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胰岛素注射部位规范轮换率》课题汇报精讲
运用品管圈提高护士胰岛素注射部位规范轮换执行率

运用品管圈提高护士胰岛素注射部位规范轮换执行率
薛姣;杨旻星
【期刊名称】《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年(卷),期】2017(9)19
【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护士胰岛素注射部位轮换的执行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内分泌科品管圈,运用品管圈手法选定"提高护士胰岛素注射部位规范轮换的执行率"这一主题,通过现状调查,设定预期目标,进行要因分析,采取对应的措施并评估措施执行效果.结果护士胰岛素注射部位规范轮换的执行率由改善前的75.7%提高到9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改进了工作方法,提高了护士胰岛素注射部位规范轮换的执行率,从而提高了护理质量.
【总页数】3页(P251-253)
【作者】薛姣;杨旻星
【作者单位】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江苏常州 213003;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江苏常州 21300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3
【相关文献】
1.运用品管圈控制患者胰岛素注射部位规范轮换影响因素 [J], 胡鹏;黄丽红;陶静;王雅琳;孙楠
2.开展品管圈活动对护士胰岛素注射部位规范轮换执行率的影响 [J], 陈瑞芳;洪宝
珊;黄婷;黄丹佳
3.品管圈活动在患者胰岛素注射部位规范轮换方面的作用分析 [J], 张欢欢;齐欣;王静;郭艳霞;张东菊;刘玥;姜伟男
4.运用品管圈控制患者胰岛素注射部位规范轮换影响因素 [J], 胡鹏;黄丽红;陶静;王雅琳;孙楠;
5.品管圈对提高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部位轮换合格率的影响 [J], 罗桂情;李亿娟;陆柳雪;黄秋环;农彩梅;谢玮平;韦蓝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提高糖尿病患者胰岛素使用的规范率

提高糖尿病患者胰岛素使用的规范率护理部案例护理PDCA—提高糖尿病患者胰岛素使用的规范率部门名称质量管理主题预期目标护理部质量管理年份2014年提高糖尿病患者胰岛素使用的规范率通过护士和患者的共同努力,使糖尿病患者依从性提高, 自我管理能力增强,血糖达标。
目标值(83.96%)=现状值(63.86%)+改善值(20.10%)时间结果2014年第一季度63.86%2014年第三季度83.96%监测目标问题叙述全院护理单元第一季度经过调查,胰岛素使用不规范的主要原因是:护士知识缺乏,宣教不到位,患者记不住,陪护人员不固定,缺少标准的工作流程,缺乏教育资源等。
1.管理因素:①年轻护士及实习生培训不到位,带教管理欠规范;②缺少规范的工作流程。
原因分析2.护士因素:①年轻护士多,责任心不强,宣教不到位;②年轻护士专科知识欠缺。
3.病人因素:①患者年龄偏大或不够重视;②陪护人员不固定。
是否展开调查与改进:4展开PDCA调查与改进偶发性异常,不需调查计划(Pkm)1 .改进方案实施(Do):1 .护士长和高年资老师注重言传身教,加①护理部组织全体护士长针对该现象强职业素养培训,重点是年轻护士和实习进行讨论,分析,提出改进意见;生的责任心;②护理部成立糖尿病专科护理小组,制2.反复组织培训考核,尤其是糖尿病专科定小组工作计划,定期开展活动;知识和胰岛素使用相关知识的学习,培训③加大管理力度,进行护理人员综合素后进行考核;质教育,培养年轻护士责任心和慎独精3.入院当天责任护士对病人进行胰岛素神;④改变宣教模式,加强督查及反馈;笔安装知识讲解,每次注射时讲解,出院前一天进行胰岛素注射技能评定,发放注⑤制定各种有利患者记忆的措施,帮助射流程图;记忆;4.糖尿病专科护理小组对全院护理人员⑥加强培训及考核,规范流程和标准。
进行培训、考核、临床指导,并及时反馈。
2.时间:2014年第三季度5.护理部、大科质控督查,并与绩效挂钩;6.进行沟通技巧培训,安排沟通能力强的护士传授沟通技巧;7.制定胰岛素笔注射督查表。
内分泌科品管圈成果汇报PPT 提高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笔注射技能的正确率

我们的口号是:
追求卓越,挑战自我
严谨
全力以赴,目标达成
一、选定品管圈过程
候选圈名 关爱圈 曙光圈
圈徽
得票
1 1
制作人:xxx 制作时间:2015年12月7日
推荐人
结果
代用名
代用名
连心圈
2
代用名
协力圈
5
代用名
和谐圈
1
代用名
注:采用头脑风暴法,共征集5个圈名及圈徽,由10名圈员举手表决,每人只投一票,票数最高的确定为圈名及圈徽
一、圈名及圈徽的意义
圈名自定义
图名 意义
1、第一个“甜”代表糖尿病患者,第二个“甜”代表甜蜜的生活。 2、希望通过“甜甜圈”成员的共同努力,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让 他们能过上如“甜甜圈”般绚丽多彩的生活!
