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隧道通风设计细则

公路隧道通风设计细则
公路隧道通风设计细则

公路隧道通风设计细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推荐性标准

(报批稿)

公路隧道通风设计细则

主编单位:

批准部门:

实施日期: 年XX月XX日

II

前言

根据交通部交公路发〔2007〕378号《关于下达2007年度公路工程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由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承担《公路隧道通风、照明设计细则》的编制工作。

《公路隧道通风照明设计规范》(JTJ026.1-1999)自2000年6月1日发布实施以来,作为交通行业公路隧道通风设计有关的首部专业规范,对保障我国公路隧道运营安全、推进公路隧道通风科技进步和规范设计行为均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我国近十余年来公路隧道规模的扩大、公路隧道种类的增多,公路隧道建设与运营管理积累了较多经验;同时,汽车工业技术进步使得其污染物排放总体呈下降趋势;通风有关技术与产品性能得到提升。本细则是在总结近年来工程实践经验和科研成果的基础上进行编制,综合考虑了我国公路隧道运营通风技术发展趋势和隧道建设现状,积极采纳了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并借鉴了国外公路隧道通风的成功经验和先进技术,对《公路隧道交通工程设计规范》(JTG/T D71—2004)及《公路隧道通风照明设计规范》(JTJ 026.1—1999)中涉及公路隧道通风的相关要求进行了全

面修订和扩充,经批准后以《公路隧道通风设计细则》(JTG/T DXX-2014)颁布实施。

本细则由12章和4个附录构成,即1总则、2术语和符号、3通风规划与调查、4通风方式、5通风标准、6需风量、7通风计算、8风道、9风机房与通风井、10隧道火灾防烟与排烟、11风机的选型与布置、12通风控制设计原则、附录A壁面摩阻损失系数、附录B弯曲与折曲风道压力损失系数、附录C隧道与风道的其他压力损失系数、附录D流体力学中常用单位及单位换算。

与《公路隧道通风照明设计规范》(JTJ026.1-1999)相比较,本次编制在通风标准、通风方式、通风计算参数等方面有修改完善;补充完善了通风规划与调查、隧道火灾防烟与排烟、风道、风机房与通风井、风机选型与布置等方面内容。

主编单位:

参编单位:

I

主编:

主要参编人员:

II

目次

目次

1 总

则 ................................................................ 1 2 术语和符号 (6)

2.1 术

语 ............................................................. 6 2.2

符号 ............................................................. 8 3

通风规划与调查 (10)

3.1 通风规划 ........................................................

10 3.2 通风调查 ........................................................

15 3.3 交通量 ..........................................................

18 4 通风方式 (22)

4.1 通风方式的选择 ..................................................

22 4.2 隧道通风要求 ....................................................

26 5 通风标准 (30)

5.1 一般规定 ........................................................

30 5.2 烟尘设计浓度 ....................................................

31 5.3 一氧化碳(CO)和二氧化氮(NO)设计浓度 (33)

2

5.4 换气要求 ........................................................

36 6 需风量 (38)

6.1 一般规定 ........................................................

38 6.2 稀释烟尘需风量 ..................................................

39 6.3 稀释CO需风量 ...................................................

42 6.4 隧道换气需风量 ..................................................

46 7 通风计算 (47)

7.1 一般规定 ........................................................

47 7.2 隧道自然通风力 ..................................................

49 7.3 隧道交通通风力 ..................................................

51 7.4 隧道通风阻力 ....................................................

54 7.5 全射流纵向通风方式 ..............................................

54

1

公路隧道通风设计细则(JTG/T DXX-2014)

7.6 集中送入式纵向通风方式 ..........................................

56 7.7 通风井排出式纵向通风方式 ........................................

58 7.8 通风井送排式纵向通风方式 ........................................

64 7.9 吸尘式纵向通风方式 ..............................................

71 7.10 全横向和半横向通风方式 .........................................

73 8 风道 (80)

8.1 一般规定 ........................................................

80 8.2 主风道 ..........................................................

82 8.3 连接风道 ........................................................

85 8.4 送风孔与排风孔 ..................................................

85 8.5 送风口与排风口 ..................................................

87 8.6 风阀 ............................................................

88 9 风机房与通风井 (90)

9.1 一般规定 ........................................................

90 9.2 地表风机房 ......................................................

90 9.3 地下风机房 ......................................................

92 9.4 通风井 ..........................................................

94 9.5 通风塔 ..........................................................

96 10 隧道火灾防烟与排烟 (100)

10.1 一般规定 ...................................................... 100 10.2 隧道火灾排烟 .................................................. 103 10.3 隧道排烟风机 .................................................. 108 10.4 逃生通道、避难所的防烟 ........................................ 109 10.5 隧道内附属用房的防烟与排烟 .................................... 110 11 风机的选型与布置 . (111)

11.1 一般规定 ...................................................... 111 11.2 射流风机的选型与布置 .......................................... 111 11.3 轴流风机的选型、布置与风量调节 .. (116)

2

目次

12 通风控制设计原则 (120)

12.1 一般要求 ...................................................... 120 12.2 隧道火灾工况下的防烟与排烟控制 .. (121)

124 附录A 沿程阻力系数 ............................................ 附录B 弯曲与折曲风道压力损失系数 . (125)

附录C 隧道与风道的其他压力损失系数 (131)

附录D 流体力学中常用单位及单位换算 (136)

本细则用词用语说明 (138)

3

总则

1 总则

1.0.1 为贯彻国家技术经济政策,统一公路隧道通风设计标准,指导公路隧道通风设计符合科学合理、经济安全、利用高效的原则,为隧道运营提供通风技术依据,制定本细则。

条文说明

十余年来我国公路隧道建设规模扩大,公路隧道建设与运营积累了较多经验,相关技术也得到提升,同时,汽车工业技术的进步使得其污染物排放总体呈下降趋势,通风有关产品的性能较过去也有所改进。因此,需要针对通风技术进步、汽车工业技术现状等制订适宜的设计标准。

1.0.2 本细则适用于高速公路、一、二、三、四级公路的新建和改建山岭隧道。

条文说明

本细则是以各等级山岭公路隧道为主要对象进行编制。其他隧道如水下隧道、城市隧道与山岭隧道在通风方式、通风计算等方面无根本区别,主要区别在于通风标准不同。

1.0.3 公路隧道通风应纳入隧道总体设计。

条文说明

隧道通风是隧道总体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隧道长度、纵坡等密切相关,隧道长度增加、纵坡增大会导致通风系统规模增大,运营养护费用相应增加。长、特长隧道

1

公路隧道通风设计细则(JTG/T DXX-2014)

涉及的风机房、通风井的设置与隧道地形、地质条件相关,选址不当会使建设费用大幅增加。因此,通风设计应纳入总体设计,由路线、结构、地质、通风等多专业工程师共同进行方案比选,使工程总体造价与风险最小化,并降低后期运营费用。

1.0.4 公路隧道通风设计应根据公路等级、隧道长度、设计速度、设计交通量、车道数、平纵线形、地形地质、隧道海拔高程、隧址区域自然条件等因素进行技术经济综合比较,确定合理的通风方案。

1.0.5 公路隧道通风设计小时交通量应为绝对车型设计高峰小时交通量。

条文说明

交通量及其交通组成是隧道通风设计重要的基础数据之一。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有关条款,各级公路的适应交通量是将不同车型的汽车折合成标准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单位为pcu/d,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提出的各级公路设计,预测,交通量也是将不同车型的汽车折合成标准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但对于同一车型,汽油车、柴油车的有害气体排放量是不一样的,对于发动机类型相同的汽车,重型车、大型车和小型车的有害气体排放量也不一样。由此,即使标准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pcu/d,相等,但其交通组成不一样时,有害气体排放总量也不相等。同时,实际运营中每天通过隧道的交通量在24h内的分布是不均衡的。因此,进行通风设计时应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各汽车代表车型与车辆折算系数”及设计项目的交通组成,将标准小客车交通量换算成绝对车型设计高峰小时交通量。

1.0.6 公路隧道通风设计应分别针对正常交通工况和火灾、交通阻滞等异常交通工况进行设计。

2

总则

条文说明

由于公路隧道是封闭的行车环境,其救援及疏散较困难,当隧道发生火灾时需要通风系统控制烟气的流动,保证救援及安全疏散,所以通风系统除满足正常交通工况运营需求外其配置的通风设施也要满足防灾排烟的需求。

