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猪病的综合防治
猪常见疾病防治及诊治方法

猪常见疾病防治及诊治方法猪是我国常见的畜禽之一,其养殖规模庞大,猪群健康对养殖户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猪常见疾病的防治和诊治却是一个让人很头疼的问题。
以下将针对猪的常见疾病进行防治及诊治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一、猪瘟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的传染病,严重危害猪的生命。
预防猪瘟的方法有:1. 疫苗接种:定期给猪接种猪瘟疫苗可以有效预防猪瘟的发生。
2. 加强饲养管理:保持猪圈清洁,合理饲养,避免猪的过度疲劳,有助于提高抵抗力,减少感染猪瘟的可能性。
当猪患上猪瘟时,诊治方法有:1. 及时隔离:患病猪需要立即隔离,避免病毒扩散。
2. 给予专业治疗:及时请兽医进行专业治疗,包括使用相关药物进行治疗。
同时给予患病猪适当的护理和营养。
四、猪圆环线虫病猪圆环线虫病是由猪圆环线虫引起的一种寄生虫感染疾病,严重危害猪的健康。
预防猪圆环线虫病的方法有:1. 定期驱虫:定期给猪进行驱虫,及时清除体内寄生虫,防止猪圆环线虫病的发生。
2. 控制环境污染:保持猪圈清洁,杜绝环境污染,减少病原体感染的可能性。
当猪患上猪圆环线虫病时,诊治方法有:1. 给予驱虫治疗:及时给猪进行驱虫治疗,清除体内寄生虫。
2. 给予适当护理:给予患病猪适当的饲养管理和护理,增强猪的免疫力,促进康复。
五、其他常见疾病除了以上列举的常见疾病外,猪还可能患上其他疾病,如口蹄疫、猪传染性胃肠炎、猪肺炎等。
对于这些疾病的预防和诊治,养殖户应根据具体病情和兽医的建议进行相应的防治和治疗措施。
猪的健康状况直接影响着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因此预防和诊治猪常见疾病至关重要。
养殖户应做好猪的日常防疫工作,加强饲养管理,定期进行检查和消毒,及时发现疾病症状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保障猪的健康。
加强自身的兽医知识学习,及时请专业兽医进行诊治,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为猪的健康保驾护航。
浅谈猪的常见疾病及其防治措施

浅谈猪的常见疾病及其防治措施
猪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家畜之一,但是却容易受到各种疾病的侵袭。
为了提高养猪的效益和降低损失,对于猪的常见疾病及其防治措施应进行必要了解。
1. 猪瘟病
病因:由病毒引起,主要通过飞沫传播。
症状:发热、嗜睡、食欲下降、呼吸困难、皮肤发紫、排泄物异常,严重者会死亡。
防治措施:定期注射疫苗,避免病猪与健康猪混养,加强通风,做好消毒工作。
症状:喉部肿胀、呼吸困难、排泄物异常、皮肤色素沉淀等。
3. 猪肺炎
症状:发热、呼吸困难、咳嗽、食欲下降等。
防治措施:加强通风,保持环境卫生,适当提高温度,注重饲养管理。
防治措施:保持环境清洁卫生,定期消毒,避免饲料水质受污染。
病因:寄生虫、细菌、病毒等引起。
症状:皮肤瘙痒、结疱、红肿等。
总结来说,养猪户在养殖过程中,应加强疫病防控工作,加强饲养管理、保持环境清洁卫生、定期做好消毒工作等,并及时发现和治疗可能出现的疾病,避免疾病扩散和带来的经济损失。
浅谈春季猪常见疾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乳1 。 能有效预 防本病 的发生 。由于春 季温差较 大’ 应做好猪 舍保 暖 、 防潮工作 , 定期消毒 墒 好环境卫 生, 加强饲养管 理,
