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钾溶液和氯化钙溶液
2020-2021中考化学探究题(大题培优)及详细答案

化钙反应生成的氨气,故产生的气体有氢气和氨气;
登山运动员携带 作为能源提供剂与携带氢气相比,其优点是携带方便(体积小)、 安全(不易爆炸)。
2.利用以下装置对酸的化学性质进行探究。
(1)标号为①的仪器名称是_____。 (2)实验 I 中,在点滴板的 a、b 穴中滴入酸溶液后,溶液变红的是_____(填“a”或 “b”)。使用点滴板的优点之一是_____。 (3)实验Ⅱ中,为了验证石灰石中含有碳酸根离子,试剂 X 的名称是_____。 (4)实验Ⅲ中,在仪器①、②中均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仪器②中发生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是_____。 【答案】试管; a; 节约药品(方便观察反应现象等,合理即可); 澄清石灰水; 红棕色固体逐渐消失、 溶液逐渐变成黄色; Fe2O3+3H2SO4═Fe2(SO4)3+3H2O。 【解析】 【分析】 【详解】 (1)仪器①的名称是试管;(2)a 中紫色石蕊试液遇到酸变红色,b 中酚酞试液遇到酸不 变色;使用点滴板的优点是节约药品、方便观察反应现象等;(3)验证石灰石中是否含有 碳酸根离子可以将盐酸滴到石灰石上,将产生的二氧化碳通到澄清石灰水中,如果澄清石 灰水变浑浊,则证明含有碳酸根离子;(4)氧化铁和盐酸或硫酸反应生成氯化铁或硫酸铁 和水,反应的实验现象是红色固体逐渐溶解,溶液逐渐变为黄色;仪器②中发生反应的化 学方程式是 Fe2O3+3H2SO4═Fe2(SO4)3+3H2O。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样于试管中,滴加适量的碳酸钾 出现白色沉淀
溶液
猜想正确
故填:滴加适量的碳酸钾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反思交流] 氯化钙和碳酸钾反应生成氯化钾和碳酸钙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K2CO3+CaCl2═CaCO3↓+2KCl;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的成分时,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
初中化学5个优先反应原则

初中化学5个优先反应原则一、初中化学5个优先反应原则(1)初中化学优先反应的原则一:金属和酸反应时,较活泼的金属优先反应,如将锌、铁合金投入稀盐酸中,锌优先与稀盐酸反应。
(2)初中化学优先反应的原则之二:当金属与混合盐溶液反应时,金属中最活泼的金属优先置换出最不活泼的金属。
例:将一定量的铁粉放入硝酸铜和销酸银的混合溶液中,铁优先置换出银,然后若铁粉有剩余,才能置换出铜。
因为先发生反应F e+2AgNO32Ag+Fe(NO3)2,后发生反应Fe+Cu (NO3)2Cu+Fe(NO3)2。
(3)初中化学优先反应的原则之三:当酸、碱、盐混合相互反应时,酸与碱的反应优先于酸与盐、碱与盐的反应.例:①将稀盐酸逐滴滴加到NaOH和Na2CO3的混合溶液中,先无明显现象,之后开始产生气泡。
因为先发生的反应是HCl+NaOH NaCl+H2O,此反应无明显现象,当NaOH已被完全消耗,又发生反应2HCl+Na2CO32NaCl+H2O+CO2↑,此反应有气泡产生。
①将NaOH溶液逐滴滴加到稀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先无明显现象,之后开始产生蓝色沉淀。
因为先发生的反应是H2SO4+2NaOH Na2SO4+2H2O,此反应无明显现象,当稀硫酸被完全消耗,又发生反应CuSO4+2NaOH Na2SO4+Cu(OH)2↓。
(4)初中化学优先反应的原则之四:当酸与两种盐混合溶液反应产生气体、沉淀时,产生“气体”优于产生“沉淀”。
例:向稀盐酸与氯化钡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加碳酸钠溶液时,先产生气泡,之后产生白色沉淀.因为先发生的反应是2HCl+Na2CO32NaCl+H2O+CO2↑,此反应产生气泡,当稀盐酸被完全消耗,又发生反应CaCl2+Na2CO32NaCl+CaCO3↓。
(5)初中化学优先反应的原则之五:当金属、金属氧化物与酸反应时,金属氧化物优先于金属与酸反应.例:将稀硫酸逐滴滴加到氧化铜和铁的固体混合物中,氧化铜优先与稀硫酸发生反应,当氧化铜被完全消耗时,铁再与硫酸反应,当硫酸铜被完全消耗时,过量的铁才与稀硫酸反应,即可观察到溶液变蓝,后析出红色固体,最后有气泡产生,发生反应依次为:CuO+H2SO4 CuSO4+H2O,Fe+CuSO4Cu+FeSO4,Fe+H2SO4FeSO4+H2↑。
