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欧姆定律导学案

3欧姆定律导学案
3欧姆定律导学案

编号12 课题3、欧姆定律周次9 主编人王恒波审核人审批人课时 2 姓名班和组组评师评

学习目标1、知道电阻的定义式,理解电阻大小与电压无关。2.掌握欧姆定律的内容及其适用范围,并能用来解决有关电路的问题。3.、知道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和I—U图像,知道什么是线性元件和非线性元件。

学习重点欧姆定律的内容及其适用范围

学习难点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和I—U图像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

一、电阻、欧姆定律

1.电阻是反映导体对电流的的物理量。R=;电阻的国际单位

为,简称,符号是。

1MΩ= kΩ= Ω。

2.欧姆定律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U成,跟导体的电阻

成;公式I=。

3、欧姆定律的适用范围:对和适用,但对和

并不适用。

二、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

1.纵坐标表示,横坐标表示,这样画出的I-U图象叫做

导体的曲线。斜率表示,斜率越大,导体电阻。

2.在《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的实验中,按下图的电路图甲进行实验,开关闭合前,

调节的滑片,使变阻器的有效电阻为,闭合开关,逐步减小滑动变阻器

的有效电阻,通过小灯泡的电流随之,分别记录电流表和的多组数据,

直到电流达到它的为止,由于变阻器是串联在电路中的,即使R调到最大,电路

中还有一定的电流,因此在描出的伏安特性曲线中缺少的数据,要克服这一

点,可按照下图乙进行实验。

学习过程

探究知识一、电阻、欧姆定律

例1.电路中有一段导体,给它加上3V的电压时,通过它的电流为2mA,可知这段导体的电阻

为______Ω;如果给它加上2V的电压,则通过它的电流为______ mA;如果在它两端不加电

压,它的电阻为______Ω。

例2、若加在某导体两端的电压变为原来的3/5 时,导体中的电流减小了0.4 A.如果所加电

压变为原来的2 倍,则导体中的电流多大?

探究知识二、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

例3、如图所示是电阻R1和R2的伏安特性曲线,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R1>R2

B.R1

C.R1、R2串联后作为一个新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在Ⅰ区

D.R1、R2串联后作为一个新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在Ⅱ区

例4、两电阻R1、R2的I-U图线如图所示,由图可知两电阻的大小之比R1:R2=______。

当通过两个电阻的电流相等时,两个电阻两端的电压之比U1:U2=______。当加在两个电阻

上的电压相等时,通过它们的电流之比I1:I2=______。

巩固练习

1.关于欧姆定律的适用条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例4图

600

U

I

O

300

R1

R2

A .欧姆定律是在金属导体导电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对于其他导体不适用

B .欧姆定律也适用于电解液导电

C .欧姆定律对于气体导电也适用

D .欧姆定律适用于一切导体

2.两电阻R 1、R 2的电流I 和电压U 的关系如图所示,可知电阻大小之比R 1:R 2等于( )

A.1:3

B.3:1

C.3:1

D.1:3

3.加在某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变为原来的

3

1

时,导体总的电流就减小0.6A ,如果所加电压变为原来的2倍,则导体中的电流将变为( )

A.0.6A

B.1.2A

C.0.9A

D.1.8A

4.一个标有“4V ,0.7A”的小灯泡,所加的电压U 由零逐渐增大到4V ,在此过程中电压U 和电流I 的关系可以用图象表示,在图中符合实际的是(

)

5.某电阻的两端电压为10V ,30s 内通过的电荷量为32C ,这个电阻的阻值为 Ω,30s 内有 个自由电子通过它的横截面(电子的电荷为C 19

10

6.1-?).

拓展提高

6. 如图所示为两电阻R 1和R 2的伏安特性曲线。若在两电阻两端加相同的电压,关于它们的电阻值及电流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阻R 1的阻值较大

B .电阻R 2的阻值较大

C .电阻R 1的电流较大

D .电阻R 2的电流较大

7、对于欧姆定律的理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由R

U

I =

,通过电阻的电流跟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它的电阻成反比 B.由U=IR ,对电阻一定的导体,通过它的电流越大,它两端的电压也越大 C.由I

U

R =

,导体的电阻跟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通过它的电流成反比 D.对电阻一定的导体,它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它的电流的比值保持不变

8、 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斜率的物理意义是(

)

A.小灯泡灯丝电阻的倒数

B.小灯泡灯丝的电阻

C.小灯泡灯丝电阻率的倒数

D.小灯泡灯丝的电阻率

9、.标有“220V 、60W”的白炽灯泡,加上电压U 由零逐渐增大到220V ,在此过程中,电压U 和电流I 的关系可用图象表示。如图所示,题中给出的四个图象中肯定不符合实际的是

( )

《欧姆定律》导学案(新人教版选修3-1)

《欧姆定律》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知道电流的形成原因和电流的基本计算。 2.理解欧姆定律和电阻,记住欧姆定律的公式。 3.能运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 4.能描绘和应用伏安特性曲线。 5.掌握解简单电学计算题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二、学习重点: 电流、欧姆定律及其应用和伏安特性曲线。 三、学习难点: 正确理解欧姆定律、伏安特性曲线。 四、知识导学: 1.电阻:表征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物理量。符号常用R表示,电阻的单位:欧姆,简称欧,符号是Ω,1Ω=1V/A,常用单位还有千欧(kΩ)和兆欧(MΩ),1MΩ=103kΩ=106Ω。 2.欧姆定律的内容:导体中的电流I 跟导体________________,跟导体中的_____________。公式表示:I=______。欧姆定律的适用范围:金属导电和电解液导电,对气体导电不适用。 3.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导体中的电流I随导体两端的电压U变化的图线,叫做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12-3-1所示。图线斜率的物理意义:斜率的倒数表示电阻,即tanα=I/U=1/R 4.测量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的电路选择: 由于小灯泡的电阻较小,为减小误差,可采用安培表外接法,教师要引导学生讨论,选安培表外接法还是内接法?为什么选外接法?让学生学到的知识、方法在新情景中运用,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滑动变阻器如果采用限流接法,电阻R串联在电路中,即使把R的值调到最大,电路中还有一定的电流,因此实验绘出的伏安特性曲线缺少坐标原点附近的数据。 若要求小灯泡的电压变化范围较大(从零开始逐渐增大到接近额定电压),则滑动变阻器可采用分压接法。 滑动变阻器采用分压接法的实验电路图如图12—3—2所示。5.实验电路的连接:

高中物理 2.3欧姆定律 精品导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3-1

第三节 欧姆定律 课前篇(学会自主学习——不看不清) 【学习目标】 1.理解电阻的概念,明确导体的电阻是由导体本身的特性所决定 2.要求学生理解欧姆定律,并能用来解决有关电路的问题 3.知道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知道什么是线性元件和非线性元件 【自主预习】 1.电阻:表征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物理量.符号常用字母 表示,电阻的单位: ,简称 ,符号是 ,常用单位还有 . 2.欧姆定律的内容: _________ ____.公式表示:I=______.欧姆定律的适用范围:金属导电和电解液导电,对气体导电不适用. 3.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导体中的电流I 随导体两端的电压U 变化的图线,叫做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12-3- 1所示.图线斜率的物理意义:斜率的倒数表示电阻,即 R U I 1tan ==α 【我的困惑】 课上篇(学会合作交流——不议不明) 【要点突破】 1.电阻 2.欧姆定律 3.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 【典例剖析】 【例1】电路中有一段导体,给它加上3V 的电压时,通过它的电流为2mA ,可知这段导体的电阻为______Ω;如果给它加上2V 的电压,则通过它的电流为______ mA ;如果在它两端不加电压,它的电阻为______Ω. 【例2】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中的AB 段(曲线)所示, 由图可知,灯丝的电阻因温度的影响改变了________Ω. I O α

课后篇(学会应用与拓展——不练不通) 1.欧姆定律适用于 ( ) A.电动机电路 B.金属导体导电 C.电解液导电 D.所有电器元件 2.如图所示,a、b两直线分别是用电器A和B的伏安特性曲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通过用电器的电流与用电器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B.用电器中的电流、两端的电压和用电器的电阻不符合欧姆定律 C.用电器A的电阻值比B大 D.用电器A的电阻值比B小 3.已知用电器A的电阻是用电器B的电阻的2倍,加在A上的电压 是加在B上的电压的一半,那么通过A和B的电流I A和I B的关系是( ) A.I A=2I B B.I A=0.5I B C.I A=I B D.I A=0.25I B 4.某导体中的电流随其两端电压的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B.加5 V电压时,导体的电阻约是5 Ω C.由图可知,随着电压的增大,导体的电阻不断减小 D.由图可知,随着电压的减小,导体的电阻不断减小 教师个人研修总结 在新课改的形式下,如何激发教师的教研热情,提升教师的教研能力和学校整体的教研实效,是摆在每一个学校面前的一项重要的“校本工程”。所以在学习上级的精神下,本期个人的研修经历如下: 1.自主学习:我积极参加网课和网上直播课程.认真完成网课要求的各项工作.教师根据自己的专业发展阶段和自身面临的专业发展问题,自主选择和确定学习书目和学习内容,认真阅读,记好读书笔记;学校每学期要向教师推荐学习书目或文章,组织教师在自学的基础上开展交流研讨,分享提高。 2.观摩研讨:以年级组、教研组为单位,围绕一定的主题,定期组织教学观摩,开展以课例为载体的“说、做、评”系列校本研修活动。 3.师徒结对:充分挖掘本校优秀教师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发挥学校名师工作室的作用,加快新教师、年轻教师向合格教师和骨干教师转化的步伐。 4.实践反思:倡导反思性教学和教育叙事研究,引导教师定期撰写教学反思、教育叙事研究报告,并通过组织论坛、优秀案例评选等活动,分享教育智慧,提升教育境界。 5.课题研究:立足自身发展实际,学校和骨干教师积极申报和参与各级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认真落实研究过程,定期总结和交流阶段性研究成果,及时把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师的

沪粤版物理九年级上册导学案:14.3 欧姆定律的应用

中学 初 三 级 物理科 上册学案 主备: 上课老师: 学生姓名: 班别: 时间:2019年 月 日 学习内容:14.3 欧姆定律的应用 教学设计 三、展示反馈 1、如图甲是电阻R 和灯泡L 的U-I 图像,由图可知电阻R 的阻值是 Ω;若将电阻R 和灯泡串联在电路中,如图乙,电流表的示数是0.4A ,则电源的电压是 V 。 2、小明想测出一个额定电压已知的小灯泡的额定功率,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此实验中,通过 使灯泡两端电压为额定电压.若闭合开关后,发现小灯泡不亮,电压表无示数,电流表有示数,则可能的故障有 . 四、拓展提升 学习目标: 1、理解欧姆定律,懂得用伏安法测电路的电阻,知道电路短路的危害。 2、熟练运用欧姆定律计算有关问题。 学习重点:理解欧姆定律内容和其表达式、变换式的意义。 学习难点:利用欧姆定律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一、自主学习 .1、串联电路的电流关系是 电压关系是 2、并联电路的电流关系是 电压关系是 3、欧姆定律的公式是 二、小组学习 1、为完成“测定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阻”的实验,小柯同学选取了相应器材,小灯泡上标有“2.5V”字样。 教学反思