提高猪的抗病能力。猪圈内勤换 勤垫, 圈舍周 围常用草木灰 水、 石灰水 、 火碱 水等消毒 。饲料要多样化。 常喂些胡 萝 卜、 白萝 卜 等青绿多汁饲料。防治上肌肉注射抗毒免疫增强针, 用量为 0 . 1 m L / k g 体重。 分点注射 冰毒 5号f 主要成分为罗瓦 尔精1 用 量为 0 . 2 m L / k g 体重 。若 出现呼吸道症状与细菌性 病混合感染可肌 肉注射咳喘康 f 主要成分为胆酸 、 地龙) 效果 更佳 。 同时. 用派毒杀f 主要成分为聚维铜碘1 每3 d给猪舍消 毒 1 次。 四、 大肠杆菌病 由致病 性大肠杆菌 引起 。 包括仔猪 黄痢f 以1 - 3日龄仔 猪 多见1 、 仔猪 白痢f 以 l 0 3 0日龄 仔猪 多发) 、 仔猪 水肿病 f 多发生于断奶 前后体质健壮 的仔猪) 。 仔猪黄痢的免疫是对 怀孕母猪于产前 4 0 d肌 肉注射 2 m L仔猪黄痢油剂苗: 仔猪 白痢 的免疫是让 怀孕母 猪于 产前 4 0 d口服遗 传工 程活菌 苗。 产前 1 5 d进 行加强免疫 : 仔猪水肿病 的免疫是对妊娠母 猪 注射病猪分离 的致病菌株制备的灭活苗。应加 强妊娠母 猪 和哺乳仔猪 的饲养管理 、清洁卫生和圈舍 干燥 。防寒保 温. 母 猪产前 3 0 4 5 d注射大肠 杆菌病预 防苗, 仔猪 抓好 7 d 补 料和过好 “ 三关” 乳关、 初料关 、 断乳关1 。 发病仔猪 的治 疗 要实行消炎抗菌 、 止泻 、 强心 、 补液等综合疗法注 意补充 矿物质和维生素。 五、 猪 肺 疫 该病是 由巴氏杆菌引起 的一种急性 、 热性 、 败 血性传染 病。 各种年龄的猪均易感染. 但以仔 猪和架子猪发病率较高 。 以灰色水泥状下痢 、 呕吐 、 脱水 为主, 大猪很少死亡, 1 0日龄 以下仔猪死亡率 达 5 0 %~ 1 0 0 %。 根据本病传播特点肪 制首 先应增 强机 体的抗病力 。 加 强饲养管理。 消除可能降低抗病 能力 因素 和致 病诱 因如 圈舍拥挤 、 通 风采光差 、 潮湿 、 受寒
猪病综合防治措施

猪病综合防治措施疾病是制约养猪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猪病控制须从养猪生产的各个环节入手,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实行综合防治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现将猪病的主要防治措施介绍如下,供参考。
1场址选择与建筑布局场址应选在地势较高、干燥、背风、向阳、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排污方便、没有污染的地方,各养猪场之间间隔至少500m。
猪场应远离铁路、公路、居民区,最好在种植区内。
生活区与生猪生产区、隔离区要严格分开。
2精选种源引种前要确定所引进的猪已经有可靠的免疫,引种的猪场有良好的供应历史、没有特定传染病。
引种后观察1~2个月经检疫合格后才可与本场猪合群。
3加强饲养管理(1)坚持自繁自养,尽可能少引种。
从防疫角度考虑,猪场或养殖户最好能自繁自养,这样可以减少从外地购猪而带入传染病的几率。
此外,对自繁仔猪的体质、品种特性及前期生长发育状况也比较了解,方便以后的饲养管理与防疫。
(2)采用隔离饲养、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
猪场门口要设消毒池和更衣室,车辆不得进入生产区,猪舍的一切用具不得带出场外,各猪舍的用具不得串用,不能从场外购买猪肉,一般情况下要谢绝参观。
