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渣矿渣水泥
低热钢渣矿渣水泥的制备方法及性能研究

低热钢渣矿渣水泥的制备方法及性能研究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大量的钢渣和矿渣产生,给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压力。
为了有效利用这些废弃物并降低环境污染,研究人员开始关注如何将钢渣和矿渣转化为有价值的建筑材料。
在这方面,低热钢渣矿渣水泥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课题。
低热钢渣矿渣水泥是一种由钢渣、矿渣、石膏和适量的石灰石混合而成的水泥材料。
它具有低热释放、优异的耐久性和较高的力学性能等特点,常用于高温环境下的建筑材料,如耐火材料和水泥制品。
下面将介绍一种常用的低热钢渣矿渣水泥的制备方法,并探讨其性能研究。
首先,制备低热钢渣矿渣水泥的关键是确定合适的原材料比例。
一般来说,钢渣和矿渣的比例在3:7到4:6之间较为合适。
通过合理的配比可以提高水泥的强度和耐久性。
其次,钢渣和矿渣需要经过研磨处理。
首先,将钢渣和矿渣进行粉碎,使其颗粒尺寸较为均匀。
然后,使用球磨机或者垂直磨机对钢渣和矿渣进行细磨,使其表面积提高,有利于水泥硬化反应的进行。
接下来,将细磨后的钢渣和矿渣与适量的石膏和石灰石混合。
石膏的添加有助于调节水泥的凝结时间和强度发展,而石灰石则有助于提高水泥的硬化速度和强度。
在混合的过程中,需要控制好水泥的水胶比,确保水泥浆体的流动性和塑性符合要求。
制备完水泥熟料后,还需要进行矿渣活化处理。
常见的活化剂有石膏、石灰乳等。
通过活化处理,可以提高矿渣的活性,加快水泥的硬化反应。
一旦制备好低热钢渣矿渣水泥,就需要对其性能进行研究。
首先是对水泥的物理性能进行测试,如比表面积、比重、凝结时间等。
这些测试可以评估水泥的质量和适用性。
其次,还需对水泥的力学性能进行测试。
通过测定水泥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和抗渗透性等指标,可以评估水泥的强度和耐久性。
此外,还可以通过研究低热钢渣矿渣水泥在高温环境下的性能,如耐火性能,来评估其在特殊应用领域的可行性。
此外,还可以通过循环水泥的生命周期进行评估,考虑其在制备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
低热钢渣矿渣水泥的早期水化反应及水化热释放机理研究

低热钢渣矿渣水泥的早期水化反应及水化热释放机理研究随着建筑业的发展,对可持续性建材的需求越来越大。
低热钢渣矿渣水泥作为一种新型绿色建材,在减少碳排放和降低能耗方面具有巨大潜力。
本文将探讨低热钢渣矿渣水泥的早期水化反应及水化热释放机理,以期为其进一步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低热钢渣矿渣水泥是一种采用钢渣和矿渣为主要原料制备而成的水泥。
钢渣和矿渣都是钢铁冶炼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其含有的主要成分为硅酸盐和铝酸盐,这些成分可在水化过程中生成水化产物,并形成水泥石。
与传统水泥相比,低热钢渣矿渣水泥在早期水化反应和水化热释放方面具有独特的特性。
首先,低热钢渣矿渣水泥的早期水化反应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研究表明,钢渣和矿渣会与水中的氢氧根离子发生反应,生成硬化产物。
同时,水泥中的硅酸盐和铝酸盐也会与水发生反应,形成新的水化产物。
这些反应过程导致水泥石的形成和硬化。
低热钢渣矿渣水泥的水化反应速度较慢,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完全水化。
因此,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控制适当的水化时间,以保证水泥石的品质。
其次,低热钢渣矿渣水泥的水化热释放机理与其水化反应密切相关。
水化热是水泥在水化过程中释放的能量,是水化反应进行的必然结果。
研究表明,水化热释放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水泥中的矿物组成、水化反应速率、温度等。
低热钢渣矿渣水泥具有较低的水化热释放,主要原因是其水化反应速率较慢,导致能量释放相对较少。
这意味着在使用低热钢渣矿渣水泥进行施工时,可以减少早期水化反应带来的热应力,从而提高施工质量和水泥石的耐久性。
在研究低热钢渣矿渣水泥的早期水化反应及水化热释放机理时,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方法进行实验。
首先,可以使用X射线衍射、傅里叶红外光谱等分析技术对水泥的水化产物进行表征,以了解水化反应的类型和速度。