(1)如图甲电路无法正常完成实验,有一处导线连接错误,错误导线是 (选 填“①”或“②”)。 (2)改正电路后,小柯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小灯泡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则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是 欧姆。 2、有两个电阻R1、R2的阻值分别是6Ω和9Ω,串联后接到某电源上,那么电阻R1、R2的电流之比为______,电阻R1、R2两端的电压之比为______,电路的总电阻为_____Ω。如果把这两个电阻改为并联后接到原电路中,那么R1、R2的电流之比为_______,两点组两端的电压之比为_______,电路的总电阻为________Ω。 3、把R1=15Ω,R2=5Ω的两电阻并联接在电源上,通过R1的电流是0.4A ,R2两端的电压为_______V ,干路中的总电流为________A 。 4、一段导体两端电压是2V 时,导体中的电流是0.5A ; 如果电压增加到6V ,导体中电流为 A ,导体的电阻为 Ω。 1、 在图14甲所示的电路中,当开关S 从2转到1时,根据电流表和电压表对应的示数,在U-I 坐标中描绘了相对应的坐标点,如图乙所示,电源电压是 ,电阻R1的阻值是 ,电阻R2的阻值是 2、 小华做了以下电学实验。用“伏安法”测电阻: ① 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20所示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 ② 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_______,滑动变阻器滑片P 应位于____端(选填“A”或“B”)。 ③ 闭合开关,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移动到某一位置,电压表的示数为1.5V ,电流表的示数如图21所示,其示数为______A ,则R 的阻值是_______Ω。实验中需要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二、1、(1)②(2)5 2、v R U I - U IR UR V V - 三、5;3 三、2、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同时观察电压表示数 灯泡短路或电压表短路 四、1、6V 10Ω 20Ω 当S 接1时,电路为R1的简单电路,电压表测电源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当S 接2时,U1=2V U2=U-U1 I=0.2A 3、(1)○1略 ○2断开 B ○30.3 5 减小误差 (因无规律可寻)

《欧姆定律》导学案

第二节欧姆定律 【学习目标导航】 1.能知道欧姆定律的内容,并会运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 2.能说出串并联电路的特点,会用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得出串并联电路中电阻的关系。 3.会应用欧姆定律解决简单的电路问题。 【学习流程】讲解→理解记忆→练习→理论推导→实验探究→理解记忆 【课前自主预习导学】 1、在一段电路中,电压一定时,电流与______成反比;当电阻一定时,电流与________成正比。 2、串联电路中电流特点是:_______________;电压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并联电路中电流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电压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3、电阻一定时,导体两端的电压增大了几倍,导体中的电流就;电压一定时,导体的电阻增大了几倍,导体中的电流为. 【课堂合作探究导航】 教学点1:欧姆定律 自学课本欧姆定律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欧姆定律内容为:。表达式。式中各量单位。 提示(1)欧姆定律公式中的I、U、R三个物理量是对同一导体或同一段电路而言,在应用公式计算和分析时,切不可将不同的导体的I、U、R的值放在一个公式中进行运算; (2)式R=不是欧姆定律.其意义是:电阻一定时,电流跟电压成正比,由于因果关系,这种关系的表述前后不能互换. 教学点2、欧姆定律的简单应用 公式变形: 电流、电压、电阻三个物理量,只要知道其中两个,根据欧姆定律就可以求出第三个。因此欧姆定律的公式可以变形为:R= ;U= 完成书上P78页例题

【学点训练】 1、一个电烙铁的电阻是0.1 K ?,使用时流过的电流是2.1A ,加在电烙铁上的电压是多少? 2、一个10Ω的定值电阻,接在电压为12V的电源两端,则通过它的电流为mA。如通过它的电流大小为0.15A,则电阻两端的电压是V。若电阻两端没有电压为0V,则通过他的电流为A,它的电阻是

欧姆定律的应用 教案(教学设计)

欧姆定律的应用(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和难点: 1.电流表、电压表可以理想化的原因; 2、根据欧姆定律,电流表可以改装所需要的各种电表. 课前准备: 1.学生课前准备:伏安法测电阻 2.教学器材:电流表(毫安表)、电压表、电源、开关、导线、滑动变阻器、 定值电阻3000Ω(可以用电阻箱代替)、演示用电表、万用表教学设计图示: 教学过程设计: 一、引入新课:创设情景,通过实际问题引入,引发学生们的思考

同学们好!我们前面已经学习了欧姆定律,并练习利用欧姆定律测量电阻.请一位同学在黑板上画出利用欧姆定律测电阻(伏安法测电阻)的电路图.(好,这位同学请.)我们同学都是利用这个方法测量的,我这里已经连好了一个电路,准备测一个电阻.(实验:用电流表外接法测量5000Ω的电阻.) 请一位同学帮我检查一下,连的对吗?(好,这位同学请.谢谢你) 再请这位同学帮我测量一下.并进行计算. 我刚才看这位同学在调解滑动变阻器时说:“怎么没有反应啊?” 谁能解释一下为什么? 我准备测的是电阻箱现在连入电路的电阻,看看他测的和电阻箱显示的一样吗? 揭开“神秘的面纱”进行对比——差别很大! 是刚才读错数了吗?这是怎么回事儿?谁能分析一下. 二、新课教学:分析原因,得出结论,揭示电表的秘密 利用欧姆定律对比分析得出结论: 1、电表都有内阻,它也就是一段导体. 所以,电表连接在电路中也符合欧姆定律.实际上就是通过显示自己的电流或电压来“测量”电流或电压的. 由于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所以,电压表要并联接在被测电路两端, 由于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相等,所以,电流表要串联接在被测电路中. 2、电流表内接法与外接法的区别 根据欧姆定律,计算测量时电流表分担的电压、电压表分担的电流. 结合实验数据计算、对比、分析 结论:当被测电阻和电压表内阻相差不多时,用电流表外接法测电阻,电压表分担的电流不能忽略,对电流表的影响较大,因而误差较大. 而此时把电流表内接,电流表所分担的电压很小,对电压表的影响可以忽略,误差较小. 同理:测量的电阻很小(几欧、几十欧)时,可以用电流表内接法,电压表分担的电流很小,可以忽略,误差较小. 测量阻值大小不同的电阻应该用不同的连接方式,可以尽量减小误差.误差的分析是很复杂的,我们只是利用现有的知识简单的分析得出初步的结论. 3、解释现象 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为什么有示数(一般很大),灯泡不亮. 解释电流表并联接在电路中为什么会造成短路、电流过大. 如果我要测量3000Ω的电阻,串联一个50Ω的滑动变阻器会起作用吗? 如果电阻为3000Ω的电压表,与一个阻值约为10Ω的定值电阻串联接在电路中,会有什么现象?为什么?(换成阻值相同的小灯泡呢?) 如果电阻为3000Ω的电压表,与一个阻值约为1000Ω的定值电阻串联接在电路中,会有什么现象?为什么? 4、揭示电表的秘密 练习与思考: 一个量程为1mA 的、内阻为100Ω的电流表,把它与4900Ω的电阻串联接入电路中时,电路中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多少?电路两端的电压是多少? 一个量程为1mA 的、内阻为100Ω的电流表,把它与0.1Ω的电阻并联接入电路中时,电路两端允许施加的最大电压是多少?电路中通过的最大电流是多少? 我们可不可以把本来表示的是自己的电流值改成电路中的电流值或电路两端的电