采用全进全出的饲养管理方式,可调整繁殖母猪的配种日期或促使同期发情,集中配种、集中产仔,仔猪断奶后集中进入育成猪舍或肥育猪舍,同时出栏。
在每批猪出栏后猪舍须经彻底消毒空置几天后再转入新的猪群。
(3)控制合适的饲养密度。
生长猪为0.8m2/头,育成猪最好为1.2m2/头,每栏猪的数量最好在10~12头。
保持合理的饲养密度可有效降低猪无名高热病和呼吸道病的发生机率。
(4)控制猪舍适当的温度。
生长育肥猪最适宜的温度是15~25℃,气温过高或过低对生长肥育和饲料利用都不利。
夏季舍温不超过30℃,冬季不低于12℃,冬季仔猪舍的地面温度不低于23℃。
4猪场消毒重视消毒工作,首要对猪场进行彻底清扫并用清水冲洗,再用化学消毒液消毒。
消毒液的用量一般是每平方米猪圈用1kg左右药液,可选用百毒杀、克毒灵、杀毒110等配制。
浅谈猪大肠杆菌病防治措施

浅谈猪大肠杆菌病防治措施【摘要】猪大肠杆菌病是一种常见的猪病,对养猪业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加强环境卫生管理是预防猪大肠杆菌病的关键措施之一,可以减少疾病的传播。
合理选用疫苗可以大大提高猪只的免疫力,减少感染的风险。
定期进行消毒和防治是防止病原菌传播的有效方式,可以有效控制疫情的蔓延。
科学饲养管理和采取隔离措施也是预防和控制猪大肠杆菌病的重要手段。
综合防治效果明显,对于减少养猪业的经济损失有着显著作用。
加强监测预防可以帮助及时发现病情,采取相应的措施,保障猪只的健康和养殖业的稳定发展。
猪大肠杆菌病的防治工作至关重要,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来有效防范和控制疫情的发生。
【关键词】猪大肠杆菌病、环境卫生管理、疫苗、消毒、饲养管理、隔离措施、防治、监测、预防1. 引言1.1 概述猪大肠杆菌病猪大肠杆菌病,是由猪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主要发生在猪群中。
猪大肠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杆菌,属于大肠杆菌科,是家畜和家禽的肠道正常菌群之一。
在正常情况下,猪大肠杆菌对猪体是无害的,但是当猪群生态环境发生变化或者猪只的抵抗力下降时,猪大肠杆菌就会引发疾病。
猪大肠杆菌病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腹泻、发热、厌食、体重下降、粪便带血等症状。
严重的猪大肠杆菌感染可导致猪只死亡,造成养殖损失。
该病具有传染性强、发病快、死亡率高等特点,给养殖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为了有效防控猪大肠杆菌病,就需要加强对病害的了解,通过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来预防和控制病情的发展。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保障猪只的健康,提高养殖效益。
的内容到这里结束。
1.2 危害性分析猪大肠杆菌病是一种由猪大肠杆菌引起的疾病,主要传播途径为食物和环境。
猪大肠杆菌病对猪的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造成严重影响,导致生猪的生长速度减慢,生产性能下降,甚至造成死亡。
猪大肠杆菌可通过粪便、饮水、食物等途径传播给人类,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
猪大肠杆菌病不仅危害猪的健康和生产,也可能造成与人类健康相关的公共卫生问题。
浅谈养猪生产综合防疫技术措施