图形 意义
“DM”的意义:源于糖尿病的 英文---Diabetes mellitus的首位字母缩 写,代表每一位糖尿病患者。
胰岛素笔注射技能正确是指
该调查表以《中国糖尿病药物注射技术指南2011版》 [2]中“胰岛素规范注射”为胰岛素笔注射的操作标准, 由研究者根据相关文献,综合3名内分泌科教授的意见 等设计 。调查表包括两部分内容 : (1)一般临床资料 (2) 胰岛素笔注射知识调查表 ,共分9大步骤,包括20个题 目,共计100分,按操作得分≧80分为合格。
圈的 意义
带着翅膀在蓝天中飞翔的红心:代表着我们全体圈员用专业的态度、热情 的心灵守护着每一位患者!
一、圈名及圈徽的意义
“DM”的意义:源于糖尿病的 英文--Diabetes mellitus的首位字母缩写,代 表每一位糖尿病患者。
图名 意义
1、第一个“甜”代表糖尿病患者,第二 个“甜”代表甜蜜的生活。 2、希望通过“甜甜圈”成员的共同努力, 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让他们能过 上如“甜甜圈”般绚丽多彩的生活!
运用PDCA循环法提高胰岛素注射技术规范率

运用PDCA循环法提高胰岛素注射技术规范率【摘要】胰岛素注射技术规范率对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至关重要,但目前存在着规范率不高的问题。
为了提高胰岛素注射技术规范率,本文提出了运用PDCA循环法的方法。
首先介绍了PDCA循环法的概念,然后对胰岛素注射技术规范率进行了分析,接着详细说明了运用PDCA循环法的步骤,包括计划、实施、检查和改进。
对实施PDCA循环法的效果进行了评估,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总结了经验,展望未来,并重申了提高胰岛素注射技术规范率的目的。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有效提高胰岛素注射技术规范率,促进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关键词:PDCA循环法、胰岛素注射技术规范率、效果评估、改进措施、经验总结、未来展望。
1. 引言1.1 背景介绍胰岛素注射技术是治疗糖尿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由于胰岛素注射技术的操作复杂性和规范性要求高,临床实践中存在着注射不规范、错位注射等问题,甚至有时候对于急救情况需要快速注射时,医护人员也可能出现疏忽。
这些不规范的注射行为可能会对患者的治疗效果产生负面影响,严重时甚至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
提高胰岛素注射技术的规范率势在必行。
运用PDCA循环法作为改进手段,通过循环的计划、执行、检查和改进环节,不断优化和完善胰岛素注射技术规范化的操作流程,提高医护人员的操作技能和规范性意识,以确保胰岛素注射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本文将通过对PDCA循环法的运用以及胰岛素注射技术规范率的分析,探讨如何有效提高胰岛素注射技术的规范率,从而更好地保障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命安全。
1.2 问题现状胰岛素注射技术在糖尿病患者管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能够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减少并发症发生的风险。
目前存在着一些问题导致胰岛素注射技术规范率不高。
由于患者自身对于胰岛素注射技术的了解不足,导致注射不规范的情况时有发生。
医护人员对于规范的注射操作流程缺乏必要的培训和监督,易出现操作不规范的情况。
提高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笔注射的正确率