其次,可以通过浸泡试验和热流量仪等设备,测量水化热释放的时间和强度,从而揭示水化热释放机理。
此外,还可以通过调整水泥中添加物的种类和含量,研究其对早期水化反应和水化热释放的影响,以优化低热钢渣矿渣水泥的性能和工艺。
低热钢渣矿渣水泥与高温高湿环境下的耐久性研究

低热钢渣矿渣水泥与高温高湿环境下的耐久性研究低热钢渣矿渣水泥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水泥,广泛应用于建筑材料领域。
在高温高湿环境下,建筑材料容易受到严峻的考验,因此对于低热钢渣矿渣水泥在这种环境下的耐久性进行研究至关重要。
本文将深入探讨低热钢渣矿渣水泥在高温高湿环境下的表现和相关因素。
一、低热钢渣矿渣水泥的简介低热钢渣矿渣水泥是一种通过选用低热矿渣和钢渣作为主要原料制造而成的水泥。
与传统水泥相比,低热钢渣矿渣水泥具有较低的热释放率和较高的耐久性。
这使得它在高温高湿环境下的表现更加优越。
二、低热钢渣矿渣水泥的耐久性1. 抗硫酸盐侵蚀高温高湿环境中存在着较高的硫酸盐含量,对建筑材料的耐久性造成了挑战。
低热钢渣矿渣水泥由于其较低的热释放率,能够降低水泥中硫酸盐的含量,从而提高抗硫酸盐侵蚀的能力。
2. 抗氯离子侵蚀高温高湿环境中,氯离子容易渗入水泥中,从而加速材料的老化。
低热钢渣矿渣水泥具有较高的密实性和较低的渗透率,能够有效防止氯离子的渗透,提升材料的抗氯离子侵蚀性能。
3. 抗碱骨料反应高温高湿环境中,水泥与骨料之间容易发生碱骨料反应,导致建筑材料的开裂和破坏。
低热钢渣矿渣水泥通过控制矿渣和钢渣的投入量,可以有效减少碱骨料反应的风险,并提高材料的耐久性。
三、低热钢渣矿渣水泥的改良措施为了进一步提高低热钢渣矿渣水泥在高温高湿环境下的耐久性,可以采取以下改良措施。
1. 增加矿渣和钢渣的投入量矿渣和钢渣是低热钢渣矿渣水泥的主要原料,适量提高它们的投入量可以有效降低水泥中硫酸盐和氯离子的含量,从而提高抗硫酸盐和抗氯离子侵蚀的能力。
2. 掺入适量的污染物抑制剂在水泥生产过程中,可以掺入一定量的污染物抑制剂,减少水泥中有害物质的含量,从而提高水泥的耐久性。
3. 优化水泥的配比和固化工艺通过合理调整低热钢渣矿渣水泥的配比和固化工艺,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耐久性,进一步增强材料的抵抗高温高湿环境的能力。
四、低热钢渣矿渣水泥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研究许多研究者对低热钢渣矿渣水泥在高温高湿环境下的应用进行了案例研究。
钢渣矿渣水泥应用于海洋工程中的性能研究

钢渣矿渣水泥应用于海洋工程中的性能研究摘要:海洋工程领域对于建筑材料的要求非常严格,特别是水泥。
钢渣矿渣水泥作为一种环保型水泥材料,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和强度特点,并且在解决废弃渣滓处理问题上具有显著的优势。
本文通过系统的实验研究和大量资料分析,探讨了钢渣矿渣水泥在海洋工程中的性能表现和应用前景。
1. 引言随着全球海洋工程的快速发展,对于建筑材料的需求不断增加。
传统的水泥材料由于存在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迫切需要寻找替代品。
钢渣矿渣水泥作为一种新型环保水泥材料,吸引了广泛的关注。
本文将对钢渣矿渣水泥在海洋工程中的性能研究进行深入探讨。
2. 钢渣矿渣水泥的特点钢渣矿渣水泥是以钢铁冶炼废弃渣滓和矿渣为原料制成的水泥材料。
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环保性: 钢渣矿渣水泥采用废弃渣滓回收利用,减少了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2) 优异的强度特性: 钢渣矿渣水泥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适合用于承受较大荷载的海洋结构。
(3) 良好的工作性能: 钢渣矿渣水泥具有较好的流动性和可塑性,易于施工和成型。
(4) 与其他材料的相容性: 钢渣矿渣水泥与其他建筑材料(如钢筋、混凝土等)具有良好的相容性,不会引起材料之间的腐蚀反应。
3. 性能研究方法为了深入研究钢渣矿渣水泥在海洋工程中的性能,我们采用了多种实验研究方法,并结合相关数据进行分析。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抗压强度测试: 通过在不同水灰比条件下制备和养护试件,进行一定周期的抗压强度测试,评估钢渣矿渣水泥的抗压性能。
(2) 抗折强度测试: 利用三点弯曲试验,测试不同配比的钢渣矿渣水泥试件的抗折强度。
(3) 密度测试: 测量钢渣矿渣水泥试件的密度,评估其质量特性。
(4) 微观结构分析: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等手段,观察和分析钢渣矿渣水泥的微观结构和晶相组成。
