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与文艺复兴(人教版)
合集下载
高三历史总复习课件 3-2-29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及文艺复兴 69张(新人教版)

3.(2011· 深圳一模)亚里士多德曾说: “人在 达到德性的完备时是一切动物中最出色的动物。”下列言 论与亚里士多德思想一致的是( )
A.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之本不足以止乱也 B.志不强者智不达 C.以道观之,物无贵贱 D.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答案] D
[解析 ] 从题干材料中可知, 亚里士多德认为, 只有有 道德的人才是最完美的人,与 D 项相符,故选 D 项。A 项 主张法治,B 项强调人的志向,C 项是道家思想,三者皆 与材料信息不符。
必修三
主干网络感知:
单元特征概览:
一、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发展 1.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先哲思想中的人文精 神是人文主义的滥觞。 2.中世纪的欧洲,神本主义盛行。文艺复兴时期打出 人文主义的旗号,恢复了人的尊严。
3.宗教改革运动把人文主义引入宗教领域,人文主义 在欧洲复兴。 4. 18 世纪的启蒙运动中启蒙思想家宣扬理性,人文 精神逐渐在西方占据了主导地位。
3.科技革命:科技创新带来了生产力的进步,人类社 会从蒸汽时代经电气时代到信息时代。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
第 29 讲
的起源及文艺复兴
课 标 要 求
1.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 的阐述,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 2.知道薄伽丘等人的主要作品,认识文艺复兴时期人 文主义的含义。
考 点 解 读
2.代表人物:普罗泰格拉。 3.主要观点 (1)以人和 ____② ____为探索的主题,研究人类,反思 人类自己。 (2)特别强调人的价值,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的论 断。 (3)反对迷信,强调____③ ____,认为一切制度、法律 和道德都是人为的产物。 (4)在社会道德方面,主张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判断 标准,不应该强求一律。
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必修3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课件

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必修3第5课 西方人 文主义 思想的 起源课 件
“半费之讼”——道德缺失 的“二难推理”
演说的艺术+辩论的技艺+说服的技
术 个人主义者+怀疑主义者+实利主义
画面中有多少个小黑点?
者
主观:黑点数不同
客观:图片中没有黑点
4.评价:积极:①人文精神的最初体现,启蒙了民众思想,促进思想解放
➢ 第一等级:贤哲
具有智慧的品德,国家的统治者
➢ 第二等级:武士
具有勇敢的品德,国家的捍卫者
➢ 第三等级:农民、手工业者 具有节制的品德,国家的劳动者和供养者
人类思想史上第一个完整系统的理想国家方案
④人性的多重性 ⑤建立雅典学园
意义:为理性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必修3第5课 西方人 文主义 思想的 起源课 件
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必修3第5课 西方人 文主义 思想的 起源课 件
(2)坚持真理:亚里士多德
对象: 自然界和人类生活 主张:
①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的 ②真理高于一切 ③创建严密的逻辑论证系统 ④强调理性,又承认感觉是认识的起源 ⑤国家高于个人,主张由“中等阶级”来治理国家 意义: ➢使哲学成独立学科,把希腊理性精神发展到顶峰
身是作万为物主的尺要度关注焦拉点底。 的直接民主
•尊人是重万人物的的尺价度值,,智不者断 认培识养和个提体参升与人民的
强调个体感觉
作用。
学派 主的意识和能力
关注人自身 角度 关注社会与自然
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必修3第5课 西方人 文主义 思想的 起源课 件
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必修3第5课 西方人 文主义 思想的 起源课 件
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必修三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共25张ppt)

“万物的存在与否,事物的形态性质,全 在于人的感受。”
“一个人的行为是好的还是坏的,也是以人
的感觉为标准。你觉得好,它就是好的;我觉得 坏,它就是坏的。”
苏格拉底
“美德即知识”
“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 度。”
“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世界上没有人自愿 作恶,人之所以作恶是出于无知。”
“教育可以使人认识自己灵魂之内已有的 美德。”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普罗泰格拉 苏格拉底
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
1、四位古希腊先哲是怎样关注 并思考“人”的
2、四位古希腊先哲对人的关注 和思考有什么不同?
