人主义是真正的宗教精神。 (3)思想核心是“先定论”,宣扬“选民”或“弃民”。主张选民应有奋斗精神,具有节制、忍耐等美德。 (4)废除天主教的主教制和烦琐的宗教仪式,代之以共和式的长老制,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权。 3.影响 (1)讲道和阅读《圣经》成为日内瓦人的日常宗教活动。 (2)镇压了其他信仰的教派与个人。 (3)改革主张传播到欧洲许多地区,日内瓦成为“新教的罗马”。 [深化认知] 加尔文宗教改革显得比较激进,具体表现为建立民主教会,严厉排斥异己,主张国家的民主化和共和化,这彻底否定了罗马和天主教会教皇的作用。 (1)新兴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化的新贵族开始崛起。

(2)随着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思想的传播,社会各阶层特别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反教会情绪不断高涨。 (3)日益集权的英国君主力图摆脱罗马教廷神权的桎梏。 (4)导火线:亨利八世离婚案。 2.内容 (1)断绝英国教会在行政和经济上与罗马教廷的关系。 (2)通过“至尊法案”,规定国王为英国教会最高首脑,拥有巨大权力。 (3)没收修道院一切财产,转归王室所有。 3.结果 (1)改革后的英国基督教称为英国国教。 (2)教会成为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 [深化认知] 英国宗教改革有其特殊性。改革由国王为首的中央政府推动,自上而下进行,国王在改革中成为英国教会的最高领袖,有权任免教职和决定教义。虽不再从属于罗马教廷,但改革没有触动天主教的教义和仪式,英国国教会成为封建专制统治的御用工具。 (1)主要派别:路德派、加尔文派、英国国教。 (2)实质:西欧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里进行的一场反对封建统治的政治斗争。 2.影响 对欧洲社会产生了深刻而巨大的影响,推动了社会变革和历史进步。 (1)打击了天主教在欧洲的神权统治,促进了欧洲民族意识的高涨和民族国家的发展。 (2)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3)否定了罗马天主教会的权威,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4)加尔文派成为日后尼德兰革命的旗帜,促使英国形成清教运动,促成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深化认知] 欧洲宗教改革从表面上看反对的是罗马教廷、天主教会,实际上是文艺复兴的继续,是在新的规模上、以新的形式展开的资产阶级文化革命。与文艺复兴运动不同的是,宗教改革不纯粹是一场宗教运动,还是一场社会运动,其形式更为激进,其影响也更为深远。 对应学生用书P51

高中历史选修一第五单元欧洲的宗教改革教案

高中历史选修一第五单元欧洲的宗教改革教案

为什么西欧早期的反封建斗争采取了宗教“异端”的形式? (1)是由天主教大一统的神权统治格局决定的。在当时,天主教神权是欧洲最大的封建主,也是支配着各国封建政治的重要权力,还是垄断了整个思想文化与教育的意识形态。人们思想和行动都受到天主教会的严格控制,新兴资产阶级还找不到更为先进的思想武器来批判封建主义同时,为了将具有浓厚宗教信仰的民众发动起来,也需要为这一斗争披上神圣的宗教外衣。 (2)当时欧洲资本主义还不很发达,资产阶级力量比较弱小,他们还没有形成自己的思想体系,在反封建斗争中,他们不得不借用宗教的力量,无力通过大规模的革命手段实现自己的愿望 (3)是由新教本身的特点决定的。加尔文教否定罗马教皇的权威,主张建立民主的教会,这些思想和资产阶级早期的反封建思想相吻合,因而成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 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比较加尔文和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主张的异同 相同:都坚持《圣经》绝对权威,反对教皇权威,主张简化宗教仪式。 不同之处是: (1)路德的神学关怀中人是出发点和目的,而加尔文的神学思想上帝是一切的出发点和目的 (2)路德宣称教徒“因信称义”,十分强调在精神领域里个人信仰在获救中的决定性作用,而加尔文也宣称“先定说”,认为上帝预先的拣选才真正是决定一切的基础。 (3)路德使人的精神被赋予了神圣性。加尔文则使得现实的经济活动也获得了神圣性(4)加尔文的主张更为激进,其更激进之处表现在建立民主教会和严厉排斥异己,以及主张国家的民主化与共和化上。加尔文的主张更适应了资产阶级激进派的要求,影响到欧洲的大部分地区,特别对法国和英国的历史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一文档:第五单元 欧洲的宗教改革 第3课2 Word版含答案

