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红外遥控器的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基于STM32的智能家居红外控制系统研究与设计共3篇

基于STM32的智能家居红外控制系统研究与设计共3篇基于STM32的智能家居红外控制系统研究与设计1智能家居系统在当今社会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红外控制技术也是其中的重要一环。
本文将对基于STM32的智能家居红外控制系统进行研究与设计,主要包括系统设计方案、硬件设计、软件设计等方面的内容。
一、系统设计方案系统的整体设计方案如下:1、硬件系统设计(1)基于STM32微控制器的控制板设计。
(2)通过红外传感器采集红外信号。
(3)通过继电器实现对家居电器的远程遥控。
2、软件系统设计(1)通过编写C语言程序,实现红外信号采集、远程遥控等功能。
(2)通过TCP/IP协议实现智能家居控制,并实现移动端APP对智能家居的远程控制。
二、硬件设计基于STM32F407VG微控制器,我们设计了控制板。
控制板的主要功能是通过GPIO口采集红外信号,并实现对家居电器的远程控制。
同时,设计一组2路继电器可实现对两路不同设备的控制。
此外,我们在控制板中加入了W5500以太网模块,以实现智能家居系统的远程控制。
它支持TCP/IP协议,可将设备与云端进行通信。
三、软件设计在软件方面,我们采用Keil软件开发环境,通过编写C语言程序实现各项功能。
红外信号采集:通过GPIO口的中断方式方便地实现对红外信号的采集。
远程控制:通过电路板上的两个继电器实现对家庭电器的控制。
使用TCP/IP协议实现控制面板与PC、手机等设备的远程控制通信。
移动端APP设计:手机APP通过连接TCP/IP协议,实现对家居设备的遥控。
APP采用Android平台进行开发,具有简单、易操作、界面友好等特点。
四、系统实现效果对系统进行实际测试,能够实现对家庭电器的控制。
在APP上,用户可以实时查看设备状态,并可对设备进行控制。
本系统能实现智能家居的简易、实用、高效的控制,满足用户的基本需求。
综上所述,本文对基于STM32的智能家居红外控制系统进行了研究与设计,详细分析了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的设计,通过实际测试验证了系统的实现效果,证明本系统能够实现对家庭电器的控制,而且使用方便,界面友好,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毕业设计论文-红外线遥控

专业:题目:作者姓名:导师及职称:导师所在单位:电风扇红外线遥控装置的设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吴西伟安徽工程科技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材料之二(1)编号:200_—jx15—_—_安徽工程科技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年月日安徽工程科技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Ⅰ毕业设计(论文)题目:中文:英文:Ⅱ原始资料:届系专业编号:200_—jx15—_—学生姓名:吴西伟Ⅲ毕业设计(论文)任务内容:指导教师(签字)教研室主任(签字)批准日期接受任务书日期完成日期接受任务书学生(签字)摘要摘要:本论文简单地介绍了红外线遥控发射和接收系统原理,在文中给出了MCS89C51作为遥控接收系统和作为发射系统的重要位置,以及完整的51汇编程序代码和MCS89C51的各种功能简介,尤其是它在作为红外线遥控系统中几个重要的方面如中断、定时器和其与键盘的连接方面作了更详尽的介绍。
本文中包括红外线发射和红外线接收的原理图,并给出多种方案。
还对红外线遥控的发送程序、红外线接收程序、定时中断程序、发送周期程序、发送数据程序和发送“0”和“1”等程序进行了编制。
另外对各种程序的流程图进行了绘制,从而较全面地完成此设计的要点,参考流程方框图的构思过程,就可以编写应用软件,便是本论文的特点。
利用MCS89C51多次发送及反码校验功能,防止了其它遥控码和未知代码的干扰,从而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
又由于红外线遥控装置具有体积小,功耗低、功能强和成本低等特点,是现代日常生活中一种重要的遥控设备,因此也是本次作为设计课题的重要理由之一。
关键词:MSC89C51、红外线遥控、键盘接口。
Summarysummary : And acception system principle that this thesis has recommended infrared remote-control command to launch briefly, provide MCS89C51 as the acception system of remote control in the article and as the important position that launch the system, and brief introduction of 51 intact assembler codes and various functions of MCS89C51, especially until several important respect such as cut off , timer and their make more