4. 性能研究结果经过一系列的实验和分析,我们得到了以下结论:(1) 钢渣矿渣水泥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均较高,满足海洋工程对于强度的要求。
钢渣矿渣水泥在生活垃圾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钢渣矿渣水泥在生活垃圾处理中的应用研究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速,生活垃圾处理成为城市管理的重要问题。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垃圾填埋场一直是主要的垃圾处理方式,但是这种方式会带来很大的环境问题。
钢渣矿渣水泥作为一种新兴的处理方式,不仅可以有效处理生活垃圾,还能在建筑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探讨钢渣矿渣水泥在生活垃圾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首先,介绍钢渣矿渣水泥的定义和特性。
钢渣矿渣水泥是一种以钢渣和矿渣为原料制成的水泥,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耐久性。
它不仅能够有效利用废弃物资源,还能减少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
此外,钢渣矿渣水泥还具有良好的抗封闭性能和较小的凝结热,可以用于制备各种类型的混凝土。
其次,探讨钢渣矿渣水泥在生活垃圾处理中的应用。
生活垃圾中有许多有机物和无机物,其中有机物的分解会产生大量的甲烷等温室气体,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钢渣矿渣水泥可以将有机物与水泥结合,形成一种稳定的化合物,从而有效控制有机物的分解和温室气体的排放。
另外,钢渣矿渣水泥还可以与生活垃圾中的玻璃、金属等无机物结合,形成坚固的混凝土,防止溶解或释放。
进一步,探究钢渣矿渣水泥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
传统的建筑材料如水泥和砖石等在生产过程中会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污染物,对环境造成极大负担。
相比之下,钢渣矿渣水泥的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较低,可以减少约30%的二氧化碳排放。
此外,钢渣矿渣水泥由于其良好的强度和耐久性,在建筑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它可以用于制作混凝土墙体、地板、柱子等,同时还可以在公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而钢渣矿渣水泥在应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钢渣矿渣水泥对原材料的依赖性较高,在材料供应紧张时可能会受到影响。
其次,钢渣矿渣水泥的成本相对较高,需要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才能使其在规模化应用中更具竞争力。
此外,钢渣矿渣水泥的生产工艺和技术还需要不断改进和优化,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综上所述,钢渣矿渣水泥是一种具有很大潜力的生活垃圾处理方式。
钢渣矿渣水泥与矿渣混合制备的性能研究

钢渣矿渣水泥与矿渣混合制备的性能研究钢渣矿渣水泥是一种由钢渣和矿渣混合制备而成的新型建材材料,近年来逐渐受到研究人员的关注。
本文将对钢渣矿渣水泥与矿渣混合制备的性能进行研究,以探究其在建筑领域的潜力和应用前景。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钢渣和矿渣的特性。
钢渣是在钢铁冶炼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副产品,具有活性高、硬度大、耐化学侵蚀等特点。
矿渣是在冶金、矿石选矿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剩余物质,主要由氧化铁、氧化钙等组成,其主要特点是具有较高的硬度和开发潜力。
通过将钢渣和矿渣混合制备水泥,可以综合利用废料资源,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其次,我们需要研究钢渣矿渣水泥与矿渣混合制备过程中的性能。
首先是物理性能方面的研究。
通过测试钢渣矿渣水泥的颗粒度分布、比表面积、稠度和流动性等指标,分析其颗粒形态、质地和流动性。