异常交通工况不仅包括火灾、交通阻滞工况,还包括运营养护维修、检修、施

工等需通风的工况。

1.0.7 公路隧道通风设计应统筹规划,一次设计;通风设施可根据预测交通量

变化分期实施。

条文说明

隧道通风分期实施的目的是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节省初期投资和实现运营节能。当近远期交通量相差较大且近远期通风设施规模差别也较大时,如通风设施按远期规模一次实施必然会造成初期投资增加、部分通风设施的长期闲置,以及近期养护费用增加,同时,长期闲置的设施到远期需要使用时,可能难以正常使用,造成浪费。因此,通风系统可根据近远期预测交通量进行一次设计、分期实施。通常通风系统可根据近远期交通量分两期实施。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有关规定,高速公路和具干线功能的一级公路隧道通风设计分期可按10年为界划分,具集散功能的一级公路以及二、三级公路隧道可按7年为界划分,四级公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1.0.8 隧道洞口或通风井口有环境保护要求时,日常有害气体排放应符合环境保护的有关规定。

3

公路隧道通风设计细则(JTG/T DXX-2014)

条文说明

本细则仅针对洞内运营环境提出相关通风标准,未涉及洞外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如隧道穿越环境敏感区,隧道内有害气体排放可能影响附近的空气质量,其有害气体浓度和扩散范围应符合当地的环境保护规定,必要时采取相应的处治措施,例如, ,1,洞内污染空气集中高空排放,

,2,通过加大洞内通风量来降低洞内排出有害气体浓度,

,3,有害气体的净化处理,如静电吸尘装置、土壤净化装置等。

1.0.9 公路隧道通风设计应提出不同交通状态、不同运营工况下的通风设施运行方案。

条文说明

隧道通风设施是按最不利工况进行配置,不分工况运行通风设施必然会造成能耗增加或引起安全隐患。隧道通风设施的运行方案与交通量大小、交通状态,正常交通、阻滞交通、火灾、养护维修等,密切相关,一天中的不同时间段、一年中的不同月份或季节等的交通量及交通状态存在差异。为给隧道通风控制系统设计、运营管理提供依据,故作出此规定。

1.0.10 公路隧道通风设计应积极稳妥地采用新理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

条文说明

公路隧道通风设施通常功率较大、运行能耗较高。积极采用新理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可以提高通风效率及通风质量、节约投资及运营费用。

4

总则

1.0.11 公路隧道通风设计除应符合本细则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5

公路隧道通风设计细则(JTG/T DXX-2014)

2 术语和符号

2.1 术语

2.1.1 一氧化碳设计浓度 carbon monoxide concentration

隧道单位体积被污染空气中含有一氧化碳(CO)的体积,用体积浓度计量。

2.1.2 烟尘设计浓度 exhaust/smoke concentration

烟尘对空气的污染程度,通过测定污染空气中100m 距离的烟尘光线透过率来确定,表示洞内能见度的指标,也称消光系数。

2.1.3 需风量 requested air volume

按保证隧道安全运营要求的环境指标,根据隧道条件计算确定需要的新鲜空气量。

2.1.4 设计风量 designed air volume

以计算得到的隧道需风量为基础,满足运营要求,进行风机配置后达到的通风量。

2.1.5 设计风速 designed wind speed

根据设计风量Q计算得到的空气在隧道内沿隧道轴向流动的速度。 r

2.1.6 风压 air pressure

分为静压、动压、全压。作用于各个方向上压强相等的空气压力称为静压;空气以某一速度流动时所产生的压力称为动压;任一测点处静压和动压之和称为全压。本细则所提及静压和全压是指隧道或风机的相对静压和相对全压。

2.1.7 纵向通风 longitudinal ventilation

通风气流在行车空间沿隧道轴线方向(纵向)的流动。

6

术语和符号

2.1.8 半横向通风 semi-transverse ventilation

通风气流在行车空间沿垂直于隧道轴线方向(横向)进入(或排出)、沿隧道轴线方向(纵向)排出(或进入)的流动。

2.1.9 全横向通风 transverse ventilation

通风气流在行车空间沿垂直于隧道轴线方向(横向)的流动。

2.1.10 通风井 ventilation shaft

为公路隧道运营通风而设置的,包含竖井、斜井和平行导洞三种类型。

7

公路隧道通风设计细则(JTG/T DXX-2014)

2.2 符号

A——隧道净空断面积; r

D——隧道断面当量直径; r

f——车况系数; a

f——海拔高度系数; h

f——纵坡-车速系数; iv

f——车型系数; m

H ——隧道内净空高度; K——烟尘设计浓度; L——隧道长度; N——设计小时交通量; n——隧道内车辆数; C

n——柴油车车型类别数; D

n——隧道内与设计风速v同向的车辆数; +rn——隧道内与设计风速v反向的车辆数; -rP——隧址大气压; P——标准大气压; 0

P——风机环境大气压; 1

ΔP——通风系统需要的压力;

ΔP——送风口升压力; b

ΔP——风道通风阻力; d

ΔP——排风口升压力; e

ΔP——自然风阻力; m

ΔP——射流风机升压力; j

ΔP——隧道内通风阻力; r

ΔP——交通通风力; t

ΔP——隧道内沿程摩擦阻力; λ

ΔP——隧道内局部阻力; ζi

8

术语和符号

Q——隧道一氧化碳(CO)排放量; co

Q——排风量; e

Q——隧道设计风量; r

Q——隧道需风量; reqQ——隧道稀释一氧化碳(CO)的需风量; ()reqCOQ——隧道稀释烟尘的需风量; ()reqVIQ——火灾排烟需风量; ()reqfQ——隧道换气需风量; () reqacQ——短道设计风量; s

Q——隧道烟尘排放量; VI

q——一氧化碳基准排放量; co

q——烟尘基准排放量; VI

r——大型车比例; l

r——柴油车比例; d

S——轴流风机全压输入功率; kw

S——轴流风机全压输出功率; th

v——临界风速; c

v——自然风作用引起的洞内风速; n

v——隧道设计风速; r

v——设计速度; t

v——隧道换气风速; ac

9

公路隧道通风设计细则(JTG/T DXX-2014)

3 通风规划与调查

3.1 通风规划

3.1.1 公路隧道通风应结合路线平面、纵断面、隧道断面形式、工程分期建设情况、防灾救援与运营管理等进行整体规划。

条文说明

路线纵断面设置会影响隧道需风量的大小、通风系统设置规模,尤其对于需要设置通风井的特长隧道,路线平面位置所在的地形、地貌、地质情况影响通风系统设置的合理性。因此,隧道通风的规划应考虑路线平面及纵断面形式。

对于分期修建的隧道,结合交通量的变化和交通方式的调整做好由单洞双向交通向双洞单向交通转换的通风整体规划。

隧道运营管理模式、防灾救援方案与通风方案的选择密切相关,因此,在通风设计阶段需规划三者之间的衔接与协调。

因此,通风设计应根据工程建设情况进行整体规划,以确保通风系统规模的合理性。

3.1.2 公路隧道通风设计应按下列步骤实施:

1 应收集隧道所在路段平面、纵断面、隧道地形、地物、地质等路线资料。

2 应收集隧道所在路段的公路等级、隧道断面、交通量、所在区域的气象和环境条件,以及隧址区域的环保要求等技术资料。

3 应根据收集的资料进行隧道需风量的初步计算及通风方案比选;当因路线方案使各通风方案均不满足运营安全、经济、环保要求时,则应重新论证路线方案、隧道长度、纵坡等。

4 应根据比选确定的通风方案详细计算需风量,确定设计风量;并详细计算通风系统阻力。

10

通风规划与调查

5 应根据通风系统阻力详细计算风机风压、风量、功率等进行风机选型及配置。

6 通风设备安装前,应针对隧道土建施工、通风设备参数变更情况复核通风系统是否满足隧道运营需求。

条文说明

通风设计的一般流程如图3-1所示,各步骤之间相互关联,必要时,其中一个步骤的分析结果需反馈到之前的分析之中。

通风方案比选主要针对通风方式、通风井位、防灾救援、施工组织、通风系统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工程造价等因素进行论证,通风方案的合理性、经济性、环保性是隧道路线方案选定的重要因素。

通风方案的通风系统阻力计算包括自然通风力、交通通风力、火风压、沿程摩阻损失等,通风方案还包括相关风道和风机房的设计,并考虑风机的控制方式。通风设计与路线、隧道土建结构设计和施工是相互关联和互动的。相关的隧道土建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往往会发生局部变更,例如设置通风井进行分段通风的隧道,风道和通风井长度、连接方式等,另外,同型号不同品牌的风机,其性能参数略有区别,具体安装方式或参数亦有所不同。因此,在风机安装之前,针对土建变更情况和实际采用的设备情况复核通风系统是否满足需求。

11

公路隧道通风设计细则(JTG/T DXX-2014)

图3-1 通风设计实施流程

3.1.3 公路隧道通风系统分期实施的设计应遵循下列原则:

1 应根据隧道所在路段交通量增长、汽车有害气体基准排放量变化、各分期实施阶段隧道洞内通风标准和洞外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变化、土建工程及通风设施分期实施的难易程度等因素综合考虑。