exhaustive introduction with connection of keyboard as infrared remote-control command system it. Include the principle picture that the infrared ray was launched and the infrared ray received in this text, provide many kinds of schemes. Procedure of sending still to infrared remote-control command, infrared ray receive procedure , cut off procedure , send cycle procedure , send data procedure and send " 0 " and " 1 " ,etc. procedure go on , make regularly. In addition has drawn various flow diagrams of procedure , thus finish this main point designed in an all-round way, consult the plot course of the procedure block-diagram, can write the application software , it is a characteristic of a thesis. Utilize MCS89C51 send and yards of check-up function instead many times , prevent other remote control yard and unknown interference of code from, thus improved the dependability of the products. Because again because the infrared remote-control command device is small, low power dissipation , function are strong with the low grade characteristic of the cost, it is a kind of important remote control apparatus in modern daily life, so regarded as one of the important reasons for designing the subject this time too.Keyword: MSC89C51 , infrared remote-control command , keyboard interface目录插图清单和表格清单 ...................................................................................................错误!未定义书签。
毕业设计论文-红外线控制电动小车

毕业设计论文-红外线控制电动小车1 引言1.1 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现代电子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的飞速发展,红外线遥控技术因其操作简便、抗干扰能力强、低功耗等特点在众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电动小车作为现代交通工具的一种,其控制系统的智能化、远程化成为研究热点。
红外线控制电动小车将红外线遥控技术与电动小车相结合,使得小车操作更为便捷,控制更为精确,尤其在特殊环境下,如危险区域的远程探测和物品搬运,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
1.2 研究目的与内容本文旨在设计并实现一种基于红外线控制的电动小车。
研究内容包括:红外线控制技术的原理及其在电动小车上的应用;电动小车的硬件设计,主要包括电动机选型与驱动、电源与控制系统设计;电动小车的软件设计,包括红外线接收与解码、速度与方向控制算法等。
1.3 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本研究采用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首先对红外线控制技术进行概述,分析电动小车的结构与功能需求,进而设计并实现相应的硬件和软件系统。
论文结构如下:第二章介绍红外线控制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发展应用;第三章详细阐述电动小车的硬件与软件设计;第四章进行系统测试与分析;第五章对论文研究进行总结,指出不足,并对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2. 红外线控制技术概述2.1 红外线基本原理红外线是一种电磁波,位于可见光与微波之间,波长范围约为700纳米到1毫米。
红外线的发现归功于天文学家威廉·赫歇尔在19世纪早期的实验。
红外线具有热效应,能够被许多物体吸收并转化为热能,这一特性使其在通信和控制技术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红外线遥控技术基于红外线的传输特性,通过发射和接收红外线信号来实现远距离控制。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红外发射二极管发射调制后的红外信号,经过空气传播后,由红外接收器接收并解调,最终将信号传送到控制电路进行处理。
