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甘薯生产工作总结
红薯种植工作总结

红薯种植工作总结
红薯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对于农民来说,红薯种植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农业生产活动。
经过一年的辛勤劳动,红薯种植工作已经接近尾声,现在是时候对这一年的工作进行总结了。
首先,我们要总结今年的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
在红薯种植过程中,我们采用了科学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措施,比如合理施肥、及时浇水、科学防治病虫害等。
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产量和品质,为明年的种植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其次,我们要总结今年的市场销售情况。
在红薯丰收的季节,我们要及时将红薯销售出去,确保农民的收入。
通过对今年的销售情况进行总结,我们可以了解市场需求的变化,为明年的销售计划做好准备。
最后,我们还要总结今年的劳动力和资源投入情况。
红薯种植工作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和资源投入,包括人力、物力和财力。
通过对这些投入的总结,我们可以评估今年的成本效益情况,为来年的投入提供参考。
总的来说,红薯种植工作总结不仅是对过去一年工作的回顾,更是为了更好地开展明年的工作。
通过总结经验教训,我们可以不断改进种植技术和管理措施,提高产量和品质,为农民增加收入,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
希望明年的红薯种植工作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
无公害优质高产高淀粉红薯工作总结7篇

无公害优质高产高淀粉红薯工作总结7篇第1篇示例:无公害优质高产高淀粉红薯是农业领域的一种重要作物,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和经济效益。
为了更好地推动红薯种植业的发展,提高红薯的品质和产量,我们在过去一段时间内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绩。
现对此进行总结,以便更好地指导未来的生产工作。
一、市场需求调研为了指导生产,我们首先进行了市场需求调研。
通过调查分析,我们了解到无公害、优质、高产、高淀粉的红薯深受消费者喜爱,市场需求量大且价格较高。
这为我们的生产提供了有力的市场支撑,也为我们后续的种植和销售提供了明确的方向。
二、品种筛选与培育根据市场需求和适应性,我们选择了适合当地生长环境的红薯品种进行培育和选育。
通过培育优质的种苗,我们确保了红薯的生长质量和产量。
在培育过程中,我们还对种苗进行了科学施肥、浇水和病虫害防治,确保了红薯的生长健康和茁壮。
三、生产管理策略为了提高红薯的产量和品质,我们制定了科学的生产管理策略。
我们合理规划了土地利用,保证了红薯的生长空间和养分供给。
我们科学施肥、定期除草,并合理安排农事活动,确保了红薯的健康生长。
我们还加强了病虫害的监测和防治,保证了红薯的品质与产量。
四、收获与加工在红薯成熟后,我们及时进行了机械化收获,并进行了质量检测和筛选。
对于优质、高产、高淀粉的红薯,我们采取专业的加工措施,将其加工成各种红薯制品。
通过加工,我们提高了红薯的附加值,扩大了销售渠道,增加了红薯的经济效益。
五、宣传推广与销售在生产过程中,我们还注重宣传推广与销售。
通过参加农业展会、举办农业科普宣传活动等途径,我们向社会宣传了“无公害、优质、高产、高淀粉”的红薯理念,提高了红薯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我们积极寻找销售渠道,与超市、餐饮等企业合作,拓展了红薯的销售范围,提高了红薯的市场占有率。
通过以上工作,我们成功打造了一条“无公害、优质、高产、高淀粉”红薯的生产线,实现了红薯的持续稳定生产和销售。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化品种培育、科学管理和市场推广等工作,努力提高红薯的品质和产量,为红薯产业的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甘薯专用品种研制及产业化开发岗位2019工作总结共32页文档

16、人民应该为法律而战斗,就像为 了城墙 而战斗 一样。 ——赫 拉克利 特 17、人类对于不公正的行为加以指责 ,并非 因为他 们愿意 做出这 种行为 ,而是 惟恐自 己会成 为这种 行为的 牺牲者 。—— 柏拉图 18、制定法律法令,就是为了不让强 者做什 么事都 横行霸 道。— —奥维 德 19、法律是社会的习惯和思想的结晶 。—— 托·伍·威尔逊 20、人们嘴上挂着的法律,其真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农业生产工作总结汇报