一、古希腊先哲的人文思想
1、普罗泰格拉 2、苏格拉底 3、柏拉图
4、亚里士多德
人是万物的尺度
普罗泰格拉
“神是不可知的,人是依靠自 己的力量发明语言,造出房屋、衣 服、鞋子和床,并且从土里取得养 生之资的。”
不同:
智者学派否定一切对人的约束;强调 个人自由,忽视社会道德。
苏格拉底强调个人要求必须符合道德 规范,强调美德对人的重要性。
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
•根据智慧、品德进行社 会分工,建立理想国
•鼓励独立理性思考 •理念是万物的本原
•感觉是认识的起源, 将感觉与理性结合起来
•创立严密的逻辑论证体 系
•研究自然并强调人类是 最高级的
三、人文主义精神的再认识
1、自然哲学: 从神到自然——精神觉醒
2、智者学派: 从自然到社会——人文精神
3、苏格拉底: 从社会——人
4、亚里士多德: 哲学成为独立的学科
知识归纳
代表 人物
哲学 范畴
主要观点
作用或影响
泰勒斯
普罗塔 哥拉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4讲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1]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4讲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1]](https://uimg.taocdn.com/2d629516aeaad1f347933faf.webp)
(rénshēng)来就注定应该统治别人。”下列与之有类似
主张B 的中国古代思想派别应是( )
A.道家
B.儒家
C.墨家
D.法家
第十二页,共17页。
【解析】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的贵贱是天生(tiānshēng)注定的, 这与儒家思想注重等级秩序有一定的相似性。
第十三页,共17页。
3.他追求真理的热情将希腊哲学导向了一个新方向——对
红头发。”这反映了( )
B
A.蒙昧主义思想
B.人文主义思想
C.理性主义思想
D.民族主义思想
第十六页,共17页。
【解析】由“人认为,神也是生出来的,会说话,有形 体,穿戴(chuāndài)和人相同”可知,材料反映了以人 为本,这与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的人文主义思想一致, B符合题意;蒙昧主义思想是一种反对理性、反对科学 的唯心主义思潮,A错误;理性主义思想否定一切外在 权威,认为判断是非的唯一标准只有人自己的“理性”, C错误;D与题意不符,排除。
第三页,共17页。
【活学活用】在古希腊的某一天,两位哲人普罗泰格
拉与苏格拉底围绕一些哲学问题展开激烈的讨论,两
者最有可能达成的共识是( )
B
A.强调人类法律,否认绝对权威
B.对神持怀疑(huáiyí)态度,强调人的地位与价值
C.主张“道德就是知识”
D.热衷于研究自然和观察世界
第四页,共17页。
【解析】A、C项只符合(fúhé)苏格拉底;D项与两者均不 符;B项是两者的共识。
内在道德的强调(qiáng diào),可以说,他是第一个将伦理
道德作为关注中心的哲学家。该哲学家是( A)
A.苏格拉底
B.普罗泰格拉
C.柏拉图
高考历史第一轮复习 230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及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

1 智者学派与苏格拉底思想的异同 提示:(1)同:①都把目光投向人。 ②都强调人的理性,否认绝对权威。 ③思想主张都体现人文主义精神。 (2)异:①苏格拉底更注重研究人的道德。
②苏格拉底反对智者学派忽视道德、追求功利的主张。
角度2 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 提示:(1)把探讨重点从认识自然转移到认识社会。 (2)提倡怀疑精神,反对迷信和绝对权威。
(2)实质: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 (3)核心: 人文主义 ,即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 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4)成就 领域 代表人物 薄伽丘 但丁 文学 彼特拉克 作品及思想
《十日谈》抨击封建道德和教会的禁欲思
想,主张发展人的个性 《 神曲 》表达了对教会的憎恶 《歌集》最早提出要以“ 人的学问”代替 “神的学问”,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 《哈姆雷特》称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 的灵长” 根据自己的感受和对人类世界的细致观
(3)强调人的价值,崇尚人的理性,追求思想自由。
(4)重视知识的作用,强调好学深思,发挥人的主体作用。
角度 人文精神的起源 (2011·课标,27)苏格拉底在受审时申辩说:“打一个可笑的
比喻,我就像一只牛虻,整天到处叮住你们不放,唤醒你们、
说服你们、指责你们……我要让你们知道,要是杀死像我这 样的人,那么对你们自己造成的损害将会超过对我的残害。” 这段话表明苏格拉底( A.维护公民生存权利 )。 B.捍卫思想自由原则
C.抗议雅典司法不公
D.反对贵族专权暴政
点拨
苏格拉底的申辩词反映了苏格拉底对死亡不畏惧、坚