2.2 红外线遥控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红外线遥控技术自20世纪60年代问世以来,已广泛应用于家电遥控、工业控制、智能家居等领域。
基于51单片机的红外遥控设计-毕业设计论文22(1)

毕业设计(论文)卧室电器用红外遥控器(基于51单片机的红外遥控器设计)Bedroom Appliances With The Infrared Remote Control(Based on 51 single-chip infrared remote control design)完成日期 2012 年 4 月摘要红外遥控是目前家用电器中用得较多的遥控方式。
我们知道,红外线是人的眼睛能看到的可见光按波长从长到短排列,依次为红、橙、黄、绿、青、蓝、紫。
其中红光的波长范围为0.62~0.76μm;紫光的波长范围为0.38~0.46μm。
比紫光波长还短的光叫紫外线,比红光波长还长的光叫红外线。
红外线遥控就是利用波长为0.76~1.5μm之间的近红外线来传送控制信号的。
常用的红外遥控系统一般分发射和接收两个部分。
发射部分的主要元件为红外发光二极管。
很多电器都采用红外遥控,那么红外遥控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呢?本文将介绍其原理和设计方法。
红外遥控常用的载波频率为38kHz,这是由发射端所使用的455kHz晶振来决定的,在发射端要对晶振进行整数分频,分频系数一般取12,所以455kHz÷12≈37.9 kHz≈38kHz。
也有一些遥控系统采用36kHz、40kHz、56kHz等,一般由发射端晶振的振荡频率来决定。
接收端的输出状态大致可分为脉冲、电平、自锁、互锁、数据五种形式。
“脉冲”输出是当按发射端按键时,接收端对应输出端输出一个“有效脉冲”,宽度一般在100ms左右。
一般情况下,接收端除了几位数据输出外,还应有一位“数据有效”输出端,以便后级适时地来取数据。
这种输出形式一般用于与单片机或微机接口。
除以上输出形式外,还有“锁存”和“暂存”两种形式。
所谓“锁存”输出是指对发射端每次发的信号,接收端对应输出予以“储存”,直至收到新的信号为止;“暂存”输出与上述介绍的“电平”输出类似。
70年代研制出的红外遥控技术,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和微处理技术的发展和成熟,红外线遥控系统也迅速发展并得到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家用电器上的成功应用,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娱乐带来了极大的方便,随着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里家用电器的种类和数量逐步增加,与之配套的红外遥控发射器也越来越多关键词:80c51单片机、红外发光二极管、晶振SummaryThe infrared remote control home appliances used more remote way. We know that infrared is the human eye can see the visible light wavelength from long to short arrangement, followed by red, orange, yellow, green, blue, blue, purple. Which the red wavelength range of 0.62 ~ 0.76μm; violet wavelength range of 0.38 ~ 0.46μm. Shorter than the violet wavelengths of light called ultraviolet light than the red wavelength of light called infrared. Infrared remote control is the use of a wavelength of between 0.76 ~ 1.5μm near-infrared to transmit control signals. Infrared remote control systems are generally divided into transmit and receive two parts. The main components of the emission part of the infrared light-emitting diodes.Many electrical appliances are using the infrared remote control, infrared remote control works what is it?