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俄格冲突》学生演示文稿评价量规 .doc
学生演示文稿评价量规

学生演示文稿评价量规
项目
优秀(5分)
良好(4分)
合格(3分)
得分内容内容完整,专业源自强,理解深刻,能够很好地体现演示课题。
内容较为完整,专业性不强,理解较为深刻,可以在文稿中突出主题。
内容不完整,专业性差,内容杂乱无章。
工具
在演示文稿中充分运用了图画,声音,动画,影像等工具。
在演示文稿中运用图画,声音,动画,影像等工具至少一项。
未能在演示文稿中运用图画,声音,动画,影像等工具。
结构
演示文稿内容连接紧密,结构完整,不同的课题之间有很好地过度与衔接。
演示文稿内容较为紧凑,结构完整,课题之间有衔接。
演示文稿结构无序,内容分散,课题之间没有连续性。
效果
演示文稿最终呈现效果显著,有助于学生学习课题内容,ppt背景,超链接运用得当。
演示文稿的最终呈现效果较为显著,学生可以较好地理解课题内容。Ppt背景和超链接运用较为得当。
学生课堂表现评价量规

学生课堂表现评价量规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科学、全面、客观的评价是非常重要的。
一个有效的学生课堂表现评价量规不仅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还能够为学生提供明确的努力方向,促进他们的自我提升。
接下来,将详细介绍一份学生课堂表现评价量规。
一、评价目的学生课堂表现评价量规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准确地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学习态度、知识掌握程度和合作能力等方面的表现,为教师提供教学反馈,为学生提供改进的方向,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二、评价内容1、参与度主动发言: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主动提出问题和观点,且表达清晰、有条理。
回答问题:能够正确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展示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倾听他人:认真倾听同学和教师的发言,不打断他人,能够给予适当的回应。
2、学习态度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能够保持专注,不分散注意力,不做与课堂无关的事情。
积极性:对学习充满热情,主动参与各种学习活动,表现出积极向上的态度。
努力程度:面对学习中的困难,能够坚持不懈,努力克服,按时完成作业和任务。
3、知识掌握程度理解能力:能够理解教师讲解的知识内容,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和阐述。
应用能力: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解决相关的练习题和任务。
知识拓展:能够自主拓展学习相关的知识,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
4、合作能力团队协作:在小组活动中,能够与小组成员友好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发挥自己的作用。
沟通交流: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积极参与讨论和交流。
分享与互助:愿意与同学分享自己的学习资源和经验,帮助有困难的同学。
三、评价标准1、优秀(90 100 分)在参与度方面,频繁主动发言,回答问题准确且富有创意,善于倾听并积极回应他人。
学习态度极其端正,注意力高度集中,始终保持积极主动,面对困难勇往直前,作业和任务完成质量极高。
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出色,不仅能熟练掌握所学内容,还能举一反三,进行知识拓展。
学生演示文稿评价量规

小组成员: 优秀 A 、 、 很好 B 、 、
内容
详细并清晰的反映了本单元 的知识,了解了更多的关于 方向的知识,反映了小组研 究课题的思路和方法;列出 所有的资料来源。
比较详细并清晰的反映了本 单元的知识,了解了一些位 置与方向的数学知识,反映 了小组研究课题的思路和方 法;列出了资料来源。
页面布局很合理,标题很醒 目 , 设计风格能很好的体现主 版面设计 题;文字图片搭配很适当; 时间切换适时;内容简洁概 括。 合作情况 小组组员间有很好的合作。
页面布局合理,标题醒目; 设计风格能体现主题;文字 图片搭配适当;时间切换基 本适时;内容较简洁概括。 小组组员间一般都能开展合 作,虽然有个别不够好的情 况。 列出大多数的资料来源。
页面布局较合理,标题较醒 目;版面设计风格基本体现 主题;时间的切换有待改善 。 小组的个别组员间虽然有合 作但总体情况不够好。 列出一些资料来源或者根本 没有资料来源的说明。
引用资源 列出所有的资料来源。 说明
评语
注释: 1、评估方法:自评、组评、教师评定,写出评价意见。 2、最后总成绩采用评语形式给出。 3、评C 、 。 评价意见
对本单元的知识有所反映但 不够详细,虽然了解了一些 有关的知识,但没有反映了 小组研究课题的思路和方 法;没有列出资料来源。
学生演示文稿评价量规