物理:7.2《欧姆定律及其应用》学案(人教版八年级下)

7.2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学习目标 1.能知道欧姆定律的内容,并会运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 2.能说出串并联电路的特点,会用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得出串并联电路中电阻的关系。 3.会应用欧姆定律解决简单的电路问题。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欧姆定律内容和其表达方式、变换式的意义. 学习难点:利用欧姆定律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师生心得知识链接 1.在一段电路中,当电压一定时,电流与______成反比;当电阻一定时,电流与________成正比。 2.串联电路中电流特点是:_______________;电压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并联电路中电流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电压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填充表格,并说明原因。 电阻的大小/Ω10 电阻两端的电压 / V 1 2 通过电阻的电流 / A 0.1 0.3 理论依据(原因): 电阻两端的电压 / V 电阻的大小/ Ω 通过电阻的电流 / A 理论依据(原因): 自主研习一、欧姆定律 1、欧姆定律的概念: 2、欧姆定律主要描述了、和之间的关系,这三个物理量用符号分别表达为、和;这三个物理量的国际单位分别是、和 . 3、欧姆定律用公式表到为,由公式可知电压的计算公式为,电阻的计算公式为。 4、欧明定律成立的条件是。 二、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电阻的关系 自主研习 1、在图1中,将两个相同的电阻R串联后接入电路中后,发现灯泡的亮度比只有R独立工作时变暗了,说明两个串联两个电阻,总电阻比每一个电阻。

2、在图2中,将两个相同的电阻R 并联后接入电路中后,发现灯泡的亮度比只有R 独立工作时变亮了,说明两个并联两个电阻,总电阻比每一个电阻 。 猜想:1、如果串联三个相同的电阻R ,会发现灯泡的亮度比两个R 串联时还要 ,这说明串联的电阻越多,总电阻越 ;若两个串联电阻21R R 和两端的电压分别为21U U 和,电源电压为U ,请用串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的规律以及欧姆定律推导出串联电路中的总电阻与每个电阻之间的关系。 串联电路中的总电阻大于每一个电阻,可以解释为:导体串联后,相当于在导体的材料、横截面积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了导体的 ,从而增大了电阻。 2、猜想:如果并联三个相同的电阻R ,会发现灯泡的亮度比两个R 并联时还要 ,这说明并联的电阻越多,总电阻越 ;若通过两个并联电阻R1和R2的电流分别为I1和I2,电源电压为U ,请用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的规律以及欧姆定律推导出并联电路中的总电阻与每个电阻之间的关系。 并联电路中的总电阻小于每一个电阻,可以解释为:导体并联后,相当于在导体的材料、长度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了导体的 ,从而减小了电阻。 结论:1、串联电路中的总电阻与每个电阻之间的关系 公式表示 2、联电路中的总电阻与每个电阻之间的关系 公式表示 合作解疑 小组解决:1、导体电阻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为什么? 2、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有关吗?为什么? 1、 展 示 交 流 串联电路中的总电阻与每个电阻之间的关系,及公式。 联电路中的总电阻与每个电阻之间的关系,及公式。 引领提升 1、如图3所示的电路中,A 、B 两端的电压是6V ,灯L1的电阻是8Ω,通过的电流是0.2 A ,求: 图1 图2

【八年级】八年级物理下册三欧姆定律导学案无答案苏科版

【关键字】八年级 三、欧姆定律 班级 姓名 学号 学习目标: 1.学习用“控制变量法”研究问题的方法,探究电流、电压、电阻间关系,进一步学会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的使用; 2.进一步体验用图像来说明物理现象,揭示物理规律的方法,培养严谨细致、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 3.理解掌握部分电路欧姆定律及其表达式,能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 互动突破: (一)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猜一猜: 电流与电压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猜想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 电流与电阻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猜想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 议一议: 1.“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中,你打算如何改变电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何观察电流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何控制电阻不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少需要进行几次实验,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电路图是什么样的?请在右边框中画出。 2.“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中,你打算如何改变电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何观察电流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何控制电压不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少需要进行几次实验,为什么?_________, 实验电路图是什么样的?请在右边框中画出。 做一做: 连接电路。连接电路时注意些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电表选择什么样的量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变电压或电阻时,我们常取整数倍数变化,你知道这是为什么?这样做是必须的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想一想: 由1、2、3可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4、5、6可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综合两表和相关条件可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交流一下: 实验中的误差产生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描点法”作出表1和表2的图像。你能从图像中得出I 与U 、R 的大致规律吗? (二)欧姆定律 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年级物理下册《7.2欧姆定律及其应用》学案(2) (无答案) 人教新课标版