决捍卫自己思想自由的原则,故答案为 B 项。 A 项未能反映 苏格拉底申辩词的实质; C 项只是表面现象; D 项与史实不 符,雅典当时是民主政治,排除A、C、D三项。 答案 B
②苏格拉底反对智者学派忽视道德、追求功利的主张。
角度2 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 提示:(1)把探讨重点从认识自然转移到认识社会。 (2)提倡怀疑精神,反对迷信和绝对权威。
(2)实质: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 (3)核心: 人文主义 ,即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 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4)成就 领域 代表人物 薄伽丘 但丁 文学 彼特拉克 作品及思想
《十日谈》抨击封建道德和教会的禁欲思
想,主张发展人的个性 《 神曲 》表达了对教会的憎恶 《歌集》最早提出要以“ 人的学问”代替 “神的学问”,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 《哈姆雷特》称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 的灵长” 根据自己的感受和对人类世界的细致观
(3)强调人的价值,崇尚人的理性,追求思想自由。
(4)重视知识的作用,强调好学深思,发挥人的主体作用。
角度 人文精神的起源 (2011·课标,27)苏格拉底在受审时申辩说:“打一个可笑的
比喻,我就像一只牛虻,整天到处叮住你们不放,唤醒你们、
说服你们、指责你们……我要让你们知道,要是杀死像我这 样的人,那么对你们自己造成的损害将会超过对我的残害。” 这段话表明苏格拉底( A.维护公民生存权利 )。 B.捍卫思想自由原则
C.抗议雅典司法不公
D.反对贵族专权暴政
点拨
苏格拉底的申辩词反映了苏格拉底对死亡不畏惧、坚
决捍卫自己思想自由的原则,故答案为 B 项。 A 项未能反映 苏格拉底申辩词的实质; C 项只是表面现象; D 项与史实不 符,雅典当时是民主政治,排除A、C、D三项。 答案 B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精品课件3: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与文艺复兴运动

材料三 你们不能只追求荣誉和享乐,要知道,知识才是 美德。你们不能只注意金钱和地位,而不注意智慧和真理。 你们不要老想着人身和财产,而首先要改善你们的心灵。 金 钱不能买到美德,美德却能产生一切美好的东西。这就是我的 教义。
——苏格拉底
2.材料三中苏格拉底提出了怎样的主张?反映了当时雅 典社会具有怎样的社会特征?
提示:(1)提出“知识即美德”的主张。
(2)雅典社会世风日下,道德沦丧,苏格拉底希望重建人 们的道德价值观,以挽救城邦制度。
材料四 苏格拉底认为“未经检讨反省的生命是没有生存 价值的生命”,并对智者学派“人是万物的尺度”的说法进行 了修改,他提出“有思想力的人是认识万物的尺度”的观点。
3.材料四中智者学派与苏格拉底共同关注的主题是什 么?二者思想有何重要差异?
③苏格拉底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他对 探索知识和自由的理性精神的崇尚与追求,对后世西方哲学产 生了深远影响。
④亚里士多德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把希腊哲 学爱智慧与好学深思的理性精神发展到顶峰,给后人留下一笔 丰厚的文化遗产。
⑤他们的哲学思想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起了不可估量的 作用,“言必称希腊”也说明了古希腊先哲的思想的重要地 位。所以说,古希腊先哲的思想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滥殇。
归纳拓展
1.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和具体表现 (1)基本内涵:以人为本,洞察宇宙,探索人生,强调人 的价值、人的决定作用。 (2)具体表现:①自然哲学家的研究:他们运用自己的智 慧去探究自然的奥秘,打破传统的束缚,标志古代西方人的精 神觉醒。 ②智者学派把讨论的重点从认识自然转移到认识社会,提 倡怀疑精神,强调人的价值,构成了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基本内 涵。
④直接原因:教会神学禁锢人们的思想。在封建时代的欧 洲,教会统治着人们的思想,一切以神学为本。当新兴的资本 主义生产关系不断冲击封建经济基础时,与它相适应的思想文 化必然要冲击封建的上层建筑。
高中历史必修三 一轮复习 西方人文主义的起源与复兴 (共35张PPT)
4、研究对象与视角:
⑴主要以人和人类社会为探索的主题,研究人类,反思人类自己 ⑵以人的眼光去考察和认识社会、政治和法律问题,关注人与人 之间的关系、社会组织和伦理规范等。
5、基本观点:
⑴和强权调威。人(的体价现值希,腊提文出化“人人文是主万义物的的本尺质度)”,要求树立人的尊严 ⑵反对迷信,强调自由,认为一切制度、法律、道德的兴废都要 以人为尺度。 ⑶对于社会道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判断标准,不应该强求一律。
比较苏格拉底和孔子思想的异同
比较项
孔子
苏格拉底
相同点
都强调道德和知识的作用;都主张追求个人的善, 追求个人品性的修养
目的
为奴隶制度服务,恢复 挽救世风日下的雅典民主
周礼
制
不 同 点