农业生产工作总结汇报
2019年是我单位农业生产工作的关键一年,我们经过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现将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生产情况。
今年我们在农业生产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较去年有所增加,粮食产量也有了明显提升。
蔬菜、水果等特色农产品的生产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市场反响良好。
同时,我们还加强了农业机械化作业,提高了生产效率,确保了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二、科技创新。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我们不断加强科技创新,引进新技术、新品种,提高了农作物的抗病能力和产量。
同时,我们还积极推广了现代化农业生产模式,提高了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农业服务。
我们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注重加强对农民的服务工作。
通过开展技术培训、政策宣传等活动,帮助农民提高了生产技术水平,增加了农产品的附加值,提高了农民的收入。
四、存在问题。
在农业生产工作中,我们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生产成本较高、市场竞争压力大、农产品质量安全等方面。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强农业生产工作,解决好这些问题,确保农业生产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
五、展望未来。
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强农业生产工作,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加强对农民的服务工作,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农业生产工作水平,为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做出更大的贡献。
谢谢!。
红薯工作总结

红薯工作总结
红薯是一种营养丰富的作物,不仅可以作为食物,还可以用来制作各种产品。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团队致力于研究红薯的种植、加工和销售,取得了一些成果。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对我们团队的工作进行总结,以便更好地指导未来的工作方向。
首先,我们在红薯的种植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
通过合理的施肥、灌溉和病虫害防治,我们成功地提高了红薯的产量和品质。
我们还尝试了一些新的种植技术,比如覆膜栽培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但是,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土壤质量的下降和病虫害的增多,需要在未来的工作中加以解决。
其次,我们在红薯加工方面也做了一些工作。
我们研发了一些新的红薯制品,比如红薯粉、红薯饼干和红薯面包,受到了市场的欢迎。
我们还建立了一条红薯加工生产线,提高了我们的生产效率。
但是,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产品质量不稳定和原材料供应不足,需要在未来的工作中加以改进。
最后,我们在红薯销售方面也做了一些工作。
我们开展了一些促销活动,比如红薯品鉴会和红薯节,提高了我们的知名度。
我们还与一些超市和餐饮企业合作,扩大了我们的销售渠道。
但是,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销售额的下降和客户投诉的增多,需要在未来的工作中加以改进。
总的来说,我们团队在红薯的种植、加工和销售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努力,解决好现有的问题,不断提高我们的工作水平,为红薯产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红薯产业发展总结汇报稿

红薯产业发展总结汇报稿红薯产业发展总结红薯是一种经济作物,具有广泛的适应能力和丰富的营养价值。
近年来,红薯产业得到了各级政府和农业部门的重视和支持,并取得了显著的发展。
以下是红薯产业发展的总结报告。