实验室中常用的有机溶剂的纯化方法

实验室中常⽤的有机溶剂的纯化⽅法1.⼄酸⼄酯市售的⼄酸⼄酯常含有微量⽔、⼄醇和⼄酸。
可先⽤等体积的5%碳酸钠溶液洗涤,再⽤饱和氯化钙溶液洗涤,酯层倒⼊⼲燥的锥形瓶中,加⼊适量⽆⽔碳酸钾⼲燥1h后,蒸馏,收集77.0。
77.5℃馏分。
2.⽯油醚⽯油醚是低级烷烃的混合物。
根据沸程范围不同可分为30~60℃、60~90℃和90~120℃等不同规格。
⽯油醚中常含有少量沸点与烷烃相近的不饱和烃,难以⽤蒸馏法进⾏分离,此时可⽤浓硫酸和⾼锰酸钾将其除去。
⽅法如下。
在150mL分液漏⽃中,加⼊100mL⽯油醚,⽤10mL浓硫酸分两次洗涤,再⽤10%硫酸与⾼锰酸钾配制的饱和溶液洗涤,直⾄⽔层中紫⾊不再消失为⽌。
⽤蒸馏⽔洗涤两次后,将⽯油醚倒⼊⼲燥的锥形瓶中,加⼊⽆⽔氯化钙⼲燥lh。
蒸馏,收集需要规格的馏分。
3.氯仿普通氯仿中含有1%⼄醇(这是为防⽌氯仿分解为有毒的光⽓,作为稳定剂加进去的)。
除去⼄醇的⽅法是⽤⽔洗涤氯仿5~6次后,将分出的氯仿⽤⽆⽔氯化钙⼲燥24h,再进⾏蒸馏,收集60.5~61.5℃馏分。
纯品应装在棕⾊瓶内,置于暗处避光保存。
4.苯普通苯中可能含有少量噻吩,除去的⽅法是⽤少量(约为苯体积的15%)浓硫酸洗涤数次,再分别⽤⽔、10%碳酸钠溶液和⽔洗涤。
分离出苯,置于锥形瓶中,⽤⽆⽔氯化钙⼲燥24h后,⽔浴加热蒸馏,收集79.5~80.5℃馏分。
在有机化学实验中,经常使⽤各类溶剂作为反应介质或⽤来分离提纯粗产物。
由于反应的特点和物质的性质不同,对溶剂规格的要求也不相同。
有些反应(如格⽒试剂的制备反应)对溶剂的要求较⾼,即使微量杂质或⽔分的存在,也会影响实验的正常进⾏。
这种情况下,就需对溶剂进⾏纯化处理,以满⾜实验的正常要求。
这⾥介绍⼏种实验室中常⽤的有机溶剂的纯化⽅法。
5.⽆⽔⼄醚市售⼄醚中常含有微量⽔、⼄醇和其他杂质,不能满⾜⽆⽔实验的要求。
可⽤下述⽅法进⾏处理,制得⽆⽔⼄醚。
在250mL⼲燥的圆底烧瓶中,加⼊100mL⼄醚和⼏粒沸⽯,装上回流冷凝管。
专练09(经典实验探究20题)-2021年九年级化学中考备考考点必杀300题(人教版)(解析版)

中考复习考点必杀300题专练09(经典实验探究20题)1.某化学小组对K2CO3溶液与Ca(OH)2溶液反应后所得滤液中的溶质成分产生了兴趣,请你一起参与他们的探究。
(1)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2)猜想与假设:猜想一:KOH猜想二:KOH和Ca(OH)2猜想三:______猜想四:KOH、Ca(OH)2和K2CO3(3)小组讨论:经过讨论,同学们认为猜想______是错误的,理由是______。
(4)实验探究:(5)交流与反思:同学们将实验结果与老师交流,老师认为实验二的结论不一定正确,理由是______。
经过讨论,同学们又进行了第三次实验:另取适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入______溶液(填化学式),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由此得出猜想三正确。
(6)拓展延伸:实验结束后欲使滤液中的溶质只含KOH,则可以加入适量的______溶液(填化学式)。
【答案】(2)KOH和K2CO3(3)四氢氧化钙和碳酸钾不能共存(4)二无明显现象(5)如果几滴稀盐酸不足以和氢氧化钾反应,即使滤液中还原碳酸钾,也不产生气泡CaCl2(6)Ca(OH)2【详解】(2)猜想一:恰好完全反应时的是KOH猜想二:氢氧化钙过量时是KOH和Ca(OH)2猜想三:碳酸钾过量时是KOH和K2CO3猜想四:KOH、Ca(OH)2和K2CO3(3)小组讨论:经过讨论,同学们认为猜想四是错误的,理由是氢氧化钙和碳酸钾不能共存。
(4)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取适量滤液于试管中,通入足量二氧化碳,无明显现象,则猜想二错误;氢氧化钾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水,反应无明显现象,若猜想一正确,取适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因此:(5)老师认为实验二的结论不一定正确,理由是如果几滴稀盐酸不足以和氢氧化钾反应,即使滤液中还有碳酸钾,也不产生气泡。
经过讨论,同学们又进行了第三次实验:另取适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入氯化钙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是因为碳酸钾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和氯化钾,由此得出猜想三正确。
实验室溶剂回收操作指南!

实验室溶剂回收操作指南!在试验室里,经常使用三氯甲烷、四氯化碳和石油醚等有机溶剂。