①思想核心是“仁”② ①“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
主张 为政以德③“克己复礼”的尺度”②“知识即美德”
④“有教无类”
③“善是人的内在灵魂”
“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度”、知识即美德、认识你自
点 都人关的注社人会,性人与社会,因此己都;具重有点早强期调人人文的主独义立色和彩精。神
修养
不同点:其创立的儒家思想后来成 他对人性本身的研究,是人类
评价 孔苏发子格展为流在影从,拉中;世响有底君国其界;利强主传博文他于调统统大化被民人治思 的 史 尊主在出想精上为政社发文神具圣治会,化品有人的中根的格重发的本主,要展地上精真问精。位是神正;神权压觉成对对利制醒为探西责了重一索方任人要门知哲,的表研识学有个现究和产利性,“自生于发他人由深个展使”的远性。哲的理影学学性响
6、影响:
⑴积极性:
①否定神,突出人的价值,树立人的尊严和权威,体现了古希 腊文化人文主义的本质。 ②对雅典民众的思想启蒙和解放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③是西方思想史上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体现。
⑴主要以人和人类社会为探索的主题,研究人类,反思人类自己 ⑵以人的眼光去考察和认识社会、政治和法律问题,关注人与人 之间的关系、社会组织和伦理规范等。
5、基本观点:
⑴和强权调威。人(的体价现值希,腊提文出化“人人文是主万义物的的本尺质度)”,要求树立人的尊严 ⑵反对迷信,强调自由,认为一切制度、法律、道德的兴废都要 以人为尺度。 ⑶对于社会道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判断标准,不应该强求一律。
比较苏格拉底和孔子思想的异同
比较项
孔子
苏格拉底
相同点
都强调道德和知识的作用;都主张追求个人的善, 追求个人品性的修养
目的
为奴隶制度服务,恢复 挽救世风日下的雅典民主
周礼
制
不 同 点
①思想核心是“仁”② ①“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
主张 为政以德③“克己复礼”的尺度”②“知识即美德”
④“有教无类”
③“善是人的内在灵魂”
“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度”、知识即美德、认识你自
点 都人关的注社人会,性人与社会,因此己都;具重有点早强期调人人文的主独义立色和彩精。神
修养
不同点:其创立的儒家思想后来成 他对人性本身的研究,是人类
评价 孔苏发子格展为流在影从,拉中;世响有底君国其界;利强主传博文他于调统统大化被民人治思 的 史 尊主在出想精上为政社发文神具圣治会,化品有人的中根的格重发的本主,要展地上精真问精。位是神正;神权压觉成对对利制醒为探西责了重一索方任人要门知哲,的表研识学有个现究和产利性,“自生于发他人由深个展使”的远性。哲的理影学学性响
6、影响:
⑴积极性:
①否定神,突出人的价值,树立人的尊严和权威,体现了古希 腊文化人文主义的本质。 ②对雅典民众的思想启蒙和解放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③是西方思想史上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体现。
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必修3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课件
作用。
学派 主的意识和能力
关注人自身 角度 关注社会与自然
三、人文精神的魅力:丰碑永驻
思考:西方人文精神的产生有何历史意义?
1.是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源头 2.人类思想史上宝贵精神财富 3.推动了雅典民众的思想解放 4.促进了希腊文化的发展繁荣
比较儒家思想和古希腊人文精神
儒家思想
古希腊人文精神
对人的属性 的关注点
充满理性与激情, 关注自然界与人类 生活
素养立意——历史解释
(2018·全国卷Ⅰ)古代雅典的梭伦在诗中写道:“作恶的人每每致富,而好人往 往贫穷;但是,我们不愿意把我们的道德和他们的财富交换,因为道德是永远 存在的,而财富每天在更换主人。”据此可知,梭伦( )
A.反对奴隶制度
B.主张权利平等
C.抨击贫富差别
[跟踪训练·即学即用]
9.(2020·山东青岛三模·11)亚里士多德说:“人生最终的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力,而不只在于生存。
将人与社会、自然的关系尤其是人本身作为主要关注焦点。
德尔菲神谕:神意1决定.一切(。2019·广西名校联考)公元前 5 世纪中叶,由于社会需要,
人是万物的尺度,强调个体感觉
古希腊出现了“教授智慧” ②美德即知识“知德合一”
(雅典)把权力交给所知有的⑤公识民,反的不需对人要国普家。管理遍者—具民有—专主长,苏不,要格求主他拉们张具有底真贵知灼族见。政体和贤人政治
A.反对奴隶制度
B.主张权利平等
④(强调理4性),又影承认感响觉是:认识➢的起源使哲学真正成为研究“人”的学问
促进了希腊文化的发展繁荣
➢ 崇尚知识和自由探索精神影响后世 C.注重等级秩序
觉醒 第5课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萌发
(公元前5世纪)
学派 主的意识和能力
关注人自身 角度 关注社会与自然
三、人文精神的魅力:丰碑永驻
思考:西方人文精神的产生有何历史意义?
