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信息技术课程发展概况

第一章-信息技术课程发展概况
第一章-信息技术课程发展概况

第一章

信息技术课程发展概况

引言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引发了社会层面的文化建设,同时也引发了

对人的内在素养的某种结构性的追求,所以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

描述,“信息素养是进入21世纪的通行证”,“信息素养是信息社

会公民的基本素养”,“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是培养信息素养”……,

那么什么是信息素养呢?本章将梳理信息素养的概念,追溯我国信息

技术课程的发展历史,并通过介绍国外一些国家信息技术课程的建设

状况,让大家去理解信息素养的内涵,对比、分析中外信息技术课程

发展的异同。

学习目标

本章学习目标:

?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来叙述信息素养的含义。

?了解我国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历程,能够总结出各个阶段的变化

特点。

?了解美国、日本等一些国家与地区的信息技术课程发展状况,能

够概括出各国信息技术课程发展的共性。

第一节

信息素养概念的提出与发展

围绕信息素养的概念,专家学者等研究人员众说纷纭。对相关观点的整理,既可以沿循某条线索进行,譬如依据时间顺序加以整理从中总结发现对信息素养概念认识的变化,也可以从对比的视角来进行观察,譬如,理论方面的探索与实践方面的尝试,国外的代表性观点及国内的典型认识,专家学者的认识与一线教师的定位。本节综合运用了以上提及的几种线索对信息素养的概念进行梳理。

一、国外对信息素养的认识

信息素养的概念最早是从图书检索技能演变发展而来。1974年,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Paul Zurkowski)首次提出这一概念,并把它定义为“人们在解决问题时利用信息的技术和技能”。与现在的信息素养理论相比,这个定义只是一个原始雏形。

1989年美国图书馆协会(ALA,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下设的“信息素养主席委员会”在其研究的总结报告中给信息素养下了这样一个定义“要成为一个有信息素养的人,就必须能够确定何时需要信息,并具有检索、评价和有效使用信息的能力。”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这一概念迅速从图书情报界扩展到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逐渐成为信息时代的每个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

由于信息素养是对信息社会中人的信息行为能力和思维方式的整体描述的一个概念,所以国外许多学者避开对信息素养定义方面的纠缠,重视对具有信息素养的人的特征的描述,提供了理解信息素养性质的广阔视角,这种描述在以后更加盛行。1992年多尔(Doyle)在《信息素养全美论坛的终结报告》中给信息素养下的定义是:一个具有信息素养的人,他能够:认识到精确的和完整的信息是做出合理决策的基础;确定一个对信息的需求;形成基于信息需求的问题;确定潜在的信息源;确定成功的检索方案;从包括基于计算机的和其它的信息源中获取信息;评价信息;组织信息用于实际应用;将新信息与原有的知识体系进行融合;在批判性思考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使用信息。这个定义在1989年定义的基础上全面展开,因而显得更加详尽,使信息素养的内涵更加具体化。

随着教育领域对信息素养的重视,各国的研究机构和学校经过研究制定了一系列有关信息素养的评价标准,用于指导信息素养的培养工作。美国全国图书馆协会和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在1998年出版的《信息能力:创建学习的伙伴》中,给出了学生学习的九大信息素养标准,这一标准包含了信息技能、独立学习和社会责任三方面内容。随着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的渗透,信息道德等社会责任问题就引起人们的重视。这一标准明确提出社会责任问题,是对信息素养理论建构的一个突出贡献,从而进一步丰富与深化了信息素养的内涵与外延。

对信息素养的研究不仅限于理论层面,许多研究者还开展了试验研究。最著名、影响最大的当数“Big6技能”。1990年美国的Mike Eisenberg博士和Bob Berkowitz博士共同创立了一个旨在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基于批判性思维的信息问题解决系统方案,由于它为成功的信息问题解决提供了必需的六个主要技能领域,因而该系统方案又得名为“Big6技能”,其具体内容见表1-1:

表1-1 Big6技能

同时,Elsenberg博士指出要将各种孤立的信息技能有效地整合在一起,以解决信息问题,必须满足两个条件:(1)信息技能必须直接与课程内容和课程作业相关;(2)技能本身必须与逻辑的和系统的信息过程联系在一起。

二、国内对信息素养的认识

国内对信息素养的认识较有代表性的包括:

华南师范大学李克东教授提出信息素养应当包括三个最基本的要点:

(1)信息技术的应用技能:指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信息获取、加工处理、呈现交流的技能,需要通过对学习者进行信息技术操作技能与应用实践训练来培养。

(2)对信息内容的批判与理解能力:在信息收集、处理和利用的所有阶段,批判性地处理信息是信息素养的重要特征。这些素养的形成不仅要通过计算机技术技能训练来培养,还要通过加强科学分析思维能力的训练来培养。

(3)能够运用信息并具有融入信息社会的态度和能力:指信息使用者要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心,具有良好的与他人合作共事的精神,使信息技术的应用能推动社会进步。这些素养需要通过加强思想情操教育来培养。

本观点将信息素养各方面含义进行综合之后,从技能、批判思维、社会责任等方面进行递进阐述,并将信息素养的最高境界提升为推动社会进步。

南京大学桑新民教授从三个层次、六个方面描述了信息素养的内在结构与目标体系:第一层次

(1)高效获取信息的能力。

(2)熟练、批判性地评价、选择信息的能力。

(3)有序化地归纳、存储、快速提取信息的能力。

(4)运用多媒体形式表达信息、创造性使用信息的能力。

第二层次

(5)将以上一整套驾驭信息的能力转化为自主、高效地学习与交流的能力。

第三层次

(6)学习、培养和提高信息时代公民的道德、情感,以及法律意识与社会责任。

这三个层次从操作技能和评价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将信息素养进行细化,与国家教育部于1999年正式启动的第八次基础教育改革所倡导的将目标体系分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层次的基本精神相一致,恰当地体现了信息素养的基本内涵和重要外延,使信息素养的界定在当前时期趋向完善,有利于指导培养工作的具体实施。

活动1:结合教学经历,谈谈你对信息素养是如何认识的,与他人交流,比较下你们认识的差异。

2003年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推出的《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信息技术部分(以下简称“高中课标”)中指出,学生的信息素养表现在:对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对信息及信息活动的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与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遵守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并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给出了多达11条的较为详细的描述。由此,我国信息技术课程中所强调的信息素养与最早的定义相比,其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较大的改变。

活动2:对信息素养的认识见仁见智。借助文献,查找更多的关于信息素养概念的界定,列举一、两种,参照教材中的做法尝试进行分析。分析时可以考虑这样几个方面:作者是从什么角度来界定或阐述概念的?为什么要选择这种描述方式?这种描述的优点或特点是什么?(一般而言,作者在界定概念时会进行相关的说明,可以依据这些说明对自己找到的概念进行分析,从而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意图)

拓展阅读

信息素养新界说

《信息素养新界说》一文中指出,对信息素养从单一角度进行描述会有其不可忽视的积极意义和不可避免的局限性,所以建议超越单一视角对信息素养进行界说:1.从技术学视野看,信息素养应定位在信息处理能力

在从计算机素养向信息素养转型的过程中,最初对信息素养的研究几乎都认为其核心问题是对信息的处理能力,其内涵包括从采集信息到发布信息的整个处理的流程。当然,可以肯定地说,信息素养也缺不了信息处理能力,信息处理能力是人的信息素养的基石,信息处理过程也是信息素养培养的主要载体。

2.从心理学视野看,信息素养应该定位在信息问题解决

从信息问题解决的观点研究信息素养,显然比只从信息处理过程谈信息素养上升了一个台阶。从问题解决出发进行信息技术教育,更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力以及自我反思与监控的能力。通过问题解决活动,学生也可以间接乃至直接参与到社会生产、信息技术革新等各项活动中去。

3.从社会学视野看,信息素养应定位在信息交流

把信息交流作为信息技术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融入到信息处理与信息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极大地拓宽了信息技术教育的范畴,并且把信息技术教育从局限于个体活动的误区中解放出来,进入到群体活动中来。信息技术教育由此带有了社会性、互动性,从社会学意义上提升了信息技术教育,使得信息技术教育成为真正的信息时代的教育活动。信息交流不仅可以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交流技术与技巧,更主要的是促进了学生在信息时代的社会化,在中小学生由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的过程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4.从文化学视野看,信息素养应定位在信息文化的多重建构

在文化学的意义上重新认识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一个鲜明的事实被揭示出来:基础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教育已经摆脱了单纯技能训练的巢臼,从形态到内涵都实现了本质的升华,走向了文化素养的教育,已经与基础教育阶段的其它课程具有很好的可比性。

信息技术教育所指称的信息文化,并不是孤立于技术、孤立于各种信息活动的;信息技术教育不是上述四个方面的简单叠加,而是从信息处理到信息文化的不断升华。信息素养的科学结构,也不是能简单界定为单纯的信息活动的某个方面或某个环节,而是建立在上述四

个层面相互融合基础上的健全人格塑造;其中,信息处理是基础,信息问题解决是关键,信息交流是根本,信息文化是导向,四者相互依存并构成一个统一而丰满的整体。

(摘自张义兵,李艺. “信息素养”新界说.教育研究,2003(3)) 第二节

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历史

关于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历史,有多种不同的阶段划分方式。观察的视角不同,课程发展过程的阶段划分也相应不同:按照发展的规模可以将课程发展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即起步阶段、逐步发展阶段和全面发展阶段;从技术角度出发,可以划分为单机和网络两个阶段;从信息技术向基础教育渗透的广度与深度来观察,可以分为信息技术仅作为学习对象、信息技术不仅作为学习对象还是各科学习的工具和信息技术全面影响教育理念并导致教育体制、教育模式、教育思想、课程设置、教育方法、教育评估等全方位改革三个阶段1。根据信息技术课程观念的变化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即“计算机文化论”、“计算机工具论”、“计算机文化论”的再次升温、“信息素养”等2。

信息技术课程产生的原始动因是信息技术的发展,所以要准确认识课程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变化,首先需要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背景,然后关注在此背景下,世界范围内对信息技术(计算机)教育的认识。这些都影响着我国对信息技术教育的理解和践行,影响着历次教学纲要中对课程目标和内容的规定。据此,梳理工作将涉及以下方面:技术发展背景、国内外对信息技术教育的认识、我国信息技术课程或教学纲要中对课程目标和内容的规定、存在问题与相关研究、阶段分析等,并根据需要有所侧重,以期客观地发掘信息技术课程观念的发展脉络。

一、计算机文化论

时间跨度: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

(一)技术3发展背景

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在美国问世,它的占地面积为170平方米,重量达30吨,体积为80立方米。与现在的个人计算机相比,它绝对是一个庞然大物。早期的大型计算机多与其类似,体积庞大,且对工作环境如温度等条件要求较高。所以,大型机最初主要是在科学研究领域发挥作用。自70年代计算机开始向小型化、微型化方向飞速发展,1974年第一代微型计算机问世。70年代中期以后,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进入大规模集成电路阶段,微型计算机的研制和发展使电子计算机体积越来越小,功能日益提高,价格日益降低,个人计算机开始大批进入市场,但还没有占据主流位置。

在计算机的操作上,最初的计算机是根据0和1的不同进行纸带穿孔,以表达特定含义,此种方式只有极少数专家能够掌握,对其他人来说无异于天书。1981年,IBM公司请求微软公司为其个人计算机开发操作系统,新的操作系统被称为磁盘操作系统即DOS,也就是

1我们曾以信息技术课程发展历史的梳理问题就教于郭善渡老师,郭老师在回复邮件中表达了他的看法,即如文中所述。

2王吉庆.中小学计算机课程的沿革与反思.课程?教材?教法,2000(1) 另外,王吉庆在《信息素养论》一书中对信息素养的不同流派进行了梳理,包括“计算机文化论”、“计算机工具论”、“信息与微电子教育”、“多媒体文化、超媒体文化与网络文化”、“信息素养”等五个流派,可以认为这种流派的划分与前文的四个阶段大致相似。参见:王吉庆,信息素养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128-141.