首先,红薯产业在生产规模上取得了快速增长。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政策的扶持,红薯产业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产量也大幅增加。
各级政府鼓励农民种植红薯,并提供相应的优惠政策和技术指导,推动了红薯产业的快速发展。
据统计,红薯的种植面积年均增长率超过10%,产量年均增长率超过15%,为农民增加了丰厚的收入。
其次,红薯产业在农业结构调整中起到了积极作用。
在我国农业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发展红薯产业是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之一。
红薯的种植和加工可以有效地缓解农村劳动力过剩问题,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同时,红薯作为绿色健康的农产品,在市场上具有很高的竞争力,在农产品供给侧改革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第三,红薯产业的加工业逐渐兴起,增加了附加值。
传统上,红薯主要被用作人类的食物,但近年来,红薯深加工业逐渐兴起,使红薯产业的附加值大幅提升。
红薯深加工可以生产红薯粉、红薯条、红薯糖等多种产品,满足了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同时,红薯深加工还可以利用红薯剩余物制作饲料和化肥,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减轻环境的负担。
最后,红薯产业的科研创新不断推进。
红薯产业的发展得益于科学技术的进步。
农业科研机构和企业加大了对红薯品种改良和栽培技术的研发力度,不断推出高产、抗病虫害的新品种,并推广应用这些科技成果,为红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总之,红薯产业在过去几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然而,红薯产业仍面临着一些挑战,如病虫害防控、产品质量提升和市场开拓等。
因此,我们迫切需要深入研究解决这些问题,进一步完善红薯产业的发展环境,推动红薯产业向更高水平发展。
希望通过本次红薯产业发展总结报告的发布,能够对各级政府、农业部门和农民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并为红薯产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一些建设性的建议。
甘薯专用品种研制及产业化开发岗位2019工作总结

绵渝紫12
绵渝紫12为食用型紫色甘薯新品种
薯块烘干率 淀粉率 花青素含量 鲜薯产量 食味 耐贮藏性 抗病虫性
29.73% 19.51% 17.00 mg/100g鲜薯 1659.2 kg/666.7m2
优 耐贮藏 抗黑斑病
绵9-6-3
绵9-6-3 第二年参加食用组国家区试
14.19%,其中处理2,即移栽期活力健30 kg/亩+结薯期活力健1 kg/亩
叶面追肥增产效果极显著。
处理
表1 绵紫薯9号“活力健”试验产量
小区产量(kg) 重复I 重复II 重复III
平均产量 (Kg/667m2)
增产率 (%)
差异显著性 5% 1%
T1 98.9 T2 107.6 T3 97.9 T4 93.8 CK 91.50
3)早栽早收栽培技术研究及示范
完成创新团队统一安排甘薯“早栽早收” 试验。结果表明处理3,即大 棚+地膜覆盖栽培对高系14有极显著的增产作用,增产幅度达25.56%。
处理
T1 T2 T3 CK
表3 高系14早栽试验产量表
小区产量(kg) 重复I 重复II 重复III
平均产量 (Kg/667m2)
60.11 55.21 62.50 49.61
4.栽培技术研究
2)保水剂试验
保水剂对绵紫薯9号均有一定的增产作用,增产幅度在8.14-23.19%, 处理3,即3kg/亩保水剂时,效果最好。
表2 绵紫薯9号“活力健” 保水剂试验产量
小区产量(kg) 处理
重复I 重复II 重复III T1 91.21 103.29 86.43 T2 98.21 90.67 97.67 T3 98.42 105.62 98.87 T4 105.00 104.00 111.03 T5 89.04 100.99 100.26 CK 82.71 92.29 84.79
种植甘薯经营总结

种植甘薯经营总结1. 简介甘薯,是一种常见的块茎类作物,其食用价值高且种植方式灵活,因此在农业生产中被广泛种植。
本文对种植甘薯的经营总结进行了详细总结和分析,旨在为甘薯种植者提供参考和指导。
2. 种植准备在种植甘薯之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土壤准备甘薯喜欢生长在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中。
在选择地块时,应优先选择黏土质地较好的土地,并进行适度的土壤改良。
可以通过施加有机肥料、石灰等措施来改良土壤。
2.2 品种选择根据本地气候、土壤条件等因素,选择适合的甘薯品种进行种植。