1.是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源头 2.人类思想史上宝贵精神财富 3.推动了雅典民众的思想解放 4.促进了希腊文化的发展繁荣
比较儒家思想和古希腊人文精神
儒家思想
古希腊人文精神
对人的属性 的关注点
充满理性与激情, 关注自然界与人类 生活
素养立意——历史解释
(2018·全国卷Ⅰ)古代雅典的梭伦在诗中写道:“作恶的人每每致富,而好人往 往贫穷;但是,我们不愿意把我们的道德和他们的财富交换,因为道德是永远 存在的,而财富每天在更换主人。”据此可知,梭伦( )
A.反对奴隶制度
B.主张权利平等
C.抨击贫富差别
[跟踪训练·即学即用]
9.(2020·山东青岛三模·11)亚里士多德说:“人生最终的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力,而不只在于生存。
将人与社会、自然的关系尤其是人本身作为主要关注焦点。
德尔菲神谕:神意1决定.一切(。2019·广西名校联考)公元前 5 世纪中叶,由于社会需要,
人是万物的尺度,强调个体感觉
古希腊出现了“教授智慧” ②美德即知识“知德合一”
(雅典)把权力交给所知有的⑤公识民,反的不需对人要国普家。管理遍者—具民有—专主长,苏不,要格求主他拉们张具有底真贵知灼族见。政体和贤人政治
A.反对奴隶制度
B.主张权利平等
④(强调理4性),又影承认感响觉是:认识➢的起源使哲学真正成为研究“人”的学问
促进了希腊文化的发展繁荣
➢ 崇尚知识和自由探索精神影响后世 C.注重等级秩序
觉醒 第5课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萌发
(公元前5世纪)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人教版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与文艺复兴名师精编课件(74张)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高三一轮总复习
[学会用史] (1)根据史料一,概括普罗泰格拉的主要思想,并评价他的这些主张。
[提示] 主要思想:提倡怀疑精神,反对盲从和绝对权威;“人是万物的尺 度”,强调人的作用和价值;重视人的感觉,强调人的自由。评价:否定神的 意志是衡量一切的标准,肯定人的价值,树立人的权威。否定了制度、法律和 道德对人行为的约束力,不利于建立正常的社会秩序和社会公德。
[提示] 智者学派追求个人功利的最大化,忽视社会道德价值体系的建立。 苏格拉底主张重新建立人们的道德价值观,探求人的道德本性,确立和谐有序 的社会道德价值体系,建立一种理性主义的道德哲学。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高三一轮总复习
史论归纳 苏格拉底和智者学派思想的异同
(1)相同点:都把人类以及人类的生存环境作为探究的对象,重视人的价值 和作用。
NO.2 理解——史料研习· 史论归纳 核心问题 史料一 比较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的思想
①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像什么东西。
有许多东西是我们认识不了的;问题是晦涩的,人生是短促的。 ②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 ,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 的尺度。 万物存在与否,全在人的感觉。③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道德标准。”“一 阵风吹来,你觉得冷它就是冷的,你觉得热,它就是热的。” ——普罗泰格拉
苏格 拉底
美德即知识 ”的思想 ②提出“___________
③善是人的内在灵魂,教育对美德同样重要 门研究“人 __”的学问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高三一轮总复习
①关注的焦点是人类社会 ________ 柏拉 ②根据智慧品德把每个人明确分工,各司其 为 理性主义 ________ 的发展奠定了 图 职 ③鼓励人们独立理性思考 亚里 士多 德 关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 ________,特别强调在整个自 进一步发展了人文主义思 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的 想 基础
高考历史人教版大一轮总复习课件:第37讲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和文艺复兴
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抨击 教会的腐败,提倡追求自由、幸福和物质享受,崇尚理性和科学,追 求知识。
4.成就
5.扩展 (1)概况:16 世纪以后,文艺复兴从意大利传播到欧洲其他国家, 在文学、艺术、科学等许多方面,硕果累累,越来越多的人从封建愚 昧中解放出来,开始更多地关注人及人生活的世界。
专题十二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第37讲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和文艺复兴