第3课宗教改革运动的扩展 [课程标准]简述欧洲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分析欧洲宗教改革的历史作用。 一、加尔文宗教改革 1.背景 (1)受____________宗教改革的影响。 (2)加尔文读大学期间受到文艺复兴时期____________的影响。 (3)1541年,____________________支持加尔文宗教改革。 2.内容 (1)坚持《______》是最高权威,反对教皇权威。 (2)主张简化____________。 (3)提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是真正的宗教精神。 (4)思想核心是“________”。主张选民应有____________,具有节制、忍耐等美德。 (5)主张建立________的长老制,建立____________的政权。 3.影响 (1)改变了日内瓦人的日常宗教活动和社会风气。 (2)镇压了其他信仰的教派与个人。 (3)改革主张传播到欧洲许多地区,日内瓦成为“________________”。 二、亨利八世宗教改革 1.背景 (1)新兴____________和资产阶级化的________的崛起。 (2)随着____________运动和____________思想的传播,英国各阶层特别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反教会情绪不断高涨。 (3)日益集权的____________也力图摆脱罗马教廷神权的桎梏。 2.内容 (1)断绝英国教会在行政和经济上与____________的关系。 (2)规定______为英国教会最高首脑,拥有巨大权力。 (3)没收修道院一切财产,转归______所有。 3.结果 (1)改革后的英国基督教称为____________。 (2)教会成为________________的工具。 三、宗教改革的影响 1.实质:在宗教外衣掩护下发动的反对封建统治的斗争。 2.影响:对欧洲社会产生了深刻而巨大的影响,推动了____________和历史进步。 3.表现 (1)沉重打击了________在欧洲的神权统治,促进了________________的高涨和____________的发展。 (2)促进了欧洲____________的发展。 (3)否定了________________的权威,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3《五单元 欧洲的宗教改革 第3课 宗教改革运动的扩展》优质课教案_13

第3课宗教改革运动的扩展 【课程标准】 简述欧洲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分析欧洲宗教改革的历史作用。 1、知识与能力 (1)识记:加尔文及宗教改革的背景、内容、历史作用;先定论;亨利八世宗教改革的背景、内容、结果;英国国教;宗教改革的主要派别、实质、历史作用;清教运动; (2)通过对欧洲宗教改革扩展的学习,理解欧洲宗教改革的实质以及与资本主义发展、民族国家兴起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响; (2)历史比较:辅导学生查找资料,分析比较路德教派同加尔文教派的异同。 (3)问题探究:探究欧洲宗教改革对社会变革和历史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全面、客观和公正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宗教改革背景和实质的分析,说明“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 (2)宗教改革运动沉重打击了天主教的统治,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发展。 【教学重难点】 重点:加尔文宗教改革历史作用、亨利八世宗教改革结果、宗教改革的影响。 难点:先定论、加尔文与亨利八世宗教改革的性质、英国国教与清教徒。 【探究的主要问题】 加尔文宗教改革的内容有哪些? 亨利八世进行了哪些宗教改革? 【重要概念】先定论英国国教 【导入新课:阅读前言】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突破了天主教神权的坚固堤坝,西欧宗教改革的风潮随之滚滚涌动,不可阻挡。在瑞士的日内瓦,加尔文通过改革建立了加尔文教。在英国,亨利八世的改革诞生了英国国教。新教的建立,严重动摇了天主教会的统治,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与民族国家的兴起。在宗教改革旗帜的指引下,一场更广泛更深刻的社会变革开始在西欧拉开序幕。

宗教改革运动的扩展高中历史选修一课文知识点

宗教改革运动的扩展高中历史选修一课文知识点 每一个历史老师对历史应该都有自己深刻的理解,无论如何他们也是从高考走来的,多年从事历史教学,一定有独到的经验。下面是小偏整理的宗教改革运动的扩展高中历史选修一课文知识点,感谢您的每一次阅读。 宗教改革运动的扩展高中历史选修一课文知识点 一加尔文宗教改革 1、背景 ①受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影响 ②受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影响 ③深入研究《圣经》,宣传宗教改革 ④受到支持宗教改革的日内瓦政权的邀请 2、内容: (1)坚持《圣经》绝对权威,反对教皇权威;主张简化宗教仪式。 (2)主张先定论,宣扬选民或弃民。 (3)主张选民要有奋斗精神,具有简朴、诚实、讲信用等高尚美德。 (4)取消天主教的主教制,建立共和长老制,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权。 3、历史作用: (1)引起社会风气的变化; (2)传播到欧洲许多地区: (3)日内瓦成为“新教的罗马”。 什么原因引发了的英国宗教改革?其实质反映了什么? 宗教改革运动的导火线是亨利八世的一场离婚案。 实质是反映了王权和教权的斗争。 ----- -----二“亨利八世宗教改革” 1.背景: (1)资产阶级要求冲破封建神学思想的束缚,要求宗教改革; (2)随着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思想的传播,社会各阶层反教会情绪