提高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笔注射的正确率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患者需要进行定期的胰岛素注射以控制血糖水平。
然而,很多糖尿病患者在自己进行胰岛素笔注射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错误和不规范的操作,导致胰岛素的吸收效果不佳,对治疗效果产生不利影响。
为了提高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笔注射的正确率,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第一,正确选择注射部位。
胰岛素可通过皮下注射的方式给药,常见的注射部位有腹部、臂部和大腿部。
在选择注射部位时,应避免选择有瘀血、坚硬、发红或有其他异常情况的部位,以免影响胰岛素的吸收。
此外,不同部位的吸收速度也有所不同,腹部吸收最快,臂部其次,大腿部最慢。
因此,建议患者在使用胰岛素笔注射时轮换使用不同部位,以避免同一部位反复注射导致吸收不佳。
第二,注意注射技巧。
在注射前,患者需要洗手并准备好所需的注射器具和胰岛素。
注射器宜选择专用的胰岛素笔,它操作简单,方便携带。
在操作时,患者应确保注射器具的清洁和完整,不能使用已经过期的胰岛素药物。
注射前,先除去药物瓶塞上的灰尘和污垢,然后涂上酒精消毒。
注射时,应垂直将针头插入皮下组织中,注射的深度应适中,避免浅层注射或过度深入。
注射结束后,推动注射器上的活塞将药液完全注射出去,然后再缓缓将针头拔出,避免药液后流,同时用消过毒的棉球轻轻按压注射部位,以防止出血和感染。
第三,坚持规律的注射时间和剂量。
胰岛素的注射时间应和饮食时间相匹配,饭前注射的话要注意时间错开,使胰岛素的作用与进餐时间相符合。
注射剂量要根据医生的建议和自身血糖情况进行合理的调整,避免过量或不足的现象。
在注射时间和剂量上保持规律,有助于提高胰岛素的吸收效果和血糖的控制。
第四,定期进行血糖监测。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定期监测血糖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测量血糖水平,患者可以及时了解到自己的血糖控制情况是否良好,同时也可以根据血糖的波动情况调整注射的时间和剂量。
定期监测血糖不仅有助于确保胰岛素注射的准确性,还可以帮助患者及时发现和处理低血糖或高血糖的情况。
《提高胰岛素注射部位规范轮换率》课题汇报

79
是
2012 内分泌科 年6月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护士培训
理论考核
患者培训
患者实用反文档示教
胰岛素注射比赛
实用文档
问题二:缺乏胰岛素注射规范轮换教育流程和教育工具
计划:
1.制定胰岛素注射规范轮换教育 流程
2.设计胰岛素注射轮换图 使用胰岛素注射规范轮 换教育流程
实用文档
制定胰岛素注射规范轮换 教育流程
实用文档
胰岛素注射轮换处方卡
统一责任护士胰岛素注射部位轮换标准: --设计胰岛素部位轮换图
缩小版轮换图
实用文档
持续质量改进表
“四部七区顺时针”胰岛素注射法
12
11
1
10
2
9
3
8 7
4 65
早餐前 中餐前 晚餐前
睡前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问题三:衣服不方便胰岛素部位轮换注射
明确重点
经过数据收集,并于2012年3月进行统计:
1.护士和患者缺乏培训(占26.96%) 2.缺乏胰岛素注射轮换教育流程和教育工具(占24.16%) 3.患服不符合轮换方便注射的需求(占20.79%)
➢ 以上3个问题列为本期改善重点。
实用文档
目标值=现况值-(现况值×累计百分比×圈员能力)
目标一: 设定降低因护士和患者培训不到位而导致部位轮换
率低的目标值:
48-(48×26.9%×91.3%)=36