教材主干 拓展补遗 随堂训练 发掘高考
主题探究 核心素养 课时作业
教材主干 拓展补遗
夯基础 补断裂补遗漏
古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强调人存在 的价值和意义,成为西方人文精神的源头。在历年高考中本考点是考 查频率较高的区域;题型以选择题为主;内容涉及人文精神的内涵或 者苏格拉底等人物的思想主张。从新高考对学科素养的要求看,人文 精神体现的人文关怀和人文精神的内涵,仍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 文艺复兴运动是 14~17 世纪正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以复兴古希腊罗马 文化为名义发动的资产阶级文化运动。在历年高考中,本考点在全国 卷中所占比例极低。鉴于其整体命题趋势,建议淡化处理细节,把它 放在人文思想发展的总体趋势中把握。从新高考对学科素养的要求来 看,文艺复兴所体现的人文精神和时代背景是备考时予以关注的重点。
【误区警示】 苏格拉底是与智者学派同时代的卓越思想家,但 他不属于智者学派。智者学派强调人的感性(自由),忽视道德;苏格拉 底强调人的理性(美德),弥补了智者学派的不足,但他并不否认“人是 万物的尺度”,相反是对这一观点的完善、发展。
【图解历史】 孔子与柏拉图思想的比较
【轻巧识记】 西方人文精神起源的三个“第一”
二、文艺复兴
4.成就
5.扩展 (1)概况:16 世纪以后,文艺复兴从意大利传播到欧洲其他国家, 在文学、艺术、科学等许多方面,硕果累累,越来越多的人从封建愚 昧中解放出来,开始更多地关注人及人生活的世界。
专题十二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第37讲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和文艺复兴
教材主干 拓展补遗 随堂训练 发掘高考
主题探究 核心素养 课时作业
教材主干 拓展补遗
夯基础 补断裂补遗漏
古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强调人存在 的价值和意义,成为西方人文精神的源头。在历年高考中本考点是考 查频率较高的区域;题型以选择题为主;内容涉及人文精神的内涵或 者苏格拉底等人物的思想主张。从新高考对学科素养的要求看,人文 精神体现的人文关怀和人文精神的内涵,仍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 文艺复兴运动是 14~17 世纪正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以复兴古希腊罗马 文化为名义发动的资产阶级文化运动。在历年高考中,本考点在全国 卷中所占比例极低。鉴于其整体命题趋势,建议淡化处理细节,把它 放在人文思想发展的总体趋势中把握。从新高考对学科素养的要求来 看,文艺复兴所体现的人文精神和时代背景是备考时予以关注的重点。
【误区警示】 苏格拉底是与智者学派同时代的卓越思想家,但 他不属于智者学派。智者学派强调人的感性(自由),忽视道德;苏格拉 底强调人的理性(美德),弥补了智者学派的不足,但他并不否认“人是 万物的尺度”,相反是对这一观点的完善、发展。
【图解历史】 孔子与柏拉图思想的比较
【轻巧识记】 西方人文精神起源的三个“第一”
二、文艺复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是乐观主义、世俗主义和个人主义。
——[美]伯恩斯等《世界文明史》
【解读】本段材料主要描述了美国著名历史学家伯恩斯对 文艺复兴的评论。(1)文艺复兴是以古希腊、罗马文化为基础, 但超越了古希腊、罗马文化。(2)文艺复兴的内容突出了乐观
主义、世俗主义和个人主义。(3)“文艺复兴印上了一个独特
社会的标记”指的是文艺复兴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新
思想解放运动 。 2.实质:一场资产阶级的_____________
人文主义 ,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3.核心:_________
4.成就: 领域 代表人物 薄伽丘 _______ 但丁 文学 彼特拉克 莎士比亚 _________ 美术 学 作品及思想 《十日谈》,抨击封建道德和教会的 禁欲思想,主张发展人的个性 神曲 》,表达了对教会的憎恶 《_____ 《歌集》,最早提出要以“人的学问” 人文主 代替“神的学问”,被称为“_______ 义之父 ” _______ 《哈姆雷特》,称人是“宇宙的精华, 万物的灵长” 根据自己的感受和对人类世界的细致 观察,自由发挥
提示:(1)柏拉图的主张是一个理想国中,最具智慧的人才有
资格出任统治者,哲学家最有智慧,懂得什么是正义和善,所
以他们治理的国家必是正义的、善的。
(2)都强调为王(统治者)的人必须具备高尚的道德修养。
【名家评史】 【观点】希腊人文主义更体现出一种“重人”的思想,这 种“重人”,不同于儒家人文主义所体现的那种日常伦理的实
2.文艺复兴的实质 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巨大成就极为 欢欣。他们认为这是一次精神的新生,而不是像花开花落那样, 只是周而复始的重复。 ——保罗·富尔《文艺复兴》
【探究】材料中对文艺复兴的观点是什么?说明了什么?