究、分析和整理。有自己的
自己的见 演示文稿中有自己的见解, 演示文稿中有一些自己的见解
解(20) 思路清晰。
。
效果 (15)
幻灯片主题清晰。每一张幻 灯片在视觉上有整洁和统一 的版面设计。
幻灯片的版面设计在视觉上的 效果还可以。
多媒体的 技术 使用
(10)
整套文稿的设计缺乏创新。
在演示过程中不能正常演示 结束。
幻灯片对观众有吸引力,使 幻灯片对观众较有吸引力,能 用多媒体适当、效果好。 使用多媒体,效果较好。
创意 (10)
整套文稿的设计富有创新。
整套文稿的设计有一定的创新 。
演示
演示(5)
在演示过程中能边演讲边演 示,注意与同学的交流。
在演示过程中能正常演示结 束,但较多地让观者去读屏幕
。
评价量规 求
评分
需努力(<0.7)
学生评分 教师评分
研究课题不够明确,搜集资料 的范围不明确,对注明资料出 处的工作不够重视。
文稿中虽然有收集的资料,但 缺少对资料的研究、分析和整 理。演示文稿包含的内容不够 完整。
思路较清晰 演示文稿中没有 自己的见解。
幻灯片的版面设计效果不好。
幻灯片对观众没有吸引力,使 用多媒体不适当、效果不够好 。
学生演示文稿评价量规
评价指标
优(1-0.8)
评价要求 良(0.85-0.7)
资料的收 集(20)
研究课题明确,能根据课题 研究课题较明确,能根据课题
研究的要求,围绕万有引 研究的要求,围绕万有引力,
力,准确的搜集资料,并完 搜集资料,并能注明资料出处
整地注明资料出处。
。
内容 资料的加 工(20)
对收集的资料进行认真的研 能从自己对资料的认识角度对
多媒体演示文稿评价量表

演示文稿评价量规
评价要求等级评分
评价细则优良及格需
努
力
自
评
他
评
师
评
综合
得分
主题内容(70分)作品中多方面地反映了课堂内容。
10753能有效的表达,并易于使人理解。
10753作品中有结合学生的实际151185作品内容中有明确的个人的观点,有创新。
2015106内容和形式符合任务要求和角色需要。
内
容完整,有小组信息。
151185
设计编排(20分)布局简洁、美观,能体现个人独特的审美
风格。
5431结构清晰,明确地表现主题的风格,易于
理解。
5431文字、图表、背景的大小、位置适当,色
彩协调。
5431有新颖恰当的表现方式,能吸引观众。
5431
技术和演示(10分)熟练掌握并运用软件。
5431非常熟悉作品内容,在演示过程中讲解清
晰、明确,易于理解,观众反映好。
5431总评分
说明:每项指标按“优、良、及格、需努力”四等级分别评分;每项的综合得分按“自评*0.3+他评*0.3+师评*0.4”的公式计算;总评分为各项指标的综合得分的总和。
评价量规