不断高涨; (3)日益强大的王权力图摆脱罗马教权的桎梏 (4)导火线:亨利八世的离婚案 2、亨利八世宗教改革的内容 (1)教会向罗马教廷缴纳的年贡改交国库,断绝英国教会在行政和经济上与罗马教廷的联系。 (2)规定国王是英国教会的最高首脑。 (3)保留天主教教制、基本教义和仪式。 (4)没收修道院财产归王室所有。 3、英国宗教改革的特殊性 主要表现概括为两个方面: (1)宗教改革方式:由中央政府推动,自上而下地展开,国王在改革中成为英国教会的最高领袖,有权任免教职和决定教义。亨利八世成为英国第一位国教最高首脑的国王; (2)宗教改革内容:教会虽不再从属于罗马教皇,但改革没有触动天主教的教义和仪式,英国国教会成为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 4、改革结果 ①确立了英国教为英国国教 ②英国国教教会成为封建专制统治工具 ③伊丽莎白一世进一步巩固了宗教改革成果 问题:不管各国的宗教改革的具体情况有何种程度的差异,在它们之间有一个共同点,请结合前面思考学过的知识概括出这一共同点来,并总结出宗教改革的实质。 共同点:尽管欧洲各国的宗教改革的起因和方式目的不一样,但都把矛头指向天主教会或者说罗马教廷的权威。 宗教改革的实质: 西欧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里进行的一场反对封建统治的政治斗争。 ----- -----三宗教改革与社会变革

高考历史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笔记

考点: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一、文艺复兴运动(14-16世纪) (一)文艺复兴运动兴起背景: 1、经济基础: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根源) 2、阶级基础:从手工工场主、商人和金融家中间产生了新兴的资产阶级。 3、人才和文化基础:意大利所具有的古代希腊、古代罗马丰厚的文化遗存。 (二).文艺复兴运动的实质(性质) 1、性质:是14~17世纪欧洲发生的一场欧洲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 2、实质:欧洲新兴的资产阶级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反封建斗争 3、文艺复兴运动披着宗教外衣以及借助古希腊文化的原因: 1)天主教会在西欧垄断一切,势力强大,根深蒂固; 2)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反封建的思想理论不够成熟。 (三)文艺复兴核心——人文主义 1、人文主义的含义:是资产阶级的世界观,是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人文主义思想的核心是主张以“人”为中心,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重视现世生活,崇尚理性和科学,是一种为创造现世幸福而奋斗的乐观进取的精神。 2、评价:(1)积极:动摇封建神学,打击封建制度 (2)消极:到运动后期造成个人私欲膨胀、泛滥和社会混乱 (五).文艺复兴运动的扩展

(1)扩展①原因:②代表人物: 新航路的开辟刺激欧洲其它国 家资本主义的发展。 莎士比亚(英)四大悲剧、四大喜剧 拉伯雷(法)《巨人传》 塞万提斯(西)《堂吉柯德》 伊拉斯谟(德)《愚人颂》 16 15 14 (六)深远 影响及意义 1、积极:(1)、在思想方面:文艺复兴冲破了基督教神学桎梏,为后来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出现奠定了思想基础。对推动反封建的革命斗争起了积极作用,为消灭封建制的胜利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开辟了道路 。 (2)、在文学艺术方面:促进了欧洲文化教育的发展。 (3)、在自然科学方面:人文主义提倡科学实验、注重实践,促进近代自然科学产生(标示:“太阳中心说”的提出)。 (4)经济方面:推动新航路的开辟和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局限性:对人文主义的过分推崇,造成运动后期个人私欲的膨胀、泛滥和社会混乱。 二、宗教改革:(16世纪) (一)、背景:(学生归纳) 1、思想基础:文艺复兴促进思想解放,奠定了思想基础。 2、社会基础:天主教会对德意志的精神禁锢与经济掠夺;罗马天主教会与欧洲各主权国家及社会各阶层的矛盾。 3、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新航路开辟、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新兴资产阶级形成; 4、导火线:教皇出售赎罪券 (二)、性质:是在宗教外衣掩饰下发动的反对封建统治和罗马神权统治的思想政治运动。 实质:是早期资产阶级在思想意识形态领域的的反封建斗争。 (三)、代表人物及主张: 1、马丁·路德的主要宗教观点(学生归纳) ①他认为信仰耶稣就可得救。(实质:否认了教皇的权威) ②简化宗教仪式,神职人员可婚配和还俗。 ③坚持《圣经》高于教皇和教会,并依据希腊文原本把《圣经》翻译成德文。 ④君主的权利高于教士甚至教皇,激发德意志的民族意识,得到了很多封建诸侯的支持。 2、独树一帜的加尔文思想主张:发展路德的“因信称义”为先定论(意义:从神学角度论证世俗活动和个人奋斗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为以后的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意识形态方面的依据。)