提示:(1)认为文艺复兴是一次精神的新生。(2)说明了文艺复 兴只是借助古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形式,实质是一场资产阶级 的新文化运动。
材料二
„„法律的条文是经过协议达成的,并不是自然而形
成的,然而自然的律令却不是人们约定的;法律所确认的利益 是自然的桎梏,自然所确定的利益却是自由自在的。 【探究】材料一反映了智者学派对“人”的地位和作用是如何
认识的?材料二对人与法律的关系是如何看待的?
提示:(1)表明智者学派主张人是是非善恶的评判者。 (2)表明
法律是人约定的,具有相对的约束力。
2.苏格拉底 你们不能只追求荣誉和享乐,要知道,知识才是美德。你 们不能只注意金钱和地位,而不注意智慧和真理。你们不要老
想着人身和财产,而首先要改善你们的心灵。金钱不能买到美
德,美德却能产生一切美好的东西。这就是我的教义。
——苏格拉底
【探究】材料中苏格拉底提出了怎样的主张?反映了当时雅典 社会具有怎样的社会特征? 提示:(1)提出“美德即知识”的主张。(2)雅典社会世风日下,
文学艺术的繁荣。影响:文艺复兴动摇了人们对中世纪神学的
信仰,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和发展。
【名家评史】 【观点】文艺复兴„„虽然许多新成就的基础是古典文化, 但是它们很快地超越了希腊、罗马影响的范畴。„„文艺复兴
包括一些当时占统治地位的理想和看法,使文艺复兴印上了一
个独特社会的标记。总的说来,这些理想和看法中特别突出的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与文艺复兴
考纲 考情 三年0考 (1)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2)文艺复兴
一、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1.背景:
民主政治 (1)政治:公元前5世纪,雅典等一些城邦奴隶制_________ 发展到顶峰。
(2)经济:古希腊奴隶制经济的繁荣。 人在社会 中的地位日益突出。 (3)_________
苏格 拉底
(2)发展。 ①柏拉图:关注人类社会,鼓励人们独立理性思考。
自然界和人类生活 ,强调在整个自然 ②亚里士多德:关注_________________ 界中,人类是最高级的。
二、文艺复兴
1.背景: 资本主义萌芽 。 (1)经济:十四五世纪,意大利出现了_____________ 资产阶级 。 (2)阶级:手工工场主、商人和金融家形成新兴_________ 创造财富 ,也追求现世的享乐。 (3)政治:新兴资产阶级希望_________ (4)文化:意大利人能够接触到大量的古代希腊罗马文化遗 存和典籍。
为规范①。
孔子开创中国的“私学”,“有教无类”,门生三千,
培育了许多政治才俊和弘扬儒学的学者;苏格拉底自喻为
“牛虻”,整日里到处不停息地激励、劝说、批评,为了刺
激、觉醒雅典“这匹已趋怠惰的壮马”。众多钦羡他的人从
希腊诸城邦来到雅典投到他的门下,他培育了希腊古典哲学 的众多精英②。 ——叶秀山、王树人总编《西方哲学史》
——刘汉芸《“轴心时代”的儒家和希腊人文主义》
【解读】本段材料主要描述了古希腊人文主义和儒家人文 思想的异同点,作者认为:(1)古希腊人文主义和儒家人文思 想的不同点在于儒家突出的是伦理道德中的人文精神,而古希
腊则从宇宙本原的角度论述人文精神,更体现出“重人”的倾
向。(2)古希腊人文主义和儒家人文思想的相同点是两者都追
尊严的文艺复兴运动,宣传了资产阶级文化,解放了人们的思
想,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和发展,标志着近代人文精神
的兴起。
主题1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史料探究】
1.智者学派 材料一 当雅典人所议之主题含有政治睿智„„会倾听每一个
人的见解,因为他们认为所有人都应拥有这一美德;否则,便 不会有城邦。 ——普罗泰格拉
(2)差异:①苏格拉底更重视人的伦理道德,追求人生真谛,
主张“美德即知识”;反对智者学派的唯我主义和怀疑主义,
认为真理应该有客观标准。②智者学派主张民主政治,所有的
人都是平等的,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主张有知识、有道 德的少数人治国,反对过激的民主政治。
4.柏拉图