八年级物理导学案 课题:二、欧姆定律及其应用(2) 学习目标: 1、能根据实验探究得到的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得出欧姆定律。 2、理解欧姆定律,记住欧姆定律的公式,并能利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 3、能根据串联电路中电压及电流的规律,利用欧姆定律得到串联电路中电阻的规律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 1 19世纪的德国物理学家欧姆得出了欧姆定律: 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公式 2 伏安法:利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定电阻的方法叫伏安法。公式 3 串联电阻: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公式: 4 并联电阻: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之和。公式 5 电路中串联的电器越多,电流越小每个电器的电压越小串联分压限流 并联的电器越多,总电流越大,各电器的电压不变。 【巩固练习】 1、.一只阻值为0.1欧的电阻与另一只阻值为10欧的电阻并联,并联后的等效电阻 ( ) A.小于0.1欧 B.等于1欧 C.等于10.1欧 D.小于10欧但大于0.1欧 2、30欧的R 1与R 2 串联后电阻为90欧,则R 2 =______欧,若两个电阻并联,其等效电阻为______ 欧 3、.关于电阻大小下列正确的是 ( ) A.同种材料的导线长度和横截面积越大电阻越大 B.同材料的导线越短、横截面越大电阻越小 C.铜线和铁线,只要横截面积相等电阻就相等 D.铜导线的电阻一定比钨导线的小 4、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一定温度下,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_ 5.导体的电阻 ( ) A.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B.与导体中的电流强度成反比 C.决定于电路中的电流强度和电压 D.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 6.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_______ 和________;影响大小因素还有__________ 7.需要多少个10欧的电阻来组成一个2欧和5欧的电阻 ( ) A.1个 B.3个 C.5个 D.7个 8. 8欧电阻与R串联后的阻值是它们并联后阻值的4倍,R阻值是( ) A. 2欧 B. 4欧 C. 8欧 D. 16欧 9.甲乙两导体并联,通过电流比是2:1,如果它们串联,两端电压比是( ) 用心爱心专心 1

欧姆定律复习导学案.doc

《欧姆定律》复习导学案 复习目标: 1、知道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2、理解欧姆定律。 3、知道电阻串、并联电路电阻的规律。 4、会用伏安法测电阻。 5、会设计简单的串、并联电路。 复习重点、难点: 重点:欧姆定律的理解难点:欧姆定律的应用 活动一:知识梳理 (一)忆海拾贝(课前完成): 1、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①提出问题:? ②制定计划,设计实验:要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采用的研究方法是:。即:a、保持不变,改变研究电流随的变化关系; b、保持不变,改变研究电流随的变化关系。 ③进行实验,设计出实验电路图和实验表格: ④分析论证,得出结论: 电阻一定;电压一定, 2、欧姆定律的内容: 数学表达式(在运用欧姆定律公式及其变形公式解题时要注意电流、电压、电阻是同一导体的同一时刻,还要注意三者都要用国际单位V、A、Ω) 3、欧姆定律的应用:法测电阻 (1)实验原理: (2)实验器材: (3)实验电路图和实验表格:

(4)实验步骤: (5)实验注意事项: ○ 1 连接实物时,开关必须 ○ 2闭合开关前,变阻器的滑片应在 处。本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 4、回顾电流、电压知识,填写下列表格。 5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1)串联电路的电阻特点是 ,可用公式表示为: 。 (2)并联电路的电阻特点是 ,可用公式表示为 。 (二)浓缩升华:师生互动,构建网络 活动二:课前热身 1、对于电阻的定义式R=U/I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电阻串并联 测电阻的阻值 内容 方法 电路图 探究实验 欧姆定律应用 各字母表示的物理量 各物理量的单位 适用范围 变形公式 原理 电路图 安全用电

九年级物理欧姆定律导学案

九年级物理欧姆定律导学案 (第一部分:课前预习导学案) (一)复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记住欧姆定律及其公式,运用公式进行计算。 2、记住并串联电路的总电阻和串联的各电阻之间的关系 3、能说出雷电的危害和避雷针的作用。 二、过程、方法达标: 1、会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2、会用电压表、电流表探究串联电路的总电阻和串联的各电阻之间的关系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渗透 学习科学家欧姆故事 学习重点:1.欧姆定律的理解 2. 探究欧姆定律 (二)构建知识网络: 请同学们根据你的复习,完善下面的知识网络 、探究实验: 联与并联 (三)预习自我检测: 1.欧姆定律是由_____________物理学家欧姆在19世纪初期作了大量实验,归纳得出的。主要内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段导体两端 的电压是3V 时,通过它的电流是0.5A ,当导体两端的电压是6V 时,通过它的电流是多少安?。 3.如果一段导体中通过的电流是2 A 时,它两端的电压为20 V ;若要使通过该导体的电流变为1 A ,导体两端所加的电压应为______;如果该导体两端所加的电压为0,该导体的电阻值为______。 4.2.一只电阻两端的电压从2V 增加到2.8V ,通过该电阻的电流增加了0.1A ,求该电阻的阻值.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九年级物理《 欧姆定律的应用》学案

第01讲:欧姆定律的应用辅导科目 物理 年级初三授课教师班型授课时间备课时间 教学 目标 1.了解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学会用伏安法测电阻; 2.能正确画出伏安法测电阻的电路图,并按电路图连接实物电路; 3. 学会正确选择电压表量程,并用试触法确定电流表的量程。 重、难 考点 1. 了解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学会用伏安法测电阻; 2. 能正确画出伏安法测电阻的电路图,并按电路图连接实物电路。 教学内容 一、伏安法 把欧姆定律的公式________________加以变形,可以得到R=___________。根据这一公式,只要测出导体_________________和通过导体的________,就可以计算出这个导体的电阻。这种用_______表测电压,_______表测电流,再计算电阻的方法,称为伏安法。 二、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 1.实验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器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电路图:(请在下面的虚线框中画出) 4.实验步骤: ①按照电路图连接实物电路(先按照电路图中的元件位置摆放好实验器材,然后再按照顺序连接电路。 注意: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______状态,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应调到_______,电表的连接要注意量程和正负接线柱); ②闭合开关,调节__________________,在表格中记录三组电流、电压值; ③根据公式____________分别计算出电阻值,填入表格中,并求出平均值。 5.实验记录表格(请你设计): 三、测量小灯泡的阻值 1.观察小灯泡。上面标的“2.5V 0.3A”的含义是什么?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导学案