这些试剂化学性质不活泼、不助燃,与酸、碱不起作用,处理起来比较困难。
由于其易挥发,且具有肯定的毒性,污染环境,因此正确回收不仅能够爱护环境,还能削减铺张。
一、石油醚:石油醚是石油馏分之一,主要是饱和脂肪烃的混合物,极性很低,不溶于水,不能和甲醇、乙醇等溶剂无限止地混合,试验室中常用的石油馏分依据沸点不同有下列数种,其再生方法大致相同。
再生方法:用过的石油醚,如含有少量低分子醇,丙酮或乙醚,则置分液漏斗中用水洗数次,以氯化钙脱水、重蒸、收集肯定沸点范围内的部分,如含有少量氯仿,在分液漏斗中先用稀碱液洗涤,再用水洗数次,氯化钙脱水后重蒸。
精制方法:工业规格的石油醚用浓硫酸,每公斤加50一振摇后放置一小时,分去下层硫酸液,可以溶去不饱和烃类,依据硫酸层的颜色深浅,酌情用硫酸振摇萃取二、三次。
上层石油醚再用5%稀碱液洗一次,然后用水洗数次,氯化钙脱水后重蒸,如需肯定无水的,再加金属钠丝或五氯化二磷脱水干燥。
二、环乙烷:沸点,性质与石油醚相像。
再生方法:再生时先用稀碱洗涤。
再用水洗,脱水重蒸。
精制方法将工业规格环乙烷加浓硫酸及少量硝酸钾放置数小时后,分去硫酸层,再以水洗,重蒸,如需肯定无水的,再用金属钠丝脱水干燥。
三、苯:沸点,比重0.879,不溶于水,可与乙醚、氯仿、丙酮等在各种比例下混溶,纯苯在时固化为结晶,常利用此法纯化。
再生方法:用稀碱水和水洗涤后,氯化钙脱水重蒸。
精制方法:工业规模的苯常含有噻吩、吡啶和高沸点同系物如甲苯等,可将苯1000毫升,在室温下用浓硫酸每次80毫升振摇数次,至硫酸层呈色较浅时为止,再经水洗,氯化钙脱水重蒸,收集79℃馏分。
对于甲苯等高沸点同系物,则用二次冷却结晶法除去,苯在固化成为结晶,可以冷却到,滤取结晶,杂质在液体中。
四、氯仿:比重1.488,不溶于水,易与乙醚、乙醇等混溶,在日光下易氧化分解成Cl2、HCl、CO2及光气(COCl2),后者有毒,故应贮在棕色瓶中。
初三化学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知识点总结

初三化学第十一单元盐化肥知识点总结一、选择题1.下图是“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的部分实验装置,关于该实验说法正确的是A.充分反应后,向固体中加稀盐酸会产生气泡B.在实验过程中,黑色的粉末会逐渐变成红色C.该实验的反应原理为FeO+ CO 高温Fe+ CO2D.在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尾气可以直接排放到空气中答案:A【解析】【分析】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O+Fe2O32Fe+3CO2。
【详解】A、生成的Fe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有气泡,故A正确;B、反应中红色解析:A【解析】【分析】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O+Fe2O3高温2Fe+3CO2。
【详解】A、生成的Fe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有气泡,故A正确;B、反应中红色的氧化铁变为黑色的铁,故B不正确;C、不符合客观事实,故C不正确;D、产生的尾气中含量未反应完的CO,有毒,需要进行尾气处理,故D不正确。
故选A。
2.将N2、CO、HCl 三种混合气体依次通过NaOH 溶液、浓硫酸、灼热的CuO,假设每次处理均能完全反应(或吸收)。
则最后排出的气体是()A.N2、CO B.H2O (气)、N2C.N2、CO2D.HCl、CO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氢氧化钠溶液能够吸收氯化氢气体,浓硫酸能够吸收水蒸气,灼热的氧化铜能够使一氧化碳变成二氧化碳,而氮气跟它们都不起反应,所以最后排出的气体是C考点:气体除杂的某些反应原理解析:C【解析】试题分析:氢氧化钠溶液能够吸收氯化氢气体,浓硫酸能够吸收水蒸气,灼热的氧化铜能够使一氧化碳变成二氧化碳,而氮气跟它们都不起反应,所以最后排出的气体是C考点:气体除杂的某些反应原理3.下列各组物质在溶液中相互之间不反应的是()A.Ca(OH)2、HNO3、BaCl2B.Na2SO4、MgCl2、KOHC.Na2CO3、K2SO4、HCl D.H2SO4、NaCl、Cu(NO3)2答案:D【解析】【分析】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生成气体、沉淀、水。
2020年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题专题和答案解析