常见的甘薯品种有红薯、白薯等。
2.3 营养调理在种植过程中,适当施加有机肥料和追肥,可以提高甘薯的产量和质量。
在每年的生长季节,应根据甘薯的生长需求进行合理的施肥计划。
3. 种植管理甘薯的种植管理是确保甘薯正常生长发育和产量稳定的关键。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植株管理在甘薯的生长过程中,及时进行除草、松土、中耕等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杂草对甘薯的竞争,有利于甘薯的生长和发育。
3.2 病虫害防治甘薯生长期间,需加强对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常见的甘薯病虫害有甘薯斑点病、甘薯蚜虫等。
可以采用药物防治、生物防治等方式来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
3.3 物候期控制甘薯的物候期控制对收获期的确定和产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在不同的生长阶段,适当调整光照、温度等环境因素,可以促进甘薯的生长和发育。
4. 收获与销售甘薯的收获和销售是整个种植过程的最终目标。
以下是关于甘薯的收获和销售的几个要点:4.1 适时收获根据甘薯的品种和生长情况,选择适时的收获期。
甘薯的皮肤应平滑、块茎体积适中、口感细腻为佳。
4.2 保鲜与储存收获后的甘薯应及时清洗、晾干,并储存在通风、温度适宜的环境中。
可以采用堆积、挖坑、储藏罐等方式进行储存。
4.3 销售渠道选择甘薯的销售渠道多种多样,可以选择农贸市场、超市、电商平台等进行销售。
在选择销售渠道时,应根据当地市场需求和甘薯的质量特点进行选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甘薯生产工作总结
20XX年我市甘薯生产继续向优质专用和无公害标准化方向发展。
鲜食甘薯品种优质化、无公害、标准化示范基地,淀粉型甘薯新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节本增效等构成了我市甘薯生产的主题。
甘薯种植面积达到15.3万亩,平均产量达到3600公斤以上,亩纯收益为2300元,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甘薯主作区:张庄、城前、大束、香
城等镇出现了种植规模较大的甘薯专业村,甘薯生产、经营合作社逐步建立趋于完善。
科学管理、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已成为甘薯发展的总趋势。
为了更好地总结我市今年甘薯生产中存在的经验和问题,适应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加快我市甘薯生产发展进程。
现将20XX年
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全市甘薯生产情况
今年我市甘薯生产形势是:甘薯面积仍呈上升趋势,单产水平居
历史第一,甘薯新品种的引进及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的推广大幅度提高了甘薯生产的经济效益。
甘薯生产优质化,标准化,在我市已经形成基本框架。
据有关部门统计,今年我市甘薯收获面积为15.30万亩,比去年增加4.25万亩,增幅为27.8%;总产55080万公斤,比去年
增加32980万公斤,增幅为149.23%;平均亩产3600公斤,比去年
增1600公斤,增幅为80%。
平均亩纯收入2304.0元,比去年1280
元增加1024元,增幅为80%。
二甘薯产业已经成为我市的优势产业
我市甘薯种植面积、种植规模、产量水平均在鲁西南首屈一指,
甘薯生产已经成为我市的优势产业。
为此5月17日"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甘薯科技苏、鲁、豫、皖行'山东启动仪式"在我市张庄镇召开。
九月二十九日,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新品种观摩会议在我市召开,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副院长刘庆昌教授,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王庆美研究员出席会议,来自江苏省徐州市农科院,济宁农科院甘薯试验站以及枣庄、临沂、邹城、泗水等鲁西南甘薯主产区试验基点的农业专家出席了会议。
各级领导以及专家学者对我市甘薯生产进行了充分的肯定。
三"四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根据我市甘薯生产实际,大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机具"等。