猪 场 的选 择 与 合 理 布 局 。猪 场 要 建 在 地 势 高 燥 .排 水 便 利 、水 源 充 足 ,距 公 路 、铁 路 和 人 群 较 远 的 地 方 。猪 场 周 围 应 设 嗣墙 或 防 疫 沟 .猪 场 内 要 合 理 布 局 ,种 植 一 些 花 草
季 能 降 温 防 暑 , 以确 保 猪 只 能 正 常 生 长 发 育
和 健 康 .提 高对 疾 病 的抵 抗 力 。
2 坚持 自繁 自养
自繁 白养 是 防 止 从 外 地 购 进 猪 带 进 疫 病 的一 项 重 要 措施 。多 年 来 的 养 猪经 验 已证 明 , 凡 能坚 持 白繁 自养 的猪 场 ,如 果 防疫 T作 做 得 好 会 很 少 发 生 或 不 发 生传 染 病 。 因此 应 根
洗 消 毒 ,经 过 检 查 后 再 进 下 一 批 猪 。母 猪 临
猪 只 是 否 能 发 病 与 猪 的 个 体 抵 抗 力 有 密 切 关 系 。凡 是 体 质 健 壮 的猪 只 ,对 疾 病 的侵 害 具 有 一 定 的 抵 抗 力 , 而 当 猪 只 健 康 状 况 下 降 时 ,其 抵 抗 力 则 相 应 减 弱 。 因 此 加 强 饲 养
小 病 毒 疫 苗 。 仔 猪 的 免 疫 程 序 :对 发 生 过 猪 瘟 疫 情 的猪 场 和 地 区 要 进 行 超 前 免 疫 。在 仔
有进行免疫接种 的应补充进行免疫接 种 ,以 免 发生 传 染 病 。 3 制 定合 理 的 防疫 制 度 断 绝 传 染 病 的 传
播 途 径
管 理 ,增 强猪 只健 康 和对 外 界 疾 病 的 抵 抗 力 ,
是 积 极 预 防 猪 病 的 重 要 措 施 。在 养 猪 生 产 中
生猪常见疾病及其预防治疗措施

生猪常见疾病及其预防治疗措施
生猪疾病是养猪业中的大问题,因为它们会给猪的健康和养殖业的生产带来极大的影响。
下面列举了一些常见的猪病,以及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1. 猪瘟
猪瘟是猪类传染性疾病中最严重的一种。
病症包括高热、全身性淋巴结肿大、皮肤黏膜出血、呼吸困难等。
预防猪瘟的最好方法是进行疫苗接种。
治疗上需要注意对症处理,饲料要容易吸收。
2. 猪肺炎
猪肺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
常见症状包括猪咳嗽、气促、食欲不振、精神萎靡等。
预防猪肺炎需要注意通风和防潮处理,饲料要放干净。
3. 猪流感
猪流感和人类流感非常相似,也是由病毒引起的。
预防猪流感的方法主要包括定期消毒、改善饲养条件以及隔离病毒感染的猪。
4.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PRRS)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
感染后症状包括发热、无食欲、厌食、咳嗽等。
预防的方法包括检查新引入的猪、确保饲养环境好等。
6. 猪鼻疽
猪鼻疽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
症状包括鼻塞、流涕、呼吸困难等。
预防猪鼻疽的方法包括确保饮用水源干净,通风良好等。
总之,预防疾病比治疗疾病更重要,因此,养猪户应该注意饲养环境的卫生与改善,为猪提供合适的饲料,建立健全的疫苗预防制度,这些措施都可以减轻猪疾病的危害。
如遇疫情应及时进行隔离和治疗。
浅谈猪的常见疾病诊断与防治措施

浅谈猪的常见疾病诊断与防治措施作者:崔丽华来源:《农民致富之友(上半月)》 2019年第9期猪肉是一直以来是人们主要的肉食之一,近几年随着猪肉需求量的增加,猪的养殖规模也在不断增大,做好猪的常见疾病诊断和防治对猪的养殖业发展意义深远。