2020年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题专题和答案解析1、(XX广州)同学们在实验室用混合两种固体药品的办法自制“钾,氮复合肥料”,使用到的药品有KC1, K2S04, NH4HC03, NH4C1、同学们制得了成分不同的“钾,氮复合肥料",从中抽取一份作为样品探究其成分,请回答有关问题:限选试剂:稀HC1, 稀II2S04, BaC12溶液,AgN03溶液,蒸僧水(1)提出合理假设、所抽样品的成分有4种可能:假设1: KC]和NH4HC03;假设2: KC1 和NH4C1;假设3:K2S04 和NH4IIC03;假设4:、(2)形成设计思路、①甲同学先提出先用AgN03溶液确定是否含有KCL你是否同意并说出理由:、②乙同学提出先确定是否含有NH4IIC03,则可以选择的试剂是、(3)完成实验方案、请填写实验操作,与表中结论相符的预期现象、实验操作预期现象结论步骤1:假设2成立步骤2:(1) K2S04和NH4CL (2)①不同意,因为氯化铉和硝酸银反应也能够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银、②稀盐酸或稀硫酸、(3)不产生气泡;不产生白色沉淀、2、(xx安徽)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验证“碱使酚酰试液变红”的实验时,发现一个意外现象:将酚酰试液滴人某NaOII溶液中,溶液变成了红色,可是过一会儿红色却消失了。
【提出问题】是什么原因导致滴有酚酰的NaOlI溶液由红色褪为无色?【猜想与假设】他们分别对这种意外现象作如下猜想:甲同学:可能是酚酰与02发生了反应;乙同学:可能是NaOH溶液与空气中的C02发生了反应;丙同学:可能与NaOH溶液浓度大小有关;你认为可能还与有关(写一条即可)。
【设计实验】三位同学分别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1)甲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请你填写下表。
实验步骤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实验现象实验结论1、将NaOH溶液加热煮沸溶液变红,过一会儿红色消失甲同学猜想(填“正确”或不正确")2、向冷却后的溶液中滴人酚酰,并滴一些植物油在其上方(2)乙同学设计如图装置进行实验,一段时间后,试管中溶液的红色褪去,于是认定自己的猜想正确。
东莞备战中考化学专题题库∶推断题的综合题

一、中考初中化学推断题1.某白色固体A可能含有碳酸钠、氯化钡(水溶液呈中性)、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进行如下实验:完成下列填空:①操作I是________。
根据上述实验分析,A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C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
②为进一步确定固体A中可能存在的物质,对滤液C进行实验,完成下表。
实验操作现象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中有氢氧化钠【答案】过滤 BaCl2和NaCO3 NaCl 向滤液C中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充分反应后静置,取上层清液加入无色酚酞试液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解析】【分析】【详解】①操作I能够得到固体和液体的分离,所以是:过滤;因为能够产生沉淀,所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酸钠和氯化钡,二者反应产生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所以C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氯化钠。
②为进一步测定其中是否含有氢氧化钠,应该首先排除碳酸钠的干扰,所以取一定量的滤液首先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然后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并且滴入无色的酚酞试液,因为氯化钠和氯化钡溶液都呈中性,此实验的结论是含有氢氧化钠,所以实验现象是: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点睛】2.图中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俗称苏打;B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C可用作补钙剂;E、F的物质类别相同。