3本部分关于技术的讨论主要是指计算机技术,限于篇幅及本文讨论的重点,对信息技术的其余部分暂不予关注。

我们通常所说的字符操作系统。使用字符操作系统意味着需要在字符界面下通过键盘输入字符命令来指挥计算机工作,而且只有一条命令执行完毕才能输入另一条命令(即单线程、单任务)。大多数操作需要在程序的支持下工作,而程序一般都比较复杂和庞大,因而程序的编制需要具备精深计算机技术的人才能进行。所以当时是否能够编写程序,是否能够对程序查错、测试与修改,就成为能否使用计算机的关键。

(二)国内外计算机教育的发展及认识

计算机应用于教育领域的过程开始于60年代,但在最初的时间里进展较为缓慢。在计算机微型化发展的过程中,随着教育教学中计算机应用的增多,人们开始关注计算机教育。

1981年,尹尔肖夫(Ershov)在第三届世界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WCCE)的报告《程序设计是第二文化》中,把阅读和写作能力看作第一文化,把阅读和编写计算机程序的能力比喻为第二文化。他指出,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和普及,人类只有第一文化就不够了,必须掌握阅读和编写计算机程序的能力。并预言在不远的将来,通常的程序设计将被每一个人所掌握。“计算机文化论”由此形成,程序设计也得以确立其在计算机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自1978年始,我国的中学计算机教育从无到有得到了迅速的发展。1978年到1981年期间主要是各学校自发探索,计算机教育采取的主要形式是校内课外兴趣小组及校外学习小组,教育内容主要为基本的BASIC语言及简单的编程。最早开展这些活动的组织包括上海儿童活动中心、青少年科技活动站、北京景山学校等。

1982年,根据世界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的发展需求和趋势,我国教育部决定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等五所大学的附中试点开设BASIC语言选修课。自此,计算机课程正式进入中小学,意味着我国中小学计算机课程和计算机教育的开端。

1982年至1983年,我国中学计算机选修课的主要内容包括BASIC语言及简单的编程,另外还涉及少量的计算机发展史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计算机的基本原理等硬件方面的基础知识。此时的计算机教学使用的教材是各地教师根据1982年的计算机选修课教学大纲自己编写的,而且多数自编教材是从大学BASIC语言的教材中直接移植过来的。

(三)教学纲要中关于目标和内容的规定

1984年《中学电子计算机选修课教学纲要(试行)》(以下简称“1984年‘纲要’”)中规定,计算机选修课的目标是:“初步了解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和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掌握基本的BASIC语言并初步具备读、写程序和上机调试的能力;逐步培养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目标描述中不难看出,受“计算机文化论”的影响,课程目标中充分体现出对语言学习及与之相关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视。

1984年“纲要”中规定,计算机选修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学习程序设计语言(以BASIC 语言为主)。BASIC语言是当时的必然选择,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是由于国际上包括国内对程序设计的重视;其二是在我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发展初期,所装备的机器不能运行应用软件,只能适应于教授BASIC程序设计语言;其三,由于计算机教师队伍处于建设的初级阶段,一时之间不会有足够的计算机专业人员参与这项教育活动。据统计,到1982年底,全国从事计算机教育的教师仅有20人,所以,许多学校都要从相近学科中转移部分教师力量,而这些教师的知识背景也成为决定教学内容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教师很少有机会接受培训以更新知识结构,只能适应教授BASIC这种程序设计语言。

(四)发现问题与相关研究

“计算机文化论”阶段对于我国早期的计算机教育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然而,由于理论建设上处于初期,实践上缺乏直接经验,所以相当一部分人将计算机教育等同于学习程

序设计,在教学中甚至异化为对BASIC语言的学习。

当时计算机教育的相关研究者也开始认识到这一问题。譬如郭善渡指出应当正确认识和处理计算机语言教学中的“语言-思维”、“语言-程序”的关系。针对多数计算机课程的教材都是以语言为线索来组织内容的状况,他指出教材编写时应当“以程序设计为主线,语言为承载”,并根据这一思想编写了教材。

(五)阶段分析

这一阶段,信息技术处于发展初期,尚属于精英技术。建立在精英技术之上的信息文化也只能属于精英文化,势单力薄,影响范围较小。这就意味着“程序设计是第二文化”的倡导并非是信息文化已然发展到一定程度对教育或课程的必然要求,更多的是一种基于对计算机技术状态的敏感以及对计算机未来发展的设想进行的“号召”亦或提前“准备”,对未来的预料及估计的准确程度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对技术、对文化的认识,从而影响到对课程的认识及定位。由于“准备”是围绕人脑与计算机工作原理的相通性展开的,所以当时的计算机课程目标被定位在了解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以及培养逻辑思维能力上,能够实现目标的课程内容自然圈定在程序设计的范围之内,在我国由于受到师资、设施等条件的限制,教学的主要内容只能是BASIC语言。

按照尹尔肖夫的倡导,这一时期对人的内在品性的要求可以看作是计算机素养4,其核心是程序设计能力,强调逻辑思维能力,强调利用算法解决问题的能力。理想的结果应当是学生可以通过程序设计的学习学会利用算法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一点至今仍然具有借鉴意义,而且人们对算法的认识也在逐步加深与拓宽。此时的课程似乎是定位在“计算机文化”上,具体来说是定位在程序设计上,在实践中其焦点又逐步异化为程序设计语言。应当承认,“计算机文化论”是基于对当时计算机的相对狭隘的文化意义的较为准确的认识与理解,历史性地促进了计算机教育的发展,但限于当时技术的发展水平,这个认识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不足以用来指导今天的信息技术教育实践。

二、计算机工具论

时间跨度: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到90年代。

(一)技术发展背景

1.计算机的普及化发展

计算机的小型化促进了它的普及化发展,因为计算机不再需要高度控制的环境,可以离开“玻璃房”随意地放到合适的地方。到80年代初期,微型计算机开始了大规模应用时代。它走出科学研究人员的试验室,逐渐进入工厂、商店、公司、医院等等。到80年代后期,大型机的时代已经结束了,市场位置被个人计算机取而代之。

2.计算机的应用发展

此时的计算机不再仅仅应用于科学计算,而是向着成为各行各业的基本信息处理工具方向发展,比如应用于办公自动化。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也逐步开始应用信息技术来进行信息处理。专门化应用软件开始面市并日趋增多,越来越多的人无需懂得程序设计即可使用计算机。电子数据表格程序和文字处理为桌上型计算机提供了有形的价值。

3.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发展

基于图形用户界面(GUI)的操作系统已经伴随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应运而生,如我们常见的Windows系统。图形用户界面操作系统借助于鼠标、菜单、窗口以及滚动条给用户呈现

4计算机素养是指能够使用计算机及其软件来解决实际问题(Computer Literacy: The ability to use a computer and its software to accomplish practical tasks).https://www.360docs.net/doc/844901080.html,/definitions/index.html,浏览时间:2009-6-12

了一个形象直观、易于操作、交互性强的图形化界面。而且,用户界面风格统一,所有的软件系统拥有相同或相似的基本外观,如都包括窗口、菜单、工具条等。用户只要学会其中之一,就不难掌握其它软件,从而降低了用户学习的难度。

(二)国内外计算机教育的发展及认识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使用计算机和编制程序不是一个范畴的概念。信息社会中计算机将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人们必须学会使用,但不是必须学会编程,因为现成的软件可以提供计算机在各个方面的应用。而且,已经有一些制作系统可以不用程序设计语言直接制作教学软件。这种观念的变化,促使许多教育家提出计算机文化应该从教程序设计语言为主转向将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普及计算机教育就是把计算机作为一种资源、作为一种工具来掌握。

在1985年召开的第四届世界计算机教育大会上,英国专家明确提出应当把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来应用,这一观点得到普遍的认同。会议还明确了计算机教育的研究重点已明显地由高等教育转向普通教育。计算机教育与基础教育的结合已是一种历史的必然。

在本次大会上,美国约翰?霍普金斯(John Hopkins)大学的亨利?贝克(H. Becker)报告了学校计算机在教学中使用的第二次全国范围内的情况调查。调查表明,自1983年第一次全国调查以来,计算机在中小学的拥有量得到迅速发展,计算机的使用包括辅助教学、教程序设计、发现学习、文字处理等。无论中学还是小学,计算机教师们对计算机在学校中应该作为工具的看法的比例,由1983年的10%上升到30%。“作为工具”并不意味着单纯地用于辅助教学,而是包括把计算机作为改进教学和语言的基本技能和方法、作为学习有关计算机本身的资源、作为学生完成学业任务的工具等。总的来说,就是强调应用。

这一阶段,我国的计算机教育经过几年的发展情况逐渐好转。邓小平的一句“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做起”5,对计算机教育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于是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在中小学推广计算机教育的高潮。据粗略估计,到1985年底,全国中小学拥有微型机大约3万余台,各省市80%的重点中学具有10台左右的微型机可供学生使用,经短期培训已有专职及兼职计算机教师近万名。1986年,开设计算机课的中学共3319所,占学校总数的3.6%。到1989年,开展计算机教育的学校已经达到7081所,所占比例也升至7.7%。这些数据都反映了我国计算机教育的迅速发展。

(三)课程纲要中对课程目标和内容的规定

1987年《普通中学电子计算机选修课教学大纲(试行)》(以下简称“1987年‘大纲’”)规定计算机课程的教学目的与要求是:“使学生初步了解电子计算机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锻炼学生应用电子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及创造性思维能力。通过电子计算机选修课的教学,要求学生初步了解电子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及系统构成;会用一种程序设计语言编写简单程序;初步掌握电子计算机的操作并了解一种应用软件的使用方法。”

据1987年“大纲”要求,课程目标依然强调逻辑思维能力,但已经开始关注计算机使用能力、语言使用能力等。

1987年“大纲”对教学内容的相应规定是:(1)电子计算机概述:电子计算机简介、电子计算机基本原理和系统构成。(2)程序设计语言(以BASIC为主)。(3)电子计算机操作与应用:电子计算机操作、应用软件介绍(数据库、电子表格、字处理,任选一种)。

就内容来看,1987年“大纲”在1984年“纲要”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了国内外电子计

51984年2月16日元宵节,邓小平同志参观上海中华福利会儿童计算机活动中心,李劲和丛霖两位小学生向邓小平同志作计算机操作表演,邓小平同志看完表演后,拍着李劲的肩膀连连称道,并指示“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做起”。

算机教学方面的有益经验,根据我国普通中学的实际情况对原“纲要”进行了必要的调整,保留了原“纲要”中的基本内容,适当地降低了对程序设计技巧部分的要求,增加了电子计算机应用方面的内容。实际上,这一时期计算机教学在理论宣传上已经开始强调应用。但限于当时硬件设备、应用软件、师资力量等具体条件,在教学内容的规定上仍然以BASIC语言为主,不过相应增加了应用软件。