50
48
40
36
30
20
10
0
现状值
实用文档 目 标 值
目标值=现况值-(现况值×累计百分比×圈员能力)
目标二: 设定降低因缺乏相关流程和教育工具而导致部
提高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笔注射的正确率

圈 圈 圈 圈 圈 圈 圈 圈 圈 圈 总分 排名 员 员 员 员员员员员员 员 1 2 3 4 5 6 7 8 9 10 5 3 3 3 5 5 3 3 3 5 38 5 5 5 5 5 5 5 3 5 3 46 1 3 5 5 3 3 3 3 3 3 3 34 5 5 5 3 3 3 3 3 3 3 42 3 5 5 5 5 5 3 5 3 5 3 44 2 3 3 3 3 1 1 1 1 3 1 20 5 5 5 5 3 3 3 3 5 3 40 3 5 5 5 3 1 1 3 5 3 34 1 3 1 1 1 3 3 1 1 3 18 3 5 5 5 5 5 5 5 3 3 44 2 3 3 3 3 3 3 1 1 3 1 27 3 3 3 3 3 1 3 3 3 3 28 1 3 3 1 1 1 3 1 1 1 16
10 检讨与改进
第9页
主题选定过程
主题的选定由圈员根据日常健康宣教工作中遇到的实际情况及患者的需求来提案,迫切性、 重要性、可行性、圈能力等几个因素进行评分,得分最高者即为本期主题。
主题
1.降低康复患者跌倒的发 生率
重
院
迫可 达 圈
要 性
方
政 策
切 行 成 能 总 分 顺序 性性 性 力
4.8 4.0
➢
=80.3%
1 主题选定
2
拟定活动 计划书
3 现状把握
4 目标设定
5解 析
6 对策拟定
7 对策实施
8 效果确认
9 标准化
10 检讨与改进
第20页
目标设定
现状 胰岛素注 射正确率
65.8%
目标 胰岛素注 射正确率
80.3%
目标设定背景: 根据对现状的把握及我圈能力的评估,决定提高糖尿病患者胰 岛素笔使用的正确率。 目标设定:胰岛素注射正确率从65.8%提高到80.30%,提升幅度14.5%。
胰岛素注射PDCAppt课件

培训后考核
术
护理人员的专业知 识培训缺乏系统性
未 掌
握
科室考核不够
力度不够
培训重视不够
分
流于形式
析
管理
培训
4
确定主因
P
确定胰岛素注射技术未掌握主要因素为:
1 患者不重视 患者年龄大,理解能力差
23
宣教不到位
3
5
拟定计划
P
针对未掌握要因,拟定以下整改计划:
WHY
WHAT
患者不重视 正确注射技 术的掌握
2017年1月-2017年3月对医院40名糖尿病患者胰岛素 注射技术掌握情况进行调查
胰岛素注射技术掌握情况
项目
未掌握(人次) 百分比
注射部位正确选择及轮换
35
31.82%
减轻注射疼痛的方法
18
16.36%
正确捏皮方法
15
注射部位的检查和消毒
12
13.63% 10.91%
按要求更换注射针头
10
注射后针头在皮下停留至少10秒 10
10秒
正确进针角度
注药前充分摇 匀药液
C
1月-3月 4月-6月
11
检查
C
1、患者对胰岛素注射技术掌握率提高 2、患者对掌握正确胰岛素注射技术的重视程度提高 3、健康宣教效果明显提升
12
执行
实施标准化
1、制定胰岛素注射流程实施图
A
胰岛素注射工作坊实施路线图
教育护士准备授课理论和实践教具;患者或家属 3-5;护士首先理论讲解、视频或现场示范
捏起注射部位垂直进针
注射后停留至少 10 秒、拔针、按 压、观察;整理
用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8-(48×26.9%×91.3%)=36
50 40 30 20 10 0 现状值 目标值
48 36
目标值=现况值-(现况值×累计百分比×圈员能力) 目标二: 设定降低因缺乏相关流程和教育工具而导致部 位轮换率低的目标值:
43-(43×51.1%×91.3%)=23
经X2检验,分别为:X21=35.08,X22=19.32,
X23=19.25,
P<0.01,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患者临床效果比较