同时,还可以通过试验比较钢渣矿渣水泥的相对密度和孔隙率等物理特性与普通水泥的差异,并评价其紧密度和均匀度。
另一方面,我们还需要研究钢渣矿渣水泥与矿渣混合制备材料的力学性能。
这包括抗压强度、抗拉强度、抗弯强度等力学指标的测试和分析,通过比较这些指标与普通水泥的差异来评价其力学性能。
此外,还可以通过针对不同混合比例下的钢渣矿渣水泥试样进行长期和短期的力学性能试验,来研究其力学性能的发展趋势和变化规律。
同时,我们还需要考察钢渣矿渣水泥与矿渣混合制备的材料的耐久性能。
这包括抗硫酸盐侵蚀性能、耐氯盐腐蚀性能、耐冻融循环性能等方面的测试和分析。
通过评估钢渣矿渣水泥与矿渣混合制备材料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耐久性能,可以确定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最后,我们还需要研究钢渣矿渣水泥与矿渣混合制备材料的微观结构和化学成分。
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能谱仪等分析工具,观察样本的微观结构和成分分布,从而了解其结构特点和材料之间的相互作用。
通过对样品中的主要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可以判断钢渣矿渣水泥与矿渣混合制备材料的化学反应机制和反应产物,有助于深入理解其性能研究结果。
低热钢渣矿渣水泥的抗渗透性能研究

低热钢渣矿渣水泥的抗渗透性能研究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工业废渣的产生量也在不断增加。
处理和利用这些工业废渣,特别是钢渣和矿渣,是一项重要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任务。
而低热钢渣矿渣水泥正是一种能够有效利用这些废渣的建筑材料。
本文将对低热钢渣矿渣水泥的抗渗透性能进行研究,探究其在建筑领域的应用前景。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低热钢渣矿渣水泥的概念和特性。
低热钢渣矿渣水泥是一种综合利用钢渣和矿渣的水泥,具有高强度、低热反应、耐久性好等特点。
它的制备工艺是将钢渣和矿渣经过磨碎、混合和烧结等过程,最终得到一种可替代传统硅酸盐水泥的材料。
抗渗透性是评价水泥材料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低热钢渣矿渣水泥抗渗透性的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研究低热钢渣矿渣水泥的物理性能。
这包括了其密度、吸水性、孔结构等重要参数。
研究结果表明,低热钢渣矿渣水泥的密度较低,吸水性较好,并且具有较细密的孔结构,这有助于提高其抗渗透性能。
其次,研究低热钢渣矿渣水泥的化学性能。
这主要包括了其水化产物、水化程度以及与其他物质的相互作用等方面。
研究结果表明,低热钢渣矿渣水泥的水化产物主要包括硅酸钙、硅酸氢钙和铝酸盐等物质,水化程度较高,与其他物质的相互作用较强,这都有助于提高其抗渗透性能。
再次,研究低热钢渣矿渣水泥的抗渗透性能。
这主要是通过实验室测试和现场应用验证来进行研究。
实验室测试主要包括扩散系数、饱和渗透系数、氯离子渗透深度等方面的测试,结果表明低热钢渣矿渣水泥具有较低的渗透系数和较浅的渗透深度,这表明其具有较好的抗渗透性能。
现场应用验证则通过在实际建筑工程中使用低热钢渣矿渣水泥,并进行长期观察和监测来评估其抗渗透性能。
研究结果表明,低热钢渣矿渣水泥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建筑物的抗渗透性能,延长其使用寿命。
最后,探究低热钢渣矿渣水泥的应用前景。
低热钢渣矿渣水泥具有较好的抗渗透性能和可替代传统硅酸盐水泥的能力,因此在建筑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其可以应用于地下工程、水利工程、海洋工程等抗渗透性要求较高的建筑项目中。
低热钢渣矿渣水泥在复杂环境下的耐久性研究

低热钢渣矿渣水泥在复杂环境下的耐久性研究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能源的高度消耗,特别是钢铁工业的发展,大量的钢渣和矿渣等工业废料产生并导致环境问题的严重性日益凸显。
钢渣和矿渣是工业固废资源化利用的重要方向之一,利用这些废料进行水泥生产被广泛应用。
然而,钢渣矿渣水泥的长期使用性能仍面临许多挑战,尤其是在复杂环境下的耐久性问题。
低热钢渣矿渣水泥是一种以低热硫酸盐水泥为基础,添加适量的钢渣和矿渣,并通过熟料矿物相组成调节,改善了水泥的物理和力学性能。
然而,其在复杂环境下的耐久性研究仍然相对较少。
钢渣矿渣水泥在复杂环境中的耐久性主要包括抗硫酸盐侵蚀性、抗氯离子侵蚀性、抗碱-骨料反应性等方面。