2 各期安装的设备应满足隧道防灾通风需求。

条文说明

1 隧道正常运营交通状况下,通风以稀释机动车尾排污染物为主。随着汽车技术的进步和排放法规的完善,我国机动车污染物排放量已大幅减少。每实施新的机动车尾气限排标准,单车污染物排放量随之减少,通风系统规模也随之变化,因此汽车有害气体基准排放量是影响通风系统分期实施的因素之一。

随着技术经济水平的发展,隧道洞内外空气质量要求不断提高。以稀释洞内CO 的设计浓度为例,世界道路协会,PIARC,公路隧道运营技术委员会提出洞内正常高峰

12

通风规划与调查小时交通速度为50km/h,100km/h时,CO设计浓度在1995年技术报告中建议取值

3333100cm/m,而在2004年技术报告中则建议取值70cm/m。所以,各分期实施阶段隧道洞内通风标准和洞外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也是影响通风系统分期实施的因素之一。通风系统的预留预埋、联络风道、风口等土建工程分期实施的难易程度,风机及供配电系统等设施分期实施的经济性等因素,影响通风系统分期实施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2 通风设备是隧道火灾防烟与排烟的主要设施,发生火灾时,通过控制洞内风速及烟雾流向,并提供相应的新风,可以为人员提供有利的逃生与救援环境条件。

3.1.4 改建隧道和实施二期通风系统的隧道,应按当前实际交通量和交通组成评估通风系统的合理性。

条文说明

新建隧道通风设计所采用的交通量和交通组成主要来自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提供的预测数据。大量工程调研表明,由于各种原因,隧道建成后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对应的预测年份,实际交通量及交通组成与预测值相差较大,按预测交通量及交通组成设计的通风系统可能出现通风能力富余或不足的情况。因此,对于改建隧道和通风系统分期实施的隧道,应按当前交通量和交通组成,对通风系统进行评估。

3.1.5 通风规划应考虑周边环境、相邻隧道污染空气窜流等对隧道洞内通风效果的影响。隧址区域有环保要求时,应论证洞内污染空气直接排放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条文说明

隧址区域的污染空气增加了空气的污染物背景浓度,会造成隧道洞内空气的二次污

13

公路隧道通风设计细则(JTG/T DXX-2014)

染,如隧道通过环境污染严重的区域、相邻隧道污染空气窜流等情况。若未考虑污染物的背景浓度会造成通风能力不足,带来安全隐患,因此需考虑此类环境条件对隧道通风的影响。

对有环保要求的环境敏感区的隧道,如城市周边的隧道、穿越动植物自然保护区的隧道、穿越人口密集区的隧道,其洞口和通风塔集中排出的污染空气可能对周边居民和动植物造成影响,通过技术论证采取相应措施避免或减小对周边环境的不利影响,如,高空排放、增设净化装置等。

3.1.6 特长隧道的平均纵坡不宜大于2.0%;隧道行车方向进口接线纵坡宜与洞内同坡。

条文说明

日本道路协会《道路隧道技术标准,通风篇,及其解说》,2001年10月,提出

“通风量大的长、特长隧道,则最好能够控制在2%以下”。总体说来,我国机动车

的尾气排放,特别是国道主干线上的机动车尾气排放,比日本严重,故作此规定。在确定纵坡时,不能只考虑隧道部分,还需考虑包括隧道前后连接路段,将其作为一个整体来加以充分论证。其理由在于,即使隧道内是平坦的,如果隧道前部呈急剧上坡,交通流则会在进洞前加速而导致尾排增加,并将持续到洞内,从而导致洞内污染物的增加,对通风形成不利条件。

3.1.7 公路隧道通风设计应对日常运营通风与防灾通风设施进行统筹规划。

条文说明

日常运营通风与防灾通风设施有兼用、分别设置等情况。工程实践中尽可能将日常

14

通风规划与调查运营风机兼作防灾风机,达到降低通风系统装机功率的目的,

并保证防灾风机有效、可靠运转。当隧道日常运营采用纵向通风,但由于排烟长度等原因不满足排烟要求时,也有设置独立的排烟系统,兼顾运营的经济性和防灾的安全性。因此,为满足隧道运营的安全与经济,通风设计需对日常运营通风与防灾通风设施是否兼用进行统筹规划。

3.1.8 公路隧道通风设计应分别明确日常运营工况与火灾工况的风机数量和位置。

条文说明

对于设置机械通风的隧道,通常通风机是隧道最大的用电设施。各种工况下的

风机运行数量、供电负荷等级等要求不同,提出火灾工况下的风机组合及配置,可合理确定风机的负荷等级并配置相应的供配电设施、控制设施等,确保运营安全、降低供配电设施投资。

3.1.9 服务隧道和地下风机房的通风系统应采用正压通风方式。

条文说明

服务隧道是与隧道主洞并列设置,实现运营通风、防烟排烟、人员疏散救援及

敷设各种管线等功能的隧道。

当隧道内发生火灾时,作为人员疏散救援通道的服务隧道、地下风机房等通过

机械通风,形成正压通风,防止隧道主洞的火灾烟雾侵入上述区域。

3.2 通风调查

15

公路隧道通风设计细则(JTG/T DXX-2014)

3.2.1 公路隧道通风设计应对隧道所在区域的交通、气象、环境及地形、地物、地质等进行调查。

条文说明

上述调查数据可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获取,作为基础资料分析后用于通风

设计。

3.2.2 公路隧道通风设计的交通调查应包括下列内容:

1 隧道所在路段设计预测年份的交通量、交通组成、交通阻滞和人行情况等。

2 隧道通行不同燃料类型车辆。

3 隧道所在路段的交通高峰时间段、交通出行规律。

条文说明

1 交通量和交通组成是隧道通风设计的重要参数。设计采用的交通组成包括各预测年份的各种车型百分比,及其是绝对车型百分比还是标准小客车百分比。

2 根据发动机的不同,机动车主要分为汽油车和柴油车两种。柴油车产生的烟尘,会对隧道洞内通风造成很大影响,汽油车排放的烟尘相对较少,且排放成分也与柴油车有所区别。应调查柴油车和汽油车的构成比例,以提高隧道需风量的准确度。调查表明,

现阶段我国各类机动车发动机类型的比例一般见表3-1。对改建扩建隧道,以及通风系统分期实施的二期工程,有条件对即时交通状态进行现场调查,以获得柴油车和汽油车的构成比例。

表3-1 各类车辆的发动机比例

车型小客车小货车大客车中货车大货车集装箱、拖挂车

柴油车比(%) 10 30 100 80 100 100

汽油车比(%) 90 70 0 20 0 0 3 对隧道所在路段的交通高峰时间段、交通出行规律进行调查的目的,在于合理

16

通风规划与调查选定通风最不利工况、控制通风系统规模。

3.2.3 公路隧道通风设计的气象调查应包括下列内容:

1 隧址区域自然风速、隧道洞口或通风塔位置的气流扩散等。

2 隧道洞口及通风塔位置的气压、风向、风速、温度等。

3 特殊气象条件。

条文说明

隧址区域的自然风速、风向、气压、温度等是通风计算和设备选型的重要参数。隧道开通后,隧道两洞口间、隧道洞口与通风井地面风塔间的气压差将对隧道通风效果产生影响,为较准确计算通风系统压力和选择风机型号,作出本规定。当隧道洞口或通风塔直接排放洞内污染空气时,为避免其对环境造成影响或污染空气回流进入相邻隧道,调查洞口附近的局部风速、风向、扩散条件等,可为采取合理工程方案提供基础资料。

对于寒冻、多雾、积雪、潮湿、高温等地区的隧道,调查相关气象因素用于分析对隧道通风系统带来的不良影响,合理设计隧道结构和通风系统,保证隧道安全运营。

3.2.4 公路隧道通风设计的环境调查应包括下列内容:

1 隧道洞口或通风塔周围的敏感地物,以及隧址区域的环境空气背景浓度等。

2 通风井位和风机房的地质情况,以及通风塔所在区域的地形地物。

条文说明

隧道洞口或通风塔周围的敏感地物的调查是为了解隧址区域环保要求,对背景浓度的调查是为了解其对洞内空气二次污染的程度,地质、地形、地物情况是影响通风井、风机房、通风塔设置的合理性和安全性的重要因素。因此,设计时需开展环境调查,

17

公路隧道通风设计细则(JTG/T DXX-2014)

获取相关资料。

3.3 交通量

3.3.1 通风设计采用的设计小时交通量应根据隧道所在路段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提出的设计(预测)年平均日交通量(AADT)进行换算,并宜符合下列要求:

1 设计小时交通量系数宜采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提供的数据;当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没有明确提出该数据时,山岭重丘区隧道可取12%、平原微丘区隧道可取10%、城镇附近的隧道可取9%。