50 40 30 20 10 0
76
87.6
25.3
改善前
10.1 11
硬结
10 7.3 6.8
住院 天数 依从 性
改善后
血糖 平均 值
经t检验,分别为:X1=39.01, X2=18.38, X3=18.74, X4=36.12,
活动后柏拉图
16 14 120.0%
15
12 10
100.0%
80.0%
11
8 6 4 2 0
54.8%
60.0%
8
7
11
7
40.0%
4
20.0%
3
0.0%
护士和患 缺乏相关 衣服不方 护士和患 患者就餐 患者记忆 者培训不 流程和教 沟通不够 工作繁忙 便 者怕麻烦 时间不一 力差 到位 育工具 15 24.2% 11 41.9% 8 54.8% 7 66.1% 7 77.4% 7 88.7% 4 95.2% 3 100.0%
2.定时调查患者接受程度 3.考核患者和护士胰岛素注射轮换的使用情况
制定胰岛素注射规范轮换 教育流程
胰岛素注射轮换处方卡
统一责任护士胰岛素注射部位轮换标准: --设计胰岛素部位轮换图
缩小版轮换图
持续质量改进表
“四部七区顺时针”胰岛素注射法
11 10 9
12
1 2 3
8
7 6 5
4
早餐前
中餐前
晚餐前
衣服 不方便
1.加强对护士 的教育 2.改良衣服
刘园
29
27 23
79 是
2012 年6月
内分泌科
护士培训
理论考核
患者培训
患者反示教
胰岛素注射比赛
问题二:缺乏胰岛素注射规范轮换教育流程和教育工具
计划:
1.制定胰岛素注射规范轮换教育 流程 2.设计胰岛素注射轮换图 3.设计胰岛素注射轮换处方卡
50 40 30 20 10 0 现状值 目标值
43
23
目标值=现况值-(现况值×累计百分比×圈员能力)
目标三: 设定降低因衣服不方便而导致部位轮换率低的目标 值:
37-(37×71.9%×91.3%)=13
50 40 30 20 10 0 现状值
37
13
目标值
甘特图
what
主题
why
重要原因
使用胰岛素访 谈工具了解患 者胰岛素的知 识和态度
书写 评估胰 岛素注 射部位 评估餐 后运动 方式 评估注 射能力 胰岛素 轮换 处方卡
无形成果
——雷达图
下一步设想…
重 迫 可 圈 总 要 切 行 能 分 性 行 性素针头一次性使用率
36 33 23 37 129 2 27 11 17 37 92 4
评价:
1. 通过实施,发现患者对新型 患服和便服表示满意 2. 在下一步实践中,进一步关注 患者及家属对患服和便服方便 的试用情况 3. 在下一步实践中,进一步评价 护士的使用方便情况
检查:
1.不定时检查患服和便服使用情况, 调查患者和护士的满意度 2.现场检查新型患服和便服的使用情况 3.电话访问出院患者
P<0.01,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有形成果
—科研/学术效益
(“五个一”)
一 篇 文 章: 品质圈在胰岛素规范注射中的应用
一 部 视 频: 胰岛素教育流程视频
一 次 比 赛: XX省“ 胰心关怀” 比赛第一名
一次国际交流:糖尿病教育管理国际论坛
一次省内汇报:XX省内科学术交流会
标 准 化
胰岛素注射轮换教育流程图
要因分析
因果关联分析结果
冰山图
胰岛素注射部位轮换率的因果关联分析结果
患者记忆力差 工作繁琐 患者就餐时间不一 沟通不够 护士和患者怕麻烦 衣服不适合 缺乏相关流程和教育工具 护士和患者培训不到位
治标问题
过渡问题
治本问题
柏 拉 图
60 120.0%
50
100.0%
40
48 43
71.9%
80.0%
例数 累计百分比
活动成果
有形成果
临床/社会效益
无形成果
工作热情
科研/学术效益
创造性思维 责任与荣誉 个人表达能力 QC手法的运用 团队精神
有形成果
——病人/社会效益
部位轮换缺陷例数前后比较
50 40 30 改善前
48
23
20 10 0
改善后
7
4
13 2
衣服 不方 便
缺乏 护士 流程 和患 和教 者培 育工 训不 具 到位
蜂蜜圈活动汇报
XX医院XX科 2012.12.24
蜂蜜圈
蜂蜜 (谐音:“分泌”)---- 内分泌科 (谐音:“风靡”)---- 扩大影响力 Honey(H + E )---- health education