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principle and design method. Infrared remote common carrier frequency of 38kHz, which is determined by the 455kHz crystal used by the transmitter, the transmitter crystal is the integer frequency divider factor generally take 12, so 455kHz ÷12 ≈37.9 kHz ≈38kHz. Remote control system uses 36kHz, 40kHz, 56 kHz, generally determined by the oscillation frequency of the transmitter crystal. The receiving end of the output state can be broadly divided into the pulse level, self-locking, interlocking, data five forms. "Pulse" output is press the transmitter button, the receiver corresponds to the output terminal an "effective pulse", width of about 100ms. Under normal circumstances, the receiver in addition to several data output, there should be a "data valid" output, so that after the class in a timely manner to take the data. The form of this output is generally used to interface with a microcontroller or microprocessor. In addition to the output in the form above, as well as "latch" and "temporary" in two forms. The so-called "latch output signal issued by each transmitter, the receiver corresponds to the output to be" stored "until they receive the new signal; similar to the output of" temporary "output of the above described level.Infrared remote control technology developed in the 1970s, with large-scale integrated circuits and micro-processing technology to develop and mature, infrared remote control system for the rapid development and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s, especially in the successful application of household appliances, to the people, live and play has brought great convenience,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living standards, urban residents, the type and number of household appliances in the family gradually increase, more and more infrared remote control transmitter accompanyingKeywords: 80C51 microcontroller, infrared light-emitting diodes, crystal目录第一章1、引言 (6)2、红外线遥控电路的设计 (6)2、1设计要求与指标: (6)2.1.1、红外线遥控系统组成 (7)2.1.2、红外线遥控系统框图 (7)2.1、电路设计 (7)2.1.1、红外线遥控调光电路介绍 (7)2.1.2、电路组成 (8)2.1.3、电路工作原理 (10)2.1.4、芯片引脚及功能 (10)2.1.5、元器件的功能 (12)2.1.6、其他电路设计方案介绍 (17)3、安装与测试 (20)3.1、红外线遥感发射系统设计 (20)3.2、红外线发射电路设计 (22)3.3、调试与检测安全分析 (27)第二章1、引言 (28)2、原理图设计 (29)2.1、绘制PCB图 (35)3、红外线遥控系统设计 (46)4、系统功能实现方法 (50)5、红外线接收电路 (52)6、软件设计 (53)7、调试结果及分析 (54)8、结论 (55)附录 (55)参考文献 (61)致谢 (62)绪论人的眼睛能看到的可见光按波长从长到短排列,依次为红、橙、黄、绿、青、蓝、紫。
红外遥控发射毕业设计

红外遥控发射毕业设计红外遥控发射毕业设计在现代科技的推动下,无线遥控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其中,红外遥控技术作为一种常见的无线遥控方式,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设备和系统中。
而作为一名即将毕业的学生,我选择了红外遥控发射作为我的毕业设计课题。
红外遥控发射是指通过红外线来控制设备的操作。
它的原理是利用红外线的特性,将指令通过红外线信号的形式传递给被控制的设备,从而实现对设备的遥控操作。