1994年《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1994年‘纲要’”)中对中学与小学计算机课程的教学目标进行分别规定,其中中学目标为:“认识计算机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作用以及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了解电子计算机是一种应用十分广泛的信息处理工具,培养学生学习和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初步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培养学生逐步学会使用现代化的工具和方法去处理信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刻苦学习克服困难的良好意志品质,进行使用计算机时的道德品质教育。”

在“工具观”的影响下,课程目标中明确了计算机的工具性定位,强调计算机技能以及态度、道德等相关内容。

1994年“纲要”规定,计算机课程内容共包含五个模块:(1)计算机的基础知识。(2)计算机的基本操作与使用。(3)计算机几个常用软件介绍,包括字处理软件、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电子数据表格软件、教学软件与益智性游戏软件。(4)程序设计语言,包括BASIC 语言程序设计基础和LOGO语言等。(5)计算机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以及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早在1986年,我国就在小学、初中初步开展LOGO语言教学的试验,在此基础上,本次“纲要”在程序设计部分增加了LOGO语言的教学内容。

(四)发现问题与相关研究

这一时期出现的问题是,过于注重工具性,对工具性的认识却不够全面和深入。所以,计算机课程的教材越来越演变为“用户手册”,教学活动则渐显“培训班”特征。

在相关研究上,部分人对“计算机工具论”持谨慎态度。譬如郭善渡认为,“基础教育有别于职业教育。基础教育中的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不能片面地和机械地执行‘学以致用’的原则,而是必须具有文化的和素质养成的意义。正是由于计算机不仅是工具,而且具有明显的文化特征和意义,所以它才有可能和有必要成为中小学生的学习对象,并将逐步发展成为中小学的一门基础课程。”他吁请大家正确认识和处理“文化——工具”、“基础——实用”的关系。应当说在“计算机工具论”盛行的情况下,能够清醒、理智地看待计算机教育,认识到其必须具有的符合基础教育意义的价值,尤其是对计算机所具有的文化特征和意义的关注,对于正确理解“计算机工具论”,对于把握计算机教育的发展走向,乃至我们今天的研究,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借鉴价值。

(五)阶段分析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及渐趋大众化,信息文化的势力渐长及影响范围的逐渐扩大,计算机应用市场上专门化应用软件的日趋增多,这一切都让人们深切感受到计算机被普遍应用的可能,于是开始重新审视计算机的定位及计算机课程的教学内容。明显的变化是课程目标中明确了计算机的工具性定位,强调计算机应用。课程内容则相应转向了关于计算机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操作以及常用软件的学习。按照国家文本中对课程目标的规定,这一时期对人的内在品性的要求已经涉及到以计算机为工具进行信息处理的意识、能力与态度,不妨称之为计算机工具素养,其核心是工具应用能力。

继“计算机文化论”之后,“计算机工具论”是对课程意义认识的一次升华,它对学以致用的倡导在推动计算机课程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是课程发展和促进课程认识的一个重要阶段。由于当时信息文化辐射形成张力的不足,导致人们对计算机课程的认识走向偏狭,

因此将其定位在工具上也在所难免。

三、“计算机文化论”再升温

时间跨度: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到世纪末。

(一)技术发展背景

就操作系统而言,1985年5月微软的Windows1.0版就问世了,但用户还不适应这种操作系统。1987年Windows2.0版面市后,情况也没有多大的改观。直到1990年5月微软正式推出了Windows3.0版本,并耗费巨资为其宣传,人们才开始接受这种比较成熟的系统。至此,图形用户界面被大多数操作系统以及应用软件所采用,再加上“所见即所得”的编辑方式,使人-机交互越来越接近人们的自然经验。更多的人开始习惯使用如文字处理、电子报表、图形图像处理等工具软件,并日渐熟练。这些变化加快了计算机应用的普及。计算机技术不仅越来越接近人们的自然经验,并借此接近了公众,有人认为,它还在重新创造着人类的自然经验。

(二)计算机教育的发展

随着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与广泛应用,“计算机文化”被旧话重提,不过此时“计算机文化”的内涵已经不等同于尹尔肖夫的倡导。比如,相继出现的“多媒体文化”、“网络文化”等概念就是新文化观发展过程中阶段性的产物。

丹麦皇家教育研究院的高级讲师安德森(B. B. Andresen)在题为《有超媒体文化才是有文化:读写算与多媒体文化是基本的技能》的论文中提出,在信息时代文化包括六个方面:阅读文字消息的能力、书写文字的能力、理解数字与进行计算的能力(定量能力)、(不以英语为母语的人能够)以英语进行沟通与会话的能力、媒体文化(能够破译与理解那些由电视、电影以及录像等电子媒体所传播的消息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计算机文化(利用计算机技术手段进行沟通与会话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并且他引用希格顿(Higdon)的话“超媒体文化可以定义为使用超媒体光盘以及网络服务作为解决问题与互相沟通的方便工具的能力”。费尔莫(Fillmore)在其论文《因特网:文化的最后与最好的希望》中指出:“超媒体文化使得学习者超越了只是信息的接收器与处理器的情况,而成为多媒体内容制作过程的参与者。学习者不再需要保持对于自己的体验与看法的沉默。利用新媒体,学生能够制作文章、说明、声音、视频图像等,并且参加不同的讨论论坛并且加入他们的进一步解释。”从这些观点中可以看到,计算机文化的观念逐渐向着信息技术的使用能力转变。

我国的计算机教育也逐步得到重视,这一点可以从国家层面的举措上得到印证。如1992年教育部决定将“全国中学计算机教育试验中心”改为“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并明确将该中心作为基教司领导下的计算机教育研究机构。又如1994年10月发布的《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中,首次提出了计算机课程将逐步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的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性学科的观点……所有这些都表明计算机教育正在或已经得到认可和重视。勿庸置疑,这些举措都实际性地推动了计算机教育的发展。

(三)课程纲要对课程目标和内容的规定

1997年《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1997年‘纲要’”)中进一步将初中与高中计算机课程的教学目的进行区分,其中高中阶段的目标为:“使学生了解计算机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作用以及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培养学生学习和使用计算机的兴趣以及利用现代化的工具与方法处理信息的意识;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具备比较熟练的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良好的计算机使用道德以及与人共事的协作精神等。”

随着对计算机认识的加深,课程目标中趋向重视信息意识,强调信息能力及合作精神,

这都充分说明了人们在理论认识上的提升。另外,本次“纲要”中去掉了逻辑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法。由于国际上对该问题的认识尚未统一,所以“纲要”进行了相应的修改,从而避免了计算机教育对于学生认知能力与持续发展有没有积极影响的学术争论出现在正式文件中。

1997年“纲要”修订稿中,中学计算机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十个模块,分为基本模块、基本选学模块和选学模块三个层次。

基本模块:

模块一:计算机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

模块二:微机操作系统(包括DOS和WINDOWS)的操作与使用

模块三:汉字输入及中西文文字处理

基本选学模块

模块四:数据处理与数据库管理系统

模块五:电子表格

模块六:LOGO绘图

模块七:多媒体基础知识及多媒体软件应用

模块八:INTERNET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

选学模块

模块九:常用工具软件的应用

模块十:程序设计初步

根据技术的发展,本次“纲要”中增加了部分内容,如WINDOWS操作系统、网络、多媒体、常用工具软件等,另外对程序设计语言模块等也做了相应的调整。

与前面的“计算机文化论”、“计算机工具论”相比,这一阶段不属于一个独立的阶段,应当属于一个较为短暂、认识上处于爆发状态的过渡时期,更准确的说应当是下一个阶段的前奏或序曲,对人的内在品性的要求已经开始向信息能力的方向发展,实现着向信息素养的接近。

四、信息文化观

时间跨度:从20世纪末至今。

(一)技术发展背景

这一时期,信息技术已然高度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信息技术不再是简单的技术问题,它越来越成为一种文化,一种基于信息技术的文化,一种走向大众的文化。它在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生产等各方面的渗透和影响就是最好的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二)我国对计算机教育的认识

伴随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素养”一词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在计算机教育领域日渐升温,在基础教育、终身教育等领域也得到较多的关注。围绕这一名词引发了广泛的探讨。在此过程中,计算机教育开始向信息技术教育转型,培养信息素养也逐渐成为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

1999年,在国家层面的几个相关文件中,开始出现“信息技术课程(教育)”的字样,如1999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发[1999]9号发表)中要求“在高中阶段的学校和有条件的初中、小学普及计算机操作和信息技术教育”(第十五条)。又如1999年11月26日,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发出《关于征求对<关于加快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建设的指导意见(草案)>修改意见的通知》。2000年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2000年‘纲要’”)中将“计算机

课”改为“信息技术课”,再次明确了名称的改变,意味着计算机课程向信息技术课程的转变。正是在这个意义上,2000年被看作是信息技术课程的“元年”。

(三)课程纲要及标准对课程目标和内容的规定

2000年“纲要”中关于高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目标的描述是:“使学生具有较强的信息意识,较深入地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及其对工作、社会的影响;了解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及网络的基本知识。能够熟练地使用网上信息资源,学会获取、传输、处理、应用信息的基本方法;掌握运用信息技术学习其他课程的方法;培养学生选择和使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自主学习、探讨的能力,以及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能力;了解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培养了解思维能力;通过与他人协作,熟练运用信息技术编辑、综合、制作和传播信息及创造性地制作多媒体作品;能够判断电子信息资源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树立正确的科学态度,自觉地按照法律和道德行为使用信息技术,进行与信息有关的活动。”

课程目标中关于信息意识、信息处理、信息活动等提法,彰显着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也体现出培养信息素养的目标。由于信息技术教育领域刚刚形成信息素养的观念,在对信息素养的理解上不够成熟,所以上述目标尽管较之以前的课程目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相对接近2003年高中课标的认识,但是由于不够深入,更多的停留于简单理论层面,所以上述目标描述在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中没有较好地体现。

2000年“纲要”中规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为:

模块一:信息技术基础

模块二:操作系统简介

模块三:文字处理的基本方法

模块四:网络基础及其应用

模块五:数据库初步(选修)

模块六:程序设计方法

模块七:用计算机制作多媒体作品(选修)

模块八:计算机硬件结构及软件系统

与课程目标相比,课程内容的规定仍然体现了计算机教育时代的许多思想,虽然名称改变,但内容上除了“信息技术基础”代替了“计算机基础”,其他部分与计算机教育时代的内容基本相同,不过是随着技术、时代的发展又增加了关于网络等方面的相关知识。在教学实践中,一线教师们也普遍反映课程内容相对重视信息加工,对信息获取与应用等内容关注不够。

2003年高中课标明确提出,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详见本书第一章第一节。

从历次指导纲要及课程标准中,明确感受到的趋势是:信息技术课程目标渐趋强调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合作与协商,及伦理道德问题……;高中课标中更是超越唯技术领域,着眼于技术背后的文化内涵,定位于信息素养的培养与提升。这些变化显然是根据人们对信息技术教育认识的加深及当时社会信息技术状况进行的适当调整而制定的。

2003年高中课标建议,信息技术课程包括必修与选修两个部分,必修部分只有一个模块,即“信息技术基础”,选修部分包括“选修1:算法与程序设计”、“选修2:多媒体技术应用”、“选修3:网络技术应用”、“选修4:数据管理技术”和“选修5:人工智能初步”五个模块。

在课程标准中,“信息技术基础”模块的内容建议部分由“信息获取”、“信息加工与表达”、“信息资源管理”、“信息技术与社会”四个主题组成,既暗示了某种内容组织的线索,同时真正体现出信息技术教育的内容特点。