20XX年5月17日借"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甘薯科技苏、鲁、豫、皖行'山东启动仪式"在我市的召开,对农民进行了培训,国家甘薯技术首席专家马大夫、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副院长刘庆昌教授,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王庆美等专家学者与会,针对我市甘薯生产状况,深入浅出地向农民朋友讲解了甘薯最新生产技术、甘薯产业化发展趋势、甘薯机械化生产状况等。
市、镇街农技人员深入甘薯生产专业村、专业户、田间地头采取:集中培训、"你点题,我来答"、发放明白纸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对农民进行了技术培训。
新技术已经成为甘薯生产高产优质的发动机。
四狠抓试验、项目建设,确保推广实效
20XX年先后在我市的张庄镇仙桥村、王庄村、虎沃村,城前镇岔河村、南李庄等进行了甘薯新品种试验,从中筛选出适合我市甘薯生产的淀粉型甘薯新品种:徐薯22、商薯19、徐薯27、济薯15、济徐23等。
鲜食多用型甘薯品种有:红香蕉、齐宁10、改良北京553、西农431等。
在我市的香城镇杨桃村进行了包膜农药在甘薯上的应用试验以及甘薯配方施肥试验。
甘薯高产攻关项目的实施,极大促进了我市甘薯高产优质生产。
通过一系列的试验,形成了我市甘薯标准化生产技术体系,项目的实施,带动了甘薯产业化的发展。
五夯实中心示范区建设
在去年中心示范区建设的基础上,今年我市各级农业技术推广站和各甘薯生产重点镇对优质甘薯中心示范区建设进行了充实和完善,坚持以品种新、品质优为建设基础,以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为建设内容,以张庄镇万亩优质甘薯示范基地为龙头,重点带动城前、田黄、大束、香城、峄山等5个优质甘薯中心示范区的建设,示范基地总面积3万亩,引进推广优质甘薯新品种8个,推广甘薯生产标准化技术10项,基地甘薯平均亩产3850公斤。
一年来,我们充分发挥中心示范区的优势,通过中心示范区的先进典型,带动了全市15.3万亩甘薯标准化生产,为全市优质专用甘薯的进一步推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六优质专用品种推广面积扩大,区域种植特点进一步显示。
我市近年来注重抓了优质专用品种的推广,以改良北京553、西农431、红香蕉为主的优质专用型甘薯面积达到6.0余万亩,占到全
市甘薯总面积的39.2%,去年优质专用型甘薯种植面积为4.3万亩,同比增长39.53%,其中张庄、香城、城前的优质专用面积占到全县甘薯总面积的60%以上。
甘薯产业已成为山区农民增收的亮点。
七进一步拓宽甘薯销售渠道
农业流通服务组织和农民经纪人队伍是联结农民与市场的纽带,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载体。
全市已有甘薯经营合作社6个,农民甘薯经纪人总数3300余人,年经营额17625.6万元,他们发挥熟悉农产品市场信息的优势,把农民与企业联结起来,为农民和企业开展营销服务。
城前镇利用当地甘薯加工企业的优势,与加工企业签订销售合同,再到主产区与农民签订生产合同,实行"订单"农业,为企业与农民牵线搭桥,为我市甘薯产业化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目前我市甘薯远销上海、广东、哈尔滨等省。
我市城前镇甘薯加工企业生产的地瓜米已经打入国际市场。
八甘薯生产的几点建议
1.建立规模基地。
坚持、"一村一品",大力发展甘薯专业镇街,专业村组,实行区域化布局,走一户带多户,多户带全村,一村带多村,多村成基地的路子,在全市建成一大批区域化、专业化、特色化的甘薯生产基地。
同时对生产基地实行标准化无公害生产,提高甘薯质量档次,为龙头企业提供高质量的原料。
2加大技术培训力度。
立足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实现科学种田,向科技要效益这一宗旨,聘请专家、教授对农技人员培训,使农技人员基本掌握现代甘薯高产优质栽培管理技术,了解当前国内外
甘薯发展趋势,市场行情。
农技人员采取"点菜下锅"的培训方式,不同镇街、不同村居、不同生产者对甘薯生产技术要求不同,针对性的培训。
争取两年内实现"村村都有技术员,家家都有明白人。
"
3进一步引进新品种。
甘薯种植已趋于商品化,市场需求瞬息万变。
这就需要以市场为"指南针",积极引进试验示范适应市场需求的甘薯新品种,在做好试验示范的基础上进行推广。
4普及配方施肥技术。
合理的配方施肥,不仅是实现甘薯高产优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是也是发展节约型甘薯安全生产的必然。
在20XX年基础上,加大测土面积,提高配方施肥的覆盖面。
5加强中介服务组织建设。
大力发展各种形式的农民甘薯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村甘薯专业协会、农民甘薯购销公司、甘薯运销专业村、专业户等中介服务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培育壮大农村经纪人队伍,在龙头企业和农民之间发挥其桥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