首先,低热钢渣矿渣水泥的抗硫酸盐侵蚀性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硫酸盐溶液是一种常见的腐蚀介质,容易对水泥基材料产生破坏。
研究发现,适量添加硫酸盐对钢渣矿渣水泥的劣化性能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可以减少裂缝和溶解。
然而,在复杂环境下,如海水环境或高硫酸盐含量的土壤中,低热钢渣矿渣水泥的抗硫酸盐侵蚀性仍然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改进。
其次,低热钢渣矿渣水泥的抗氯离子侵蚀性也是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
氯离子是一种常见的腐蚀性物质,容易引发水泥基材料的钢筋锈蚀和开裂。
研究表明,低热钢渣矿渣水泥中添加适量的钢渣和矿渣可以显著改善其抗氯离子侵蚀性能。
钢渣和矿渣中的高硅、高铝物质可以与氯离子反应生成稳定的硅酸盐和铝酸盐,从而减缓氯离子的渗透和钢筋锈蚀。
尽管如此,低热钢渣矿渣水泥在不同氯化物浓度和水化时间下的抗氯离子侵蚀性仍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评估。
最后,低热钢渣矿渣水泥的抗碱-骨料反应性也是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
碱-骨料反应是指水泥中的碱离子与骨料中的一些成分(如含有硅酸盐矿物的骨料)反应产生胶凝胶,引起混凝土体积的膨胀和开裂。
研究发现,适量添加硅酸盐类饱和骨料和合适的矿渣掺量可以有效改善低热钢渣矿渣水泥的抗碱-骨料反应性。
然而,复杂环境下不同骨料和水化时间对低热钢渣矿渣水泥抗碱-骨料反应性的影响仍需要进一步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记录号:10所属数据库:水泥标准
标准名称钢渣矿渣水泥
标准类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标准名称(英)Steel and iron slag cement
标准号GB13590-92
代替标准号代替GB164-82
标准发布单位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
标准发布日期1992-07-28批准
标准实施日期1993-06-01实施
标准正文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钢渣矿渣水泥的定义、组成、标号、品质指标、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
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地下工程与防水工程、大体积混凝土工程、道路工
程等用的钢渣矿渣水泥。
2 引用标准
GB175 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
GB176 水泥化学分析方法
GB177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
GB203 用于水泥中的粒化高炉矿渣
GB207 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
GB750 水泥安定性试验方法压蒸法
GB1345 水泥细度检验方法筛析法
GB1346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
GB5483 用于水泥中的石膏和硬石膏
GB8074 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勃氏法
GB9774 水泥包装用袋
YBJ222 冶金建设试验检验规程
YB/T022 用于水泥中钢渣
3 定义、组分
3.1 定义
凡由平炉、转炉钢渣(简称钢渣)、粒化高炉矿渣为主要组分,加入适量硅酸盐水泥熟
料、石膏(或其他外加剂),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称为钢渣矿渣水泥。
3.2 组分
3.2.1 水泥中钢渣的最少掺入量(以重量计)不少于30%;钢渣和高炉矿渣的总掺入量不
少于60%。
3.2.2 钢渣须符合YB/T022的规定。
3.2.3 粒化高炉矿渣须符合GB203的规定。
3.2.4 石膏须符合GB5483的规定。
采用烧石膏时,其无水硫酸钙含量应不小于80%。
3.2.5 硅酸盐水泥熟料中氯化镁含量不超过5%,游离氧化钙含量不
超过3%,熟料标号
不低于525号。
3.2.6 外加剂应符合GB175规定。
4 标号
钢渣矿渣水泥分为275、325、425三个标号。
5 品质指标
5.1 三氧化硫