(四)发现问题与相关研究

信息技术教育取代计算机教育已经在国家文本的层面得到了认可,然而在计算机教育基础上形成的信息技术教育应该是什么样子,其实质是什么?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制定之前,这些问题没有得到较好的解决,至少在实践中对信息技术教育与计算机教育的区别体现得不是十分明显,因而所谓的转型在某种程度上只是停留于表面。2000年“纲要”另一个屡遭质疑的地方在于,各个学段都是默认零起点,所以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会感觉到内容的重复。这既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无益于学段之间的连贯一致与相互承接。尽管我们都承认零起点选择在当时是迫不得已的,具有可取之处,但这种选择随着时代的发展已经越来越不适合教学实际。

高中课程标准出台以后,2004年9月开始在广东、海南、山东、宁夏四个实验区实施新课程,在此过程中,也不断地暴露出问题。如对课标理念的把握、对新教材的理解与应用、对教学方法的探索等等。

与此同时,相关研究中开始探索信息技术教育的实质。有学者认为要“重视对信息技术教育的文化渊源的观察,重视对信息文化的发生、发展过程的观察分析,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教育背后的信息文化教育实质,在文化教育的层面上操作信息技术教育,要清醒地看到技术是形,文化是神。”

(五)阶段分析

可以认为,在信息技术发展的驱动下,信息文化已经初现稳定与繁荣的状态,足以让人们认识到其对社会生产、生活的作用。人们也在体验信息生活的过程中开始理解信息文化。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之后,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确定为培养信息素养。作为对人的内在品性的要求,信息素养是信息文化发展至成熟期的产物,其核心是信息能力。关于信息素养,不同时期认识各异,即便在同一时期也是人言人殊。各种理解或描述中基本相同的一点是,把信息能力看作信息素养的重要组成。

至此,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经历了“计算机文化论”、“计算机工具论”、“计算机文化论”再升温、“信息文化观”等几个阶段,如果将“计算机文化论”再升温时期看作是一个过渡阶段,那么,与其他三个阶段相对应,对人的内在品性的要求则经历了计算机素养(以程序设计能力为核心)、计算机工具素养(以应用工具能力为核心)、信息素养(以信息能力为核

活动1:认真阅读教材,画出信息技术课程发展阶段的脑图或概念图。

活动2:在教材基础上,进一步查找阅读相关文献,比较信息技术课程历次指导纲要或课标在内容上的变化,并分析造成变化的原因。

拓展阅读

信息技术课程实施的文化取向研究

《信息技术课程实施的文化取向研究》一文中梳理了国内外信息技术课程实施的文化取向,比较了国内与国外的研究区别,给出了关于信息技术课程实施文化取向的几点思考与建议。

1.在课程实施的视域中研究信息技术课程实施问题。作者认为如果仅从信息技术课程角度出发论述信息技术课程实施,就会限于其学科本位。

2.在学科课程占据学校教学主流地位的当前情况下,课程实施的研究缺乏相应的学科支撑。以学科课程实施代替学科教学过程的观点,一方面可以促进课程的有效发展,另一方面也能以学科课程的实施丰富、完善和发展课程实施的理论体系。

3.信息技术课程实施的技术取向研究,为文化取向的研究提供了反思的土壤与借鉴的基

础,其技术取向的批判则为文化取向的研究提出了新的挑战与要求。

4.课程实施的文化取向问题上过于微观的研究,则很有可能使文化视野中的信息技术课程实施再次陷于技术取向的泥潭,导致了披着文化取向外衣的技术取向的身躯的存在。

5.不同类型的文化,在信息技术课程实施主体之间交融与对话,为信息技术课程实施的文化权力共享文化整合与创新奠定基础。

(摘自钱旭升. 信息技术课程实施的文化取向研究.远程教育杂志,2008(5))

第三节

信息技术课程的国际比较

20世纪50年代以来,国外各类教育改革有一个共同趋势,就是加强信息技术教育。且自90年代以来,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加快了改革进程,人们普遍认识到,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是获取知识、从事工作及现代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为此,世界各国都高度重视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工作,竞相推出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并初步形成了各自的发展特色。目前,世界范围内的信息技术课程内容已经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这是课程成熟的表现,也是学习借鉴的有利契机。

一、世界范围的信息技术教育

本部分将列举几个国家的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情况,对各个国家信息技术课程的介绍将包括课程建设过程、课程设置形式、课程目标与内容、课程相关支持(政策支持、经费保障、硬软件建设等)等几个方面,具体到每个国家时可能有所侧重。

(一)美国

1.课程开设状况

美国是世界上信息技术教育起步最早的国家,从60年代中期开始,麻省理工学院就以幼儿园儿童为实验对象,进行LOGO语言的教学实验。进入90年代后,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教育受到了更多的重视和关注。

美国是根据地方分权原则而安排课程的,大多数学校由学校董事会决定。因此美国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方式大致有如下三种:一部分学校没有系统的信息技术课程,而在数学、科学等课程中介绍有关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知识;一部分学校开设专门的计算机技术课程;还有一部分学校提供各种各样的信息与科学技术课程,包括计算机应用、程序设计、人工智能等多门选修课。但无论何种情况,均将信息素养的培养作为信息技术教育的明确目标。

2.课程目标与内容

为推动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美国国际教育技术协会、美国全国图书馆协会、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等有影响的机构自1998年以来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对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内容等进行了系统的设计与阐述。其中包括《国家学生教育技术标准》、《学生信息素养标准》、《信息技术通晓》。这些标准和方案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美国国家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和内容。

随着国家层面一系列标准的出台,各州都以此为依据,结合本地实际制定自己的标准。现以阿拉斯加州的信息技术课程为例进行介绍。

阿拉斯加州在1993年制定了全州的第一个版本的课程标准,当时确定了该州中小学教育的10个核心科目是:语文、数学、科学、历史、地理、政府和公民、健康、艺术、世界语、技术。2006年3月阿拉斯加州教育和早期发展部修订了课程标准,形成第四个版本。从技术课程内容上看,新修订版本与前一个版本基本没有什么改动。主要变化是提出了“图书馆与信息素养”的内容,具体标准为:

(1)学生应该明白如何组织信息和资源。

(2)学生应该理解和运用必要的研究过程去获取、评价、交流信息和观点。

(3)学生应该意识到对已有观点的独立判断能力取决于个人爱好和终身学习。

(4)学生应该知道信息获取的自由以及有信心根据个人需求获取信息。

(5)学生应该知道各种尊重信息资源的道德的、法律的和社会的行为标准。

与此同时,新版本也对提出的标准规定了相应的内容,其中特别强调了对图书馆的了解与使用。由此可以看出,美国阿拉斯加州信息技术教育对学生信息素养的理解有了新的、更加深入和全面的变化。

3.课程相关支持

从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软、硬条件来看,美国是世界上中小学微机总量和联网微机总量最多的国家。早在1995年,全美各级学校,包括大学、中小学、幼儿园和其它各种类型的教育机构中,就已经拥有了近一千万台电子计算机(包括终端),美国人均计算机拥有量居世界第一,学生人均占有计算机数居世界第一,在以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运用和依赖程度上,美国也居世界前列。

2005年发布的统计显示:2002年美国公立学校的生机比为4:1,学校入网率达到99%,大体实现了“校校通”。2003年公立学校的学生与上网计算机的比率4:1。学校在提供因特网接入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在线的教学教室由1994的3%增长到2003年的93%。2003年有因特网联入的公立学校中,有95%是宽带连接。2003年,处于基础教育阶段77%的学生家中都有电脑,并且有67%的家中有因特网的接入。

(二)英国

1.课程发展过程

英国是欧洲最早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国家。早在1978年,英国的“教育与科学部”就制定了第一个促进在学校教育中运用计算机等微电子技术的计划。1981年开始实施“微电子教育计划”,在各中小学普及了计算机。同年,英国学校委员会在其发给英格兰、威尔士地区所有学校的《实际课程》文件中,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较为具体的信息技术教育目标体系。1985年,英国皇家督导团发表了一份关于《5~16岁课程》的文件。该文件建议初等学校必须为儿童提供九大方面的经验领域,其中“技术”方面就包含了现代信息技术。1988年颁布的教育改革法出台了国家课程标准,强调学校教学方法的改革和信息技术的应用,要求在中小学的技术课程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应用计算机和录音、录像等其他各种现代媒体技术来支持学习。

1990年公布的新的技术课程目标有了一系列明显的变化:“技术”课程更名为“设计与技术”,原来有关“计算机和媒体技术”的内容被综合概括为“信息技术”放在突出重要的地位上。

1995年信息技术被更进一步地强调:信息技术从“设计与技术”课程中分离出来成为单列课程。国家颁布了单列的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对信息技术的教学内容与目标提出了更系统全面的要求,同时首次提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新概念,要求学校将信息技术的应用贯穿于国家的各门必修课程的教学之中。

1998年,信息技术课程又由原来的选修课改为必修课,其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

2000年,英国在认真研究新时代信息技术教育新性质与新任务的基础上,推出第三版国家课程,明确把以前的《信息技术(IT:Information Technology)》课程改为《信息与通信技术(ICT: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此时英国3.2万所中小学全部连上因特网,45万名中小学教师和900万名学生都能有机会接触和利用最先进的信息技术。

2.课程设置

英国信息与通信技术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同时也可以从精神、道德、社会和文化等四个方面促进学生的发展。课程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学习计划和结果目标。

信息与通信技术课程设置,与其他学科一样,根据学生的特定学习能力与生活经历分为四个循序渐进的学习阶段,并以此设置八个学生学业成就水平目标,对应阶段和学业成就水平目标如下:

第一学段(1~2年级)5~7岁1~3级

第二学段(3~6年级)7~11岁2~5级

第三学段(7~9年级)11~12岁3~7级

第四学段(10~11年级)12~16岁4~8级

第一和第二学段的要求较为简单,主要让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基本使用技能,形成初步的信息意识;第三学段是前期中等教育阶段;第四学段是后期中等教育学段;另外,9级为高级水平,要求学生能够为他人设计与推荐适当的软件。

2007年英国公布了新的第三学段的国家课程,其中关于课程目标的描述为:

通过信息与通信技术的学习,使所有青年学生成为:乐于学习、取得进步和成功的学习者;安全、健康和充实生活的自信个体;为社会积极做出贡献的负责任的公民。

3.课程相关支持

英国高度重视信息与通信技术在基础教育中的应用,也为此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从1998~1999年度的1.02亿英镑到2002~2003年度的4.09亿英镑,再到2006~2007年度的7.41亿英镑,这种增长显示了英国对基础教育信息化的重视。同时,在不断增长的资金的支持下,英国的软硬件设施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根据英国教育通讯与技术署所做的调查显示,英国小学2002年的生机比为8.8,2007年达到6.6。英国中学2002年的生机比为5.9,2007年为3.6。生机比表明了英国的基础教育信息化硬件设施条件在全世界是领先的。自2005年以来,英国几乎所有的中小学都联通了互联网。其中,所有计算机都联通互联网的学校比例为:小学69%,中学90%。超过一半的计算机联通互联网的学校比例为:小学26%,中学10%。

(三)日本

1.课程发展过程

日本政府关注信息技术教育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最初是由社会教育审议会广播教育分会于1984年发表了“微型计算机教育应用进修课程标准”。1985年又总结为“关于微型计算机在教育中的应用”,并将其作为普通学校计算机教育的基本方针,由文部省首次公布。与此同时,文部省成立了由专家组成的临时教育审议会,并在以后的咨询案中提出了教育所面临的最重要课题是国际化和信息化的观点以及有关信息教育的三条原则。