除非哲学家成为我们这些国家的国王,或者那些我们现在
达·芬奇等
5.意义:推动了文学艺术和科学的发展,促使人们从封建愚昧 中解放出来。
1.苏格拉底属于智者学派吗? 提示:苏格拉底是与智者学派同时代的卓越思想家,但他不属
于智者学派。智者学派强调人的感性(自由),忽视道德;苏格
拉底强调人的理性(美德)。 2.苏格拉底与孔子在道德价值观上的主张及目的有何不同? 提示:孔子主张“仁”,希望恢复奴隶社会秩序;苏格拉底主 张“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目的是重建城邦公德。
2.概况:
(1)兴起。 代表 主 张 意 义
智者 学派
人是万物的尺度 ” ①提出“_______________ ②反对迷信,强调自由 ③社会道德方面,不应强 求一律
①提出“有思想力的人是万 美德即 物的尺度”②提出“_______ 知识 ”的思想③善是人的灵 _____ 魂,教育对美德同样重要
树立了人的尊严和权 威,体现希腊文化 人文主义 的本质 _________ 人类精神觉醒的一个 重要表现,使哲学真 正成为一门研究 “人”的学问
【典题例证】(2013·浙江文综·T12)在人类文明史上,许多 思想家对后世产生影响常常是通过教育的途径。下列思想家中 通过私学培养人才的有( )
①孔子
A.①②③
②韩非
③朱熹
④亚里士多德
C.①③④ D.②③④
B.①②④
【解析】选C。①孔子开创了中国古代私人讲学之风;③朱熹 的学说生前被官方诬为伪学,从而可知他不可能在“官学” 培养人才。朱熹曾在江西庐山白鹿洞书院等场所招徒讲学。
【解读】本段材料主要说明了孔子和苏格拉底在道德哲学、 教育活动方面的贡献。 (1)由史料信息①说明苏格拉底探究人性,希望挽救城邦 制度的衰落,重新树立起对城邦民主制度的信仰;孔子重视对 人性的研究,挽救奴隶制的崩溃,恢复周礼规定的奴隶制统治 秩序。两人都重视伦理道德建设,创建一种人的哲学。
点
古希腊人文思想
先秦儒学思想
对人的属 性的关注 点 处理个人 与社会关 不 系的着眼 同 点 点
自然科学 的研究态 度
特别强调“个体” 强调“社会”的人; 的人 提倡人伦价值
强调人的平等,反 强调社会的等级秩序, 对教育、财产、种 高度重视伦理道德 族方面的不平等 重视自然科学的研 究,如亚里士多德 对自然的研究中讲 究实事求是的科学 思维方法 忽视对自然科学的探 究,注重将社会和人 文问题作为研究的主 题
求德性,认识到强化知识和教化的作用。
主题2
文艺复兴运动 【史料探究】
1.人文主义的内涵 材料一 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
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止!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材料二 “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忽视或
蔑视人的本性、人生的目的以及人们的来处和归宿这对我们又
有什么益处呢?” ——彼特拉克
材料三
“我们人类是天生平等的,只有品德才是区分人的标
准,那发挥大才大德的人才当得起一个‘贵’字,否则就只能
算是‘贱’。”
——薄伽丘《十日谈》
【探究】综合三则材料,指出材料从哪些方面表达了文艺复兴
时期人文主义精神的基本内涵。 提示:(1)材料一反映人文主义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 (2)材料 二反映人文主义强调追求人性的解放和现世幸福。 (3)材料三 肯定人生来平等,否定等级制度。
兴资产阶级不断成长,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
一、古希腊人文思想与中国先秦儒学思想的比较 古希腊人文思想 先秦儒学思想
Hale Waihona Puke (1)都注重人与人类社会,如希腊先哲强调人的尊严和 相 同
价值;孔子倡导“仁者爱人”,孟子的“人性善”,
荀子的“人性恶”等 (2)都强调道德的作用,如苏格拉底主张改善人们的灵 魂,培植好公民,以德教人;儒学思想的核心是“仁 ”和“礼”,以德治人
3.18世纪的学者费内隆写道,在16世纪,人们将“文艺复兴” 一词只理解为恢复古代传统。这种说法正确吗? 提示:不正确。新兴的资产阶级没有成熟的文化体系取代基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