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欧洲的宗教改革 第.

第五单元欧洲的宗教改革 第3课宗教改革运动的扩展 1.马丁·路德在发表《九十五条论纲》时,并没有意识到他已经发动了宗教改革,然而他的思想和行动却导致了基督教世界的巨变,这主要是因为( ) A.“因信称义”理念已经被基督徒普遍接受 B.启蒙运动的思想深入人心 C.其宗教思想表达了当时欧洲普通教众的普遍愿望 D.“先定论”的思想广泛传播 解析:《九十五条论纲》发表时,宗教改革才刚刚开始,“因信称义”不会被基督徒普遍接受,故A项错误;启蒙运动这时还没有开始,故B项错误;路德的思想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它表达了欧洲民众的愿望,故C项正确;“先定论”是加尔文的主张和思想,故D项错误。 答案:C 2.“一个人所以发家致富,不在于他的品德、智慧或勤劳,而完全靠上帝恩赐……财富本身决不像某些蠢人所想的应予以谴责。”对此材料解读准确的是( ) A.此话体现了加尔文的先定论思想 B.观点符合世俗封建主的根本利益 C.亨利八世借此侵夺资产阶级财产 D.否定了资产阶级的个人主观努力 解析:题干中“财富本身决不像某些蠢人所想的应予以谴责”,说明其体现的是资产阶级的思想,加尔文的先定论思想符合这一观点,故A项正确;题干观点符合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故B项错误;题干中观点不能体现出亨利八世借此侵夺资产阶级财产,故C项错误;题干观点是肯定了资产阶级的个人主观努力,故D项错误。 答案:A 3.1534年,英国国会通过《至尊法案》,宣布英国国王是“英国教会和教士的保卫者和唯一的最高元首”。一切臣民在需要时都得做效忠至尊的宣誓,承认亨利而否定教皇的宗教领袖地位。英国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A.建立本民族的教会 B.加强世俗统治的权力 C.摆脱罗马教皇控制 D.维护民族国家的利益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五单元第3课宗教改革运动的扩展 ( 名师精编作业)