1986年4月临时教育审议会提出要把“信息运用能力”摆到与“读写算”同等重要的位置,在学校教育活动中加以培养。临时教育审议会在其向政府提交的四次咨询报告中,一再强调教育要适应信息化社会,提出教育要“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教育应当承担的任务在于“积极、认真地培养学生具有应用信息的能力”。

1988年,为了进一步明确培养信息运用能力的重要性,文部省修改了物理教学大纲,在初、高中教学中增加了有关计算机学习的内容。1989年3月,文部省修改了教学大纲,要求从小学起就实行信息技术教育。同年4月,文部省又在“现行学习指导要领”(相当于我国的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要以计算机有关内容为中心展开信息教育,并要求在初中阶段“技术·家庭科”中开设《信息基础》选修课,共约20~30学时。

1991年7月,文部省公布了《信息教育指南》文件。该文件指出,“信息运用能力”应包括四方面内容:

(1)信息的判断、选择、整理、处理的能力和信息的创造、传递的能力。

(2)对信息社会的特性和信息化对社会及人类影响的理解。

(3)对信息重要性的认识和信息的责任感。

(4)掌握信息科学基础和信息手段(特别是计算机)的特性、基本操作。

1996年,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在题为《展望21世纪我国教育》的咨询报告中强调了系统实施信息教育、通过使用信息设备和通讯网络改善学校的教育质量的必要性,并重新定义了“信息运用能力”。认为“信息运用能力”主要是指能够主动地选择、运用信息和信息设备并积极地创新信息体系的基本素质,同时提出了信息教育的三大目标:

(1)培养信息运用的实践能力。

(2)具有一定的对信息科学的理解力。

(3)养成一定的参与信息社会的态度。

1997年11月,日本中央教育部审议会公布了面向21世纪的《关于改善教育课程基准的基本方向》的文件,指出从小学到高中都应开设信息技术课。当然,各级学校在培养信息应用能力方面有着不同的课程设置和要求:小学开设“综合学习时间”,并把它作为学校正式的教育课程之一。初中要把现行的“信息基础”选修课改为必修课。高中阶段开设“信息”课。该课设有三门科目:信息A、信息B和信息C。同时,文部省还规划,所有的初中、高中、特殊教育学校到2001年、所有的小学到2003年实行网络化,以构筑信息通信环境及信息活用环境。1998年,日本在高中普及信息教育的基础上,确定在初中阶段增设“信息技术”必修课,并要求小学、初中、高中各个阶段都要积极利用计算机等信息手段进行教学。

2008年12月日本文部科学省公布了新的学习指导要领,其中对高中信息学科进行了修改,将现行的高中信息学科必修科目“信息A”、“信息B”、“信息C”改为“社会与信息”与“信息科学”,学生在其中选一个科目进行学习。新的学习指导要领于2013年开始实施。

2.课程目标与内容

根据2008年公布的新的学习指导要领,高中信息教育课程的总目标是:让学生掌握运用信息及信息技术的知识与技能,培养关于信息的科学观点与方法,理解信息与信息技术在社会中发挥的作用与影响,培养在社会的信息文化发展中能够自主应对的能力和态度。

具体到“社会和信息”、“信息科学”又有不同的目标与内容规定。

“社会和信息”科目的目标:使学生理解信息的特征和信息化对社会的影响,能够正确运用信息设备和信息通信网络收集、处理、表现信息的同时培养学生有效交流的能力和积极参与信息社会的态度。

“社会和信息”科目的内容:

信息的运用和表现:包括信息和媒体的特征、信息的数字化、信息的表现和传递。

信息通信网络与传播:包括交流手段的发展、信息通信网络的构成、信息通信网络的运用与传播。

信息社会的课题与信息伦理道德:包括信息化对社会的影响和课题、信息安全的确保、信息社会中的法与个人的责任。

构建理想的信息社会:包括社会中的信息系统、信息系统和人、信息社会中问题的解决。“信息科学”科目的目标:理解支撑信息社会的信息技术的作用和影响,学习在发现和解决问题中有效运用信息和信息技术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在信息社会发展中的自主能力与态度。

“信息科学”科目的内容:

计算机和信息通信网络:包括计算机和信息处理、信息通信网络的构成、信息系统的机能和提供的服务。

解决问题和运用计算机:包括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问题的解决和处理程序的自动化、

模型化和模拟。

信息的管理和问题解决:包括信息通信网络和问题解决、信息的存储管理和数据库、对问题解决的评价和完善。

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信息伦理:包括社会信息化和人类、信息社会的安全和信息技术、信息社会的发展和信息技术。

3.课程相关支持

日本对信息技术教育一直高度重视,这一点在日本国家相关政策、经费投入等方面都有明显的体现。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文部省提出一项九年行动计划,拟为全部学校配备多媒体硬件和软件,训练教师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以支持先进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1994年又建立了“百校联网工程”。1999年1月,文部省制定了公立学校因特网联接计划,规定到2001年所有的公立中小学都连接入网。12月,日本政府制定了《教育信息化实施计划》,提出到2005年,全国中小学所有的科目都要实现计算机和因特网授课。

2001年1月,日本政府内阁设立的IT战略本部制定了“e-Japan战略”,提出了5年后使日本成为世界信息技术最先进国家的目标,这体现了其对信息技术教育的高度重视。2004年日本政府进一步公布u-Japan政策,目标是2010年成为世界最先进的信息与通信技术国家并领先全球。

2005年是2000年开始的日本新千年计划中“教育信息化”计划的目标实现年,日本文部科学省2005年12月发布的“关于学校中教育信息化现状的调查结果”表明,公立中小学的网络接续率基本上接近100%,普通教室LAN的接续率平均达到48.8%。小学的生机比为9.6,初中为6.9,高中为5.5。与2004年度(截至2005年3月31日)的生机比(小学为10.1,初中为7.1,高中为6.2)相比,有了一定的发展。参见表1-2。

表1-2日本学校计算机等环境设备配备情况统计表

为加快基础教育信息化的脚步,实现e-Japan战略的目标,日本文部科学省等部门于2005-2006年采取了系列举措。如文部科学省发表“面向e-Japan战略目的实现——教育信息化推进行动计划”,计算机教育开发中心开展“2006年产业协助信息教学实践事业”活动,举办“信息技术学校”等。

除了在政策上积极扶持和调整外,日本在资金上也大力投入。1997年、1998年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预算分别为18亿、30亿日元。2000年、2002年、2003年度教育用计算机的配备资金分别为1760亿、1960亿、2010亿日元,增幅很大。

(四)印度

1.课程发展状况

1984年,印度电子局和人力资源开发部联合发起一项名为《学校计算机扫盲与学习》(Computer Literacy and Studies in Schools,简称CLASS)的试点项目,旨在通过以传递经验的方式使学生熟悉计算机及其应用,具体包括三个部分,即计算机基本知识和应用的普及、计算机辅助学习和基于计算机的学习。这一项目最初主要在11和12年级中开展,后来由各邦政府自行决定,逐步推广至其他年级。

进入20世纪90年代,印度的中小学就先后开设了计算机课,尽管在教学方式、教学内容上还处在随意、混乱的状况,但少年儿童已感受到了信息高速公路的快捷、方便。

2000年,印度政府决定将信息技术教育引入全国性课程框架,发布了《国家学校教育课程框架》和《学校信息技术课程指南和大纲》,结束了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混乱和随意状况,为学校信息技术教育顺利、有效地开展提供了指导书。这同样标志着印度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2.课程开设状况

从整个基础教育阶段来说,信息技术课程设置有两种情况,一是单独开设信息技术课。如一至十年级开设专门的信息技术必修课程,十一和十二年级开设名为计算机科学课的信息技术课,是一门选修课。需要说明的是,如果学生在一至十年级达到了《十年级信息技术能力标准》规定的水平,可以不选修计算机科学课;二是将信息技术课整合到其他学科中。

由于存在着区域间不均衡的现象,因此公立和私立学校之间、城乡学校之间的信息技术课程在设置上呈多样化。如:学校统一开设信息技术课;学校开设计算机课,但有专业技术人员对师生使用信息技术情况进行帮助和指导;学校信息技术课时间由学生自己支配;一些私立学校信息技术课没有被整合到日常课程中,也不是作为独立的学科而存在。

3.课程目标与内容

根据2000年的《国家学校教育课程框架》和《学校信息技术课程指南和大纲》的相关规定,通过学校的信息技术课程学习,学生应该实现如下几方面的目标:

(1)基本概念和操作。了解信息技术系统的操作和功能,并能够熟练应用。

(2)社会与道德问题。在日常生活中利用信息技术,并负责任地利用系统、设备和软件。

(3)信息技术工具。利用信息技术所包含的一系列工具改善学习、提高生产力和创造力,创造出具有创新价值的、可以与他人共享的作品。

(4)通讯工具。利用信息通讯技术与同伴、专家和他人协作、互相配合、发表作品。

(5)技术研究工具。利用技术为本的研究工具去查找和收集与研究任务相关的信息,对来自不同来源的信息要加以分析和评价。

(6)问题解决工具。能够利用技术解决现实生活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学校信息技术课程指南和教学大纲》详尽列举了不同学校阶段中学生的预期能力和各种活动。其中,初小阶段的能力包括基本概念和操作、社会道德问题和信息技术工具三个部分,高小阶段、初中阶段的能力都包括基本概念和操作、社会道德问题、信息技术工具、通讯工具、技术研究工具、问题解决工具六个部分,根据学段的不同,每个部分都有不同的能力要求描述。以初小为例:

在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层面:学生可以用基本的词汇就信息技术的组成进行交流;可以使用基本的技术词汇如鼠标、键盘、打印机、虚拟键盘、软驱、光驱、CPU等等,可以使用输入和输出设备操作计算机;可以使用正确的专业术语进行技术内部操作的交流,可以应用基本的词汇,如驱动器、RAM、ROM、处理器、调制解调器、界面等等;可以进行带有技术成分的功能性操作,有效地使用键盘和鼠标,并利用多媒体资源,使用教育软件。

在社会和道德问题层面:能在教室中进行合作学习,与其他学生分享资源,尊重他人的

隐私和知识产权;使用信息时能正确地标注信息的来源,能维护系统的安全,防御病毒。

在使用信息技术工具层面:会使用文件和文件夹,能够使用LOGO语言编程,使用绘图工具做演示和绘制故事图,能为图画填充颜色,能使用文字处理软件及其编辑功能。

《学校信息技术课程指南和教学大纲》指出,各个学校可在大纲的框架下,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不同特点,灵活地将信息技术领域的知识、技能和道德观的教育融合到各自的课程中去。

4.课程相关支持

印度政府和职能部门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如政策制定、机构设立、资金支持等),保证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健康发展,这些都有力地推动了信息技术教育的建设。

早在1985年,时任印度总理的拉吉尔·甘地就提出了“要用电子革命把印度带入21世纪”的口号,从而引起了印度各界对IT技术的重视。1998年,印度政府出台了“信息技术行动计划”,制定了今后10年印度信息技术的全面发展规划,提出了到2008年成为“世界信息技术产业超级大国”的目标。其中与学校教育信息化有关的具体内容为:(1)用向银行低利率贷款、并分期付款的措施帮助学校和师生购买计算机;(2)运用IT技术促进远程教育的发展;(3)建立国家信息技术教育理事会,为各级学生开设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并对教师在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进行培训;(4)到2003年实现所有学校计算机联网;(5)建立SMART学校,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技能和价值观;(6)在各学区开展运动,普及全民素养。文件中还提出到2008年普及全民信息技术,其中宏伟计划就是使各级学校联上互联网。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印度政府专门成立了相关信息技术教育机构,对其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印度政府在1998年专门成立了国家信息技术与软件发展特别工作组,目的在于勾画信息技术教育发展蓝图,此外还成立了印度国家信息技术研究院(NIIT),这是全球最大的信息技术教育和培训机构之一。政府在《国家信息技术行动计划》中提出:由政府部门和工业部门合资建立全国高速网络中枢,将印度6万所国立高中用互联网连接起来,同时鼓励所有在全国性网络中枢计划的投资享有国家对基础设施部门的一切财政优惠政策。