2.7《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经历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理论推导过程。体验能量转化和能量守恒定律在电路中的具体应用,理解内、外电路的能量变化。 2、理解内、外电路的电势降落,理解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3、会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分析路端电压和负载的关系,并能进行相关的电路分析和计算。【重点难点】 重点:1、推导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应用定律进行有关讨论。 2、路端电压与负载的关系 难点:路端电压与负载的关系 预习案 1、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1)内电路、内阻、内电压 电源内部的电路叫____________。内电路的电阻叫__________。当电路中有电流通过时,内电路两端的电压叫___________。用U内表示 (2)外电路、路端电压 电源外部的电路叫____________。外电路两端的电压习惯上叫____________。用U外表示 2、电动势E、外电压U外与内电压U内三者之间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 ①电动势等于电源___________时两极间的电压 ②用电压表接在电源两极间测得的电压U外___E 3、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①内容___________ ②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常用变形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习自测 1、关于电源的电动势,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A、电源的电动势就是接在电源两极间的电压表测得的电压 B、同一电源接入不同电路,电动势就会发生变化 C、电源的电动势时表示电源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本领大小的物理量 D、在闭合电路中,当外电阻变大时,路端电压变大,电源的电动势也变大 探究案 探究一: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问题一:什么是闭合电路,分别由哪几部分组成?闭合电路中电荷是怎样移动的?问题二:闭合电路中沿电流方向电势是如何变化的?为什么? 问题三:推导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设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为r,外电路电阻为R,闭合电路的电流为I, 1、写出在t时间内,外电路中消耗的电能E外的表达式; 2、写出在t时间内,内电路中消耗的电能E内的表达式; 3、写出在t时间内,电源中非静电力做的功W的表达式; 4、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推导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1)内容 (2)表达式 (3)它的适用条件是什么? (4)其他表达式 5、什么是路端电压?什么是内电压?电动势,路端电压,内电压的关系是怎样的? 针对训练1.一个电源接8Ω电阻时,通过电源的电流为0.15A,接13Ω电阻时,通过电源的电流为0.10A,求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探究二、路端电压与负载的关系 1、路端电压U:他是外电路上总的电势降落。负载R:电路中消耗电能的元件。 2、路端电压与外电阻的关系 ①根据U=E-Ir、I= r R E 可知:当R_____时,U增大,当R_____时,U减小 ②当外电路断开时,R==_____,I=_____,U=_____ 当外电路短路时,R==_____,I=_____,U=_____ 思考与讨论: 傍晚时每一天用电的高峰时段,万家灯火,但灯光较暗,而夜深人静的候,你若打开电灯,灯光又特别亮;又如在家用电器使用中,打开大功率的空调后,你会发现灯泡会变暗,而关掉空调后灯又马上亮起来,这是为什么呢?

欧姆定律应用导学案

- 1 - 【导学目标】 1.能根据欧姆定律以及电路的特点,得出串、并联电路中电阻的关系。 2.通过计算,学会解答电学计算题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解答电学问题的良好习惯。 3.根据实验现象体会等效电阻的含义,了解等效的研究方法。 【课堂导学】 (一)引入 (二)科学探究 自主探究: 1.欧姆定律的内容是什么? 2.欧姆定律的表达式怎样?各个物理量的单位是什么? 利用欧姆定律解决问题要注意以下几点: (1)欧姆定律中的 I 、U 、R 都是指同一导体或同一段电路上对应的物理量。同时欧姆定律中三个物理量具有同时性。 (2)由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为U = IR 、R =U I 。(3)欧姆定律中各物理量的单位必须统一。 合作探究: 1.串联电路中的电阻关系 实验1:按教材图7.2-2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思考这说明什么问题? 实验现象说明:串联的两个电阻,总电阻比一个电阻 。 如果串联3个或更多的电阻,重复实验,实验现象相同。由此总结出串联电路中的电阻关系: 。 拓展延伸:从理论上进一步探究串联电阻的总电阻和各分电阻之间的关系。 如图1中,两个串联导体的电阻值分别为R l 和R 2 , 设串联电路的总电阻为R ,R l 和R 2两端的电压分别为U 1和U 2,串联部分两端的电压为U ,通过R l 和R 2的电流分别为I 1和I 2,根据欧姆定律推导R 和R 1、R 2之间的关系。 对于多个电阻(R 1、R 2、R 3 … … R n )串联,同样可以得到:R= 即串联电阻的总电阻等于 。 2.并联电路中的电阻关系 实验2:把两个同样阻值的电阻并联起来,接到教材图7.2-3实验中,我们再观察实验现象,又能得到什么结论? 实验现象说明: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的阻值比_______ 都小。 拓展延伸:从理论上进一步探究并联电阻的总电阻和各分电阻之间的关系。 设各支路的电阻分别为R 1和R 2,并联电路的总电阻为R.通过R 1和R 2的电流分别为I 1和I 2,并联电路的总电流为I (如图2)。根据欧姆定律推导R 和R 1、R 2之间的关系对于多个电阻( R 1、R 2、R 3 … …R n )并联,同理可以得到: 1 R = 即并联电阻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 之和。 (三)、达标检测: 1. 欧姆定律是_____ 国物理学家_____ 在19世纪初期经过大量实验得出的,它的内容是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_________ 成正比,跟导体的_____ 成反比。该定律用公式表示为___________ 。 2. 人体安全电压不高于36V ,当通过人体的电流接近 30 mA 时就会有生命危险。据此可以推断,人体是 (填“导体”或“绝缘体”),人体电阻约 Ω。 3.电阻R 1的阻值为10Ω,将它与R 2并联后,总电阻为5Ω,若将R 1与R 2串联,则总阻值为( ) A.20Ω B.15Ω C.10Ω D.5Ω 4.有两个电阻,阻值分别为30和10Ω,把它们串联起来,其总电阻是( ) A.40Ω B.30Ω C.20Ω D.7.5Ω 5. 根据欧姆定律I= U R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这段导体的电阻就越小 B.导体两端的电压越高,这段导体的电阻就越大 C.导体的电阻与电压成正比,与电流成反比 D.导体两端的电压越高,通过这段导体中的电流就越大 6. 某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是4V 时,通过导体的电流是1A ,如果将该导体两端的电压减少到2V 时,通过导体的电流是( )A.0.25A B.0.5A C.2A D.3A 图 1