猪属于杂食类哺乳动物,以猪的生活习性,容易感染的疾病较多,所以在猪的疾病预防和有效管理方面也是需要重视的,猪常见的疾病有呼吸系统方面、消化系统方面、皮肤病、猪瘟、口蹄疫等病菌类疾病,了解猪的常见疾病的主要表现和防治措施,可以提高猪的养殖质量,扩大猪的养殖数量,可以为养殖户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1猪的常见疾病诊断1.1猪瘟猪瘟俗称“烂肠瘟”,是由一种黄病毒引发的急性、发热、接触性的传染病。
此病一年四季都有可能发生。
是对猪的养殖业影响较大的传染病之一。
猪瘟典型症状有急性、亚急性和慢性病程,死亡率比较高,一般急性猪瘟比较常见,发病症状:体温升高,食欲减退,眼角有化脓性的分泌物,鼻腔有些干,发展后期有脓性分泌物,排泄物中还带有血丝,甚至出现便血现象。
要注意母猪染病情况,一旦染病危害较大。
1.2猪流感是猪的一种急性、传染性呼吸器官疾病,传染性较高但不会引起死亡。
它的发病初期是突然发烧,没有精神,不爱吃食,喜躺卧,不愿活动,呼吸不畅还伴随着咳嗽,若发病治疗不及时,会引发肺炎、胸膜炎等,容易造成猪的死亡率增加。
本病的潜伏期较短,自然发病平均时间为4天。
体表现象为腹部能够看到紫红色斑点,排泄物为暗红或焦状血便。
若母猪在怀孕期间感染流感,会造成仔猪发病现象,严重的在断奶前后容易死亡,要慎重对待。
1.3蓝耳病是一种神秘猪病,传染源说法较多,猪蓝耳病属接触性传染病,此病毒只会感染猪,不对其它动物进行传染,一般1月以内的仔猪和妊娠母猪是最容易感染的猪群,发病特征为食量减少,没有精神状态,发热,会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现象,若在母猪妊娠后期发生,易出现流产、早产,死亡率上升,少数病猪还会出现咳嗽,猪的双耳背面、腹部及尾部皮肤易呈深紫色,此病在冬季感染速度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稿 日期 :2 1- 7 0 ) 收 0 2 0- 2
治 本病 过程 中发现 ,大肠 杆菌对 药物 极易产 生抗药 性,
如青霉 索 、链霉 素 、土 霉素 、四环素 等抗 生素几乎 没有
目前 ,我 国 从 事 养 殖 业 的 散 户 过 多 。 大 多 重 治 疗 轻
养 殖场 ( 大户) 要进行绿化 ,净化 空气 、减少尘埃、减弱噪
声 ,优化 养殖环 境 。如 山区农户 可 以借助 山林资源优 势
饲养山羊 、肉牛和“ 林下洋鸡 土养” 等生态 养殖模式 ;平原
农 户可 以实施新农村 建设 畜牧“ 1’即l I 15, 户 口沼气池 ,1 (
防疫 。部 分人认 为防疫就 仅仅 是接种疫 苗 ,而用疫苗进
行 防 疫 有 一 定 的局 限 性 , 免 疫 能 力 有 高 有 低 , 抗 体 会 随
年 出栏 l头三元猪 ,l O 户增收50 工程 。 0 元)
2 坚持适度 ,稳步推进
时 间消 亡 。 因此 ,注 重 生物 安 全 ,加 强养 殖 场硬 件 建
苗 ,有鸡大肠 杆菌 多价氢氧 化铝 苗和 多价油佐剂 苗 。经
现场应 用取得 了较好 的防 治效果 。由于大 肠杆菌 血清 型
善鸡 舍的通风 条件 ,认 真落 实鸡、存 放 和 整 个 孵 化 过 程 的 卫 生 消
较 多,制苗菌株 应该 采 自本地 区发病鸡 群的多个 毒株 ,
45
山东畜牧兽医
相 结合的适度 规模养殖 产业 带 。同时,要对 新建规模 养
殖 场 的 规 划 把 关 和 原 有 规 模 养 殖 场 的 改 造 提 升 ,整 合 各
2 1 年第 3 02 3卷
或本场 分离菌 株制成 自家苗 使用 效果较 好。种鸡 在开产 前 接种 疫 苗 后 ,在 整 个 产 蛋周 期 内大肠 杆 菌病 明显 减
毒管理 。另外应搞好常见 多发疾病 的预防工作 。
43 治疗 鸡群 发病后可用 药物进行 防治 。近年来 在防 .