在资金支持方面,印度在每个国家五年发展计划中都把对基础教育信息化的资助列为工作重点之一。如第九个五年计划(1998-2001)提出1998-2001年向《学校计算机素养与学习》项目下的1850所学校提供1.822亿卢比;2001-2002年度,向扩展后的《学校计算机素养与学习》项目下的3112所学校提供首批付款为7亿卢比的资金,用于学校信息化建设。又如,与社会联姻实施一些计划,以保障学校、师生在最优惠的条件下购置计算机。例如:降低个人用计算机的价格、向银行低利率贷款、大量引进特价计算机以及由IT企业和其他部门捐赠计算机等。

二、信息技术教育国际发展的特征

考察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信息技术教育状况,可以看出国际上在开展信息技术教育方面具有一些共同特征,下面分别从课程外围支持层面、课程层面进行阐述。

(一)课程外围支持层面

1.出台相关政策支持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

不少国家都制定了教育信息化乃至国家信息化发展的相关规划,这些规划在保证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同时也为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政策层面的保障。

韩国教育改革委员会于1997年末提出了《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综合计划》,该计划制定了韩国将分三个阶段实施教育信息化的综合计划。2000年韩国完成了第一阶段教育信息化的目标,2005年基本完成第二阶段教育信息化目标,从2006年开始,制定和实施第二阶段教育信息化的目标。为加快完成第二、第三阶段的教育信息化目标,韩国从2004年到2006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一、课程任务和教学目标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要考虑学生心智发展水平和不同年龄阶段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的教学内容安排要有各自明确的目标,要体现出各阶段的侧重点,要注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究的能力。努力创造条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各类学科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各学段的教学目标是:小学阶段1.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及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2.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3.能够通过与他人合作的方式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学会使用与学生认识水平相符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4.初步学会使用网络获取信息、与他人沟通;能够有意识地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发展个人的爱好和兴趣。5.知道应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系统及软件,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6.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初步了解计算机程序设计的一些简单知识。 二、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目前要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主(教学内容附后)教学内容分为基本模块和拓展模块(带*号),基本模块是对学生的基本要求,拓展模块是对学生的较高要求各区县可根据教学目标和当地的实际情况,在保证学生掌握基本模块内容的基础上,适当选取拓展模块的内容。课时安排:小学阶段信息技术课程,不少于68学时,建议102学时;上机课时不少于总学时的70%。三、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必须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本着对发展学生个性和创造精神有利的原则进行。教学评价要重视教学效果的及时反馈,评价的方式要灵活多样,要鼓励学生创新,主要采取考查学生实际操作或评价学生作品的方式。中学信息技术课程列入毕业会考试科目考试实行等级制。 四、课程教学内容小学模块一信息技术简介(1)初步了解信息技术基本工具的作用:采集信息、存储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如录音机、电话机、传真机、电视机、磁盘、光盘、照相机、雷达、计算机等。(2)从外观上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作用。(3)比较熟练地掌握键盘和鼠标器的基本操作。(4)初步了解承载信息的几种媒体;了解计算机在学习、生活中的应用。(5)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道德和责任;培养使用计算机的良好习惯。模块二操作系统简单介绍(1)掌握操作系统的简单使用方法。(2)学会一种汉字输入方法。(3)学会文件和文件夹(目录)的基本操作。模块三用计算机画画(1)学会使用基本的绘图工具;(2)学会绘制图形。(3)学会给图形着色。(4)学会编辑修饰图形。模块四用计算机作文(1)掌握一种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2)学会文章编辑、排版和保存的基本方法。(3)学会插入图片、艺术字(美术字)和表格。模块五网络的简单应用(1)了解有关网络的基本常识。(2)学会使用浏览器浏览信息、下载并保存有用信息。(3)学会收发电子邮件。模块六用计算机制作多媒体作品(1)了解多媒体素材类型。(2)学会一种常用的多媒体制作工具制作、编辑简单的多媒体作品。(3)学会展示多媒体作品。*模块七LOGO绘图(1)学会用LOGO基本绘图命令绘制基本图形;添加颜色;并组成组合图形。(2)

浅谈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

浅谈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 随着信息时代到来,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也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我是吉林省白城市的一名信息技术教师,九八年就开始教信息技术课。在我从教的这十年里,在不同年级的实际教学和与各年龄段学生的接触中,我越来越感到,小学信息技术课,要注重培养小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调动他们探索的积极性,掌握具有一般性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基本操作技巧以及能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所以我认为其落脚点是重视德育,重视基础知识,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等基础学力的培养。 我们学校的机房经历了四次大的改造。我们最开始的机房是用软盘的DOS系统,DOS系统用了几年升级为无盘95的系统,无盘95淘汰后机房又升级为有硬盘的98操作系统。今年,学校又新进了一批计算机,淘汰了98,安装上了XP系统,又进行了网络的改造,这个学期学生终于可以在信息技术课上上网了。因为早期我们信息技术课没有教材,所以我们的教学内容也就跟着这几次的机房的升级改造而变化。最早的时候,我们上信息技术课只是单纯的教孩子熟悉键盘,练习打字。等到了有操作系统了,开始接触到了一些简单的练习软件,如JP1,CAI,WPS等。后来的98、XP系统后,接触到的软件就更多了。但在众多的软件中,小学生都应该学什么呢?小学信息技术课里应该收集哪些内容呢? 在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里提到:在小学阶段的教学目标是,1、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及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2、建立对计算

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3、在使用信息技术时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使用与年龄发展相符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4、能够在他人在帮助下使用通讯远距离获取信息、与他人沟通,开展直接和独立的学习,发展个人的爱好和兴趣。5、知道应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系统及软件,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 小学开展信息技术课的主要目的是培养计算机的兴趣,使学生知道计算机的一些基本常识,初步学全计算机的一些基本操作,如开、关机、键盘、鼠标、显示器、打印机、软磁盘及其驱动器等计算机主要组成部件的简单功能与使用,指法训练与汉字输入,计算机画图、唱歌,辅助教学软件和益智性游戏软件的使用等。小学计算机课程的教学内容应以操作技能的训练和益智游戏为重点,计算机学科本身的教学内容和课时不易过多,而且要适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注意趣味性,破除学生对计算机的神秘感。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里给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安排出了六个模块。 一、信息技术初步: (1)了解信息技术基本工具的作用,如计算机、雷达、电视、电话等。(2)了解计算机各个部件的作用,掌握键盘和鼠标器的基本操作。(3)认识多媒体,了解计算机在其他学科学习中的一些应用。(4)认识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道德和责任。 二、操作系统简单介绍: (1)汉字输入。(2)掌握操作系统的简单使用。(3)学会对文件和文件夹(目录)的基本操作。

信息技术发展规划.doc

小岔乡九年制学校信息技术 教育发展规划 在新的世纪,以信息科学和生命科学为代表的科学技术的突破性进展,对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各个方面产生了越来越深刻的影响。发展信息技术教育,带动教育现代化,已成为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技术运用于学校教育,将对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学校管理乃至办学模式产生深远的影响。发展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已是时代的必然要求。《自治区教育强县实施细则》等纲领性文件都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软件、硬件建设提出了更高、更明确的要求。 学校要实现教育现代化,必须重视和优先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必须进行科学、统一的规划。学校以2006年10月自治区人民政府为我校配置机房及远教系统为契机,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发展。 一、学校现代教育技术概况 近年来,我校在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建设方面取得一定成绩,有较大规模的投入,不断探索技术更先进、理念更超前的全新的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整合之路。 全校14个普通教室,其中3个专用教室。多媒体教室由台式电脑、液晶投影仪、多媒体讲台、幕布、有线电视频道增补器、音箱等组成。卫星下载由台式电脑、液晶投影仪,远教接收系统等组成。小学部各班由实物视频展示台和34#彩电组成。 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目前由教导处负责管理,配备一名专职网络管

理员,要负责网络运行和学校电脑的维护。目前,我校28名教职员工其中专职教师27名。 二、学校现代教育技术规划 (一)总体目标与具体目标: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要“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以信息技术带动教育现代化”,并要求“科学规划、全面推进,因地制宜,注重实效”。因此,我校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全面推进现代教育技术发展,逐步完善校园信息化,扎实实施学校教育现代化,促进学校教育观念、教育管理、教育模式的现代化。 2007年—2010年的具体目标是: (1)全面加强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硬件设施和网络软件建设,做到设施完善,功能明确,作用突出。 (2)提高全校45岁以下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水平,使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更上一个新的台阶。促进现代教育技术成为课堂教学中最活跃的教育因素。 (3)完善网络教育教学资源库,提高网络教育资源共享的效率,推广课堂交互式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创新效益。 (4)加大对教师的校级培训力度,多管齐下,加强考核与监督,进一步促进教师的自我学习与提高,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更多地派出教师参加上级培训及社会上的培训。 (5)加强信息技术学科建设,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深化教学研究,

卓顶精文2019初中和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初中和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简称新课标) 一、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定位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为了适应技术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而设置的必修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为主要目标,以操作性、实践性和探究性(创新性)为特征的指定学习领域。在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领域外,各省、市、自治区在保证最低要求的基础上,在课程内容、培养目标、课时安排等方面有一定的自主权。 二、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总体价值 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的有效实施可以提高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有效开展各学科学习和探究活动、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主动进行终身学习的能力;可以拓展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所需的信息技术技能,巩固信息素养和技术创新意识;对于培养国家建设和国际竞争所需的信息技术人才、提高全社会的科技文化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奠基作用。 三、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目标 总体而言,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的课程目标为培养—发展学生积极学习和探究信息技术的兴趣,养成—巩固良好的信息意识和健康负责的信息技术使用习惯,形成—提高信息处理能力,培养—强化学生使用信息技术支持各种学习和解决各类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强调,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借助计算机和网络获取、处理、表达信息并用以解决实际问题、开展学科学习的过程;活动中理解感知信息的重要性,分析信息编码以及利用计算机等常见信息处理工具处理信息的一般过程;积极参加信息技术活动,主动探究信息技术工作原理和信息科技的奥秘。 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内容设置和选择原则 一、小学、初中、高中的信息技术教育要衔接。 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基本完成应用软件的学习;初中的信息技术教育要具有"双衔接",初中不再是零起点。关于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的内容及目标要求的衔接,参考下表: 兴趣特长应用技能信息素养技术创新 小学激发兴趣保 持学习动机 掌握常用软 件/工具的应用 技能 体验信息活 动形成信息意识 勇于质疑的 问题意识敢于尝 试的创新精神 ↓↓↓↓↓ 初中巩固兴趣发 现特长 拓展+提升 初步具备一技之 长 自主选择综 合运用 创新能力培 养,改进方案, 动手创新 ↓↓↓↓↓ 高中专业学习和 发展兴趣自选门类专 业发展 信息→知识 →智慧 某一技术门 类的设计、制作、 创造