2 单向交通隧道的方向分布系数宜根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取值,当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没有明确提出该值时,可取55%;双向交通隧道行车上坡较长方向的方向分布系数可取60%。

3 当设计小时交通量大于隧道所在路段的最大服务交通量时,宜采用最大服务交通量换算的设计小时交通量。

条文说明

最新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总体要求

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总体要求 1.0.1为给公路山岭隧道工程的施工和施工管理提供 技术依据和行为准则,特制订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各级公路山岭隧道。 1.0.3隧道施工应在公路修建总体施工规划下,制订相 应的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应考虑隧道长度 和断面、工期要求、地质条件和当地自然条件等,确定合理 的施工方法和施工进度。 1.0.4必须执行质量检查制度,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做 好材料试验工作。施工中应做好技术交底工作,进行技术、 质量、安全教育,确保工程质量,并坚持文明施工。 1.0.5应制订安全制度和措施,加强通风、照明、防尘、降温及防水和防止有害气体的工作。并预防塌方事故,保护 施工人员身体健康和安全。 1.0.6施工中应贯彻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积极而慎重 地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使隧道施工符合 技术先进、经济合理、质量可靠、安全实用的要求。 1.0.7应合理安排施工机具设备周转时间,提高机械利 用率。施工中应加强技术管理,并合理安排工序进度和关键 工序的作业循环,组织均衡生产,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1.0.8隧道施工中必须密切注意围岩及地下水等的变

化情况,当施工方法或支护结构不适应于实际围岩状态时,必须采取应急措施,并经技术负责人批准后及时采用合适的施工方法或支护结构。 1.0.9附属设施安装应按电气、机械、化工等专业有关规定要求办理。 1.0.10施工中应采取环境保护措施,并符合环境保护的有关规定。 1.0.11在施工过程中应随时积累资料、数据,做好各道工序的原始记录。 1.0.12隧道施工应编写全面和单项施工技术总结,隧道竣工后应及时提交竣工文件。 1.0.13公路隧道施工除应按规范执行外,尚应符合国家和交通部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规定。

公路隧道通风

公路隧道通风。汽车排出的废气含有多种有害物质,如一氧化碳(CO)、氮氧化合物(NO)、碳氢化合物(HC),亚硫酸气体(SO:)和烟雾粉尘,造成隧道内空气的污染。公路隧道空气污染造成危害的主要原因是一氧化碳,用通风的方法从洞外引进新鲜空气冲淡一氧化碳的浓度至卫生标准,即可使其他因素处于安全浓度。 隧道通风方式的种类很多,按送风形态、空气流动状态、送风原理等划分如图5.33所示: 图5.33 隧道的通风方式分类 ①自然通风。这种通风方式不设置专门的通风设备,是利用存在于洞口间的自然压力差或汽车行驶时活塞作用产生的交通风力,达到通风目的。但在双向交通的隧道,交通风力有相互抵消的情形,适用的隧道长度受到限制。由于交通风的作用较自然风大,因此单向交通隧道,即使隧道相当长,也有足够的通风能力。 ②射流式纵向通风。纵向式通风是从一个洞口直接引进新鲜空气,由另一洞口排出污染空气的方式。射流式纵向通风是将射流式风机设置于车道的吊顶部,吸人隧道内的部分空气,并以30m/s左右的速度喷射吹出,用以升压,使空气加速,达到通风的目的,如图5.34所示。射流式通风经济,设备费少,但噪声较大。 ③竖井式纵向通风。机械通风所需动力与隧道长度的立方成正比,因此在长隧道中,常常设置竖井进行分段通风,如图5.35所示。竖井用于排气,有烟囱作用,效果良好。对向交通的隧道,因新风是从两侧洞口进入,竖井宜设于中间。单向交通时,由于新风主要自人口一侧进入,竖井应靠近出口侧设置。 图5.34 射流式纵向通风图5.35 竖井式纵向通风 ④横向式通风。横向式通风,如图5.36所示。风在隧道的横断面方向流动,一般不发生纵向流动,因此有害气体的浓度在隧道轴线方向均匀分布。该通风方式有利于防止火灾蔓延和处理烟雾。但需设置送风道和排风道,增加建设费用和运营费用。

隧道通风课程设计

通风计算 1基本资料 1.公路等级:一级公路 2.车道数、交通条件:2车道、单向 =80km/h 3.设计行车速度:u r 4.隧道长度:1340m;隧道纵坡:1.5% 5.平均海拔高度:1240m;隧道气压:101.325-10×1.24=88.925 6.通风断面面积:62.982 m,周长为30.9m 7.洞内平均温度:12℃,285K 2通风方式 根据设计任务书中的交通量预测,近期(2013 年)年平均日交通量为7465辆/每日,远期(2030年)10963辆/每日,隧道为单洞单向交通,设计小时交通量按年平均日交通量的10%计算,故近期设计高峰小时交通量为747辆/h,远期为1096辆/h。 根据设计任务书所给的车辆组成和汽柴比,将其换算成实际交通量,小客车:20%,大客车:27.2%,小货车:7.8%,中货车:20.6%,大货车:20.1%,拖挂车:4.3%,汽柴比:小客车、小货车全为汽油车;中货 0.39:0.61;大客 0.37:0.63;大货、拖挂全为柴油车,结果如表6.1所示 表6.1车辆组成及汽柴比 可按下列方法初步判定是否设置机械通风。 由于本隧道为单向交通隧道,则可用公式(6.1) L*N≤2×105式(1) 式中:L——隧道长度(m);

N ——设计交通量(辆/h )。 其中L 、N 为设计资料给定,取值远期为N=1096辆/h ,L=1340m 由上式,得 1340×1096=1.46×106 >2×105 以上只是隧道是否需要机械通风的经验公式,只能作为初步判定,是否设置风机还应考虑公路等级、隧道断面、长度、纵坡、交通条件及自然条件进行综合分析,由初步设计可知知本设计需要机械通风。 3 需风量计算 CO 设计浓度可按《公路隧道通风照明设计规范》查表按中插值法的再加上50ppm 。设计隧道长度为1340m ,查表知ppm =ppm δ()292。交通阻滞时取 =300ppm δ。烟雾设计应按规范查表,设计车速为80km/h ,k (m 2)=0.0070m -1 。同时,根据规范规定,在确定需风量时,应对计算行车速度以下各工况车速按20km/h 为一档分别进行计算,并考虑交通阻滞时的状态(平均车速为10 km/h ),鹊起较大者为设计需风量。 CO : n m m m-1f =?∑ (N )219×1.0+110×7+85×2.5+88×5+188+138+220+48=2235.5 烟雾:n m m m-1 f =?∑ (N )188×1.5+138×1.0+220×1.5+48×1.5=822 3.1 CO 排放量计算 CO 排放量应按式(6.2)计算 61 1()3.610n CO co a d h iv m m m Q q f f f f L N f ==????????∑ 式(2) 式中:CO Q ——隧道全长CO 排放量(m 3/s ); co q ——CO 基准排放量(m 3/辆·km ),可取为0.01 m 3/辆·km ; a f ——考虑CO 车况系数查表取1.0; d f ——车密度系数,查表取0.75; h f ——考虑CO 的海拔高度系数,海拔高度取1240m 查表取1.52; m f ——考虑CO 的车型系数,查表; iv f ——考虑CO 的纵坡—车速系数,查表取1.0; n ——车型类别数; m N ——相应车型的设计交通量(辆/h )查表。 稀释CO 的需风量应按式(6.3)计算

公路隧道施工技术细则JTGT F60-2009题库

《公路隧道施工技术细则》JTG/T F60-2009试题 编制:审核: 一、填空题(请将正确答案填在题中括号内,每题1分,共20题) 1、公路隧道洞内平面控制测量宜采用导线测量,洞内导线应布置成多边形导线环,导线边长在直线地段不宜小于_m,在曲线地段不宜小于_m。 【答案:200,70】【解析:见P13,4.2.5】 2、公路隧道施工中,用中线法进行洞内测量的隧道,中线点点位横向偏差不得大于_mm;中线点间距曲线部分不宜短于_m,直线部分不宜短于100m;直线地段宜采用正倒镜延伸直线法。 【答案:5,50】【解析:见P14,4.3.2】 3、公路隧道洞口爆破可能会影响邻近建筑物时,宜对建筑物下沉、倾斜、_等进行监测。 【答案:裂缝及震动】【解析:见P17,5.1.4】 4、公路隧道明洞防水层施工时,防水卷材应与拱背黏贴紧密,接头搭接长度不小于_mm,铺设应自下而上进行,上下层接缝宜错开,不得有通缝。 【答案:100】【解析:见P18,5.2.6】 5、公路隧道浅埋段的开挖施工中,宜采用单臂导坑法、双臂导坑法或_开挖。围岩的完整性较好时,宜采用台阶法开挖,