水泥中三氧化硫含量不超过4%。
5.2 细度
水泥的比表面积不小于350m2/kg。
亦可用筛析法进行细度测定,其指标为0.080mm方孔筛筛余量不得超过8% 。
仲裁时,
以比表面积法为准。
5.3 凝结时间
初凝时间不得早于45min,终凝时间不得迟于12h。
5.4 安定性
用GB1346方法检验必须合格。
用氧化镁含量大于13%的钢渣制成的水泥,经压蒸安定性检验,必须合格。
钢渣中氧化镁含量为5% ̄13%时,如粒化高炉矿渣掺加量大
于40%制成的水泥,
可不做压蒸法检验。
5.5 强度
各龄期强度表MPa ───────┬───────────┬────────────
│ 抗压强度│ 抗折强度标号├─────┬─────┼─────┬──────
│ 7d │ 28d │ 7d │ 28d
───────┼─────┼─────┼─────┼──────
275 │ 13.0 │ 27.5 │ 2.5 │ 5.0
325 │ 15.0 │ 32.5 │ 3.0 │ 5.5
425 │ 21.0 │ 42.5 │ 4.0 │ 6.5
───────┴─────┴─────┴─────┴──────
6 试验方法
6.1 水泥中三氧化硫含量以及熟料中的氧化镁和游离氧化钙含量的测定方法按GB176进行。
钢渣中氧化镁含量的测定方法按YBJ222进行。
6.2 细度的测定方法按GB207、GB1345或GB8074进行。
6.3 凝结时间和安定性的测定方法按GB1346进行。
6.4 安定性的测定方法——压蒸法按GB750进行。
6.5 强度的测定方法按GB177。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成型水灰比为0.44。
7 检验规则
7.1 产品的质量检验由供方技术监督部门负责进行。
7.2 编号及取样
水泥出厂前要按同标叼编号和取样。
每一编号为一取样单位。
每编号数量按水泥厂
年产量规定:
10万t以上,不超过400t为一编号;
5 ̄10万t,不超过200t为一编号;
5万t以下,不超过100t和不超过3d的产量为一编号。
取样应有代表性:可连续取,亦可从20个以上不同位取等量样品,总量至少12kg。
7.3 试验及留样
每一编号取得的水泥样应充分混匀,分为两等份。
一份由水泥厂按本标准规定的方
法进行试验;一份密封保存三个月,以备复验或提交国家指定的检验机构进行仲裁。
7.4 出厂水泥
出厂水泥应保证出厂标号。
其余品质指标不符合本标准第5章
的规定不得出厂。
7.5 不合格品与废品的判定
7.5.1 不合格品
凡细度、终凝时间的任一项不符合本标准第5章规定或强度低于出厂标号规定的指
标时,称为不合格品。
7.5.2 凡三氧化硫、初凝时间、安定性中的任一项不符合本标准第5章规定,强度低于该
品种水泥最低标号规定的指标时,均为废品。
7.6 试验报告
水泥厂应在水泥发出之日起11d内,寄发水泥品质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中应包括除28d
强度以外的本标准第5章所列的各项试验结果。
28d强度值,应在水泥发出之日起32d
内补报。
7.7 仲裁
水泥出厂后三个月内,如购货单位对水泥质量提出疑问或施工过程中出现与水泥质量
有关的问题,需要由国家钢渣水泥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仲裁时,用水泥厂同一编号水泥
的封存样进行。
若用户对水泥安定性、初凝时间有疑问需要现场取样仲裁时,
生产厂应在收到用户要求
后7d之内会同用户在现场共同取样,送国家钢渣水泥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验。
生产厂
在规定时间内不到现场,用户可能单独取样送检,其结果同等有效。
8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8.1 标志
包装袋上须清楚标明:工厂名称、注册商标、生产许可证编号、水泥品种、标号、
包装年、月、日和编号。
包装袋的两侧应印有水泥名称和标号。
散装时须提交与袋装标志机同内容的卡片。
8.2 包装
水泥可袋装或散装。
袋装水泥每袋净重50±1.0kg。
包装用袋应符合GB9774规定。
8.3 运输与贮存
水泥在运输与贮存时不得受潮和混入杂物。
不同品种和标号的水泥应分别贮存,不得
混杂。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冶金工业部提出。
本标准由冶金工业部建筑研究总院、同济大学、邯郸钢渣水泥厂、安最市水泥厂负责起
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朱桂林、孙树杉、王玉吉、武光玺、邢慈兴。
本标准水平等级标记为GB13590-91Y
用户:系统管理员,入网时间:00:36:57,累计费用:1744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