这种遥控方式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廉、反应速度快等优点,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我的毕业设计中,我主要关注的是红外遥控发射的硬件设计和信号传输的优化。
首先,我需要设计一个红外发射器的电路,包括红外发射二极管、电源电路、信号调制电路等。
通过对这些电路的设计和优化,我可以实现对红外信号的稳定发射和调制。
其次,我需要研究和优化红外信号的传输方式。
红外信号的传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如遮挡、干扰等。
因此,我需要通过合理的信号调制方式和传输协议,提高红外信号的传输质量和稳定性。
同时,我还需要考虑红外信号的传输距离和角度范围,以确保遥控操作的有效性。
在设计过程中,我将采用模块化设计的思路,将整个红外遥控发射系统划分为几个模块,包括红外发射电路模块、信号调制模块、传输协议模块等。
通过模块化设计,我可以更好地实现各个模块之间的独立性和可替换性,从而提高整个系统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在实际应用中,红外遥控发射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设备和系统中。
比如,家用电器中的电视遥控器、空调遥控器、音响遥控器等都是采用红外遥控发射技术。
此外,红外遥控发射技术还被应用于工业自动化、智能家居、无人机等领域。
红外遥控发射技术的应用前景广阔,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红外遥控技术在某些方面已经被其他无线遥控技术所替代。
其次,红外信号的传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如遮挡、干扰等,这对红外遥控发射技术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提出了要求。
总的来说,红外遥控发射作为一种常见的无线遥控方式,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廉、反应速度快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设备和系统中。
红外线遥控器应用技术论文

红外线遥控器应用技术论文红外线遥控器常用于电视机、空调、VCD、DVD、音响、门锁等的控制,下面是由 ___的红外线遥控器应用技术,谢谢你的阅读。
红外线遥控器检测仪的电路设计与制作摘要:以往检测遥控器的好坏,常用收音机测听,但是收音机只能收到遥控信号的高次谐波,信号微弱,检测效果不理想。
该文中设计制作的遥控检测仪是专门用来检测红外线遥控器和其他红外线的产品,只要判断是否发射了红外遥控信号,使用220V AC供电,声光被检测的遥控器的好坏一目了然,是一种简单实用的红外遥控器检测仪。
关键词:遥控器放大检测电路设计:TP2 :A :1007-3973(xx)003-092-021、引言红外线遥控器常用于电视机、空调、VCD、DVD、音响、汽车门锁等的控制,人们通常在判别故障时很难确定是机器本身的问题,还是遥控器的问题,借助于遥控器检测仪便可简捷直接作出判断。
遥控失灵是一种常见的故障,要排除故障,首先必须检测遥控器是否完好,以往检测遥控器的好坏,常用收音机测听。
由于收音机只能收到遥控信号的高次谐波,信号微弱,检测效果不理想,本文提出一种简单实用的红外遥控器检测仪的设计与制作。
2、遥控器检测仪电路设计对照原理图,简述遥控器检测仪的工作过程及各部分电路的功能。
(1)检测仪接通220V的交流电源电压后,经过变压器(T)降压,得到约6V的交流信号。
(2)经过整流桥(VD1-VD4)将6V交流信号整流为直流信号,此时直流信号含有较多纹波。
(3)整流桥输出的直流信号经过电解电容(C1)滤波、三端集成稳压器(78L05)稳压以后,输出平滑稳定的直流电压,同时电源指示灯LED1(绿色发光二极管)点亮。
(4)此时若遥控器对检测仪发射红外信号,并且接收头(HS0038)接收到此信号,则放大检测电路中发光二极管LED2(红色)闪烁发光,同时蜂呜器呜响,说明遥控器完好。
以晶体管和集成电路等主要元器件为标志,按照信号处理流程方向将电路图分解成为5个单元电路,画出电路原理方框图。
红外线遥控电风扇毕业设计论文

红外线遥控电风扇摘要作为传统的家用电器,随着空调的普及,电风扇的市场地位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传统的开/关、调速功能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人们希望电风扇在体积小、作方便等的基础上能够拥有更多的功能,而红外遥控的广泛应用及单片机技术的成熟,则使得智能红外遥控系统成为了电风扇的发展趋势。
本设计方案基于市场的需求,结合红外遥控设计简单、作方便、成本低廉等特点,采用了专用的遥控发射接收芯片,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个简易的智能红外遥控电风扇系统。
系统包括接收和发射两大部分,本文设计实现了几项电风扇的基本功能:开/关功能、三级调速功能、0.5-7.5小时不同时间段的定时功能,以及自然、正常两种风类的选择功能。
经过多次的测试与电路调整,系统的各项功能均能正常实现。