关于加快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建设的指导意见(草案).pdf

关于加快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建设的指导意见(草案) 一、加快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建设的重大意义 人类即将跨入21世纪,信息社会已经来临,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预示着人 类经济社会生活将发生新的巨大变化,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和应用能力将 作为人们最基本的能力和文化水平的标志。以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和通信 技术为特征的现代信息技术,已在社会各个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正在改变着 人们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工作与学习方式。当今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发展信息技 术,我国如不在信息技术教育方面加快发展,就会拉大与其他发达国家的差距。 在全国中小学积极推进信息技术教育,促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教学的改 革,是贯彻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指示精神,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需要;是落实《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 需要;是面向21世纪国际竞争,提高综合国力和全民素质,培养具有创新精 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人才的需要。早在1984年,邓小平同志就指出:“计算机普及要从娃娃做起。”《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的决定》指出:“大力提高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水平和教育信息化程度。”“在高中阶段的学校和有条件的初中、小学普及计算机操作和信息技术教育,使教 育科研网络进入全部高等学校和骨干中等职业学校,逐步进入中小学。”因此,教育部决定加快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建设,是积极推进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 措施。这对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对于加快教 育现代化进程,巩固“普九”成果,提高“普九”水平;对于推动教育消费,促进 教育产业发展,为国民经济发展作贡献,都具有重大意义。 二、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若干重要问题 1.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性质与任务:信息技术课程是中小学一门知识 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工具课程,应作为必修课单独开设。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 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 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文化素养,为他们适应信息社 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学科特点、教学方法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学科特点、教学方法 一、学科特点 根据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来分析,基于信息素质教育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学科特点有如下几方面: 1.发展性特点。由于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均取得了不少突破性的成就,开辟了许多新的领域,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这就使得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具有明显的时代发展性特点。由于各地经济和教育发展不平衡,计算机硬件和软件配备及教师水平与学生的素质等条件差别较大,但不管条件差别有多大,我们都应该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角度出发,选取《信息技术课程》学科中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作为中小学的《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因为越是基础的东西越具有普适性和迁移性,也就越适应于中小学的素质教育。 2.综合性特点。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与中小学其它学科比较,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它涉及众多的边缘和基础科学,比如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哲学、美学、文学……等等,这就是说,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本来就不具备严格意义上的所谓计算机学科性,它兼有基础文化课程、劳动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特点,也兼有学科课程、综合课程和活动课程的特点。从这一特点出发,针对目前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发展的状况,我们应该淡化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学科性”,强调它的综合性。特别是小学阶段,主要是用计算机,而不是学计算机,是以计算机为工具,与其它学科或活动整合在一起,其综合性非常强。 3.应用性特点。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应该体现这样一种的教学氛围:创造尽可能多的机会(既包括课内也包括课外)让学生亲自动手使用计算机,学生只有在不断的使用过程中才能学好计算机。 4.工具性特点。以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不是一般的工具,而是“人类通用的智力工具”,所以,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学科具有工具性的特点。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严格执行“加强基础,淡化语言,注重应用,强化实践”的指导思想。 5.实验性特点。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离不开实验的学科。它的创立和发展都离不开计算机的操作。同时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也必须突出实验性的特点。因为《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性质决定了它不能离开上机实验,上机实验操作直接关系到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发展水平和教学水平。 6.趣味性特点。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趣味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计算机的趣味性,无论在哪个年级,无论什么样的教学内容都应该重视挖掘和体现《信息技术课程》的趣味性,重视激发、培养和引导学生对计算机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模式 教学内容现代化,教学方法、课堂结构高效化,教学手段多样化,学法指导经常化,能力培养始终化是新时期给我们计算机教师提出的新要求、新任务。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方法常有如下几种: 1、愉快式教学法。众所周知,指法训练是一项机械、枯燥的教学内容,可作为一项“一朝学会终身受益”的基本技能,不学又不行,如何进行教学呢?创设一种愉快的环境,让学生在玩中学,在练中学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2、分解任务法。中小学生年龄较小,自控能力较差,教师的授课时间一长,往往注意力就分散了。在备课时,将课程分解成若干个模块,每一个模块再分解成若干个知识点,每次课讲解一个模块的一个知识点,马上动手进行训练,以增强趣味性,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例如:一节课先安排3分钟的英文指法训练,接着安排5分钟的艺术字的制作内容讲解,10分钟的制作艺术字的实践训练。再安排10分钟的创作比赛,5分钟的评一评,看谁学得好、做得对。最后的几分钟时间,利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生动形象地讲解一些计算机基础知识,设置几个小问题,留待下次课前抢答,对每一个知识点,每一次讲得虽少,但日子久了,积少成多,知识的聚集就越来越多。 3、任务驱动法。把教学内容设计在一个个实际任务中,教学过程变成教师带领学生在计算机上完成实际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新的知识。

2017版江苏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纲要

江苏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纲要 (2017 年修订) 基础教育课程是国家意志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基础教育领域的直接体现,承载着教育思想,规定了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在立德树人、人才培养中发挥着核心作用。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重塑了人们沟通交流的时空观念,不断改变人们的思维与交往模式,为当代社会注入了新的思想与文化内涵。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培养青少年的信息素养,提升个体在信息社会的适应力与创造力,是基础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构建理念新颖、结构合理、内容适当、切实可行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新体系,既是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努力实现教育基本现代化的需要,也是贯彻落实国家科技发展战略、努力提高公民科学技术水平、增强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 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信息技术教育是由国家规定、地方组织开发与实施的课程。根据江苏的经济、教育发展的需要,制订江苏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纲要,旨在加强信息技术课程建设与实施、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现以国务院《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以及教育部相关文件为指导,制订本纲要。 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 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总目标的必修课程,旨在提升公民的信息素养,增强个体在信息社会的适应力与创造力,对个人发展、国力增强、社会变革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一)课程性质 1.基础性 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的基础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信息技术课程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目标,具有文化教育意义;二是在面向实际应用的过程中,要求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为培养能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创造性人才打下基础。 2.工具性 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具有较为突出的操作性和工具性,旨在使学生掌握常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及解读汇总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及解读 知识目标:掌握信息科学,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 技能目标:培养采集、加工以及发布信息等处理信息的基本技能。 情感目标:明确并接受参与未来信息社会特的道德规范与法律法规。 能力目标:能够利用信息工具和信息资源,通过评价信息、应用信息解决具体实际问题。 阶段教学目标理解为各学段各单元各课时的教学目标,要根据学生心智发展水平和不同年龄阶段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制订阶段教学目标。总体目标中的知识目标与技能目标在各阶段有所侧重,但能力目标,情感目标要贯穿本课程教学始终。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把握总体目标,又要实现具体目标,既要明确显性目标,又要重视隐性目标,既要达到终极 课程标准 一、课程任务和教学目标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要考虑学生心智发展水平和不同年龄阶段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的教学内容安排要有各自明确的目标,要体现出各阶段的侧重点,要注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究的能力。努力创造条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各类学科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各学段的教学目标是: 小学阶段 1.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及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 2.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3.能够通过与他人合作的方式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学会使用与学生认识水平相符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 4.初步学会使用网络获取信息、与他人沟通;能够有意识地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发展个人的爱好和兴趣。 5.知道应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系统及软件,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 6.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初步了解计算机程序设计的一些简单知识。 二、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目前要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主(教学内容附后)教学内容分为基本模块和拓展模块(带*号),基本模块是对学生的基本要求,拓展模块是对学生的较高要求各区县可根据教学目标和当地的实际情况,在保证学生掌握基本模块内容的基础上,适当选取拓展模块的内容。 课时安排: 小学阶段信息技术课程,不少于68学时,建议102学时; 上机课时不少于总学时的70%。 三、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必须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本着对发展学生个性和创造精神有利的原则进行。 教学评价要重视教学效果的及时反馈,评价的方式要灵活多样,要鼓励学生创新,主要采取考查学生

2021年最新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计划(新编版)

2021年最新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计划(新编版) Through the work plan, you can make a plan for future work and work out a detailed plan; the work plan function greatly improves work efficiency. ( 工作计划)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文字可以自由修改

2021年最新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计划(新编 版) 导语:通过工作计划,可以对未来工作进行一个规划,制定出详细计划;这样能让工作更有条理性,还能对工作进行全局的管理,可以更好的应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工作计划功能对提升工作效率有很大提升。 一、指导思想: 为了推广计算机信息技术。提高全民族的科学纹化素质,发展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根据教育部制定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建设》指导纲要,确定本课程的教学任务。 二、学情分析: 这个学期按照学校的安排,我担任三年级的教学任务,这个年级的学生已经上过一个学期的信息技术课,具有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大都非常喜欢计算机,但他们的强烈探索热情会使没有组织的课堂完全乱套。本学期我打算采用计算机上机实际操作教学的方法。同时加强四年级学生的教学治

理,根据他们好动,不喜欢受约束的特点,多安排实践性的学习内容。比如课堂学习以游戏、活动为主,尽量将理论学习时间压缩在10分钟以内。小学生要给他们规范的学习方式,用建构主义原理帮助他们建立关于计算机的系统知识,提倡他们运用信息技术于其他学科学习中,均衡地发展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 三、教材分析: 本课程采用海南出版社出版的的教材,本教材每年级两册,三年级下学期选用第二册。本教材都有两个的单元内容,语言纹字童趣化、图形图像直观化、学习过程自主化、知识内容趣味科学化、信息教育整合化的特点。 四、教学目标: 三年级:共五课,第一课在电脑里写日记(一),第二课在电脑里写日记(二),第三课小海龟的家,第四课椰子节的宣传海报,第五课帮妈妈记帐。 五、进度安排: 三联单年级:每节课用10-20分种讲理论、剩余时间上机

五年级信息技术课程纲要

五年级信息技术课程纲要 一、课程性质 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是为了适应技术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而设臵的学习领域,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为主要目标,以操作性、实践性和探究性为特征的基本学习领域之一。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以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培养学生的基本信息素养为根本目的。信息技术课程不仅应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技能,促进个性化发展,还要使学生学会运用信息技术增进交流与合作,拓展视野,勇于创新,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明确信息社会公民的权利与义务、伦理与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与责任感,为适应未来学习型社会提供必要保证。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奠定基础 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强调基本功,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打造终身学习的平台。 (二)注重素养。 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应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宗旨,使学生在学习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过程中,掌握信息技术,感受信息文化,增强信息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 (三)重在实践 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应与学生日常的学习和生活紧密结合,鼓励学生将所学的信息技术积极地应用到学习和生活实践中去,让学生在学科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掌握并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 三、课程定位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为了适应技术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而设臵的必修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为主要目标,以操作性、实践性和探究性为特征的指定学习领域。——允许有独立的课时。

(完整版)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2版)