不应采用全断面法。 【答案:环形开挖留核心土法】【解析:P19,5.3.1】 6、公路隧道浅埋段的开挖施工中,浅埋段围岩自稳能力差时,可会同设计单位确定采用地表锚杆、管棚、_、注浆等加固围岩稳定地层的辅助工程措施。 【答案:超前小导管】【解析:见P19,5.3.2】 7、公路隧道钻爆设计应根据工程地质、地形环境、_、_、循环进尺、钻眼机具、爆破材料和出渣能力等因素综合 考虑,并根据实际爆破效果及时对爆破设计参数进行调整。 【答案:开挖断面,开挖方法】【解析:见P22,6.4.1】 8、公路隧道锚杆钻孔施工,钻孔应保持直线 ,系统锚杆钻孔方向宜与开挖面垂直 ,当岩层层面或主要结构面明显时 ,尽可能与其成较大交角 ,但与开挖面的垂直偏差不应大于_。 【答案:20°】【解析:见P28,7.3.4】 9、公路隧道模筑混凝土拌制前 ,应测定砂、石含水率并根据测试结果调整材料用量 ,提出_。 【答案:施工配合比(见P35,7.6.7】 10、公路隧道施工中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模筑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得少于_d,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得少于_d。 【答案:7、14】【解析:见P36,7.6.8】 11、公路隧道施工应加强施工地质工作,以达到地质预测预

公路隧道通风设计细则

公路隧道通风设计细则 公路隧道通风设计细则是非常重要的,制定的初衷是为了能第一时间解决问题,而不是遇到事情之后再想解决办法。我们就公路隧道通风设计细则为大家详细解释一下。 1一般要求 1.1设置机械通风系统的隧道应设置通风控制系统。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隧道宜以自动控制方式为主,辅以手动控制方式;二级、三级及四级公路隧道可采用自动控制方式或手动控制方式。 条文说明通风控制的目的是以公路隧道交通安全为前提,通过及时对隧道内空气中的有害物浓度、风速、风向等环境参数进行实时监测,根据需要控制通风设备。同时,通风控制是实现隧道通风系统节能运行的重要措施,通过控制通风设备的运行时间及数量,达到节能目的。 1.2公路隧道通风系统控制方案应根据采用的通风方式,分别针对正常运营工况、火灾及交通阻滞等异常工况、养护维修工况等通风需求制订。 条文说明设计阶段,通风系统设计人员应根据不同工况所需的风机数量、运行方式等提出通风系统的控制方案及策略,包括各工况下 第1页共5页

的风机数量、风机组合方式、风机的正转或反转,以及火灾工况下的 排烟、救援方案等,以便于监控系统设计人员按通风系统的运营要求设置相应的设施及编制控制软件等,从而满足隧道内污染空气的通风标准,并实现经济运行。 1.3通风控制系统应与照明控制系统、火灾报警与消防系统、交通监控系统、中央控制系统等实现联动控制。 条文说明通风控制系统应与照明控制系统、火灾报警与消防系统、交通监控系统、中央控制系统等联合使用,形成有效、可靠、及时的控制系统,满足隧道在各种情况,尤其是紧急情况、火灾工况下的风机启停要求等。 1.4风机控制应设定相应于隧道运营需求的风量级档。风量级档划分不宜过细,并应充分考虑运营动力消耗与风机运行时间。当隧道通风系统中有轴流送风机、轴流排风机与射流风机时,应针对各种风机确定合理的组合风量级档。 条文说明一般来说,风机(含排风机、送风机、射流风机)的叶片转速可以无级改变其输出风量,但如果按无级控制或级档分得过细,对隧道而言,一方面其风量感应迟缓,控制效率低下,另一方面会导致控制系统复杂化,设备消耗大,费用增加。因此本条提出风量级档的划分不宜过细。 1.5风机控制应满足下列要求: 当每日交通量分布较为固定或柴油车混入率变化较小时,宜采用 程序控制方式。 第2页共5页

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D强制性条文

公路隧道设计规范 J T G D强制性条文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 T G D70-2004 强制性条文 1.0.3隧道规划和设计应遵循能充分发挥隧道功能、安全且经济地建设隧道的基本原则。 隧道设计应有完整的勘测、调查资料、综合考虑地形、地质、水文、气象、地震和交通量及其构成。 1.0.5隧道主体结构必须按永久性建筑设计,具有规定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建成的隧道应能适应长期营运的需要,方便维修作业。 1.0.6应加强隧道支护衬砌、防排水、路面等主体结构设计与通风、照明、供配电、消防、交通监控等营运设施设计之间的协调,形成合理的综合设计。必要时应对有关的技术问题开展专项设计和研究。 1.0.7隧道土建设计应体现动态设计与信息化施工的思想,制定地质观察和监控量测的总体方案;地质条件复杂的隧道,应制定地质预测方案,以及时评判设计的合理性,调整支护参数和施工方案。通过动态设计使支护结构适应于围岩实际情况,更加安全、经济。 3.1.1应根据隧道不同设计阶段的任务、目的和要求,针对公路等级、隧道的特点和规模,确定搜集、调查资料的内容和范围,并认真进行调查、测绘、勘察和试验。调查的资料应齐全、准确,满足设计要求。 3.1.3应根据隧道所通过地区的地形地质条件,并综合考虑调查队阶段、方法、范围等,编制相应的调查计划。在调查过程中,如发现实际地质情况与预计的情况不符,应及时修正调查计划。

7.1.2隧道应遵循“早进洞、晚出洞的原则,不得大挖大刷,确保边坡及仰坡的稳定。 8.1.2隧道衬砌设计应综合考虑地质条件、断面形状、支护结构、施工条件等,并应充分利用围岩的自承能力。衬砌应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保证隧道长期安全使用。 10.1.1隧道防排水应遵循“防、排、截、堵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保证隧道结构物和营运设备的正常使用和行车安全。隧道防排水设计应对地表水、地下水妥善处理,洞内外应形成完整通畅的防排水系统。 15.1.1隧道路基应稳定、密实、匀质,为路面结构提供均匀的支承。 15.1.2隧道路面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平整、耐久、抗滑耐磨等性能。 16.1.1公路隧道通风设计应综合考虑交通条件、地形、地物、地质条件、通风要求、环境保护要求、火灾时的通风控制、维护与管理水平、分期实施的可能性、建设与运营费用等因素。

地铁隧道通风系统

究改进的空间。 A型方案主要设计特征是每个车站有4个隧道通风亭、4个活塞通风

φ=2.0m、可正反转且正反转风量相等;每台TEF风机的选型参数是:QX=40m3/s、HX=600Pa、NX=45KW、φ=1.6m、只正转排风; B型方案主要设计特征是每个车站有2个隧道通风亭、2个活塞通风道、2台TVF风机及2台TV/EF风机及2台变频器。TV/EF风机即为TVF风机兼作TEF风机使用,平时通过变频器按照TEF风量运转,事故时则按TVF 风量运转,因此TV/EF选型参数同TVF。 显然A型方案比B型工程设备数量多,设计规模大,工程投资高。 二、设备功能充分发挥问题的讨论 地铁工程投资巨大,运营费用高昂,这是许多城市修建地铁的最大障碍,环控设备在地铁设计中占用建筑面积最大,环控设备在地铁运营中耗电最多,因此对“占地大户”和“用电大户”的环控专业进行优化研究,对降低地铁工程造价具有较大意义。为减少工程投资,降低运营成本,广州地铁建设者已经作出了艰巨的努力,将A型方案修改为B型方案,这一改进其工程的经济意义巨大,使每个车站:(1)少设2台TEF 风机;(2)减少了2条活塞通风道(土建规模约4m(宽)×4m(高)×30m(长)×2(条)),(3)少建2个地面风亭。遗憾的是这一设计进步没有得到充分肯定而加以全线推广采用,本人所参与的5号线工点设计咨询范围不少车站仍然采用了A型方案。个人认为对于A、B型就充分发挥设备的设置功能而言均还有进一步研究改进的空间。设备功能如何充分发挥个人认为目前可以从以下六方面进行研究,即为:设备设置的必要性、设备功能的使用性、设备设计的兼用性、设备运转的能效性、设备容量的小型化及设备控制的简明化。从这六个方面进行讨论可能有助于我们对设计中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1、设备设置的必要性讨论 地下空间十分宝贵,可设可不设的设备应尽可能不设,A型方案车站两端所设4台TVF风机属于这一问题探讨范围。设置屏蔽门后,区间隧道机械通风条件较开/闭式系统有了很大改善,计算结果及各条线的隧道通风工艺设计均表明,当列车阻塞或列车发生火灾而停在单线区间隧道内对其进行通风或排烟时,前后两个车站的TVF风机一般只需要运转2