关键字:红外遥控;信号调制;编码;解码;双向可控硅.Infrared remote control fanAbstractAbstract:With the popularity of air conditioners, the market position of the electric fans which are the traditional household appliances will receive a huge impact, the traditional on / off and speed control function have been unfit for the needs of the market. It is hoped that the fans in small, easy to operate, and so on the basis can have more features. When the application of infrared remote control becomes wilder and the technologies of SCM become mature, the smart infrared remote control system is the trend.The design was based on the needs of the market. Considering that infrared remote control is simple, easy to operate, low-cost, I use a special launching and receiving chip which depends on remote control. On the basis of this chip a system of intelligent infrared remote-control was designed for the fan. The system consists of the launching part and the receiving part. This system isdesigned to achieve some basic functions of fans: on / off function, three kinds of speed, the timing function which can be chosen at different times of 0.5-7.5 hours, and the function of two kinds of wind which are the natural wind and the normal wind. After repeated testing and adjusting of the circuit, the system can work normally.Key Word: Infrared Remote Control; Signal Modulation; Encoding; Decoding; Triac.Classification: TN8目■■录中文摘要英文摘要1■□□□□□□ (1)12 ......................................................................................................60 61 ...................................................................................................62 (63)注:■表示一个空格(两个字符位置)括号内的内容表示视论文而定的内容引言:红外线又称红外光波,在电磁波谱中,光波的波长范围为0.01um~1000um。
毕业设计论文_万能遥控器

前言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遥控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遥控技术正在向各个领域渗透,其重要性日见突出。
在家用电器方面,带红外遥控的家用电器得以广泛普及.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方便。
但是,在一个家庭中如果遥控器过多,则使用过程容易产生混乱,给使用者造成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设计一种智能型红外遥控器,利用对各种红外遥控器发射的控制信号进行识别、存储和再现。
也就是说,只需要一个智能遥控器,就可以对多个遥控器的发射信号进行学习和记忆,从而实现对多个电器的遥控。
我们设计的智能型遥控器是基于单片机51的而设计的,利用“89C51”和其外围电路,进行对信息的处理,并进行显示。
本设目录1遥控器的现状和发展2红外发射的优缺点及基本原理3智能遥控器的结构和功能4智能遥控器的硬件电路红外发射电路红外接收电路键盘电路显示电路8155的扩展2864(EEPROM)的扩展5智能遥控器的的软件电路原程序的注释各子程序的剖析5心得体会6主要集成电路7附录设计任务书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带红外遥控的家用电器得以广泛普及.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方便。
但是,在一个家庭中如果遥控器过多,则使用过程容易产生混乱,给使用者造成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设计一种智能型红外遥控器,利用对各种红外遥控器发射的控制信号进行识别、存储和再现。