第3课宗教改革运动的扩展 1.马丁·路德的“因信称义”和加尔文的“信仰得救”,带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主要是() A.否定教皇地位B.个人宗教信仰自由 C.否定封建特权D.宣扬《圣经》精神 答案 B 解析马丁·路德和加尔文的观点都强调了上帝在人的心中,人的精神自主权在于自己,否定了教皇作为上帝代言人的身份和特权。也就是说,宗教改革中的人文精神是从神学的角度解放人的思想,鼓励人去创造,提倡人自己的精神。 2.1534年,英国议会通过了“至尊法案”,它规定() A.废除传统的宗教仪式 B.英王为教会的最高领袖 C.《圣经》是最高权威 D.在英国禁止信仰天主教 答案 B 解析宗教改革后,英王成为英国国教的最高领袖,但天主教教义、宗教仪式没有发生任何改变。 3.宗教改革体现了社会发展和时代的要求,主要体现在() A.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 B.有利于追求自由幸福 C.有利于建立平等社会 D.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答案 D 解析本题考查欧洲宗教改革的影响,注意结合史实对各选项进行分析,当时社会发展和时代的要求就是发展资本主义。 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面对教皇和皇帝组织的围剿,马丁·路德慷慨陈词,他说:“我的良心,是出于上帝的命令,我不能也不愿撤回任何意见。” 材料二加尔文的信条正适合当时资产阶级中最果敢大胆的分子的要求。——恩格斯(1)通过材料一,概括马丁·路德慷慨陈词的核心主张是什么。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加尔文宗教改革是如何促进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的。 (3)指出欧洲宗教改革的实质。 答案(1)因信称义(或信仰上帝即可得救)。 (2)加尔文的宗教改革打击了天主教会的权威;建立了适应资产阶级需要的伦理规范和生活方式;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共和国。 (3)实质: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的社会政治运动。 解析第(1)问抓住材料一中的关键词“出于上帝的命令”,联系所学知识即可得出答案。第(2)问需要将加尔文的主张与资本主义的发展要求结合起来进行思考。第(3)问实际上是对第(2)问的本质的概括。 [基础达标] 1.(2017·福州高二检测)宗教改革前,关于教皇和皇帝的权力,有这样一种形象的比喻:教皇是太阳,皇帝是月亮;宗教改革发生,人们换了一种说法:上帝的归上帝,恺撒(泛指皇帝)的归恺撒。这种认识的改变反映了() A.教皇和皇帝的权力一直是平等的 B.教皇的权力在上升,皇帝的权力在下降 C.教皇的权力始终大于皇帝的权力 D.皇帝的权力在上升,教皇的权力在下降 答案 D 解析宗教改革前,西欧天主教的势力异常强大,教皇的权力高于世俗皇权,宗教改革沉重打击了天主教在欧洲的神权统治,促进了欧洲民族意识的高涨和民族国家的发展,所以出现了材料中的变化。故选D。 2.加尔文曾说:“有两种力量管理着人,其一主管他的灵魂和永生,其二主管他的肉体和人生。同样世上有两种权力机构:国家与教会。二者不应混同……因为是上帝自己把二者分开的。”为此,加尔文主张() A.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权B.没收教会的财产 C.反对基督教的权威D.确定公民的等级 答案 A 解析针对国家和教会两种权力结构的职责,加尔文主张建立政教合一的共和国。

高中历史选修共6册.

高中历史选修共 6 册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一单元梭伦改革 1雅典城邦的兴起 2除旧布新的梭伦改革 3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石第二单元商鞅变法 1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 2“为秦开帝业”一一商鞅变法 3富国强兵的秦国第三单元北魏孝文帝改革 1改革迫在眉睫 2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3促进民族大融合第四单元王安石变法 1社会危机四伏和庆历新政 2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 3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探究活动课一改革与发展 第五单元欧洲的宗教改革 1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 2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3 宗教改革运动的扩展 第六单元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118 世纪末19 世纪初的埃及 2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主要内容 3 改革的后果 第七单元1861 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119 世纪中叶的俄国 2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3农奴制改革与俄国的近代化 探究活动课二古老文化与现代文明第八单元日本明治维新 1从锁国走向开国的日本 2倒幕运动和明治政府的成立 3明治维新 4走向世界的日本第九单元戊戌变法 1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的加深 2维新运动的兴起 3百日维新 4戊戌变法 探究活动课三改革成败的机遇与条件 附录一历史读物与网站推荐附录二重要词汇中英文对照表 选修2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第一单元专制理论与民主思想的冲突 第1 课西方专制主义理论 第2 课近代西方的民主思想第二单元英国议会与国王的斗争 第1 课英国议会与王权矛盾的激化第2 课民主与专制的反复较

量第三单元向封建专制统治宣战的檄文 第1 课美国《独立宣言》 第2 课法国《人权宣言》 第3 课《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探究活动课一撰写历史短评 ——试评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第四单元构建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政治框架 第1 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第2 课英国责任制内阁的形成 第3 课美国代议共和制度的建立第五单元法国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的斗争 第1 课法国大革命的最初胜利 第2 课拿破仑帝国的建立与封建制度的复辟第3 课法国资产阶级共和制度的最终确立第六单元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第1课西方民主思想对中国的冲击 第2课中国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 第3 课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酝酿和爆发 第4 课反对复辟帝制、维护共和的斗争第七单元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争取民主的斗争 第1 课英国宪章运动 第2 课欧洲无产阶级争取民主的斗争 第3课抗战胜利前中国人民争取民主的斗争第4 课抗战胜利后的人民民主运动探究活动课二近代时期人们对民主的追求与斗争 ——学习编辑历史报纸 附录重要词汇中英文对照表 选修3 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 1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2旷日持久的战争 3同盟国集团的瓦解 4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 第二单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1巴黎和会 2凡尔赛体系与国际联盟 3华盛顿会议 4维护和平的尝试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 1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2局部的反法西斯斗争 3走向世界大战 4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 5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 6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 7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