公路隧道设计规范

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 1 总则 (1) 2 主要术语与符号 (2) 3 隧道调查及围岩分级 (5) 4 总体设计 (11) 5 建筑材料 (17) 6 荷载 (22) 7 洞口及洞门 (25) 8 衬砌结构设计 (27) 9 结构计算 (33) 10 防水与排水 (40) 11 小净距及连拱隧道 (42) 12 辅助通道 (44) 13 辅助工程措施 (48) 14 特殊地质地段 (51) 15 隧道内路基与路面 (54) 16 机电及其它设施…………………………………………………………………68 附录A围岩分级有关规定 (60) 附录B隧道标准内轮廓 (63) 附录C型钢特性参数表 (65) 附录D释放荷载的计算方法 (69) 附录E浅埋隧道荷载的计算方法 (71) 附录F偏压隧道衬砌荷载的计算方法 (74) 附录G明洞设计荷载的计算方法 (75) 附录H洞门土压力荷载的计算方法 (77) 附录I荷载结构法 (78) 附录J地层结构法 (80) 附录K钢筋混凝土受弯和受压构件配筋量计算方法 (88) 附录L本规范用词说明 (94) 在编制过程中,编制组对全国已建和在建的公路隧道进行了较广泛的调查研究,搜集并分析了大量设计文件、工程报告、营运管理报告,就有关专题进行了研究,并听取了全国有关设计院和专家的意见。考虑到我国公路隧道技术起步较晚,其经验和基础性工作不足,因此在我国经验的基础上又采用或借鉴了国外公路隧道的成功经验和先进技术。 本次修订中,充分考虑了与其它相关标准、规范的协调性,并保持一致。同时,在全面修订的原则下,尽量按原《规范》的风格编排撰写。本次修订的重点为调查、围岩分类、总体设计、锚喷支护与衬砌、洞口段工程、结构计算、特殊构造设计、特殊地质地段设计等,并增加了三车道隧道、连拱隧道和小净距隧道等内容。 关于强制性条款 《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中第1.0.3、1.0.5、1.0.6、1.0.7、3.1.1、3.1.3、7.1.2、8.1.2、10.1.1、15.1.1、15.1.2、16.1.1条为强制性条款,必须 按照国家有关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的有关规定严 格执行。《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公路工程部

特长隧道通风设计方案

至高速公路 XXX特长隧道出口端通风专项方案 编制: 复核: 批准: XX有限责任公司 至高速公路xx项目部二0一三年九月二十二日

通风专项方案 一、编制依据 1.四川省XX至XX高速公路工程项目《招标文件》,XX标段图纸等。 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3.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 二、工程概况 XX隧道出口端位于四川省XX境内,是XX至XX高速公路土建工程控制性工程,设计为双洞单向行驶两车道公路隧道,左线长7732米,右线长7726米,围岩以Ⅱ、Ⅲ级为主,Ⅳ、Ⅴ级围岩较少,隧道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十分复杂。隧道最大断面150.18m2。根据围岩级别不同,施工采用人工、机械开挖全断面法和台阶法开挖,主洞和斜井同时掘进,装载机装碴,无轨运输出碴。设计为无瓦斯隧道,为预防有害气体突出,避免灾害性事故发生,加强对有害气体的监测,用监测信息指导隧道施工,同时对有害气体进行综合治理。 三、编制目的 隧洞施工通风的过程是不断向洞内提供新鲜空气,用新鲜空气冲淡和排除各种有害气体、粉尘和烟尘,使其浓度降到规定的允许范围以内,给施工人员创造相对较好的气候条件,改善洞内的施工环境,特制定本方案。

四、隧洞施工通风方式 隧洞施工通风方式主要有管道式通风(即独头通风)和巷道式通风两大类,它们在长隧道施工的应用中都有新的发展,管道式通风一般用于单口掘进长度3km以内的隧洞,增加通风长度的途径是采用大风量风机和大直径管道,并且设法减少风管的漏风,在此条件下我国已经实现单管单机通风长度7.5km,国外管道通风长度已超过10km。超过3km的隧洞较多采用巷道式通风,凡长隧道用管道式通风比较困难的都可以采用巷道通风。这些方面国内外许多长隧道的施工通风可以借鉴。 本段施工通风采取前期管道式通风和后期巷道式通风相结合的通风方式。 五、施工通风 1.通风设计 1.1洞内施工所需风量根据洞内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所需要的空气量,或使同一时间爆破的最多炸药用量产生的有害气体降低到允许浓度所需要的空气量,或使同时在洞内作业的内燃机械产生的有害气体稀释到允许浓度所需要的空气量,或满足洞内允许最小风速要求等条件进行计算确定。以其中最大者选择通风设备。 1.2主要计算参数

隧道标准通风设计与计算

5 通风设计及计算 在隧道运营期间,隧道内保持良好的空气和行车安全的必要条件。为了有效降低隧道内有害气体与烟雾的浓度,保证司乘人员及洞内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提高行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公路隧道应做好通风设计保证隧道良好通风。 5.1通风方式的确定 隧道长度:长度为840m,设计交通量N = 1127.4辆/小时,双向交 通隧道。 单向交通隧道,当符合式(5.2.1)的条件时,应采用纵向机械通风。 6210L N ?≥? (5.1) 该隧道:远期, 61127.4248400.10 2.2710L N ?=???=?>6210? 故应采用纵向机械通风。 5.2需风量的计算 虎山公路隧道通风设计基本参数: 道路等级 山岭重丘三级公路 车道数、交通条件 双向、两车道、 设计行车速度 v = 40 km/h =11.11m/s 隧道纵坡 i 1 =2% L 1 = 240 m i2 = -2% L 2=600 m 平均海拔高度 H = (179.65+184.11)/2 = 181.88 m 隧道断面周长 L r = 30.84 隧道断面 A r = 67.26 m 2 当量直径 D r = 9.25 m 自然风引起的洞内风速 V n= 2.5 m /s 空气密度:31.20/kg m ρ= 隧道起止桩号、纵坡和设计标高: 隧道进口里程桩号为K0+160,设计高程181.36米。出口里程桩号 为K1,设计高程180.58米。隧道总长度L 为840m 。

设计交通量:1127.4辆/h 交通组成:小客 大客 小货 中货 大货 拖挂 19.3% 30.1% 7.8% 17.3% 22.6% 2.9% 汽 柴 比: 小货、小客全为汽油车 中货为0.68:0.32 大客为0.71:0.29 大货、拖挂全为柴油车 隧道内平均温度:取20o C 5.2.1 CO 排放量 据《JTJ 026.1—1999公路隧道通风照明设计规范》中关于隧道内的CO 排放量及需风量的计算公式,行车速度分别按40km/h 、20km/h 、10km/h 的工况计算。 取CO 基准排放量为:30.01/co q m km =?辆 考虑CO 的车况系数为: 1.0a f = 据《J TJ026.1—1999公路隧道通风照明设计规范》中,分别考虑工况车速40km/h 、20km/h 、10km /h,不同工况下的速度修正系数fiv 和车密度修正系数fd 如表5.1所示: 表5.1 不同工况下的速度修正系数和车密度修正系数取值 考虑CO 的海拔高度修正系数: 平均海拔高度:181.36180.58 180.972 m += 取 1.45h f = 考虑CO 的车型系数如表5.2: 表5.2考虑CO 的车型系数 交通量分解: 汽油车:小型客车218,小型货车88,中型货车133,大型客车241 柴油车:中型客车62, 大型客车98,大型货车255,拖挂33 计算各工况下全隧道CO 排放量: 按公式(5.3.1)计算,

XX公路隧道技术规范

技术规范 说明 一、本项目的技术规范由《公路工程国内招标文件范本(2003年版)》第5篇技术规范和现行国家颁布的有关行业标准、规范(自备,业主不提供)组成。若《公路工程国内招标文件范本(2003年版)》第5篇技术规范与现行国家颁布的有关行业标准、规范不同,承包人均应遵照交通部颁发的有关公路工程建设的现行设计规范、施工技术规范和规程办理。 二、本项目三材中的水泥要求采用国家主管部门认证的免检产品,钢材要求采用经国家主管部门认证的合格产品。 三、现行国家颁布的有关行业标准、规范主要有: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部颁标准(如有新颁标准、规范,则以新的为准)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001-97) 2、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J011-94) 3、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J013-95) 4、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J033-95) 5、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 6、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7、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051-93) 8、公路工程水泥砼试验规程(JTJ053-94) 9、公路工程石料试验规程(JTJ054-94) 10、公路工程金属试验规程(JTJ055-83) 11、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J057-94) 12、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J058-2000) 13、公路路基路面现场试验规程(JTJ059-95) 1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071-98) 15、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 16、公路工程施工监理规范(JTJ077-94) 17、公路设计规范汇编(人民交通出版社) 18、公路试验规程汇编(人民交通出版社) 19、公路施工及验收规范汇编(人民交通出版社) 20、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程(GBJ92-96) 21、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 5768-1999)