FM (Family)---- 团队精神
蜂蜜圈组织结构
成立时间:2012-3-5 活动次数:13次
63 是
2012 年3月
2012 年4月
内分泌科
3.胰岛素注射 比赛 1.制定胰岛素 注射规范轮换 教育流程
内分泌科
胡珺 缺乏 相关流程 2.制定胰岛素 和 注射轮换图和 教育工具 胰岛素注射轮 高庆 换处方卡
23
20 19
62 是
2012 年4月
2012 年5月
内分泌科
21
20 15
56 是
内分泌科
0.0%
例数 累计百分比
明确重点
经过数据收集,并于2012年3月进行统计:
1.护士和患者缺乏培训(占26.96%) 2.缺乏胰岛素注射轮换教育流程和教育工具(占24.16%) 3.患服不符合轮换方便注射的需求(占20.79%)
以上3个问题列为本期改善重点。
目标值=现况值-(现况值×累计百分比×圈员能力)
提高糖尿病饮食健康教育达标的效率
提高糖尿病足健康教育知晓率
提高糖尿病口服药物知晓率
35 33 35 35 138 1
33 13 13 37 96 3
评分方式:
优5分、尚可3分、差1分,圈员10人,累积总分
蜂蜜圈
活 动 花 絮
蜂蜜圈
实施:
1.于2012年4月制定并使用胰岛素注射规范轮
换教育流程 2.于2012年5月设计并使用胰岛素注射轮换图 和胰岛素注射轮换处方卡
评价:
1. 通过实施,发现护士对胰岛素 注射部位轮换掌握有所提高 2. 在下一步实践中,进一步关注 患者及家属的心理状态
检查:
1.专人定时进行胰岛素注射情况调查与反馈
2008-2009年全球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技术调查问卷结果显示
计划进度
月 份 项目 周期
3月
1 2 3 4 1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2 3 4 1 2 3 4 1 2 3 4 1 2 3 4 1 2 3 4
确定圈名圈徽 主题拟定
计划拟定
P
现状把握 目标设定 原因分析 对策拟定
D C A
对策实施
效果确认 标准化 检讨改进 发表整理
圈员 “小蜜蜂们”
视频
《蜂蜜
年轻而富有创造力的团队
选择主题
评分方式:
优5分、尚可3分、差1分,圈员10人,累积总分
主题选定理由
胰岛素注射是糖尿病患者降低血糖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 胰岛素规律地轮换注射 --避免形成皮下脂肪增生 --保证胰岛素有效的吸收 --促使患者血糖达标
腹部两侧皮下脂肪增生
现况调查
时间:2012年1-3月 方法:数据收集、资料查阅 规范轮换者
占25.3%
不规范轮换(又称 轮换缺陷)者占 74.7%
153例使用胰岛素笔的患者回顾性调查
[1]胡鹏.规范胰岛素注射部位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J].护理学报,2011.5(28):134-136. [2]张颖,白姣姣,李晶,戴慰萍,王素美,蔡蕾.社区糖尿病病人胰岛素注射能力现状调查[J].护理研究, 2006 ,20(4):1044-1045. [3]王慧琴.腹部脂肪厚度与注射胰岛素后最佳进餐时间关系的研究[J].护理研究, 2010,24(8):2027-2028.
睡 前
问题三:衣服不方便胰岛素部位轮换注射
计划:
1.调查患者对胰岛素注射所需患 服和便服的要求 2.设计新型的患服和便服 (便于胰岛素注射方便) 3.调查患者接受新型 患服和便服的程度
实施:
1.于2012年6月设计新型患服和便服 2.于2012年7月上旬在患者身上使用 3.于2012年7月中旬改进新型患服和便服 4.于2012年7月下旬试用新改进版患服和便服
how
对策拟定
1.集中进行知 识培训
who
负责 人
胡鹏 王雅莉 陶静
决策 可 行 性 效 果 性 自 主 性 总 分
判
when
实施 日期
2012 年3月
where
定
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