少 ,种 蛋受精率 、孵 化率 ,健雏 率有所提 高 ,减少 了雏 鸡阶段 本病 的发 生 。在给成 年鸡注 射大肠 杆菌油佐 剂苗 时 。注 苗后鸡群 有程度 不 同的注 苗反应 。主要表现精 神 不好 ,喜卧 ,吃食减 少等 。一般 l 2 后逐渐消 失,无须  ̄d
统 一用 药 、统一 防疫 、统 一管理和 统一销售) ,从而提 高
I 科学选址 , 合理布局
规 模养殖场( 大户) 址和 布局要坚 持“ 一规划 、合 选 统
理 布局、相对集 中、规 范管理 ” 的原 则,遵循社会 公共卫 生准则 ,地势 应低 于村 民居 住 区,交通应 便利 ,有 良好 的水 、电、路 等公用 设施配 套 ,远 离水源 保护 区、旅游 区和环境 公害污染严 重 的地 区 。布 局要 分清 生产 区 、饲
畜 禽产 品质 量 ,促使畜 禽养殖 向规模 化 、集 约化发展 ,
实现 社会效 益、经 济效益 和生 态效益 最大化 。要大力推
广‘J ‘、 ,群体 ,大规模 ” 养殖模式 ,以规模养殖场为示范,辐 射村 、组 、户 ,形成整村 推进 ,成 片发展 ,分散 与集 中
总之 ,根 据本病流 行特 点和较 典型 的病理变 化 ,可 以作 出诊断 。
设 ,注重 饲养 管理和 环境卫 生 ,严格 做好封 闭管理和 消
规 模 养 殖 场建 设 速 度 和 规 模 要坚 持 可 持续 发 展 原
则 ,须与所 在地社 会 、经济 、技术 等条件相适 应 ,防止
毒工作 ,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病 原传 播才 是关键所在 。
“ 一哄而上” 。要充分利用现有 资源 ,积极推广生态养殖新 模 式、新技术 ,执行“ 统一” e统 一品种 、统一用料 、 六 (p
近几年 ,动物疫 病呈现 出混合 感染 、非 典型症状 多
养 人员 工 作 区 、管 理 区和 隔 离 区 ,各 区 之 间要相 对 独
立 、有 明确界 限。生 活区要 位于 生产区上 风 ,生产 区四 周要建 防疫 围墙 或防 疫隔离 带 ,大 门出入 口处要设值 班 室 、车辆 消毒通 道 、人 员更 衣消毒 室等 。同时,对规模
行全 群给药 ,可收 到满 意效果 。早期投 药可控制 早期感 染 的病鸡 ,促使痊愈。同时可防止新发病 例的出现 。 43 大肠杆 菌疫苗 近年来 国 内已试制 了大肠杆菌死疫 -
4 防制 方法 41 预 防 鉴于该病 的发 生与外 界各种应激 因素有关 , .
预 防本病首先 是在平 时加强 对鸡群 的饲养 管理 ,逐 步改
治疗 作用 。氯霉 素 、庆 大霉素 、氟 哌酸 、新 霉素有 较好
的治疗 效果 。但对 这些 药物产 生抗药性 的菌株 已经 出现 且有增 多趋势 。因此治疗 本病 时 ,有 条件 的地方应进 行
药 敏 试 验 选 择 敏 感 药 物 , 或 选 用 本 场 过 去 少 用 的 药 物 进
等特 点,加上抗 药性增 强,使 诊治越 来越棘 手 。疫 病的 防控 水 平 决定 着 盈利 水 平 。面 对 市 场 、疫 病 的双 重 风
险,要用健康的心态、科 学的手段 来应 对。 动物疫病 是客观存 在 的,而传 染是 疫病流 行的主要 因素 ,只要切 断疫 病 的传 染途径 ,提 高畜禽 的抵抗 力, 疫病是可防可控 的。
2 1 年第 1 期 ( 02 0 总第 19 8
防治
浅 谈猪 病 的综合 防 治
邢 兆 苗 赵 敏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归德兽 医站 20 1) 531
中图分类号:¥ 5 .8 88 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 —7 32 1)00 4 -2 0 713 (0 21.0 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