基础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2版) 一、课程目标 基础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表现在:利用信息技术工具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信息的能力;对信息活动的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在熟悉并利用技术条件和环境的基础上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与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积极探究技术应用给社会生活带来的变化,遵守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信息素养在课程目标的不同维度均有体现。其中,在知识与技能维度,强调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思想,以及常用工具、手段、技术的基本操作与应用;在过程与方法维度,强调通过具体操作或应用过程,在实际体验中掌握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并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强调理解信息技术的技术思想,在应用信息技术的具体过程中,形成积极的技术观和价值观,对信息道德、信息伦理、信息文化产生感悟与内化,养成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习和改善生活的意识和态度,积极、负责、安全、健康地使用信息技术。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是一个持续提升的过程,在不同学段,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内容各不相同,在信息素养的培养水平上各有侧重。其中,小学阶段侧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和应用,强调对信息技术和信息文化的体验和感悟,以基础入门为标志,以感悟信息文化为目标;初中阶段侧重对信息技术基本特征的总结能力的培养,注重主动学习信息技术的意识和方法的熏陶,关注与信息素养相关的认知能力、判断能力、想象能力、批判能力的培养,以迁移应用为标志,以顺应信息文化为目标;高中阶段强调领域应用,以多样化的应用技术领域的能力训练为主,既可以强调学生在不同领域方向上的个性化能力塑造,又可以强调某特定领域对其后续发展的重要支持作用,即以个性化能力培养为标志,以内化信息文化为目标。 二、课程内容架构 义务教育阶段按照基础模块和拓展模块的方式进行设计。小学阶段设一个“信息技术基础”模块,其中含“硬件与系统管理”“信息加工与表达”和“网络与信息交流”三个专题,共72课时,适宜在三、四年级开设;设两个拓展模块,分别是“算法与程序设计入门”和“机器人入门”,各36课时,适宜在五、六年级开设。初中阶段设一个“信息技术基础”模块,含“硬件与系统管理”“信息加工与表达”和“网络与信息交流”三个专题,共36课时,适合在七年级开设;设两个拓展模块,分别是“算法与程序设计”和“机器人设计与制作”,各36课时,适合在八、九年级开设,也可以在七年级开始开设。基础模块是各地各校必须完成的内容,拓展模块是可以根据条件选择开设的内容。不同学段在内容和水平上相互衔接、各有侧重。以“算法与程序设计”为例,小学阶段以体验为主,强调借助积木式编程工具,通过对对象、模块、控制、执行等概念及作用的直观操作体验,感受编程思想;初中阶段以高级程序设计语言为工具,通过尝试设计与实现基本程序结构,将实际问题解决与算法思想形成联结;而高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纲要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纲要

————————————————————————————————作者:————————————————————————————————日期:

2014-2015学年上期 五年级信息技术课程纲要 新建小学:时现洲 一、课程性质 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是为了适应技术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而设置的学习领域,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为主要目标,以操作性、实践性和探究性为特征的基本学习领域之一。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以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培养学生的基本信息素养为根本目的。信息技术课程不仅应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技能,促进个性化发展,还要使学生学会运用信息技术增进交流与合作,拓展视野,勇于创新,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明确信息社会公民的权利与义务、伦理与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与责任感,为适应未来学习型社会提供必要保证。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奠定基础 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强调基本功,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打造终身学习的平台。 (二)注重素养。 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应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宗旨,使学生在学习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过程中,掌握信息技术,感受信息文化,增强信息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 (三)重在实践 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应与学生日常的学习和生活紧密结合,鼓励学生将所学的信息技术积极地应用到学习和生活实践中去,让学生在学科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掌握并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 三、课程定位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为了适应技术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而设置的必修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操作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 35号文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 教基[2000]35号 早在1984年邓小平同志就指出:"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做起。"《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在高中阶段的学校和有条件的初中、小学普及计算机操作和信息技术教育。"为了进一步贯彻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的指导思想,落实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和劳动者,教育部决定在全国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课程。 现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印发给你们,希望各地从实际出发,积极创造条件,大力推进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建设。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 一、课程任务和教学目标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要考虑学生心智发展水平和不同年龄阶段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的教学内容安排要有各自明确的目标,要体现出各阶段的侧重点,要注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讨的能力。努力创造条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各类学科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各学段的教学目标是: 小学阶段 1、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及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 2、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3、在使用信息技术时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使用与年龄发展相符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 4、能够在他人的帮助下使用通讯远距离获取信息、与他人沟通,开展直接和独立的学习,发展个人的爱好和兴趣。 5、知道应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系统及软件,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 初中阶段 1、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及其对工作和社会的影响。 2、初步了解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学会使用与学习和实际生活直接相关的工具和软件。 3、学会应用多媒体工具、相关设备和技术资源来支持其他课程的学习,能够与他人协作或独立解决与课程相关的问题,完成各种任务。 4、在他人帮助下学会评价和识别电子信息来源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 5、树立正确的知识产权意识,能够遵照法律和道德行为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 高中阶段 使学生具有较强的信息意识,较深入地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及其对工作、社会的影响。 了解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及网络的基本知识。能够熟练地使用网上信息资源,学会获取、传输、处理、应用信息的基本方法。掌握运用信息技术学习其他课程的方法。培养学生选择和使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自主学习、探讨的能力,以及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能力。了解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培养逻辑思维能力。通过与他人协作,熟练运用信息技术编辑、综合、制作和传播信息及创造性地制作多媒体作品。能够判断电子信息资源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树立正确的科学态度,自觉地按照法律和道德行为使用信息技术,进行与信息有关的活动。 二、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目前要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主(教学内容附后)。教学内容分为基本模块和拓展模块(带*号),各地区可根据教学目标和当地的实际情况在两类模块中选取适当的教学内容。 课时安排: 小学阶段信息技术课程,一般不少于68学时; 初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程,一般不少于68学时; 高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程,一般为70-140学时。 上机课时不应少于总学时的70%。 三、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必须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本着对发展学生个性和创造精神有利的原则进行。 教学评价要重视教学效果的及时反馈,评价的方式要灵活多样,要鼓励学生创新,主要采取考查学生实际操作或评价学生作品的方式。 中学要将信息技术课程列入毕业考试科目。考试实行等级制。有条件的地方可以由教育部门组织信息技术的等级考试的试点工作。在条件成熟时,也可考虑作为普通高校招生考试的科目。 附:课程教学内容安排 课程教学内容安排 小学

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

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2011版 一、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定位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为了适应技术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而设置的必修课程,是以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为主要目标,以操作性、实践性和探究性(创新性)为特征的指定学习领域。在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领域外,各省、市、自治区在保证最低要求的基础上,在课程内容、培养目标、课时安排等方面有一定的自主权。 二、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总体价值 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的有效实施可以提高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有效开展各学科学习和探究活动、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主动进行终身学习的能力;可以拓展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所需的信息技术技能,巩固信息素养和技术创新意识;对于培养国家建设和国际竞争所需的信息技术人才、提高全社会的科技文化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奠基作用。 三、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目标 总体而言,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的课程目标为培养—发展学生积极学习和探究信息技术的兴趣,养成—巩固良好的信息意识和健康负责的信息技术使用习惯,形成—提高信息处理能力,培养—强

化学生使用信息技术、支持各种学习和解决各类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强调,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借助计算机和网络获取、处理、表达信息并用以解决实际问题、开展学科学习的过程…… 四、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内容设置和选择原则 一、小学、初中、高中的信息技术教育要衔接。 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基本完成应用软件的学习;初中的信息技术教育要具有“双衔接”,初中不再是零起点。关于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的内容及目标要求的衔接,参考下表:

二、以兴趣为起点,以活动为载体,螺旋上升地设置内容。 要让学生在“玩中学”“做中学”。淡化学科体系,打破各操作软件之间的界限,以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的实践任务为主线,将学生必须掌握的软件操作分散到不同学年的实践活动中,通过技术要求的提升引领学生螺旋上升式学习。 三、鼓励跨学科的活动主题,实现技术学习与技术应用之间的整合,体现双价值”。 以学科学习主题作为信息技术任务选题,鼓励学生;降学到的信息技术技能应用到其他学科、领域学习中。以此加深学生对信息技术在学科学习中的价值的理解,推动信息技与其他学科、领域的整合,实现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对象与学习工具的双重价值。 四、适应地区差异,体现地域特色,有很强地方特色的家课程。 各省市的教研部门在达到要求的基础上,确定地方课时、界定课程内容、选择教材呈现方式上有一定的自主权;师在内容选择、难度设置上应适应本地设备、师资及学生的现状,活动选题除了体现课程整合外,要鼓励多样化的选题体现“四地”—立足地方现实,体现地方特色,反哺地区经济,融合地域文化。

关于加快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建设的指导意见

关于加快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建设的指导意见(草案) 2000年1月9日修改稿(定稿后预计将于3、4月份正式颁发) 一、加快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建设的重大意义 人类即将跨入21世纪,信息社会已经来临,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预示着人类经济社会生活将发生新的巨大变化,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和应用能力将作为人们最基本的能力和文化水平的标志。以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和通信技术为特征的现代信息技术,已在社会各个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工作与学习方式。当今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发展信息技术,我国如不在信息技术教育方面加快发展,就会拉大与其他发达国家的差距。 在全国中小学积极推进信息技术教育,促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教学的改革,是贯彻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指示精神,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需要;是落实《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是面向21世纪国际竞争,提高综合国力和全民素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人才的需要。早在1984年,邓小平同志就指出:“计算机普及要从娃娃做起。”《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大力提高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水平和教育信息化程度。”“在高中阶段的学校和有条件的初中、小学普及计算机操作和信息技术教育,使教育科研网络进入全部高等学校和骨干中等职业学校,逐步进入中小学。”因此,教育部决定加快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建设,是积极推进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措施。这对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对于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巩固“普九”成果,提高“普九”水平;对于推动教育消费,促进教育产业发展,为国民经济发展作贡献,都具有重大意义。 二、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若干重要问题 1.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信息技术课程是中小学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工具课程,应作为必修课单独开设。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文化素养,为他们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2.课程目标

最新2016年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计划.doc

最新2016年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为了推广计算机信息技术。提高全民族的科学纹化素质,发展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根据教育部制定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建设》指导纲要,确定本课程的教学任务。 二、学情分析: 这个学期按照学校的安排,我担任三年级的教学任务,这个年级的学生已经上过一个学期的信息技术课,具有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大都非常喜欢计算机,但他们的强烈探索热情会使没有组织的课堂完全乱套。本学期我打算采用计算机上机实际操作教学的方法。同时加强四年级学生的教学治理,根据他们好动,不喜欢受约束的特点,多安排实践性的学习内容。比如课堂学习以游戏、活动为主,尽量将理论学习时间压缩在10分钟以内。小学生要给他们规范的学习方式,用建构主义原理帮助他们建立关于计算机的系统知识,提倡他们运用信息技术于其他学科学习中,均衡地发展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 三、教材分析: 本课程采用海南出版社出版的的教材,本教材每年级两册,三年级下学期选用第二册。本教材都有两个的单元内容,语言纹字童趣化、图形图像直观化、学习过程自主化、知识内容趣味科学化、信息教育整合化的特点。

四、教学目标: 三年级:共五课,第一课在电脑里写日记(一),第二课在电脑里写日记(二),第三课小海龟的家,第四课椰子节的宣传海报,第五课帮妈妈记帐。 五、进度安排: 三联单年级:每节课用10-20分种讲理论、剩余时间上机训练。 六、计算机治理 从系统上为确保计算机正常运作,我主要做好以下几点: (1)加强课堂常规管理:课堂管理的好与不好,不但关系到教学质量,而且更重要的是影响网络室的正常运作没有良好的课堂纪律,就没有良好学习环境。 (2)课前检查:要求每位学生先对号入座,并检查好自己所用的那台计算机的键盘、鼠标、显示器、主机、桌椅等是否有损坏,有任何问题立刻报告教师,教师核实问题所在,然后才开始使用计算机。 (3)课时监督:上课过程中监督好每位学生的使用情况,如有不按要求训练,而是去运行其它软件或进行其它操作的,立刻给予批评警告,以防止学生乱删除,乱操作,导致计算机系统崩溃现象。 (4)课后验收:下课前1--2分钟,先各小组长下去检查各组计算机,看使用一节课后那台计算机有问题或有损坏,有则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