欧姆定律及其应用优秀教学设计

《欧姆定律及其应用》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验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定量关系,分析归纳得到欧姆定律。 2.理解欧姆定律,能运动欧姆定律分析解决简单的电路问题。 3.会使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 1.分析归纳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定量关系,得出欧姆定律。 2.学会解决电学计算题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实验的基础上,学习归纳总结实验得出结论的能力;利用欧姆定律解决简单电学问题,培养学生解答电学问题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本节是教学的内容是建立在上一节“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的基础之上的,通过上节课的实验,已经得出了电流与电压的定量关系、电流与电阻的定量关系。总结这两个定量关系,结合数学推理、图象等处理这些实验数据,建立和理解欧姆定律,这对学生的逻辑思维的能力要求较高,是本节教学的难点之一。理解欧姆定律的内容及其表达式,会利用欧姆定律来解决一些简单的电路问题,进行简单计算等是本节另一个教学难点。本节的教学重点是理解欧姆定律的内 容,要知道定律的内容、表达式等,会利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计算。知道

的几个变换式,各变换式的物理意义,尤其是对的理解,它只是电阻的一 个计算式,不能说明电阻与电压成正比,与电流成反比。在使用进行计算时要注意两个“同一”,即同一电路对象、同一时刻。 重点:理解欧姆定律的内容及其表达式、变换式的意义。 难点:运用数学推理、图象的方法处理实验数据,建立和理解欧姆定律,运用欧姆定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策略 通过回顾上节课的实验探究数据及结论,引入本节课的内容:欧姆定律。把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整合到一起就是欧姆定律,可以通过分析数据得出,分析电流与电压关系的实验数据可以发现,某一导体两端的电压与电流的比值就等于电阻值的大小;同样在研究导体的电流与电阻关系的实验数据中,电流与电阻的乘积大小等于电压。从而得出欧姆定律的内容,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利用欧姆定律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以从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方法开始,通过计算说明电流表在电路中相当于导线,不能直接接在电源两端;电压表可以直接接到电源两端。通过计算串联和并联电路中的电流、电压、电阻,巩固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和电压规律,为后面伏安法测电阻及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作铺垫。 四、教学资源准备 多媒体课件整合网络、投影仪等。 五、教学过程