分析性量规
这种描述和定性的分析性量规结合,能提供给学生提高学习水平的机会,让他们看到进入下一个 水平必须做什么。因为学生知道评分的标准,他们能进行自我评价,这样通常能激励学生努力学 习,进入高一级水平。 但分析性量规很难用于评定分数等级。例如,在一个分析性量规中确定有四个特征,如果一个学 生在两条评分指标上得到2,在一条评分指标上得到3,在最后一条评分指标上得到l,它是很难 转换成分数等级的。分数等级不应基于所有得分平均数,因为这四个特征并不是同等重要。
目录
01 表现性评价
03 量规建议
02 量由于考察的视角不同,不同的人对量规的界定并不一致: Asmus(1999)认为,评分量规是由教师或评价者开发的一种描述性的评分量表,其目的是为了分 析学生学习结果,包括学习作品和学习过程。Arter和McTigh(2000)把评分规则界定为准则的一 种特定形式——是成文的准则,它对所有的评分点都做了说明和规定。最好的评分规则往往能体 现出我们教师公认的课堂评价的实质,而且能对合格表现的组成要素提供很好的建议。评分规则 一般会伴有成果或表现的具体例子,以阐明量表上不同评分点。(2001)指出,评分规则是相对核 查表而言的,这种评分量表正式地规定了评分指南,它由事先建立的表现准则组成,常常在表现 性评价中评估学生的作品。Heidi Goodrich(1996)则将它定义为为一项工作列出标准的评分工 具,它包含评价作品的标准或所需的期望,它详细地为各等级(从优到差)质量描述出其标准。
量规建议
量规建议
开发学生学业评价不是一项单独完成的简单的任务,在一个小组中工作,能得到更多的观点和意 见,小组中出现的不同意见的争论,当通过妥协而解决时,有利于形成更完美的评价。下面的建 议有利于帮助教师设计学生学业评价。 开发适用于同类内容的概括化程度高的评价 与任务具体的评价相比,使用概括化程度高的评价只需要编写少量的几个评价即可,并且,这意 味着只要编写少量的量规。教师可以选择某一种类中的内容、活动来教重要的概念,这样可以避 免教每项内容或活动(因为学科内容多而课时少)。当学生聚焦于某类内容或活动的关键组成部分 时,教授并强调概念,少教而多学。通过这种评价,学生能看到知识内容分类间的,能帮助学生 理解同类知识、技能的基本特征,产生迁移,学生会学得更有效。
学生演示文稿评价量规(精选3篇)

123独特见解能接受同学们的分同学们的质疑,与设计活动互相听取意见骤组员全部参与,⾊彩明快搭配得当图⾊彩搭配在视觉上⽐较舒,演讲时能与作品的速度配演讲时与作品的速度配。
学⽣演⽰⽂稿评价量规2017-08-02 14:29:52 | #1楼学⽣演⽰⽂稿评价量规组组等级优秀(10分)良好(8分)继续加油(6分)⾃内间评评评搜集⽣活中圆1.收集了10个以上的圆的现1.收集了不⾜10个现象,但类别单⼀;2.收集的数量、并能象;2.并且遍布⾃然、社会、圆的现象;2.类别单了不⾜10个圆的现象。
但进⾏分类⽣活、其他的⽅⾯⼀。
分类多样。
1.说明切中要害,逻辑清楚;1.说明⽐较清楚;2.对于不2、对于不理解的内容课下进1.说明模糊;2.⾯对理解的内容课下进⾏了简单车轮为什么是同学们的质疑较困⾏了探究和查询;3.有⾃⼰的圆的?探究和查询;3.能解决⼀部难。
独特见解;4.能接受同学们的分同学们的质疑。
质疑。
1.说明切中要害,逻辑清楚;1.说明⽐较清楚;2.对于不⼈们观看节⽬2.对于不理解的内容课下进1.说明模糊;2.⾯对理解的内容课下进⾏了简单时为什么会⾃⾏了探究和查询;3.有⾃⼰的同学们的质疑较困探究和查询;3.能解决⼀部觉围成圆形独特见解;4.能接受同学们的难。
分同学们的质疑。
质疑。
内容1.说明切中要害,逻辑清楚;1.说明⽐较清楚;2.对于不井盖的设计为2.对于不理解的内容课下进1.说明模糊;2.⾯对问理解的内容课下进⾏了简单何⼤多是圆⾏了探究和查询;3.有⾃⼰的同学们的质疑较困题探究和查询;3.能解决⼀部形?难。
独特见解4.能接受同学们的分同学们的质疑。
质疑。
圆与三⾓形、长⽅形、正⽅1.分析有条理;2.说明具体;1.分析较有条理;2.说明⽐有分析内容但是条理形等图形有什3.说明很有价值。
么不同?1.能准确、全⾯的概括知识1.⽐较准确,⽐较全⾯的概较具体。
不清。
1.收集了10个以上的圆的1.对知识点概括不太点;2.能找准关键词;3.准确括知识点;2.能找准关键词;(内容问题6、准确;2.⾯对同学们回答同学们的质疑;4.有⾃⼰3.能回答同学们的部分质的质疑较困难。
学生演示文稿评价量规的设计与制作思路