也就是说,只需要一个智能遥控器,就可以对多个遥控器的发射信号进行学习和记忆,从而实现对多个电器的遥控。
一、技术要求1. 能对所设置的内容进行存储,2. 有”学习”和”控制”两种状态,并显示3. 能对电路电源进行检测,电源电压低于一定程度发出警报4. 对于宏定义不做要求。
5. 键盘扫描采用逐行扫描6. 由于EPPROM我们只买到了8K的2864A,存储单元不够。
所以,只能先控制两个电器来表示一下。
7. 由于2864(EPPROM)的存储时间较慢,所以采用先存储到RAM里,在由RAM存到ROM 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智能红外遥控器的设计毕业设计论文(本文档为word格式。
下载后您可以进行编辑和修改!优秀的论文要经过评审和批准。
未经允许,请勿转移。
随着家用电器的增多和无线遥控产品的普及,红外遥控的使用频率越来越多。
针对国内红外遥控学习技术成熟但商业化程度低的特点,本文自主设计了一款具有红外学习和触摸屏显示功能的红外遥控器,以促进红外遥控学习技术在国内市场的普及。
在红外解码中,传统的方法是利用单片机中断或查询来采集红外信号,在不理想的环境下可能需要多次解码。
本文采用计算机辅助记录全波形,通过相关软件优化波形,解码一次即可成功。
在红外发射方面,实验表明红外发射距离受载波占空比和红外二极管通电流的影响,经过调试,38千赫载波红外信号的发射距离增加到10米。
在红外接收方面,进行了红外干扰测试。
在触摸屏验证中,通过实验获得触摸屏数据,利用matlab参数估计lsqcurvefit函数获得校正参数,解决了触摸屏漂移问题。
在彩屏显示方面,遥控器的所有按键都简化为方向键和确认键,虚拟数码管显示按键位置,避免了单片机资源短缺的问题。
此外,彩色屏幕仅支持16位R5G6B5格式数据。
自176*2XXXX以来,遥控技术已经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工业生产、家用电器、安防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增加,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日益提高。
为了减少人们的工作量,有必要为各种家用电器和电子设备设计一个高度集成的控制系统。
单片机集成度高。
它具有体积小、重量轻、价格低、功耗低等突出特点。
特别是,它消耗更少的功率,并且使电源体积小、重量轻。
因此,它特别适用于“基于计算机的产品”。
其应用已深入到工业、农业、国防、科研、教育和日用品(家用电器和玩具)等各个领域单片机特别适合在产品内部制造,代替一些机械和电子零件或部件本发明可以减少产品体积,增强功能,实现不同程度的智能化。
红外线是一种光线,具有普通光的特性,能以光速直线传播,强度可调,能被光学透镜聚焦,能被不透明物体阻挡等特制的半导体发光二极管可以发射特定波长的红外线(通常是近红外线),通过控制二极管的电流可以很容易地改变红外线的强度,达到调制的目的。
因此,在现代电子工程应用中,红外线经常被用作近视范围内的通信载体,并且最典型的应用是家用电器遥控。
利用红外作为信号载体有许多优点:成本低、传播范围和方向可控、无电磁辐射干扰、无干扰等因此,它被广泛应用于各个技术领域。
带红外遥控器的家用电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但是遥控器太多的时候很容易混淆。
如果有智能红外199遥控器可以识别、存储和再现家中各种红外遥控器发出的控制信号,那么使用这种遥控器来控制所有家用电器有多好为此,我们试图设计一种以单片机为核心的智能遥控器。
通过这个设计,我们可以提高我们应用专业知识的能力,让我们把大学三年学到的专业知识付诸实践。
在设计过程中,我们可以系统地、有条不紊地连接专业知识。
1.2国内外红外通信的研究现状由来已久,但在90年代,这种通信技术有了新的发展,应用范围更广。
5年,由组件、计算机系统、外围设备和电信制造商组成的大型团体红外数据协会(IrDA)就一套红外通信标准达成一致目前,120多家制造商支持红外通信标准。
许多制造商已经推出了符合红外通信标准并支持视窗95的产品由红外数据协会开发的新的无线通信标准也得到个人计算机行业的大力支持。
微软、苹果、东芝和惠普等主要开发商已经推出了个人电脑、笔记本电脑、打印机和手持式个人数字助理(PDA)设备,它们在电脑之间使用这种高速红外数据通信。
此外,红外通信连接已用于大多数新的笔记本电脑,并已成为最具成本效益和易于使用的无线通信技术,以赢得市场。
目前,家用电器中使用最广泛的遥控方式是红外遥控,其特点是不影响周围环境,不干扰其他电器设备价格低廉,编码简单,红外遥控非常有利于近距离遥控。
由于红外集成接收头的出现,大大降低了红外遥控的成本和技术难度。
目前,它不仅广泛应用于家用电器领域,还广泛应用于玩具、安防等领域。
红外遥控系统主要由红外遥控发射器、红外接收设备、遥控微处理器等组成。
因此,遥控系统是一个涉及单片机的数字系统。
目前,国内对红外遥控电子元器件的竞争非常激烈,价格低廉,表面上对消费者有利。
然而,长期的恶性竞争和相互的价格压力将不可避免地导致产品质量的下降,最终只有消费者会受到伤害。
红外遥控的前景依然看好,但红外遥控的现状不容乐观。
红外遥控器是一种单工红外通讯方式。
在整个通信中,需要一个发射机和一个接收机。
发送端用单片机将待发送的二进制信号编码调制成一系列脉冲串信号,并通过管发射红外信号红外接收端一般采用价格低廉、性能可靠的集成红外接收头来接收红外信号。
它同时对信号进行放大、检测和整形,以获得TTL级编码信号,然后将其发送到单片机,单片机对相关对象进行解码和控制[3]1.3的研究内容主要有:(1),研究红外遥控信号波形;(2)、设计红外遥控器的信号接收系统;(3)、信号转换系统设计;(4)、转换和传输电路设计;2红外遥控学习方案设计2.1总体方案介绍红外遥控的核心组件是编码芯片。