公路隧道通风设计软件 VDSHT 的编制和介绍

公路隧道通风设计软件VDSHT的编制和介绍 赵峰夏永旭 (河北新洲公司,石家庄,050051)(长安大学公路学院,西安,710064) 摘要:通风技术是21世纪公路隧道发展的关键技术之一。目前国内的通风计算仍以手工为主,工作效率较低,并且不方便于多方案的评价比选。本文介绍了一套隧道通风设计软件VDSHT[2],它不仅可以进行各种纵向、半横向、全横向和混合通风方式的计算,而且可以进行多种通风方案的评价比选。 关键词:公路隧道通风设计软件 VDSHT 近年来,我国的公路隧道建设事业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单洞延长超过500km,其中建成的大于3000米的特长隧道有近20多座,正在建设的秦岭终南山隧道长度达18004米。随着公路隧道的日益长大化,通风技术作为21世纪公路隧道发展的关键技术之一,已日益受到广泛的关注。目前,对公路隧道通风的一维计算已经有了一套完整的计算理论。但由于国内通风计算大多依靠手工进行,软件化程度比较低。为此,作者在现有通风计算理论的基础上,利用可视化语言DELPHI,编制了一套公路隧道通风综合设计系统VDSHT,可进行各类通风方式的计算并完成多方案评价及比选[2]。 1 VDSHT设计思路 首先完成隧道通风量的计算,然后进行隧道通风 方式的选择及计算,最后对隧道通风方案进行评 价并完成多方案比较。 VDSHT主要包含三大功能模块:通风量计算 模块、通风计算模块和通风方案评价比选模块。 其计算流程见图1。 2 VDSHT特点 程序VDSHT寄托在Windows平台上,具有 Windows程序的一贯特色:标准一致的用户界面,人机交互式输入输出,鼠标自由点取等。除此以外,VDSHT 程序本身具有以下特点: 1.VDSHT采用面向对象编程,使得用户对系统的干预能力加强。同时程序充分利用了Windows本身的资源,减少了程序代码的重复开发。在程序编制中采用对象的链接和嵌入技术,以便VDSHT与其它Windows程序能够互相调用,使程序更加灵活。 2.VDSHT的编制充分利用了Delphi语言的数据库和计算功能。在程序中主要建立了两大类数据库,一类是射流风机、轴流风机参数数据库,另一类是局部损失系数数据库。风机数据库主要包括目前常用的风机类型,局部损失系数数据库主要借鉴流体力学计算中提供的相关系数。 3.VDSHT利用Delphi语言与Excel的数据接口,使得程序的输入输出更具直观性,操作更加简单。 4.VDSHT模块具有高度开放性和独立性,可以随时进行数据添加和修正。 3 基本功能 VDSHT主要包含三大功能模块:通风量计算模块、通风计算模块和通风方案评价比选模块。 1)主要模块功能

高速公路隧道运行管理规范实用版

YF-ED-J6826 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 高速公路隧道运行管理规 范实用版 In Order To Ensure The Effective And Safe Operation Of The Department Work Or Production, Relevant Personnel Shall Follow The Procedures In Handling Business Or Operating Equipment. (示范文稿) 二零XX年XX月XX日

高速公路隧道运行管理规范实用 版 提示:该管理制度文档适合使用于工作中为保证本部门的工作或生产能够有效、安全、稳定地运转而制定的,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设备时必须遵循的程序或步骤。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1.公路隧道管理系统的特点 1.1 环境特征 公路隧道是公路的特殊构造物,在空间上 的限制而使隧道内的环境状况具有以下特 点: 1)行驶车辆排放出的气态及游离固态微粒 混合成的有害废气和车辆携带的尘土及卷起的 尘埃,因隧道内空间的限制,往往不能很快扩 散、消失; 2)因山体丰富的淅沥水和洞内外温差的作

用,而使隧道内常常处于很潮湿的环境中; 3)因隧道的二次衬砌和隧道内的路面均为刚性体,当重车通过隧道时,洞内震动较大; 4)由于隧道内交通繁忙,加上环境恶劣和空间场地的限制,而使设备的日常维护、故障检修工作困难、劳动强度大而效果较差 1.2 公路隧道运营管理设施的特点 长大公路隧道中的运营管理设施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1)设施的种类繁多:主要包括·隧道照明系统、隧道通风系统、隧道消防灭火系统、火灾自动检测及手动报警系统、紧急电话系统、隧道无线调度对讲系统、隧道有/无线广播系统、隧道闭路电视监视系统、交通参数检测及

隧道设计说明

说明 1 设计依据以及总体原则 1.1 设计依据和技术标准 1.1.1 设计依据: 1)勘察设计合同及相关批复文件 《高整公路公路工程勘察设计合同文件》(第三合同); A省交通厅桂交基建函[2010]564号文《关于高整公路公路初步设计的批复》的要求; A省环境保护文件《关于高整公路公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桂环管字(2009)268号。 1.1.2 执行的交通部颁布的有关技术标准、规范、规程等: ⑴《公路工程技术指标》(JTG B01—2003); ⑵《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 ⑶《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 ⑷《公路隧道交通工程设计规范》 (JTG/T D71-2004); ⑸《公路隧道通风照明设计规范》(JTJ 026.1—1999); ⑹《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 50086—2001); ⑺《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 50108—2008); ⑻《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 ⑼《公路隧道施工技术细则》(JTG/T F60—2009); ⑽《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 50218—94); ⑾《公路勘测规范》(JTG C10—2007); ⑿《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 064—98); ⒀《爆破安全规程》(GB 6722-2003); ⒁《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 004—89); ⒂《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JTG D62-2004); ⒃《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 D63—2007); ⒄《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TJG D50-2006; ⒅《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2001); ⒆《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指南》 (JTG/T B05-2004); ⒇《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 (JTG B03-2006)。1.1.3 技术标准 ⑴隧道设计行车速度10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26m; ⑵隧道设计为高速公路双洞单向交通行车两车道分离式隧道; ⑶隧道长度超过100米,设置照明;若L·N≥2×106设置机械通风,否则自然通风; ⑷隧道设计交通量:2033年交通量32562辆/日(小车); ⑸隧道建筑限界净宽:10.75m 净高 5m ⑹ CO设计浓度正常行驶时δco=250ppm 交通堵塞时δco=300ppm(20min) ⑺烟雾设计浓度正常行驶时K=0.0065m-1 事故时 K=0.009m-1 ⑻火灾时,隧道内换气风速为 2.5m/s 1.2 总体原则 遵守现行的有关规范、规程,借鉴、参考国内外类似工程的成功经验,根据隧道所处的总体线形、地形、地质条件,结合施工、运营、管理等情况,遵循“安全、经济、合理、环保”的原则进行设计。 2 初步设计(或技术设计)批复意见以及相关咨询意见的执行情况: 本合同段施工图技术标准按初设批复意见执行,结合新民交投集团有限公司、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及新民公路学会对本项目初步设计的审查意见,根据地形、地质条件优化隧道平纵面线形,合理确定轴线、洞口位置和类型,对洞口段支护参数进行了进一步优化调整: 2.1隧道地质勘探工作 根据初步设计批复意见以及相关咨询意见,加强了隧道地质勘探工作,增设了部分钻孔,加大了勘探力度,重点加强对断裂破碎带等不良地质的勘察,通过相关工程试验,取得了可靠的围岩物理力学特性,并对围岩的稳定性作了综合分析评价。 2.2隧道线形优化 根据初步设计批复及相关咨询意见,对本合同段隧道平纵面线形进行了优化。 2.3隧道洞口 根据初步设计批复意见以及相关咨询意见,对隧道的洞口方案进行了合理的方案比较,隧道洞口采用削竹式及端墙式洞门。

隧道施工通风方案

xx工程建设项目 xx隧道施工通风方案编制: 审核: 审批: xx工程有限公司 xx隧道项目经理部 2017年10月

目录 一、编制说明 (1) 1.1 编制依据 (1) 1.2 编制原则 (1) 二、工程概况 (2) 2.1 项目概括 (2) 2.2 气象特征 (2) 2.3 水文特征 (3) 2.4 瓦斯情况 (4) 三、施工通风设计原则 (6) 3.1 施工通风的目的 (6) 3.2 设计原则 (6) 3.3 洞内有害气体与卫生指标要求 (7) 3.4 瓦斯隧道安全要求 (9) 四、通风参数计算 (12) 4.1 通风计算基础参数 (12)