12.2欧姆定律(2) 精品导学案

教师个人研修总结 在新课改的形式下,如何激发教师的教研热情,提升教师的教研能力和学校整体的教研实效,是摆在每一个学校面前的一项重要的“校本工程”。所以在学习上级的精神下,本期个人的研修经历如下:1.自主学习:我积极参加网课和网上直播课程.认真完成网课要求的各项工作.教师根据自己的专业发展阶段和自身面临的专业发展问题,自主选择和确定学习书目和学习内容,认真阅读,记好读书笔记;学校每学期要向教师推荐学习书目或文章,组织教师在自学的基础上开展交流研讨,分享提高。 2.观摩研讨:以年级组、教研组为单位,围绕一定的主题,定期组织教学观摩,开展以课例为载体的“说、做、评”系列校本研修活动。 3.师徒结对:充分挖掘本校优秀教师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发挥学校名师工作室的作用,加快新教师、年轻教师向合格教师和骨干教师转化的步伐。 4.实践反思:倡导反思性教学和教育叙事研究,引导教师定期撰写教学反思、教育叙事研究报告,并通过组织论坛、优秀案例评选等活动,分享教育智慧,提升教育境界。 5.课题研究:立足自身发展实际,学校和骨干教师积极申报和参与各级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认真落实研究过程,定期总结和交流阶段性研究成果,及时把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和教师自身的成长。 6.专题讲座:结合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问题,针对学校发展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和方向性问题,进行专题理论讲座。 7.校干引领:从学校领导开始,带头出示公开课、研讨课,参与本校的教学观摩活动,进行教学指导和引领。 8.网络研修: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独特优势,借助教师教育博客等平台,促进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专家引领活动的深入、广泛开展。 我们认识到:一个学校的发展,将取决于教师观念的更新,人才的发挥和校本培训功能的提升。多年来,我们学校始终坚持以全体师生的共同发展为本,走“科研兴校”的道路,坚持把校本培训作为推动学校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力量,进而使整个学校的教育教学全面、持续、健康发展。反思本学期的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很多工作在程序上、形式上都做到了,但是如何把工作做细、做好,使之的目的性更加明确,是继续努力的方向。另外,我校的研修工作压力较大,各学科缺少领头羊、研修氛围有待加强、师资缺乏等各类问题摆在我们面前。缺乏专业人员的引领,各方面的工作开展得还不够规范。相信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在市教育教学研究院的领导和专家的亲临指导下,我校校本研修工作一定能得以规范而全面地展开。“校本研修”这种可持续的、开放式的继续教育模式,一定能使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又上一个台阶。 教学反思 在新课改的形式下,如何激发教师的教研热情,提升教师的教研能力和学校整体的教研实效,是摆在每一个学校面前的一项重要的“校本工程”。所以在学习上级的精神下,本期个人的研修经历如下:1.自主学习:我积极参加网课和网上直播课程.认真完成网课要求的各项工作.教师根据自己的专业发展阶段和自身面临的专业发展问题,自主选择和确定学习书目和学习内容,认真阅读,记好读书笔记;学校每学期要向教师推荐学习书目或文章,组织教师在自学的基础上开展交流研讨,分享提高。 2.观摩研讨:以年级组、教研组为单位,围绕一定的主题,定期组织教学观摩,开展以课例为载体的“说、做、评”系列校本研修活动。 3.师徒结对:充分挖掘本校优秀教师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发挥学校名师工作室的作用,加快新教师、年轻教师向合格教师和骨干教师转化的步伐。 4.实践反思:倡导反思性教学和教育叙事研究,引导教师定期撰写教学反思、教育叙事研究报告,并通过组织论坛、优秀案例评选等活动,分享教育智慧,提升教育境界。 5.课题研究:立足自身发展实际,学校和骨干教师积极申报和参与各级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认真落实研究过程,定期总结和交流阶段性研究成果,及时把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和教师自身的成长。 6.专题讲座:结合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问题,针对学校发展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和方向性问题,进行专题理论讲座。 7.校干引领:从学校领导开始,带头出示公开课、研讨课,参与本校的教学观摩活动,进行教学指导和引领。 8.网络研修: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独特优势,借助教师教育博客等平台,促进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专家引领活动的深入、广泛开展。 我们认识到:一个学校的发展,将取决于教师观念的更新,人才的发挥和校本培训功能的提升。多年来,我们学校始终坚持以全体师生的共同发展为本,走“科研兴校”的道路,坚持把校本培训作为推动学校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力量,进而使整个学校的教育教学全面、持续、健康发展。反思本学期的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很多工作在程序上、形式上都做到了,但是如何把工作做细、做好,使之的目的性更加明确,是继续努力的方向。另外,我校的研修工作压力较大,各学科缺少领头羊、研修氛围有待加强、师资缺乏等各类问题摆在我们面前。缺乏专业人员的引领,各方面的工作开展得还不够规范。相信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在市教育教学研究院的领导和专家的亲临指导下,我校校本研修工作一定能得以规范而全面地展开。“校本研修”这种可持续的、开放式的继续教育模式,一定能使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又

河南省偃师市府店镇八年级物理 7.2《欧姆定律及其应用》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河南省偃师市府店镇八年级物理 7.2《欧姆定律及其应用》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1、.一只阻值为0.1欧的电阻与另一只阻值为10欧的电阻并联,并联后的等效电阻 ( ) A.小于0.1欧 B.等于1欧 C.等于10.1欧 D.小于10欧但大于0.1欧 2、30欧的R 1与R 2 串联后电阻为90欧,则R 2 =______欧,若两个电阻并联,其等效电阻为______ 欧 3、.关于电阻大小下列正确的是 ( ) A.同种材料的导线长度和横截面积越大电阻越大 B.同材料的导线越短、横截面越大电阻越小 C.铜线和铁线,只要横截面积相等电阻就相等 D.铜导线的电阻一定比钨导线的小 4、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一定温度下,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_ 5.导体的电阻 ( ) A.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B.与导体中的电流强度成反比 C.决定于电路中的电流强度和电压 D.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 6.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_______ 和________;影响大小因素还有__________ 7.需要多少个10欧的电阻来组成一个2欧和5欧的电阻 ( ) A.1个 B.3个 C.5个 D.7个 8. 8欧电阻与R串联后的阻值是它们并联后阻值的4倍,R阻值是( ) A. 2欧 B. 4欧 C. 8欧 D. 16欧 9.甲乙两导体并联,通过电流比是2:1,如果它们串联,两端电压比是( ) 用心爱心专心 1

A.2:1 B.1:1 C.1:2 D.1:3 10.下列四组电阻,分别并联后的等效电阻最小的是 ( ) A.R1=8欧,R2=14欧 B.R1=6欧,R2=16欧 C.R1=4欧,R2=18欧 D.R1=2欧,R2=20欧 11. R 1 R 2 两个电阻并联,已知R 1 :R 2 =2:1,则通过它们的电流强度之比I 1 :I 2 =______, 12某一导体的两端的电压为3伏时 ,通过该导体的电流强度为0.3安, 如使该导体两端电压再增6伏,那么此导体电阻和通过电流分别是( ) A.10欧,0.9安 B.20欧,0.6安 C.10欧,0.6安 D.20欧,0.9安 13.电阻R 1和R 2 串联后接到电压为12伏的电源上,已知R 1 阻值为12欧,R 2 两端的电压为3伏,则R 2 的阻值为 ( ) A.4欧 B.8欧 C.16欧 D.24欧 14.一段铜丝,对折起来后它的电阻变小,这是因为它的_________变小,而____________变大的缘故。 15.一个导体两端的电压由小变大,可以断定导体的电阻值 ( ) A.增大 B.保持不变 C.减小 16.两个导体并联起来,总电阻减少。这是因为相当于导体的( ) A.横截面积增大 B.横截面积减小 C.长度增加 17.电阻R 1和R 2 串联后总电阻为90欧,如果它们两端的总电压为15伏,R 1 两端的电压为6伏,电 阻R 1和R 2 的阻值各是多少? 18. 一盏灯额定电压为6V,电阻为12Ω的电灯接在18V电路上,要让它正常工作,应该怎么做? 19给定干电池一节、开关二个,电压表一只、定值电阻一个(已知其阻值)、导线若干,试设计一个电路图,使其能按一定的步骤测定一个未知电阻的阻值(只作图) 用心爱心专心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