要实现的操作指令是预先编码的,设备收到指令后,解码并控制相关部件执行相应的动作。
编码通过载波输出,即所有脉冲信号都在载波上调制,载波频率通常为38千赫在发射端,载波以电信号驱动红外发光二极管,将电信号转换成光信号,发射波长范围为840纳米至960纳米的红外光在接收端,红外光信号通过光电二极管转换成电信号,最终通过放大、整形、解调等步骤恢复成原始脉冲编码信号,并根据遥控指令完成相应动作学习型红外遥控器通过记录各种类型遥控器的编码波形,并存储起来,与某个按键关联,实现了“学习”功能,免去了对编码细节的关心,大大提高了通用性。
已经根据课题的要求初步提出了实现上述功能的基本思路。
该系统主要分为六个模块:单片机控制模块、键盘模块、红外接收模块、红外发送模块、存储模块和显示模块(中的主要模块是单片机控制系统模块。
主要功能的实现由单片机程序控制。
键盘扫描、液晶显示、红外遥控信号的接收、学习和传输均由单片机程序控制系统原理框图如图1.1所示:图1.1系统原理框图自学习遥控器有两个主要功能:学习和发送在学习过程中,接收电路接收到红外遥控信号后,对TTL电平信号进行放大和解调,并将其发送给微处理器进行处理。
经过微处理器处理后,存储在外部存储器中当要发送红外信号时,根据扫描键盘电路得到的键盘值,从对应于键值的外部存储器的存储区中恢复相应的红外遥控码,并调制成38千赫的载波信号最后,放大电路驱动红外发光二极管发射红外信号达到学习和传输的目的,从而实现一个遥控器控制各种红外遥控设备的功能。
2.2方案演示2.21学习模式从目前市场上出现的通用学习遥控器来看,主要有两大阵营:(1)固定代码学习遥控器这种学习型遥控器采用“不完全感应”,即收集和总结市场上使用的大量遥控器信号,对收集到的信号进行分类,然后“分而治之”——为每一类预制解码程序和发射过程。
的学习过程是:①学习信号的获取;②区分信号的类型(它属于哪种解码方案),对它进行编码并存储在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中优点:由于信号传输频率、编码方式等都是已知的,只需要对采集到的信号进行识别,所以学习遥控器需要相对简单的硬件,对主控制器(主控芯片)的工作频率要求不高;此外,内存的容量相对较低,因为它没有压缩问题,并且是根据最原始、最简单的代码存储的。
的缺点:它只能用于已知的远程设备(或已经收集的信号),但对于新的开发,新的编码格式是无能为力的。
(2)波形复制式学习遥控器这种遥控器的设计思想是将原遥控器发出的信号做一个完整的拷贝,不管遥控器的格式如何,都要进行适当的压缩,并存储在内存中,当需要传输时,从内存中读出解压缩后的信号,恢复原信号。
该模式的工作过程是通过以下步骤完成的:将原始传输信号波形采集到主控单片机的随机存储器中,对信号进行分析、压缩、存储①传输信号波形的测量。
这一步主要是将原始信号慢慢存储到内存中(2)分析信号,分析采集的信号,如信号传输的高低电平时间等参数,以便于下一步压缩③压缩编码,根据常用的高低电平时间、特殊高低电平时间和传输周期对原始信号进行压缩编码④存储信号,并将压缩和编号的数据存储到可编程只读存储器中。
具有以下优点:它可以使用任何远程控制学习,并且它可以使用所有现在甚至将来的红外远程控制学习,而不需要更新代码程序。
有以下缺点:主控芯片和存储器的选择高于固定式。
总成本高于固定代码学习遥控器。
由于遥控器发送的编码信号的多样性以及市场上数百种编码方法的共存,没有统一的国际标准,只有各芯片制造商的事实标准,这使得很难模拟和替换各种原始遥控器。
此外,客户代码和命令代码也由不同的制造商自己规定。
采用第一种方案设计有很大的局限性,所以第二种方案更可行。
也就是说,通过记录各种类型遥控器的编码波形,存储它们并将其与某个键相关联,实现了“学习”功能,因此不需要考虑编码细节,并且通用性大大提高。
因此,采用2.22密钥模块方案1:独立密钥独立按键电路配置灵活,软件结构简单,每个独立的键分别占用一条输入输出端口线,每个输入端口线上的键的工作状态不会影响其他输入输出端口线的工作状态但是,每个键必须占用一个输入输出端口线。
当有许多密钥时,输入输出端口线路被大量浪费。
因此,当按键数量较少时,采用按键电路如图2.1所示,独立按键与单片机之间的接口为vccr 1r 2r 3r 4r 5r 7r 8k1s 1软件-PBS 2k2sw-PBS 3k3sw-PBS 4k4软件-PBS 5k5软件-PBS 6k6软件-PBS 7k7软件-PBS 8k8软件-Pb VCC 图2.1独立键盘方案2:使用矩阵键盘管理特殊芯片,如HD7279它可以用较少的资源管理一个有大量按键的键盘,集成了硬件防抖功能,提高了程序的执行效率。
然而,仪器的硬件成本和功耗增加了。
选项3:行列式键盘,使用输入输出端口线形成行和列结构。
按键排列在行和列线的交叉行中,行和列线分别连接到按键开关的两端当有更多密钥时,可以保存输入输出端口线路带2×4和3个功能键的键盘与单片机的接口图如图2.2所示。
图2.2 2×4带3个功能键的键盘单片机的设计使用丰富的输入输出端口,不考虑输入输出端口的张力。
此外,家用电器通常有32个键盘。
选择选项3。
2.23显示模块方案1:数码管显示数码管价格便宜,需要较少的环境因素,显示明亮,使用BCD代码显示数字,编译程序相对容易,占用资源少。
但同时,它的显示内容有限,只能显示简单的数字和字母。
这种常用的液晶也消耗高能量。
方案2:使用液晶显示器液晶显示器具有轻、薄、短、低功耗、无辐射危害、平直角显示、图像稳定不闪烁、可视面积大、画面效果好、分辨率高、抗干扰能力强、显示形式灵活等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