4.2 施工范围及送风距离 (14) 4.3 开挖面需风量计算 (15) 4.4 隧道防瓦斯集聚风速验算 (23) 4.5 风机配置 (25) 五、隧道进口段与出口段施工通风方案设计 (26) 5.1 巷道式通风(轴流风机+射流风机) (26) 六、隧道一号斜井段施工通风方案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6.1 方案(风管+风仓+风管) (49) 6.2 一号斜井段风机配置 (87) 七、隧道二号斜井段施工通风方案设计 (88) 7.1 方案(风管+风仓+风管) (88) 7.2 二号斜井段风机配置 (127) 八总结 (128) 8.1 进出口段通风配置 (128) 8.2 一号斜井段通风配置 (129) 8.3 二号斜井段通风配置 (130)

一、编制说明 1.1 编制依据 (1)xx隧道标段施工方案; (2)《公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 (3)《现代隧道施工通风技术》; (4)《工业企业设计暂行卫生标准》(GB J1-62); (5)《公路隧道工程设计规范》(JTG D70-2004); (6)《公路隧道通风设计细则》(JTG/T D70-2014); (7)《铁路瓦斯隧道技术规范》(TB10120-2002)。 1.2 编制原则 (1)贯彻执行国家的方针、政策及相关的工程施工规范、规定,当地政府的相关制度; (2)确保满足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管理要求; (3)遵循合同条款,响应合同文件要求,确保实现业主要求的工期、质量、安全、环境保护、文明施工和造价等各方面的工程目标; (4)符合国家和地方关于环境保护、职业健康安全、水土资源及文物保护、节能减排的要求,尊重当地的民风民俗;

公路隧道施工技术细则

公路隧道施工技术细则 施工准备 施工前,应做好下列调查工作: 1 隧道施工对地表和地下既有结构物的影响 2 交通运输条件和施工运输便的调查 3 施工场地布置与洞口相邻工程、弃渣利用、农田水利、征地等的关系 4 建筑物、道路工程、水利工程和电信、电力线等设施的拆迁情况和数量 5 调查和测量水源、水质并拟定供水方案 6 天然筑路材料(黏土、砂砾、石料)的产地、数量、质量鉴定基供应 7 可资利用的电源、动力、通信、机具车辆维修、物资、消防、劳动力、生活供应及医疗卫生条件 8 当地气象、水文资料及居民点的社会状况和名族风俗 9 施工中和营运后对自然环境、生活环境的影响及需要采取的保护措施 10 尚待解决的问题 洞口工程 1 洞口边坡、仰坡的开挖应减少对岩土体的扰动,严禁采用大爆破 2 对边坡和仰坡以上可能滑塌的表土、灌木基山坡危石等的处理措施,应结合施工和运营阶段的隧道安全和环境保护等因素确定 3 临时防护应视地质条件、施工季节和施工方法等,几时采取喷锚等措施 控制围岩变形,应采取下列技术措施: 1 爆破开挖是,应段进尺、弱爆破、早支护,减少对围岩的扰动 2 敷设拱脚锚杆,提高拱脚处围岩的承载力 3 几时施工仰拱或临时仰拱 4 地质条件差或有涌水是,可采用地表预注浆结合洞内环形固结注浆 支护与衬砌 1 根据围岩条件、断面大小和施工条件等选择喷射混凝土、锚杆、钢筋网、钢架等单一或组合的支护形式 2 当掌子面自稳能力差时,应选择超前支护、掌子面预加固、改变开挖工序等措施 3 隧道支护与衬砌施工宜根据现场监控量测结果,分析施工中各种信息,几时调整支护措施和支护参数,确定二次衬砌施工时间 4 施工中应做好施工地质描述、超前地质预报,根据围岩条件的变化情况,因地制宜,提前采取相应措施,做到安全可靠、经济合理 5 隧道衬砌不得侵入隧道建筑界限,开挖放样时可将设计的轮廓线扩大50mm,不得减少衬砌厚度 喷射混凝土施工应做好下列准备工作: 1 检查开挖断面净空尺寸,清楚松动岩块,清洗岩壁面的粉尘,清理边脚出的岩屑、杂物等

高速公路隧道运行管理规范(2020年)

( 安全技术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高速公路隧道运行管理规范 (2020年) 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 make mistakes

高速公路隧道运行管理规范(2020年) 1.公路隧道管理系统的特点 1.1环境特征 公路隧道是公路的特殊构造物,在空间上的限制而使隧道内的环境状况具有以下特点: 1)行驶车辆排放出的气态及游离固态微粒混合成的有害废气和车辆携带的尘土及卷起的尘埃,因隧道内空间的限制,往往不能很快扩散、消失; 2)因山体丰富的淅沥水和洞内外温差的作用,而使隧道内常常处于很潮湿的环境中; 3)因隧道的二次衬砌和隧道内的路面均为刚性体,当重车通过隧道时,洞内震动较大; 4)由于隧道内交通繁忙,加上环境恶劣和空间场地的限制,而

使设备的日常维护、故障检修工作困难、劳动强度大而效果较差1.2公路隧道运营管理设施的特点 长大公路隧道中的运营管理设施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1)设施的种类繁多:主要包括·隧道照明系统、隧道通风系统、隧道消防灭火系统、火灾自动检测及手动报警系统、紧急电话系统、隧道无线调度对讲系统、隧道有/无线广播系统、隧道闭路电视监视系统、交通参数检测及交通控制和信号提供系统、隧道环境参数检测及通风、照明控制系统、供配电系统。 2)许多子系统内设备数量大,如照明灯具、自动火灾探测器、摄像机、报警按钮。 3)设备价格高,投资大,运营维护工作量大:如能见度仪、照度仪、通风、照明系统。 4)很多专用设备国内无成熟定型产品,需依赖进口。 综上所述,从公路隧道本身具有的特殊性及隧道运营管理系统的特点,可以看出隧道运营管理设施的设计、设置、系统配备与路段上的交通监控系统相比,因涉及更多的因素而更为复杂、要求更

公路隧道通风设计中若干问题

公路隧道通风设计中若干问题 1交通量预测 交通量的大小是确定道路是否需要建设以及建成什么等级的控制因素。交通量的确定应该是一个严谨的科学推导过程。但由于主观或客观原因往往造成交通量预测不准确。一方面,在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为了工程立项,往往夸大交通量,导致通风土建、设备、运营费用的浪费。另一方面,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由于近些年经济发展较快,也出现了交通量的增长远远超出了原先的预测,导致通风设备不够或通风方式已不适宜。后面这种情况已在很多隧道显现出来,例如成渝高速公路中梁山隧道,原设计远景交通量22000veh/d,现在实际交通量已超过30000veh/d;浙江甬台温高速公路大溪岭隧道,原设计远景交通量大约30000veh/d,现在实际交通量已接近50000veh/d;并且二者的交通量还有很大的上升趋势。如何准确地预测交通量,是一个有待深入研究的课题。另外,如何处理交通量逐年增长与汽车排污量的下降之间的关系也是一个必须考虑的较为困难的问题。 2 交通量与行车速度的关系 《公路隧道通风照明设计规范》[1] 规定设计交通量为混合车高峰小时交通量,计算行车速度为洞内线形行车速度。在很多隧道的通风计算中,就直接按给出的交通量和行车速度取值,实际上这种做法是不对的。根据交通工程学有关知识,车流密度、交通量和实际行车速度有一个对应关系:当车流密度与交通量较小时,车速可以达到最大值,即洞内线形行车速度;当车流密度、交通量逐渐增大,车速就随之逐渐减小,直至达到一个合理速度,这时交通量最大;当车流密

度继续增大,交通量反而减小,车速也减小,直至形成阻塞。因此在通风计算中必须根据交通量科学地计算实际行车车速。表1是按照交通工程学计算得到的某山岭地区高速公路双洞四车道隧道的实际通行能力(混合交通量)及平均行程速度。从表中可以看到前期预测交通量796veh/h 要比二级服务水平的实际通行能力1165veh/h 小得多,平均行程速度可以达到计算行车速度80 km/h ;后期预测交通量1448veh/h 与三级服务水平的实际通行能力1434veh/h 接近,平均行程速度就只能达到62 km/h 左右。因此,在通风计算中,前期车速可以取到80 km/h ,后期车速只能取到60 km/h 。 表1 某隧道80 km/h 时实际通行能力与平均行程速度计算表 服务水平等级 基本通行 能 力 (pcu/h ) 通行能力修正系数 实际通行能力(veh/h ) 平 均行程速 度 (km/h ) 预测交 通量 fw fHV fp 一级 — — — — — — 前期: 796 veh/h 后期: 1448 veh/h 二级 260 0.9 2 0.4 87 1.0 1165 ≥69 三级 320 0.9 0.4 1.0 1434 ≥6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