学生演示文稿评价量规的设计与制作
第二步:确定评价学生演示文稿的指标
1.确定评价的一级指标
评价学生演示文稿的指标应与本次实践活动的目标紧 密结合,而演示文稿的内容和多媒体要素构成了成果展示 的核心,所以确定演示文稿的内容和演示文稿的多媒体要 素为评价演示文稿的一级指标。又因为演示文稿的内容与 活动目标联系更加紧密,确定评价指标演示文稿内容的权 重为80%,演示文稿多媒体要素的权重为20%。
完成本次设计活动(包括小 本次设计活动(包括小组 动(包括小组成立与分
组成立与分工、调查采访等 成立与分工、调查采访等 工、调查采访等资料收
资料收集、讨论确定设计方 资料收集、讨论确定设计 集、讨论确定设计方案、
案、具体实施设计以及成果 方案、具体实施设计以及 具体实施设计以及成果
展示)的全过程。
成果展示)的全过程。 展示)的全过程不完整。
容
信 息 搜 15% 集的展 示 内 容 的 20% 数据处 理方面 内 容 的 15% 有效性
学 生 的 10% 态度能 力方面
演 示 文 设 计 方 10%
稿的多 面
媒体要
素
素 材 方 10%
面
能详实完整清晰展示本小组 完成本次设计活动(包括小 组成立与分工、调查采访等 资料收集、讨论确定设计方 案、具体实施设计以及成果 展示)的全过程。 有广泛搜集各种信息用来支 持本次设计的详细展示。
权重分别为:20%、15%、20%、15%、10%)
(2)演示文稿的多媒体要素要对内容的展示起到积极 推动作用,能更加清楚明白的展示内容,从而选定: 设计和素材两方面作为评价演示文稿多媒体要素的二 级指标。(权重分别为:10%、1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谢谢
《观察植物细胞》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是初中《生物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章第二节的内容。
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观察细胞、认识细胞的基本结构是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基础;通过制作临时装片,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态度和创新思维。
因此,本节课在本章乃至在整个初中生物教学中,都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本节教学内容较多,安排2课时。
[学情分析]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具备一定的显微镜使用基本技能,而且初步认识了科学探究的基本思想和一般过程,这为本节实验教学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但由于七年级学生才步入初中,刚刚涉及探究和实验,在实验能力和创新思维等方面的训练有限,因此,本节课如何在实现训练学生的实验规范和引导学生的创新思维二者之间达成统一,将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学会制作临时装片的基本方法。
2.使用显微镜观察自己制作的临时装片。
3.认识并阐明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4.初步学会绘制植物细胞结构简图。
能力目标
1.通过练习制作临时装片并用显微镜进行观察以提高观察和实验能力。
2.学会画细胞结构简图以提高动手能力。
情感目标
1.培养良好的实验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锻炼创新思维,培养勇于质疑和尝试改革的精神;
3.体验与人交流和合作学习带来的乐趣
[教学重点]
1.制作临时装片,并利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结构。
2.归纳植物细胞的结构,并明确各部分的作用。
[教学难点]
成功地制作临时装片;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练习绘制植物细胞结构简图[教学方法]
观察法、实验法。
[设计思路]
本节的实验教学,采用探究性学习的模式,突显实验的“探究”功能,旨在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被动接受式学习为自主探究式学习,变个人独立学习为多方合作学习,进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教学流程如下:复习巩固显微镜的使用→创设情境引入实验教学→自学了解常用的玻片标本种类→教师示范制作临时装片→学生动手练习制作临时装片→显微投影展示→交流得失,体会总结制作技巧→评价→再制作→讨论总结植物细胞的一般结构及功能→课堂总结→布置作业→整理仪器
第1课时:探究临时装片制作的基本方法,初步认识植物细胞。
第2课时:观察多种植物细胞,绘制细胞简图,探究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板书设计:
第二节观察植物细胞
一、玻片标本
切片、涂片、装片
二、实验:观察植物细胞
制作临时装片,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
步骤:擦滴取盖染吸
三、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细胞壁——保护和支持细胞;
细胞膜——保护并控制物质进出;
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
细胞质——缓缓流动,可以加速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换;
液泡——内含细胞液
叶绿体——光合作用的场所
教学反思:。