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请回答:(1)物质A 的用途有_________________(只需填写一条)。
(2)物质D 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E 转化为B_________________,②C 转化为F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等(只需回答其中一条) NaOH 22H O+CaO=Ca(OH) 3222CaCO +2HCl=CaCl +CO +H O ↑或32CaCO CaO+CO 高温↑(其他合理答案均给分)【解析】【详解】A 俗称苏打;B 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C 可用作补钙剂;故A 是碳酸钠,B 是氢氧化钙,C 是碳酸钙,碳酸钠能生成E ,E 能生成氢氧化钙,故E 是水,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故D 是氢氧化钠,碳酸钙能生成F ,F 和E 是同类物质,F 能和氢氧化钠的反应,故F 是二氧化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碳酸钾溶液和氯化钙溶液
(2)氢氧化钙溶液和盐酸
(3)稀硫酸和氯化钾溶液
(4)硫酸钾溶液和氯化钡溶液(5)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6)氢氧化钡溶液和硫酸铜溶液(7)稀硫酸和氯化钠溶液
(8)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钾溶液(9)碳酸钾溶液和石灰水(10)硫酸和硝酸钠溶液
(11)氢氧化钾溶液和硝酸(12)碳酸钾溶液和盐酸
解答:
(1)碳酸钾溶液和氯化钙溶液,可生成碳酸钙沉淀,符合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可以反应;故答案为:K2CO3+CaCl2═CaCO3↓+2KCl;
(2)氢氧化钙溶液和盐酸,酸碱中和可生成水,符合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可以反应;故答案为:Ca(OH)2+2HCl═CaCl2+2H2O;
(3)稀硫酸和氯化钾溶液,既无沉淀也无水也无气体产生,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故答案为:不能;
(4)硫酸钾溶液和氯化钡溶液,可生成硫酸钡沉淀,符合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可以反应;故答案为:K2SO4+BaCl2═BaSO4↓+2KCl;
(5)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可生成氯化银沉淀,符合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可以反应;故答案为:NaCl+AgNO3═AgCl↓+NaNO3.
(6)氢氧化钡溶液和硫酸铜溶液,属于酸碱中和反应,能生成水和硫酸钡沉淀,符合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可以反应;故答案为:H2SO4+Ba(OH)2═BaSO4↓+2H2O;
(7)稀硫酸和氯化钠溶液,既无沉淀也无水也无气体产生,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故答案为:不能反应.没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或不符合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8)氯化钠和硝酸钾反应生成硝酸钠和氯化钾,两者都不是沉淀,不满足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故答案为: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反应后的产物中没有水、气体或沉淀生成;
(9)碳酸钾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钾,生成了沉淀,故答案
为:能,K
2CO
3
+Ca(OH)
2
=CaCO
3
↓+2KOH.
(10)因为没有沉淀、气体或水产生,所以不能反应。
(11)因为生成水,所以能反应,方程式为:KOH+HNO3====KNO3+H2O
(12)因为产生CO2气体和水,所以能反应,方程式:K2CO3+2HCl═2KCl+H2O+C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